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在病中善待自己

黃先生今年55歲,三個月前開始間中感到心口不適,走動時有氣喘跡象,甚至有心絞痛出現,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上冠心病,有兩條心臟血管已經閉塞,需要進行俗稱「通波仔」的心導管手術,之後還要參與心臟復康課程,和定時覆診。黃先生乃一家的經濟支柱,任職的士司機,一向不太注重健康,少做運動,經常暴飲暴食,身形肥胖,也是一名煙民。患病後黃先生極度自責,後悔忽略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身體的損害,以致心情變得沮喪,終日自怨自艾,覺得人生已沒有任何希望。

  很多病人都和黃先生一樣,患病後感到非常自責、內疚和後悔,認為是自己一手造成健康的問題,以致心情低落,甚至出現抑鬱的徵狀,如消極負面的想法,對事物失去興趣,失眠和沒胃口等。其實,終日後悔和自責並不能改變患病的事實,不單無助改善情況,更可能加深病情和影響心情。研究和臨床經驗顯示,悲觀和抑鬱的病人,他們的康復進度往往會較慢,例如手術後會感到較多痛楚,而住院時間也會較長。

  作為病人,最好能夠接納和善待自己,對自己好一點是很重要的。沒有人是故意生病的,在生病前忽略健康是很多人的通病,當中有許多無奈的原因;例如為口奔馳,生活壓力大,因而沒有時間去理會生活的方式是否健康。而且,生病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性,如遺傳因素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面對現實;既然明白健康並非必然,生病了就更要愛惜和善待自己,盡量尋求醫治和改善方法。改變生活方式之餘,更要注重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靜放鬆,留心自責、自我批評的內在聲音,要多對自己說些寬容和愛惜的話,為自己加油!這樣就可以避免過多的負面情緒。

病人可以考慮一些實際的建議:
  1. 每天多說一些為自己加油的話,提醒要疼愛自己,這對身心都是很重要的。
  2. 多做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情,善待自己就是要令自己開心快樂,即使有病亦不等於沒可能,一切視乎你的態度和行動而已。
  3. 多與身邊的人接觸,尋求他們的關心和支持,分享自己的情況和感受,切勿孤立收藏自己。社交活動可以帶來很多愉快的經歷,值得注重。
  4. 若然你有宗教信仰,可多尋求上主的護蔭,祈禱交托可以是非常有效的情緒調節途徑。研究顯示,禱告可以改善病人的心情,增加抗逆能力,甚至對病情也有裨益。

  若果你是病人的家屬或照顧者,可多留心病人的內心感受,察覺一下他(她)可有自責內疚的想法,或自慚形穢,自我形象低落等問題。很多時病人因失去健康,正常的工作或活動能力,會容易感到心灰和自卑,很需要身邊的人細心的愛護和鼓勵。你可以考慮用以下的建議來扭轉病者的自卑和自責的心情:

  1. 明確的表明你對他(她)的愛護和關心並不會因他(她)的患病情況而改變,即使有所改變,也只會是更深化而不會減少。
  2. 特別為病者安排一些小小的驚喜,如送贈小禮物,上餐館吃些美味的食物,甚至去短途的旅行等。
  3. 耐心聆聽對方的感受,特別是那些自我埋怨或自卑的想法,繼而引導對方改變這些想法。
  4. 多注意對方的優點和長處,尋找適當的機會多加讚賞和肯定,可增強病者的自我形象和自律。
  5. 鼓勵病者多尋找些愉快的事情來做,累積愉快的經驗,自然會對自己寬容些、接納些,漸漸可改變負面的自我想法。

  健康的自我形象和多善待自己是病患適應中常被忽略的問題,值得病者和家屬多加注意和增強的。

解開心結:認識沉溺行為

  「沉溺行為」這概念並不容易清楚界定。例如,酗酒是沉溺行為,經常在宴會中喝至酩酊大醉是否也算是沉溺行為呢?吸食毒品或濫藥是沉溺行為,但受朋友影響下,「偶然」的嚐試軟性毒品,那麼是否沉溺行為呢?就算初次嚐試不算是沉溺行為,為何一次的濫用毒品往往會令人上癮沉溺呢?沉溺行為除了物質的濫用及依賴,如煙、酒、藥物和毒品等,是否還包括一些活動方面的沉溺呢?(如賭博及性刺激)

  要解答上述的問題,我們得先清楚認識沉溺行為的定義。沉溺行為這概念過去在醫學界一直是含糊不清的,直至近年才有較為一致的定義。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沙發教授(Prof. Shaffer)認為所有沉溺行為可以精要地以下列三個的特徵(或稱三個C)作為界定:

沉溺行為的三個特徵

  1. 該行為是由當事人強烈渴望所驅使(craving);
  2. 該行為儘管引致嚴重負面後果,如身體或精神健康、社交或家庭關係、工作或刑事責任等,當事人仍然繼續進行(continued acts);
  3. 當事人發現雖然自己嚐試停止,但卻不能停止該行為,並出現失控感覺(loss of control)。

  沙發教授對沉溺行為的界定十分重要,因此界定泛指與物質相關(substance-related);如煙、酒、藥物和毒品等及活動相關(activity-related);如賭博、性快感、上網、飲食、購物、甚至工作等的沉溺行為。換言之,只要當事人的任何行為若有上述三個的特徵,他/她就是有沉溺行為。例如,若某人喜歡在公園與別人下棋,後來他的下棋興趣越來越強烈,每天甚至會花多個小時在此活動上,不能自拔,最終更因身體及精神變差令工作都失去,那麽這本來健康的嗜好亦可算是沉溺行為了。

  事實上,米納(Miller)指出沉溺行為的問題在人類生活中是頗為普遍的。當人們誤以食物、工作、香煙、或鎮靜劑能夠「鬆弛神經」時,他們不但讓自己沉溺在這些物質或行為中,也逼使自己對生活產生憂慮不安和否認逃避。事實上,過量的鎮靜劑、安眠藥、吸煙、飲食、工作、賭搏、上網、性行為或權力的追求等,都能漸漸地侵蝕人,令「正常」人變得「不正常」。

沉溺行為對當事人直接的影響結果

  美氏(May)在《上癮與恩典》(Addiction and Grace)一書中,描繪了沉溺行為的一些共同特徵,這些特徵亦是沉溺行為對當事人直接的影響結果,現總結如下:

