解開心結:晚晴全方位照顧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火把,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3)

  嬰孩來到世上時受到萬千寵愛,在母腹十月懷胎,家人充滿歡樂迎接新生命;可是,當人生走到最後一程時,仍然能同樣擁有平安、無憾、有尊嚴及生活質素的晚晴生活嗎?試想像,若你不幸患上重病的話,你最擔心的是甚麼?你最想由誰照顧和陪伴?你又有甚麼心願呢?

  一項最新的全球死亡質素調查 (Finkelstein et al., 2022) 顯示,香港人的死亡質素由2015年全球第22位躍升至第9位,該評核範疇包括病人能否按意願選擇離世地點、病人的身、心、社、靈健康及對病人家屬的支援等,可見香港的晚晴照顧質素正在不斷提升,公眾對談生論死的態度也逐漸開放。

  晚晴全方位照顧涵蓋病人身、心、社、靈四方面的需要,而這四方面亦會互相影響,例如疼痛控制得好有助改善情緒;改善情緒也有助降低病人對痛楚的靈敏度。由於每個病人的需要不盡相同,醫護人員要先評估病人的需要及其優先次序,以需要為本而提供支援。另外,晚晴照顧亦會為護老者提供支援及哀傷輔導。

身體方面

  晚晴病人常見的身體症狀包括疲倦、失眠、水腫、氣促、咳嗽、噁心、嘔吐、便秘、疼痛、口乾、胃口欠佳等。正所謂「無痛等如好死」,只要症狀處理得好,將痛楚及身體不適減至最低,並盡量維持其身體機能,便能提升生活質素。病人及家屬可以向醫護人員表達其意願及需要,例如是否接受心肺復甦術、人工餵食、藥物控制症狀等。家屬亦可為病人定時按摩及清洗口腔,令其感到舒服。

心理方面

  晚晴病人面對死亡時,其心情可能十分複雜,例如感到抑鬱、焦慮、孤獨、內咎、擔心、無助、無望等。一項研究顯示,病人在生命最後一星期,46.4%出現中度至嚴重焦慮,43%出現中度至嚴重抑鬱(Kozlov et al., 2019)。此時,情緒支援對病人極其重要,心理支援不僅能讓病人的負面情緒得到紓緩,減低面對死亡的焦慮,並能解決內在的矛盾,重覓內在的平安。若病人願意傾談的話,我們可以耐心聆聽並接納其感受,不宜太快給予批評或建議。另外,我們也可以正面地肯定病人一生的努力及面對疾病的堅強,正如聖經提到:「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24)若病人希望平靜地度過,我們便可給予他們適當的空間,有時默默地陪伴更勝千言萬語。

社交方面

  晚晴病人面對人生最後階段更需要愛與被愛,一句關心、一句代禱、一句慰問,可能成為病人極大的安慰。我們需留意社交溝通是雙向的,所以病人及親友雙方持開放的態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病人宜主動向家屬表達自己的意願及喜好,例如想多見誰、臨終時需要通知誰、有甚麼未了的心願等等。病人亦可以趁機表達囑咐,例如將老伴交托子女照顧、勉勵孫兒孝順父母及勤奮學習等。若病人過往曾與他人有嫌隙,甚至傷害別人的話,可嘗試復和關係以減少遺憾。此外,病人也可按個人身體狀況,維持興趣及參與社交活動,例如寫書法、畫畫、聽歌、外出散步、與親友保持聯絡等。另一方面,親友亦可安排病人重遊舊地,舉行生日會或道別會,並多拍照記念溫馨時刻,之後亦可將相片擺放於病人容易看到的地方,讓病人感受到被愛。

靈性方面

  對基督徒來說,靈性就是我們與上主的關係,還記得洗禮的時候,我們在眾人面前見證我們與基督聯合,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嗎?可見,困苦、患難和肉身的死亡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35),既是這樣,死亡應該是我們最高峰的屬靈經驗,因為死亡就是通往永恆必經之門。根據聖經,歷世歷代只有以諾和以利亞不必經歷死亡就乘旋風升天去了(創世記5:24、列王紀下2:11)。耶穌臨終時在十字架上曾對身旁的強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23:43)。上主的樂園是滿有慈愛、憐憫、真理和公義的,只要虛心領受,便可得著拯救。當我們面對生命的軟弱時,更需要定睛在耶穌身上,因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希伯來書4:15)。唯有我們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命,真實地投靠上主,與衪復和、與衪連結、與衪相遇,靠著恩典好好地度過每天,擁抱救恩的盼望,我們便得著能力面對明天。

