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初始與悄然別離

  「病人年齡?是否清醒?瞳孔大細?活動能力如何?我看過電腦掃描後再回覆你。」言簡意賅。面對院內或其他醫院的電話諮詢,縱然與病人素未謀面,在短短數分鐘內,足以挑起新紥醫生的內心交戰——收進普通病房還是加護病房?開腦還是保守治療?正準備向上級請示時,我瞥見一旁的實習醫生正為另一位新收病人忙得不可開交,令我回想最初的起點。

  「我想成為仁醫,一位好醫生。」一顆熱愛拯救生命的心,一個在鎂光燈下見證的承諾,一直烙印在我心中。當年青澀稚嫩的我還未曾感受到這句話、這職責的重量。「李醫生,病人剛到病房,家屬正在門外。」測量著電腦掃描上積血的厚度,再看看插在年輕病人身上的氧氣喉和藥物點滴,我不疾不徐地走到家屬旁。「醫生,他晚飯時還安然無恙,為何情況突然在毫無預兆地急轉直下?」我向病人太太和女兒解釋病情、手術預期成效和風險後,安排了一小時內的緊急引流手術。在凌晨時分,感激副顧問醫生回來,指導我第一個腦外科手術。手術十分順利,病人已經甦醒,預料可以一星期後出院。

  「李醫生,急症室剛接收了一位創傷病人。」話音剛落,我直接由手術室衝往急症室。一位與剛才那病人年齡相若的男士因意外導致頭部重創。沒有血流如注的畫面,也沒有凌亂交錯的傷痕,搶救室外只剩下一片死寂。電筒照亮一雙放大的瞳孔,電腦掃描顯示腦幹大量出血,說明了無可挽救的創傷。經過不斷安撫和解釋病情,家屬面對毫無預兆的噩耗,在承受錐心掙扎之痛後決定遺愛人間。

  晨光映入急症室的玻璃大門,回眸無數不眠不休的挑燈夜讀,夜以繼日的通宵值班,徹夜無眠的緊急手術。我拖着疲乏困倦的身軀回到病房,開始新一天的工作。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醫者抱有拯救生命的雀躍,同時也要面對生死無常、適時放手的無奈,或許這就是「我想成為仁醫,一位好醫生」這句話、這職責的重量。但願我們都能用我們的恩賜與才能去安慰受傷的靈魂、照亮別人的生命。

解開心結:情緒101:情緒顏色盤

  我看看天氣預測,失望地對女兒說:「明天狂風暴雨,你期待的郊遊活動要取消啦!」小女孩卻從抽屜拿出她的勞作說:「不要緊啦!你看,這是情緒壽司,不只黑白,還有七彩顏色;紅色是憤怒;藍色是抑鬱;黃色是焦慮;紫色是尷尬;灰色是失望;我們來辦一個失望派對,分享一下好嗎?」我望著天真的臉,有點愕然卻感到安慰——原來她明白分享情緒的寶貴,比成人能更清心地應對情緒,並坦然接納天父創造情緒的多姿多彩。

天父創造情緒,亦最能接納我們的情緒。然而社會卻教育我們情緒分好壞,不好的情緒應該埋藏或壓抑,例如傷心、驚慌是不好的;男孩從小被教育為「男兒流血不流淚」;失去親人後的悲痛被教導為「節哀順變」。在我的臨床經驗中,人如果忽略情緒,只著重控制情緒,高舉理性,反而越難處理情緒。曾經有一位來求助的朋友,小時候經歷家庭暴力的童年創傷,從此極力去壓抑並否認自己的痛苦情緒。長大後,他嘗試用酒精或安眠藥去麻醉自己的情緒,很可惜被抑壓的情緒不會消失,反而會積累成更大的力量,令身心俱疲累,情緒失調。很多人要求自己時刻保持快樂正面,就像畫一幅只有單色的畫,陷入「人生要正向積極」的迷思。

擁抱不同情緒其實是從大腦接收寶貴的訊息。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一日千里,有關大腦情緒區域的研究啟示,情緒對人類至少有以下不同的功能:

  1. 保護自己,免受威脅或危險。人類大腦的情緒系統,稱之為邊緣系統,當中包括重要的情緒中心:杏仁核。根據學者Joseph LeDoux的研究,環境的訊息透過五官傳遞至杏仁核有兩種腦神經元途徑:快軌和慢軌。快軌是一種快速反應系統,它是從下丘腦和腦幹直接到杏仁核的通道。它能夠快速地識別和回應潛在的威脅或危險,以保護個體的生命和安全。當我們面臨危險時,快軌會迅速啟動,並觸發身體的生理反應,例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張等,都是跟身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自主神經系統息息相關。情緒反應從快軌可以繞過思考,產生直覺反應,是人類求生的本能。
  2. 讓人了解自己的需要。情緒包含著身心即時狀態的不同訊息,告訴我們有關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經驗和需要。學者Joseph LeDoux的研究發現快軌近直覺的系統,能為理性的慢軌系統提供有用的資訊,從而調節行為。慢軌其實是相對於快軌緩慢的反應系統,它是透過大腦皮質層,經過前額葉等思考、決策區域,識別和分析複雜的情境。慢軌會整合不同資訊,作出情緒反應以適應處境。要讓理性的慢軌系統運作良好,我們先要從快軌近直覺的系統中,得到有關自己情緒反應和模式的資訊,才能作進一步的反思。
  3. 推動行為,成為動力來源。情緒邊緣系統與大腦的動力系統、記憶系統息息相關。舉例來說,你經過港式雞蛋仔店舖,一陣溫暖愉快的感覺在心頭,你不會知道這刻的雞蛋仔香氣,已經從神經系統的快軌,直接傳遞到情緒中心杏仁核,在電光火石間,腦袋內的情緒荷爾蒙包括安多芬、多巴胺和血清素一擁而上,啟動身體反應。快軌往往早於思考之前,身體會因而出現不同的感覺。原來這些感覺連繫到記憶系統的海馬體,讓你回憶起上一次家人吃雞蛋仔時的甜蜜笑容,這對你來說,為家人添幸福是有重要的意義;當下你的回憶和情緒推動你的行動,買了這小食回家。情緒就像即時回應處境的力量,往往先於理性思考,推動人類作出對自身有意義的行動。
  4. 有助記憶和人際間的理解和互動。1953年一位27歲的病人Henry Molaison(簡稱H.M.)為了治療嚴重的癲癇,接受了手術切除顳葉內側部分,當中直接影響部分邊緣系統,包括重要的情緒區域杏仁核。研究跟進H.M.長遠情緒反應和其他功能,例如H.M.的情感表達能力減少了,導致新的長期記憶能力無法形成。由此可知情緒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息息相關,而杏仁核受損患者亦往往難以識別和適當地回應情感面部表情,影響調節情緒和與人相處的能力。

  以上提出的研究發現,失去情緒後,人類重要的功能亦同時會喪失。因此,正視情緒包含的感受、意義和需要就能推動我們作出相應關心自己和別人的行動。

  簡單為大家列出幾種常見情緒背後的重要訊息。

情緒 給自己的訊息 關心自己/別人的 行動傾向
憤怒 違規、被侵犯、不公不義   辯護、維護、捍衛  
悲傷   失去、分離、心靈傷害   尋求聯繫、支持(例如:哭泣)  
恐懼   危險   按兵不動、繼續監察、逃跑  
愛/關心/喜悅   達成目標或需要
找到聯繫、被看重
表現友善
渴望再見、增強聯繫

你有沒有好好地正視情緒給自己的重要訊息?有否在祈禱或敬拜中經驗過情緒的觸動?如果有,恭喜你了,情緒當中必定有天父給你的訊息,例如當情緒被觸動時感到天父明白並接納自己的軟弱,看自己為祂重要的兒女而感恩流淚。無論是經歷感動、是釋放還是醫治,當中不能沒有情緒,擁抱情緒就好像擁抱人生不同的溫度和色彩。嘗試在禱告或用靈修日記去反思以下幾個問題,有助我們對情緒的覺察、體驗、 探索、理解、 接納、轉化以及運用。

  1. 如果情緒是有顏色的,這一刻我內心的色彩是什麼?試用文字或圖象去記下感覺;為情緒命名並具體地了解它,這行動本身已有自療作用。
  2. 我願意時刻將情緒與體恤我軟弱的天父傾訴嗎?
  3. 在敬拜禱告中曾否經歷某些情緒而這些情緒透露出與天父關係裡的需要嗎?
  4. 當情緒太過難受痛楚,我對自己有一份憐憫嗎?相信我是值得被主幫助嗎?我願意尋求專業輔導或讓同行者幫助自己嗎?

梁何昭文:《擁抱情緒:從淺析理論到深化實踐》。香港:基道書樓,2021,p.66。

 

從心出發:為病人遮風擋雨的翅膀

  在我六歲那年某個深夜,因哮喘病發而入住伊利沙伯醫院的兒科病房。面對著陌生的環境和儀器,我感到很害怕,一想到因病而不能上學,我就嘩一聲哭起來。那時有位像天使般的善良護士,知道我鬧別扭的原因後,便拿著幾本小學英文教科書(其中一本跟我學校所採用的相同)問我是否記得教到哪一課,我停了哭泣回答她,然後她帶著我和另外幾個小朋友去活動室,教導我們英文新單字。到兩天後出院,回到學校,英文老師所教的剛好在醫院已經學懂了,英文考試更拿了一百分呢!我衷心感激那位護士願意體貼我的需要,自此立志要成為一個像她這樣值得敬愛的好護士。

  進了護理系,學習並不如想像般順利。雖然理論課和筆試成績不俗,但實習表現卻一塌糊塗,自信心更跌至谷底。老師看見我一蹶不振的樣子,特意找我傾談。我向她道出實習過程面對的失意與自我懷疑。她勸勉我要拋開負面情緒,不要受情緒牽絆而無法繼續前行,更鼓勵我在閒餘多參與一些未嘗試過或害怕做的事,例如以學習攀岩提升自信,若將來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也能透過這些經歷作自我鼓勵。往後我開始參加基督徒護士團契,得著師兄師姐的鼓勵,並教導我每天進病房前都要禱告,把當天護理病人的過程交給主,使自己得著從神而來的平安。

