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面對現實?!

  人生離不開困苦。在醫院當心理治療的工作,見到不少長期病人,受盡身體痛楚和情緒打擊。難怪他們很多時候見到我,第一句就是:「你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例如催眠或甚麼,幫我永久脫離這痛苦和折磨」

  問題就是,他們之前通常已見了不少的醫生或治療師,試過不少方法。聽到的答案,不是「沒辦法」,就是「再過一段時間啦」。在現實裡,的確有不少病人會被治愈,不用再到醫院;但是也有為數不少的病人,根本沒有永久治好的辦法,只能長期帶著病患這事實度過他們的人生。

  所以,當病人再一次帶著期望來到我面前,我便會細心回應,務求他們醒覺:有時候,未必可以盡除身體或情緒的病徵,反而需要學習的,是如何與病、病徵和困苦好好相處的辦法。

  雅兒的主要病徵是驚恐,對她來說,莫名其妙,突如其來的恐懼,加上心跳,呼吸加速,頭暈等徵狀,簡直比死一樣可怕。她用盡辦法,避開引起驚恐的場合,例如自己一個留在家中、乘搭某些交通工具如地鐵等。她為了逃避恐懼感,更濫用安眠藥,務求使自己感覺不到這些徵狀。問題是,幾年過去她的驚恐仍沒有消失,反而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她漸覺青春消逝,若自己再不好好把握,人生的工作和機遇便會離她而去。

  雅兒自己都明白,她越是逃避驚恐,驚恐越是揮之不去。但她堅持:「我不能接受或面對驚恐」。如此這般,她陷入了被困在驚恐中的僵局。

  其實,有一種心理治療,正正針對雅兒這種問題,名為接受與承擔治療。這治療明確指出,病者用於控制各種長期病徵,例如焦慮、憂鬱、長期痛楚等的手段,假如過度使用,可能會產生反效果。譬如對於疼痛,若長期逃避,避免活動;又或依賴藥物去避開焦慮、不安的情緒,很多時候反令病情加深,就好像雅兒困在驚恐裡一樣。治療提出,「接受」是一個相對可行的辦法。雖然不能帶我們脫離痛苦,卻幫助避免痛苦進一步加深。

  小燕因心臟問題須做手術,之後不幸引發一連串併發症,引致不良於行,須坐輪椅出入,變為傷殘人士。她因而困在家中,變得情緒憂鬱。起初她很難接受這事實,常常抱怨,為甚麼醫生要她接受手術,也自怨自艾,感慨自己命運不好。但漸漸她似乎接受了現實,在他人協助下學走幾步,開始面對自己傷殘的狀況,也開始把握時間,做一些以前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情,例如看看書、聽聽音樂。憂鬱情緒似乎慢慢穩定下來。

  常常有病人說,接受病情,感覺就等於絕望,所以絕不接受。但事實往往是,經過一連串的治療,如果進展有限或不如理想,對這些病人來說困苦會是倍增,也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時候其實是重新考慮接受的時機。對小燕來說,縱使往後她恢復行動的能力不如理想,她也未必會完全倒下來,反而有機會重整人生的方向。大前提是她需要確認並接受自己的限制,不再盲目堅持回到以前的狀態。

  我為病人做「接受與承擔」治療,會強調這不等於叫他們完全放棄醫療。他們大可接受必要或有用的治療方法,但心態上就要做好兩手準備,接受有可能會繼續面對反覆的病情。

  此外,接受與承擔治療特別強調,生命不要因為長期病徵而完全停下來,或困在尋找治療的循環裡。換句話說,大可抱著殘破的身軀或心靈,而仍舊過有價值的生活。重點就是過活,尋找價值和意義,就如小燕的例子,她的活動能力大不如前,但她仍可選擇過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

  在茫茫人生中,我們的終點站在哪裡?以往的人生經驗,會否成了我們的包袱?就如文中的病者一般,我們會否受疾病,痛苦的拉扯,而迷失了我們的方向,甚或在原地一再停留?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人生就如一趟巴士旅程,我們自己是司機,而人生旅程中的痛苦就好比巴士上的乘客,威嚇著要終止我們的旅程。如果把目光盡放在這些乘客上,不停和他們理論,想趕他們下車,我們的巴士就失去了方向,不能前進。接受現實,是自我的提醒,為著要去我們的目的地,縱使帶著痛苦、麻煩,趕之不盡的乘客起程,也是合理的選擇。

解開心結:護「腦」天使—面對腦退化的情緒和行為

  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紀大不一定會患上認知障礙症,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的機會率確實會上升。據估計,在香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中,每一百人便約有五至八人患有認知障礙症(俗稱:腦退化症/老人痴呆症)。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我們更需要對這症候有正確的認識。

  認知障礙症除了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在某些情況下,若腦退化發生在我們腦袋裡的情緒管理區域,亦會引起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反應。在我的心理治療室內,許多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屬都會因為需要應付和處理患者的情緒問題而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到來尋求臨床心理學家的建議和輔導。

  抑鬱情緒在認知障礙症中是常見的。有很多家屬這樣說:「他好像變了做另一個人!」有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很多情緒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出現空虛絕望的感覺,害怕接觸人和事物,或睡眠和胃口出現改變。若家屬堅持用客觀的事實去否定他們心中的情緒,例如說:「你不用感到不高興啦!」患者可能會出現更多情緒上的反應。反之,家人可嘗試問清楚他情緒背後的原因從而給予安慰,亦可陪同他看醫生作診斷,因為抑鬱情緒是可以透過藥物和心理治療醫治的。

