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親愛的阿仁:

  前陣子,收到你和太太的電話,告訴我眼科檢查的新消息,令我雙重感恩:一方面,言語間感受到你們的興奮,感恩出院後一切安好;另一方面,檢查結果喜出望外,從以往總是未能確定,到這次醫生奇妙地看清楚眼球內的情況,暫時無需其他治療,讓大家放下心頭大石,實在是恩上加恩。

  不知不覺,認識你已經半年了。感謝主讓我在醫院裡有機會陪伴你走過康復的高山低谷,經歷恩典。猶記得當初只是在恆常探訪時與你相遇。你剛經過命懸一線的中風手術,從另一間醫院轉過來這裡接受復康療程。最初探訪你的過程是很戲劇性的:也許是大病初癒,你的記憶力暫時受到影響,所以每次探訪也像初次見面,得先介紹自己多一次。那時,我也有心理準備,隔天你就會把我忘記,不過我總會給你知道真相﹕「其實我來過了。  」聽罷你總是恍然大悟,點頭稱是。那段日子,對著一位熟識的院友,每次見面也重覆介紹自己,活像電影情節,叫人哭笑不得。然而,從你身上我學習到一項屬靈的功課:即使甚麼也記不起,仍然記得自己的身分  —  我們是天父的兒女。

  起初,我從你口中知道你是信主的弟兄,其他事情好像所屬敎會等等,你也想不起來。後來認識了你的母親和太太,才得知多一點。其中感動我的是:你在入院前沒太投入信仰生活,但身體經歷翻天覆地的巨變後,即使甚麼也不記得,卻自自然然記起耶穌。

  隨著身體的康復,你看得見和記得起的事情也漸多。有時候,你會比較患病前後身體的狀態,對進展停滯不前感到失望。你最擔心是眼睛的情況,因為特別影響你的生活。每每就在徬徨的時候,你總會把心裡憂慮訴說出來,我們就一起數算過去主的恩典,再把現在的焦慮交給祂。你還記得嗎?我們把福音書裡耶穌的事蹟一個一個的讀、主禱文逐句逐句的唸嗎?你當初鏗鏘有力的認信,從你記得主開始,我就以耶穌的敎導和事蹟鼓勵你在反反覆覆的歷程裡繼續依靠祂。感謝主,主的敎導漸漸刻在你的心裡,出院前你更能夠以主禱文成為禱告。

  我曾經跟你說,在你出院後我會寫信給你,刊登在《關心》。當時,我問信裡該如何稱呼你?你的回答看似很認真,又難掩你的幽默:「人造人。  」聽罷我莫名奇妙,然而感謝你的信任,讓我們可以藉此再次深入的分享,好好梳理病患裡的深層感受。你說「人造人」是因為醫生為你安裝了一個裝置,讓生命重新開始。這半年,看見上主在你心上放置了「信心芥菜種」,讓你心靈重生。作為你的同行者,深深祝福你這棵重生的芥菜苗在基督裡繼續發旺生長。

連院牧

從心出發:作一個由心出發的護士

  不知不覺,成為註冊護士已經十年了。一直都想替自己作一個回顧,碰巧《關心》徵稿,二話不說的便答應了。

  回想在大學選科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想前路。當年我在電腦方面的成績及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同學和朋輩們都一直以為我會選擇與電腦工程有關的學科。但在諮詢老師及教會前輩的意見後,我發覺自己更享受與人相處,熱衷於幫助患難中的人,所以最後我選擇了當護士。

  做學護的過程一點都不容易,真的嚐盡甜酸苦辣,但現在想起來仍能會心微笑。甜的是照顧病人的過程中,得到病人的稱許。別小看一些基本的照顧,即使簡單至一聲問候、給他們一杯水、遞上便壺,只要是由心出發,而不是敷衍地做,他們是知道的。神欣賞我們為有需要的人做的每一件小事。所以作學護的,別抱怨基本照顧工作太多、太簡單、沒甚麼可學習的地方,「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路加福音16:10)酸的是看盡了人間的慘事,尤其是在癌症病房實習的時候,心情變得十分沈重。所以遇到難以釋懷的事,要懂得找身邊的人彼此分憂,在此誠意推薦護士團契,一群同路人可以在此互相扶持。苦的是「早—晚」 (A-Night)輪班工作。我有過這樣的經驗:早上忙了一天,回家睡覺的時候,剛巧樓上的單位在裝修鑽牆,我無法入睡,晚上回到病房又遇上病人需要急救,辛苦了整個晚上。第二天早上下班回家的時候,我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無時無刻都想入睡。辣的是遇上嚴苛的導師或護士,有時給無理指責,心中當然不是味兒,於是我告誡自己要推己及人,他日我教導學護的時候,要避免使用傷害他人自尊的言語。