  家屬方面,亦可按病人的喜好及意願,協助播放詩歌或讀出聖經經文,讓病人時刻感受上主的同在與安慰;代禱者亦可以透過錄音播放形式與病人一起禱告守望,讓病人感受有弟兄姊妹同行支持。若病人或家屬在靈性方面有需要的話,亦可尋求院牧及教會支援。

  讓我們全方位關注晚晴病人身、心、社、靈的全人需要,學習主耶穌昔日謙卑地探訪服侍病人,將這些事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主身上。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 21:4)

參考資料:
Finkelstein, E. A., Bhadelia, A., Goh, C., Baid, D., Singh, R., Bhatnagar, S., Connor, S. R. (2022).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Expert Assessments of the Quality of Death and Dying 2021. J Pain Symptom Manage, 63(4), e419-e429.

Kozlov, E., Phongtankuel, V., Prigerson, H., Adelman, R., Shalev, A., Czaja, S., . . . Reid, M. C. (2019).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correlates of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t the very end of life.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58(1), 80-85.

從心出發:讓人看見耶穌的「護理魂」

  那年的10月26日,至今仍記憶猶新。因為那天我終於經過有血有淚的學習,從護士學校畢業,正式成為一名護士。那天我為自己的人生感到額外的興奮,「護理」、「呼召」或許當刻我未真正了解透徹,但年少的我確信走上護理路是神所帶領的。

  在踏入職場後,那股興奮很快被各種衝擊變成重擔。病人流水式的出入,有一段時間我甚至只記得病人的床號,不認得對方的樣子。那時身邊沒有基督徒的同事,我亦礙於害怕他人的眼光而沒有在工作中表露自己是基督徒,臨床工作及進修學習帶來的壓力,使投身護理工作三年的我漸漸感到身心疲憊,累積埋怨。那時候更充滿很多逃離「護士坑」的想法。

  現在回想,那時實在太年輕了,忘記當初是神的帶領。後來,我與一位末期癌症病人的相遇,內心產生改變。在她生命中的最後階段,教會弟兄姊妹前來探望,當那些探訪者走後,通常只留下安靜的她。有一次我為她上化療藥物時,她突然問起我醫院有沒有院牧,表示想受洗。我當時只好如實回答她,那所私營醫院沒有基督教院牧服務,心中卻感到萬分掙扎。下班後已是晚上11時,忐忑的我透過網絡分享這需要,想不到短短半小時內有很多教會牧者、弟兄姊妹,甚至是護理同事的回覆。剎那間,我發現原來要在工作中踏出信仰的一步,並不孤單也不害怕。其後,我在放假前的值班鼓起勇氣,寫了一張十字架的書籤送給這位病人:「小姍,妳是天父爸爸所愛的寶貴女兒」。假期後回到崗位,從同事口中得知她的身體情況急轉直下,就在我放假當天回到天父的懷抱。同時,我收到她留給我的短信,上面寫著「感恩能遇上一位樂於幫助人、善良的基督徒護士。謝謝你!」那天,我百感交雜,這事卻深深提醒了我,不要再為下班而上班,不要為疲累而賣力,不要因麻煩失去愛的情感,不要因習慣而麻木,不要害怕別人的眼光而失去勇氣。有能力照顧別人,是一種福氣。自始,我祈求神重新讓我在工作中有感動、熱誠、愛心;還有最重要的,請給我一顆可以讓人看見耶穌的「護理魂」。

  昔日,年青所懷的初心是「我為神成為護士」。後來我有一個感到震撼的發現,神原來用心良苦地藉護理去改變我的生命,陶造我的「護理魂」。祂藉護理磨練我如何效法耶穌,貼地的實踐「愛人如己」,祂不是要我為祂只成為護士,而是要我從護理者的生命經歷耶穌及讓人看見耶穌。

解開心結:行走所信的路

  新冠疫情至今已超逾兩年,但仍有持續的趨勢。 同時,世界的局勢好像漸趨不穩,戰爭出現,物資供應產生變化,過往穩定的世界及社會也變得難以預測。相信在這段時間,我們每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或變化,例如身體上的轉變,自己或家人患新冠肺炎,工作或經濟上轉變,甚或是親戚或朋友移民他方。面對這些轉變,許多人都有不同的反應,例如覺得世界好像反轉了,和以前都不一樣;另一方面,前面的路好像危機重重,也充滿壓力,好像難以繼續前進。

  過去兩三年在醫院的臨床心理工作,也帶給我不少的反思,特別是發現上述各種世界、社會及個人的轉變,為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許多病人的抑鬱或焦慮情況都加深了,不少病人所面對的困境,實在帶來許多的無力感。慣常的心理治療模式,似乎未能完全激發病人,可以靠著個人心思意念的轉變,帶來心理方面明顯的改善。但同一時間,我個人經歷到另一種心理治療的模式慢慢浮現出來,似乎在這艱難的歲月裡,能為微小的個人注入相當強大的力量及更新,這就是結合信仰或以信仰為本的心理治療模式。