  1. 耐受性(tolerance):為了得到在沉溺行為過程進行中所帶來相同的滿足,當事人的沉溺行為會越來越多及嚴重。例如,一些嚴重性罪犯(如強姦犯)起初可能只是由車廂非禮開始,而一些非禮行為亦可能只是由偷窺開始,但因為輕微的性罪行不能再滿足到個人,所以當事人會尋求更刺激的方法得到滿足。
  2. 戒斷徵狀(withdrawal symptoms):因沉溺者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依賴了某些不健康的行為模式,所以若停止這些沉溺行為時,他們會出現戒斷徵狀。這些徵狀就是身體不適、心情煩燥、失眠、忐忑不安、及有強烈的衝動及渴望。差不多所有的沉溺行為,都會有這些類似而不同程度強弱的戒斷徵狀,而物質相關的戒斷徵狀通常是會較活動相關的為強烈及頻密,如煙、酒、藥物和毒品。
  3. 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沉溺者往往會淡化或否認問題的嚴重性。例如,酗酒者及吸毒者在上癮初期常會自誇能控制酒或毒的濫用,常聽到的「理由」是「我可以隨時戒的,別人不能,我卻能」。但在自知不能自控後,亦會經常找藉口「我不是不能戒,我只是未想」或「我不覺有任何問題」。
  4. 失去自信心(loss of self-efficacy):當清醒時,沉溺者也希望能夠控制甚至擺脫沉溺行為,然而,慣性的沉溺行為及衝動令他們難以抗拒這股內在強烈力量,他們的信心及自我形象也會越來越低。
  5. 扭曲的注意力(distorted attention):沉溺者依賴了沉溺行為帶來的快感,他的心思及注意會經常有意或無意間集中在沉溺行為及刺激上,沉溺者甚至會對成癮的行為產生一種「偶像」崇拜的傾向。

沉溺行為的類別

  按上述對沉溺行為的定義及特徵,理論上每種活動或物質都有機會令人成癮,但現時較社會大眾所關注的有以下幾類:

  1. 毒品/ 藥物沉溺
  2. 賭博沉溺
  3. 酒沉溺
  4. 性沉溺
  5. 上網沉溺
  6. 煙(或尼古丁)沉溺

  這些沉溺行為較為被關注是因為這些問題影響的人比較多,亦較明顯及嚴重。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大部份人在上癮初期都不承認自己是沉溺者,他們還以為自己是「自由人」,但到發現自己不能掙脫沉溺行為,沉溺者最經常的自我描述是「奴隸」及「囚犯」,他們很多時都不能自我控制,被沉溺衝動及行為驅使,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有些更因為傷害人而入獄,例如,有些毒沉溺者會藥後駕駛,有些性沉溺者會犯上風化案,有些酗酒者會在酒醉後傷人。因此,我們必需正視沉溺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為己為人,不能掉以輕心。

解開心結:從創傷經驗中成長

  過去一年接二連三發生嚴重的海難及空難事故,令人感到無奈和哀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讓已經生活在充滿壓力的香港人,額外的增添一份危機感。事實上,生活在香港社會的家庭,都持續面對著不少突發的事件。如工作性質的變化、家人身心健康問題、人際關係的張力、子女的成長問題、政治生態環境的變化等。我們不難意識到生活不再是簡單的學問,事實上,生命教育的課題,亦不單是面對生離死別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困難的環境中仍能活得精彩。

人性的光芒,在危機中燃點

  當我們細心留意其他人面對危機的反應時,不難發現突發事件對人的影響是難以準確預測的。若事件發生在性格開朗的人及團結的家庭中,這些事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單會較為短暫,事件過後更會對個人及家庭的素質帶來提升。這現象愈來愈受到學者的重視,在世界各地開始有更多專業人士,積極推廣這種在困難中成長的正向心理。從韓國海難的事故中,我們看到學生在危難中仍然發揮守望精神,他們的表現為我們豎立良好榜樣,讓人看到潛藏在人性內心的光芒,在危機中被充份燃點。

  有作者分析二十世紀的名人時,發現他們都具有一些相似的特質,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有過不順利的童年時期,四分之一有身體上的殘缺,甚至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在童年時有語言上的障礙,他們自少便要學習面對困難。但他們因而在成長過程中漸鍛練到很多重要的特質,例如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對人產生憐憫、對生命境界的開拓精神及對真善美的渴求等等。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如何在創傷經驗中積極尋找生命的意義及珍惜生命的各種起跌的經驗。不謀而合地,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當逆境出現時,能成功跨越困難的人往往較其他人更能對將來存有希望,並且能將這種主觀的希望化作具體客觀的意義目標、構思可行的方法及貫徹始終地實踐。只要我們勇於面對生活的考驗,接受意志的磨練,尋找同路人及認定人生終極目標,最終能將壓力轉化為生命力。

成功從創傷經驗中成長

  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快樂,心想事成往往被視為達致幸福的途徑,但這種順境中的幸福對人的成長反而幫助不大,甚至可能使人對環境產生依賴。而且心願是否達成,生活能否順利,往往受很多客觀因素影響,並非完全由我們控制。慣於順境,一旦困難出現的時候,反而會容易感到無助及苦惱,覺得幸福好像與自己無份。困難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重要契機,特別是當困難帶來心靈創傷,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及對人生安全產生威脅時,人便需要對生命作出全盤的反思。這個過程對個人自我形象、人際關係、價值觀,以及人生目標都會帶來很大的衝擊,那些能成功從創傷經驗中成長的人,他們會有下列各方面的表現:

1. 人際關係的轉變

  • 更有信心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 與人關係更為密切
  • 更願意與人分享感受
  • 對人有更多的關懷及接納
  • 自然地欣賞其他人的優點
  • 更接受自己需要其他人

2. 更多生活的選擇

  • 發展新的興趣及嗜好
  • 找到生命的新方向
  • 感到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 更願意改變自己的習慣

3. 個人能力的發揮

  • 更為感到可以信賴自己
  • 更認識自己面對困難的能力
  • 有決心去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 發覺過往低估了自己的潛質