  還記得在我成為註冊護士不久,有一次上班,完成手上的工作後,我走到一位年輕的男病人身邊關心他。可是傾談不到十分鐘,就被當值的護士前輩們拉回護士站,說我做多了。我心中在想,我們強調全人護理,難道關顧病人的心不重要嗎?當時我沒有和前輩們爭辯。聖靈在心中提醒我,一件好的事、值得做的事,並不會因為身邊的人的批評而變得不值得去做。後來我署任資深護師,完成工作後不但會和病友們交談,遇上一些滿臉愁容的病友,我還會邀請他一同祈禱。因為這就是我的初心,我享受其中。

  護理工作除了要有心,我也深深感受到知識和技巧同樣重要。有次參與醫療短宣,跟隨醫生去農村探訪一位男士,他的右腳有一個很深且已經變得灰白的傷口,細問之下,原來他長期使用高錳酸鉀去處理傷口,加上赤腳落田工作,傷口變得越來越差。我們送了一雙水靴給他,並建議他使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原來在農村,生理鹽水不是隨手可得的東西,本來我們應該教導他如何製作生理鹽水,但作為護士的我卻不懂。這種從心的愧疚感驅使我往後更用心認真的持續學習。

  最後,我鼓勵大家做一個由心出發、稱職稱心的護士,在工作中榮神益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支持自己,在這繁忙的環境中服侍下去。

關心健康:駐顏有術骨膠原?

  膠原蛋白,是廣泛存在於動物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它是組成各種細胞外間質的聚合物,在細胞中扮演黏結組織的角色,是細胞外基質及結締組織中最重要物質,主要存在於人體皮膚、骨骼、眼睛、牙齒、肌腱、內臟等部位。

  在人體中,膠原蛋白佔總蛋白質的三分之一,單是皮膚結構中已佔有四分之三。其功能是維持皮膚和組織器官的形態和結構,也是修復各損傷組織的主要原料物質。膠原蛋白除了賦予皮膚韌性、彈性及防水功能,它更是韌帶、肌腱、關節中的重要成分,若缺乏或製造不足將引發各種功能上的退化。

  當年紀越大或起居飲食習慣欠佳,身體的膠原蛋白會逐漸流失,出現各種外在及內在的改變,如皮膚出現粗糙、鬆弛、皺紋等現象。

  由於骨骼合成速度少於吸收速度,骨骼中的鈣就會漸漸流失,導致骨質疏鬆症,容易有骨折現象。而膠原蛋白能使鈣質與骨細胞之間緊密結合,不易使鈣質流失。但是,當骨骼中的膠原蛋白流失後,會連帶使鈣質也降低,即使靠補充鈣質,也會因膠原蛋白的不足,而無法完全保住鈣質。人體的骨質密度在35歲時達至巔峰,往後每年會以約百分之一的速度流失。所以當攝取充足的膠原蛋白,自然能夠保住鈣質,讓婦女及年長者不再擔憂骨質疏鬆的問題。

  而關節與軟骨間的膠原蛋白,能夠強化關節軟骨,增加潤滑,降低關節在運動時造成的摩擦,還能促進關節表面細胞、組織的再生能力,自然能降低關節發炎的發生機率,也能避免關節老化的現象。

  當眼睛的膠原蛋白不足時,容易引起乾眼症、視網膜神經老化、老花眼、白內障、飛蚊症,所以眼睛細胞已經老化的老年人,特別容易流淚和感到眼睛疲倦。因此,膠原蛋白是可以使身體保持年輕,防止老化,還可增強免疫力,對美容和健康都很有幫助。

  如果想透過食療,從天然食物中補充膠原蛋白,就要多吃含豐富膠質的食物。動物性有豬皮、豬腳、豬筋、牛筋、鹿筋、雞腳、雞皮、魚骨、魚頭、魚鱗、魚翅、魚肚……等,但要注意這一類食物脂肪含量較高,並不適合經常食用。植物性有大豆、銀耳、黃耳、珊瑚草、海草、淮山、秋葵、蘆薈……等。

維他命C能幫助膠原蛋白合成,因此想要擁有平滑彈性的好膚質,除了多吃含豐富膠原蛋白的食物外,也要補充維他命C、E、硒等抗氧化物質,才能有效促進身體生成膠原蛋白,並要均衡飲食、勞逸結合、作息定時、適量運動、 保持心情開朗、 做好防曬工作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保養的功效和減緩老化現象。

關心健康:職業治療 – 輪椅選擇須知

  「職業治療」是為一些於「自我照顧」、「工作」、「娛樂」及「社交」四方面受影響的病者提供服務。透過有治療性的活動、提供輔助用具、家居環境評估和改善建議,幫助病者恢復或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重新投入家庭、工作及社會。職業治療師更會關注病者的身體及心理的健康,以達至全人治療的目的。

