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成為正面的照顧者

  雅兒(化名)剛回家,發現女兒沒有做功課,只顧打遊戲機。雅兒突然非常憤怒,摑了女兒兩巴掌,然後氣憤地衝入房裡。她想起自己現時的情況,有點悲從中來,因為丈夫上年因工傷不能再工作,更患上抑鬱症。雅兒要照顧身邊的丈夫和女兒,更要做兼職工作,責任與壓力非常重大。她覺得這幾個月她的情緒越來越差,常向丈夫及女兒發脾氣。她甚至想過帶著女兒離開家庭,結束這個重擔。她來求助時,已確診患上適應障礙症,需要和丈夫一樣看精神科及接受心理輔導。

  不少個案裡,需要求助的不止病者本身,更包括照顧者(如配偶、子女、父母、親友)。許多照顧者可能一直不察覺自己已經壓力過大,主要原因是自己把專注力過分投放在照顧病者身上,忽略了自己的身心需要;加上經濟原因,部分照顧者需要兼顧工作,以致壓力一直處於極高水平,身處情緒病的邊緣。例如許多來求助的父母,其子女有過度活躍症、自閉症或學習障礙等問題,影響他們的情緒及行為表現。與子女相處時,這些家長往往不能分辨病者的反應是否和他們作對,以致不能放鬆自己的情緒,長期處在受壓狀態,結果自己的心理狀況也越來越差。

  也有一些過度熱心照顧情緒病患者的親友,常常不斷接觸患者,欲提供不同方法讓他們處理情緒,反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他們有時甚至要求患者不要作出某些情緒表達,又或對患者作出不合理的評價,批評他們的負面思想。這些熱心的親友似乎走進了不同的錯誤區,有機會增加患者的負擔甚至困苦。曾有一個個案,患者有強迫症及過分執著的負面思想;因為父母將她的情況告訴了其他親友,反而令患者覺得很大壓力,覺得父母不了解她,將她的私隱隨處傳揚,令她更難面對自己的病況。

  許多照顧者其實非常關心有情緒病的親友,但也因為他們過分地關心,弄得自己身心疲累。究其原因,似乎這些照顧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容易過分投入照顧別人,而容易忽略了自己。這些照顧者似乎很容易忘記自己的真正需要,過分纏繞在照顧親友當中。例如許多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和被照顧的父母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一直未能接受自己的父母的記性越來越退化,變得像另一個人那樣。有其中一個照顧者,因安排了母親入住老人院,常怪責自己為何不能好好照顧母親,每次到老人院探望母親的時候,心情都非常低落,自己的抑鬱症也時好時壞,一直未能復元。

  假如你發覺自己和以上的照顧者有相似的特徵,例如你的內心可能不斷會問:「為甚麼我的親友會有這些情緒病困擾,甚至精神問題,而我又要一直背負照顧者的擔子?」我建議你更要留意,其實你最需要的不是答案,因為真正的答案不容易找到。你可能更需要的,是學習接受所發生的事情,避免怪責病者或自己,嘗試轉為一個正面的照顧者,並繼續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如何成為一個「正面的照顧者」?請你花些時間停下來、慢下來,嘗試深呼吸幾下,在這空間裡嘗試接受你所面對的事情,包括親友的情緒、說話、負面思想、病徵……這一切的出現,雖然不是我們想見到的,但似乎並不是偶然出現的。你再想像一下,究竟這一刻「照顧者」這個角色,對你有甚麼意義或提醒?記著,這是你所關心的親友,他所遭遇的必然是你關心的。對他而言,你對他的任何說話和照顧,都可以是重要的支持。嘗試聆聽他的感受,用一個不加批判的角度,讓他感受到他可以安全地宣洩情緒,並得到你的接納就可以了。記著,你不是他的判官,更不應該將你的情緒倒過來發洩在他的身上。

  假如能按照以上方向,對情緒病患者的親友多嘗試幾次,你可能慢慢會發覺你和他之間的關係會有所改變,你對他的情緒病或精神病也可能會有所改觀,能包容的空間會多了,這樣反而可能讓你更能認識這位親友,與他的關係更進深一步,你對他的支持也能夠維持更久。更重要的是,你也有更多空間可以與他一直相處下去,陪伴他繼續走人生餘下的旅程。

解開心結:兩種帶來改變的思維:意義和遠景的思考

一般人都認同正面積極思想的重要性,但為何真正樂觀的人卻不多?或者許多時候我們希望不往壞處去想,但偏偏就是不能,總是為事情憂慮,彷如與「樂觀」這兩字無緣似的。原因何在?首先,我們要明白憂慮悲觀的想法也不是亳無用處的,俗語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又所謂「未雨綢繆」,憂慮可使人預防問題的出現或惡化,是生存之道和自我保護的本能,不會憂慮的人可能會因過分樂觀而招致麻煩,當不幸的事情或打擊發生時,他就可能因亳無準備而不知所措。然而,過分憂慮或經常憂慮會製造痛苦和問題,負面的影響肯定較正面的影響為多。

培養正面積極的思想就像栽種植物一樣,除草和殺蟲的工夫固然重要,但施肥和澆灌的工夫更是不可缺少,那麼,我們當怎樣運用正面思想的力量,令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精彩和美滿呢?

