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偷走快樂的五個小偷

  近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就是香港人快樂嗎?似乎愈來愈多調查顯示香港人並不快樂,例如2016年英國新經濟基金會發表的「快樂地球指數」 (Happy Planet Index 2016)顯示香港排位第123名,比中國排72位還低;而在2014年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op)對全球國家及地區快樂指數的調查中,香港只有39%的人覺得生活愉快,排行尾四!此外,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中心在2013年的研究指出,在2000名15至70歲的受訪者中,有高達38.9%出現情緒困擾症狀。這些數據在在顯示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香港人的快樂指數不甚理想。

  若要提升香港人的快樂指數,除了改善社會環境和氣氛之外,個人心理素質的修煉和提升也不可或缺。在香港這個極度物質化的社會中,心靈的教育一向貧乏,過度或盲目地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只會造成更大的空虛和不快樂。著名作者約翰.伊佐(John Izzo)在他的近作《是誰偷走我的快樂?》(The Five Thieves of Happiness)中提出非常獨到的見解,闡釋五個叫現代人不快樂的元兇或「小偷」,值得和讀者分享一下。

  第一個快樂小偷名叫「控制」,我們不快樂並非因生命中發生的事,而是我們不願意單純接受當下現實,要掌握結果的慾望才是叫我們不快樂的真兇。大多數人以為快樂的秘訣是活在當下,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手,不再試圖控制。若不願意接受人生種種的現實,只會帶來內心的折騰,只有放手不執著於控制,才會產生內心的平靜,能真正的活在當下。

  第二個快樂小偷名叫「自我」,即是自我中心:覺得世界應該圍著自己打轉,沒有比自己更重要的事情,於是害怕失去自己所擁有的,無論是金錢、物質、健康、享受、名利、地位等等。這個小偷也會叫我們對別人的需要和痛苦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結果只會孤獨地生活在自己築起的圍牆之內,難於建立親密的關係,快樂也會自然離你而去。我們當放下「自我」,存謙虛的心與別人分享快樂和痛苦,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第三個快樂小偷名叫「覬覦」,是一種帶有嫉妒的慾望,是指當我們看見別人擁有或自己沒有的東西時,心生妒忌甚至是忿忿不平的感覺。我們總是想更有錢、更有地位、更有天賦、更好身材……,只是關心與別人比下去的問題。「覬覦」這小偷搶走了我們心存感恩的能力,只會埋怨為何上天不可以給我更多!我們不會與別人分享他們的快樂,只會對他們的幸福和好運感到怨恨。覬覦的解藥就是感恩。研究顯示,感恩是一種非凡的力量,能夠增強個人幸福感和改善健康,更能加強利他行為,促進社會和諧。可幸的是感恩是一種可以學習的心理狀態。

  第四個快樂小偷名叫「消費」,它在你耳邊不斷地說,除自身以外,你還得往外追尋才能得到快樂,其實快樂並非在乎你擁有多少和如何消費,快樂是一種心態,一種選擇。只要知足,就能常樂!快樂可以很簡單,就是滿足於你所擁有的,擁有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足的心態,不斷地消費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

  最後的一個快樂小偷名叫「安逸」,最形象化的描述就是一個癱在梳化上,手裡拿著電視遙控器,昏昏欲睡的人。「安逸」叫我們停留在一個頻道,保留同一個舒適的坐姿,卡在一個不會帶來生命力的常規循環之中。這小偷想要我們停留在陳舊思想的窠臼裡,阻礙我們突破和尋找創新,結果我們就失去因學習而來的滿足和快樂。

  認清這五個「快樂小偷」的真貌,不中它們的詭 計,才能擺脫它們自由地活出快樂的人生。

解開心結:有一種力量叫感恩

掛著「P」牌學感恩

  兩歲多的小苗伸手接了爺爺給他的禮物,媽媽教導他說:「小苗,收了禮物要講謝謝呀!」小苗模仿媽媽的語氣,似明非明地對爺爺說:「謝謝、謝謝。 」爺爺和媽媽聽到牙牙學語的小苗說謝謝,被逗得眉開眼笑。小苗看見他們的反應,也跟著一起高興起來。

  我們最早接受的感恩教育,大概就如上述情景。好像掛著「P」牌學感恩,聽從大人教導「為何感恩」,模仿大人言行「表達感恩」,說聲「謝謝」,皆大歡喜。

因覺悟而感恩

  說聲「謝謝」,出發點可能只是為了禮貌。從禮貌到感恩,必須在認知和情感上有所覺悟,明白到無論自己是多麼獨立能幹,現在所得到的,總有不少並非出於自己的勞力和努力,而是因著有家人肯默默付出,有伴侶的體諒忍讓,有好友能風雨同路,有同事給打氣支持,有醫護的悉心照料,有牧者在守望代禱,還有陌生人的微笑鼓勵,或自己犯錯時別人的寬恕包容。此外,若觀看天地萬物,不難發現大自然時刻供應我們各種滋養:有日光、有空氣、有生命氣息、有久旱後的甘霖、有暴雨後的晴天……,恩澤之多,數之不盡,卻竟沒有一樣靠著自己的才幹而得到的。