  讓我先分享一個剛遇見的個案:這位婆婆68歲,據她所說,她一生經歷好不容易。先是經營的製衣廠生意被騙,繼而又被人騙取所買的樓宇,最後她的丈夫竟然也離她而去,投奔第三者的懷抱。由於並沒有子女,所以其後她只好一直獨居。這些經歷,令她只好將一切的不幸都歸咎於自己。她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價值,是徹底的失敗者,而她所經歷的不幸事件,她都歸咎是自己愚蠢。

  這幾年,人生的不幸事情不斷地在她身上發生。首先她媽媽幾年前去世,然後她的腎臟發現腫瘤,幸好得以切除,最後弟弟也在上年於睡夢中過身。接踵而來的悲劇,令她的抑鬱加深,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當我跟她會面時,先以傳統的認知行為治療模式,希望幫助婆婆改變她的負面信念,例如她並不是沒用的,也不是愚蠢的,因為很多外在的事情她都不能控制。另外也嘗試鼓勵她保持活動,幸好在疫情之前,她不停參與唱歌、跳舞、做義工、探訪其他獨居長者等活動,令她心情愉快。疫情期間,這些活動曾一度被逼暫停,現在又重新恢復。她說到她最大的難處,是當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的情緒會爆發,不停回想過去發生的負面事情,令她的情緒陷入低谷。就此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因她樂於和別人相處,可以考慮再年長時住進老人院,她說會認真想想這提議將來是否可行。

  因著婆婆分享到她有基督信仰,我想到結合信仰為本的心理治療,探討神如何在她的生命裡陪伴著她。她好像打開了內有無窮寶藏的盒子,訴說一件又一件的事,原來在她最困難的時候,神一直保守著她。例如在她割除腎臟腫瘤時,她在病房遇到基督徒的醫生及病人,令她非常放心,之後她的腫瘤也一直沒有復發。她每天靈修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金句浮現在腦海,提醒她如何面對目前的困難,最重要的是,她切實地感受到神的同在。有一次在她心灰意冷的時候,想到自殺尋死,但腦海裡竟然有一把聲音說:「神與你同在」,然後她的自殺念頭神奇地消失了,她認為是聖靈的工作。最後她提到,雖然媽媽及弟弟已經離世,但她腦海裡有一幅景象,就是媽媽及弟弟在天堂裡向她微笑,她感到十分安慰。

  從這位婆婆的個案可見,雖然她的抑鬱症未完全消失,她也持續地出現負面的信念及想法,但由於她好動,喜歡與人相處,也喜歡做義工去幫助其他長者,她的抑鬱也未完全阻礙她人生的旅程。回顧過去,她說她的人生是遺憾的,但是她同時知道主是一直保守她的。在這裡,我看到結合信仰的心理治療,可以繼續幫助婆婆重新建構自己的人生意義。雖然不能免去她的身體以及親人離世等問題,但她仍然可以靠著神過一個重新得力的生活。

  其實我相信許多人也像就這位婆婆一樣,人生經歷不同的痛苦,包括健康、經濟、人際關係、親人離世等問題。特別在新冠疫情下,一般人的無力感也增加了,對於將來也茫無頭緒。但是確實的信仰,可以幫助我們在這種昏亂的時世,仍能時刻回到神裡面,好像在茫茫大海、狂風暴浪之中仍然找到一個錨點,給我們一個安靜下來的空間,讓我們可以躺在裡面休息,然後再舉步前進。我感覺這種以信仰結合心理治療的方式,可以更有力地去幫助抑鬱及焦慮加深的人,重新找到人生方向,向著重要的目標邁步,我想這也是對身處此時此刻的我們的一個借鑒及提示。

從心出發:效法主用心服侍病人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此見證祂奇妙的作為與帶領!我是一位在醫院工作的牙醫,縱使並不是時常面對病人的生與死,但是我們的工作卻很影響他們的生活,以及如何面對各種逆境所擁有的力量!

