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耳穴

  耳穴療法是中醫療法的其中一種。自古便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之說。外耳的輪廓像是一個倒置的胎兒,為全身的縮影,佈滿各臟腑經絡對應的反應區。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耳廓上的相應區域更有機會出現壓痛、變色等反應。因此,按摩耳廓上相對應的區域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達到輔助治療,改善身體不適症狀的效果。

耳穴療法的普及

  耳穴因其使用便利而在近代逐漸開始普及。一般耳穴刺激手法為非入侵性手法,操作上相對安全。由於刺激時痛感輕微,大衆比較容易接受。加上耳穴治療的適應症廣泛,又可進行持續刺激,因此近代多用作保健。

常用耳穴刺激法

1. 耳穴揉按法
  • 方法:運用指尖按摩手法刺激對應耳穴,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 操作:一般採用坐位,體弱患者可以仰臥。以食指對準耳前穴位,拇指放在耳背相對應部位進行揉按,可同時按摩雙側耳朵。每穴可持續按摩1-2 分鐘。
  • 注意:力量應由輕到重,以局部輕微發熱為宜。
2. 耳穴壓豆法
  • 方法:中醫師會運用附著於膠布上的王不留行籽貼在對應耳穴上,以單側耳爲主,囑患者回家自行按壓穴位,達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 操作:一般採用坐位,體弱患者可以仰臥。先在選穴的皮膚上用 75%乙醇棉球消毒,然後貼上王不留行籽膠布。患者回家後以食指拇指按壓膠布,刺激穴位。每穴可持續按壓1-2 分鐘,一天按壓3-5次。
  • 注意:力量應不宜過重,以沒有不適感為宜,局部可略感痠、麻、脹。若對膠布過敏者,提前告知中醫師;若感覺皮膚瘙癢應取去膠布。每貼一般可留置3日。
耳穴應用 – 失眠

  中醫根據不同原因,選用適當的耳穴進行治療。以下是一些常用於失眠的耳穴。

  • 治療原則:鎮靜安神
  • 選穴:神門、皮質下、心、肝、胃。
  • 功效:安定心神,調節神經,抑制焦慮,疏肝和胃
  • 適應症:無法入睡,容易驚醒,疲乏心慌
  • 操作:清潔雙手,用指尖輕輕揉按選穴1-2 分鐘,以微微發熱為度。

注意事項

  按摩耳朵前先清洗乾淨雙手。穴道按摩的力道因人而異,以沒有不適感為前提,避免使用強手法刺激,切忌讓皮膚破損引致感染。

  如有外耳濕疹、潰瘍;心臟病、嚴重貧血;或是婦女懷孕期間,均不宜選用耳穴療法作治療。

  温馨提示:如使用耳穴配合治療,宜諮詢中醫師意見。

關心健康:軟組織受傷的處理手法:以前V.S.現在

  在日常生活和運動中,不少人會根據1978年提出的「RICE」指引來處理急性軟組織受傷1(例如:韌帶、肌腱、肌肉拉傷和挫傷),即是休息(Rest)、冰敷(Ice)、壓力包紮(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2020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更新了軟組織受傷急救處理指引2:「PEACE LOVE」。 當中最大的不同是「PEACE」建議在急性期避免使用冰敷。另外,「LOVE」提供了急性期過後的處理手法。

  「PEACE」適用於受傷後72小時內的急性期,應對患處的紅、腫、溫熱和疼痛。首先,保護患處(Protection),急性期內應限制活動及負重,避免增加受傷的嚴重程度。其次,盡量將患肢抬高於心臟水平(Elevation),防止患肢組織液的堆積,控制腫脹。另外,避免冰敷和抗發炎藥物(Avoid anti-inflammatories)。雖然冰敷和抗發炎藥物可將患處的炎性反應降低、減少痛楚,但是炎性反應能促進生長因子的產生和受損組織的修補,過多地抑制炎性反應可能會延長身體清除代謝廢物和壞死細胞的時間,減慢身體復原。再者,使用彈性繃帶包紮受傷部位可控制腫脹(Compression)。最後,我們需認識軟組織復康的正確知識(Education),避免產生過度期待或壓力。

