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親愛的黃小姐:

  昨天你在whatsapp告訴我,爸爸的骨灰將於星期六進行安放禮,完成後你便會返回澳洲與丈夫和兒子團聚,在此我先祝福你旅途平安。

  這個短訊,令讓我想起在醫院探訪黃伯時的點點滴滴。猶記得他剛入院時,初時他的態度有點抗拒,令我不知如何關心。其後我以床頭的一幅「全家福」照片作為話匣子,我才發現他原來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伯伯。

  之後,黃伯開始談及他的往事,令我十分感動。他為了你們幾姊妹,每天不辭勞苦地工作,甚至年終無休,他也從未發過半句怨言。然而眼前的「生命鬥士」卻被末期癌症步步進逼,甚至去到支撐不了的階段。在探訪時我才知道,原來黃伯所面對的,不但是身體持續不斷的疼痛,令他苦不堪言;而且一向凡事親力親為的他,現在想喝一口水也要找人幫忙,心中感到一份極大的沮喪及無奈。更痛的是,因著疫情,他不能經常見到所愛的家人,令他身心靈背負著相當沉重的擔子。

  這些擔子在夜闌人靜時,更令黃伯心神不寧,徹夜難眠;他的眼神流露著一份孤單及恐懼。就在這時,我聯想到黃伯既然是一位愛錫兒女的父親,便告訴他「也有一位父親,一直愛你及保護著你,這就是『天父』」。我鼓勵黃伯,將自己所面對的一切痛苦、困擾及無助,以祈禱一一告訴給天父,祂能賜予一份真正的平安。

  幾天後,我再探望黃伯,他就像個孩子,一臉雀躍地告訴我,自己的睡眠質素好了不少,特別是他每晚也緊握著我所送贈的十字架,將自己承受不了的交託給天父,黃伯就是這樣經歷到天父的看顧與拯救。更感恩的是,他還向你查問洗禮的情況,最終他亦在醫院裡接受了床邊水禮,成為天父喜悅的兒子,實在感動。

  其後他的病情逐漸惡化,醫生向你們表示要有心理準備,當時你們顯得十分難過,也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我便鼓勵你們多在黃伯耳邊細說往事,讓你們藉著這些寶貴的片段,去肯定及感謝爸爸的付出。而且黃伯向我表示,知道自己快要回到天家,我亦直接地問:「你準備好未?」黃伯說:「我已預備回到天父那裡。」最後天父讓他安詳地回到天家。

  能夠在病房裡遇見黃伯,確實令我體會良多。他對我說,他的成長欠缺家人的愛,但我認為,他卻以付出愛來圓滿了他的一生。他對生命的堅韌,對工作的承擔,對家人恆久的愛,這些一點一滴,已化成一份最好的禮物,勉勵我們每一個邁步前行。

有幸能與你們同行的曹院牧上

從心出發:效法主用心服侍病人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此見證祂奇妙的作為與帶領!我是一位在醫院工作的牙醫,縱使並不是時常面對病人的生與死,但是我們的工作卻很影響他們的生活,以及如何面對各種逆境所擁有的力量!

  回想我由修讀到後來成為牙醫,一切都是出於神。在舊制的升學途徑下,我機緣巧合地進入了大學修讀牙科。在修讀課程期間,我發現自己對施行手術感到興趣;於畢業後,透過不同的經歷與際遇,最終我開始了在醫院的口腔頷面外科訓練。

  我們面對的病人有很多不同類別,由不同病房的轉介到各樣顎骨或面骨手術病人都有。我們所面對的未必是命懸一線的病人,但很多時卻是遇上不常見、無助並持續困擾生活的病癥。例如「骨枯」,通常是因以前做過頭或頸部的輻射治療,或是正在服用或曾服用過某類骨藥導致;長期的傷口對病人在進食或社交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我們未必能保證這類病人得以痊癒,但在長期的覆診過程中,病人體會到我們為他們盡力設想怎樣去幫助他們的用心,或許能成為他們面對更大病患中的慰藉與支持。

  在這專業服侍的路上,我時常想到主是我們真正的好醫生:祂不單憐恤、醫治當時社會的低下階層,更將福音傳給他們,使他們從心裡找到生活的動力與盼望。在有限的資源下,或許我們無法深知每位病人的故事,但是我們願意在有限的時間裡,仍能將聖靈的果子帶到醫療的工作上,活出祂的樣式,使光照到病人心裡!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6)

關心健康:職業治療 — 工作復康

  「職業治療」是為一些於「自我照顧」、「工作」及「娛樂」三方面受影響的病者提供服務。透過有治療作用的活動、提供輔助用具、家居環境評估和改建的建議,幫助病者恢復或增強獨立的生活能力,重新投入家庭、工作及社會。職業治療師更會關注病者生理及心理的健康,以達至全人治療之目的。

