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營養解「籤」

  營養標籤法例已實施多年,大家對這方面的了解有多少?營養標籤是指有系統地在食品包裝上以列表或直線形式表示食物營養值的方法。現時香港法例要求業界列出能量及七種指定標示營養素(“1+7” )(即蛋白質、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及鈉)供消費者參考。

  閱讀營養標籤能讓我們在購買前了解及比較不同食物的營養成份,從而作出較健康的選擇。營養素單位有幾種,常用的有克(g)、毫克(mg)或微克(µg);能量/熱量(即卡路里)則普遍用千卡(kcal)作單位。若你看見能量用千焦耳(kj)作單位,便需將數值除4.2,因一千卡等於4.2千焦耳。

如何解讀營養標籤?

一. 留意營養標籤上使用的食物參考量

  標籤上的食物參考量可以用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標示。固體食物通常用克,而液體食物則通常用每毫升。每份食用的份量是每次建議食量,是由製造商釐定。

二. 一併閱讀能量、營養素含量和營養素含量聲稱以找出自己所需的食物

  營養素含量聲稱是與食物的營養素含量有關。這些聲稱說明食物中某種營養素的含量水平,例如 “高鈣”、“低糖” 等。大體而言,營養素含量聲稱共有五類,分別為“不含”聲稱、“很低”聲稱、“低”聲稱、“來源”聲稱和“高” 聲稱。不同人士可針對自己的健康情況去尋找及比較一些同類但不同牌子的食品。以下用四個例子說明要特別留意的營養素及其建議聲稱含量。

1) 要控制體重(怕肥)人士

需留意之營養素:熱量、脂肪、糖

貼士:控制熱量攝取是減少身體脂肪的重要條件。建議每份小食(正餐之間)能量為<100kcal,總脂肪<3克及糖<5克。若有列出纖維量,就越高越好,如每份>6克。

營養素聲稱 規定
低熱量 100克固體 ≤ 40千卡
低脂肪 100克固體 ≤3克
低糖 100克固/液體 ≤5克
高膳食纖維 100克固體 ≥6克
高膳食纖維 100克液體 ≥3克

2) 要改善高膽固醇人士

需留意之營養素:總脂肪、 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

貼士:以每天熱量需要為2000卡路里,建議每天總脂肪攝取量約65克,飽和脂肪是<12克,反式脂肪<2克。

營養素聲稱 規定
低脂肪 100克固體 ≤3克
低脂肪 100克液體 ≤1.5克
低飽和脂肪 100克固體 ≤1.5克 (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低飽和脂肪 100克液體 ≤0.75克 (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3) 要改善高血壓人士

需留意之營養素:鈉(即鹽)

貼士: 建議每天鈉質攝取量為2400毫克。所謂低鈉,即每100克固/液體為 <120毫克。

4) 要改善高血糖人士

需留意之營養素:碳水化合物、 糖、膳食纖維

貼士: 所謂低糖食物,即每份食物含糖份<5克。對有血糖高的人士,每份小食(正餐之間)碳水化合物量為10-20克,因膳食纖維屬碳水化合物食物,但因不被腸胃消化,所以在計算可獲得的碳水化合物之前,應減去膳食纖維量。

營養素聲稱 規定
低糖 100克固/液體 ≤5克
不含糖 100克固/液體 ≤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