  在急性期過後,就可參考「LOVE」。這強調我們需保持正面樂觀的態度(Optimism),以防受負面的情緒和感受影響,例如憂慮、沮喪或恐懼,減慢復原3。另外,在可行的情況下儘早給予受傷部位適當負重(Load),在輕微痛楚的程度內活動可促進受傷軟組織的修補和生長。適度的帶氧運動(如行路或踩單車機)可促進患處的血液循環(Vascularisation),讓患處有足夠養份進行新陳代謝,加快復原。有計劃和有系統的訓練(Exercise)可增加受傷部位的肌肉關節活動穩定度及本體感覺,避免肌肉因長時間缺乏運動而萎縮,身體便可更快回到受傷前的水平。完善的復康訓練更可減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當然,軟組織受傷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在急性期和慢性期的處理手法也會因個人情況而略有不同,例如年齡、健康狀況、受傷位置和面積等。一般市民可能難以判斷自己的情況。因此,如果不幸受傷,建議諮詢對運動醫學有認識的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由他們提供針對性及合適的建議,從而加快復原和減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參考資料:

  1. Mirkin G, Hoffman M. The Sports Medicine Book.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8.
  2. Dubois B, Esculier JF. Soft-tissue injuries simply need PEACE and LOV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0 Jan 1;54(2):72-3.
  3. Briet JP, Houwert RM, Hageman MG, Hietbrink F, Ring DC, Verleisdonk EJ.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in intensity and physical limitations after lateral ankle sprains injury. 2016 Nov 1;47(11):2565-9.

關心健康:水痘

  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統計數字,在2019年以前水痘個案每年平均有6000至7000宗。水痘疫苗亦於2014年起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水痘,別名「水疱」、「水花」、「水瘡」,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急性發疹性時行疾病。因疱疹內含有水液,性狀橢圓、狀如豆粒,故稱水痘。

症狀及傳播途徑

  水痘四季可見,冬春兩季多發,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多見於學齡期兒童。其潛伏期一般為兩至三周,期間毫無症狀。病發之初為前驅期,有發熱惡寒,伴有流涕、咳嗽、不思飲食等呼吸道或胃腸道症狀。前驅期歷時甚短,約二十四小時後乃入發疹期,再經數小時則出現瘙癢性丘疹;約兩天後變爲水疱,其内容或清或濁;三四天後丘疹、水疱、膿疱均同時存在,間有開始結成黑棕色之痂皮。水痘發生部位以腹部較頭、肢各部為密,身體遠側部位較近側部位為疏。

  傳染期一般從皮疹出現前二十四小時到皮疹完全結痂。水痘的傳染性極高,尤其在患者出疹初期。大部分患者於感染後約兩周內自行痊癒,可獲持久免疫,亦甚少二次感染。由於皮疹發生部位在皮膚部分較為淺表,大多痂皮脫落後不遺瘢痕。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但亦有出現併發症的重症患者。初生嬰兒和成人一般病情較嚴重,可以出現肺炎及腦炎。懷孕初期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缺陷。

從中醫角度理解水痘

  根據中醫理論,水痘發病機理是由於外感邪毒犯肺,內有濕濁鬱於脾,外透發於肌膚所致。

  根據病情輕重,水痘分爲外感風熱型和毒熱熾盛型。前者疱疹小,分佈稀疏,以軀幹為多,疱漿清亮,伴有輕度肺系、脾胃症狀。後者疱疹大,分佈較密,疹色紫暗,疱漿混濁,伴有壯熱、煩躁等内熱重的症狀。

  因水痘患者以濕熱為主要病機,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利濕為主要原則。

飲食建議

  患者在發病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補充水分,忌食牛肉、燒鵝、蝦、蟹等發物及煎炸和薑椒辣物。

  恢復期以補充營養爲主,飲食上多素少肉,選擇含優質蛋白、微量元素的食物,亦可喝米粥養護脾胃,助正氣恢復。

  以下是一些參考食療:

  1. 綠豆湯
    ● 成分:綠豆10克,冰糖少量。
    ● 做法:綠豆洗淨,用適量的水煎至豆熟爛,加入少量冰糖調味,融化後温服。隔日1次。
    ● 功效:清熱解毒
    ● 性質:涼
    ● 適應症:皮疹色紅,煩躁尿赤。脾胃易脹氣者慎服。
  2. 馬蹄薏米湯
    ● 成分:馬蹄五枚,生薏米15克,紅蘿蔔150克,蜜棗1枚。
    ● 做法:紅蘿蔔削皮洗淨切件,馬蹄去皮切半,用刀背拍開,其他材料洗淨,用4碗水煎存1碗,温服。隔日1次。
    ● 功效:清熱祛濕
    ● 性質:涼
    ● 適應症:皮疹色紅,煩躁尿赤。

預防及調護方法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應自我隔離,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直至皮疹完全結痂。接觸水痘患者後,建議自我檢疫3周。

  患者需保持皮膚及居室環境清潔,勤換內衣,晾曬或煮沸被褥用品。修剪手甲或戴連指手套,避免抓破皮膚而致繼發感染或留下瘢痕。

  平素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鼻。

關心健康:兒童飲食需要及常見飲食問題

  兒童的營養非常重要,充足的營養能支持健康的身心成長。飲食種類繁多,家長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更好的飲食呢?衛生防護中心網站有很多實用的參考資料。在這篇簡短的文章,我將會分享一些常見的、與兒童有關的飲食問題和建議。

吃得慢,一餐用一個半鐘都未吃完!

  孩子吃飯慢的原因很多,例如無胃口或不感肚餓(因茶點份量太多或喝太多牛奶);食物太硬或太大,無法咬斷或咀嚼;經常一個人吃飯;吃飯時候玩玩具等。

營養師建議:

  食物適宜較軟身,切成小塊能夠一口咀嚼,例如三歲孩子可以吃小雞腿(靠近翅膀部位),或將雞翅膀切開兩份。牛奶含豐富鈣質,但不是飲奶越多長高越快。兩歲以上的兒童每天飲兩杯(500毫升)牛奶已足夠,過多會減少正餐進食份量。提供一個安靜的用餐環境,避免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玩玩具。陪伴孩子吃飯——孩子喜歡跟父母一起吃飯,這時亦是向父母學習的好機會!

挑食!

孩子不吃蔬菜,把不愛吃的食物吐出來或含在嘴裡;不過如果有巧克力、糖果或薯片伴著,就會很快吞下去!

營養師建議:

首先,避免強迫孩子進食,他們有自己的節奏去接受每種新的食物和其質感。如果他們不願意嘗試,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看到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在吃。不過要注意一點,若孩子進食有進步,父母不應過分地表揚,因為孩子有可能利用食物來控制父母和照顧者。

兒童每天需要進食多少份量呢?

碳水化合物是供應熱能的主要來源,正餐應進食足夠的飯、麵、麵包或薯仔等。從小養成進食蔬菜水果,每餐可由細半碗蔬菜開始,水果可吃一整個,每天進食一至兩次,以吸取足夠的纖維。果汁不要添加糖份,也不需每天供應。蛋白質對細胞生長及免疫系統非常重要,但父母經常以為肉類比飯、麵包等重要,大部分的兒童因而攝取過量蛋白質。

2至11歲兒童需要進食的份量

種類 2 - 5歲 6 - 11歲
五穀類 1.5至3碗 1 碗 = 250 - 300 毫升 3至4碗 1 碗 = 250 - 300 毫升
水果 最少1份 1 份 = 1 個中型水果 最少2份 1 份 = 1 個中型水果
蔬菜 最少1.5份 1 份 = ½ 碗熟菜 最少2份 1 份 = ½ 碗熟菜
肉類/蛋白質 1.5至3両 1 兩 = 1 個乒乓球大小的肉類 3至5両 1 兩 = 1 個乒乓球大小的肉類
奶品類 2杯 1 杯 = 240 毫升 2杯 1 杯 = 240 毫升
水/流質 4至5杯 包括清水、奶、清湯 6至8杯 包括清水、奶、清湯
油、脂肪類及糖類 少量,因已包含在許多食品裡,所以沒有特別建議攝取量。

關心健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泛指進食含有毒素所污染的食物後,出現以腹痛、嘔瀉等爲主要表現的中毒類疾病,臨床上與急性胃腸炎的症狀相似。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統計數字,香港近年平均每年食物中毒個案約200宗,影響約700人。