  這種覺悟,帶領我們走向感恩之路。

感恩對生命有益

  感恩對提升生命質素有重大作用。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練習感恩有助減少並預防身體和情緒疾病。身體效益方面,練習感恩有助改善高血壓,降低減少患上抑鬱、焦慮和濫藥等問題的風險,更能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在心理效益方面,練習感恩能令人對生活知足,感到喜樂,且肯定自己是個值得被人關心的人。練習感恩能令人有較佳的抗逆力,在困境時能保護個人免陷於嫉妒、不忿、貪婪和怨恨等具破壞性的衝動當中。人際關係方面,感恩使人專注於別人對自己的好意,使人渴望回饋,因而變得願意與人配合,並且樂意助人。如此這樣,感恩能修補破裂關係帶來的傷害,促使與人復和。

感恩是有意識的選擇

  生活一帆風順,事事稱心如意並不是感恩的先決條件。感恩是有意識的選擇、決定和堅持。我們都聽見過不少人處身戰亂、疾病傷殘、家庭巨變等苦難中仍能積極樂觀、滿心感恩的例子。在筆者的臨床個案中,有一位因為外貌異於常人而受人歧視的青年説:「雖然四周時常充滿著輕蔑厭惡的眼神,但我選擇去注視對我友善微笑的臉孔,並因此常常感到喜樂。」

將感恩變成習慣

  感恩並不一定是天生性情使然,而是可以透過不斷練習去培養。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

  1. 平靜心情: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慢慢地做深呼吸,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
  2. 專注細想:集中注意力去細想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片段。在甚麼時候?甚麼地方?有哪些人?如何對自己作出了幫助、安慰、鼓勵、寬恕或慷慨善待?感恩的對象,不僅是他人,也可以感謝自己身體的器官四肢,感激它們晝夜堅守崗位,努力發揮功能,令自己能看、能聽、能嚐、能觸摸,可以消化吸收,可以平衡身體,也可以理解事情。感恩的對象也可以是蒼天萬物,數算造物主的恩典,在浩瀚宇宙裡將自己安居於一個有陸地、海洋、花草、四季以及各種供應人們所需資源的美地。
  3. 靜觀意念:在練習感恩的時候,腦海中可能會出現抗拒感恩的想法,例如「全部都是我應該得到的」、「都是別人欠我的」、「我是受害人」等,可以將自己想像成為一個旁觀者,讓這些想法漸漸過去,並重新集中注意力在感恩事項上。假若這些想法實在揮之不去,令自己無法集中,可以將它們寫下來,容後處理,並在有需要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4. 寫下筆記:寫感恩筆記,又或者給自己想要感激的對象寫一封感謝信。內容可以包括描述別人為自己作出的美好事情,自己對受到恩待的想法和感動,以及打算如何回應別人的美意。將感恩事項以及當中的想法和感受寫成文字,這過程能幫助我們以感恩的角度整理思緒,將焦點集中於正向思維,因而對生命感到樂觀和滿足。

解開心結:智慧簿—創傷後成長

「在低谷裡真的很痛苦。經過兩年的治療,我認識多了自己。我發現這世界並不只有黑白。我很感恩,心念不同,現在看到擁有的,世界亦不同了。  」(智慧簿)

  在我的診療室內,放有一本神奇的簿子。它的神奇之處是令翻開它來閱讀的朋友每每臉上泛起一絲微笑,為人帶來一份力量。曾有想自殺的朋友告訴我,他捨不得放下這本簿,因為他的心從裡面得到共鳴和安慰,得到盼望。我稱它為「智慧簿」,簿裡不記名地結集了許多生命英雄的智慧。這些生命英雄是來我診療室尋求心理評估和治療的朋友,他們一點一滴地寫下在逆境過後的體會與學習,記錄他們一個個面對苦難、傷害、失去、掙扎等有血有淚突破生命的故事。

  近這20年,心理學家開始用科學方法研究人的潛能,包括在病症和創傷以外的經驗。正向心理學派的研究發現,人不單可從創傷中復原到以往的心理狀態,更有可能經歷「創傷(逆境)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Tedeschi Calhoun, 1996)。這現象不單出現在寫下智慧簿的朋友身上,即使在災難受害人、癌症康復者、曾參與戰爭的士兵當中也不斷被發現及引證。

  近代歷史上最能代表「創傷(逆境)後成長」的是猶太裔弗蘭克醫生(Viktor Emil Frankl),他是猶太大屠殺倖存者。苦難讓他寫下成名作《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1972)。他常引用尼采所說的:「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加堅強。」(“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他覺得在集中營的經歷對他的人生有一重新意義,使他後半生能活得更好。

  「創傷(逆境)後成長」的意思是在經歷人生困境、危機或重大的創傷事件後,人生經驗到以下其中一項(或多於一項)正面轉變:

  1. 感覺人生有新的機會或可能性。例如,開展新興趣;改變舊習慣;展開新的人生方向。
  2. 和他人有更好的關係,而且不只限於和朋友家人,甚至可以和同受苦難的人。例如,感到和別人更親密;更懂表達情緒;對人有更大的憐憫。
  3. 感到處理情緒的力量得以提升。例如,覺得自己比想像中堅強;更有能力接納現況;更能可靠地處理問題。
  4. 對生命有更大的欣賞能力。例如,開始重整生活的優先次序;更珍重自己生命的意義;更能珍惜每一天。
  5. 體驗進深的靈性或信仰上的成長,但並不一定會有信念上重大的轉變。例如,我對信仰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對神有更大信心。

  有心理學家曾提出以下方法去增加「創傷(逆境)後成長」的機會:

  1. 接受自己必先經歷一些創傷後的壓力。因為在不尋常的處境下,有不尋常情緒反應是正常的,就好比蝴蝶必須經歷掙扎才可破繭而出。嘗試鼓勵自己用不同方法表達感受,可以利用繪畫、藝術創作、寫文章或日記等去整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2. 接受人生已有改變,不強求要完全回復到未有逆境前的狀態。就好像不要求自己要重拾花瓶碎片,把它們變回原有的花瓶。對學習和體驗新事物持開放態度,就好像看到如何利用花瓶碎片創造新的藝術作品。
  3. 嘗試探索靈性或宗教上的成長。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箴言9:10-12)。創傷經歷會開啟人體驗一份謙卑,尋求超乎凡人之上的智慧。
  4. 尋求有效的社交支援,主動與信任的人,甚至與專業的輔導人員傾訴。研究發現,如果創傷經歷被接納和聆聽,創傷後成長可以在一份內在安全感下得以支持。

  「智慧簿」裡每一個生命無名英雄,給予我們每一個「逆境後成長」的力量和盼望:「沒有人想要遇到創傷或逆境。只是,人生在世,並不會天色常藍。逆境雖是人生中的必然,逆境後的成長似乎也是神賦予人的潛能,使人能夠衝破障礙,體現全新的智慧,有目標和意義的色彩人生。」(智慧簿)

解開心結:心靈的癒療

  在基督教醫院裡工作,常會遇到一些基督徒病者,而在提供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會想到如何與基督信仰結合,更能幫助這些病者。這幾年間,西方提出一些將心理治療結合信仰的方案,例如以信仰為本的接受與承諾療法,提倡病者不要糾纏在負面經驗裡,而是選擇踏出來,向著符合信仰的方向前進。筆者也認為,活出基督信仰可以成為一種正面的心理經驗,於是有了一個構想,舉行一個以信仰為本的正向心理學治療小組。

  這個小組裡的病者,都是扎根於基督信仰,並且有豐富的禱告及靈修經驗。在小組裡,透過提供一些經驗式學習,讓他們體驗安靜禱告及默觀式禱告,藉此有助他們體驗一些正面的內心經驗、情緒及想法。

  這個小組共有十節,目標是透過信仰的實踐,集中於內在經驗,希望幫助參加者轉化內心為正向的、以神為中心的心態模式。這十節小組的內容,包括一些正向心理的主題,例如感恩、愛惜、關愛、細味生活的經驗、培養品格,以及寬恕他人、寬恕自己等。小組活動也包括如何在信仰裡學習轉念及信靠神,卸下憂慮及負面情緒,並學習情緒的調適及管理。最後,還包括如何從神的角度找尋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以及在不能避免的苦難中仍然尋求神的帶領。換句話說,這些基督徒的病者,一方面學習如何調整情緒來控制病情,提升正向心態;另一方面,透過扎根於他們的信仰經驗,從而增加從神而來的信心,嘗試活出豐盛的生命。

  除了傳統的心理教育外,小組注重一些經驗的學習及互動,將所學的實踐於生活當中,再帶回小組分享。參加者都十分享受這小組,在互相信任的氣氛下,他們都願意慢慢打開內心,將自己的痛苦及掙扎與別人分享,並透過禱告、默觀等經驗學習,嘗試將自己的痛苦及不能接受的經歷和回憶釋放出來,並在神的大愛中接受它們。他們正面的經驗和回應,強化了我們的信念,就是信仰經驗確實可以幫助一個人將內心的痛苦和困難經歷,轉化為正面的心態與體驗。

  小組的參加者都有不同種類的長期病患,包括癌症、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等。其中有兩位癌症患者,描述他們患病初期,對癌症復發都帶有莫名的恐懼,每次到醫院覆診,都擔心會有不好的消息。但在治療小組中,他們都分享到慢慢能夠將這些強烈的恐懼釋放出來。透過歸回與神同在的空間,他們切實地感覺到這些恐懼與焦慮都一一平復了。現在他們較能用一個平靜的態度,去面對癌症復發的可能性。

  另外,一些受家庭成員溝通或關係困擾的患者,在小組裡分享長期以來受到家庭成員種種的壓力及不公平對待,引致情緒困擾、抑鬱、焦慮、沒自信心等問題。在小組中,他們能夠學習去接受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特別是家庭成員不能改變的情緒表達或溝通方式,並且嘗試與家庭成員改變溝通的方法。對他們而言,長期揹著家庭的包袱,實在是一件苦事;但是他們都表示,透過找尋生命的意義和自己的價值,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在困苦中仍然喜樂,甚至學習寬恕過往家人對自己的傷害。

  改變較大的參加者,都會提及他們在禱告及安靜中,能夠感到與神更親近,並願意將自己交託祂。這份經驗,給他們巨大的動力去改變自己及走出困苦。但我們亦發覺,有幾位參加者一直都不能投入其中。他們似乎將自己的內心問題抓得太牢固,以致非常緊張,不容易去放鬆自己的身心。再者,也有一些參加者,相信自己永遠不能改變問題,甚至經常自責,覺得自己才是最大的罪人。他們與神的關係都傾向緊張,不容易放過自己。這令我們感受到,原來改變不是容易的事;若能夠真正放手,讓主進入自己的內心,才可以更透徹地去改變自己一貫的內心問題。