  我現時任職社康護士,工作上有時需為病人提供治療,更多時候是輔助病人的夥伴,擔當支援的角色,包括透過評估、藥物、運動、資訊、鼓勵和推動,協助病人重拾並繼續保持健康。病人自己對康復的信念很重要,護士會跟病人一同參與並完成整個健康管理計劃,病人絕非被動的參與者。

  香港除了人口老化,近年「獨老」問題愈趨嚴重,社康護理的需求相應增加。不少慢性疾病患者是長者,他們記憶力衰退,很容易忘記服藥或服用錯誤劑量,未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情況令人擔心。除了提供護理,教導病人和照顧者正確的護理知識、服藥知識及藥物整理外,並要了解他們的起居飲食習慣是否能配合。面對獨居長者,社康護士有時會充當輔導員,關顧他們的心理需要。

  我的部門經理曾分享一個故事:天上的小天使無意間俯視凡塵,看到老百姓受到病痛煎熬,傷心流淚,毅然放棄天上無憂的日子落到凡間,張開翅膀為病人遮風擋雨,用雙手安撫病者的傷痛。她對女兒說:「媽媽是社康護士,就像故事裡落在凡間的天使,雖然媽媽沒有翅膀,但同樣能為病人帶來希望。」對病人而言我是一個照顧者,我深信耶穌才是那位真正的醫治者。在提供護理服務時難免會有些失望的事情,但即使在難過的時刻祂總是領我走過。願我效法耶穌,繼續風雨不改陪伴病人。

解開心結:紛亂中的平安和力量

  人的壓力主要來自外在和內在兩方面。外在的壓力很易明白,對成年人來說最常見的是工作和經濟壓力,兒童和青少年是學業和交友壓力,老年人則需要面對體弱多病或親友離世的壓力。以上的種種是人生中常遇到的。在臨床上我們遇到不少抑鬱症、焦慮症、甚至思覺失調的病人,其病徵都是由這些生活壓力事件所引發的。

  壓力也可以來自內心,多與我們的性格、期望、思想、情緒習慣等心理因素有關。某些心理容易帶來負面情緒,以致精神上的困擾,例如傾向悲觀的人容易焦慮和抑鬱,凡事要求極高的人容易失望和感到挫敗,自卑感強的人容易自責和退縮,這些都會造成內心的紛亂,令人失去內在的平安和力量。

  人生的際遇往往非我們所能控制,尤其是近年急劇變遷的社會環境如新冠疫情的肆虐,往往令人感到無奈!到底有何良方可幫助我們增強抗逆能力呢?近年心理學家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心理靈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是最重要的抗壓資源,而且是一個可以學習和提升的心理技巧。不單如此,心理靈活性可以幫助人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不僅是抗壓技巧,更是叫人獲得真正滿足的良方。

  首先提出「心理靈活性」的學者是Dr. Steven Hayes,他是接納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的創立人。他指出若想擁有心理靈活性和心理健康,就必須學習以下六個相關的技巧:

1) 思想脫鉤 (cognitive diffusion)

  當內心感到紛亂時,我們的腦袋會浮現許多思緒,大多是負面、固執而缺乏靈活性,例如:「萬一…點算?」「一定要…」「沒有希望了!」若我們把這些思想看作事實,心情會大受影響,亦難以有效地行動。思想脫鉤的意思就是學習與這些負面思想保持距離,不受其控制。這些思想可能來自過去的經驗,或是為了自我保護而產生的,有它們出現的原由,你只需認定甚麼是重要的事情,專注去做,讓負面想法在心中自來自去就可以了。

2) 接納經驗 (acceptance)

  逃避或抗拒痛苦經驗是人之常情,但未必是最合宜的做法。情緒的出現必有其原因和目的,通常是提醒我們要去自我保護或自我滿足,例如恐懼情緒是叫我們避免受到傷害;憤怒情緒是叫我們反抗不義或保障權利;內疚情緒是叫我們自省和改正過來。若我們只求逃避或擺脫痛苦情緒,不去接納和了解內心感受,結果只會越弄越糟。被壓抑的情緒不會自動消失,反而會在內心發酵,造成更多的糾結。臨床上我們看到病人可能因抗拒焦慮反應而演變成驚恐症,或糾纏於低落的心情而演變成抑鬱。心理靈活性鼓勵我們願意對自己的經驗持開放態度,甚至擁抱痛苦,這樣可減少因內心掙扎而消耗精力,轉為專注於有價值和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能夠勇敢地面對人生各種困難,尋求解決之道。

3) 連繫當下(contact with the present moment)

  內心的紛亂很多時是由於糾纏於過去痛苦的回憶,或憂慮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又或對自己嚴苛的批評和自責,這些都像思想的囚牢,將我們的心思牢牢地困住,以致不能適切地回應當下。解決之道乃是將心思專注地連繫於此時此刻,投入當下的經驗,細味其中,這也正是近年流行的靜觀修習的主旨。

4) 以自我為覺者(self-as-context)