  除了抑鬱情緒外,某些認知障礙症患者亦會出現焦慮和恐慌的情況,好像「慌失失」一樣。他們可能會坐立不安,重複問問題,或顯得非常依賴。家人可試用3R 的方法去處理這些焦慮反應:1)給予肯定(Reassure):先告訴他你就在他身邊,正在聆聽他的需要。2)回應患者的情緒(Respond to emotions):無論患者擔心的是大事或小事,家人先不要批判事件的嚴重性,反而可幫助患者說出他心中的情緒。例如說:「我看見你坐立不安感到很煩躁呢。」或「我知道你因為今天要見老朋友而感到很慌張。」3)轉移焦點(Refocus attention):將患者的憂慮轉化為一些活動。例如,坐立不安的時候可陪同他到公園散步,或播放熟悉的音樂和影片去冷靜情緒。另外,家人亦可幫助患者提供協助記憶力的工具,如鬧鐘、日曆、筆記或舊相片等,以便減少他們對家人的依賴。

  認知障礙症亦會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很多不便,有時腦退化的情況亦會影響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因此,某些患者可能會顯得脾氣暴躁,嚴重的話亦會作出言語或行為上的傷害。家人可先了解患者是否身體上感到不適,因為身體的疼痛有時亦會令人感到不安,那就要盡快尋求醫生的協助。我們要明白患者脾氣暴躁背後是有原因的,盡量不要將對方言語上的責怪完全加在自己身上。在許可和安全的情況下,倘若家人亦感到自己的情緒有波動,可提醒自己暫時離開現場,如去公園散步十分鐘或到洗手間洗面,然後再返回現場協助患者冷靜。家人亦可嘗試用舒服的音樂、緩慢的運動(如:拉筋)和按摩來替患者放鬆心情,並要避免在言語或行為上直接衝突。

  睡眠質素與認知障礙症是環環相扣的,有部分患者或會遇上失眠或睡眠失調的情況。大家可參考以下的基本睡眠小提示:1)找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不能太熱、太冷或太光;2)定時起床和上床睡覺;3)日間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助增加晚上疲倦的感覺;4)避免飲酒,咖啡因或吸煙引至晚上不能入睡,並盡量避免看電視或電話螢光幕,因為光線只會更刺激腦袋和眼睛;5)如晚間不能入睡,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宜離開睡床的範圍,可以在沙發或客廳坐下做些靜態的活動(如:聽音樂、看報紙等),到有睡意時才返回睡床睡覺,我們可透過加強身體感覺和環境的聯繫性,使在床上更容易產生睡意;6)若睡眠問題持續和影響日常生活,患者及家人應及早求醫。

  認知障礙症不單是一種生理上的退化,它亦包括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如你懷疑自己或家人出現病徵,可請教醫生作出診斷;同時,亦可找臨床心理學家做腦神經功能和情緒評估,了解認知障礙症的種類而對症下藥。患上認知障礙症並不如坊間說的那麼災難化,只要及早求醫,在生活和心理上作出調整,便能平安快樂地活下去。

參考資料:

  1. http://www21.ha.org.hk/smartpatient/tc/chronicdiseases_zone/details.html?id=174
  2. http://www.dementiacarecentral.com/caregiverinfo/coping/emotions

解開心結:孩子的情緒學堂

  去年一套叫好又叫座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玩轉腦朋友》,小主角看似平凡的成長故事,背後原來具深度寓意的情感敎育。笑中有淚引起不少成年人的共鳴,因為電影其實是在描述一個你和我與生俱來的伙伴們的故事—情緒。

  五個可愛的角色(阿燥、阿憎、阿樂、阿愁和阿驚),正是我們都經歷過的情緒(憤怒、討厭、快樂、憂愁和害怕)的折射,這樣一來「情緒」這個既複雜又抽象的概念就變得生動又有趣。小主角面對搬家及轉校等轉變時,焦慮、挫折、悲傷等負面情緒接連出現令她手足無措,過分強調樂觀忽視負面情緒反而使她越發焦躁。逐漸小主角發現每個「腦朋友」,也就是每種情緒其實都有它的功能,例如「阿驚」督促我們遠離危險事物;「阿燥」讓我們調動資源應付威脅等。而這些情緒感受也需要疏導,不能被忽視或過度壓抑。

  電影呈現了在孩子們小小的世界裡,原來有著如此敏感細膩的豐富情感。喜怒哀樂乃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們有時會忘記孩子有快樂的時候,也有需要悲傷憤怒的時候。有不少家長笑言,電影中描述小朋友如過山車一般情緒起伏的場景非常熟悉。畢竟孩子們初學習與情緒相處,即使是成人,也會有情緒暴走的時候,何況是言語表達能力尚稚嫩的他們。而更令家長有共鳴的,是故事中父母不知從何入手幫助子女處理情緒的絲絲無奈。事實上,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在八十年代已提出,情緒穩定的父母較能培養出穩定情緒及性格的孩子。比起「言敎」,孩子更傾向觀察(observational learning)及模仿(modeling)父母的「身敎」來學習表達情緒。《情緒智能》的作者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形容家庭是孩子們學習情緒管理的人生第一學堂,父母著實是重要的啟蒙「敎練」。父母真誠的聆聽及陪伴、引導及支持,對子女日後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尤其重要。

  要裝備自己成為孩子的敎練良伴,家長可以參考寫作《怎樣敎養高EQ小孩》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敎授Dr. John Gottman的意見。Dr. Gottman分析家長處理小孩子情緒的方法,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型:

  1. 忽略型(Dismissing Parent):輕視及忽略孩子的情緒反應,認為小朋友的感受不重要。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會無視甚至嘲笑他們,希望負面情緒盡快消失。例如:「你發脾氣的模樣真滑稽」、「你停止哭鬧就讓你玩手機」。久而久之,孩子習慣否定自己的情緒,不懂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2. 否定型(Disapproving Parent):敵視孩子的情緒反應,認為小朋友故意透過哭鬧操控大人達到目的。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覺得這反映孩子品格有缺點,反叛又不聽話,會批評或責罰他們,例如:「我數三聲,你再不閉嘴罰你不准出街。」「你不應該哭,真無用。」同樣的結果,孩子不接納自己的情緒,亦不懂如何管理情緒。
  3. 放縱型(Lassie-faire Parent):能包容孩子的情緒反應,但未能有效設立限制或規範小朋友的行為。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時,會作出安慰,但沒有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很快又故態復萌。例如:「算了吧,下次不要這樣。」「不要生氣,我們再玩多一會。」沒有學習有效管理情緒,影響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

  顯而易見,以上三種處理方法並未能幫助孩子學會接納情緒及感受、管理自己的情緒或學習解決問題。所以Dr. Gottman建議,第四類情緒敎練型(The Emotion Coach)的敎養方法更有利小朋友的情緒發展。當子女表達負面情緒時,情緒敎練型的家長會:

  • 關注孩子的情緒及感受;
  • 重視與孩子一起經歷情緒,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
  • 以同理心去傾聽,確認孩子的感受(不等於認同其行為);
  • 協助孩子表達他正在經歷的情緒;
  • 陪伴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可行辦法,同時設定合理規範。

  家長在留意照顧子女的情緒需要之餘,對自己的情緒感受亦要保持覺察,做到身敎心敎。

  學習跟情緒做朋友是一生中重要的課題,妥善的情緒管理有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升心理健康,面對逆境及解決困難時更具彈性。電影親切地提醒了我們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正視及接納自己這群各有個性的「腦朋友」就是情緒管理重要的第一步。

參考資料:

  1. Bandura, A. (1985). Observational learning. In S. Sukemune (Ed.), Advances i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okyo: Kaneko-shoho.
  2. Goleman, Daniel.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3. Gottman, John, and DeClaire, Joan.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New York: Fireside, Simon Schuster (1998), pp.19-41.
  4. Gottman, John, and Katz,“Effects of Martial Discord on Young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and Heal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57 (1989), pp.47-52.

解開心結:當飲食遇上精神壓力

  阿賢近來的生活有很多轉變:搬家、轉工、還要照顧剛完成手術的家人。她堅持事事親力親為,盡心盡力做到最好。然而,勞碌的生活令她感到很大壓力。只有在吃東西時,她才頓感心情放鬆。阿賢漸漸開始「隨時吃」,即使她並不感到肚餓。

   經常穿著的牛仔褲,一次比一次難扣鈕,阿賢意識到靠吃來減壓令自己肥胖了。可是,她越抑壓食慾,想吃的衝動卻越大,心裡經常充滿著吃與不吃的掙扎。有時,她忍不住去吃個痛快,吃完卻又後悔自責。

精神壓力影響飲食

阿賢經歴的正是由精神壓力而引起的飲食問題。正常飲食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飢餓,攝取營養,以維持身體健康。由精神壓力而引起的飲食則主要為安撫情緒:不快樂時可能吃蛋榚、朱古力;氣憤時可能吃掉一桶炸雞; 感到無聊時可能吃薯片、糖果、杯麵……不論是食量,或吃喝的頻密次數,都超出身體對飲食的基本需要。

  1. 影響食慾: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當人受到壓力,腦部會即時分泌抑制食慾的荷爾蒙(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簡稱CRH),使人暫時減少食慾,全力應付挑戰。然而,當壓力持續,身體會分泌另一種荷爾蒙「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腎上腺皮質醇刺激細胞釋放葡萄糖、脂肪及氨基酸,以增加身體能量對抗壓力。當壓力過去,腎上腺皮質醇會相應回落。但假如壓力長期偏高,腎上腺皮質醇水平高,會抑制CRH分泌,令食慾增加。

    精神壓力亦會妨礙睡眠。睡眠不足一方面會減少身體分泌負責傳送「已經吃飽了」訊息給腦部的荷爾蒙Leptin,另一方面會增加分泌使人感到飢餓的荷爾蒙(Ghrelin),導致食慾增加。

  2. 影響對食物種類的選擇

    有研究報告指出,精神壓力會令人渴望吃高脂肪、高糖分食物。這是因為當高脂肪、高糖分食物被消化,會抑制大腦產生和處理壓力訊息以及相關情緒區域的活動,令人減少感到有壓力。所以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又被稱為「安慰食物」。但研究發現,大量進食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會導致成癮問題。身體會出現耐受性,需要吃更多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才能感到滿足。一旦吃不到這類食物時,便可能出現吊癮徵狀,結果減壓不成反而更感到有壓力。(註)

