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不枉此生-—直面死前五憾事

  臨近農曆新年,本來按照中國人傳統和兒時家教,「死」這個字是不應提及的。但存在心理治療大師Irvin Yalom (1980)告訴我們,真實面對死亡這個意念才可令我們學懂怎樣活得更好。以下是一位澳洲護士Bronnie Ware (2012),在她的書The Top Five Sec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提及在照顧一些還剩下三個月命的臨終病人,所觀察到五種最遺憾之事:

(1) 我希望「有勇氣可以過自己喜歡而不是別人期望的生活」

  俗語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少人也是過著社會或家人期望的生活,人生藍圖好像一早已被定下,稍有偏差就好像偏離了唯一正確的航道。特別是在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賺錢、賺錢、再賺錢!」好像是人生唯一的目標,成績不好、不能擁有自己的物業便被定為沒出息。我們應檢視一下,現在過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還是活在被定型下的人生。否則,當一天曲終人散,我們會否後悔,沒有讓自己過一個喜歡的人生。另外,我們亦可思考自己是否只得一個「江」、一個「湖」。

(2) 我希望「以往工作沒那麼忙碌」

  我們工作的目的到底是甚麼?一般可分為幾個常見目標:糊口、養家、滿足感、追求人生理想和使命。不同的人因著不同的考慮、狀況和人生階段而有所分別。或許我們工作的目標不單是為了金錢這麼市儈,而是為了使命感或崇高理想。記得美國最偉大的佈道家葛培理博士,年老時在自傳中提到一些憾事。他說如果年輕時能減少外出做大型福音佈道的工作就好了,這樣他便可以多點時間陪伴家人,因為他的兒子曾一度學壞。或許我們一天最少花上八小時,歷時可達數十載的工作,很值得我們花時間坐下來,好好重新思考和定位,而不單單是營營役役地繼續而不知所為何事。

(3) 我希望「有勇氣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存在」是一首在國內很流行的歌曲,副歌發出了這樣的呼喊:「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是否找個借口繼續苟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我該如何存在?」不少時候,我們好像不大了解自己,也不大容易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歌曲真的可幫助我們表達和抒發感受。而我們與自己最親的人,亦本應無所不談,暢所欲言。但對某些人來說,並非如此,與人總好像隔著一道不易打破的籓籬。試想想,我們是否有一些感受想向所愛的人表達?需知道,縱使一天我們不在,我們曾說的話,仍可留在他們心中,為了他們,這絕對值得我們鼓起勇氣,把自己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

(4) 我希望「以往可以多與朋友相聚」

  另一首近年流行的金曲「愛得太遲」,道出了對家人、戀人及至朋友的愛。如果要愛也要及時,否則,當對方不在或自己不在時,就沒有機會再愛或接受愛了。如果我們將朋友按深入程度分等級,可分為「生死之交」、「摯友」、「普通朋友」和「點頭之交」。我們可以點算一下,自己在不同等級有多少朋友?我們可以做到「朋友無事常相見」嗎?有否「赴湯蹈火的朋友」和能講出「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嗎?

(5) 我希望「以往可以活得更快樂」

  還記得年輕時的一首清新民歌「快樂」。「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快樂是流水美妙的音韻,快樂其實分分鐘把您等,只要您識得點去搵」。不同的人對快樂有不同的定義和尋找方法,我們可以檢視一下,現在過得快樂嗎?有沒有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的方法呢?這不一定要很花錢和時間,「只要您識得點去搵」。如果沒有,有甚麼阻礙我們呢?這些障礙能否挪去?還是要接受人生的一些限制,才可更快樂?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否找人幫忙?

  筆者曾在腫瘤科病房為末期癌症病人做心理治療,看到病人呈現不同的感受。正如死亡學大師Elizabeth Kubler-Ross (1969) 提及的:否認、麻木、討價還價、憤怒、抑鬱和接納,也是普遍存在的。亦發現一些較年輕的病人,在面對死亡時,有不少憾事,總捨不得離去。希望這篇文章,能啟發我們思考死亡這課題,無論我們的生命還有多久,也能把握和珍惜現在,學懂怎樣活下去,減少遺憾。

參考資料

  1. Ku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What the Dying Have to Teach Doctors, Nurses, Clergy and Their Own Families. New York: Scribner.
  2. Ware, B. (2012). 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 Australia: Hay House Australia Pty, Ltd.
  3. Yalom, I.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