  要達致心理上的靈活,我們可以站在觀察員的位置,學習以抽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經驗,這可保障自身的超越性,免陷於痛苦的沼澤之中。就像天空承載著時刻變化的天氣一樣,我們的自覺性也可將自己與過去或現在的經驗區分,像天空不等於天氣。另一個比喻是將自己看為舞台劇的觀眾,觀看台上角色的表演(自己的人生故事) ,但觀眾和演員的位置是不同的,觀眾永遠只是觀看,不會混淆自己和台上的角色。

5) 確認內心價值 (valuing)

  面對內外壓力,我們需要具備清晰明確的價值觀和目標,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至迷失於紛亂之中。這就像濃霧中的小船,須依靠指南針或方向儀來導引一樣。我們可以在紛亂中停一停去呼吸和靜思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把負面的思緒和情緒分辨出來,這就能帶領我們走出困境,向前邁步。

6) 承諾行動(committed action)

  應對情緒和壓力的最佳方法,往往是實踐行動。兜圈的思想只會原地踏步,情緒的糾結也無益處,最實際的是依循心中的價值和目標,努力活出對自己和對生命的承諾,這也是心理靈活性最後的一個心理技巧。臨床上見到很多病人都只停留在思想或感受的層面,沒有決心採取實際行動,拖慢康復的進度。只有具價值的行動才會帶來有益的經驗,產生正面的效果。

  結合以上六種構成心理靈活性的技巧,我們便不會為了逃避痛苦而加添煩惱,也不會糾結於負面思想裡,能夠連繫當下,以自己為覺者,實踐以價值觀為依歸的承諾,用行動來為自己建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

參考文獻:

  • 湯國鈞、黃志明著:《別跟內心怪獸拔河:接納與承諾治療的生活法則》。香港:突破出版社,2022年。

從心出發:感受生命的張力

  「你長大後想當甚麼職業?」「醫生!」我鄰座的女同學答,幼稚園老師一臉滿意。「那麼杜同學呢?」電光火石間我答了:「醫生!」老師又順著問下一位。這是透過觀察推斷出最安全的答案,若不然我差點就答了「賣珍珠奶茶」。

  成長中很多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醫生」永遠是最神聖光鮮的答案,然後成為一個自證預言。醫科面試時,當其他考生分享立志行醫的故事時(孰真孰假叫人感動,虛虛實實不必深究),我卻沒甚麼吸引人的故事,只有一顆真心去幫助弱者,與他們同行,這工作值得我奉獻一生時間。雖然文憑試失手,但最後仍考上醫學院。

  隨後幾年,渾渾噩噩,考試勉強混過去。但隨著心智越成熟,越懷疑自己唸醫科的意義。讀了三、四年,對自己說「洗濕了頭」,畢業再說;畢業之後,看著糧單,更沒有勇氣辭工。醫生終究不是上帝,很多情況下做甚麼都徒勞無功。一次又一次職場上的挫折,菜鳥醫生每天上班都懷疑人生,直到第五波疫情的來臨。

  那段日子萬人染疫,病房爆滿,無數病人滯留在急症室或等不到上病房。夜間攝氏十度,寒流吹襲,大堂和停車場擺滿病床;中間只得一塊帆布區隔,旁邊堆疊數十個屍體袋。平日急症室的工作是盡快找出病因,穩住病情,然後把病人送到合適病房。但疫情下的工作幾乎倒轉——病因明顯且病情隨時轉差,卻沒有床位安置病人。急症室欠缺人手應付:誰來為額外的二三百個病人量度血壓?誰來給長者餵飯?誰來照顧每天需要洗腎的病人?這段非常日子,默契就是同事把剛送來染疫的長者直接推到我面前,二話不說就要去忙別的,我也不用多問,趕快接手替長者做快測、換衣服、做心電圖、抽血打點滴上鹽水,安排照X光。

  早上八點埋首,抬頭望鐘已是晚上八點。忽然護士通知,某病人情況轉差,我決定再留一會兒。他是新冠嚴重併發症的病人,與家人的共識是心臟停頓時不作心外壓搶救。看他痛苦掙扎,還有家人的焦躁難受,於是提議給他注射一點嗎啡,讓他稍稍減輕痛楚的離開。急症室向來會盡辦法搶救,如今竟做起懷安服務來,也算是罕有景象。

  終於可以坐下來對着著杯麵謝飯祈禱,頭好暈,腰背好痛,但我以感受生命的張力為滿足。麥煒和醫生曾幽默分享:「醫生有時是神,有時是鬼,但從來不是人。」這幾年曾收過病人的感謝牌,也試過跟病人對罵到要幾個護士把我們拉開。醫生從來沒有特別神聖,病人需要我時,再忙也絕對不能走。就如耶穌一樣,祂永遠與人同行。Cure may be futile, but care is never futile,這是當醫護最大的榮耀。我慶幸我得了如此位份,是為了現今的機會。一切都在上主的手中。

解開心結:癌症病者的靈性成長和意義重尋

教會姊妹的真實經歷

  我教會的一位姊妹於2021年確診乳癌第二期,而2022年初化療的時候,碰上新冠確診。當時她的女兒剛生下第二個孩子,母女倆人只能夠透過視像見面,那段時間對她來說真的很不容易面對。