  有很多意外受傷,或患有長期痛症的人士,因難於工作而被轉介到職業治療部作工作評估和訓練。職業治療師首先會為他們的工作進行工作分析 (Job Analysis),客觀地從不同角度分析其工作需求,包括體能活動、心理、人事及工作環境。然後,治療師會為他們進行工作能力評估 (Work Capacity Evaluation) 及模擬工作評估 (Work Simulation Assessment) ,藉此評估患者現時的工作能力是否與其工作的要求相符,從中了解他們的工作潛能,協助他們計劃將來的工作復康。

  在工作復康 (Work Rehabilitation) 的療程中,職業治療師會為他們安排不同類型的模擬工作訓練 (Work Simulation Training),以提升他們整體工作能力和耐力。如有需要,治療師會教導一些與痛共存的策略和技巧給他們,把策略和技巧融合在工作之中,如工作前作伸展運動,減慢活動速度、改變姿勢、使用呼吸鬆弛法、保持正確提舉和坐立姿勢的習慣等。配合人體功效學,可望減少痛楚的出現和避免將來在工作中受傷,使其更有效地工作。除此之外,治療師會教導患者在工作復康之餘,如何積極地鍛鍊體魄,例如學習八段錦。如有需要時及在資方的許可下,治療師亦會到患者的工作地點進行評估 (Job Site Visit) 及提出建議,改善工作環境或改用特制工作的用具。

  在整個工作復康中,最重要的是讓患者了解和接受自己工作的能力和限制,訂立工作目標,需要時作出轉為兼職、轉工或提前退休的心理準備。若患者真的未能返回原本的崗位,治療師會轉介他們往其他職業培訓機構,如「病人再培訓及就業服務」或「展能就業科」作訓練和協助就業。

  不是每一個病患者可以順利地回復工作。但他們可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角色 (Life Role ),例如丈夫代替太太在家裡教導孩子和做家務,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積極地面對和享受生活。

關心健康: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是指起源於大腸黏膜的惡性腫瘤,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臨床上以腺癌為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屬於中醫學的積聚、腸蕈、腸癖、臟毒、癥瘕、鎖肛痔等範圍。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大腸癌與飲食(高脂低纖、飲酒、吸煙、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環境(包括血吸蟲流行區)、大腸腺瘤惡變、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多發性息肉、遺傳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有密關係。

  中醫學認為大腸癌的病因不乎外因、內因。外因有寒溫失節、飲食不節、恣食肥膩、醇酒厚味,或誤食不潔之品;內因包括憂思抑鬱、遺傳、正氣不足、陰陽失調。引起脾虛、氣滯、血瘀、痰凝、熱毒、濕聚,從而互相交結,日久而生腫瘤。本病病位在大腸,發病和脾腎有關。常用治法以解毒化瘀、清熱利濕、理氣化滯及補虛扶正等隨證運用。

  大腸癌常見症狀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或粘液便、不規則腹痛或腹脹、持續便秘或腹瀉、裡急後重、不明原因貧血及不明原因體重逐漸減輕。

  大腸癌發生在不同部位,症狀表現不同。如右側結腸癌有腹脹腹痛,腹部腫塊,體重減輕及進行性貧血的症狀。左側結腸癌有腸狹窄和進行性腸梗阻,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以排便次數增多及腹脹腹痛的症狀。直腸癌有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有血液或粘液,伴有裡急後重的症狀。常見併發症有腸梗阻、腸穿孔、出血。

   中醫治療大腸癌首要辨證,常見類型有濕熱蘊結型、瘀毒內結型、脾胃虛寒型、脾腎虧虛型、氣血雙虧型。本病常為「虛實兼夾,寒熱並見」,故應重視四診合參,全面分析。如濕熱蘊結型,症見腹痛腹脹,便下粘液臭穢,或夾膿血、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口乾口苦、尿黃,或伴發熱、噁心等症。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以清熱利濕、寬腸散結方法。食療方面可選用綠豆薏米粥防治,用綠豆一両、薏米一両共煮成粥。

  預防大腸癌,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全穀、新鮮蔬果、少肉、減少食用加工製品、少油少糖少鹽,不宜辛辣刺激、黴變、醃製、油膩、煎炸、燒烤等食物,拒絕煙酒,控制體重,持之以恆做適量運動及定期體檢。可多吃具有抗大腸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綠豆、菱角、蘆筍、胡蘿蔔、絲瓜、苦瓜、無花果、香菇、木耳、奇異果、蘋果、橙等。

解開心結:幸福的泉源

  很多人都視追求快樂為人生最大的目標,但又有多少人能成功達標呢?快樂到底又是指甚麼呢?