應付因壓力而引起的「想吃的衝動」

  • 思想目的 運用放鬆技巧,先令自己冷靜下來。例如做深呼吸。然後,問自己:「我現在是因為肚餓而需要進食,還是為了心情欠佳而想吃?」
  • 思想後果 再問自己:「如果現在吃了,我會否感到後悔和自責?」
  • 喝一杯水 當有衝動想吃,便先喝一杯水,製造飽腹感,能降低想吃的意欲。
  • 刻意分心 將自己喜歡做的幾項簡單活動寫在咭紙上,隨身帶備。當有衝動想吃,便專注地去作這些活動,把心思從吃上移開。
  • 清潔牙齒 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經驗:擦牙後,不想進食以免弄髒潔淨了的口腔。也可以想像自己正在擦牙,口𥚃充滿薄荷清涼爽快的感覺。
  • 有益取代 可以健康小食代替高脂肪、高糖分食物。
  • 控制 將大包食物分作小份,並分開存放,減少吃過量。
  • 眼不見為淨 將零食移離視線範圍,放在不易拿取位置,有助減少取食意欲。
  • 淺嚐即止 對進食高脂肪、高糖分食物,要為自己設限。例如,最多吃四口甜品便停止,並馬上將食物拿走。淺嚐即止跟吃掉整份甜品所帶來的安慰作用差不多,但對健康和體重造成較少負擔,且能增加自我控制成功的滿足感。
  • 定時進食 一日三餐要定時進食,以免因飢餓而胡亂飲食。
  • 避開誘惑 三餐以外,避免在食肆和零食店林立的場所閒逛。
  • 只買所需 假如十分想吃漢堡飽,便只買漢堡飽,不要因為套餐價錢好像較化算,便把原本沒有打算吃的薯條汽水也吞掉。專心細嚼漢堡飽,並對自己說:「我已吃過我很想吃的,我的需要滿足了。」

註: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 (2015)

解開心結:當疼痛遇上音樂

  痛症的困擾容易令人產生焦慮、鬱悶、沮喪等負面情緒。除了依靠醫護人員和藥物治療外,我們也可以積極地找出對自己有效的應付方法,以減輕痛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音樂與痛楚

  心理學研究發現,音樂能減輕人對痛楚的知覺。美國猶他州大學有研究員安排百多名志願者聽音樂,並吩咐他們要在旋律中尋找某種聲音。當志願者全神貫注地聽音樂時,研究員電擊他們的手指尖,同時透過監測腦電活動來量度各人對疼痛的反應。結果發現越專心聽音樂的志願者,他們感覺指尖痛楚的程度越低;對痛楚越感焦慮的志願者,越受惠於用音樂來減輕痛楚。研究員認為音樂的種類並非最重要的考量,強調只要能引起受助者興趣專心細聽音樂便能發揮減痛效用。

  其他研究也發現,音樂能減輕病人進行手術前的焦慮和對鎮靜劑的需要。在進行手術期間,病人認為聽著音樂能減輕在手術過程中的不適。手術後,在療養期間聽音樂的病人較少需要止痛劑。

音樂如何能舒緩痛楚?

  音樂能活化腦部負責獎賞和減輕焦慮效應的區域,而這個區域同時也負責止痛工作,因此能紓緩痛楚。從聽音樂而產生的正面情緒也能調節人們對痛楚的知覺。一眾研究人員嘗試仔細地分析音樂的節奏、旋律、音域、音樂的高低、聲響強弱和音質等是如何牽動不同的情緒。雖然各方的研究至今仍然未有一致定論,但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音樂裡的某些結構特質有助預測聆聽者的情緒反應,希望能有系統地利用這些特質,幫助受助者改善情緒和紓緩痛症。

  此外,有研究員相信聽音樂能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他們將病人分為兩組:一組病人帶著正在播放音樂的耳機進行牙齒根管治療(即杜牙根),另一組病人則帶著沒有播放音樂的耳機進行相同治療。結果一邊聽音樂一邊進行治療的病人感到較少痛楚。研究員相信這是分散注意力的作用,以及音樂掩蓋了治療儀器操作時的噪音,減少令病人緊張不安。

  在美國Mayo Clinic Hospital用豎琴音樂為住院病人改善生活質素的治療師則認為,聽覺神經脈衝對聲波頻率、震幅、音色等具獨特反應,所以豎琴聲波能降低身體交感神經系統的激發水平,有助減壓、紓緩緊張情緒和促進深層睡眠。即使聽力不佳,治療師相信透過皮膚、肌肉、骨骼和中央神經系統,病人亦會因身體跟豎琴聲波的共振效應而獲得好處。

  除了感官刺激,音樂的旋律、節奏、歌詞和所用的樂器等會使聆聽者產生各種聯想,這些想法會改變情緒。當聽到憂鬱的旋律,我們不期然地想起淒慘的景況,心情便跟著沉重起來;當聽到輕快的旋律,我們會聯想起舒適寫意的情景,心情變得愉快,繃緊的肌肉也不知不覺地逐漸放鬆了。

將音樂融入痛楚管理

  要管理痛楚,須首先了解自己的疼痛成因、模式、和因疼痛而帶來的問題;透過記錄疼痛增加或減少的情況,便可找出疼痛的規律。

  選擇一些自己喜愛而又能聯想起舒適意境的音樂。有研究發現,個人喜好的音樂比其他音樂更具鎮痛效果,這是因為個人喜好的音樂往往能把我們跟過去的經驗連結,更易令我們投入在音樂中:「聽到這首歌,令我想起我十分喜愛的歌星,他的聲線令我陶醉不已」、「我每次聽到這首音樂,心裡都充滿著感恩、喜樂。」、「每當我失意時,這首歌的歌詞總能安慰我」。

  將這些音樂預先錄備好,例如是燒錄成音樂光碟,或儲存在隨身播放器和手機中。這樣做有三大好處:

好處一:當感到疼痛時,能夠快捷方便地播放。

好處二:熟悉的旋律會令自己更容易投入在音樂𥚃,預知旋律的變化則能加添安全感。

好處三:可以為自己的疼痛做些事「未雨綢繆」,能提高自主自控的良好感覺。

  了解自己的痛症、能力和限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投入音樂中。例如,用拍掌、搖擺身軀和踏步等方式隨著音樂打出節奏,輕鬆而有規律地放鬆繃緊的身體。

  除了聽音樂,還可以唱歌、彈奏樂器,甚至作詞、作曲、改編音樂等。一方面能分散對痛楚和負面情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融入個人感受,抒發情感,更能發揮內在潛能,增添生活樂趣。

解開心結:培養正面思想的習慣

  培養積極正面的思想就像栽種植物一樣,除草殺蟲的功夫固然重要(所以要反省自己有否犯思想上的錯誤),但施肥澆灌更不可少。那麼,我們當怎樣運用思想的正面力量,達到目標,令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和美滿呢?