  輪椅是屬於輔助用具的一種,是部分傷殘人士和某些長者的代步工具。輪椅可以讓使用者外出活動時更加方便,幫助他們能夠融入社會。在選購輪椅時,首先要清楚了解使用者的需要和能力;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使用者的體形、年齡和居住環境。如果使用者需要別人協助推輪椅,則也要考慮協助者的身形和能力。

  現時坊間已有不同種類的輪椅可供選擇,例如有手推的、電動的、高背的和輕巧的,但基本上輪椅應堅固耐用、容易推動或控制、需具備有效的煞車系統和安全帶,以及有可以拆除的腳踏和扶手等。如果使用者需要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則應同時考慮配置合適的坐墊,以減低使用者生長壓瘡的機會。如有需要,請詢問職業治療師的專業意見。

以下是其中幾種輪椅的簡介:

  • 手推式輪椅
    適合一些曾經接受輪椅訓練的使用者自行控制
  • 協助式輪椅
    輪椅設有握柄剎車的系統,方便照顧者在推動輪椅時控制速度,可減低因下斜坡時發生意外的風險
  • 高背式輪椅
    適合坐姿平衡欠佳人士
  • 電動式輪椅
    只適合空間認知能力佳、決斷性和自律性高的使用者。另外,使用者要注意居住空間和戶外環境是否適合使用電動輪椅。在選購輪椅之前,應經由職業治療師評估後才作決定。

過往曾經發生多宗涉及電動輪椅的交通意外,使用者的操控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法律界認為,電動輪椅專供肢體傷殘或行動不便者使用,並不屬於《道路交通條例》中所屬的車輛,換言之電動輪椅是不能在馬路行駛,違例者可遭檢控。如果電動輪椅在馬路行駛,一旦發生交通意外,有關使用者不但受傷,可能連保險賠償也沒有。此外,不少電動輪椅使用者亦以為其他行人會主動讓路,故經常在行人路上高速行駛,一旦傷及他人,有機會遭檢控或被追討責任。所以,輪椅使用者應養成良好的使用態度。如有疑問,請向職業治療師查詢。

解開心結:思想的囚牢

  在心理治療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受助人抱緊固執而主觀的想法和信念,徒然增加生活上的煩惱,受困於自己思想的囚牢而不自知,實屬可惜。若要扭轉這個局面,就先要明白一點:每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一些牢固的觀點和信念,這是很正常和自然的。

  我們從經驗中累積知識,這些知識可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分析和應對生活上的問題,以致我們不需消耗太多時間和精力去重新思想和分析,這就是慣有思想的好處。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問題也可能與這種思維模式有關。由於我們的腦袋太喜歡這種有效率而省氣力的思維模式,因此我們很容易完全接受和認同自己固有的觀念和想法,視為鐵一般的事實,以致先入為主,往往忽略或漠視事情的真相,甚至扭曲事實,造成很多生活適應上的困難和情緒問題。

  我有一位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她是完美主義者,自幼就活在父母極高的期望下,雖然父母不是經常宣之於口,但她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殷切期望,於是自小就努力做到100分,成為班中尖子,成績斐然,最終成功進入大學最熱門的學科之一。可是,當她認為她必須繼續全力以赴、做到完美時,多年來累積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終於爆發,將她壓垮,結果得了抑鬱症,需要接受精神科和心理科的治療。為甚麼會如此呢?因為我這位年青的病人,多年來都是自己思想囚牢裡的囚犯,她義無反悔地相信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否則會被人看扁;她也極不願意令人失望,因此自小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她來說,這些完美傾向的思想是絕對合理和正確的,也是行事為人的必然準則,即使這種傾向往往令她陷入極度緊張和痛苦的狀況,亦付出極大的代價(例如幾天不眠不休地完成一份功課),造成身體的損害,她也不會覺得不妥,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你可能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但也會有一些牢固的思想和見解,它們可以是幫助你邁向成功生活的好幫手,例如堅強的信念或信仰、價值觀、人生觀等;亦可能成為你應對現實時不自覺的障礙,形成「一定要」、「必須」、「絕對應該」等信念。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大都缺乏彈性,不能叫你因時制宜或如實地面對現況,造成主觀的偏見和失效的見解,繼而產生許多情緒困擾和心理問題,就像我那位完美主義的抑鬱症病人。

  在我的心理治療個案中,這種被自己思想所困的病人實屬不少,例如因缺乏安全感而誇大威脅和危險;因相信世界是不公平而感到憤憤不平;因害怕被拋棄或拒絕而過份自我保護等。這些心理問題的背後,都潛藏著不自覺的思想囚牢。

  怎樣才可改變或打破這些無益的思想囚牢呢?現代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普遍認為,我們需要學習思想脫鈎,就是學會不受自己的慣性思想所糾結或勾住,能夠中肯而清楚地視想法和信念為腦袋的活動,並不等於事實的真相;我們的思想是多變的,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自己的心情或需要等。這些慣性思想模式多是重複地出現,佔據腦袋的空間,抓住自己不放,令自己不能彈性地或抽離地去看待問題,看不見事情的不同角度和可能性。