  一般人以為,快樂就是開心的感覺。誠然,快樂(happiness)是一種主觀的情緒,易受環境和我們所做的事情影響,所以也較短暫和難以持久,因著環境的改變,心情也會隨之轉變。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譬如剛剛受到上司讚賞,心情極之興奮;但跟著收到一個壞消息,心情馬上就變得沉重。所以,人的心情有如天氣般有不同的變化,是很自然和正常的。

  然而,我們的社會文化不時傳遞有關快樂的錯誤訊息,例如「人生最緊要開心」、「快樂在你手中」,甚至近年流行的正向心理學也被誤解為「快樂的科學」。這些訊息只會令更多人感到疑惑,覺得自己應該得到快樂,但在現實中卻是另一回事,當中的落差只會令他們更不快樂,甚至會覺得不快樂就是得了情緒病或心理出現問題。另外,很多人對快樂的期望受到大眾傳媒和社交媒體影響,它們不斷宣傳名人的成功故事,叫人羨慕不已,令人以為快樂人生應該如此,但這只會叫人感到沮喪,因現實中沒有多少人可以擁有這樣的人生。這種向上比較的心態也是造成我們不快樂的原因。

  若然快樂是如此短暫和受環境影響,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那我們是否應該追求其他較為能掌握和較持久的目標,作為我們人生的方向呢?正向心理學之父Dr. Martin Seligman在2012年出版了他第二本正向心理學的書,名為"Flourish",其立論點正是要挑戰自己第一本書"Authentic Happiness"過於重視快樂的觀點。他認為豐盛的人生應建基於幸福(well-being)而非快樂的主觀經驗。幸福(well-being)可視為活得美好(live well)而不單是感覺良好(feel good)。Dr. Seligman創造了一個PERMA的幸福模式,認為豐盛人生有賴以下五方面:

  1. 正面情緒(Positive emotions)
  2. 積極行動(Engagement)
  3. 良好關係(Relationships)
  4. 具意義的生活(Meaning)
  5. 成就(Accomplishment)。

  其實,從主觀層面來看,幸福也可說是一種幸福感(a sense of well-being),指內心的滿足(inner fulfillment)和對生活的滿足感(life satisfaction)。這是一種對人生抱持正面態度,同時內心也感到滿足的心理狀態。這種幸福感不會容易受環境的變化所影響。例如現時全球新冠病毒肆虐,很多人的生活都大受影響,無論是經濟、社交、健康等各方面都備受衝擊,精神健康問題亦逐漸浮現。不少研究和調查都顯示,焦慮和抑鬱的情況急劇增加,精神壓力引起的健康問題也愈來愈受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快樂的感覺自然較難出現;但幸福感則不同,它是內在的心理素質,可以不太受環境所影響。為何會如此呢?原來幸福感有幾個特點:

1) 價值和信念

  人生難免有起有跌,正如聖經提醒我們:「生有時,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傳道書3: 2-4)。如何面對這些人生必然的起跌和各種際遇呢?我們需要擁有正面而堅定的信念和價值觀,相信和擁抱生命的美好和可能,持守自己最重視的價值,如愛、憐憫、公義、分享、彼此服侍和付出等。不論在順境或逆境,都不能放棄這些核心信念,因它們是我們生命力強大的支柱。心理學研究清楚指出,覺得自己的生活有意義和價值的人,他們的心理健康較理想,較少出現精神問題;反之,感到生活空虛無意義的人,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問題。

  如何可以建立和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和正面信念呢?其中一個方法是反思過去人生中一些極為滿足的美好回憶,回想過程中你做了些甚麼?你的感覺如何?有何想法?事件對自己和他人有何正面影響?這樣的反思和回憶提醒你甚麼是自己所重視,並能真正滿足你內心的,這些就是你的內在價值了。

2) 感恩和知足的心態

  內心的滿足視乎你對人生的態度和要求。如果你總是抱怨人生為何不如你的理想,總是聚焦生活缺乏的一面,或注意別人為何比自己擁有更多或看似更幸福,或埋怨上天為何對你不公平等等,你不可能有內心的滿足。相反地,如果你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你就不難發現滿足的泉源。例如看看這個大自然是何等的奇妙和美麗,充滿著鬼斧神工;人世間也可以到處看到真情的流露,感人肺腑;人類的文明和智慧創造了無數的成就,如科技的進步為我們帶來舒適和享受,是何等的叫人讚嘆!只要你用心去觀察,便不難發現各樣值得感恩的事情。

  如果你抱著欣賞、感恩和知足的心態,就是最平凡的日子和經驗也可以充滿奇妙和樂趣,如細看一朵花兒、一隻小昆蟲、天上的白雲和遠山大海,或品嘗一件美味的甜品或糕點,喝一杯熱茶或咖啡,或是聽一首美妙的樂曲,都可帶來賞心悅目的經驗。當然人生痛苦的事情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但會較容易被接納和消化,甚至在患難中也可找到值得感恩的地方,例如困苦帶來的磨練和成長的機會,所謂「玉不琢不成器」,苦難也可變成化了妝的祝福!