4. 靈性生活的追求

  • 對靈性的事物有更大體會
  • 更投入宗教信仰的生活

5. 生命存留的感恩

  • 改變生活的優先次序
  • 更能體會每天活著的價值
  • 更能接受生命變化的本質

  聖經傳道書內容充滿著各種人生智慧,傳道者不斷提醒我們人生是一個轉變的循環,人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在困難中要保持盼望。而上帝讓人經歷這一切的人生苦與樂,目的是要讓我們成長及回歸祂的懷抱,讓我們深切體會終極的盼望和永恒的歸宿。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傳七14)

解開心結:活到老 樂到老

  有一些患上抑鬱症的長者,其實是退休後面對不了以後的生活才患病的,這叫作「退休綜合症」。有一位前警察部的文員,他以往工作認真勤奮,更重要的是他養成了作事很有規律的習慣。退休之後,起初還不覺怎樣,但漸漸就感到光陰虛度,慢慢減少與別人接觸。他也一改以前早睡早起的習慣,常常三更半夜才上床,弄得自己精神萎靡,更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意義,對將來毫無希望,甚至產生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結果由女兒陪同看精神科。

長者的抑鬱

  從這個案中,退休後的生活可見有以下問題:1.社會角色萎縮、2.生活不規律、3.缺乏目標。踏進了退休後的生活,必須面對角色重大轉變。從一位工作人士,變作甚麼都不是的「住家男人」,如果沒有適當的生活計劃,很快就會掉進了一個惡性循環裡。退休者需要得到家人與及朋友的支持,從退休後的心理幽谷跳出來,建立生活的目標和方向,否則的話只會越來越消沉,覺得已經被社會淘汰了。

  獨居長者固然容易有情緒問題,但經驗告訴我們,與子女同住的長者,亦有機會遇上情緒問題。有些患上抑鬱症的長者,其中令他們長期不開心的因素,就是與子女不和。一位婆婆與丈夫、女兒和女婿同住,但兩代之間的生活習慣不相同,例如:女婿喜歡晚上看電視到深夜,但婆婆則習慣早睡。家中環境狹小,沒有獨立房間,晚上電視機的畫面和聲浪,實在影響婆婆的睡眠。但當婆婆嘗試勸女婿晚上看少點電視,讓她可以睡好一點的時候,反而惹來脾氣暴躁的女婿一頓責罵,說她干涉他的生活方式。諸如此類的生活上的摩擦,而又苦無渲洩渠道之下,婆婆的情緒形成長期抑鬱。

  另一種情況是,長者遇到喪偶,頓然感到茫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失去活下去的打算。有一位大學教授的太太,在丈夫生前跟他走遍全球,還做科研工作,後來丈夫患上癌症,她亦常伴病榻左右,最終丈夫離她而去。作為知識份子,表面看來不怎樣,但內心卻沉溺在哀傷之中,後來她隨兒女勸告搬家,並積極參與老人義工,教授英文,才慢慢從哀傷中釋放出來。

樂到老的秘訣

  從以上三個案例中,都可看到長者在不同處境中面對轉變,難以適應生活的問題,無論退休、與子女不和,甚或喪偶,以至面對身體疾病,能力下降等等。假如持續難以適應,不能在角色轉變和遭遇中走出來,很容易便會產生無助無用的念頭,因而產生抑鬱等情緒問題。事實上,長者在社會上要面對許多不利因素,隨著年華老去,生命的意義似乎一點一滴地減少(其實並非如此,只是在功利社會,真實的生命意義被忽略了),要不是還有家人支持,可能不少長者會選擇不歸路。一些長者亦覺得在社會上光輝已過,他們活得長久,反而成為自己及別人的負累。

  以上的問題,除了在醫學或心理的層面可以探究,其實更牽涉社會對長者的看法。今時今日香港社會對老化的問題仍有不少的迷思,例如:老了便沒有生產力,老了便沒有貢獻等等。那麼長者能否活到老,樂到老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們必須一起打破對老化的種種迷思。

  首先我們須釐清貢獻或生產力的意思,我們常以為生產力只包括有薪工作,但廣義來說生產力也包括沒有收入的工作,例如義工。很多長者即使退休了,仍會在社區服務機構或家中當義工,例如服侍病人,照顧家中小孩等。沒有這些長者的幫忙,家庭或機構便須另聘工作人員。因此,他們仍是有「工作」的。此外,許多65到75歲之間的長者,其實不少仍然可以工作的(包括義務工作),過早退休的話(完全不工作),反會令長者長期無所事事,情緒低落,甚至有心理困擾。

  研究發現,越多參與各種活動的長者,患上精神問題的機會也愈少。由此可見,「長者沒有生產力」是一個倒果為因的看法,我們應思想如何幫助長者安排有薪工作或當義工,使他們對社會更有貢獻,生活得更開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精神問題。

  最近十多二十年,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長者學習課程,以至老齡大學的出現,從各式興趣班、語文班,電腦課程等等都有。讓長者認清了學習的目標,肯定了自己對社會的價值,協助長者活到老,樂到老。希望我們這一代成為長者之後,即使面對退休問題,家庭問題,以及健康問題,都仍能保持活到老,樂到老的精神。

解開心結:寬恕 – 給自己的禮物

  耀財、啟智和永剛是情如兄弟的好朋友。「自己當老闆」一直是他們的夢想,各自辛勤工作多年後,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合資開了一間茶餐廳。可是,耀財十分好賭,竟然偷偷地將茶餐廳的資金當賭本輸掉。茶餐廳被迫結業,耀財更因虧空公款而入獄。他在獄中懊悔不已,決心接受戒賭治療。出獄後,耀財致電約啟智和永剛見面。啟智對耀財說:「雖然我想起你曾虧空公款的事仍感心痛,但我很高興聽到你說戒賭了,也想和你見面,了解你的近況。茶餐廳結業後,我再次打工,剛儲夠錢跟朋友合資經營一間很小的茶水檔,一切重新起步中。」當永剛接到耀財來電時,卻咬牙切齒說:「茶餐廳結業後,我日夜想起你害我當不成老闆,令我不但無心機再找工作,更在憤怒、失眠和四處向人吐苦水中痛苦度日。是你毀了我的前途,我永遠不會原諒你,也不想再見你!」」

  聽耀財虧空公款令啟智和永剛同樣受害,但他們對耀財和自己受挫後的生活卻有不同反應。是甚麼令永剛痛苦度日,又是甚麼令啟智能重新起步呢?