病因及症狀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有:進食動植物的生物鹼(包括真菌毒素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屬污染或殘留農藥)、細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原蟲性腹瀉(如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腹瀉(如諾克病毒、輪狀病毒)等。大部分個案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多發生於氣溫較高,有利細菌繁殖,食物容易變質的夏秋季節。

  患者在進食受污染的食物後,毒素積累達可致病量,就會出現以胃腸道爲主的症狀。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一天多次、呈粥水樣、腹部壓痛、腸鳴、伴發熱、乏力等。重症者甚至出現血便、脫水、休克等情況。患者一般於進食變質食物當天至三天内起病,多在三天内自癒。

從中醫角度理解食物中毒

  根據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中醫診斷分為「嘔吐」和「泄瀉」。少數因侵襲性細菌引起粘液血便的患者,中醫診斷為「痢疾」。

  輕症患者經中醫治療後,一般可得改善。中醫通過減輕胃腸道炎症,避免因反復嘔吐與泄瀉而引起脫水,從而穩定病情。診斷一般分爲:胃腸濕熱、腸道寒濕、食滯腸胃等證,以及疾病後期的津氣虧虛和陽氣虛脫證。唯症狀嚴重,病情反覆不癒者,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常見中醫食療保健推介

1. 選穴按摩

1. 足三里

  可調節神經,調補脾胃氣血,治療腸胃不適,反覆嘔吐的症狀。此穴在外側膝眼下四横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左右兩邊各揉按3-5次,每次1-2分鐘。

2. 公孫

  可調理脾胃氣機,治療腹痛嘔吐,不欲飲食等症狀。此穴在足大趾內側、近足弓突起的高骨後緣凹陷處。左右兩邊各揉按3-5次,每次1-2分鐘。

2. 飲食建議

  患者應停止進食引起不適的食物。飲食應以清淡、稀軟、易吸收、少渣少油為原則,以減少脾胃負擔。忌食刺激、油膩、生冷、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

  食物中毒早期,如瀉下過劇,要注意水份少量多次攝入,亦可飲米水加少許鹽調味,或沖泡綠茶水。病情有所好轉後,再轉爲少油、少渣、流質食物,如幼麵、稀粥等。腹瀉停止後,則可逐漸加一些蛋羹、肉碎、菜泥、軟飯等。恢復期可食健脾補益之食物,如飯、山藥、扁豆、蛋類等。但其原則是先稀後軟,先清淡後健脾,所選食品要新鮮易消化,減少粗纖維食物。

  康復後調養脾胃可選用小米蓮子淮山粥:

小米蓮子淮山粥

  • 成分:小米二湯匙,蓮子10克,淮山10克。
  • 做法:小米、蓮子、淮山洗淨,加適量清水煮成粥狀。溫服。
  • 功效:營養補益,健脾安神
  • 性質:平
  • 適應症:疲倦乏力,胃口欠佳,夜寐不安。

預防及調護方法

  所謂「病從口入」,平素要注意飲食衛生。處理食品和進食前應洗手。烹飪時要分開處理生熟食材,動物食品和隔夜飯菜需徹底煮熟。注意食材的保質、保鮮,及烹飪環境、器具和食材的清潔。避免光顧無牌食肆和食用有毒動植物。

  進食後若出現不適,應盡早求醫。嘔吐泄瀉期間應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關心健康: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俗稱「生蛇」,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沿周邊神經呈單側帶狀分佈,帶有灼熱疼痛感的急性疱疹性皮膚病。中醫又稱其為「蛇串瘡」、「纏腰火丹」等。帶狀疱疹在香港沒有發病率的統計數字。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和水痘屬同一種病毒。帶狀疱疹比水痘的傳染性較低,曾患水痘者更不會因接觸感染。病毒於感染後潛藏在體內的神經系統,遇身體免疫力下降誘發而起病,故多見於老年人、體弱多病、壓力大者。