  她跟我分享的時候,述說確診當晚,在回家路上附近的公園見到一雙足印的雕像,那刻頓時感到神一路的保守和看顧,縱然面對惡訊,神也讓她看到這雙足印,那是一個確據。

  在患病及治療期間,因疫情的關係她不想公開給親友知道,只跟幾位基督徒的婦女親友分享乳癌的訊息,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奇妙的是,她們都明白和體諒她的處境,並告訴她身邊也有一些同路人。此外,她又把神在她身上的奇妙作為,分享給初信的親人,堅固他們的信心。這樣由原先缺乏自信,不善於在別人面前表白,習慣將自己的感受藏在心裡的她,逐漸打開心扉,先在乳癌基金會刊出一篇文章,及後在報刊亦分享感受,最近也在教會聚會中作見證。透過身邊一些親人朋友的鼓勵和代禱,她開始踏出去。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

  她想起一首喜歡的詩歌,歌詞說到:「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定必歡呼。」在難過的時候給她鼓勵和打氣。其實癌症治療的過程,帶給這位姊妹不少的困難,例如在電療化療期間,頭、頸、手、腳及腰部都感到痛楚,影響睡眠也影響心情。但同一時間,她好像有了不同的角色,除了是一個患病者,也是一位見證者,透過自己的病,反過來鼓勵身邊的人。她自己的反思是:「回望,原來神藉著病患去改變和建立我,也可用我的見證讓人認識神。」最近她的見證派出了二百多本,她也在教會的戶外崇拜跟好些婦女分享經歷。

  我和這位姊妹雖然不多見面,但從她的聲音裡,我感受到她的熱誠和希望,一個更好的她出現了,神藉著她患這個病,帶動她活出更新、更真實、更能與人分享的生命。在這病前後期間,她成長了很多。

癌病經歷、靈性成長和意義重尋

  一些研究發現,癌症病人的生活功能,原來和他們的靈性層面頗有關係,能夠從患病經歷中找到意義和平安的病人,在家庭、社交、個人甚至身體功能上也比較好。另一些研究發現 ,雖然抑鬱在癌症病人當中比較普遍,但靈性成長的層面似乎可以保護病人,減少抑鬱的症狀,因此不能忽視信仰的力量,可以幫助癌症病人的心理與靈性層面,不至失去盼望。

  靈性的層面其實涵蓋多方面,包括與神緊密的關係:透過禱告、祈求和感恩,經歷神的回應,透過在教會群體的表達、分享和見證,進一步表現出個人與神的真正關係。靈性的層面也包含了個人價值和意義的重尋,尤其是患重病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會感到迷惘、不知所措甚或失去方向,不住思索「為甚麼我的人生會是這樣的呢?」除了治療疾病外,能夠有機會去重新尋找人生的方向,不至失去盼望,其實是最重要的。

  剛才這位姊妹,在確診當天看到公園的一雙足印,實在絕非偶然。因為就在當下,她確認神一直在扶持著她,縱然遇上人生中很困難的日子,這對足印給她帶來了盼望,鼓勵她在以後面對治療和人生道路上,也要為神作見證。我們看到姊妹的心裡萌生了希望、方向和意義。

  姊妹隨後的分享和見證進一步確定了她的人生方向。本來缺乏自信的她,能夠站在眾人面前,分享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神的奇妙安排。我了解到,以她這個年紀,本來生活安定,可以弄孫為樂,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令她身體和精神也不如以前。在這個打擊下,人生路如何走下去本來很不容易,但信仰的確據就好像為她前面鋪上了紅地氈,讓她可以一直的走下去。在她的見證分享裡,見到一個整全的故事:由人生美好的階段,突然遇到打擊,身體嚴重的飽受折磨,去到靠著神可以離開掛慮和危險,繼續走下去,重新找到人生新階段的角色。

  姊妹的故事,其實為我們都帶來盼望 — 如果患重病也不能把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那麼我們還用這麼害怕,為日常生活和社會不斷的轉變和不確定性而擔憂嗎?疫情過後,百廢待興,但只要神一直活在我們心裡,我們還是可以重新得力,繼續前行的。

從心出發:為何護理

  自己從小到大都想讀一些「大路」的科目,畢業後能夠找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供養父母,讓他們退休。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我會入到第八志願的中大護理系!只能說一切都是神的安排,把我帶入護理行業。

  當上學護才知護理工作真的不簡單,早上七時便要返早更,有些醫院更要六時三十分便接更。電視劇不會告訴你這些,就算是實習期間,一下課或下班,就想休息,坐車都能睡著!雖然辛苦,卻越發覺護士工作的重要性!特別當自己變成病人家屬,感受更深!