首先,讓我們認識兩種不同性質的思考。第一種我們稱為「意義的思考」,焦點是尋找意義和價值。心理學研究和心理治療的理論認為,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求,很多心理問題其實都是源於對意義和價值追尋的放棄或幻滅,例如抑鬱可以是由於感到生活沒有意義和方向造成的。

所以,如果要活得開心、積極,就須作「意義的思考」:到底甚麼才是有價值的事情?怎樣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呢?這類問題沒有劃一的答案,不同的人抱持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認為賺錢享受人生就最有意義;有些人認為能享受天倫之樂才是最有意義;有些人視個人成就最有價值;有些人則覺得助人或做義工最有意思。無論怎樣,每個人都應該思考和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的意義何在,然後盡力去追求和實踐過有意義的生活。

有一點值得留意:很多人對「甚麼才是有意義的事情」的想法,未必是由自己內心而來的。從小到大我們不停地受他人影響,很多思想可能都是從別人而來的。例如社會上大多數人,甚至可能包括自己的父母,都認為賺錢、財富、地位等至為重要,是快樂人生的必需品,個人也難免會受這些思想感染,抱持相似的想法。問題在於:這是你個人真正的感受嗎?你是否真的能從這些東西得到個人最深層的滿足呢?我們要謹記這點:為自己認真的去活,一定比活在別人的影響下更有意義。

第二種積極人生的思考,我們稱為「遠景的思考」。想像力是人生智慧的寶藏,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由豐富的想像力產生的。意義的思考能為你的人生確立目標;然而,很多人一生沒有理想,或是中途放棄理想,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達致理想的可能,他們不敢去想像,被所謂的現實限制於無形的框架之內,沒有膽量去想像如何可以達到理想。因此,若你想活出有價值和意義的人生,達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就要盡量多去想像達到目標的遠景,越細緻越好,以及達到目標的途中要做甚麼事情。不要小看這種想像和遠景思考的能力,它是推動你努力向前的最佳拍擋。

最後,若要培養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其實也可從人生中真、善和美的經驗入手。多思想、欣賞和細味這些生活中難得的事情,可助你持守對人生的信念,體驗人間有愛和對未來抱有盼望。良性循環的法則指出,只要願意積極和努力,正向的人生觀是可以逐漸形成和發展出來的。

解開心結:保健之道—從壓得力

  心理學家今次的面談對象是面前健碩的朋友,他叫自己做「大隻仔」。

  「我從來感覺不到自己有壓力,但精神科醫生說我有身心症,是因為壓力爆煲,我不明白為何會這樣呢?」「大隻仔」問。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很多人像「大隻仔」一樣對壓力有誤解,以為壓力只等於有情緒,忽略了長期而多方面的壓力先兆和壓力管理方法,增加了患情緒病或身心疾病的風險。其實,我們的精神健康跟我們的腦部運作息息相關。當我們覺得面對的人或事有威脅而感到力有不逮時,腦部會發出連串指令,啟動身體面對壓力的反應,當中包括逃走、打仗、定格等機制(flight or fight or freeze response)。當身體長期啟動面對壓力機制,腦部和身體長期損耗及不能休息,就會影響睡眠、集中力及記憶力,思維更加悲觀、無助和被困,而心血管循環系統、消化和內分泌系統等身體功能亦會出現變化。

  身心互為影響,精神健康像身體一樣,亦會出現勞損情況,需要我們時常保養和關注,讓壓力管理成為日常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壓力管理的小知識和習慣:

  1. 正眼看壓力。近代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對壓力的看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壓力反應。如果你認為壓力是不好的,身心就會有壓力反應。然而,壓力對身體是有其功用的。著名的壓力與效率倒「U」曲線現象(McGrath,1976)(圖一)表明,人需要適度的壓力才能運作得宜:太多或長期壓力固然令人身心耗損,因此我們要留意自己身心壓力的反應及先兆,懂得保養自己避免長期受壓,或壓力太少而令身心得不到舒展。看來造物主創造人的身體和腦筋均需要活動,心靈要願意工作和面對挑戰才能得益。接納壓力和情緒有其正面作用是壓力管理的重要一步。
  2. 耳聽八方社交支。社交支援是預防情緒病的良方。有研究發現,社交支援對情緒病的幫助甚至比抗抑鬱藥的效果更持久。社交圈子可以是多層次的,例如不同的職業、性格、年齡層的交流,或有特定的群體如團契、自助/興趣小組、親友群組等,這些圈子能在同一件事件上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圖二:同一圖畫,不同人看到不同面貌);有些是屬於個體之間有深度的分享,能提供安全的聆聽空間和情緒支援。能夠耳聽八方,參考不同角度可令自己不容易鑽牛角尖。
  3. 口福之食不厭精。取自《論語》「食不厭精」的概念,現代科研亦已證實身心連結的現象,保養情緒的健康也提倡飲食之道。飲食之精不在於吃得名貴或吃得多,而在於均衡和適時。均衡之道包括:
  • 避免令自己血糖過低,不要節食或短時間內吸取大量糖份,引致焦慮和頭痛等症狀;
  • 減少進食鹽份,避免加重血壓負擔;
  • 平常多吃含維他命B雜(尤其是含葉酸、B6和B12)的食物,包括殼類、豆類、奶類、蛋類、綠葉蔬菜、肝臟和魚類,增強身體調節壓力的能力;壓力大時減少吃糖,因會消耗維他命B;
  • 維他命C有助合成處理壓力的神經遞質血清素,但當身體處於壓力時,會大量消耗維他命C,平日我們可多攝取含豐富維他命C的橘類果實、蕃茄、白菜、馬鈴薯,增強面對壓力的能力;
  • 有研究發現,保持腸道健康對大腦的行為、情感和認知功能關係密切,可適度攝取益生菌。
  1. 睡得香甜小習。睡眠和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腦部會在睡覺時進行記憶重組及處理腦部廢物等重要工作,良好的睡眠質素有助鞏固記憶及調節情緒。我們可以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
  • 尊重造物主為身體而設的生理時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懂得分配時間工作、遊戲和休息;
  • 接觸適當的陽光,有助調節生理時鐘;
  • 不要有太長的午睡或太晚才睡覺,以免阻礙褪黑激素分泌而減低睡意;
  • 不要太晚進食、運動或攝取咖啡因;
  • 晚上保持睡房漆黑,避免接觸電子產品的藍光;
  • 不要過度努力要求自己入睡,反而睡前做一些令自己身心可以放鬆和放空的事情,例如睡前寫感恩日記和祈禱。