症狀

  帶狀疱疹多見於春秋季節。發病前,局部皮膚常出現灼熱刺痛,伴全身不適、疲乏無力、輕度發熱、食欲不振等症狀。1至3天後出現紅色斑丘疹,繼而出現排列成帶狀的水疱群。皮膚症狀常發於後腰肋部、胸部或頭面部,呈單側性沿皮神經分佈。水疱隨後會萎縮乾涸,結痂脫落,結痂後較少留瘢痕,可能會遺留色素沉著。帶狀疱疹嚴重者甚至留下瘢痕。一般皮疹持續2-3週。除了皮損表現,患者還常伴有神經痛,神經痛可在發疹前,發疹時或皮損痊癒後出現,疼痛表現為鈍痛、跳痛,通常伴有燒灼感。老年體弱者疼痛程度更劇烈。皮損消退後可遺留持續數月的頑固性神經痛,部分老年患者的神經疼痛症狀可持續更久。

  若病發於頭面部,嚴重者可影響視力和聽覺,甚至損傷到面神經而出現面癱。一般在發疹72小時内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良好。

從中醫角度理解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初期由濕、熱、毒邪引起,加上情志因素,鬱而化火,導致濕熱火毒蘊結肌膚而發病。疾病後期正氣虛弱,加上血瘀兼夾濕邪,導致疼痛持續。持續的神經疼痛症狀亦會加重患者的憂鬱及負面情緒。

  中醫治療可助縮短帶狀疱疹病程,抑制病毒生長與消炎降火,並減輕疱疹後神經痛等症狀。治療帶狀疱疹初期主要是清熱利濕,後期以活血通絡止痛為主。患者多因體虛發病,故治療上亦要扶正祛邪並用。

飲食建議

  平素宜保持均衡飲食,口味清淡,攝取充足的水分與蔬果。

  患病期間忌食辛辣、肥膩、濃味和蝦蟹等發物,多攝取含維生素B群類食物,如小米、玉米、瘦肉、深綠色蔬菜(菠菜、西蘭花)、橘色蔬菜(紅蘿蔔),幫助神經修復。

  可參考以下食療方:

蟬花紅蘿蔔湯
  • 成分:蟬花15克,馬鈴薯150克,紅蘿蔔150克,瘦肉150克。
  • 做法:瘦肉洗淨出水,其他材料清洗,將所有材料用4碗水煎存2碗,温服。每週1-2次。
  • 功效:滋養鎮靜
  • 性質:平
  • 適應症:帶狀疱疹後期神經疼痛,平素易疲倦乏力,胃口欠佳。

預防及調護方法

  患處皮膚要注意保持清潔乾爽,避免弄破水疱導致感染。衣服宜寬鬆,減少摩擦。保持床單及衣物的清潔,亦應避免接觸體弱人士,如孕婦和小孩,以免交叉感染。

  生活作息定時,做適量運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發病期間宜保持心情舒暢,以免肝鬱化火加重病情。康復後避免過勞及壓力。

關心健康:糖尿病前期與運動——把握黃金機會,遠離糖尿病

  相信大家對於「糖尿病」這個名稱不會感到陌生,但甚麼是「糖尿病前期」呢?「糖尿病前期」其實是指身體一個狀態,其血糖的水平比正常高,但不足以被診斷為患有「二型糖尿病」。

  根據美國糖尿聯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對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檢測標準,血糖值若介乎於以下數值範圍,即為糖尿病前期:


圖片來源:https://www.diabetesprevention.hk/

  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會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2019年,估計高達3億7千萬、介乎20至79歲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2而每一年,大約5至10%患糖尿病前期的人會進一步惡化成糖尿病。在香港,2020年糖尿病是第10位致命的原因5!所以如果正處於糖尿病前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可幸的是,有研究指出,如果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減低70%的機會發展成為二型糖尿病1。市民應該時常保持身體的活躍、注意均衡的飲食、避免吸煙和飲酒3,4。同時,成年人應控制體重,維持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概於18.5至22.9 kg/m2。另外,保持積極和正面的態度和心情來改善身體的狀況,也是十分重要。

注意飲食

  食物對於糖尿病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關於如何透過飲食來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和控制體重,本文不會詳細講解,有需要時請向醫生或營養師請教。