甚麼是寬恕

  寬恕是當我們在人際衝突中受到傷害後,放下恨意,放棄報復的念頭和行動,原諒傷害我們的人(冒犯者),並且對冒犯者以仁慈甚至以愛對待。寬恕不僅是消除我們對冒犯者負面的態度,還應包括個人心路歷程的蛻變,以致能夠對冒犯者作出正面的想法、情感和行為反應。

我不願意寬恕

  就如耀財虧空公款令永剛拒絕原諒一樣,冒犯者的行為往往使我們有不肯寬恕的理由。可是,心理學研究發現,愈不肯寬恕的人,身體健康愈容易出問題。懷恨和負面的情緒往往會轉變成生理的症狀(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和痛症等)或情緒失調(例如:抑鬱、憤怒和焦慮等)。永剛多年來為不肯饒恕耀財付出了很大的身心代價,包括無心工作、經常憤怒、失眠和終日要找人吐苦水。相反,寬恕除了能讓我們減少出現這些疾病,更幫助我們驅除會削弱免疫系統的疏離和孤單感覺,使我們覺得與他人更親密。眾多心理學研究均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促進身心健康。

我如何能寬恕

  寬恕不止是作一個決定(例如:「我決定饒恕你」),而是一個主動與怨恨搏鬥的歷程,通常需要時間,但並非被動地等時間去沖淡怨恨。由感覺被傷害到真正能夠寬恕的心路歷程包括:

  了解過去所遭受的人際傷害對自己心理狀況的影響:包括當中產生的負面情緒(例如:憎恨、沮喪等),負面想法(例如:認為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仇一定要報仇、認同以牙還牙),和負面行為反應(例如:冷漠對待他人、向冒犯者報復)。這個過程很可能令人感覺傷痛,但同時也令人察覺到解決人際傷害的痛苦是重要的。

  反思寬恕的意義:我們常對寬恕有種種疑惑(例如:「寬恕等於認同冒犯者的行為是對的?」、「寬恕冒犯我的人,等於他/她欠我一份人情?」、「寬恕等於縱容不公平的作為?」)。這類想法容易令我們抓住憤怒和痛苦情緒而不肯寬恕。一旦我們能對寬恕作出確切和更深入的了解,以致肯定寬恕對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與人親密相處有莫大價值時,我們便能突破不肯寬恕的心理框框,積極邁進寬恕之路。

  積極蛻變:以同理心,加上用新角度新觀點、易地而處等方法去重新思考冒犯者的行為。例如自己被同事以辛辣言語揶揄,惱怒對方攻擊自己,但當知道該同事因「壓力爆煲」導致情緒失控,便對同事產生新的看法:一個壓力爆煲情緒失控的同事還是一個值得體諒和寬恕的人。

  重建個人價值觀和發展新的生命意義:回想自己也曾因壓力太大而亂發脾氣,令他人受冤但獲對方包容和寬恕,便體會到「人難免會做錯事」、「我並非總是個受害人,有時我也是個冒犯者」,並產生「當我得罪別人時,對方的原諒令我很感動」的感恩想法。這些想法幫助我們舒解對冒犯者的惱怒情緒,從人際傷害的痛苦中走出來,甚至進一步反思「何謂公平」(例如:「我得罪人時,別人原諒了我;別人得罪我時,我卻不肯饒恕,這樣公平嗎?」)和「受苦的積極意義」(例如:「人際傷害的痛苦加強了我追求仁慈的心」、「痛苦提醒我要珍惜幸福時刻」)。

  並非每一個人都會經驗相同的寬恕歷程。有些人可能花長時間跟怨恨搏鬥;有些人則對寬恕的意義感到疑惑而停滯不前;亦有些人需要別人幫忙才能學會以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問題。不過,就如所有路線一樣,寬恕歷程亦會「越走越知怎麼走」。經常寬恕的人,會較一般人更願意選擇用寬恕來解決人際傷害的痛苦,並會較快和容易通過寬恕歷程而達到情緒釋放,給自己的生活注入幸福感。

  有人形容寬恕是「給冒犯者的道德禮物」。事實上,寬恕也是「被冒犯者送給自己的禮物」。在家庭中,寬恕能增進家人間的感情;在婚姻裡,寬恕是維繫親密關係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個人成長上,寬恕的過程使人有機會重新整理自己的價值觀,走向樂觀的人生。啟智選擇寬恕耀財,除了將怨恨情緒釋放,也令自己的精力能投放於重建新生活上。寬恕實在是一份有多重益處的禮物,你願意送給自己嗎?

解開心結:選得好 少煩惱

  朋友對我訴苦,說見了一位私人執業的心理學家一年,每一次見完也只覺被她罵了一頓,不知道有甚麼得著,覺得是貼錢買難受,自己的驚恐症不但沒有好轉,連自信也越來越差。

  聽後,除了替朋友可憐之餘,也奇怪她為甚麼要忍受這「不滿意」的治療整整一年,而不轉換治療師。於是我們便開始討論那位心理學家的來歷。原來,朋友根本不清楚那位心理學家的背景,只相信她是一位博士,應該不會太差吧。而博士的收費竟然比坊間的治療師還要便宜,於是便沒想到要更換治療師。 況且,那位博士每次也說,罵她是為了她好。

  朋友給我看那位博士的名片,一看之下更覺奇怪。第一,博士的名片上並沒有註明是哪裡畢業。第二,她的名片上只寫上XXX心理學博士,並沒有註明是哪一專科的心理學博士。於是我告訴朋友下次再見那位心理學家,一定要問清她的來歷,才再考慮應否繼續治療。因為如果那位博士是和我一樣受臨床心理學訓練的話,我會知道甚麼是相關的資歷,而我們的訓練是不會用責罵的方式來治療驚恐症。

  一星期後,朋友來電說她恍然大悟了,也不會再去見那位心理學家。因為她詢問那位心理學家的學歷詳情,那位博士支吾以對地說是外國大學的心理學課程,主修情緒病。朋友再問是否臨床心理學專科時,博士說不是,但仍是說主修情緒病。

  我告訴朋友,現時很多心理學課程都可以遙距修讀,但是修臨床心理學課程就必須有足夠的實習和督導作訓練基礎。香港現時並沒有政策和法例去監管心理治療服務,坊間便存有不少沒有相關訓練資格的心理治療師,情況就如行醫不被監管。