  在這小組中,我們嘗試尋找一個將信仰與心理治療接合的可能方式,過程中發覺原來最重要是神的大能,將不可能的成為可能,這才是終極的改變力量。長期病患包括身體以及心靈的病患,都可以是非常頑固及難以轉變的,但是將信仰融入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卻能帶出更深刻及徹底的改變,這是一個值得繼續摸索及應用的治療模式。

  其實,對於治療師而言,每一次的小組都是相當震撼心靈的經驗。能看到長期病者有實際的改變,從困苦無望的長期困擾裡走過來,活出真正的喜樂,以及感到生命再充滿意義,這種改變實在令人感到非常鼓舞。在治療師的個人世界裡,也是一個非常觸動心靈的經驗。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 4:23)

解開心結:終生美麗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詩篇 90:10)

  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然而,人一出生,卻無可避免地朝著生命旅途的終點——死亡前進。人來到世上時得著萬千寵愛,在母腹十月中,家人準備充足迎接新生命;但當人生走到最後一程時,仍能同樣擁有美麗、無憾、豁達及祥和的晚期生活嗎?中國人時常說「五福臨門」,其中一福就是「善終之福」,即是臨終時心裡沒有牽掛,安祥地離開,可見「好死」是人生中一大福氣。

預設照顧計劃

  此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病人在臨終時的尊嚴和生活質素,它強調病人、醫護人員及家人之間的溝通過程,並協助醫護人員和家屬明白病人對晚期照顧的意願,例如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在哪裡頤養、受何人照顧及所選擇的醫療護理等。病人亦可任命「照顧代理人」在其無法表達意願時,代其作出醫療照顧決定。「賽馬會安寧頌」於2016年1至3月進行一項調查,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了1,60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市民。結果顯示,超過52%受訪者願意談論生死,只有約10%受訪者表示感到不自在。由此可見,現時公眾普遍接受談論死亡及相關的安寧服務議題。另外,當面對人生的最後旅程時,84%受訪者認為應該由自己決定安寧照顧的安排,而非由醫生、家人或其他人決定。市民亦接納在醫院以外的社區推行安寧照顧,選擇在社福機構及安老院舍接受安寧服務的受訪者佔72%,期望在家中接受有關服務者佔54%,而23%受訪者更希望將來能在家中離世。可見,病人雖然受疾病及死亡威脅,但仍可擁有自主、自決、有尊嚴及有生活質素的晚期人生。

談生說死之八大策略

  我們可以及早為死亡作準備,例如財產、喪禮及殯葬方面的安排,並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意願,以減少日後家庭中不必要的爭執。可是,有時病人不知從何啟齒,或者病人想分享但家人未有心理準備。我們可以參考以下與家人談生說死的技巧:

切時切地 藉適合的地點、時間借題發揮,如在掃墓後表達對後事安排的意願,或藉著談論名人離世而帶出自己的意願。
改變概念 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來改變討論面對死亡時的沈重氣氛,例如視死亡為人生列車的終點站、人生的畢業禮及人生導師等。
隨時變更 不時探討,尤其是經歷一些特別情況之後(如喪親及患病),家人的想法可能有所改變。
彼此尊重 彼此分享並尊重大家不同的想法,包括宗教信仰及價值觀。
接納情緒 接納與死亡相關的正常情緒,如哀傷、不捨及不安等。
細水長流 按家人的步伐逐步探索和表達意願,因為家人可能需要時間去沈澱對死亡的想法和去接納有關的情緒。
一家之事 讓全家參與討論,與家人保持溝通,因為死亡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細心聆聽 細心了解家人的心意,因為他們未必習慣直接表達,須留意弦外之音。
臨終溝通技巧

大家曾否照顧臨終病人或在探病時感到不知所惜?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應該做甚麼或說甚麼。面對至愛的別離,這些感受是絕對可以理解的。其實,在臨終的階段,家人的陪伴可能比說話更重要。我們可為病人製造一些珍貴愉快的回憶,例如與病人一起看昔日的相片,為其按摩、握著手、搭膊頭或來一個擁抱,並多拍照或拍攝短片,然後將相片放於當眼地方以營造溫馨的氣氛。若病人願意傾談,我們需耐心聆聽以表示重視及感興趣,並肯定及接納他們的感受;盡量避免批評、否定、教訓或太快地勉強把負面想法轉化為正面,最後肯定他們的分享和價值,例如說「我聽到你已經很勇敢地面對疾病」。若病人希望平靜地度過餘下的時間,我們需給予適當的空間,在身邊默默地陪伴。若病人本身有信仰,我們可以陪伴他們參與相關宗教活動,例如崇拜、唱詩或讀經,以得安慰、盼望與平安。

另外,我們也可藉著「四道」去表達對病人的心意,即是:

道謝 「媽媽,多謝你多年來辛勞工作及照顧家庭。」
道歉 「對不起媽媽,我經常發脾氣令你難受。」
道愛 「媽媽,我愛你。」
道別 「媽媽,你可以安心地走,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你不用擔心,再見。」

盼望我們仰望和倚靠上主,與晚期病人一起擁抱「美麗終生」。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 90:12)

參考資料:

賽馬會安寧頌調查

美善生命網站

醫院管理局《家.多點愛》

解開心結:思想的囚牢

  在心理治療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受助人抱緊固執而主觀的想法和信念,徒然增加生活上的煩惱,受困於自己思想的囚牢而不自知,實屬可惜。若要扭轉這個局面,就先要明白一點:每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一些牢固的觀點和信念,這是很正常和自然的。