3) 積極的目標和行動

  幸福感並非單靠正確的心態,亦需要配合積極而實際的生活目標和行動,要活得好(live well)就是要活出來,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制定行動計劃,努力實行,不懼困難,成功是需要投入、付出和堅持的。那麼,為自己的生活定立甚麼目標才最合適呢?當然是那些符合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目標。例如你重視親密的關係,那你該如何在生活中營造這種關係呢?在你的家裡和朋友圈子中,你可以怎樣積極地實踐這方面的目標呢?積極的目標和行動也正好符合Dr. Seligman所建構PERMA model中的三個元素:Engagement, Meaning, Accomplishment,對打造幸福感非常重要。

病友心語:我們一家人

  多年前,醫生確診媽媽患有認知障礙症後,我們一家人都非常擔心,因醫生囑咐我們要有心理準備,媽媽的病情只會漸漸變差、無法逆轉,唯有認識這病症的特點,然後學習如何照顧、諒解和陪伴媽媽才是辦法。

  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實際面對媽媽的病情又是另一回事。為了方便照顧,我們安裝了閉路電視在家,有一個深夜,我們看見媽媽通宵在床上逐一數點「銀紙」,嘗試吩咐家傭安排媽媽睡覺也無濟於事,我們看著心裡很痛,因為明白年輕時媽媽因為家計辛勤工作,非常重視每一分每一毫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所以我們也不忍阻止,但漸漸媽媽連這個動作也忘記了。

  其後,媽媽曾入院兩次,第一次因身體缺水,醫生擔心腎功能出現問題,要求留院觀察﹔另一次是媽媽在疫情期間發燒,醫生診斷為肺炎須入住隔離病房,當時媽媽已無法自理,又患有厭食症,需要家人細心地慢慢餵食,但因疫情無法探訪,家人都非常擔心和自責:送媽媽入院是否一個正確的決定?一天接到護士通知,媽媽可以離開隔離病房,我大約計算轉房時間,就在房門外等候見媽媽一面,當看見媽媽在床上,我大聲喊著說﹕「媽媽,耶穌愛你,耶穌好愛你。」

  感恩媽媽能平安出院,但身體的康復情況沒有明顯進展,我和家人商量後,決定不再送媽媽入院,選擇居家安辭。這決定一點都不容易,過程中要面對家人間的協商和共識、照顧的責任,以及死亡隨時臨近。但感恩神有祂的時間和預備,當中社康外展醫護及院牧團隊共同支援,提點我們安排離世時要注意的細節,院牧禱告守望,讓我們一家帶著天父所賜的平安和盼望,在媽媽餘下不多的日子裡,可以盡量爭取相處的時間並照顧她,令我們一家無悔地陪伴媽媽度過人生最後的階段。更奇妙的是每當我們的兒孫回來探望媽媽,她都能清晰地逐一喊出兒孫的名字,當人生中對媽媽重要的事物都被逐一遺忘時,但天父沒有遺忘媽媽,為她存留了最重要的家人,讓她因記得有家人的陪伴而心裡有平安。

  去年11月,天父親自接走了媽媽,當天那幅圖畫好美麗、好圓滿,我們一家人在社康護士和院牧的陪伴下,一起讀經、唱詩、祈禱後,媽媽非常安詳地合上眼睛,在家、在主懷中安息,感謝主!

  對世人來說,面對死亡是充滿恐懼和傷心,但對信主的人來說,死亡只是另一個開始,可以充滿盼望和平安!因為耶穌曾這樣應許﹕「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裡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8:12)

醫護心語:陪著你走

  「施比受更為有福」,是很多醫護人員的初心,這也是我的初心及信念!