  這位朋友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我遇過的病人不少也曾有過不愉快的心理治療經驗。 例如:感到病情被延誤、治療師和他們爭吵、令他們情緒和自信更差、甚至令他們的病情變得更重等。曾有傳媒揭發,有難辨真偽的「臨床心理學家」以平價為小朋友做智力測驗(IQ test),但測驗報告竟然每份都幾乎一樣。林林總總的例子告訴我們,作為求助人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嚴選一個合乎資格,具備專業與愛心的心理治療師,免卻不必要的金錢損失和心靈上的傷害。

以下提供一些建議,希望有助選擇合適的心理治療師:

  1. 首先要知道心理學家是有很多種類的。臨床心理學家這專科的專業是做心理評估、 治療和輔導的工作。臨床心理學家是需要接受一系列全面的臨床實習訓練,並且要學習以科學的方法進行實證心理治療。現時香港的臨床心理學家是由專業學會監管。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 Division of Clinical Psychology) (簡稱:DCP)成立於1982年,是香港臨床心理學界的專業團體。它負責監管行內的學術水平、專業操守和訓練質素,為業界服務品質把關,以確保大眾接受的臨床心理服務達致國際專業水平。DCP 一直持守著一套嚴謹客觀的入會準則,詳情請參http://www.dcp.hkps.org.hk/members_criteria.php。DCP成員需嚴格遵守學會的治療守則(Code of Ethics),否則會被取消會員資格。 DCP也設投訴機制,讓大眾一同監察臨床心理學家的質素。DCP會提供會員名單讓大眾選擇臨床心理學家時有保障。 (http://www.dcp.hkps.org.hk/members_directory.php)
  2. 不要盲目的相信學歷。要看清楚治療師的學歷與心理治療是否有直接關係。 例如:如果治療師的博士學位是從教育學系來的,他的心理學知識對心理治療的幫助未必有用。有一些很好的治療師,面對不同病人的經驗很豐富,對病人很有同理心,治療方法科學化得來也很有創意,但他們卻未必有博士學位。
  3. 重視自己的感覺。作為求助人,我們絕對有權選擇一位可以明白自己,尊重自己,支持自己,可幫助自己的心理治療師。「人夾人緣」是有一定的道理和現實性的。要選擇一個和自己相處溝通得來的治療師,否則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4. 應該先了解(包括詢問他)治療師的專業是甚麼、他有否接受相關治療方法的訓練、他計劃是用甚麼方法來幫助你,他主要幫助你的方法有否科學實證證明有效。
  5. 由於香港現時並未有法例規管心理治療師的名涵,因此要小心識別坊間治療師的不同名涵。這些名涵款式甚多,例如:兒童心理學家、行為心理學家、 臨床行為學家、情緒治療師、心性治療師等等都有。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名涵背後那心理治療師的相關背景、 經驗和訓練,才不會遇上不合適的治療師,接受了不適當的治療。

  希望大家好好保護自己的身心靈,嚴選合資格的治療師。

解開心結:抗逆四寶

  曾經讀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傑克是一家鐵路公司的調車人員,他工作認真,做事盡職,唯一的缺點就是時常以負面、否定的眼光看這世界。有一天,公司的職員都趕著參加老闆的生日會,大家都提早急忙地離開,不小心將傑克關在一個待修的冰櫃車內。傑克在冰櫃裡拼命地敲打和叫喊,敲得手掌紅腫,叫得喉嚨沙啞,外面也沒有人聽得到,最後只得頹然坐在地上喘息。他愈來愈害怕,心想:冰櫃的溫度只有零度,若我再不出去,一定會被凍死。他只好用發抖的手,從口袋裡找出筆紙寫下遺書。第二天早上,職員打開冰櫃,赫然發現傑克凍死了。但是大家卻很驚訝,因為冰櫃並沒有啟動,這巨大的冰櫃也有足夠的氧氣,櫃內的溫度一直保持在十度以上,但傑克竟然給「凍」死了!

  傑克的死並非在於冰櫃的溫度,而是在於他心中的冰點──早就認定自己沒希望。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影響個人意志的不是外在環境,而是我們的內心。

  不少人當知道自己患上了嚴重的疾病時,都會方寸大亂,所有悲觀負面的思緒都在腦海中一起湧現,認定自己的人生已經沒有希望。其實,面對嚴重疾病,我們更需要正面的心態去應付。研究顯示,樂觀和希望感高的病人的康復機會較高,甚至手術後住院的時間也可以縮短。那麼,作為病人的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正面心理和抗逆能力呢?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和臨床經驗,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的一個正向心理的方程式:R = O + E + C + M。R就是(Resilience抗逆力),患病絕對是人生的一大逆境,需要強大的抗逆能力去面對。左右抗逆力的心理因素包括以下四種:

(一) 樂觀思維  (Optimism)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思想和心態也是如此。悲觀的人只想到事情最壞的可能,並認為沒有轉變的機會;結果容易自責,令自己心情更惡劣,甚至可能因而患上抑鬱症。相反,樂觀的病人會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疾病,主動尋求最好的治療,積極配合醫生的建議,即使面對頑疾甚至絕症,樂觀的病人仍能儘量珍惜目前,不輕言放棄。

(二) 情緒管理  (Emotional Regulation)

  抗逆力第二個元素是良好的情緒管理,因逆境往往容易引發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病人需要懂得如何調節。病人需要學習辨認及接納自己的情緒,不開心的反應是正常的,不用否認,但同時需要疏導和改變情緒,例如找人傾訴、練習放鬆、自我對話、轉移焦點、參與愉快活動等都是有效的情緒調節的途徑。儘量控制負面情緒和增加正面情緒有助抵抗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 掌控  (Control)

  抗逆不能單憑口講,也需實際行動,病人在面對患病時需要具備相當的掌控,培養自己應付的能力。高掌控感的病人情緒較為安穩,行動也較為積極。掌控感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另一類是對可依靠的對象(可以是醫生,甚至是所相信的神)有信心,相信事情會受到控制,並非無助的。

(四) 意義  (Meaning)