  壓力是我們身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不分好壞。是壓還是力,與我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以上分享簡單基本的小習慣,希望大家從身心勞損中重回造物主創造的美好狀態:「我們是上帝的傑作,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祂預先安排給我們的美善之事。」(以弗所書2:10,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

參考資料:

  • McGrath, J. E. (1976). 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In M. D.
  • 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圖一 壓力與效率倒「U」曲線現象 (McGrath, 1976)

圖二 你看見這是甚麼動物?  (Fliegende Blätter, Oct. 23, 1892, p. 147).

答:可以是免子或鴨子

解開心結:爸媽想跟你說聲對不起……

  在家長小組中,家長們分享到他們面對家庭關係破碎時的困擾。

  有父親談及對於自己早年婚姻關係破裂,令到子女一直在單親家庭成長,雖然子女從來沒有埋怨父親,但作為父親的他,總是懷著莫名奇妙的愧疚感。有一位母親分享到跟女兒在學科選擇上出現了重大的分歧,女兒發起了「家庭革命」,令母女關係跌至冰點,即使母親堅持立場,不後悔為女兒作了最好的決定,但為著母女關係變得敵視和疏離,心中默默感到非常憂傷。一對父母娓娓道出,自從女兒患上飲食失調症後,他們滿懷自責,認為是過往對女兒的要求過高、缺乏對女兒的關愛,導致女兒病發,不明白為甚麼現在已經處處遷就女兒,盡量滿足其需要,但是女兒仍然未見康復……

  雖然這些家庭的親子關係,發展的脈絡不一,但是當中也有相同之處,就是這些父母都是深深愛著他們的孩子。他們大多明白,家庭正面對著不同程度的關係破裂需要修補,他們願意為子女付出,只是不知道從何入手,與子女重建關係。

  當家庭關係出現重大的裂痕,即使時間過去了,父母及孩子的情緒或許仍然會受到影響。有些孩子依然會暗暗地責備自己(例如認為自己是導致家庭出現裂痕的因素)、怪責家長或其他人。同時,有些父母也會同樣地暗暗地責備自己。這些內化了的自我責備、憤怒、羞愧感往往會窒礙關係的修補,無形中阻隔了父母給予孩子最真摯的支持。但我相信,每個孩子的心中,其實都渴望父母幫助他們療癒,而每位父母亦希望能夠支援子女,讓子女的情緒得到舒解。

  在小組中,我邀請願意與子女修補關係的家長,嘗試贈送一份名為「道歉」的禮物給子女。這份禮物並非懺悔宣言,不是爭辯開脫,更不是執意要求對方原諒;而是表示家長願意設身處地看見孩子的情感傷口,理解及認同子女的經歷和感受,讓子女的自責和憤怒的情緒得以釋放,關係的裂痕逐漸得以修補。要知道,作為父母,向你的孩子道歉並不代表你是錯的那方,而是代表你更願意為子女背負起情緒的重擔。

真誠的道歉包括了四項主要元素﹕

  1. 說出你為了甚麼道歉,以及這原因如何造成了關係中的裂痕。
  2. 說出子女當時經歷的感受:「當時的你一定感到……」(例如被拋棄/憤怒不被理解/沒有自信)
  3. 作出道歉:「對不起,我做/說了甚麼;沒有做/說甚麼」(例如沒有主動關心子女的感受/甚少讚賞子女)
  4. 指出你當時應該怎樣做,以及日後會作出甚麼改變:「我當時應該……」(例如多聆聽子女的感受/讓子女有表達的機會);「從今天起,我會……」(例如警惕自己不要總是否定子女的選擇)