  回想我由修讀到後來成為牙醫,一切都是出於神。在舊制的升學途徑下,我機緣巧合地進入了大學修讀牙科。在修讀課程期間,我發現自己對施行手術感到興趣;於畢業後,透過不同的經歷與際遇,最終我開始了在醫院的口腔頷面外科訓練。

  我們面對的病人有很多不同類別,由不同病房的轉介到各樣顎骨或面骨手術病人都有。我們所面對的未必是命懸一線的病人,但很多時卻是遇上不常見、無助並持續困擾生活的病癥。例如「骨枯」,通常是因以前做過頭或頸部的輻射治療,或是正在服用或曾服用過某類骨藥導致;長期的傷口對病人在進食或社交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我們未必能保證這類病人得以痊癒,但在長期的覆診過程中,病人體會到我們為他們盡力設想怎樣去幫助他們的用心,或許能成為他們面對更大病患中的慰藉與支持。

  在這專業服侍的路上,我時常想到主是我們真正的好醫生:祂不單憐恤、醫治當時社會的低下階層,更將福音傳給他們,使他們從心裡找到生活的動力與盼望。在有限的資源下,或許我們無法深知每位病人的故事,但是我們願意在有限的時間裡,仍能將聖靈的果子帶到醫療的工作上,活出祂的樣式,使光照到病人心裡!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6)

解開心結:幸福的泉源

  很多人都視追求快樂為人生最大的目標,但又有多少人能成功達標呢?快樂到底又是指甚麼呢?

  一般人以為,快樂就是開心的感覺。誠然,快樂(happiness)是一種主觀的情緒,易受環境和我們所做的事情影響,所以也較短暫和難以持久,因著環境的改變,心情也會隨之轉變。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譬如剛剛受到上司讚賞,心情極之興奮;但跟著收到一個壞消息,心情馬上就變得沉重。所以,人的心情有如天氣般有不同的變化,是很自然和正常的。

  然而,我們的社會文化不時傳遞有關快樂的錯誤訊息,例如「人生最緊要開心」、「快樂在你手中」,甚至近年流行的正向心理學也被誤解為「快樂的科學」。這些訊息只會令更多人感到疑惑,覺得自己應該得到快樂,但在現實中卻是另一回事,當中的落差只會令他們更不快樂,甚至會覺得不快樂就是得了情緒病或心理出現問題。另外,很多人對快樂的期望受到大眾傳媒和社交媒體影響,它們不斷宣傳名人的成功故事,叫人羨慕不已,令人以為快樂人生應該如此,但這只會叫人感到沮喪,因現實中沒有多少人可以擁有這樣的人生。這種向上比較的心態也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原因。

  若然快樂是如此短暫和受環境影響,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那我們是否應該追求其他較為能掌握和較持久的目標,作為我們人生的方向呢?正向心理學之父Dr. Martin Seligman在2012年出版了他第二本正向心理學的書,名為"Flourish",其立論點正是要挑戰自己第一本書"Authentic Happiness"過於重視快樂的觀點。他認為豐盛的人生應建基於幸福(well-being)而非快樂的主觀經驗。幸福(well-being)可視為活得美好(live well)而不單是感覺良好(feel good)。Dr. Seligman創造了一個PERMA的幸福模式,認為豐盛人生有賴以下五方面:

  1. 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s)
  2. 積極行動(Engagement)
  3. 良好關係(Relationships)
  4. 具意義的生活(Meaning)
  5. 成就(Accomplishment)。

  其實,從主觀層面來看,幸福也可說是一種幸福感(a sense of well-being),指內心的滿足(inner fulfillment)和對生活的滿足感(life satisfaction)。這是一種對人生抱持正面態度,同時內心也感到滿足的心理狀態。這種幸福感不會容易受環境的變化所影響。例如現時全球新冠病毒肆虐,很多人的生活都大受影響,無論是經濟、社交、健康等各方面都備受衝擊,精神健康問題亦逐漸浮現。不少研究和調查都顯示,焦慮和抑鬱的情況急劇增加,精神壓力引起的健康問題也愈來愈受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快樂的感覺自然較難出現;但幸福感則不同,它是內在的心理素質,可以不太受環境所影響。為何會如此呢?原來幸福感有幾個特點:

1) 價值和信念

  人生難免有起有跌,正如聖經提醒我們:「生有時,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傳道書3: 2-4)。如何面對這些人生必然的起跌和各種際遇呢?我們需要擁有正面而堅定的信念和價值觀,相信和擁抱生命的美好和可能,持守自己最重視的價值,如愛、憐憫、公義、分享、彼此服侍和付出等。不論在順境或逆境,都不能放棄這些核心信念,因它們是我們生命力強大的支柱。心理學研究清楚指出,覺得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和價值的人,他們的心理健康較理想,較少出現精神問題;反之,感到生活空虛無意義的人,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問題。

  如何可以建立和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和正面信念呢?其中一個方法是反思過去人生中一些極為滿足的美好回憶,回想過程中你做了些甚麼?你的感覺如何?有何想法?事件對自己和他人有何正面影響?這樣的反思和回憶提醒你甚麼是自己所重視,並能真正滿足你內心的,這些就是你的內在價值了。