針對個人需要的運動

體型較胖型

  假若一位體型較胖、脂肪比例較高的人士,運動的目標就是要促進「減脂增肌」。「減脂增肌」能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增加身體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消耗更多的卡路里,減低血糖水平。

  有研究指出,長時間、低至中強度(Low to moderate intensity-high volume)的帶氧運動比高強度但時間短(high intensity-short duration)的運動更加有利於控制血糖水平和消耗卡路里。對於體型較胖的人士,這種比較輕鬆、「以量取勝」的運動策略能提升安全度,也較容易實踐。

  建議體胖型的糖尿病前期人士一星期最少5天,每天累積60分鐘(每次最少10分鐘)的低至中等程度的帶氧運動。形式方面,最方便就是急步行,踏單車、健體操也可。一般來說,在運動時有輕微氣喘,但仍能一口氣說出「完整句子」,就大約是低至中等程度了。

  糖尿科護士協會和物理治療學會在網上有名為「舞動健康」的影片,大家可作參考請掃描以下QR Code 觀看。

  

  「增肌」方面,進行「漸進式阻力訓練」(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是不二之選。「漸進式阻力訓練」需要針對全身6-8組大肌肉來進行。可以透過運用自身的體重作為阻力(如掌上壓、深蹲等),或是其它簡單的器具,如啞鈴、水樽、阻力橡筋繩。每個動作做10-15下後有疲累感,該阻力或重量就屬於適合;每組動作重覆3組。當身體適應了之前的阻力,能做超過15下又感到輕鬆時,就可以稍為增加阻力。一般來說,阻力訓練可以一星期進行3次,即隔日進行,讓肌肉有時間休息。

體型偏瘦者

  體型偏瘦者,運動的目標以「增肌」為主。除「增肌」以外,也要進行每天30分鐘(一星期最少5天)的中等程度的帶氧運動,既可促進心肺功能、也能降低血糖。

其它運動注意事項

• 運動前先量度血壓、心率、或血糖水平。
• 運動前應先做3-5分鐘的熱身運動;運動後也應做緩和運動。
• 運動時或運動後留意有沒有血糖低的症狀:顫抖、視力不清、頭暈、頭痛、心悸、冒冷汗等。
• 每天要進行伸展運動,以保持肌肉的柔軟度和關節的靈活。
• 進行阻力訓練時,不可閉著氣來發力。
• 運動時要量力而為,如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疑問,請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請教。

參考資料:

  1. Tabák AG, Herder C, Rathmann W, et al. Prediabetes: a high-risk state for diabetes development. Lancet 2012; 379(9833):2279-2290.
  2. Saeedi P, Petersohn I, Salpea P,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diabetes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19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 and 2045: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9(th) edition.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9;157:107843.
  3. Schlesinger S, Neuenschwander M, Ballon A, et al. Adher- ence to healthy lifestyles and incidence of diabetes and mortalit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2020;74(5):481-487.
  4. Zhang Y, Pan XF, Chen J, et al. Combined lifestyle factors and risk of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nd prognosis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Diabetologia 2020;63(1):21-33.
  5. Mortality Statistics 2020. Hong Kong SAR: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關心健康:新冠復後 — 長新冠

  本港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經累積超過287萬宗(至2023年1月底)。有患者在感染起3個月內出現「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Post COVID-19 condition)」,簡稱「長新冠(Long COVID)」的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影響日常生活。

「長新冠」症狀

  「長新冠」常見症狀可以歸納爲三類:呼吸道症狀、胃腸道症狀和精神及疲勞症狀。新冠患者在康復期間,常因呼吸道的刺激徵還沒有消失,出現咳嗽、痰黏、咽喉不適、胸悶、胸痛、嗅味覺異常等症狀,進入慢性微發炎狀態。

  胃腸道症狀以腹瀉、作悶、嘔吐爲主。根據研究結果,腸道微生態系統與「長新冠」有密切關聯,而恢復失調的腸道微生態有助促進患者的康復。

  精神及疲勞症狀,包括倦怠、注意力下降、健忘等常稱爲「腦霧」(Brain Fog)的認知功能障礙症狀,以及肌肉痠痛、皮疹、抑鬱、焦慮、失眠等。研究結果更發現脫髮、性慾減退等症狀與新冠病毒病存在關聯。