  子女有機會作出不同的表現和回應,例如爆發(強烈表達甚至發洩壓抑已久的負面情緒)、抗拒或(沈)默(對於情緒表達感到不知所措或不信任)。家長可以嘗試認同子女當下的感受,讓子女明暸你願意以真誠去理解及接納他們的情緒反應。例如:「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有生氣的感受,因為一直以來你都感到不公平,但沒有機會表達出來。」「難怪你現在甚麼都不說,因為以往你表露心聲時,我未必即時回應你。」

  親子之間能夠建立情感溝通的平台,是家庭關係康復最重要的基石,期望各位家長都能找到與子女最有效的方式互動,讓破碎或受影響的家庭關係得著重建。

解開心結:長者的心靈健康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言18:14)長者面對身體機能衰退或不幸患上長期病患,尚且需要接受適當治療及長期跟進;可是,當遇上情緒抑鬱焦慮、心靈憂傷,卻是難耐。讓我們看看陳婆婆的例子:

  陳婆婆今年八十多歲,童年時曾經歷戰亂,貧窮的家境令她十多歲開始便要打住家工幫補家計,供養兩個弟弟讀書。由於父親早逝,母親又因年輕喪偶而陷於抑鬱,母親不自覺地將所有情緒發洩在女兒身上,令她對母親又愛又恨。直到結婚生子,她本以為可以重新開始新生活,可惜好景不常,丈夫欠下賭債及有婚外情,令她再受打擊,唯有咬緊牙關將兩名兒子養育成人。現時,兩名兒子已成家立室,陳婆婆面對著空巢期,感到孤獨寂寞,認為自己付出了一生貢獻家庭,最終卻被兒子離棄,認為自己一生是「白挨」。

  讓我們分析一下陳婆婆的個案。童年不愉快的經歷(如戰亂、喪父及面對母親的情緒問題)令她自小缺乏安全感,感到人生無常;失望的婚姻令她寄情於兒子們。可惜,當兒子們成家立室後,她頓時失卻了人生目標,難以面對獨居生活。其實,長者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轉變,心靈需要時間去調適,也要整合不同的人生經歷,並尋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從靈性方面整合我們的生命:

1. 真實面對自己,全然交託恩主

  我們有時不單被現時的問題所困,而且是重複地被過去的創傷記憶所傷,這些創傷記憶可以是別人的一句話,可以是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也可以是自責與內疚的感受……面對人生的種種創傷,我們可選擇以不逃避、不抗拒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大家不妨嘗試找一個寧靜的地方,閉上眼睛,覺察此時此刻的身體感覺和情緒,然後留意自己的呼吸,透過一吸一呼的過程去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並將內心一切的糾結一一向主陳明,向祂傾心吐意,因為「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51:17)

  「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詩篇139:1-3)

2 . 數算主恩,知足常樂

  正向心理學指出,經常感恩的人比一般人更快樂,就像「半杯水」的比喻,樂觀的人會為仍然有半杯水而感恩;相反,悲觀的人會覺得在人生中得到的東西永遠也是不夠的,當看到別人比自己擁有的多,比較之下內心便會有酸溜溜的感覺。保羅曾教導提摩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6)我們可以嘗試回顧人生,然後列出十件神在我們人生中作的美事、十件使我們經歷愛與成長的事,藉著數算主恩,讓我們將榮耀歸給主。

  「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詩篇50:23)。

3 . 尋找意義,活出使命

  主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奇妙的計劃和預備,長者與其獨在家中坐困愁城,不如嘗試踏出一步,嘗試重拾昔日的興趣或發展新的興趣,恆常運動或親近大自然,主動與信任的親友聯繫,並積極參與教會生活、長者中心活動或成為義工,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從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即使不幸因患病而影響生活,我們也可每天做一些令自己感到舒服的小事情,例如寫日記、閱讀、禱告或聽歌,向身邊的照顧者道謝,並為每天活著而感恩。

  「你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詩篇65:11)

  盼望長者透過以上的整合,對自己的生命有更正面的感受,即使人生踏入年長的階段,仍然看見恩典常在,可以活得喜樂,讓生命滿有意義。

解開心結:愛不完美的自己,因為你值得被愛!

  「我唔需要愛自己,愛我自己好難,但喺我可以繼續去愛其他人呀﹗」Jennie(化名)不喜歡自己,她總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差,亦很在意別人的每一個評語。因此她很努力地去成就理想的自己,盡力去掌控自己生活中的不同事情。在工作上,Jennie會力求完美,即使要犠牲睡眠時間通宵工作亦在所不計。為了控制體型,她亦會嚴格限制自己進食的份量,並每天做運動至筋疲力盡才願意停下來。

  上述Jennie 的例子其實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在現今「永遠不夠」的社會文化當中,我們會很常對自己說:「我覺得自己做得唔夠好、外表唔夠靚、唔夠完美、唔夠成功……」生活在這個資訊泛濫的年代,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生活、家庭、人際關係及成就與其他人比較,將自己的自我價值等同於自己的成就、外表、有多少人欣賞或在社交媒體上有多少讚好。這些思想文化慢慢影響我們,讓我們認為要迎合他人的價值觀才值得被愛,相信得到愛是有條件的。