  若想與這些牢固而無益的思想脫鈎,我們可以學習覺察靜觀的心理技巧。近年,靜觀在心理治療界極為流行,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認知和探索的途徑和修煉。靜觀的精神是用開放、好奇、不批判的態度去專注當下,脫離我們心思慣常處於自動導航的狀況,能專注而細心地覺察一切,並不執著於某些經驗,讓它們自然的來去。這種心理狀態能幫助我們脫離思想的囚牢,與牢固的思想脫鈎,不再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控制,也不會反覆地糾結於某些痛苦的思緒中,這才能真正活在當下,完全感受真實的經驗,不受腦袋的思緒所纏繞。

  當我們能夠與自己痛苦的思想保持距離,不完全認同它們後,我們便能更有彈性,考慮用不同的觀點和角度去看待事情,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問題。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若你有宗教信仰,也可嘗試從上主的角度去看,必然會有新的體會和洞見。或者從不同的時間框架去看,例如十年後,甚至是從永恆的角度去看。你也可以反問自己,在這困難或逆境中,我可以學到甚麼呢?對我的成長有何益處呢?事實上,品格和心智上的成熟,很多時候是在艱難的日子中磨練出來的。中國老子的思想就非常明白這個禍福相連的道理,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老子五十八章)。此外,聖經也有類似的教導,鼓勵我們洞察及相信人生際遇的互動交錯,總會有助我們成長:「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醫病同心:在病中再經歷神的愛

  我年輕的時候已決志信主,並曾上教會及受浸。後來畢業後出來社會工作,由於種種原因,已沒有參與教會聚會,二十多年來沒有與神溝通。

  直到今年初,我的身體健康開始出現問題。有一天,由於心絞痛,我前往醫院急症室求診,經檢查後發現血壓很高,醫生安排我留院觀察。當時我的心跳很快、心痛、頭痛得像裂開一樣,躺在牀上動也不能動。此刻我突然想起神,於是向神禱告:「天父啊,求祢饒恕我過去二十多年離開了祢,我現在很痛苦,懇求祢差遣任何弟兄姊妹來探望我。」

  兩天後,醫生說我的檢查報告正常,可以立即出院。但不知怎的,我在等待家人替我辦出院手續時,我的心情很緊張,心跳加速,覺得頭暈,於是我要求醫生再讓我留院一天。可是到了翌日我的心痛情況仍沒有改善,醫生遂安排我再留院觀察。當天下午,有一位姑娘走到我跟前,原來是醫院的院牧,她關心我的病況,教我如何放鬆精神,與我談到工作、家庭及信仰,並按我的意願給我介紹我家附近的一間教會,且送上兩本最近期的《關心》雙月刊,然後與我一起禱告,令我重拾對神的信心。次日中午,院牧再來探望我;剛巧醫生前來替我檢查,證實我無大礙可以出院。

  出院後的一個多月內,我的身體狀況仍很虛弱,需要在家休息而未能上班。我不斷反思自己的信仰,感到神是很真實的,充滿慈愛。雖然我離開了祂二十多年,原來祂並沒有離棄我,而且寬恕我及應允我的祈求,在延後出院時,祂差遣院牧來安慰我,為我禱告,並介紹我家附近的教會給我,我深信神是愛我的。經過反思後,我很感動,再次向神承認自己的過錯,求祂寬恕;並求祂保守我,使我可以回到教會敬拜祂,追尋真理,讓我的屬靈生命健康成長。

  隨後我主動聯絡院牧,告知她我決定康復後上教會,並感謝她的關心。院牧為了更關心我的狀況,她和教會兩位弟兄姊妹到我家探訪我和我的家人,耐心地和我們詳談家庭及信仰,鼓勵我積極面對困難,與我一起禱告。我感受到他們的關心,感到很欣慰和感激。

  我從這次病患經歷中看到神的愛,並學會藉著禱告將一切交託神。正如腓立比書4:6所述:「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過去我曾因家庭的不愉快事件而動搖了對神的信心;如今我明白神沒有保證基督徒一生必定風平浪靜,但應許我們遇到苦難時仍與我們同在。正如主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醫病同心:將死亡轉化為生命

  不知何時開始愛上了跑步,特別喜歡在破曉時分出門,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氣,享受大自然,同時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感覺實在。感謝神賜生命和健康,但這並非必然。

靠主得力關懷他人

  護理是我第一份工作,亦將會是最後一份。當初,我只是憑著一顆單純的心,藉著照顧、幫助病者及其家屬身、心、靈的需要去服侍人、事奉神、見證神,以此彰顯主愛,嘗試做一個看似平凡但卻不平凡的護士。後來,我同樣抱著這顆單純的心,離開工作了多年的腎科,展開器官捐贈這工作,希望藉此幫助正等待器官移植的病者得到重生,讓其家屬釋去憂慮;亦盼能幫助死者(捐贈者)的家人走出哀傷,給予他們機會為亡者遺愛人間,送上最寶貴的生命禮物,將死亡轉化為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藉此撫慰心靈。