  我們從經驗中累積知識,這些知識可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分析和應對生活上的問題,以致我們不需消耗太多時間和精力去重新思想和分析,這就是慣有思想的好處。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問題也可能與這種思維模式有關。由於我們的腦袋太喜歡這種有效率而省氣力的思維模式,因此我們很容易完全接受和認同自己固有的觀念和想法,視為鐵一般的事實,以致先入為主,往往忽略或漠視事情的真相,甚至扭曲事實,造成很多生活適應上的困難和情緒問題。

  我有一位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她是完美主義者,自幼就活在父母極高的期望下,雖然父母不是經常宣之於口,但她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殷切期望,於是自小就努力做到100分,成為班中尖子,成績斐然,最終成功進入大學最熱門的學科之一。可是,當她認為她必須繼續全力以赴、做到完美時,多年來累積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終於爆發,將她壓垮,結果得了抑鬱症,需要接受精神科和心理科的治療。為甚麼會如此呢?因為我這位年青的病人,多年來都是自己思想囚牢裡的囚犯,她義無反悔地相信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否則會被人看扁;她也極不願意令人失望,因此自小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她來說,這些完美傾向的思想是絕對合理和正確的,也是行事為人的必然準則,即使這種傾向往往令她陷入極度緊張和痛苦的狀況,亦付出極大的代價(例如幾天不眠不休地完成一份功課),造成身體的損害,她也不會覺得不妥,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你可能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也會有一些牢固的思想和見解,它們可以是幫助你邁向成功生活的好幫手,例如堅強的信念或信仰、價值觀、人生觀等;亦可能成為你應對現實時不自覺的障礙,形成「一定要」、「必須」、「絕對應該」等信念。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大都缺乏彈性,不能叫你因時制宜或如實地面對現況,造成主觀的偏見和失效的見解,繼而產生許多情緒困擾和心理問題,就像我那位完美主義的抑鬱症病人。

  在我的心理治療個案中,這種被自己思想所困的病人實屬不少,例如因缺乏安全感而誇大威脅和危險;因相信世界是不公平而感到憤憤不平;因害怕被拋棄或拒絕而過份自我保護等。這些心理問題的背後,都潛藏著不自覺的思想囚牢。

  怎樣才可改變或打破這些無益的思想囚牢呢?現代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普遍認為,我們需要學習思想脫鈎,就是學會不受自己的慣性思想所糾結或勾住,能夠中肯而清楚地視想法和信念為腦袋的活動,並不等於事實的真相;我們的思想是多變的,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自己的心情或需要等。這些慣性思想模式多是重複地出現,佔據腦袋的空間,抓住自己不放,令自己不能彈性地或抽離地去看待問題,看不見事情的不同角度和可能性。

  若想與這些牢固而無益的思想脫鈎,我們可以學習覺察靜觀的心理技巧。近年,靜觀在心理治療界極為流行,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認知和探索的途徑和修煉。靜觀的精神是用開放、好奇、不批判的態度去專注當下,脫離我們心思慣常處於自動導航的狀況,能專注而細心地覺察一切,並不執著於某些經驗,讓它們自然的來去。這種心理狀態能幫助我們脫離思想的囚牢,與牢固的思想脫鈎,不再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控制,也不會反覆地糾結於某些痛苦的思緒中,這才能真正活在當下,完全感受真實的經驗,不受腦袋的思緒所纏繞。

  當我們能夠與自己痛苦的思想保持距離,不完全認同它們後,我們便能更有彈性,考慮用不同的觀點和角度去看待事情,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問題。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若你有宗教信仰,也可嘗試從上主的角度去看,必然會有新的體會和洞見。或者從不同的時間框架去看,例如十年後,甚至是從永恆的角度去看。你也可以反問自己,在這困難或逆境中,我可以學到甚麼呢?對我的成長有何益處呢?事實上,品格和心智上的成熟,很多時候是在艱難的日子中磨練出來的。中國老子的思想就非常明白這個禍福相連的道理,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老子五十八章)。此外,聖經也有類似的教導,鼓勵我們洞察及相信人生際遇的互動交錯,總會有助我們成長:「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解開心結:長期痛症的療痛步伐

曾聽過「調適步伐」這名詞嗎?

  十八年前,我嘗試將英文名詞Pacing翻譯作「調適步伐」,即是「調節」生活至適合自己的步伐。

  香港人生活節奏又快又急,步伐既要比自己快,又要自己做得比旁人快,生活逼人就變得習以為常。對受長期痛症困擾的人來說,當失去這步伐和節奏時,例如:腰腿乏力、坐立不安、失去工作和收入、需要家人諒解、關係要重建、情緒低落,沒法進行以前喜愛的活動等,便以為自己無能及很頹廢。外國人傾向表達痛症,中國人則會傾向忍受,忍不住才尋找名醫,耗盡積蓄只為重獲失去的原先步伐。有調查發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受長期痛症困擾的受訪者患上情緒抑鬱;百分之七十認為痛症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及工作能力。通常患者的心願是「不再痛」,以為「不再痛」就可尋回那失去的步伐!