  在我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位「白衣天使」,但兜兜轉轉,不知不覺間我成為一位醫護人員,這個事實已踏入第二十六個年頭。

  事實上,我覺得在一份工作上可以做到十個年頭,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能夠堅持到今天,我相信是上帝的揀選,給我力量,祂吩咐我要用祂賜我的優點——愛心,去陪伴我的每一位病人。

  在過去的二十五個年頭,每一位病人對我來說都是我的「老師」,他們在不同的「科目」上都給了我無限的「知識」。

  記得大約十八年前,我還在公立醫院的私家病房工作,有一位年約四十歲患上末期咽喉癌的青壯男病人,他經過電療及手術後,情況都未如理想,頸部的傷口一直都未能復原,術後雖然有化療的跟進治療,但他的主診教授及醫生團隊都很擔心!原因是他頸部的傷口一直都未能痊癒,每次打開房門還散發出陣陣的「惡臭」味,因此,有些同事都不敢,甚至不想進入他的房間!我們每天都要為這位病人清洗頸部的傷口,每次都需要花上最少半小時或以上,因在清洗傷口時,傷口有時會流血而需要用按壓的方法去止血。

  記得有一次我為他洗傷口時,他的太太正來到病房探望他,她用溫柔的聲音對丈夫說:「囡囡問爸爸今日洗傷口痛嗎?她很掛念爸爸……」在他們的談話中,不禁令我覺得可以「陪伴」的寶貴!病人的女兒當年只得九歲,因為太太害怕醫院不太適合女兒經常出入,加上女兒剛好要應付學校考試,所以只好把女兒與家傭留在家中。在清洗傷口後,太太還主動和我傾談了一會。太太很感激我們的付出,她很明白丈夫的病情,很希望可以在丈夫餘下的日子盡量陪伴,所以她已辭退了工作,全心全意的陪伴他。

  作為醫護人員,我認為「陪伴」每一位病人是我們的責任,真心希望每位醫護人員都能給我們每一位病人「施予愛的陪伴」!

信仰心窗:沉溺背後

  疫情之下,沒有旅行,朋友花更多時間掃手機在網上購物,月尾信用卡結賬,她才知花了萬多元,差不多是她一個月的收入。原來她下班回家後,就是看人推介產品,當中不乏新穎時尚的貨品,買得多不單有折扣,又有禮物送,她怎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那次之後,她狠下決心,不再上購物網,但每次都心癢癢打開來看,可自由選取心頭好,感覺好「正」,後來她發現自己無法停止這行為。

  當人被某些東西控制著,就如被鬼控制著一樣可怕,無法擺脫又無力改變一些不理想的個人狀況。有一個被鬼附的人,他日夜喊叫,又用石頭砍自己,當地群眾以為控制了表面行為,沉溺便可以消除。他們用腳鐐和鐵鍊把他鎖住,再把他趕到墳地去,以為這樣便解決了問題。其實只處理了表面東西,他們完全察覺不到問題所在。

  直到耶穌主動去找這人,他問其名字,他回答是「群」(意思是眾多)。這不像人的名字,應該是鬼的名字。你看!他整個人已被鬼控制著,連與耶穌交談也要由鬼代勞。其實每個人內心抓住的東西不一樣,並容易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忘記身邊所有。耶穌這一問,令他醒覺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內中隱藏著某些扭曲了的東西,惟有盡快脫離鬼的控制才可得救。

  但是,要脫離控制,談何容易!習慣之所以難改,因為已形成情感依戀。當時鬼知道耶穌要把牠們趕出去,牠們極不願意離開那地方,寧願求耶穌准許牠們附在豬群身上,結果二千頭豬橫衝直撞,投進海裡淹死了,當時的場面何等震憾!群鬼的控制力和破壞力,可以多厲害!耶穌看到這人真正的需要,他愛他,重視他,寧願犧牲二千頭豬,也不許鬼再進入人身。面前二千頭豬的屍體,足以令那人看到自己身上的鬼確實已經離開,也讓大家知道事情是多麼嚴重。

  人的行為都是由慾望驅使,如果我們對一樣物件或一種行為的慾念不能停止,就算不想做也停止不了,這樣我們可以說是進入沉溺狀態。通常當事人在做某事上會得到快感,就如人們看見漂亮東西,就會想:如果我可以擁有它多好!沉溺其實是愛錯對象,以為值得愛的東西只有一樣,以致將愛全放在這樣東西上,一直沉溺下去,猶如被綁。朋友,你若想有改變,就來投靠耶穌,祂可以賜予你有真自由去作出改變。若你想明天有所改變,今天就要先作出改變。

生活心窗:說習慣

  早前搬家,收拾時發現了一本久違多年,卻仍然印象深刻的暢銷口袋書,書名是 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內容是關於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美好處事原則,以及平凡生活中隱藏的大智慧,忍不住又重看了一遍。