  爸爸在我大學三年級那時發現有肝癌,要接受手術和化療等治療。那時發現在病房陪著病人的,除了家人就是護士。護士不只照顧病人更要顧及家屬的情緒。印象最深的,就是當爸爸要轉去沙田醫院,我和妹妹都心情矛盾!知道爸爸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不能好好照顧他,報答親恩,心情份外難過!爸爸意識清醒時,明確認信接受了灑水禮,能釋去肉體痛苦回去天家,是我們唯一的安慰。當時有一位「阿爺」(男護士長),見我和妹妹這樣,便帶我們到會客室,讓我們講出心裡感受,安慰和開解我們,那一刻,我和妹妹都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有種釋懷的感覺!感恩有這位「阿爺」,亦令我更了解護士的獨特性與專業!除了照顧病人,亦能同時照顧病人及家屬的心理需要,實踐真正的全人關懷。這正正是基督信仰的教導。

  護理工作十分多元化,從老人科到兒科,急症室到產房,還有門診甚至健康院,我都有幸經歷過,每個地方也給我不同的使命與挑戰!護士好像變色龍一樣,隨著環境(所在的崗位)就能變色(為病人提供個人化的照顧、支持與安慰)。最理想的護理就是要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服務。在老人科,我們需要幫助病人食藥、吃飯, 更衣、轉身、換片、洗澡、洗傷口、扶抱,還要安慰病人和家人。在急症室,要即時按病人情況,進行急救止血、處理傷口、打針落藥和抽血。在產房要確保孕婦及胎兒安全,讓母子平安。在健康院,為市民提供健康教育,提高健康以減低社會醫療支出。護士的確是「萬能」。

   現在我在健康院工作,表面看似簡單,但其實經常會遇到不少奇難雜症。其中最具挑戰的就是要及早識別受情緒困擾的新生母親及向她們提供情緒支援,同時為嬰兒作跟進照顧及管教指導;懷疑產後抑鬱的媽媽需要轉介精神科專科護士跟進;一些嚴重個案例如懷疑虐兒、疏忽照顧或吸毒等,更需即時轉介兒科醫生作深入檢查,安排嬰兒作詳細檢查,並由社署專員跟進個案。由於每個個案都需要關顧,護士時刻都要心思細密,提高警覺,及早發現作跟進,避免意外發生。

  感謝神,這份工作雖然累,但很有意義!

解開心結:人工智能有心嗎?

  隨著新冠疫情好像暫時舒緩,請問你在過去幾個月心情如何呢?在我接觸的個案中,不少人在後新冠的時間,都遇到不少問題:工作上、婚姻上、子女相處上、學業上等問題。不少經過疫情重創的人,心態都不能一時回復,或多或少會感到焦慮、孤單、甚至抑鬱。新冠疫情好像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集體的創傷,一時間不容易走過去。

  你是否曾經聽說過ChatGPT這個人工智能網上平台?在閒暇把玩手機的你,是否已經嘗試使用過呢?如果你已經有使用經驗,你會有甚麼感受和體驗呢?許多人在網上反應,ChatGPT好像一個集結全球互聯網知識與經驗的嬰兒,而且它的功能也十分多樣,可以聊天、寫軟體和電腦程序、作詩、創作故事,甚至能夠寫論文等等。

  身為一個臨床心理學家,我充滿好奇地開始與ChatGPT互動。我想知道它可以做到哪些事情,特別是在輔導和心理治療這一範疇,它是否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呢?與ChatGPT稍作對話後,我驚訝地發現它已經可以提供關於精神健康和心理輔導的一般知識。如果用戶提出更深入的問題,它也能夠作出更為詳盡的回答。在提供心理教育方面,人工智能似乎已經能夠掌握基本技能。

  接著,我好奇地探索究竟ChatGPT能為心理輔導創作一個甚麼樣的故事。我設定了以下的故事題材:一位患有乳癌的病人,認識了基督信仰,靠著信心過日子。不到一分鐘後,它便創作出了以下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瑪利亞的故事。最近,瑪利亞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這令她感到世界崩潰了。雖然她一直認為自己是有靈性的人,但卻從未信仰過宗教。當她接受住院治療時,她感到恐懼和焦慮。一位醫院護士建議她和院牧交談,為她提供靈性上的指導和支持。院牧耐心聆聽瑪利亞的焦慮和恐懼,並告訴她信仰的力量。隨著瑪利亞接受治療,她漸漸地開始探索基督信仰,並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平靜和安慰。她感到上帝正在眷顧著她,她並不孤單,這個想法給了她力量。最終,瑪利亞決定篤信基督教,並接受了洗禮。這個經歷對她來說非常深刻,給了她一種更新的目的感和力量。她開始把自己的疾病看作一個可以克服的挑戰,並且有神和她的信仰群體幫助。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瑪利亞發現她的信仰給了她恢復和希望的感覺。她不再感到恐懼和焦慮的壓力,反而感到對上帝對她生命計劃的信任感。她感受到其他癌症患者的支持和關愛,這些經歷讓瑪利亞感到她不再孤單⋯⋯」

  在閱讀完上述故事之後,您是否難以相信它並非人類所寫成的?我甚至加了一個後續,讓ChatGPT續寫這故事,結果它也寫得非常出色,描述瑪利亞並沒有因癌症復發而失去信仰,這令我驚嘆不已。

