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中醫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方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中醫所講的「疫癘」,預防疫症古人早就認識到要「未病先防」「正氣存內」的道理。

        《內經》說:「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認為肺對其他臟腑有覆蓋保護的作用,而五臟六腑、經絡之氣的盛衰,都與肺有密切關係。所以我們要好好保養肺臟。

        参考古人防疫經驗,現時預防新冠肺炎有以下方法:

        1. 持之以恆,做適量運動。

        2. 作息定時,避免熬夜及過勞。

        3. 保持心境平和。

        4. 保持大小便暢通。

        5. 注意飲食衛生及均衡,以少肉多菜為主。避免進食冰凍、煎炸、燥熱、辛辣、肥膩及生冷等食物,禁煙酒。每天用鹽水漱口及喉3-4次,並多

    次飲用暖水,以滋潤喉嚨。

        6. 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洗手,避免與人握手。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公用設施。戴口罩,不要用手觸摸眼鼻口面,不要與附近的人同時摘掉口罩。

   咳嗽或噴嚏時要用紙巾掩住口鼻,如廁後要洗手,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共用私人物品和共用飲品,吃飯時使用公筷。家居物品要定期清潔消

   毒。

        7. 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注清水入排水口。如廁後蓋上廁板才沖廁。室內要開窗保持空氣流通,溫度最好調節在攝氏25度左右,濕度在55%左/p>

   右。

        8. 小心穿衣保暖,避免外邪入侵。

        9. 為確診或疑似患者設立隔離病房,阻止疾病傳播。

       10. 避免人多聚集,不要密切接觸,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約5米)。

        以下介紹幾種中醫壯肺方法:

        1. 拍打肺經
            用空拳拍打肺經循行路綫,由中府穴向下至少商穴方向拍打,每邊手拍打十下為一次,左右各五次。有疏通肺經,增强呼吸系統的抵抗力。

   (圖1)

   圖1﹕肺經

        2. 按摩穴位
            按合谷、足三里、風池穴位,各揉按三十下。有疏通經絡、健脾鎮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圖2-4)

圖2﹕合谷穴 圖3﹕足三里 圖4﹕風池穴

 

        3. 刮痧
            用刮痧板刮拭皮膚。刮痧上背部兩旁脊肌(拍打或拔罐也可以),可疏通經絡,排走體內濕氣毒素,並促進血液循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圖5)

  圖5﹕刮痧

 

        4. 呼吸操
            呼吸操要站立放鬆做。用鼻子吸氣,吸氣時下腹凸出,忍住10秒鐘以上;呼氣時像吹口哨那樣用嘴慢慢

   將氣呼出去,下腹凹入。建議每天早、晚各鍛鍊5-10分鐘。可增強肺功能。

        5. 主動咳嗽
            每日早晚做主動咳嗽的動作。可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廢物,減少肺部受感染的機會。

        6. 香薰療法
            採用辛溫香燥的中藥,如:檀香、藿香、蒼朮等。有芳香開竅、辟穢化濁和消毒殺蟲的功效。常用方法

   有焚香薰煙及佩帶香囊。研究發現香囊能刺激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提高,從而

   提高人體免疫力,起到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但有過敏性體質、哮喘、皮膚過敏人士及孕婦等不宜。

        7. 湯水預防
            一般來說,飲食、二便、睡眠均正常,抵抗力較強人士,不需服藥預防。

            若有以下情況,可參考以下防疫湯,但患有基礎病或症情複雜者,可先請教中醫師診治。

            一. 平素易感冒,怕風,易汗,面色蒼白,大便稀爛。
            湯方:淮山蓮子芡實赤小豆扁豆瘦肉湯

            二. 平素易咽喉不適,口乾作咳,常覺有熱內困,易疲倦,大便易結。
            湯方:雪耳無花果南杏百合紅蘿蔔瘦肉湯

            總括而言,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被飛沫沾染的表面進行傳播。所以預防新冠肺炎主要有三方面:
            1. 避免密切接觸,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約1.5米)
             2. 勤洗手
             3. 戴口罩