  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好,便會想掩藏缺陷。為了防止別人看到那不完美的自己,「完美主義」便會成為一面防衛盾牌。背上這面盾牌的人會用盡自己的時間、心力去追求完美,以獲取別人的認同。這種忙碌的生活模式能麻痺自己,避免接觸自己真實的感受。但其實這樣追求完美並不能幫助你追求卓越,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並不是推動自己努力奮鬥的內在動力,反而會離自信滿足越來越遠。無論我們花多少時間和心力,別人的觀感都是無法控制的。當我們做不到那些別人心目中完美的標準時,只會批評責備自己,更相信因為自己不夠好才不值得被愛。

  愛與被愛是沒有條件的,自我價值也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觀感上。布芮尼.布朗教授(Dr Brene Brown)過去主要研究人的脆弱、自卑感、自我價值及勇氣。她訪問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士,並把受訪者分成兩組,一組是擁有愛與歸屬感的人,而另一組則是渴求愛卻得不到的。研究結果發現,這兩組人只有一個主要差別,前者並沒有比後者擁有更好的外在條件或人生路更平坦,而是擁有愛與歸屬感的人更願意「去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我們喜歡看見別人真實的一面,卻害怕別人看見真實的自己。當我們能勇敢地踏出去,讓大家看見真正的你,包容和接納自己的一切,便能相信那不完美的自己也值得擁有愛。教授克莉絲汀.聶夫博士(Dr. Kristin Neff) 指出自我包容(Self-compassion)中有三大要點,包括:

  1. 善待自己 (Self-kindness):在痛苦、失敗及遇上困難時體諒自己。
  2. 普遍人性觀 (Common Humanity):明白痛苦、失敗及患難是所有人都會有的經歷,「我」並不是孤身一人。
  3. 正念 (Mindfulness):以持平的方式面對我們的情緒,不抗拒逃避,也不讓自己陷入迷失。

  當看到身邊的人沮喪難受時,我們能身同感受並去安慰陪伴對方;但當面對自己的失敗脆弱時,你能同樣的包容自己嗎?

  體諒及安慰別人往往比安慰自己容易得多,想要練習自我包容,可以嘗試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好個朋友般對待。用對你愛的人說話的方式來自我對話,試回答以下的問題並記下自己的答案:

  1. 回想一次你的好朋友經歷沮喪失意時,你會如何回應他/她?你會說甚麼安慰對方?
  2. 再回想一次當你自己經歷沮喪失敗時,你通常會如何回應自己?對自己說甚麼?
  3. 以上的回應有很大的分別嗎?是甚麼讓你對待自己與他人有這麼大的分別?

  在面對沮喪失意的時候,嘗試包容和體諒自己,相信真實的自己亦值得被善待。

  愛是沒有條件的,神無條件的愛我們,我們也可學習無條件的去愛自己。「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我們不需要成為完美的人才能擁有愛,時常提醒自己「不管我做了多少,還有多少沒做,我已經夠好了。」你是神美好的創造,勇敢的相信你值得被愛。

解開心結:打機養病?

        16歲的阿軒(化名)是個陽光大男孩,學業成績中上,個性開朗,且是學校籃球校隊主力成員。在一次聯校籃球比賽中,阿軒意外跌傷導致骨裂,需要動手術。養傷期間,因為不能走動,很多活動都做不了。阿軒頓感百無聊賴,便隨手拿起手機,跟朋友們互通訊息、看影片、玩遊戲…… 阿軒甚享受這種既方便又有趣的解悶方法,樂此不疲,沈悶的休養時光也變得容易度過。父母眼見阿軒走動不便,也就任由他玩手機解悶。

        做物理治療的時候,阿軒也是一心二用:一邊做治療師指導的動作,一邊玩手機。治療師要求他放下手機專心做訓練,阿軒初時還勉強順從,後來卻憤然違抗。醫生警告他,這樣下去會影響康復進程。可是,想玩手機的強烈慾望令阿軒心裡希望自己不要那麼快復原,因為這樣便可以製造更多空閒時間繼續玩。不知不覺間,用手機自娛已成為阿軒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早上醒來,他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查看手機訊息;吃飯時,他的眼睛也是盯著手機畫面;就連上洗手間,他也要跟手機「結伴同行」。經父母多番規勸,他嘗試放下手機做其他活動,卻發現對它們失卻興趣,心裡老是想著玩手機,簡直覺得「欲罷不能」。

        眼見阿軒沈迷玩手機,父母感到非常無奈又無助。阿軒並不認為自己有沈溺問題,他反駁說:「我只是玩手機解悶而已,有何不妥?」究竟是父母過分擔心,抑或阿軒真的有沈溺問題?