  首先,我們要分辨兩種不同性質的思考,第一種稱之為「意義的思考」,焦點是尋找意義和價值。心理學研究和心理治療的理論認為,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求。很多心理問題其實最終都是源於對意義和價值追尋的放棄或幻滅,例如抑鬱可以是由於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和方向造成的。

  所以,要活得開心、積極,就必須多作意義的思考。到底甚麼才是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的人生?這沒有劃一的答案,不同的人抱持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認為賺錢享受人生就最有意義;有些人認為能享受天倫之樂才是最有意義;有些人視個人成就最有價值;有些人則覺得助人或做義工最有意思。無論怎樣,每個人都應該明白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何在,然後盡力過有意義的生活。

  在這裡值得一提,很多人認為甚麼事情才是有意義的想法,未必是出於自己的。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都不停地受人影響,很多思想可能都是從別人而來的,例如社會上大多數人,可能包括自己的父母,都認為賺錢、財富、地位等極為重要,是快樂人生的必需品時,你也難免會受到感染,持相似的想法。但問題在於這是否你真正的感受呢?你是否真的相信追求這些東西就是最有意義呢?我們必須明白,認真地為自己去活相比活在別人的影響下要好。

  第二種積極人生的思考就是「可能的思考」。想像力是人生智慧的寶藏,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由豐富的想像力產生的。意義的思考能為你的人生確立目標。很多人一生沒有理想,或是中途放棄理想,就是因為沒有想像到理想達標的可能,所以不敢想像,被所謂的現實圍困,沒有膽量去想像理想得以實現。所以,若你想達到目標,就要儘量多想像達到目標的遠景,越細緻越好,和達到目標的途中需要做甚麼事情。不要輕看想像力,它是推動你努力向前的最佳拍擋。

  既然正面積極的思想是這麼重要,為何真正樂觀積極的人卻又不多?又或者許多時你希望不往壞處去想,但偏偏就是不能;總是為事情憂慮,彷如與樂觀這兩字無緣似的。原因何在?你要知道,憂慮悲觀的想法也不是亳無用處,俗語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又謂「未雨綢繆」,憂慮可使你提防問題出現或惡化,是生存之道,是自我保護的本能;但過份憂慮或經常憂慮就會製造問題,帶來負面的影響多於正面的影響。那麼,如何能減少憂慮,培養積極正面的思想呢?

以下10項的樂觀原則可作為參考:

  • 我們自幼養成不同的思想習慣,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憂慮悲觀的思想習慣會帶來負面情緒和不利的結果。
  • 我們若非經過自覺性的檢討和反省,通常都不察覺自己固有的思想習慣。遇事時自然會按這些習慣來思考。
  • 要改變這些思想習慣是可以的,但必須多練習,扭轉負面想法,多以正面的角度去思考事情。
  • 要扭轉負面想法,必須清楚了解這些想法的禍害,明確的決定不再受這些想法拖累。所以,認清負面思想的真面目,對改變這些想法非常重要。
  • 習慣是有它自己的生命的,當你想改掉它時,它必然會反抗,你不要退縮;每當你稍有進展時,就當獎勵自己,欣賞自己的成果。
  • 起初,要你多從正面樂觀的角度去思考事情並不容易,可能要費很大的氣力才能想到一個積極的理由或樂觀的想法。但只要你堅持,漸漸地你就會習慣新的思維,遇事時這種新思維的產生也就愈來愈易。
  • 當初,你可能要刻意的勉強自己去尋找正面思想的角度,過程中你要夠創新、大膽,不要受傳統的框架所限制,多欣賞生命的種種,學習小孩的純真和創意,這樣,自然能創造出新思維和樂觀心態。
  • 當然,不單是遇事時要樂觀思想,更重要的是你有否堅持樂觀積極的人生觀,也就是做人的心態。積極的人生觀就如航海中船的舦盤一樣,助你朝你的目標和方向前進。
  • 培養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可從人生的真、善和美的經驗中入手,多思想、欣賞這些人生中難得的事情,可助你持守對人生的信心,體驗人間有愛和對未來抱有盼望。
  • 最後,緊記思想主宰我們的人生,這是亳無置疑的事實,你培養怎樣的思想,就會有怎樣的人生,豐盛圓滿還是無聊痛苦都在乎此。所以,不可以輕看你的腦袋,應將它發展成你最重要的資源和最佳助手,使你的人生愈走愈積極和光明。

解開心結:傾聽情緒

  我們發覺,很多情緒病(包括抑鬱症,焦慮症等)患者,原來對自己的情緒都抱有誤解,以為所有的情緒都不受控制。由於他們病了一段時間,便認為情緒病不能治好,等同絕症。難怪,他們視自己的情緒如洪水猛獸,不敢接觸它,別說去處理它了。但其實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進入內心並聆聽情緒的聲音。就讓我們來學習與情緒共處的秘訣。