2) 感恩和知足的心態

  內心的滿足視乎你對人生的態度和要求。如果你總是抱怨人生為何不如你的理想,總是聚焦生活缺乏的一面,或注意別人為何比自己擁有更多或看似更幸福,或埋怨上天為何對你不公平等等,你不可能有內心的滿足。相反地,如果你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你就不難發現滿足的泉源。例如看看這個大自然是何等的奇妙和美麗,充滿著鬼斧神工;人世間也可以到處看到真情的流露,感人肺腑;人類的文明和智慧創造了無數的成就,如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舒適和享受,是何等的叫人讚嘆!只要你用心去觀察,便不難發現各樣值得感恩的事情。

  如果你抱著欣賞、感恩和知足的心態,就是最平凡的日子和經驗也可以充滿奇妙和樂趣,如細看一朵花兒、一隻小昆蟲、天上的白雲和遠山大海,或品嘗一件美味的甜品或糕點,喝一杯熱茶或咖啡,或是聽一首美妙的樂曲,都可帶來賞心悅目的經驗。當然人生痛苦的事情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但會較容易被接納和消化,甚至在患難中也可找到值得感恩的地方,例如困苦帶來的磨練和成長的機會,所謂「玉不琢不成器」,苦難也可變成化了妝的祝福!

3) 積極的目標和行動

  幸福感並非單靠正確的心態,亦需要配合積極而實際的生活目標和行動,要活得好(live well)就是要活出來,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制定行動計劃,努力實行,不懼困難,成功是需要投入、付出和堅持的。那麼,為自己的生活定立甚麼目標才最合適呢?當然是那些符合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目標。例如你重視親密的關係,那你該如何在生活中營造這種關係呢?在你的家裡和朋友圈子中,你可以怎樣積極地實踐這方面的目標呢?積極的目標和行動也正好符合Dr. Seligman所建構PERMA model中的三個元素:Engagement, Meaning, Accomplishment,對打造幸福感非常重要。

從心出發:一路走來:回顧多年職場與信仰的路

  回想當年,我就讀的中學有不少朋輩都立志讀醫,而且我受到一位很有愛心的老師影響,他希望我們能有一份為別人奉獻自己的心志。他當年所言至今仍在我的腦海中:「你們為他人流的一滴眼淚,會成為多人的祝福和希望。」那時我對世界的未來頗為悲觀,認定世界愈亂愈需要醫生,於是選擇了行醫濟世為個人職志。那年代本港只有一間醫學院,每年只收生一百五十人,那一屆竟然有三十人來自我的母校;回想起來,這母校誠然成了我們獻身行醫的搖籃。

  進醫學院時我仍然沒有宗教信仰,但骨子裡相信,人存在的意義在於服務他人。當時身邊雖然有不少基督徒同學,但不認為基督教是我「那杯茶」。我甚至有一份心靈的驕傲,認為自己比基督徒更「基督徒」呢!但神透過我早年在醫院內科當值時照顧一個病危個案的經歷,使我看清自己表面謙虛,但骨子裏驕傲的本相,因而明白我是個罪人,更需要主耶穌的救贖。猶記得1989年6月中旬一個晚上,透過那個心跳異常的少女由瀕死到穏定下來的臨床經歷,神恍如解開了我對當時國情的心結。最終,我一個人在半夜跪在宿舍的床上決志信主。

  神很快讓我的事業植根在新界西的一間醫院。這兒的病人大多屬於草根階層,普遍比較貧困,不論在心理和社交方面都充滿挑戰。我選擇了投身內科中的腎科,大部分病者同時存在多項醫療、身、心及社交方面的需要,論照顧的難度,可算是特別富挑戰性的。神又透過沙士一役令我看見醫學的極限、人的渺小以及在危難時信靠神的寶貴。當年的同事謝婉雯醫生那份理所當然、擺上自己而最終作出犧牲的情懷,都深深的感動著我。

  近十多年,見證了醫療服務急劇的發展。不論是病人的數目,或是公眾和管理層對服務的需求都日益增加。前線員工所經歷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醫療職場彷彿成為了一個壓力鍋,令在當中工作的同事苦不堪言。後來我終於醒覺,在這麼富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中,單靠個人的能力,絕難克勝!唯有扎根於神的話語中,吸取其中的養分,才能在洪流中站穩腳步,靠主得力,活出見證。很感恩我可以有機會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修畢職場神學課程,明白到自己所知的原來是這麼少,要學習、思考和實踐的原來還有更多!更感恩可以在醫院裡認識了不少同行者,透過定期的團契聚會、網上群組與每周恆常的禱告聚會,一起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醫療職場彼此守望。這些年,我也曾經歷職場上的驚濤駭浪,但神的恩典、院內肢體與院牧的支持實在是我今天仍能走下去的原動力。有人說,召命其實就是個人的熱情與世界的需要所交匯之處,感謝主把我放在今天這個崗位上。祝願各位醫護同道努力向下扎根,往上結果,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混亂的世代,一起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從心出發:護士就是一個「召命」