  自己偶爾也會因為懶惰或身心疲乏,很想當值的日子無需出動工作;另一方面,又知道個案難求,應該珍惜每一個令等候者重生的機會,不免心情矛盾。神往往有最好的計劃,透過祈禱仰望主,總叫自己謙虛受教:祂有時真的讓我休息,有時則叫我出動處理個案,但必賜我有平安、有智慧地面對各種人和事。

關懷的行動

  事出突然,病者垂危,家人往往會感到震驚和無助,曾作為病者和病者家屬的我更能明白他們的處境和感受。要幫助他們渡過這個傷痛的過程,我會講解病者的情況,解答疑問讓他們明白,也會按需要提供哀傷輔導及適時轉介予其他相關部門,如院牧或醫務社工。有需要時我亦會為病者整理儀容,清潔面上的污垢或是口角的分泌物,或是整理一下牀鋪,或是在許可的情況下除去約束帶,讓家人接觸時感覺舒服一點。同時亦會放下牀欄,盡量提供坐椅(特別是給長者或配偶),讓他們坐近牀邊,鼓勵他們拖或握著親人的手,甚至親吻面頰;若家人願意,可以讓他們協助清潔親人的臉部和手腳。我也會主動提議給予空間讓家人與病者單獨相處,及適時拉上圍簾。

  此外,我亦會善用五官去關心病者及其家屬:用眼睛細心觀察,敏感家人的反應和需要;用溫柔的聲線講合宜的安慰說話;用耳朶耐心聆聽,表示尊重;適當利用身體語言,例如拍拍膊頭和手,同在已經是表達一份關愛和支持。這些都是病人家屬所欣賞的。記得曾經有一個潛在的投訴個案,以為勸他們捐贈器官很困難,又不希望錯失任何機會,因此以平常心如常向家人解釋情況令他們明白,並提出器官捐贈的選擇。家人心存善意,亦覺得投訴和捐贈是不關連的,最終作出捐贈的決定。能令等候者重獲新生,是自己工作的動力,亦作為一個使命,彰顯主愛。我亦期望有更多人能支持器官捐贈。

兩扇心窗:登山俠客行

  有人說生命原是一趟登山之旅。人人都有自己的山路,究竟我們是誰?要往哪裡去?甚麼是我們人生路的目標?你有想過嗎?

  有人喜歡挑戰自己登上高峰,征服了一個高峰,又要尋找另一個高峰,期待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有一位老師放下工作,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她的毅力令人敬佩。有人喜歡一個人去旅行或行山,但亦有人喜歡夥拍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登山,因為登山之路,危機重重,有人會因為患上高山症,無法繼續往後的行程,只好下山。加上山路崎嶇難行,碰上大霧或風雨,就更是叫人寸步難行。因此若有一個熟悉山路的響導在前面引路,實是必須的。領路的人,通常走在隊伍的前頭,他一邊走一邊繫上救生繩,好讓後面的人有所倚靠,甚至將救生繩繫在腰間前行。因為山路狹窄,大家繞山而行,就要格外留神,稍一不慎,輕則一旦踩到鬆動的石頭,會扭傷腳踝;嚴重的甚或會很易滑下山崖,故絕不可掉以輕心。

  的確,人生有些事情總在你意料之外。有誰想到自己有一天從外地回來,竟發現丈夫不在家,原來是進了醫院隔離病房。半年後,他再次入院,確診患上肺癌,而癌細胞亦已擴散至腦。他還有一年就「登六」,正計劃退休後的生活,想不到一個意外就令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頃刻失序。今年年初二他離世了,死時很安祥,像睡了一樣,沒有痛苦地返回天家。這是我一位友人的際遇。

  我們的人生路不一定是平坦大道,有時走在山中狹窄的小路,不知不覺走近崖邊,強風襲來,瘦弱的身軀彷彿搖搖欲墜。本來是二人同行的路,當一人比你先走,即使只得你一個人,你也得繼續走下去。然而,即使你覺得自己登山經驗豐富,也不要孤身上路,要尋找同路人,有人陪伴,互相扶持鼓勵,正如聖經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傳道書4:9-10)因此要珍惜有同伴同行的當下,和彼此最珍貴的相聚相依。

  除了同行者,我們亦非常需要一位引路者。誰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可靠的引路者?是耶穌,祂曾如此宣告:「我就是那條路,同時也是真理,也是生命。若不藉著我,無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畢德生 Eugene H. Peterson“The Message”譯本)原來我們人生目的地不是登上山峰,而是回到父家。登山客最終也要下山回家,有個「永恆的家」在等著我們回去。人生在世數十載,我們在世上只是客旅,一路上,上主會引領我們去經歷不同的事情,為的是叫我們生命更成長。人生不會沒有困難,但當我們回望人生,定會發現處處留下神同在同行的痕跡。神是我們現實旅程中隨時的幫助。