重新認識情緒

  我在醫院帶領一個小組,目的是讓情緒病者重新認識自己的情緒。首先是接受情緒的教育,明白到情緒是我們的重要功能,就算是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也都起著保護和提醒我們的作用。只不過,假如負面情緒長期出現,造成失調的現象,情緒便變得不受控制,越演越烈。隨著我們的人生事件出現,情緒病便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情緒病小組組員認識到,要打破情緒病的惡性循環,便需要「入虎穴,得虎子」。第一步學習的,就是傾聽自己的情緒聲音。我們發現,很多組員原來雖然長期受情緒影響,但往往用了壓抑逃避等方法,從來沒有真正面對情緒。他們分享,憂慮恐懼出現的時候,便立刻服用精神科藥物,再去睡覺,又或是不斷重複思想令自己擔心憂慮的事情,往往的結果是,他們一直都「怕了」自己的情緒,以後只好重複使用以上的方法去「消滅」情緒,只能治標,未能治本。

察覺情緒出現和變化

  在小組裡,組員都學習一種察覺的方法,先讓自己靜下來,從呼吸開始,留意自己的一呼一吸,處理好內心紛至沓來的思緒。這時候,再去察覺情緒,慢慢感受它的性質,變化,以及起起落落。同時,留意身體感覺以及思想怎樣隨著情緒波動而出現,以至消失。利用浮雲和大海波浪的比喻,組員更能觸摸自己情緒的變化。

  我們也讓組員聆聽或觀看不同的影音資料,從中發現,原來我們的情緒都容易受外界的刺激影響,特別是情緒病者,原來特別的敏感。有組員分享,看了日本311地震的短片,立刻勾起他當時身在日本驚惶失措的回憶。

  透過察覺情緒的訓練,組員慢慢開始留意到自己的情緒出現模式,以及自己的慣性反應傾向。有組員分享,每次恐懼的感覺一來,她都跟感覺說「不」,拒絕讓恐懼進入內心。也有組員反映,儘管留意到自己的羞愧情緒,但都不能阻止自己的慣性反應,對其他人容易出現強烈的羞愧感。似乎,情緒這隻洪水猛獸,你越察覺牠,越容易被牠牽著走。

以新的方式應對情緒

  這時候,需要重新學習對情緒的應對方法,這些方法的重點是透過察覺情緒的基礎,進一步去傾聽和回應情緒帶給我們的訊息。既然知道過往對情緒的壓抑或逃避只會進一步強化情緒,形成不健康的惡性循環,便要選擇一個新的,對情緒的包容方式。組員要學習去為自己決定,繼續以往的逃避方式,還是要作新的反應,接受自己出現的負面情緒,傾聽並包容它。就如一個相處已久,一直被認為是敵人的傢伙,我們能嘗試伸出友誼之手,去接觸他、聆聽他、嘗試瞭解他嗎?

  對某些人來說,這種重新學習應對情緒的方法,是一種當頭棒喝,點醒了他們對自己情緒控制的迷惑。但對一些患病已久的人,包括本小組的組員,這就像積習難改一樣,是很難跨出的一步。要提出的是,在小組內,如出現了同舟共濟的集體感覺,組員之間便會互相鼓勵,而且暫時未能改變的組員,眼見其他組員出現改變的時候,也起了正面的鼓勵作用,為自己日後的改變奠下基礎。

  組員會繼續學習如何正面應對情緒的方法,包括善待自己,自我紓緩,作相反行動等等。篇幅所限,不在此詳述。縱觀整個小組,其目的是讓情緒病人從根本源頭去找出情緒失調的成因,透過認識及察覺自己的情緒反應,瞭解一種長期的慣性反應模式,並為新的、健康的情緒反應模式開路,作出嘗試。從一些病人的成功個案裡,我們辨認出面對情緒病一條可行的治療之路。對個人來說,尤如上了一趟情緒過山車之旅,隨著速度不一的上落與起伏,對何謂自我的認識也增加了不少。

解開心結:一顆臨在的心

  病痛使人身心受壓,因為所面對的壓力往往來自多方面。身體方面:壓力來源包括因疾病所引致的身體不適(如疼痛、反胃、氣喘、頭暈、痕癢、腫脹、失眠等)和行動不便(如要使用手杖或輪椅),或因意外所導致突如其來的身體創傷。心理方面:壓力可以來自疾病本身的診斷(如癌症、心臟病、長期痛症、慢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不同的醫療程序、治療、不確定或惡化的病情等。有些病人會感到難以適應住院生活,亦有些病人在其他生活範疇如工作、自我照顧、社交、進行興趣活動等能力會因病痛而下降甚至喪失,使生活質素及自我形象受損。

不自覺地鑽牛角尖

  面對以上種種很多自己控制範圍以外的不明朗因素,病人少不免會感到徬徨、害怕、無奈和焦慮。同一時間,又可能會感到很氣憤,不明白為何自己會那麼不幸?心情很複雜,容易被情緒操控,有時亦可能會感到很無助、沮喪及抑鬱。很多人都認為在面對病痛而情緒欠佳時,應要樂觀、振作,堅強面對。但知而行難,事實上,情緒要來的時候,就像洪水猛獸洶湧而至,讓人招架不住。往往的情況是,腦袋想一套,心裡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碼子的事,腦袋總是不自覺地鑽牛角尖,不能自拔。

  心情低落時,不是越想越傷心,淚如雨下;就是封閉自己,與外界隔絕,提不起勁去做任何事情。感到壓力已到頂點,快要爆發,面對任何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時,就很容易發脾氣。在電光火石之間,不該說的話可能會衝口而出,對身邊人造成傷害,後悔莫及了。害怕面對所困擾的情緒,長期壓抑或逃避它,只會令人感到麻木或身心不適。無止境破壞性地發洩情緒,毫無適當的調節被情緒操控,只會令自己更難受。

情緒並不可怕

  事實上,情緒並不可怕。它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背後代表著不同的需要,幫助我們去作出合適的行動去面對各種困擾。例如,面對難以預料的病情,適度的焦慮、徬徨,有助我們作出更好的準備去面對不同的可能性及治療方向,未雨綢繆去照顧自己。所以,如要調節情緒,我們可以學習培養一顆「臨在」 (presence)的心。試回想近期一次與別人訴苦或分享心事的經驗。一次你感到真正被聆聽的情況,這時對方有些甚麼特質讓你能夠暢所欲言?他們是否抱著好奇、接納及開放的態度、有興趣、有耐性、包容及非批判地用心聆聽你的說話?