  「你的志願是甚麼?」是很多人在小時的一條必答題。我還是小學生時,跟大部分同學一樣,都回答:「我要當老師!」小六時,有人轉贈《醫生札記》一書給我,內容是生命的故事與對生命的體會,讀後很感動,也感受到生命的無助。然而,作者愛人的心腸,在人的無助中帶來安慰與醫治;醫生在專業背後,面對生、老、病、死仍有一份會跳動的心靈和感受,這種心靈的觸碰吸引著我,更夢想有一天自己也要成為這樣的醫生。可是因公開試的成績未能考入醫學院,結果兒時的志願不能如願以償。中學畢業後曾在航空業打滾了幾年,漸漸感到乏味和厭倦。偶爾聽聞護士學校重開,雖然自己未能當上醫生,但認為投身護理工作也可以幫助別人。

  入學後,第一次臨床實習被派去急性中風病房。第一天我預備好了,穿著整齊,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準時到病房報到。踏進病房,環境很擠擁,走廊都是常見的臨時病床,病房助理、各院校的護士學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清潔員等穿梭病床之間,當然還有剛開始巡房的醫生。護士在處理一疊疊排牌,電話又響過不停,像是十分繁忙。最初未適應忙碌與「追更」的工作模式,回家經常失眠,夜裡不住想著當天發生的事……

  後來漸漸適應了常規的工作,偶爾能夠與病人談話。有一位伯伯叫阿興(化名),第一次看見他,不明白他為何不臥於枕頭上,原來他因右手感到疼痛難消,用枕頭墊起來會使痛楚減退一點。於是我多給他一個枕頭,也繼續與他聊天。他表示,年輕時在玻璃廠工作,面對熊熊烈火,徒手觸摸燒熱了的玻璃也不覺痛,還即席示範「吹」玻璃樽的手勢。但現在經常手痛,很無奈。雖然如此,他卻勉勵我要慢慢學習,且很健談,因此每天我也會找他寒暄幾句。其後阿興的情況轉差,思緒變得紊亂,需要高濃度氧氣支持和接受輸血。我心情很沈重難過,不敢逗留在他身旁,怕自己會哭。後來他漸漸昏迷不醒,兩天後便離世了。還記得那天,我請同學替我為他包裹,自己只敢遠遠地目送他上「花車」。

  在這病房實習的一個月,經歷十分深刻。不論是第一次為病人轉身、換片,或是參與急救、包裹遺體……第一次看見病人由說說笑笑到死亡,覺得生命很短促。在醫院入職後,每天在病房營營役役,面對大量文件,能真正走到病床邊、體會這些生命故事的時間又有多少呢?我開始感到身不由己、偶有灰心。

  記得曾有前輩分享過,護士本來就是一個「召命」,當時我未有信仰,不太明白這意思。後來決志信耶穌後,才發現神是如此奇妙,在我未認識祂以前已揀選了我成為一位護士,從一本書的感動,將一顆愛人靈魂的心栽種在我身上,成為病人的祝福。我該如何回應這召命?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馬太福音11:29上)想起耶穌基督謙卑服侍人,正是我的榜樣 — 學習放下自我,藉工作祝福病人。我漸漸發現,雖然工作繁忙,仍然享受其中;雖然時間急促,仍然帶著基督的愛去幫助每一位病人,不論是一針、一藥,甚至只是一句問候。或許偶有疲累,當想起這是神給我的召命,我願意盡心,成為工作的動力,因為我既是服侍人,也是服侍神。

從心出發:為主還可多走一步

  我小時候體弱多病,經常要見醫生,對那位相熟的家庭醫生可謂既愛且恨。他的醫術能減輕我肉體的痛苦,但每次他都不由分說便給我打一支大大的針,還要叮囑媽媽不要讓我吃雪糕、喝汽水等;他豈不知我最怕打針及最喜歡雪糕、汽水嗎?他總是不能明白我的內心世界和需要!我意識到醫生應該不單是這樣的,好像欠缺了一些東西,當時小小年紀的我並不懂,但自此行醫卻成為我人生最大的目標。