經過科學化研究,哈佛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Howard Shaffer指出沈溺行為有三大特點:

(1) 失去控制力

(2) 對沈溺行為有十分強烈的渴望

(3) 不顧後果地去繼續沈溺行為

        阿軒的個案呈現以上這三大特點。究竟他是如何墮進沈溺裡去呢?近年有關腦部神經功能的研究發現,沈溺行為會刺激大腦的獎賞系統,分泌出大量腦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讓人頓覺紓緩、愉快和滿足。大腦涉及學習、記憶和情緒等功能的海馬(hippocampus)會記着這種愉快滿足的感覺,而負責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 則產生感覺聯繫,使人當遇到跟沈溺行為相關的事物(例如:手機、充電線、或家中慣常玩手機的角落),便馬上自動聯想起愉快滿足的感覺,以致不自覺地追求和重複著那些沈溺行為,令自己保持愉快滿足。

隨著網絡使用的增加,美國心理學家Kimberly Young提出若出現以下情況,便需要多加關注網絡沈溺問題:

  • 覺得被網絡活動所操控
  • 需要花越來越多時間在網絡活動才能感到滿足
  • 屢次嘗試去控制或停止網絡活動,但總不成功
  • 當網絡活動終止時,覺得悶悶不樂或煩躁憤怒
  • 花在網絡活動的時間,經常比預期更長
  • 為了進行網絡活動,不理會可能對學習、工作或人際關係的損害
  • 向其他人撒謊,隱瞞網絡活動
  • 為了逃避問題或發洩情緒而進行網絡活動

        在休養期間,玩手機解悶本來無可厚非。但假若毫無節制地使用手機,以致妨礙正常生活,便需要正視沈溺問題。「預防勝於治療」是最佳的方法。父母以耳濡目染、身教言傳的方式,建立子女有節制地使用手機的習慣,並加強他們對沈溺行動的警惕性。更重要的是要協助他們在家庭關係、社交、嗜好、學業、志向等不同範疇建立多方面的滿足感,避免讓玩手機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唯一的滿足感來源。心理學研究指出應加強下列保護因素,以減少青少年出現沈溺行為:

  • 有良好的自制力
  • 父母給予有效的管教
  • 家庭的培育和扶持
  • 有正面的人際關係
  • 同輩間良好的影響
  • 有能力應付學業

       若青少年出現上述提及的沈溺行為問題,便要盡早尋求適當的幫助。

解開心結:建立愛護自己的心理質素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香港人可說是疲於奔命,沒有一刻輕鬆下來。公立醫院接收確診或初步確診病人的數目幾乎到頂,港人生活大受影響,連外出運動或用膳也擔心會受到感染,學生提早放暑假,部分人士也要留在家中工作。

        有專家指出,人類現正面對一個新方向—如果病毒繼續蔓延,人類的生活都會重新改寫,換言之我們會轉到一個新常態:人與人之間減少接觸,並要時刻防備病毒的來臨。

        這段期間,究竟我們處於怎樣的心理狀態呢?研究指出,我們很可能處於一種戰鬥狀態,亦即是打或逃(fight or flight)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常作好最壞的打算,隨時肌肉繃緊、心跳加速,為準備戰鬥或逃跑作最快的預備。如果情況繼續變差,有些人會進入一個僵硬的狀態,變得木然及無反應(freeze)。

        我有不少病人,在面對疫症及其他社會事件的衝擊時,他們的情緒變差,病情反覆,更有些承受工作或家庭上的壓力,無論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大受衝擊。另外,由於減少外出,一家人經常困在家中,如果彼此間的溝通欠佳,更容易令家庭成員產生更大的壓力。有一些照顧者,更因為不能探望病人或院舍中的長者,感到無奈、擔心及憤慨,陷在一個越演越烈的情緒陷阱當中。

        本港最近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肺炎、社會事件及經濟下滑的情況,均打擊市民的心理健康,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焦慮或抑鬱,而且每三個人就有一人表示不快樂。這是前所未見的情況,也是全球人類面對的巨大挑戰—在這時間,我們應當怎樣準備自己,好讓我們能繼續走下去?

       在臨床經驗中,我仍然見到一部分病人展現意想不到的心理復原力 (resilience),可以綜合為以下幾點:

作好最壞準備,但仍抱有希望
        有些人雖然經常作好最壞準備,但內心仍然抱有希望,期盼事情仍有轉好的一天。在這心態下,內心仍然存有足夠的盼望。

常常感恩
        有些朋友甚至病人,雖然經常聽到他們有壞事發生,但仍然常常感恩,數算每天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好事情。這幫助他們在逆境之下,仍然保持內心的滿足感。

保持笑容、幽默感
        常常保持笑容或幽默感的人,他們活得比較快樂。儘管被環境影響,產生許多負面情緒,他們仍然能夠停一停、想一想、呼吸一下,在逆境面前想想仍能歡笑的原因,反映他們具備產生正面情緒的能力。

放過別人,幫助別人
        在當下的情景,許多人都變得冷漠自私、只顧自己,但這沒有令他們快樂。如果能放過別人,甚至主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反而會變得更快樂。我們都會聽過在逆境中仍然有人會互相幫助,帶來一點溫暖。

慈心待己
        有些人在逆境之下,對自己會更加批判、苛刻,陷入抑鬱之中。我們需要幫助自己、明白自己、體諒自己的處境。在困難時刻,放開對自己的不恰當要求,如實地面對自己的遭遇,嘗試自我照顧。

靜觀世事
        靜觀就是對每事、每物都如實觀察,不帶太多的批判。能夠保持冷靜及客觀,對於逆境中的自處很重要。不妨嘗試每日花三五分鐘,靜觀自己的內心感覺及想法。

不忘學習,從困難中找其他方法
        在新常態中,許多過往的方法都不再適用,我們要學習適應新的方法,運用新的生存法則,例如使用網絡吸收資訊,並與人進行網上溝通,千萬不要故步自封、封閉自己。