  「臨在」,又可稱為「同在」,是指抱著以上同樣特質的狀態,讓我們有能力、感到安全地去聆聽自己,去留意及體驗此時此刻內裡需要被關注的感受,不去壓抑、逃避它。你會發現這些感受自然會向你發放訊息,讓你知道內裡真正的需要。簡單來說,「臨在」是指一種適切陪伴自己內心感受的狀態。

如何培養一顆「臨在」的心?

  當感到情緒困擾時,第一步要學習提醒自己去「停一停」,問當下有甚麼感受需要自己去關注,這些感受是在身體哪部分呈現出來的?並以好奇、開放的態度等「臨在」的特質去留意及確認這些情緒,不加以任何分析或批判,不標籤為好或壞,只是如實地覺察情緒。例如,傷心時,有些人可能會感到胸口隱隱作痛,有些人會感到很沉重,或者「乸住」。感到有壓力時,有些人胸口可能會感到「囉囉攣」或有東西壓住,有些人會感到喉嚨像有東西堵塞著。

  當覺察到此刻感受後,可繼續抱一顆「臨在」的心,有意識地去確認這種情緒,陪伴及感受一下它的存在,並問一問此刻有甚麼令它感到困擾、有甚麼是它想你知道的,然後再確認它。這樣,我們便可以逐漸與內裡不同的感受建立更健康的內在關係,而不被它自動控制或淹沒自己。

  「停一停」及「臨在」,能讓人有更大的空間去留意此刻的需要,悟出更多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亦可令我們感到放鬆了些。例如,當留意到及確認了「緊張」這感受,明白到為甚麼感到緊張,原來它是想提醒自己不用心急,要營造一個私人空間去安靜下來,人反而會感到舒緩了些。這樣,我們便不用再浪費額外力氣及時間去壓抑或逃避與困難有關的情緒,能讓它逐漸轉化為有助適應問題的內在資源。

解開心結:解開負面情緒的迷思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長輩都教我們如何快樂,避免痛苦,卻缺乏一個正視負能量的教育。在我的治療室內,人們常抱著疑惑的心態來問:「我的情緒有問題嗎?」,我通常都這樣回答:「你的情緒不是問題,而是你對它的理解和處理手法出了問題。」許多人來治療的目的是要「解決」負面情緒,但若我們對負面情緒有著一種避之則吉的心態,反而會令復原過程更加困難。

  以下,我想分享在我的治療室內常聽到有關負面情緒的誤解,希望透過這些訊息,解開人們對負面情緒的迷思,讓大家學習用正確的心態來了解它。

謬誤一負面情緒是很壞的東西

謬誤可引起的想法和行為:因覺得「我不應該不開心」而產生自責的感覺;或想到「傷痛的感覺並不重要,我不理會它便可以了」而收藏自己的情緒。

個案:阿李被認識多年的伙伴在一場生意合作上出賣,他投放的資本都被對方欺騙,他感到既傷心又憤怒,但卻埋藏這些情緒,因他覺得對朋友表示憤怒和傷心會損害自己形象,又感受到良心的掙扎,心情矛盾,睡眠和胃口變差,開始出現抑鬱的徵狀。

健康的觀念:負面和正面的情緒沒有絕對的好與懷,它們是身體對環境的自然反應,是具生存價值的,會驅動我們的行為來協助生存。例如我們看見大狼狗會感到恐懼而逃跑,我們失去自由會感憤怒而爭辯,對於別人做了違反道德的行為感到厭惡而進行譴責。在治療中,阿李學到他正經歷的情緒是被背叛後正常的反應。他意識到憤怒在告訴他,他需要向朋友討回公道;他亦察覺到傷心在告訴他一段關係經歷了破裂,他需要朋友的道歉。阿李決定跟朋友展開談話,並請法庭介入以取回他應有的東西。尋找情緒背後的需要能推動我們付諸行動,而不是在負面漩渦內無止境地轉動。

謬誤二:我現在的心情是永恆的。

謬誤可引起的想法和行為:容易感情用事,將眼前的感覺看作悲觀的永恆:「我今日唔開心,我成世注定抑鬱。」

個案:靜兒經歷失戀,相愛八年的男朋友向她提出分手,她過去一年內心情極度低落,並相信心痛的感覺只會有增無減。為了避免回想傷痛,她連好友聚會也缺席,埋藏自己,因她相信「只要心情一日未復原,她永遠都是有缺憾的」,直至身體出現毛病才正視心理上的鬱結。

健康的觀念:我們當下的情緒可能很痛苦,但它總會有淡化或轉變的一天。我們慣常在負面的情緒出現的時候,將它看成永恆,但當正面情緒出現時,卻相信快樂的時光瞬間即逝,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負面情緒「停留」的原因並不是情緒本身的錯,而是可能引發它出現的情況(如人,事)未有被妥善處理好。靜兒最初對自己的不快樂情緒下了一個永久性的判斷, 其實是為自己的心情復原設下了一個大陷阱。後來,她慢慢領悟到忐忑不安的心情背後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害怕孤單,於是她決定跟臨床心理學家一起積極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最後成功擺脫負面的旋渦。