  最後,如能在患病中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和意義,可以幫助我們更有能耐去接受現實和積極面對。其實,苦痛是人生所難免的,奢望諸事順利是不切實際的,只能徒添失望和痛苦。不如嘗試了解痛苦的正面價值,例如:它可叫我們更懂珍惜所擁有的;磨練我們的意志和品格,孕育出堅毅,智慧的心;亦可叫我們變得更強大和將人生看得更透晰。不少的研究顯示,經歷患難的人往往能生出智慧,更有成長,這種「創傷後的成長」 (Post-traumatic Growth) 往往可帶領人更體會人生的真諦,包括靈性或信仰上的洞見,是難能可貴的經驗。正如道家的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聖經也教導人:「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羅八:28),因此,在病患中獲得益處和成長絕非不可能的事,全都在乎我們的心態和思維。

  我想和大家分享以下的一個個案:當子盈(化名)知道自己患上乳癌時,直覺晴天霹靂,像世界末日似的,終日以淚洗面,不想見任何人,情緒直插谷底。可幸她的丈夫彥俊(化名)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關懷,用很多鼓勵的說話來支持她,叫她開始心情平靜下來,願意接受患病的事實,並積極尋求醫治。子盈用實際行動來提升自己的掌控感,甚至開始體會患病也非毫無益處,起碼叫她重新反思人生的優先次序和意義,以前她只會廢寢忘餐地工作,現在更懂珍惜自己與家人及與上帝的關係,漸漸地孕育出一種對人生真諦和真正快樂的體驗,並以更積極的態度去接受病患的挑戰,結果她的復康情況比預期理想。

  總括而言,患病是人生一大考驗和挑戰,需要強大的正向心理元素去增強抗逆能力,包括樂觀的思維(O),情緒管理(E)、掌控感(C)和意義的追尋(M),具備這「抗逆四寶」的病人較能勇敢地面對病患,在逆境中仍可活得精彩。

解開心結:走過「不惑」之年 —— 一個中年的心理治療師的真情剖白

  子曰:「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活到中年,照理應該是更成熟,更自信,更了解自己,對人生更能知所進退。但事實卻不盡然,「中年危機」卻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及共鳴。

何謂「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是由於生理、職業、婚姻、家庭和靈性各方面(變化)促成的,包括:身體機能衰老、婚姻生活持續不滿足、事業發展空間到了瓶頸、雙親離世、兒女長大獨立,要面對家庭「空巢」。

  中年危機就是:要在很短時間內同時面對種種變化,並且在當中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標和態度,使自己能順利過度這些挑戰,而步入晚年以至終老。心理學家容格曾說,人的一生可分為兩個段落。中年期以前,人會拚命地追求現實世界的一切及自我發揮的機會。當社會地位及工作有了某程度的成就以後,人便會思考人生的意義,反省自己真實及偽裝的一面、善良及醜惡的本質、及處理未了的情結。原來要到中年期以後,人才能踏上眞正面對自我的旅程,感受人生的喜悅。

  如果到了這階段還沒有深刻的察覺,這便會出現「中年危機」,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甚至自暴自棄。

我的「中年危機」

  還記得七年前,我四十五歲時的一個下午。身處於泳池中,但整整兩小時內腦子都在同一個問題上盤旋,應不應該辭掉已幹了廿年的教師工作,踏上人生下半場的新階段。繁忙的教學及行政的工作令我身心俱疲,其實在四十歲時已經常常泛起要辭掉教師的工作,裝備自己投入心理治療的行列。但那時候,太太剛生了孩子,朋友都對我說:「怎麼可以這樣自私的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沒有顧及太太和孩子的將來!現在收入不錯,工作又穩定,經濟怎樣差也不會失業,為甚麼要這麼冒險!而且多做十幾年就能拿取那非常不錯的退休金。你正是『仔細老婆嫩』,這樣貿貿然轉行實在太冒險、太衝動了。 」

  朋友的關心使我不能不認真思考。問題是當一步一步妥協,一點一滴調整自己去配合別人,迎合環境的同時,我發現自己與真正的自己,與及自己真正的需要,距離越來越遠。心情常常很反覆,甚至連工作也總是提不起勁,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失去興趣,經歷以上所形容的中年危機現象。為了不想下半生遺憾,幾經掙扎後,決定用一年時間思考及計劃人生下半埸。最終我辭了教師的工作,還用一年時間修讀神學課程;靜下來,好好聆聽內心的聲音,並尋求上帝給我下半場的引領。一年的反思及聆聽,我非常清楚上帝要我作一個如盧雲神父所說的「負傷的治療者」 (Wounded Healer)。我要成為一個心理治療師,與受傷痛苦的心靈同行。

一:明白、接受及早作準備

  轉變是生命的形態。中年日子的轉變並不比任何時段的「變」顯得份外困難。上述提及的「角色競爭」及社會期望之外;更年期、成年子女離家後的「空巢期」,或許是中年階段較難面對的危機。但當了解這是一般中年人士都會面對的情況,當危機出現時就不會手足無措,並且可以抱持正面的態度,認真的思量並落實曾考慮過的應變計劃。

二:正向及彈性思維

  生活的經驗和積累的智慧是中年人的資產,但有時卻會變成他們既定的思想行為模式,以至會重複地用固有的一套來應付生活上層出不窮的轉變。有人說:世界上最愚昧的事情,莫過於不斷做同一樣沒效用的事情,卻希望得出一個不同但有用的結果。因此,必須要有一顆開放的心,經常探索並不斷產生新的設想,思考事物的新可能,能掌握越多的選擇,自然成功解決問題的機會亦越高。

三:有效及積極處理壓力

  當我們為生活奔波,忘記了留一些私人空間給自己,身體和心靈就會疲憊。定期做適量運動可以強健體魄,並提升正面情緒。我提議「三三三」的運動方案:每週三天三十分鐘,做可以讓心速率提昇30%的鬆弛運動。這樣可避免長期受壓,提升工作效率;假期出郊外走走,融入大自然廣闊的空間,靜思生命的方向。記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樵夫只顧不停的砍樹,而沒有將斧頭磨利,結果只是事倍工半。

四:建立支援系統

  人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及危機,有時更是不能單憑個人的能力解決。既然一般的中年人也會遇上同樣的情況,何不與友伴傾談,無論在情緒或實解決題的方法,若有人分擔並分享經驗,就可以避免坐困愁城。如果對熟悉的人難於啟齒,亦可利用熱線或與專業輔導員等協助理清困擾的根源,用冷靜的思維,促進危機的過度。