如能做到以上這三㸃,被感染的機會就很少。

如有任何不適,請立刻求醫。

關心健康:哮喘

        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簡稱,是由於多種刺激使支氣管的反應性增高,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水腫及分泌物增加,導致廣泛的氣道狹窄所引起的發作性症狀。

        誘發哮喘的因素有花粉、香煙、塵埃、煙霧、霉菌、過濾性病毒感染、寵物的毛或皮屑、蹣蟲、化學物品、食物(如:花生)、天氣轉變、氣溫變化、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

        哮喘發作多在夜間,開始有胸悶窒息感、重壓感,繼而呼吸困難,呼氣長,吸氣短,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氣急喘促,有哮鳴聲。病人不能平卧,為了減輕氣喘,被迫端坐呼吸,頭向前腑,兩肩聳起,兩手依撐膝上或桌上,呈張口呼吸之狀。嚴重時,患者面色灰暗、唇指紫紺、四肢厥冷、頭昏,前額有汗珠,情緒緊張。幼兒患者,還可見到鼻翼煽動,精神煩躁,異常痛苦。

        哮喘發作時,一般帶有咳嗽,咯痰呈泡沫樣,黏性大而難以咳出。哮喘停止前,常先咳出大量黏液性泡沫樣痰涎,隨即病人感到呼吸通暢,哮鳴音逐漸消失,氣急喘促亦隨之緩解。緩解後如常人,或稍感乏力、食慾不振等。

        哮喘症狀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的可變性很高,也難以預計。若哮喘發作嚴重,如氣管痙攣持續不緩解,或痰液阻塞支氣管時,可引起嚴重缺氧,甚至產生二氧化碳潴留而致呼吸功能衰竭,也可因心力衰竭或體力衰弱而死亡。如在發作期間能將痰液咯出,則氣急、哮鳴、紫紺等逐漸緩解而恢復。因此,若哮喘發作嚴重,應立即求醫。

        現時有西藥防治哮喘,大致分為口服式或吸入式(噴霧劑)兩種。噴霧劑直接進入肺部,功效迅速。可請教醫生意見如何使用。

        中醫治療哮喘,遵循辨證施治方法,採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根據患者是急性發作期還是緩解期,發作期以治標為主,緩解期以治本為主。發作期採用宣肺散寒、豁痰平喘法或宣肺清熱、除痰平喘法;緩解期予以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法或益氣固表、補腎納氣法。選擇中醫藥治療哮喘,要持之以恆,才可徹底治癒哮喘。

        除內服中藥外,還可以於每年夏季之「三伏天」或冬季之「三九天」施行天灸,即穴位貼敷療法,用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和降低機體過敏狀態,穩定疾病減少發作目的。

        預防哮喘發作非常重要:哮喘緩解期間,應對虛損的身體進行調養。避免接觸容易引起敏感的物質,如灰塵、煙霧、異味、花粉、油漆等。保持家居清潔,避免塵埃飛揚。注意溫度變化,避受風寒。飲食均衡,忌食生冷、肥膩、煎炸、辛辣食物,戒煙酒。根據身體狀況,做適量運動,以增強體質。避免情緒波動,保持精神舒暢。

關心健康:器官捐贈——將死亡轉化為生命

       假如……我是一個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假如……是自己或是親友中有在等待器官移植以延續生命……等待中的心情:矛盾、無助、無奈,真是非筆墨所能形容。