  以我平庸的資質,要比別人加倍努力讀書才能考上醫學院。經過多年艱辛苦讀,終於如願以償,但興奮過後便立刻掉進了人生低谷,缺乏目標是何等空虛,也體會自己的渺小和罪性,於是開始深入思考人生與信仰問題。感恩在校內有些熱心的基督徒帶領我信主,讓我能有盼望地繼續向前走。

  醫學院的生活並不好過,我的生活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喜歡胡思亂想的我確實感到不是味兒,深信學醫不單是這樣的,希望能多走一步,於是毅然用多一年時間專心做病理硏究。這年的訓練給予我更濃厚的醫學探索精神和更多空間去思考,同時亦明白人類對疾病的認知原來很有限,唯有依靠上帝才能找到真正的平安。

  在臨床學習生涯中,親身體驗醫護們在病房裡忙得透不過氣來的苦況,每天總是忙於處理大量醫療程序、報告及文件,缺乏與病人溝通的時間,這再次牽動我兒時得不到醫者心靈關懷的遺憾,因此畢業後便選擇了當年非常冷門的精神科。

  畢業後,我隨即進到大學精神科部門工作,需要兼顧硏究、教學和診症。當年精神醫學的知識很有限,仍有很多機會和空間作科研,適逢腦神經醫學及基因工程急速發展,年青的我在硏究中沈醉得不亦樂乎。過了十多年打拼後,要平衡科研、教學和臨床工作的張力愈來愈大,明白自己應該專注其一。聖靈再次感動我要謙卑自己,無忘初衷,為主多走一步,照顧病人身、心、社、靈的需要。

  從大學轉到私人執業確實有很大的改變,好處是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照顧病人,但同時要一力承擔所有醫療責任和風險,所以需要更加謙卑自己來依靠上帝。我透過日常接觸病人及參與一些非牟利團體的工作,眼光開闊了,更加體會到社會不公義及貧富懸殊的嚴重性:為甚麼有錢人可以立刻選擇私家醫生治病?而窮人則要受至少一兩年病痛之苦,甚至冒著喪掉生命之險來輪候公營醫療服務?為甚麼精神病患者仍是普遍受到歧視?感恩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基督徒醫生願意為主多走一步,在社區為基層市民提供醫療服務。

  自出道行醫以來,「全人醫治」囗號常掛在自己口邊,但撫心自問,面對病人診治時有否真的兼顧了身、心、社、靈這四方面?如何關顧病患者的靈性?是否偶爾跟病人分享一些信仰生活點滴,或在精神健康教育文章的結尾附上一句聖經金句便是了?我深信還有更多更多。回想過往行醫的路上,跌跌撞撞,有得有失,總希望能多走一步。今天願意再次順服聖靈,謙卑放下自己,到神學院進修,尋求上帝的恩典、更加認識上帝及操練靈性,盼望日後靠著上帝實踐全人醫治。在此分享一段經常鼓勵我多走一步的經文:「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立比書3:13-14)

從心出發:與院牧一起以愛服侍病人

  感謝《關心》的團隊再次邀請我分享,連同今次已經是第三次了,回想入行以來都滿有主的恩典和帶領!

  感恩自己雖在一間沒有宗教背景的私立醫院工作,全因老院長是一位基督徒,他容讓院牧服務得以在這裡開展,使我們在護生時代可以在上課時聽院牧的分享及學習生命的課題。感恩我就在這時決志信主了!

院牧影響我有關懷的心

  更感恩的是無論在護生或畢業後的護士生涯裡,院牧與我一起同行,無論工作、人際關係或人生的課題,我可以與院牧和一群基督徒護士分享、分擔,最重要的是上帝一直與我同行。其中一位一直影響我的生命導師就是陳任敏儀院牧,她既是我們的護士師姐,又是我們敬佩的院牧,曾伴我跨過生命中最低谷的時候,她委身服侍神、服侍病人,是活生生的見證。她在我護生時帶著我們一起去病室探訪,培育我對病人有另一種關懷。有時我會覺得自己正職雖然是護士,但副業其實是「兼職院牧」。

  偶爾有朋友或家人轉介到我工作的醫院接受治療時,若時間許可,我都會抽空探望他們,給他們慰問、鼓勵、送上祝福及祈禱!若有同事因生孩子或生病入院,我都盡量去探望、陪伴及祝福他們。記得有一次,因為工作太忙,我未能抽空探望同學的母親,便請院牧代為探訪。後來從院牧口中得知,病人已經決志信主,真的感恩!