  我相信這些人工智能創作的故事,集合了它們所認知之內各種互聯網的知識及人類經驗,換句話說,ChatGPT匯合了千千萬萬病患者在互聯網上分享的故事,再像一個真人一樣創作出來,這是它精彩之處。我想到,如果一名癌症患者懂得跟ChatGPT交談,它甚至能為他說出一些安慰的話語。看來,ChatGPT在初步的安慰、信仰幫助以及對患者的支持上也有機會能做到一些功夫。

  我繼續思考,現在有人開始說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人類的工作,包括不同的專業範疇,例如醫生、律師、會計師等等。我想一想,心靈輔導也可以被取代嗎?如果病人不知道跟他們聊天的是人工智能,或者是病人也不介意,而能得到安慰和幫助,這是怎樣的一回事呢?究竟人工智能真的有心嗎?當我試圖問ChatGPT是否有意識的時候,它回答說:「我是一個語言的模型,根據人類給我的經驗,作語言的綜合描述」。但是它會不會繼續進化,甚至產生意識呢?這是一個迫切要知道的問題。

  我暫時的看法是,既然人工智能的來臨,猶如滔天巨浪不可逆轉,與其和它對抗,不如與它協作。當然要明白它的來源、能力以及可能帶來的危機。就如同原子彈或核能源等具有潛在威脅的科技一樣,人工智能已經被創造出來,並且已經發展得超越我們的想像。那麼,人類該如何與它協作呢?每一個行業都需要思考如何善用人工智能的優勢。

  然而,在心靈輔導的問題上,我們仍需要仔細思考。人工智能是否與真正的心靈相等?它不能取代我們那些部分?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是要與真正由神所創造的人建立心靈的溝通,還是已經滿足於與人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能互動呢?

  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需要積極思考它如何能夠為人類帶來好處。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它的限制,並保持著對於真正的心靈與人性的敬畏和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工智能的時代中保持著人類的尊嚴與價值。

從心出發:跟從主來行醫

  作為醫護人員,經常需要在醫治病人時做決定,有些決定可以跟書本學習,跟經驗或者跟上級指示就可以完成。如果以上都不適用,前輩的提醒是「最少不要出事」,和要避開medico-legal的情況。但原來我們基督徒醫護還有一樣可以跟從的,就是跟從聖靈工作。

  筆者曾經有一個被聖靈催促的經驗。有一個新生嬰兒有壞死性腸炎的情況,之前已經做過四至五次手術,亦曾經用過人工心肺,生命曾在兩星期內一直在死亡邊緣來回走過。當時的外科問題是肚內壓力太高,不能將肚皮縫合,但因不能縫合肚皮,有慢性感染的情況出現,若能縫合肚皮才有機會控制感染。

  還記得當天是年初二早上,只有我和一位較年輕的醫生當值。我之前聽過這位病人的情況,但未曾參與過他的手術。看完病人之後,覺得風險很高,病人家長當時給予醫護的壓力非常大。若替嬰兒做手術,風險極大,併發症機會極高,甚至有在手術台上死亡的風險;但若不做手術,肚內的感染必會持續,病人也必定會慢慢走下坡,當時的醫療決定的確困難。

  聖靈當時在筆者心內不斷催促,要替這個病人做手術。心裡知道病人要承受的風險很高,萬一病人手術後有甚麼併發症,作為醫生的心理壓力也是很大的。

  巡房過後,筆者未有立刻決定做手術,卻在辦公室裡安靜禱告,聖靈的催促還沒有停止。之後我再詢問兒科醫生及麻醉科醫生,討論病情後並得到家長的同意,隨即安排手術。還記得做手術時筆者很緊張,心跳和小朋友的心跳一樣快(超過150),麻醉機發出心跳的速度響聲就好像我心跳的速度一樣。感謝主,透過手術成功將小朋友的肚皮縫合,情況稍有好轉,可以脫離危險期及慢慢跟家長有交流。小朋友在這個手術之後,一直住在深切治療部大約有一年之久,故事並未有好像電視劇的大團圓結局,病人在完成手術的一年之後就返回天父身旁。

  在這一年的時間,家長因著病人的緣故再次思考生命,並得到院牧幫助,重新認識耶穌,決定將自己及小朋友的生命交給耶穌。雖然小朋友在手術後只活了一年,但他卻救了一家人的屬靈生命。

  感謝主讓我們作醫護的是在人的生命上作服侍,我們很需要耶穌的帶領去繼續為神發光。除了聖靈的帶領,聖經裡都有提醒如何為神做工。

  「王要回答他們,說:『我確實地告訴你們:你們為我這些弟兄中最小的一個所做的事,就是為我做了。』(馬太福音25:40) 願我們繼續在主裡發光發熱。

解開心結:晚晴全方位照顧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火把,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3)

  嬰孩來到世上時受到萬千寵愛,在母腹十月懷胎,家人充滿歡樂迎接新生命;可是,當人生走到最後一程時,仍然能同樣擁有平安、無憾、有尊嚴及生活質素的晚晴生活嗎?試想像,若你不幸患上重病的話,你最擔心的是甚麼?你最想由誰照顧和陪伴?你又有甚麼心願呢?