1. 器官捐贈的意義
- 雖然醫學發達,科技不斷進步,但仍有不少疾病是無法根治的,例如器官衰竭。
- 當器官嚴重損壞以致衰竭、治療無效時,病人的唯一希望就是器官移植。
- 每日都有超過二千名病人等待器官移植以重拾健康、延續生命。
- 人去世後,所有器官已再沒有維持生命的作用,但對於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這些器官就是生命泉
源。
- 捐贈器官可以遺愛人間,為別人燃點希望。
- 適合捐贈的遺體器官和組織包括︰
器官:心臟、肺臟、肝臟、腎臟
組織:眼角膜、皮膚、長骨
# 部分肝臟和腎臟亦可作活體捐贈

2. 器官捐贈的條件
- 一般沒有性別、年齡和種族限制
- 腦死亡者
- 器官或組織功能良好
- 沒有感染愛滋病
- 沒有感染嚴重傳染病
- 沒有癌症(原發性腦腫瘤患者除外)
- 癌症患者可捐贈眼角膜(淋巴癌、血癌、骨髓癌和眼睛惡性腫瘤患者除外)

3. 大眾市民對器官捐贈的一些誤解
     X 如果我已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萬一遇上意外,醫護人員會放棄搶救我?
     √ 絕對不會,拯救病人生命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的首要責任,當病人證實死亡後才考慮其器官是否適合
作捐贈。
     X 我年輕/年老,其實不需要考慮器官捐贈?
    √ 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離世,如欲捐贈器官,但在生前沒有把意願以文字記錄下來,或未有向家人表
示的話,也難圓願。
    √ 器官捐贈並無硬性年齡限制。
    X 我擔心器官摘取後,儀容會受損,亦會影響喪禮儀式?
    √ 當死者家屬簽署同意書後,院方會盡快為死者安排捐贈手術,在整個過程中,醫護人員會絕對尊重
遺體,妥善縫合傷口,盡量不損外觀,而一般傷口都會給壽衣遮蓋,不會影響喪禮儀式。
    X 受贈者或其家人會知道捐贈者家人的姓名和地址?
    √ 為了尊重病人和器官捐贈者的私隱,醫護人員絕對不會透露雙方的姓名或個人資料,但負責處理器
官捐贈的醫護人員會告知捐贈者家人有關受贈者在移植手術的病情進展。

        在此,期望有更多人能夠摒除傳統思想,踏出有意義的一步,登記支持器官捐贈,送上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將死亡轉化為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

參考:衛生署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網頁www.codr.gov.hk

關心健康:健智運動 Smart Move

  相信大家都知道做運動能改善體能、增強心肺功能、強化肌力,甚至可能預防或改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等,但其實「運動」亦能改善精神健康,甚至預防腦退化!

  根據「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20」顯示,大約1,000名受訪市民中,有超過半數(58.9%)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是近六年來最差。當中「疫情」、「社會爭議」、「工作或個人前途」都是對精神健康有負面影響的生活範疇。此外,根據香港衞生署2017年的報告,香港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患者高達10萬人,接近長者人口十分之一。物理治療除了藉運動來幫助市民處理不同的痛症外,亦推廣透過運動來改善精神健康以及預防腦退化。

運動與精神健康

  大腦內的不同化學物質能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而運動則能幫助調節大腦中影響情緒的化學物質。運動能刺激腦部分泌一種名叫安多芬(Endorphin)的化學物質,它能帶給人愉快的感覺。恆常的運動亦能調節大腦中的一些神經傳導物,如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這些物質都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和思維。因此,運動有助預防及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等情緒病。

運動與腦退化

  運動能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帶走腦部的代謝廢物;運動也能提高腦部神經營養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s),這些因子能幫助腦細胞的成長和發展。有外國的研究指出,恆常的帶氧運動甚至能增加大腦內海馬體 (Hippocampus)的體積(海馬體是腦部負責記憶的區域)。運動期間,大腦需要協調肢體的動作,能訓練腦部的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絕對是能令人更「醒目Smart」。