  那位曾經極力反對我在中年轉職的友人對我說,小葉兄:「我真的很羨慕你今天的生活!看到你今天如此投入和享受你心理輔導的工作,又能有時間去遊山玩水,又到四川作義工輔導,到柬甫寨去探訪孤兒;又可以醉心於音樂,作曲填詞,而且仍有時間去進修你喜歡的課程。」其實我更衷心希望踏進中年的朋友都能找到最合適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剛在台灣宜蘭礁溪泡了兩天溫泉,此刻正在台北誠品非常精緻的餐廳裡,對著窗外的藍天白雲與太太一起喝咖啡,我的心也跟白雲一起隨風起舞。寫著寫著,不經不覺已兩小時了。抬頭一看,外面的藍天白雲忽然變成一場大雨。人生本無常,上一刻還是天朗氣清,轉眼就滂沱大雨。青年時的我一定會覺得非常掃興;但今天已是中年的我,卻多了一份感恩的心,感謝上帝讓雨水滋潤大地、滋潤心靈。我更要好好的活在當下,享受與太太一起望出窗外的浪漫,回味牽手同心走過美麗的歲月。

解開心結:兒童過動的家長可以怎辦?

「我真係就嚟發癲!我嗰仔一日係度走嚟走去,叫都叫唔停!叫佢做功課仲激氣,我一唔係佢身邊睇住佢,佢就即刻停晒手唔做,係度發夢!一係就係度玩擦膠,都唔知點解咁鍾意玩!」

  在「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孩子的家長支援小組,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每次聽到這樣的說話時,都感受到家長的氣餒及對孩子的失望。這些兒童經常被認為是容易分心、過度活躍、衝動、情緒起伏不定、喜歡騷擾別人等。他們在學習和社交上都會遇到困難,家長更感到很大壓力,親子關係經常十分緊張。要幫助這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必須了解他們的特性,針對他們的需要,配合有效的管教的態度和技巧。

接納特徵

  這些孩子有幾個主要的特徵,如專注力弱、過度活躍及容易衝動。專注力弱:例如是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分心、經常未做完一件事便轉做另一件事、不留意細節、常遺失物品、經常逃避或抗拒參與需要集中精神的活動(如功課)。過度活躍:例如是身體及手腳動個不停、時常說個不停、經常處於過度活躍的狀態、難以安靜地玩耍或參與活動等。容易衝動:例如是時常打斷別人的話柄及干擾別人的活動、未聽完問題便搶著答、缺乏耐性等候。

  擁有以上特徵的兒童,在學習、社交、守秩序等方面會遇到較大困難,甚至會影響兒童建立正面的自尊感。如果孩子身邊的家長及老師能接納他們,積極正面地幫助他們成長,孩子才可以有進步及有美好的將來。

  雖然要接納這些孩子的特徵,但接納不等於對孩子沒有要求。家長了解孩子有這些特徵,就要運用合適的態度和技巧,循序漸進地教導和訓練孩子改善。緊記不要「一步登天」,要求過多過急,反而會打擊孩子對自己的信心,降低求進步的動機。

正面注意

  假如孩子心中有一個空瓶,當他接收到一個批評或一句責罵就等於放進一粒黑豆,而當他接收到一個讚賞或一句稱讚就等於放進一粒白豆。你認為自己孩子的心中,是黑豆多還是白豆多呢?

  所有的批評和稱讚都會留在孩子心中。如果孩子只是不斷接收到批評和責罵,肯定會影響他對自己的自我形象,亦會降低進步的動機。一個經常打斷別人談話而被責罵的孩子,是不會介意被人責罵多一次而停止這種行為的。

  我們不是說只有稱讚而不可以責備孩子。當他們有不恰當的行為,家長需要以合宜的方法和態度教導孩子不要重犯,並設立獎罰使孩子明白後果。如果孩子有好行為,家長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甚至害怕「讚壞」他,欠缺正面的欣賞孩子。這樣使孩子就不能公平的認識自己,覺得父母只是「有彈無讚」,他就不會有改善的動機了。

  「正面注意」,就是要具體和精確描述孩子值得稱讚的行為,如「我很喜歡你安靜坐下來的樣子」、「你能夠自己準時起床,你真是長大了」、「我為你能自己完成功課而感到開心」等。家長要緊記,切勿只是空泛的讚賞,例如「叻仔」、「乖仔」、「聰明」等。因為孩子較難掌握那一些行為及怎樣的標準才得到父母的稱讚,他就不知道要重複這些好行為。

先獎後罰

  獎勵計劃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家長可以與孩子定立一些具體的行為目標,再設立一些獎勵項目。當孩子能做到某些目標行為,就可以有獎。這些目標行為可以是家長期望孩子做的好行為,例如自己執拾物品,又或是要改善的壞行為,如吃飯時不要離座等。目標行為必須具體清晰,使孩子清楚知道要如何做才能得到獎勵,例如「要在30分鐘內不離開座位和吃完晚飯」就比「要專心吃飯」具體得多,孩子亦較容易掌握。

  獎勵計劃要有效果,一定要堅持實行一段較長的時間,如兩、三個月。因為獎勵計劃實行時間太短,孩子很容易在缺乏獎勵下而沒有動機繼續好行為,未能把好行為成為習慣。在家長小組中,有一位家長這樣說:「自己的管教很多時是有目的,卻無組織!」。這句說話確實有意思,因為每位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改善,都有良好的目的,只是缺乏有策略及有計劃的執行。

指令要具體而堅定

  當家長給予孩子指令時,一定要簡單及具體;更要確定孩子是專心聆聽你的指令,而且每次只給一至兩項指令,不可太多,因為孩子很容易忘記。曾有家長這樣發指令,當時這位家長正在廚房煮飯,孩子在看電視,他在廚房大叫說:「你先關電視,跟著去洗手,然後幫手開枱吃飯,要快些吃飯,吃飯後要立刻做功課。」這樣一連串的指令,孩子很難完全完成。

  給予指令時的態度要堅定、直接但平和。如果態度不夠堅定,孩子會誤以為這個指令不重要,不必執行。但如果發指令時有過多情緒或帶責罵的態度,亦會挑動孩子的情緒,引起反感。此外,要設定時限使孩子知道要完成的時間,家長可以使用計時器幫助孩子具體的掌握時間。當給予指令及工作時,可以把計時器設定完成的時間,幫助孩子更清楚要何時完成。

家校合作

  有些家長會擔心如果學校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就會對孩子有負面標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許多有這些孩子的家長的經驗說明,他們都知道家校合作才是真正幫助孩子的重要方向。他們的經驗是當學校知道孩子的困難時,不是帶來負面標籤,反而是更能得到老師的了解和照顧。現時絕大部分的學校和老師都對這些孩子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而且教育局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都會有額外的資源給學校,讓學校能按個別學生的特別需要提供支援。如果學校對學生的困難不了解,又怎能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支援和幫助呢?