長期痛症的神態與真相

  在過去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痛症診所工作這十八年裡。患者被轉介過來的原因甚多,有些是遇上意外、工傷、身體關節退化或長期的炎症;亦可以是找不到任何誘因。若痛楚持續三至六個月以上,都可被界定為患上長期痛症。沒有患過長期痛症的人,很難明白患者的感受—痛楚會持續難耐,時多時少,甚至痛楚位置變移,被折磨得痛不欲生。無論患者如何形容:「冤」、扯、揼、扭、針拮、痺、燒、無力、斷裂……等等,這些無助的感受叫聽到的人也無不心酸。

  傳統醫學雖然某程度可解釋疼痛的由來,亦有止痛藥可助紓緩,但痛楚並非單靠生理機制可解釋,因此不能純粹以藥物治療。很多時候已做了身體檢查、吃過止痛藥卻未見效,關鍵在於痛楚背後的心理與社會因素。有時痛楚不能透過檢查顯示,在外看不到;也不是心理想像出來的病,卻是一個真確、主觀、內在的感覺。痛楚只是一個訊號傳遞的結果,不是需要作出任何回應的警號。它只是一些由腦部隨意發放出來的訊息傳遞,分別送到身體任何的部份。

  讓我再作說明:因為痛,患者怕再受傷而減少了活動。例如休息或卧床超過一、兩天,骨骼及肌肉開始發軟及漸漸僵硬,若再郁動,痛楚就更明顯。當有人告訴他,如果痛就應停止活動。一個惡性循環進程就會這樣產生出來。當體質漸漸走下坡,一不留神失去平衡,常會誤以為是痛楚令他摔倒,但事實上摔倒是與日漸軟弱的肌肉有關。相反地,曾經有位患者行動自如,生活應付得還可以;農曆年前辦年貨時,因提貨太重,痛得要臥床休息兩天。他並非不能勝任,而是超過自己的負荷,屬於過勞。

「調適步伐」的原委和技巧

  痛症治療的目標不一定是務求把痛楚完全消除。很多研究指出,痛症患者常是時好時壞。以背痛為例,九成的患者沒有完全康復,七成以上則在康復一段短時間後便復發,但治療可減輕大部分痛楚,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

  在此提倡「調適步伐」這個重要技巧,讓大家學習把它慢慢滲入日常生活中。這有三個好處:防止過勞、防止過懶、漸進地提升每天活動量而又不損害身體。換句話說,「調適步伐」是為患有痛症人士而設計的一種學習工具,讓他們嘗試找到一個平衡點,使他們的肌肉活動量維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因為太多或太少的活動量,都可能產生不良的後果,「調適步伐」能讓肌肉增加耐力,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痛楚是一種在混亂狀態下發放出來的訊號或感覺,並不應只視作休息的訊號,過分休息只會帶來更多問題。

「調適步伐」應如何開始?

  第一招:坐下、站立或行走是三種基本活動單元,可先量度你可以「站立」的最長時間(以分鐘計算),也記錄你「行」及「坐」所能夠應付的活動量。隨後的數星期,跟著設立了的分鐘交替去轉姿勢(例如由坐轉站立),以免過勞或過休。

  第二招:將一項工作分拆,再加入「行、坐、站立」。做完一部分歇息一下,再繼續做另一部分,如此類推。

  總括來說,「調適步伐」並不在於完全減去痛楚,而是幫助患者在劇痛或小痛的日子裡,能夠繼續正常生活,不被痛楚折騰。若在進行調適步伐的日子,遇到突發的劇痛或起伏不定的痛楚是難避免的。我們首先接受這些反覆的現象,然後設法應對,不要因痛楚而停止這計劃。 很多患者曾使用這技巧都覺得終身受用,劇痛的次數也減少。如欲提升應付長期痛症的能力,鼓勵患者多試多學,慢慢學會不再浪費時間去征服痛楚,而是承認、接受和適應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些。過程中遇到困難的話,謹記要尋求痛症科的專業人士幫助。

解開心結:成為正面的照顧者

  雅兒(化名)剛回家,發現女兒沒有做功課,只顧打遊戲機。雅兒突然非常憤怒,摑了女兒兩巴掌,然後氣憤地衝入房裡。她想起自己現時的情況,有點悲從中來,因為丈夫上年因工傷不能再工作,更患上抑鬱症。雅兒要照顧身邊的丈夫和女兒,更要做兼職工作,責任與壓力非常重大。她覺得這幾個月她的情緒越來越差,常向丈夫及女兒發脾氣。她甚至想過帶著女兒離開家庭,結束這個重擔。她來求助時,已確診患上適應障礙症,需要和丈夫一樣看精神科及接受心理輔導。

  不少個案裡,需要求助的不止病者本身,更包括照顧者(如配偶、子女、父母、親友)。許多照顧者可能一直不察覺自己已經壓力過大,主要原因是自己把專注力過分投放在照顧病者身上,忽略了自己的身心需要;加上經濟原因,部分照顧者需要兼顧工作,以致壓力一直處於極高水平,身處情緒病的邊緣。例如許多來求助的父母,其子女有過度活躍症、自閉症或學習障礙等問題,影響他們的情緒及行為表現。與子女相處時,這些家長往往不能分辨病者的反應是否和他們作對,以致不能放鬆自己的情緒,長期處在受壓狀態,結果自己的心理狀況也越來越差。