「運動金字塔」

  為了達到以上所講運動的好處,建議各位能在日常生活中按照「運動金字塔」來制定運動計劃。

  「運動金字塔」的底層代表是基本的身體活動量。世界衞生組織將步行列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每日步行最少一萬步,有助各項健康指數達標。若以每分鐘走120步來計算,累積有 90分鐘左右的步行時間便能達標。

  「運動金字塔」的第二層是帶氧運動:建議每星期累積 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9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例如游水、緩步跑、急步行、健康舞等。一般來說,進行中等強度運動時,有些氣喘,不能唱歌,但仍能一口氣說出完整句子。

  「運動金字塔」第三層建議每星期進行2-3次的肌肉阻力訓練,特別針對上肢、下肢的大肌肉和核心肌肉。通常可利用自身的體重或其它重物作阻力,每個動作做10-15下,完成後感到有些疲累為之適合;每組動作重覆2-3組。

  「運動金字塔」的頂層表示我們要盡量減少安坐的時間,例如在看電視期間,也能同時進行踏步或其它肢體的動作。我們不妨由生活細節開始,慢慢建立「活躍的生活模式」(Active lifestyle)。

  運動有益身心而且「免費」,實在是上帝賜予人類美好的禮物。祝願各位「日日運動半個鐘、醒神健康人輕鬆!」大家齊齊「Smart Move」!

關心健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常見的都市病,慢性胃炎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近年增加了新型的膽汁反流性胃炎及疣狀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演變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胃癌前病變。患了慢性胃炎,一定要及早治療,尤其有腸上皮化生者,若錯過治療時機,會產生癌變。

  慢性胃炎病因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因素(營養不均衡、喜食辛辣等)、吸煙、飲酒、藥物(非甾體抗炎藥、激素等)等;內源性:年齡、遺傳易感性、膽汁反流、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胃炎等。而緊張、焦慮、激動、暴躁、憂傷等均會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狀。

  慢性胃炎之經過、輕重長短不一,多呈慢性消化不良症狀,如食欲不振、胃脘飽滿、口腔常具糊樣味覺,喜食辛辣或酸焗香濃之品,口有惡臭,舌苔厚膩,常有噯氣吐酸,時或嘔吐,如屬酒客往往有晨間嘔吐,大便異常,多發便秘,亦有呈腹瀉症狀,患者常呈顯著的神經徵狀,如頭部脹痛、精神抑鬱、失眠、甚或眩暈、面色蒼白,胃酸初稍增多,病久即減,胃粘膜大部份萎縮,病患過程徵狀輕微者,可不致於嚴重痛苦,但亦有胃部症狀劇烈,甚而影響營養狀態,病久纏綿,可因營養不良而致危及生命。

  慢性胃炎是最常見的胃病,屬中醫學「胃脘痛」、「痞滿」、「吞酸」、「嘈雜」、「納呆」等病範疇。中醫認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逸失常,導致肝氣鬱結,脾失健運,胃脘失和,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發種種症状。在臨床上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中醫辨證主要分為肝胃不和型、脾胃濕熱型、脾胃虛弱型、胃陰不足型、氣滯血瘀型五個類型,因此臨床上常採用舒肝理氣、健胃祛濕、和胃止痛、補中益氣、養陰清熱、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

  預防慢性胃炎要忌煙酒、濃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品。不宜吃過甜、過鹹、過濃、過冷、過熱、過酸的湯類及菜餚,以防傷害胃黏膜。忌暴飲暴食。大量飲用碳酸飲料也會對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食宜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均衡營養。並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灶,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導致慢性胃炎。

關心健康:經痛

經痛,是女性月經來潮期間出現的疼痛。典型的症狀大約持續不到三天,經痛通常出現在骨盆或下腹部;其他的症…

繼續閱讀

關心健康:高血壓病

  高血壓早期會有精神緊張,每當勞累後出現輕度而暫時性血壓升高,去除原因或休息後便可恢復。有的患者可…

繼續閱讀

關心健康: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中老年人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各種原因引起胰島素的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