解開心結:有親不孤單

  單親家庭的情況,就如本來有兩條腿走路,左右協調,身體得以支撐平衡,長路雖漫漫,但也能走下去。但家庭突變,雙親中少了其中一個,變成只剩下一條腿,沒有了一邊的依靠,失去了重心,路自然難走得多。

  單親路確實不易走,卻不代表單親家庭就要停止不前,即使只有一條腿,一樣可以昂首前行,享受路上明媚的風光,甚至走得比別人更高更遠。

  「我以為他會行得比人慢,那知他跑得比人快。」多項世界冠軍的殘障運動員蘇華偉,與母親拍了一輯電視廣告,廣告中有蘇媽媽這觸動人心的一句話,此話也可與「只有一條腿」的單親家庭共勉。

  「單親」一詞,即是只有父親或母親的家庭,成為單親家庭有不同原因,可以是喪偶,可以是離婚,甚至可以是未婚懷孕,但這三種情況面對的困難就截然不同。

  要談單親家庭有多困難,實在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如果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單親家庭的經就更加難唸。孩子還小,完全沒有其他支援,單親媽媽生病了,要住院,家中那個小孩,整天要黏著媽媽撒嬌的兒女怎辦?單親爸爸為口奔馳,父兼母職,小孩放學後誰照顧?離婚媽媽可能會糾纏於贍養費官司,經濟受壓的同時,還要照顧孩子,煩惱住屋,孩子教育的需要等。

  這些實際問題,誰去分憂?至於失去摯愛丈夫的媽媽,要從傷痛中走出來,獨力照顧同樣因失去爸爸而性情大變的兒女,談何容易!如要繼續將困難寫下去,整個版面填滿也寫不完。

  單親家庭要面對很多「困難」,無容置疑,但必須弄清一個概念,「困難」與「問題」不同,「問題」就像是一個「?」,有問自然有答,問題是要答案,要「解決」的。而「困難」則是一個「!」,讓人覺得感嘆、嘆息,卻不一定是要「解決」、「解答」,及有任何解決方案的。單親家庭面對很多的「困難」,有時用盡全力,仍不能使「困難」消失。然而「困難」卻是可以克服的,蘇華偉不能將自身的殘障「困難」解決, 他卻可以克服殘障,當別人以為痙攣的他會行得比人慢,他卻給世人看見,他可以跑得比別人快。

  聖經羅馬書有句話:「不要看自己過於當所看的。」經文原意是叫人不要自高自大。我想將這句話改為「不要看困難過於當所看的。」無論是離婚、喪偶、未婚產子的單親家庭,已不能改變的「困難」,是孩子要在只有爸爸或媽媽的家庭中成長,但卻不代表這將會成為一個不能解決的困難,亦不代表孩子的成長會因此而被局限。不要將「單親」的困難太過放大,我們要將這種特別的成長環境,看得合乎中道,家庭就能在困難中仍然充滿愛與溫暖。

  早前訪港的力克·胡哲(Nick Vujicic)先天沒有四肢,但他的故事卻激勵了不少人。其實日本也有一個和力克一樣沒有四肢的乙武洋匡,他在九七年出版了他的自傳《五體不滿足》,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 」就像有人因為近視戴眼鏡,他則因為腳不方便才坐輪椅,他和力克一樣,非常好動,雖沒有四肢,但仍然打籃球、棒球,還會游泳、甚至賽跑。

  乙武的父母沒有因為他的殘障而將他局限,乙武在幼稚園時更成為孩子王。很難想像一個沒手沒腳的小孩,竟然可以成為孩子王。乙武的父母堅持將他送進正常小孩入讀的一般學校讀書,雖然多次吃閉門羹,但他的媽媽仍不放棄,終於有一所小學錄取他,在校同學都會協助他完成一些他不能完成的事。但除了應給予的幫助之外,乙武在學校並沒有得到額外優待,同學亦待他如一般小孩,沒有故意相讓,有小孩間的爭競,亦有小孩間的情誼。

  單親家庭看待自己的處境時,應效法乙武和他的父母般,看得合乎中道。必須弄清楚的是,我們不是要無視孩子的困難,例如爸爸過世了,兒子因思念爸爸,變得容易發脾氣,我們並不需要訓練他如「常人」一樣,把爸爸的離去當作沒有一回事,如常生活上學。在喪親哀傷期的兒童,的確需要額外關注才能重建他們的安全感,就像乙武,同學不能將他完全當「常人」看待,他需要有人幫助他。但除此之外,乙武能做甚麼,卻不應該受到局限。即使他坐輪椅,沒有手腳,但他卻打籃球。他並不需要任何額外的遷就與憐憫。

  歌星周杰倫也是成長於單親家庭,周杰倫的成長,並不是超然的克服一切單親的困難,當父母關係變差而商討離婚的時間,他更被「安排」與外婆同住。周杰倫回憶童年最好的「朋友」,是外婆養的一隻狗。因為成長的孤單,所以在娛樂圈冒起初期,他總給人木納的感覺。但周杰倫並沒有被單親環境局限,反而因為在單親的環境中長大,激發他的自立精神。他有一首歌《聽媽媽的話》,是寫給母親的,不善辭令的他,對母親的感情就寫在歌裡。

  周杰倫的例子並不罕有,單親家庭雖然有限制,但亦有優勢。單親的孩子更容易與父或母結成牢固的親密親情,甚至雙方也更願意為對方作出犧牲。單親家庭的孩子,大多會比其他孩子更成熟、更自立、更容易適應新的生活,在逆境中也更堅強。

  單親,不應成為家庭的枷鎖,亦不是任何失敗的藉口,更不應有「幸福快樂輪不到我們單親家庭擁有」的消極想法。這只會畫地為牢,局限了孩子的成長,亦破壞了「整個家庭」的幸福。只要能夠善用單親的優勢,單親家庭仍然一樣充滿歡樂,孩子仍然可以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