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饒恕父母,放過自己

  不少前去尋求心理輔導的人,都是帶著情緒、性格、關係或工作等問題去求助,但問題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涉及童年期從父母而來的影響。他們有些對父母很痛恨,但更多的是對父母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也有些以為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很好,但當重新回想過去,才知道自己對父母也有不少埋藏在心中的恨怨。

  當然,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中國人相信百行「以孝為先」,我們怎敢怨恨父母呢?而他們當中,有些會選擇原諒父母,但也有些總是不能或不容易放下對父母的怨恨。讓我們嘗試看看以下一些常見的情況。

虐待

  虐待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包括性、身體和情感虐待。父母加害於子女的性虐待或性侵犯不用多說,其影響是非常深遠,因父母非但不能作為保護子女的守護者,反而成為子女的加害者,受害的子女要面對父母造成的傷害實在非常困難。但在比例上,更多發生在子女身上的是身體和情感方面的虐待。

  身體虐待方面,因中國人相信「棒下出孝兒」,故體罰一直被視為管教的有效方法。事實上,體罰和身體虐待的界線有時不是很明顯,因父母可以是出於教導子女的動機,但對子女卻可造成很嚴重的身體創傷,有些甚至是永久的甚或會導致死亡。我曾聽過受體罰的人分享,他們的經驗是「身體的創傷總會復元的,但因體罰帶來心靈上的創傷則不容易復元」。

  至於情感虐待方面,是指對兒童的情緒發展和自我價值產生傷害,可包括對兒童作出不合理、過高甚至具侵略性的要求或期望,超過兒童所能承擔的;或在言語上經常對兒童作出取笑、輕蔑、羞辱或排斥等。當兒童長期或嚴重的受到情感虐待時,將會即時或長遠損害他們的行為、認知、情感或生理的表現和發展(譚日新,2004)。從這可見,管教和情感虐待的界線可能比身體虐待更加模糊,因責罵怎樣才算過分,有時真的不容易定義,何況父母並非完全不可用責罵來教導子女,故有些人覺得他們所受的傷害是很難向別人道出,因此他們心中對父母的這根刺總是不能拔出來。

疏忽照顧

  兒童在身體或心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去茁壯成長,形成日後在身體的發展,或心靈、性格和情感的發展出現很大的問題。又或有些人因父母疏忽而經歷兄弟姊妹或別人侵犯或虐待,故形成心中對父母不易磨滅的憤恨。

偏愛

  有些人在童年的經驗中,看到父母絕對是有能力照顧兄弟姊妹,但偏偏因著不同原因,包括重男輕女等的觀念,沒有好好善待自己,特別在一些中壯年人士身上,他們大多是大女兒或大兒子,往往要被犧牲,很早便輟學出來工作,而家中排行最小的弟妹才有機會接受更多教育,他們日後在工作、經濟情況和發展往往都相對上比弟妹艱難較多,故他們心中很難放下父母對自己不公平的怨恨。

自戀

  自戀(Narcissism)在心理學上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傾向,如果父母有自戀傾向,其子女會有以下的經歷:

  • 常感到自己的存在,只是父母或家族的延伸;
  • 往往不能做真正的自己,自覺好像為了滿足父母未了的心願而存在;
  • 從小到大,經常覺得被父母控制,沒有自由;
  • 無論客觀上別人覺得自己怎樣好、怎樣有成就,自覺仍未完全達到父母的期望和標準,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內疚感,有些甚至因而想放棄學業或事業之發展;
  • 有部分最終也可能形成自戀的傾向,只以成為某某家族的成員或兒女為傲(譚日新,2016)。

  在這樣的情況下,子女好像被自戀的父母利用為一件工具,去完成自己的願望,子女往往不能感到真正被愛,心中對父母的怨恨是非常隱藏或很難向別人道出來。

饒恕的好處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不饒恕與身體和心理情緒等問題有很大的關聯(例如Toussaint, Shields, Dorn Slavich, 2016),故不少心理治療師也會鼓勵受導者,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選擇饒恕。事實上,饒恕可幫助我們從創傷中復元,不再以受害者身分而活,故饒恕可幫助人展開新的一頁,不再活在過去父母陰影底下。另外,不少人在自己作父母後才能體會昔日父母的辛勞,慢慢放下對他們的怨恨。當然,有人不能饒恕,往往是因為仍要與加害者繼續相處,而在相處上需要有智慧、界線和增加支援網絡,才可免被對方傷害。故如在此刻未能饒恕,有宗教信仰人士如基督徒,可將審判的主權交給神(上天),相信神(上天)可以在今世或死後作出適切的審判,為自己伸冤。

總結

  當然我們明白以上所提出的處境,作為子女是絕對不容易放下的,而饒恕也不是一個輕易簡單的選擇,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氣、堅實的信念和價值觀才能達到。假如你過去很少想及原諒父母,我邀請你思考這個課題,至於怎樣做才可以饒恕?相信有不少書本或網上資訊可幫到你,假如情況比較複雜,建議你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參考書目:

  1. Toussaint, L., Shields, G. S., Dorn, G. Slavich, G. M. (2016). Effects of lifetime stress exposure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 young adulthood: How stress degrades and forgiveness protects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6, 1004-1014. doi: 10.1177/1359105314544132
  2. 譚日新。 (2004)。《情感虐待初探(一)》。誠信綜合治療中心第二期通訊。檢自http://allianceholistic.com.hk/ni/0902-122329_Newsletter%20issue%202.pdf
  3. 譚日新。 (2016)。《「王子與公主」的煉成 — 淺談家庭中的自戀》。誠信綜合治療中心第二十三期通訊。檢自http://allianceholistic.com.hk/ni/0105-200104_ahcc23Onlin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