  這本小書以獨立成篇的小品來結集,短小精悍,慧黠幽默,對當時純為育兒「目標為本」的我,自是非常吸引。記得孩子大概是剛上幼兒園吧,正值建立生活習慣和技能的關鍵期,書中內容順理成章地成為筆者的育兒參考,列舉的生活事例有趣而兼具啟發性,當時獲得筆者認同是可以理解的。現在重讀,主要是對於「習慣養成」再多一點反思,尤其對自主的成年人來說,想看看這道譁眾的大膽題目,到底有多真確。

  「習慣」是甚麼?辭典的解釋是:「『習慣』一詞代表人類一些固定模式、並經常重覆的行為;它可能是透過持續學習而來,但亦可能受個別先天因素影響」。原本它只是個古老通俗名詞,但經過半世紀的開發,已由尋常百姓的用語,一躍進入心理學的學術殿堂,並且發揚光大,理論推陳出新,連神經系統科的專家也來分杯羹,被廣泛採納應用到各種學習領域,或是行為糾正的策略上。據近年某些行為心理學家研究所得,要建立一個新的行為模式,把它鞏固、成功內化成習慣,需時至少21天,正是電子業界給人們研發各種「培養習慣」Apps的依據。之後,這理論惹來不少爭議,不過專家們都一致認同:只要堅持不放棄,世上沒有培養不來的習慣!

  專家的觀點是強心針,習慣若假以時日,定必水到渠成,但筆者就個人經驗或自朋輩中觀察所得,以為他們太樂觀了。

  習慣有好壞之分,而人往往傾向好逸惡勞或捨難取易,好習慣似乎特別難培養,壞的則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好習慣很可能某程度上是違反人性的,所以大多都不好培養。相比小孩子,成年人在培養好習慣一事上,絕對沒有優勢,小孩子勝在思想單純,沒有包袱,較少被既定觀念或舊有習慣所干擾。小時候讀過《習慣說》,就是說明積習難返的顯淺道理;所以與其說性格決定命運,不如說是習慣決定命運*,身邊不乏朋友因不良飲食習慣,而導致營養、消化或體重問題;亦有因長期不良姿勢而產生各種的關節疼痛症狀等,更遑論形形色色的沉溺行為,別以為只是青少年的專利。想起聖經這句話:「攻克己身,叫身服我」,真是一語道破,可能「習慣」也是個必須終身學習的課題。

  話說回來,望著眼前廳堂四處狼藉攤放的書本,耳畔彷彿再度響起家人的抱怨:「丟下亂七八糟的書本不管,就一本接一本的翻看,壞習慣真的改不了!」

*原句出自William James原文:“Sow an action, and you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and you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and reap a destiny.”

真心分享:黃曉盈

我喜愛體操,它可以有很多動作的組合和變化,更是一場包含不同元素的表演。若比擬人生,其實也是充滿高低起伏,在不同的轉變中,讓人有豐富的經歷。
帶著興奮學體操

  我的童年在澳洲墨爾本度過,有父母、一兄兩弟陪伴成長。我在香港出世,一歲移民澳洲,父母為了我們幾個孩子而移民當地。慶幸能夠生活在一個廣闊的環境,沒有太多功課壓力,還有空間去發展興趣和探索自我,擁有快樂的童年。

  澳洲是個充滿大自然氣息的國家,體育文化盛行,孩子在課餘能夠悠閒地去玩樂。那時候我很愛動,參加許多校外校內的活動,最喜歡週末去露營,還有夏令營、合唱團、籃球等留下愉快深刻的記憶。沒多久,我發現原來體操比其他運動更有趣。體操訓練場像個大遊樂場,上課時孩子們把軟墊搬來,鋪在地上,一起興奮地彈跳,好像躍進色彩繽紛的世界,盡情揮發能量,感覺有同伴陪著,特別好玩。我們家幾個孩子最初一起學習,不過哥哥很快放棄了,兩個弟弟也學了幾年,而只有我,對體操的興趣越來越濃烈。

  體操跟其他運動的特性不同,第一是技術很難掌握,對成年人來說特別困難,它不像羽毛球、網球那樣,成年人都能夠學習,或者只需掌握基本技巧就可以進行,而且學校體育課少有機會接觸。第二,體操有幾個項目,一套動作需要分拆成幾個步驟去練習,其中變化很多,動作的組合多元化,能夠不受限制去嘗試新組合,而我本身喜愛創新,又喜歡音樂和舞蹈,所以很適合我的個性。第三,同樣是競技運動,體操不是比賽速度和難度,它著眼於一套流麗的動作,包含很多表演元素讓人去欣賞,可以說更像一場表演。雖然練習了這麼多年,到現在我還不覺悶,仍然不斷找尋新想法,保持新鮮感。