  也有一些過度熱心照顧情緒病患者的親友,常常不斷接觸患者,欲提供不同方法讓他們處理情緒,反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他們有時甚至要求患者不要作出某些情緒表達,又或對患者作出不合理的評價,批評他們的負面思想。這些熱心的親友似乎走進了不同的錯誤區,有機會增加患者的負擔甚至困苦。曾有一個個案,患者有強迫症及過分執著的負面思想;因為父母將她的情況告訴了其他親友,反而令患者覺得很大壓力,覺得父母不了解她,將她的私隱隨處傳揚,令她更難面對自己的病況。

  許多照顧者其實非常關心有情緒病的親友,但也因為他們過分地關心,弄得自己身心疲累。究其原因,似乎這些照顧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過分投入照顧別人,而容易忽略了自己。這些照顧者似乎很容易忘記自己的真正需要,過分纏繞在照顧親友當中。例如許多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和被照顧的父母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一直未能接受自己的父母的記性越來越退化,變得像另一個人那樣。有其中一個照顧者,因安排了母親入住老人院,常怪責自己為何不能好好照顧母親,每次到老人院探望母親的時候,心情都非常低落,自己的抑鬱症也時好時壞,一直未能復元。

  假如你發覺自己和以上的照顧者有相似的特徵,例如你的內心可能不斷會問:「為甚麼我的親友會有這些情緒病困擾,甚至精神問題,而我又要一直背負照顧者的擔子?」我建議你更要留意,其實你最需要的不是答案,因為真正的答案不容易找到。你可能更需要的,是學習接受所發生的事情,避免怪責病者或自己,嘗試轉為一個正面的照顧者,並繼續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正面的照顧者」?請你花些時間停下來、慢下來,嘗試深呼吸幾下,在這空間裡嘗試接受你所面對的事情,包括親友的情緒、說話、負面思想、病徵……這一切的出現,雖然不是我們想見到的,但似乎並不是偶然出現的。你再想像一下,究竟這一刻「照顧者」這個角色,對你有甚麼意義或提醒?記著,這是你所關心的親友,他所遭遇的必然是你關心的。對他而言,你對他的任何說話和照顧,都可以是重要的支持。嘗試聆聽他的感受,用一個不加批判的角度,讓他感受到他可以安全地宣洩情緒,並得到你的接納就可以了。記著,你不是他的判官,更不應該將你的情緒倒過來發洩在他的身上。

  假如能按照以上方向,對情緒病患者的親友多嘗試幾次,你可能慢慢會發覺你和他之間的關係會有所改變,你對他的情緒病或精神病也可能會有所改觀,能包容的空間會多了,這樣反而可能讓你更能認識這位親友,與他的關係更進深一步,你對他的支持也能夠維持更久。更重要的是,你也有更多空間可以與他一直相處下去,陪伴他繼續走人生餘下的旅程。

解開心結:兩種帶來改變的思維:意義和遠景的思考

一般人都認同正面積極思想的重要性,但為何真正樂觀的人卻不多?或者許多時候我們希望不往壞處去想,但偏偏就是不能,總是為事情憂慮,彷如與「樂觀」這兩字無緣似的。原因何在?首先,我們要明白憂慮悲觀的想法也不是亳無用處的,俗語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又所謂「未雨綢繆」,憂慮可使人預防問題的出現或惡化,是生存之道和自我保護的本能,不會憂慮的人可能會因過分樂觀而招致麻煩,當不幸的事情或打擊發生時,他就可能因亳無準備而不知所措。然而,過分憂慮或經常憂慮會製造痛苦和問題,負面的影響肯定較正面的影響為多。

培養正面積極的思想就像栽種植物一樣,除草和殺蟲的工夫固然重要,但施肥和澆灌的工夫更是不可缺少,那麼,我們當怎樣運用正面思想的力量,令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精彩和美滿呢?

首先,讓我們認識兩種不同性質的思考。第一種我們稱為「意義的思考」,焦點是尋找意義和價值。心理學研究和心理治療的理論認為,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求,很多心理問題其實都是源於對意義和價值追尋的放棄或幻滅,例如抑鬱可以是由於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和方向造成的。

所以,如果要活得開心、積極,就須作「意義的思考」:到底甚麼才是有價值的事情?怎樣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呢?這類問題沒有劃一的答案,不同的人抱持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認為賺錢享受人生就最有意義;有些人認為能享受天倫之樂才是最有意義;有些人視個人成就最有價值;有些人則覺得助人或做義工最有意思。無論怎樣,每個人都應該思考和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的意義何在,然後盡力去追求和實踐過有意義的生活。

有一點值得留意:很多人對「甚麼才是有意義的事情」的想法,未必是由自己內心而來的。從小到大我們不停地受他人影響,很多思想可能都是從別人而來的。例如社會上大多數人,甚至可能包括自己的父母,都認為賺錢、財富、地位等至為重要,是快樂人生的必需品,個人也難免會受這些思想感染,抱持相似的想法。問題在於:這是你個人真正的感受嗎?你是否真的能從這些東西得到個人最深層的滿足呢?我們要謹記這點:為自己認真的去活,一定比活在別人的影響下更有意義。

第二種積極人生的思考,我們稱為「遠景的思考」。想像力是人生智慧的寶藏,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由豐富的想像力產生的。意義的思考能為你的人生確立目標;然而,很多人一生沒有理想,或是中途放棄理想,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達致理想的可能,他們不敢去想像,被所謂的現實限制於無形的框架之內,沒有膽量去想像如何可以達到理想。因此,若你想活出有價值和意義的人生,達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就要盡量多去想像達到目標的遠景,越細緻越好,以及達到目標的途中要做甚麼事情。不要小看這種想像和遠景思考的能力,它是推動你努力向前的最佳拍擋。