從中醫角度理解「長新冠」

  從發病到康復屬於正邪之氣相爭的過程,正氣必定會有所受損,因而導致「長新冠」的一系列症狀。中醫藉著四診合參、辨證論治作出診斷與治療。筆者在臨床上發現,早期中醫藥介入治療新冠病毒病,有效減少後遺症。後遺症患者往往在中醫藥治療一星期後便有明顯好轉,再通過調整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運動導引等配合治療,能夠重新投入生活。

常見中醫食療保健推介

一. 選穴按摩

1. 列缺
有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咽喉腫痛等功用。此穴在手的橈骨上,左右兩手虎口交叉,食指尖到達的高點前凹陷處便是。左右兩邊各揉按3-5次,每次約1-2分鐘。

2. 足三里
有健脾胃、補氣血、調節神經等功用,可治療腸胃不適的症狀。此穴在外側膝眼下四橫指,脛骨旁開一橫指處便是。左右兩邊各揉按3-5次,每次約1-2分鐘。

二. 飲食建議

  新冠病毒病治療及康復期間應避免進食辛辣、煎炸、肥膩及甜品。注意飲食清淡,營養均衡,食物種類宜多樣化,攝取纖維素及適量的水分,保持二便通暢。以下是一些參考食療:

1. 羅漢果潤肺茶
• 成分:羅漢果1/4個,南杏10克,雪梨一個。
• 做法:雪梨連皮洗淨切開去核,南杏清洗,將所有材料用3碗水煎存1碗,溫服。每週1-2次。
• 功效:清熱潤肺止咳
• 性質:涼
• 適應症:口乾,喉乾,偶有咳嗽。

2. 五爪龍健脾湯
• 成分:五爪龍10克,白扁豆10克,穀芽10克,瘦肉150克。
• 做法:瘦肉洗淨出水,其他材料清洗,將所有材料用4碗水煎存2碗,溫服。每週1-2次。
• 功效:益氣健脾祛濕
• 性質:平
• 適應症:疲倦乏力,胃口欠佳,大變粘爛。

三. 其他注意事項

  確診後要放鬆心情,積極治療,勞逸結合,持盈保泰。康復期間要注意個人衛生,調節室內溫度,保持空氣流通,減少去人多場合,作息定時,避免淋雨濕身或過度疲勞。平時可進行拉筋、八鍛錦、行山等活動。運動應循序漸進,以輕微汗出為佳,發病期不宜過量運動。多進行腹式呼吸,這樣能把橫膈膜下降,從而增加肺活量。

  溫馨提示:如使用中藥或中成藥治療新冠病毒病,宜諮詢中醫師意見。

關心健康: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在多種內、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細胞失去正常特性而異常增生,超過自我修復的限度發生癌變的疾病。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歐美女性尤為多發。

  中醫學稱乳腺癌為「乳岩」、「乳疳」、「乳石癰」、「石奶」、「翻花奶」、「奶岩」等。好發於40歲以上的女性,與月經、生育、哺乳因素,卵巢激素功能、家族遺傳、飲食失節、精神抑鬱等因素有關。本病總體來說進展緩慢,經積極治療後大部份患者遠期療效較好,可獲得長期生存。

  西醫以早期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內分泌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治法為主。

  中醫學認為,乳癌的發生是正氣虧虛,臟腑功能衰退的基礎上,外邪與內生痰濕和瘀血等相搏,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功能障礙,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失常,以致氣滯、血瘀、痰凝、邪毒聚結於乳絡而成乳腺癌。

  乳腺癌發病與肝、脾、胃、腎等臟腑功能失常密切相關,病機可概括為內虛與毒聚。內虛是衝任失調,肝、脾、腎等臟腑功能衰退;毒聚為痰、瘀、毒凝聚,鬰積聚結於乳絡而成腫塊。

  乳腺癌位於體表,常以檢出乳腺腫塊為首發症狀,多見於乳房外上象限,其次是內上象限,腫塊無明顯疼痛,堅硬如石,凹凸不平,與周圍分界不清。隨著病情發展,可使腫塊皮膚凹陷,乳房抬高,乳頭內縮,毛孔深陷,狀如橘皮。或有乳頭出血、腋窩的腫塊等。