信靠主
       你可能會覺得沒有方法去解決目前的困難,感到無助甚至無望。面對不能改變的事實,我們可以保持信靠的心,相信主會拯救我們。

        回應之前提及的調查,當中亦發現有些人在創傷事件後得到成長,他們能建立個人的靈性,看到個人的長處,以及與人建立更深的關係。這些創傷後有成長的人,他們的抑鬱及焦慮程度較低,快樂指數亦較高。

        當發生重大事故及經歷時,大部分人都不能逃避。除了留意生活及經濟的影響外,大家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學習以不同的方法關顧自己、協助他人,才能在經歷創傷之後,體驗寶貴的成長。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個慈心待己的練習:先留意呼吸,留意自己的身體,容許自己打開內心。跟自己說:「這是一個困難的時刻,我要更加愛護自己,希望自己充滿愛心,希望自己平靜,接受自己,充滿快樂,為自己仍然生存、仍然有呼吸而感恩。」繼續停留在呼吸中幾分鐘,感受自己身體的感覺及內心的情緒和想法。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因為若不灰心,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有收成。」(加拉太書6:9,和修版)

解開心結:困苦中仍須緊握價值和意義

        偉邦是個盡責的丈夫和父親、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可惜在一次工業意外中受傷而不能再工作,家庭立時陷入經濟危機。他非常自責,覺得負累了家人,開始變得抑鬱,感到人生沒有希望和意義,無法找到出路和方向。

        麗娜是感情至上的人,愛情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渴求。她自幼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父母因感情問題離異。她內心缺乏安全感,極度渴望得到愛,因此很早就開始拍拖,但總是因太緊張和依賴對方而導致分手。她不知怎樣填補內心巨大的空虛,也不知愛情之外生命還有何意義。

        彥行來自中產家庭,是家中獨子,父母是專業人士,對他要求非常嚴格及抱有極大的期望。彥行自小就被父母灌輸,長大後最好做醫生或律師這些專業,可是他的志趣並非這些。他的夢想是成為出色的音樂家,但他知道父母一定會反對。他感到極度迷惘和痛苦,不知道怎樣才好。

        蔚然今年62歲,剛退休兩年,一向身體健康,但在三個月前突然中風,雖然漸漸康復,但半身仍然無力,需依賴拐杖行路。她感到心灰意冷,原本以為辛勞了大半生,退休後可以好好享受人生,做她喜歡的事:去旅行、約朋友打羽毛球,還有很多……想不到身體會如此不濟,再也不能實現心中的退休大計。她心情極度鬱悶,覺得餘生再無意義和歡樂。

        以上幾個例子,可能覺得與你無關,你身體一向健康,有不錯的工作和美好的家庭,應該感到滿足。但人生無常,誰可保證你能一直安穩度日呢?即使沒有突如其來的打擊,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壓力也可以叫你心中感到疲累;周而復始的工作、永遠沒完的責任,這又是否你心中理想的生活呢?你到底清楚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義嗎?

        原來,無論我們在順境或逆境時,若想活得積極和圓滿,我們都需要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意義。近年流行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創立人馬丁.賽里格曼教授 (Dr. Martin Seligman)認為: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並非單單擁有短暫表面的歡樂(pleasure),而是需要尋求一個充實(engaged life)、有價值和意義(meaningful life)的人生,能夠認定一個比自己更重要的價值或理想,運用自己的才能,全情投入地去追求實現這個理想,才算不枉此生。

       除此以外,近年備受重視的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提倡的心理健康也是以意義和價值為基礎。這療法的創立人史蒂文.海耶斯教授(Dr. Steven Hayes)認為: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條件乃是心理靈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是一種可以不受內心束縛、專心尋求並實踐自己所選定的人生方向和價值的心理質素。海耶斯教授認為,快樂不是必然的,人生許多時是苦樂參半(甚至是苦多於樂),但我們可以有自由去選擇和認定自己最重視和內心最渴望的價值,並以這些核心價值和渴望為生活的指引,過一個充實、圓滿而有意義的人生,即使快樂未必常有。

        這重視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態度,不單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增加滿足感,更幫助我們在痛苦和患難中堅強起來,增強抗逆力,使我們不至於迷失甚至沈淪。當我們遇到不幸或痛苦的事情時(如文章開頭的例子),我們自然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和想法,例如哀傷、難過、沮喪、憤怒、恐懼,甚至絕望。這時,我們心中若沒有可以依賴的力量,很容易就會被負面情緒所牽制、淹沒或騎劫,讓情緒成為我們的主人;而且,我們可能為了逃避這些負面情緒所帶來的痛苦,會作出許多愚蠢和有害的行為,例如否認事實、心理上或行動上的退縮和逃避、沈溺於藥物、酒精、物質等以麻醉自己等等。

        如何在困苦中不被情緒牽動或控制呢?近年心理學界發現靜觀覺察(mindfulness)對情緒健康極為重要,修習靜觀可以使我們平靜而開放地接納困苦的情緒,脫離糾結的思想,專注當下,與此時此刻的經驗連結。更重要的是為自己製造足夠的心理空間和彈性,寬容地承載自己困苦的情緒而不為它所困。不單如此,我們更須選擇在困苦中仍然按自己內心的價值和認定的人生意義而行,在選擇點理論(choice point theory)中,有一套情緒調適的四步曲,非常簡單易學:

S – Slow Down(停下來)慢慢呼吸,把你的腳往下壓,或將身體慢慢慢地伸展;

T - Take Note(觀察)觀察你的想法和感受,覺察你四周的環境和你正在做甚麼;

O - Open Up(開放)給你的想法和感受一些空間,讓它們在你裡面自然流動;

P - Pursue Values(追隨價值)緊記著你內心的價值,無論怎樣也找方法去行動實踐。

(參考:The Choice Point worksheet from the Weight Escape by Ciarrochi, Bailey and Harris, 2014)

        可見,價值觀和人生意義就像一艘船的舵,引導船航行的方向;也像指南針,在迷失時為人提供正確方向。我們可以經驗不同正、負面的情緒,但我們不必受這些情緒控制。我們可以學懂靜觀,與內心的價值結連,選擇合乎我們自己的人生方向的行動去回應困難和挑戰,這做法一定比被情緒控制的反應來得恰當和理想。

解開心結:從不喜歡孤單一個?!

  孤獨,一個讓人敬而遠之的名字。

  自古以來,群居一直是人類的天性。在這繁囂的城市內,我們努力地與他人結連,渴望得到良好的社交關係與人際連繫。在我過往的臨床經驗中,曾聽過不少病人提及孤獨感與其負面影響。有時候,對一些人來說,甚至連獨處也彷彿變成一種毛病,必需要脫離或消除。

  究竟,甚麼是孤獨感?

  一個常見的定義,就是當我們缺乏與別人於社交上互動及連繫所產生的感覺。值得留意的是,倘若一個人身邊圍繞著很多親朋好友,卻仍然自感格格不入,難以融入群體,他依然可以是孤獨的。由此可見,孤獨感與親友數量未必有直接關係。研究告訴我們,孤獨感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持續強烈的孤獨感會有增加抑鬱及焦慮症狀的風險,而患有心理疾病亦令人倍感孤獨。例如,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士對社交環境感到極度恐懼,往往經常逃避社交場合,因而較難結識朋友或維繫人際關係,孤獨感便會產生。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及處理孤獨感呢?

  首先,我們要先分別孤獨與獨處兩者的不同。孤獨是一種情緒感受,而獨處是一種「物理」狀態。有些人花很多時間獨處,卻依然繼續快樂地生活。由此可見,獨處並不是一種毛病,而是一種選擇。

  面對孤獨感的第一個方法,便是先要學會獨處。獨處也許對一部分人來說,是一件十分不自在的事情,尤其對習慣以社交來排解內心孤獨的人來說,獨處的時光更是顯得可怕。

  其實,獨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貴的機會與自己相處。透過獨處的時間,我們可以嘗試了解、反省自身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思緒經常被外界瑣事一一佔據,往往容易忽略了照顧自己的內在感受。然而,你可以在獨處中,透過靜觀、寫日記等方式來重新與自己的內在恢復連繫,花一點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心需要。同時,你亦可以為自己安排一些喜歡的活動,例如畫畫、種植、烹飪等,容讓自己享受心無旁鶩、專注於喜好的事物中的感覺。獨處,其實也可以快樂。

  面對孤獨感的第二個方法,則是建立有益身心的社交連繫。有時候,我們會錯誤認為只要無時無刻身處群體,就能遠離孤獨感。然而,群體也有「好壞之分」,「壞」的群體令我們無法表現真我,為了迎合群體因而要經常「戴著面具做人」。這樣不但無助減低孤獨感,只會令你更感到格格不入。相反,「好」的群體能讓你泰然自處,舒適地表達自己的性情、想法。這樣的群體才值得我們找尋及維繫,寧缺勿濫。

  有時候,孤獨感也較容易於社交媒體展現。試想想,當你看著手機,發現別人的生活彷彿都過得比你好,他們的社交媒體每天有無數的讚賞及留言,朋友天天不同、節目日日新鮮。這時候,你也許會感到既羨慕又妒忌,別人的豐盛好像正在影射你的孤獨。不過,姑且勿論社交媒體的真實性(大部分人都傾向花時間經營最好的一面給別人看),正如之前所述,孤獨感與親友的數量未必有關,相反,關係的質量才是最重要。因此,寧可花時間深化友誼的質量,也許這樣才能令你減輕孤獨感。

  除此,有些時候,孤獨感來自成長中的不同步伐。曾經的好友,如今都各有家庭、各有各忙。由從前一年幾次聚會,變成幾年才見一次面;甚至乎只剩下寥寥幾句的問候,或最後已讀不回的藍剔。逝去的友誼,不但令人惋惜,更為我們帶來強烈的孤獨感。這時候,不妨跟自己說,每個人的生命旅程不同、步伐亦不一致。有好些人於我們的人生出現,陪伴我們走過一段路程,然後暫別、分離,縱然傷感,卻不代表曾經歷過的時光不值得珍惜。每個人都需要朋友,雖然今天大家經歷不同的階段而暫別,期盼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再次相遇。

  最後,但願大家緊記,我們的靈魂從來都不是孤獨的。在最孤獨的時候,我們還有神可以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