  一項最新的全球死亡質素調查 (Finkelstein et al., 2022) 顯示,香港人的死亡質素由2015年全球第22位躍升至第9位,該評核範疇包括病人能否按意願選擇離世地點、病人的身、心、社、靈健康及對病人家屬的支援等,可見香港的晚晴照顧質素正在不斷提升,公眾對談生論死的態度也逐漸開放。

  晚晴全方位照顧涵蓋病人身、心、社、靈四方面的需要,而這四方面亦會互相影響,例如疼痛控制得好有助改善情緒;改善情緒也有助降低病人對痛楚的靈敏度。由於每個病人的需要不盡相同,醫護人員要先評估病人的需要及其優先次序,以需要為本而提供支援。另外,晚晴照顧亦會為護老者提供支援及哀傷輔導。

身體方面

  晚晴病人常見的身體症狀包括疲倦、失眠、水腫、氣促、咳嗽、噁心、嘔吐、便秘、疼痛、口乾、胃口欠佳等。正所謂「無痛等如好死」,只要症狀處理得好,將痛楚及身體不適減至最低,並盡量維持其身體機能,便能提升生活質素。病人及家屬可以向醫護人員表達其意願及需要,例如是否接受心肺復甦術、人工餵食、藥物控制症狀等。家屬亦可為病人定時按摩及清洗口腔,令其感到舒服。

心理方面

  晚晴病人面對死亡時,其心情可能十分複雜,例如感到抑鬱、焦慮、孤獨、內咎、擔心、無助、無望等。一項研究顯示,病人在生命最後一星期,46.4%出現中度至嚴重焦慮,43%出現中度至嚴重抑鬱(Kozlov et al., 2019)。此時,情緒支援對病人極其重要,心理支援不僅能讓病人的負面情緒得到紓緩,減低面對死亡的焦慮,並能解決內在的矛盾,重覓內在的平安。若病人願意傾談的話,我們可以耐心聆聽並接納其感受,不宜太快給予批評或建議。另外,我們也可以正面地肯定病人一生的努力及面對疾病的堅強,正如聖經提到:「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24)若病人希望平靜地度過,我們便可給予他們適當的空間,有時默默地陪伴更勝千言萬語。

社交方面

  晚晴病人面對人生最後階段更需要愛與被愛,一句關心、一句代禱、一句慰問,可能成為病人極大的安慰。我們需留意社交溝通是雙向的,所以病人及親友雙方持開放的態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病人宜主動向家屬表達自己的意願及喜好,例如想多見誰、臨終時需要通知誰、有甚麼未了的心願等等。病人亦可以趁機表達囑咐,例如將老伴交托子女照顧、勉勵孫兒孝順父母及勤奮學習等。若病人過往曾與他人有嫌隙,甚至傷害別人的話,可嘗試復和關係以減少遺憾。此外,病人也可按個人身體狀況,維持興趣及參與社交活動,例如寫書法、畫畫、聽歌、外出散步、與親友保持聯絡等。另一方面,親友亦可安排病人重遊舊地,舉行生日會或道別會,並多拍照記念溫馨時刻,之後亦可將相片擺放於病人容易看到的地方,讓病人感受到被愛。

靈性方面

  對基督徒來說,靈性就是我們與上主的關係,還記得洗禮的時候,我們在眾人面前見證我們與基督聯合,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嗎?可見,困苦、患難和肉身的死亡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35),既是這樣,死亡應該是我們最高峰的屬靈經驗,因為死亡就是通往永恆必經之門。根據聖經,歷世歷代只有以諾和以利亞不必經歷死亡就乘旋風升天去了(創世記5:24、列王紀下2:11)。耶穌臨終時在十字架上曾對身旁的強盜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加福音23:43)。上主的樂園是滿有慈愛、憐憫、真理和公義的,只要虛心領受,便可得著拯救。當我們面對生命的軟弱時,更需要定睛在耶穌身上,因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希伯來書4:15)。唯有我們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命,真實地投靠上主,與衪復和、與衪連結、與衪相遇,靠著恩典好好地度過每天,擁抱救恩的盼望,我們便得著能力面對明天。

  家屬方面,亦可按病人的喜好及意願,協助播放詩歌或讀出聖經經文,讓病人時刻感受上主的同在與安慰;代禱者亦可以透過錄音播放形式與病人一起禱告守望,讓病人感受有弟兄姊妹同行支持。若病人或家屬在靈性方面有需要的話,亦可尋求院牧及教會支援。

  讓我們全方位關注晚晴病人身、心、社、靈的全人需要,學習主耶穌昔日謙卑地探訪服侍病人,將這些事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主身上。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 21:4)

參考資料:
Finkelstein, E. A., Bhadelia, A., Goh, C., Baid, D., Singh, R., Bhatnagar, S., Connor, S. R. (2022).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Expert Assessments of the Quality of Death and Dying 2021. J Pain Symptom Manage, 63(4), e419-e429.

Kozlov, E., Phongtankuel, V., Prigerson, H., Adelman, R., Shalev, A., Czaja, S., . . . Reid, M. C. (2019).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correlates of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t the very end of life.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58(1), 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