港隊讀書兩兼顧

  父親因為工作關係,一家人回流香港,我當時約十歲左右,在墨爾本生活了接近十年,突然要離開熟悉的環境,跟朋友分開,特別是體操好夥伴的親密情誼,心裡感覺非常不捨。對於香港的體操前景,能否繼續學習等等,一想到要回去疏離的出生地,內心不免湧起擔憂。回到香港,我很順利考入港隊,再次走入體育館,驟然覺得很有衝勁。能夠繼續受訓,本來是值得慶賀的事,然而兩地文化差異和訓練方式不同,很快我就感受差落,心情低落了一會。我還在墨爾本的時候,代表維多利亞省的體育會去比賽,算是少有成就。教練注重學習氣氛,每每給予學生正面的回應,讓學生建立成就感,因此整體感覺愉快。香港這邊的練習,頂上「港隊」的銜頭,不再是以往在澳洲的興趣班了。教練的要求高,對學生的回應亦比較苛刻,練習時間長而疲累,壓力也大,最初是不開心。當時的日常生活,每天放學後趕到體育館,由四時半到八時半練習,然後回家完成功課,一星期練習五至六天。現在想起來,當時真的很辛苦,雖然我讀國際學校,功課算是少一點,畢竟也很勞累。捱過了一段適應期,竟又習慣了。

  當時體操在香港的發展仍處於初階,在我那個年代,香港人對運動員不太了解,也有些奇怪的想法,例如要麼做運動員,要麼好好唸書,又或者認為讀書不成,才會做運動員,總而言之就是認為你有運動才能,肯定讀書成績不佳。讀書方面,父母對我很信任,放手讓我處理。我對自己有要求,希望運動和學業兩方面皆有成績。以我過來人的經驗,運動和學業能夠雙線發展,我可以是個優秀的運動員,也是個優秀的學生。事實上,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因此學習自律、時間管理和處事的優先順序很重要。當要應付公開試,先專注讀書,暫停訓練;到預備比賽,就把訓練放在第一位。

  到了高中,我開始計劃畢業後的路向。人年紀漸長,想法變得實際,體會到父母親養兒育女的付出。為了幾個孩子高昂的學費,為了每次比賽必須負擔的開支,父親一直辛勤地工作,我覺得自己也應該為家庭經濟而著想和承擔。當時正在預備公開試,同時在爭取入選亞運的資格,兩方面我都很期待。亞運對運動員來說是個里程碑,是長久以來夢想的舞台,但那次沒有通過審批。比賽機會落空了,唯有對自己說,乾脆專心學業吧,然而心裡一直感到不甘心。後來我考入理工大學,修讀時裝設計,並繼續參加其他國際性的比賽,並沒有放棄運動和學業,繼續兩者兼顧。

平衡木上的突破

  靜待四年,到了2010年亞運,終於能夠代表香港出賽。接著2011年參加世界錦標賽,在跳馬、平衡木、高低槓和自由體操四個項目的總成績排名,如願以償爭取到參加奧運的資格。我繼續練習,感覺平衡木的動作已經做得穩固,當時距離奧運尚有兩個月時間,我還有可能突破自己嗎?我不斷構想新招式,忽然想到自己最擅長跳馬,何不利用這個優點去練習躍上平衡木的動作呢?我跟教授提出想法,他非常鼓勵我,一句「never say never」掛在唇邊。經過多番努力,終於自創一套「踏板前空翻一百八十度轉體上木」的動作,在2012年倫敦舉行的奧運比賽場上展現出來。這個空翻轉體動作,我已經在腦裡想像了無數次,祈求能夠發揮得最好。後來獲得國際體操聯會認可,命名為「黃曉盈跳」,終於為這趟旅程劃下最完美的一幕。

  縱然經歷過許多比賽,賽前我仍然會緊張,特別是亞運和奧運,那是人生難得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心情緊張卻又極興奮。我非常感謝神把我帶到這個舞台上,無論勝負得失,只要能夠參與其中,我已經算是贏了。抱著這種心態,我才能夠放鬆去比賽。我從小開始接受訓練,逐步走向奧運,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卻是神為我安排的神奇旅程。我一直向神祈禱,心裡感到平靜,我亦時刻提醒自己要感恩有這個機會。

跌下、停擺、再起來

  2015年我在日本參加亞洲錦標賽,這場比賽對我很重要,因為是預備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的資格賽。我當然渴望再次踏上奧運的征途,可惜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體操四個項目之中,我對高低槓最沒有信心,練習得最少。雖然備戰期間已經加緊鍛鍊,仍感到陌生,老是覺得雙腳離開地面,感覺不踏實。終於在日本的比賽場館,握住槓做迴環動作的當刻,忽然失手掉下來,那一刻的傷,仿似刀刺入骨的痛,心知不妙……

