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若生了病,除了看西醫,也會看中醫。小時候總覺得西醫處方的藥水與糖衣藥丸都帶點甜味;若要吃中藥,就必定有送口果,印象較深的有杏脯、山楂片和嘉應子。秘訣是先預備好送口果,然後忍著呼吸快快的把那碗和暖的苦藥一口喝完,便隨即送上「甜頭」,驅走苦味。
多年前聽過來自民間的一個心理測驗。話說一群人去吃雲吞麵,不妨觀察每個人吃的順序,有人第一口先吃麵,到最後一口才吃掉剩下來的那粒雲吞;有人則先吃雲吞,最後一口才把剩下的麵吃完。後來知道,原來在家裡吃飯,也可細心察看這微小卻自然不過的動作。這個民間智慧,想說明兩種不同的生活取向:先苦後甜,先甜後苦。至於有多可信,見仁見智罷。記起昔日唸書的日子,自己總是喜歡先把功課做完,才安心的玩過痛快;也正如有些人堅持先有儲蓄才可花費,相信這都是一種先苦後甜的生活態度。人生度盡的年日總會有甜有苦,若必須選擇,你想先甜後苦,抑或先苦後甜?
一個人的生活與信仰經歷,許多時也離不開先甜後苦與先苦後甜的過程。聖經裡有一卷篇幅很短的傳記,名為《路得記》。內容記述一個家庭,因原居地遭遇饑荒,於是爸爸、媽媽帶著兩個兒子往外地寄居。不幸地,後來爸爸與兩個兒子先後客死異鄉,只剩下寡母婆婆與兩位外族兒婦。婆婆定意要離開傷心地重返家鄉,於是力勸兩位兒婦回娘家,或許他朝改嫁後可以好好過新生活。經過連番依依不捨的道別,大兒婦終於含淚辭別,小兒婦因捨不得婆婆,堅持跟著她回鄉。
兩人回到家鄉伯利恆,合城的人感到面熟與驚訝。正當眾人疑惑之際,寡母拿俄米先開口說:「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瑪拉(就是苦的意思),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的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這樣,你們為何還叫我拿俄米呢?」寡母的苦水自白,教聽者也感心酸。古時候,沒有男人靠依的女人生活真不容易。婆媳兩人只好靠拾禾穗為生。奇妙地,聖經裡餘下來的傳記內容,仍沿用寡母原有的「甜」名而沒有換上「苦」名。後來兒婦路得遇上了一個愛她也有能力照顧她們的好人,最後在婆婆的安排及同意下,還娶了路得為妻,從此家裡長幼皆過著幸福愉快的生活,旁人看見也不禁讚美耶和華。
現實生活裡甜與苦的日子會不只出現一次,而是循環不息;甜與苦之間的轉變也不是單向,而是交錯的。成熟的信仰教我們懂得在甜的日子讚美與感恩;在苦的日子忍耐與仰望。現時人大了,即使吃中藥已習慣無需送口果,也發現不少西藥其實是甜中帶苦的。至於吃飯的習慣,多年如一日,最後一口仍是喜歡吃餸多於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