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寬恕 – 給自己的禮物

  耀財、啟智和永剛是情如兄弟的好朋友。「自己當老闆」一直是他們的夢想,各自辛勤工作多年後,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合資開了一間茶餐廳。可是,耀財十分好賭,竟然偷偷地將茶餐廳的資金當賭本輸掉。茶餐廳被迫結業,耀財更因虧空公款而入獄。他在獄中懊悔不已,決心接受戒賭治療。出獄後,耀財致電約啟智和永剛見面。啟智對耀財說:「雖然我想起你曾虧空公款的事仍感心痛,但我很高興聽到你說戒賭了,也想和你見面,了解你的近況。茶餐廳結業後,我再次打工,剛儲夠錢跟朋友合資經營一間很小的茶水檔,一切重新起步中。」當永剛接到耀財來電時,卻咬牙切齒說:「茶餐廳結業後,我日夜想起你害我當不成老闆,令我不但無心機再找工作,更在憤怒、失眠和四處向人吐苦水中痛苦度日。是你毀了我的前途,我永遠不會原諒你,也不想再見你!」」

  聽耀財虧空公款令啟智和永剛同樣受害,但他們對耀財和自己受挫後的生活卻有不同反應。是甚麼令永剛痛苦度日,又是甚麼令啟智能重新起步呢?

甚麼是寬恕

  寬恕是當我們在人際衝突中受到傷害後,放下恨意,放棄報復的念頭和行動,原諒傷害我們的人(冒犯者),並且對冒犯者以仁慈甚至以愛對待。寬恕不僅是消除我們對冒犯者負面的態度,還應包括個人心路歷程的蛻變,以致能夠對冒犯者作出正面的想法、情感和行為反應。

我不願意寬恕

  就如耀財虧空公款令永剛拒絕原諒一樣,冒犯者的行為往往使我們有不肯寬恕的理由。可是,心理學研究發現,愈不肯寬恕的人,身體健康愈容易出問題。懷恨和負面的情緒往往會轉變成生理的症狀(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和痛症等)或情緒失調(例如:抑鬱、憤怒和焦慮等)。永剛多年來為不肯饒恕耀財付出了很大的身心代價,包括無心工作、經常憤怒、失眠和終日要找人吐苦水。相反,寬恕除了能讓我們減少出現這些疾病,更幫助我們驅除會削弱免疫系統的疏離和孤單感覺,使我們覺得與他人更親密。眾多心理學研究均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促進身心健康。

我如何能寬恕

  寬恕不止是作一個決定(例如:「我決定饒恕你」),而是一個主動與怨恨搏鬥的歷程,通常需要時間,但並非被動地等時間去沖淡怨恨。由感覺被傷害到真正能夠寬恕的心路歷程包括:

  了解過去所遭受的人際傷害對自己心理狀況的影響:包括當中產生的負面情緒(例如:憎恨、沮喪等),負面想法(例如:認為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仇一定要報仇、認同以牙還牙),和負面行為反應(例如:冷漠對待他人、向冒犯者報復)。這個過程很可能令人感覺傷痛,但同時也令人察覺到解決人際傷害的痛苦是重要的。

  反思寬恕的意義:我們常對寬恕有種種疑惑(例如:「寬恕等於認同冒犯者的行為是對的?」、「寬恕冒犯我的人,等於他/她欠我一份人情?」、「寬恕等於縱容不公平的作為?」)。這類想法容易令我們抓住憤怒和痛苦情緒而不肯寬恕。一旦我們能對寬恕作出確切和更深入的了解,以致肯定寬恕對促進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與人親密相處有莫大價值時,我們便能突破不肯寬恕的心理框框,積極邁進寬恕之路。

  積極蛻變:以同理心,加上用新角度新觀點、易地而處等方法去重新思考冒犯者的行為。例如自己被同事以辛辣言語揶揄,惱怒對方攻擊自己,但當知道該同事因「壓力爆煲」導致情緒失控,便對同事產生新的看法:一個壓力爆煲情緒失控的同事還是一個值得體諒和寬恕的人。

  重建個人價值觀和發展新的生命意義:回想自己也曾因壓力太大而亂發脾氣,令他人受冤但獲對方包容和寬恕,便體會到「人難免會做錯事」、「我並非總是個受害人,有時我也是個冒犯者」,並產生「當我得罪別人時,對方的原諒令我很感動」的感恩想法。這些想法幫助我們舒解對冒犯者的惱怒情緒,從人際傷害的痛苦中走出來,甚至進一步反思「何謂公平」(例如:「我得罪人時,別人原諒了我;別人得罪我時,我卻不肯饒恕,這樣公平嗎?」)和「受苦的積極意義」(例如:「人際傷害的痛苦加強了我追求仁慈的心」、「痛苦提醒我要珍惜幸福時刻」)。

  並非每一個人都會經驗相同的寬恕歷程。有些人可能花長時間跟怨恨搏鬥;有些人則對寬恕的意義感到疑惑而停滯不前;亦有些人需要別人幫忙才能學會以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問題。不過,就如所有路線一樣,寬恕歷程亦會「越走越知怎麼走」。經常寬恕的人,會較一般人更願意選擇用寬恕來解決人際傷害的痛苦,並會較快和容易通過寬恕歷程而達到情緒釋放,給自己的生活注入幸福感。

  有人形容寬恕是「給冒犯者的道德禮物」。事實上,寬恕也是「被冒犯者送給自己的禮物」。在家庭中,寬恕能增進家人間的感情;在婚姻裡,寬恕是維繫親密關係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個人成長上,寬恕的過程使人有機會重新整理自己的價值觀,走向樂觀的人生。啟智選擇寬恕耀財,除了將怨恨情緒釋放,也令自己的精力能投放於重建新生活上。寬恕實在是一份有多重益處的禮物,你願意送給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