  第二天,我被安排送回香港,原來我左膝韌帶斷裂,需要緊急做手術。我還記得從高處掉下來的一瞬,腦海湧出許多練習的片段,還有想像中的計劃,一幕幕快速地飛閃。手術過後,我甦醒了,躺臥病床上,身體痛苦極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腦裡好像麻痺了,甚麼都想不出來,人像一部停止的機械,人生也隨之停擺。前後兩次手術,每天忍受痛楚去做復康運動。三個月坐輪椅的日子,再樂觀的人,也會感到沮喪,甚至憤怒。於是我告訴自己,每天訂下「迷你」目標,例如今天能夠站起來,第二天能夠行幾步路,只要能夠多行幾步,已經有了進步。這是運動教曉我的事情,每天為自己訂立能力可達到的目標,心態自會變得積極。同時我仍然需要神給予平靜安穩的心和力量去度過難關。神安排很多愛我的人在身邊。媽媽花最多時間去照顧我,她樂觀和隨和的性格,幫助我去面對這段日子,還有很多朋友和隊友的關懷,令我深深感到被愛。

  我由站起、學習行路,到重回訓練場,由最簡單的體操動作開始,已經是一年了。由以往信任自己的身體到懷疑自己的能力,我問自己為何要那麼辛苦。眼見不少運動員因傷退疫,但我不想如此過日子,而且我是個喜歡挑戰的人,能走得多遠就盡量走幾遠。感恩得到教練和隊友的接納和支持,我決定調整練習方向,把重心項目放在平衡木。

從受傷到經歷神

  在2018年亞運之前,我已經恢復到一定水平代表香港出賽。不幸再度降臨,我在一場本地比賽中再次受傷,左膝必須接受第三次手術,雖然嚴重性不及上兩次,但不論精神上和感情上都大受打擊,剛巧那段日子經歷愛情上的傷害,心情直插谷底,極為沮喪。回想起上次身體受傷,我對自己說,甚麼都捱過了,這回一定可以堅持下去。

  這兩次傷患,最大得著是個人靈性上的成長。以前做運動員,每一步都會好好計劃,認為憑自己的能力,可以掌握很多事情。現在我體會到神的掌管帶給我安穩和平靜的心,帶著這種心態去比賽,反而變得很輕鬆。我從小隨母親返教會主日學,雖然經常祈禱,但沒有熱心參加小組或查經。我很少主動去尋找神,只是星期日返教會。對我來說,神好像是Sunday God。直到受傷後,我願意主動尋求神,跟神的關係越來越親密,我在每時每刻,生活上最簡單的事情,都需要神,每個決定都會先問神。

  現在的我,切實地感到神與我同在。平時練習的體育館,牆上有掛鐘,指針搭正「12時」就會打鐘,我會趁這短暫的片刻,跟神說幾句話。為了時常提醒自己,手機安裝了應用程式,可以隨時讀經和看到每日金句。這幾年我跟教會小組的朋友,建立了親密的關係,他們是我的同路人,互相分享和鼓勵。學懂主動尋求神之後,我更加感受到神每天無微不至的看顧。面對困境,特別在疫情下,不會太過情緒化,免得讓情緒主導而對世態失望,或者受情緒影響而忘記神的真道。無論發生任何事,都要記著神是掌管一切,打開自己的心,主動去尋求衪,就會發現衪是無處不在,艱辛的成長其實伴隨著神的祝福。

人生是前進之旅

  運動是人生的縮影,好像坐上過山車,經歷很豐富,嚐到高低起伏,滿足和與失落貫穿人生。運動員去比賽,態度必須時刻進取,努力去爭奪獎牌,但比賽是很短暫的,所以人生不是比賽,而是不斷向前的旅程。我認為做人不用跟別人比較,這樣太很辛苦了,卻要明白神在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安排和計劃,因此我們要跟隨神的腳步,放下俗世的價值觀,不要只管追求事業、名譽、金錢等事情。

  近年,我更享受擔任體操教練,非常開心地教導小朋友,相信他們有無限的潛能與可能。我最近教導在大學修讀運動管理的大學生,教他們基本的體操動作。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體操,部分曾經學習但放棄,經過一個學期的練習,他們的信心回來了。我第一次教成人學生,感到得著很大。能夠推廣自己最愛的運動,教導不同年紀的學生,希望他們對體操留下美好印象,將來他們變成老師,繼續把體操的熱愛和夢想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