謬誤三: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不好的,應該抑壓或將它發洩出來。

謬誤可引起的想法和行為:害怕自己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而強行抑制它,或覺得情緒應宣洩出來而雷霆大發,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

個案:阿明的婚姻生活並不快樂,經常和妻子吵架。每當有爭執時,阿明都默不作聲,將怒氣硬生生地吞下去,以免憤怒過度時作出過激的行為。但當他心情差的時候,控制能力便減弱,憤怒情緒一觸即發,有時還會動口兼動手,造成家暴問題,令阿明陷於無奈和後悔的心情。

健康的觀念:很多人以為打人、罵人、甚至打枕頭能給他們發洩的機會,但很多心理學研究指出,發洩其實不但不能有效地緩和情緒,反而會加強了下一次憤怒的強烈程度。況且,成功令到對方難受可能會使你「開心」一陣子,但對自己並不會產生長遠實質的好處。不過,過分壓抑情緒也有壞處。若情緒很久也不能平伏,會令我們容易反覆想著那些事,甚至影響睡眠和胃口。最佳的面對方法是提醒自己別讓問題積累,要在問題未嚴重前尋求解決。平時亦要保持身心健康,如做運動,閒娛社交等,有助減壓。阿明在治療中學會認識自己憤怒的原因,學習處理激動的情緒和跟太太改善溝通方法。

解開心結:病人賦能,由心出發

  陳先生是糖尿科轉介過來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他是一位的士司機,患病三年,病情反覆,其中一個主因是他並沒有遵從醫生的指示,在生活習慣上配合糖尿病的治療。雖然陳先生知道他必須「戒口」,小心飲食,吃比較清淡的健康食物,也需定時做適量運動,以控制血糖的水平,然而他經常缺乏動力和恆心,在飲食和運動這兩方面都處理得強差人意。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之後,陳先生明白到自己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以致很易放棄自我管理的計劃。經過一番的心理分析和鼓勵後,陳先生對健康的自我管理有較大的信心和較有能力實踐自我管理的計劃,病情的控制也漸見改善。

自己做疾病的管理者

  在傳統的醫學和疾病治療的觀念中,醫生是治病的權威,病人的角色就只是順從醫生吩咐,盡力配合醫生提出的治療,包括定期覆診、按指示服藥、甚至接受手術等。很明顯地,醫生扮演著主導的角色,而病人只是被動的接受治療,合作「聽話」的病人就是好的病人。然而,近年這種傳統的醫學觀念已經受到挑戰,特別是在長期疾病的治理方面,病人的角色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原因非常簡單,因在長期病患中,病人的生活習慣和疾病管理對病情的發展乃息息相關,很多疾病的治理,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等,都要求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嚴格注意健康的飲食、體重的控制、運動的習慣、和壓力的管理等,因這些病人的行為和生活習慣會直接影響病情的發展,例如很多的糖尿病人因不「戒口」而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水平,對病情非常不利,嚴重削弱治療的效果。

  故此,現代醫學非常注重教育長期病患者承擔起疾病自我管理 (Disease self-management) 的責任。病人需要明白到他們在控制病情方面其實是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學習每天管理好自己與健康有關的生活習慣,這任務要成為他們的「終身志業」。病人做自己疾病的主要管理照顧者,醫護人員只是擔當「顧問」的角色;醫生是疾病的專家,而病人則是自己生活的專家,彼此需要互相配搭,以求達致最佳的治病效果。

  然而,在教育病人疾病自我管理過程中,病人往往會缺乏自信甚至動力,可能原因是病人過往習慣依賴醫生的治療,在疾病管理上一向扮演被動的角色;而且要改變過去的生活習慣以配合健康管理也絕非易事,飲食、運動、壓力等情況也非說改就改這樣簡單。因此,近年醫護界也積極地提倡病人賦能 (Patient empowerment) 這個觀念,讓病人可以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去作疾病自我管理。

正面樂觀有助病人賦能

  病人賦能的過程包括四大元素:自覺、責任、自由和選擇,關鍵是病人明白和相信自己是有責任和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情況,為著自己和家人的最大利益,乃出於自願而非勉強的。當然,病人賦能也可能遇到不同的阻礙和困難,例如病人缺乏信心和恆心,依賴性強、缺乏方法等等。因此病人需要培養多些正面的心理,好去增強賦能和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病人需要學習積極和正面的處事態度,遇事保持樂觀的思想,多往正面的方向思考,並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應付,對未來也要保持希望,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心理素質,有助病人賦能和疾病管理。

  若要達致健康的生活管理,詳細具體的計劃至為重要,例如若想建立運動的習慣,病人可以首先評估身體的狀況,適宜做哪類型的運動,體力的要求是否適合,最好是自己本身都有興趣的運動,然後計劃一下每星期做多少次,每次多久,在哪些地方進行,是否希望有人陪同等等,也可以預設一些若達到目標時自我獎勵的方法,然後一段時間後自行評估整個計劃的成效和改良的方法。行動和嘗試是最重要的,不要只有空想,經驗的累積可以讓自己進步,使自己更有自信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心理學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和掌控感強的人一般會比較快樂和滿足,病人賦能可以提升這兩方面的心理質素,因而亦可增加病人的快樂和滿足感,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但願所有病人都能學習賦能和疾病自我管理,做自己健康和生活的主人,積極地面對病患,領悟到「苦中取樂」這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