  病至晚期,正氣虛衰,有些患者甚至出現全身多處轉移,或病灶處久潰不愈等,患者常有形體羸瘦,神衰乏力、消瘦、面色萎黃或蒼白、動則氣喘等正氣虛衰的表現,甚至出現全身衰竭之狀。

  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將乳腺癌分為肝鬰氣滯型、肝鬰痰瘀型、肝鬰火毒型、肝鬰瘀毒型、肝鬰虛火型、虛寒毒結型、衝任失調型、氣血兩虛型等。

  如症狀表現是乳房腫塊,皮色不變,兩脅脹痛,或經前乳房作脹,經來不暢,鬰悶寡言,心煩易怒,口苦咽乾,舌質淡,苔薄白或微黃,脈弦或弦滑。則屬於肝鬰氣滞型,治則以疏肝理氣,化痰散結為主。

  中醫認為乳癌的發病與情緒有密切聯繫,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樂觀的情緒,有利於正常內分泌的調節,可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或復發轉移。患者還應注意生活起居有節,勞逸結合,飲食均衡,多食蔬果,不宜煙酒、煎炸、燥熱、醃製等食物,並要控制高脂肪、高蛋白的攝入量。

關心健康:肝癌

肝癌是指原發於肝細胞或肝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中醫文獻中,有類似肝癌的記載,屬於中醫學的「積聚」、「黃疸」、「臌脹」、「癥瘕」等範疇。因七情內傷、飲食失調、勞逸不當或邪毒內侵,致臟腑氣血虧虛,脾虛不運,氣滯、血瘀、濕熱、痰毒等互結於肝所致。肝癌病位在肝,病機與脾虛密切相關,隨病程進展而影響膽、胃、腎等臟腑功能。

現代醫學認為肝癌與肝炎病毒感染、吸煙飲酒、環境污染、水源污染、化學因素或長期食入黃麴霉素有關,這些都是引發肝癌的常見原因。

肝癌起病較隱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狀,一旦出現典型症狀,常已發展到中晚期。中晚期症狀有肝區痛,呈間歇性或持績性鈍痛或脹痛,因腫瘤生長迅速,拉緊局部肝包膜所致,疼痛多以夜間為主,疼痛侵犯橫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如腫瘤位於肝左葉則較早出現上腹脹痛。如肝區疼痛突然加劇,和有腹膜刺激徵,提示癌腫結節破裂,壞死癌組織及血液流入腹膜,產生腹膜炎,如大量出血,可引起昏厥和休克。

消化道症狀有納差、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全身性表現有乏力、消瘦、發熱,發熱是因腫瘤壞死或其代謝產物引起,一般在37.5C-38C左右,不規則,午後較常見。

晚期或伴有肝硬化,可伴出血症狀,如鼻血、皮下淤斑。少數患者出現低血糖、紅細胞增多、高血鈣、高血脂。如肝癌發生肺、骨、腦等部位轉移,可產生相應的症狀。其他常見體徵有肝腫大、腹水、黃疸、下肢水腫、脾腫大(合併肝硬化所致)、肝硬化表現(肝掌、蜘蛛痣、腹壁靜脈曲張)等。

甲胎蛋白(AFP)的測定是目前診斷原發性肝癌最常用、較敏感、特異性較强的早期診斷方法。

根據中醫理論分析,本病早期與濕阻、輕度氣滯有關,中期出現氣滯、血瘀、濕熱、熱毒的表現,後期則常見肝腎陰虛的現象。其中的肝鬱脾虛型(肝癌中期)的臨床症狀有:肝區腫塊脹頂不適,消瘦乏力,倦怠短氣,腹脹納少,大便溏薄,尿短赤,甚則出現腹水,黄疸,下肢浮腫,舌質胖,苔薄白,脈弦細。治則以健脾益氣、疏肝解鬱消癥為主。

防治肝癌的飲食原則主要以清淡為主,禁煙酒,禁食油煎、煙薰、腌製、霉變食品、要多吃新鮮蔬果,適量的高蛋白食物,少食高脂肪食物。患者要正確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注意調節情緒,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勞及做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