最後,若要培養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其實也可從人生中真、善和美的經驗入手。多思想、欣賞和細味這些生活中難得的事情,可助你持守對人生的信念,體驗人間有愛和對未來抱有盼望。良性循環的法則指出,只要願意積極和努力,正向的人生觀是可以逐漸形成和發展出來的。

解開心結:保健之道—從壓得力

  心理學家今次的面談對象是面前健碩的朋友,他叫自己做「大隻仔」。

  「我從來感覺不到自己有壓力,但精神科醫生說我有身心症,是因為壓力爆煲,我不明白為何會這樣呢?」「大隻仔」問。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很多人像「大隻仔」一樣對壓力有誤解,以為壓力只等於有情緒,忽略了長期而多方面的壓力先兆和壓力管理方法,增加了患情緒病或身心疾病的風險。其實,我們的精神健康跟我們的腦部運作息息相關。當我們覺得面對的人或事有威脅而感到力有不逮時,腦部會發出連串指令,啟動身體面對壓力的反應,當中包括逃走、打仗、定格等機制(flight or fight or freeze response)。當身體長期啟動面對壓力機制,腦部和身體長期損耗及不能休息,就會影響睡眠、集中力及記憶力,思維更加悲觀、無助和被困,而心血管循環系統、消化和內分泌系統等身體功能亦會出現變化。

  身心互為影響,精神健康像身體一樣,亦會出現勞損情況,需要我們時常保養和關注,讓壓力管理成為日常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壓力管理的小知識和習慣:

  1. 正眼看壓力。近代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對壓力的看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壓力反應。如果你認為壓力是不好的,身心就會有壓力反應。然而,壓力對身體是有其功用的。著名的壓力與效率倒「U」曲線現象(McGrath,1976)(圖一)表明,人需要適度的壓力才能運作得宜:太多或長期壓力固然令人身心耗損,因此我們要留意自己身心壓力的反應及先兆,懂得保養自己避免長期受壓,或壓力太少而令身心得不到舒展。看來造物主創造人的身體和腦筋均需要活動,心靈要願意工作和面對挑戰才能得益。接納壓力和情緒有其正面作用是壓力管理的重要一步。
  2. 耳聽八方社交支。社交支援是預防情緒病的良方。有研究發現,社交支援對情緒病的幫助甚至比抗抑鬱藥的效果更持久。社交圈子可以是多層次的,例如不同的職業、性格、年齡層的交流,或有特定的群體如團契、自助/興趣小組、親友群組等,這些圈子能在同一件事件上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圖二:同一圖畫,不同人看到不同面貌);有些是屬於個體之間有深度的分享,能提供安全的聆聽空間和情緒支援。能夠耳聽八方,參考不同角度可令自己不容易鑽牛角尖。
  3. 口福之食不厭精。取自《論語》「食不厭精」的概念,現代科研亦已證實身心連結的現象,保養情緒的健康也提倡飲食之道。飲食之精不在於吃得名貴或吃得多,而在於均衡和適時。均衡之道包括:
  • 避免令自己血糖過低,不要節食或短時間內吸取大量糖份,引致焦慮和頭痛等症狀;
  • 減少進食鹽份,避免加重血壓負擔;
  • 平常多吃含維他命B雜(尤其是含葉酸、B6和B12)的食物,包括殼類、豆類、奶類、蛋類、綠葉蔬菜、肝臟和魚類,增強身體調節壓力的能力;壓力大時減少吃糖,因會消耗維他命B;
  • 維他命C有助合成處理壓力的神經遞質血清素,但當身體處於壓力時,會大量消耗維他命C,平日我們可多攝取含豐富維他命C的橘類果實、蕃茄、白菜、馬鈴薯,增強面對壓力的能力;
  • 有研究發現,保持腸道健康對大腦的行為、情感和認知功能關係密切,可適度攝取益生菌。
  1. 睡得香甜小習。睡眠和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腦部會在睡覺時進行記憶重組及處理腦部廢物等重要工作,良好的睡眠質素有助鞏固記憶及調節情緒。我們可以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
  • 尊重造物主為身體而設的生理時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懂得分配時間工作、遊戲和休息;
  • 接觸適當的陽光,有助調節生理時鐘;
  • 不要有太長的午睡或太晚才睡覺,以免阻礙褪黑激素分泌而減低睡意;
  • 不要太晚進食、運動或攝取咖啡因;
  • 晚上保持睡房漆黑,避免接觸電子產品的藍光;
  • 不要過度努力要求自己入睡,反而睡前做一些令自己身心可以放鬆和放空的事情,例如睡前寫感恩日記和祈禱。

  壓力是我們身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不分好壞。是壓還是力,與我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以上分享簡單基本的小習慣,希望大家從身心勞損中重回造物主創造的美好狀態:「我們是上帝的傑作,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祂預先安排給我們的美善之事。」(以弗所書2:10,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

參考資料:

  • McGrath, J. E. (1976). 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In M. D.
  • 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圖一 壓力與效率倒「U」曲線現象 (McGrath, 1976)

圖二 你看見這是甚麼動物?  (Fliegende Blätter, Oct. 23, 1892, p. 147).

答:可以是免子或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