  除了在自己工作的醫院探訪,我亦會抽空探望敎會弟兄姊妹患病的家人或父母,有需要時也會協助洗傷口,因為上帝給我的使命與恩賜就是成為一位有愛的基督徒護士,我可以藉著我的專業去關心和協助有需要的病人。有次敎會姊妹的母親入了院,伯母很喜歡乾淨,但因為未能及時換片,心情變得消極低沈。因此當我一有空便去探望她,替她進行換片及抹身等個人護理。每次清潔後,伯母都很開心,自己也很滿足。

與院牧一起關心病人

  有一次,我與院牧參加院牧事工步行籌款後,便家訪了我一位護士同學的妹妹。她也是一位護士,卻患上末期癌症,當時萌生尋死的念頭,好不容易才能入屋探訪。自此之後,我和院牧便成為她們一家的同行者。她妹妹最終決志信主,在這段艱難的日子,最感恩和感動的事就是在她清醒時,我和院牧一同見證她在床邊接受洗禮。雖然她曾經好轉,但最後也敵不過癌症,安詳地被天父接回天家了!我為這生命感恩,因為她在病裡遇見上帝。這次經歷讓我更深體會,與院牧合作能造就更多生命!我更體會聖經所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每年由院牧部舉辦的醫院聖誕報佳音,都是與院牧同工合作的好機會,我幾乎從護生時代參加至今都未曾間斷,每次參與我都很感動!不時有病人因著報佳音而決志信主。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位插著胃喉、坐在輪椅上的病人,一邊聽我們報佳音,一邊不停地流淚。之後我們再問候這病人,得悉她患了末期癌症;她聽見我們像天使般報佳音的歌聲,令她感動落淚!作為一位醫護人員,能在醫院裡照顧病人之餘,同時也能送上歌聲給他們打打氣,正是激勵我每年參與醫院報佳音的原因。

  我會繼續善用神給予我的恩賜和愛去服侍人。深願我們作為基督徒護士的一員,能與院牧團隊彼此配搭,在醫院的職場上祝福更多有需要的人!

從心出發:護「身」護「心」的服侍

  小時候認識了一位外籍修女,她為人樂觀,充滿正能量與犧牲的精神,與她相處久了,也被她樂於助人的行為感染。預科畢業後,由於喜歡藝術創作,所以我修讀了設計課程;但在商業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後,感到工作和生活漸趨刻板,於是開始思想:怎樣才可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呢?驀然想起那位修女給我的勸勉,特別分享到既有意義又屬專業並可做一輩子的工作。經過深思熟慮後,便投考護士。

  還記得從第一天,我戰戰兢兢地穿上護士學生的制服直至畢業那天,學習、考試、到病房……三年的學護生涯都是在壓力下度過,卻又從無數次藉著服侍病人而得的喜樂與滿足,戰勝了壓力,抵禦了沮喪,堅持到畢業。三年以來,最難忘的事,就是第一年我在內科病房實習當夜班,很忙亂地收症之餘,又遇上在一小時內有三位病人離世,內心充滿傷痛,但也得把工作做妥;下班時,有一位基督徒護士感到我的無奈及難過,她主動安慰我,以聖經的話語向我解釋生命是甚麼及誰是生命之主?病人的離世,人是不能掌控的,鼓勵我更加要把握時間,全力以赴,無論做任何事,也要做到最好,那便無憾無悔。之後,我更加積極地做好護理的工作。

  由於我入行前已經信主,深深明白聖經提到「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以斯帖記4:14下)所以服侍病人之餘,神也把傳福音的使命刻在我的心板上。有一回,在外科病房實習,遇見一位末期癌症的病人,他痛苦的呻吟聲,打動我有勇氣向他分享福音,並與他一起禱告,以詩篇23篇安慰他。之後,在他離世前的一個早上,他主動提出請我為他禱告,那一刻他亦表達無懼死亡,因有永生的盼望。

  時光飛逝,轉眼間,在護理生涯的數十載,我做過手術室護理、助產士、外科、傷口及造口專科。不少護士都很抗拒每一次的轉變,要適應新的環境、工作和同事,特別是手術室及產房的環境與工作更是比較緊張。對我來説,一個專業的護士,應該無懼改變,更應從每次的轉變中,主動學習、增加各方面的新知識及技能。但明白到人的力量實在有限,因此過去無論在哪個部門工作,我也常常禱告,求神賜智慧及力量去面對每次的挑戰,也深信堅持與毅力是成功的雙翼,所以往往也能挑戰成功。

  醫療需求每年俱增,工作愈見繁忙,可是我從未想過放棄,而且渴望能把全人護理的概念實踐得更完整,因此我再去進修輔導學。感謝主,在護理工作以外,也能回應病人心理的需要。

  總的來說,實在非常感恩,神帶領我從事護理這份很有意義的工作,過去、現在及將來也會以「將心比己、減輕痛苦」的原則去關心及照顧病人,實踐全人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