兩扇心窗:行山樂

  香港山多平地少,無論香港島或新界都滿佈高高低低的山丘。因此,行山活動非常普遍,喜愛行山的香港人也不少,丈夫正是當中一份子。他經常揶揄我只選擇往外地旅遊,忽略了香港的山巒景色其實也相當吸引,就連權威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也推介香港郊外優美的旅遊路線。

  我家在香港大學附近,沿大學往山邊走,近可到龍虎山,遠可至太平山。往來龍虎山是我最熟悉也常走的一段路,全段都是鋪得平坦的柏油路,沿途長有茂密的樹木,春日的草叢中還長了野花,風景雖談不上壯觀,但也足以令人心曠神怡。但由於要上坡,所以也要花上一點力氣才能到達龍虎山上的一片青草地。我住了這區超過二十年,可是從前因為工作忙碌,日常瑣事繁多,總沒有心情往後山跑。直至十年前,我因病停工,開始注重身體健康,在丈夫的鼓勵及陪伴下,方才開始在這片常綠天地走動。原來,營營役役的生活,不但有損健康,也容易令人漠視身邊的美好景緻。

  遇上天氣好又空閒的早上,我會獨自往山坡去。這幾公里的小山徑一點也不寂靜,常常有上坡落坡的行人:有的是風雨不改的晨運常客;有的像我偶爾來活動筋骨;有人拖著小狗在悠閒散步;也有人氣呼呼的練跑……從山腳的大學校長宿舍走到龍虎山的草地,全程大約二十分鐘,不長,卻足以讓我暫時放下世事的煩擾,一邊欣賞神創造的美麗大自然,一邊安靜享受與神親近的美好時光。

  想起一位好姊妹的分享。她小時候與爸爸一起行山,愈走愈累,小小人兒不停問爸爸何時才到達目的地。爸爸明白女兒的耐性有限,便教導她把前方遠處可見的一棵樹,或一塊大石頭,化作短期小目標。如此,幾十步便達成了一個小目標,然後父女倆再定下一個小目標,幾十步後又到達了。小女孩覺得滿有盼望,又容易得到成功感,最後與爸爸歡天喜地的完成整段行山之旅。小女孩長大後,遇上困難的事情,都記得爸爸的教導,把難解的事情拆細,訂立短期目標,逐個完成。

  丈夫喜愛行山,多年前更參加毅行者遠足活動。活動參加者每每需要行足一百公里,通宵達旦才能到達終點,的確是毅力與體力的大挑戰。根據他的經驗,最艱辛的要算是走到差不多四分之三的路程,此時體力已大量消耗,卻還有近半的路程要走,是最容易叫人放棄的一段路程。惟靠堅持信念,深信「目標就在前方」,支撐著一班筋疲力竭的參賽者,叫他們將身體內一點一滴的力量發揮極致,才能走畢全程。

  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多遠,沿途是平坦抑或高低迂迴?在人生路上若走得累了,或正因目標遙遠而氣餒時,不妨放慢步伐,欣賞一下身邊被你遺忘的美好風光;在決定放棄之前,細想值得你堅持下去的信念或人物,並數算你已經成功完成的很多小目標。然後,禱告求主讓你重新得力,依靠主重新提步往前走。

真心分享:楊英偉

去年一齣「人人都是小飛俠」的音樂劇,看過的人都讚不絕口,笑中有淚,故事發人深省,你可知故事出自誰人手筆?是楊英偉,他是該劇的監製、編劇、導演和演員。究竟他是如何走上演藝之路?戲劇對他來說有何特別之處?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劇本?且聽他娓娓道來。
被父母看扁的無名小卒

  對我來說,戲劇就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在最初,我只是個小角色,沒有人認識我,父母也看扁我。我自小在中產家庭長大,星期日父親會帶我們去汀九游泳,秋天則帶我們去調景嶺釣魚;而母親最拿手的是煮菜,但唯一一樣不好就是甚麼都罵。

  我就讀九龍城街坊福利會小學,當年小二,全級兩班共八十多人,我考第一名,拿成績表回家給媽媽看,怎知她劈頭一句就是:「你看,你這學期的平均分比上學期低,是別人低分,你才考第一。」就算長大後,有一次,騎術學校舉行校內比賽,我和師兄參加雙人跳欄比賽。師兄先跳,我隨後,結果我們在這項目取得第一名。我拿獎牌回家給媽看,怎知她說:「你之所以贏,全因師兄『帶挈』你!」

