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長期痛症的療痛步伐

曾聽過「調適步伐」這名詞嗎?

  十八年前,我嘗試將英文名詞Pacing翻譯作「調適步伐」,即是「調節」生活至適合自己的步伐。

  香港人生活節奏又快又急,步伐既要比自己快,又要自己做得比旁人快,生活逼人就變得習以為常。對受長期痛症困擾的人來說,當失去這步伐和節奏時,例如:腰腿乏力、坐立不安、失去工作和收入、需要家人諒解、關係要重建、情緒低落,沒法進行以前喜愛的活動等,便以為自己無能及很頹廢。外國人傾向表達痛症,中國人則會傾向忍受,忍不住才尋找名醫,耗盡積蓄只為重獲失去的原先步伐。有調查發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受長期痛症困擾的受訪者患上情緒抑鬱;百分之七十認為痛症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及工作能力。通常患者的心願是「不再痛」,以為「不再痛」就可尋回那失去的步伐!

長期痛症的神態與真相

  在過去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痛症診所工作這十八年裡。患者被轉介過來的原因甚多,有些是遇上意外、工傷、身體關節退化或長期的炎症;亦可以是找不到任何誘因。若痛楚持續三至六個月以上,都可被界定為患上長期痛症。沒有患過長期痛症的人,很難明白患者的感受—痛楚會持續難耐,時多時少,甚至痛楚位置變移,被折磨得痛不欲生。無論患者如何形容:「冤」、扯、揼、扭、針拮、痺、燒、無力、斷裂……等等,這些無助的感受叫聽到的人也無不心酸。

  傳統醫學雖然某程度可解釋疼痛的由來,亦有止痛藥可助紓緩,但痛楚並非單靠生理機制可解釋,因此不能純粹以藥物治療。很多時候已做了身體檢查、吃過止痛藥卻未見效,關鍵在於痛楚背後的心理與社會因素。有時痛楚不能透過檢查顯示,在外看不到;也不是心理想像出來的病,卻是一個真確、主觀、內在的感覺。痛楚只是一個訊號傳遞的結果,不是需要作出任何回應的警號。它只是一些由腦部隨意發放出來的訊息傳遞,分別送到身體任何的部份。

  讓我再作說明:因為痛,患者怕再受傷而減少了活動。例如休息或卧床超過一、兩天,骨骼及肌肉開始發軟及漸漸僵硬,若再郁動,痛楚就更明顯。當有人告訴他,如果痛就應停止活動。一個惡性循環進程就會這樣產生出來。當體質漸漸走下坡,一不留神失去平衡,常會誤以為是痛楚令他摔倒,但事實上摔倒是與日漸軟弱的肌肉有關。相反地,曾經有位患者行動自如,生活應付得還可以;農曆年前辦年貨時,因提貨太重,痛得要臥床休息兩天。他並非不能勝任,而是超過自己的負荷,屬於過勞。

「調適步伐」的原委和技巧

  痛症治療的目標不一定是務求把痛楚完全消除。很多研究指出,痛症患者常是時好時壞。以背痛為例,九成的患者沒有完全康復,七成以上則在康復一段短時間後便復發,但治療可減輕大部分痛楚,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

  在此提倡「調適步伐」這個重要技巧,讓大家學習把它慢慢滲入日常生活中。這有三個好處:防止過勞、防止過懶、漸進地提升每天活動量而又不損害身體。換句話說,「調適步伐」是為患有痛症人士而設計的一種學習工具,讓他們嘗試找到一個平衡點,使他們的肌肉活動量維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因為太多或太少的活動量,都可能產生不良的後果,「調適步伐」能讓肌肉增加耐力,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痛楚是一種在混亂狀態下發放出來的訊號或感覺,並不應只視作休息的訊號,過分休息只會帶來更多問題。

「調適步伐」應如何開始?

  第一招:坐下、站立或行走是三種基本活動單元,可先量度你可以「站立」的最長時間(以分鐘計算),也記錄你「行」及「坐」所能夠應付的活動量。隨後的數星期,跟著設立了的分鐘交替去轉姿勢(例如由坐轉站立),以免過勞或過休。

  第二招:將一項工作分拆,再加入「行、坐、站立」。做完一部分歇息一下,再繼續做另一部分,如此類推。

  總括來說,「調適步伐」並不在於完全減去痛楚,而是幫助患者在劇痛或小痛的日子裡,能夠繼續正常生活,不被痛楚折騰。若在進行調適步伐的日子,遇到突發的劇痛或起伏不定的痛楚是難避免的。我們首先接受這些反覆的現象,然後設法應對,不要因痛楚而停止這計劃。 很多患者曾使用這技巧都覺得終身受用,劇痛的次數也減少。如欲提升應付長期痛症的能力,鼓勵患者多試多學,慢慢學會不再浪費時間去征服痛楚,而是承認、接受和適應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些。過程中遇到困難的話,謹記要尋求痛症科的專業人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