  孩子努力學習,希望討好父母。但我因被媽媽看扁,自小二開始便失去學習動機。父母喜歡說:「你長大後必是個乞丐……不是,是乞丐也做不到,因別人『乞到』的金錢一定比你多!」當時我試過去土瓜灣一間盲人院外實地觀察,見有盲人在此行乞,他們個個「乞到食」,我覺得我也可以「乞到食」。因為自小受到父母說話上的貶抑,我比較自卑,幸好我為人樂天。中一時,我入讀華英中學,愛打乒乓球,記憶中我要到很後期才知道自己天資聰敏,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人生劇本有得揀

  中三那年,我因為一位男同學的邀請而參加教會,有一次他相約我到樂民新邨附近的紅燈山傾談,我感覺有個聲音在呼喚我,我便決志信主。之後就讀中五的哥哥也信了主。媽媽知道後,她很激動,感覺像天要塌下來般。有一天,凌晨三時,我正熟睡之際,突然被媽的咒罵聲吵醒,只見她手拿著剪刀一邊發狂地「插」我掛在門上的「祈禱手」素描畫,一邊破口大罵說:「兩個兒子沒有了!」好恐怖!想不到因為信仰緣故,親人竟如此對我。由那刻開始,我愛上看恐怖片,因為我想用另一樣東西蓋過當日的恐怖感覺。然而,我無理會媽媽的反對,繼續參加教會。

  中五那年,我開始思考人生方向。因為我發現這世界很大,我相信「人生勝在有得揀,冥冥中自有老闆」。當時學校派了一本少年警察訓練學校的小冊子給我們,我翻開小冊子,就被第一頁的泳池圖片吸引著,因當年香港只有九龍仔、摩士及大環山等幾個泳池,一到假日就人山人海,要排隊入內游泳談何容易,我只能望門興嘆。還有小冊子的第二頁,我見到有人在燒烤,我就心癢,於是決心投考。因我有拯溺章,游泳也了得,所以我順利通過體能測試,只因有一百度近視而不被取錄。那年的標準是近視五十度以下才獲取錄。想不到第二年,我收到警校的取錄信,因為他們調高了近視的可容納度數,可惜這是個遲來的通知。因我會考的成績不俗,有兩科取得「良」的成績,所以當時我已在香港浸會學院(後來正名為香港浸會大學)讀中六預科,中七高考後我便直入中文系修讀大學課程。感謝天父讓我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若我當日選了當警察這條路,只怕我會「搞搞震」,因為會面對太多誘惑。

  另一方面,我參加教會八年以來,像在參加一個「鬥乖」比賽,那裡不容許人半點佻皮,很不真實。我感覺在人群中我做不到自己,難以融入其中。之後我再沒有參加教會,但我心中仍有祈禱,只是人不回到教會,價值觀跟隨世俗的事物就更多了。

戲劇夢從浸會開始

  至於我對戲劇夢的追尋,則始於在浸會讀書的日子。小時候,我愛看粵語長片,尤喜歡扮神仙及愛看馮寶寶演戲。當年我和師弟林超榮在浸會合作做了一齣舞台劇參賽,結果得獎。大學三年級那年,我是劇社主席,我們演了很多戲,很有滿足感。

  畢業在即,我再次要面對前路的抉擇。當年大學畢業生若求生活安定,當個教師也不錯,月薪有七至八千元,做兩年工作,就可以買樓、結婚、生兒育女。適逢香港演藝學院開辦,而父母又肯在學費上支持我,我便報讀演藝的戲劇文憑課程,並有幸成為第一屆畢業生。當時學院共取錄廿五人,分文憑及基礎課程兩班,有誰想到我竟在這裡認識了現在的太太,她是舞蹈學院首屆畢業生,主修芭蕾舞,我們因一同演歌劇而認識,拍拖六年便結婚。

  演藝畢業後,我便加入香港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大約有五至六年的時間,其後約有八個月在一間女子中學任教;太太則加入香港芭蕾舞團成為全職舞蹈員。 1995年我加入有線電視成為節目主持人,後來再加入無綫電視工作,入行超過二十年,拍過五十套電視劇,因為要滿足公司的出場時數,所以我甚麼角色都做,就算是只得一句對白的角色也做。我以前更試過一天做三份工去賺錢,比其他人更加努力,因我內裡的安全感不足。

身分轉變帶來的使命

  四至五年前,我加入香港電視,成為合約藝員;合約完結後,我有更多時間陪伴兒子諾諾成長。有了兒子而成為家長後,我有很多感受和訊息想表達出來,所以創辦咪嚤劇團(Me More Theatre)。自從我做了家長,感覺現今的孩子有如置身「讀書監獄」中,而家長則像身處地獄中好苦。有孩子說跟媽媽吃完晚飯後,媽媽便會由天使變成魔鬼,會為著他的功課而情緒失控。所以我替劇團起名都有其意思。「咪」(Me)代表Do Re Mi,即音樂,「嚤」(More)代表魔術,「咪嚤」合起來就是一齣齣親子魔術音樂劇。我們相信每一個小孩,即每一個「我」(“me”)都可以有更多選擇(“more” ways to choose),人生的道路每個人都不同,求學路上亦因人而異,期望社會給予孩子空間,看重求學的動機和趣味,而不是功課的艱難與份量;看重個人的成長,而不是分數的高低;不以艱深為榮,而是以開心為樂,這樣孩子都會愛讀書,而不是怕上學,這樣社會才有未來,人生才有期盼。

  劇團的演出善用音樂的元素,因為音樂是個很好的媒介,用以傳遞情感。我嘗試使用經典童話故事,再加上現實處境,嬉笑怒罵地帶出現代社會或教育的怪現象,盼望大家看了笑過哭過後,心靈和思想得到滌淨,為自己的人生認真地作決定,並好好選擇自己要走的路。現在我有二十多個劇本在腦海,我正逐一將它們呈現在舞台上。至於創作的靈感乃來自於跑步時天父加給我的。通常我用一個星期寫好劇本,再用一至兩個月排練,就可公演。最近我們夥拍一個慈善基金,到過三十多間小學演出,再在觀劇之後,舉辦情緒講座及工作坊等跟進。當中不乏引起孩子們的共鳴,亦有家長看劇後情緒激動,忍不住哭起來,之後再過來多謝我們。當你找到你值得做的事,又覺得有意義的,就要去做。

  除了籌辦戲劇,我也是網上電台飲食節目的主持,始於二十年前我認識飲食專業人員協會,他們舉行廚神比賽,我連續十五年擔任司儀,當時電台方面會帶人去日本及西班牙等地方吃好東西及住酒店。我發現在歐洲,一個大學教授和一個餐廳侍應生的生活大致一樣,平均每星期工作三十八小時,相反香港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工作像無止境地壓著肩頭,叫人感覺人生無希望。人生是應該「咪嚤」(relax)的;但在節奏急速的香港,這看來似是不可能的。

上帝是人生劇本的導演

  先前說我沒有參加教會多年,後來我又是如何重返教會?話說我一直有從事商業製作,我和太太合作開設製作公司,以國內為主要的市場。有一次,我在香港拍電視劇,而太太則要帶著一隊工作人員上昆明。由於要兼顧的事多,弄致她身心俱疲;當時香港正懸掛九號風球,怎知她抵達昆明後,儼如兩個世界,見到那裡湖光山色,內心有個聲音對她說:「有天上父親『睇住』你,你不用怕。」她回港後,打開我送給她的《荒漠甘泉》小書來讀,覺得很感動。剛巧有對夫婦朋友從加拿大回港,跟太太分享信仰;最後她信了主,想找教會,結果我和她一同參加「藝人之家」。後來我又透過「藝人之家」認識張祥志教授,跟他學習研經,因此打下對認識上帝及聖經的基礎。上帝作事,人猜不透。當日我和太太為生活奔波,有誰想到上帝會用廣闊寧靜的大自然,來吸引人就近祂。

  至於媽媽的信主,在人看來,實在是難若登天。她八十多歲時患上肺癌,做手術切除了四分之一個肺,當日「方舟之家」的徐玉琼牧師來探她,媽竟叫牧師不用來;及後媽因為身體狀況急轉直下,轉到靈實醫院,徐牧師再去探她,媽因為捨不得兒女,希望在天家可以重聚而信主。媽離世前四天,牧師為她進行灑水禮,當天牧師問她是否信主,她大力點頭,之後又睡著了。第二天,我們和她一起唱歌,然後她就進入昏睡狀態。在媽媽的安息禮上,所有人都俯伏讚嘆天父奇妙的作為,當媽媽走到人生盡頭,上主無嫌棄她一生對祂的抗衡態度,反而用祂的慈繩愛索將媽媽一步步牽引到祂那裡。以前我在佈道會上擔任主持,媽也會出席,其實相比以前,媽的轉變已是一種突破。今天最開心的莫過於爸爸也信了主,並跟我和太太、兒子一起上教會。

  今天我只求按天父給我的劇本演好我的角色,就如耶穌出來傳道三年,祂不會看人怎看祂,祂不求掌聲,不求觀眾欣賞,只求天父的看法,做好天父的劇本;其實祂也曾想過改劇本,但祂最終選擇跟從天父的意思。而耶穌的愛就是徹底的犧牲,那份無私的大愛叫人敬佩,因為祂降生為人,來與人建立關係,你不得不佩服祂的坐言起行。現在我做基督徒,不像從前只著眼於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如今我知道基督徒不限於星期天在教會裡是基督徒,而是不論何地何時也是基督徒,並且愛不只是口講,而是要有實質的行動。盼望別人能感受到我正用心去演好我人生的角色給上帝看,也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