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親愛的C弟兄:

  收到病房醫生轉介,讓我有機會關懷你,當時你身體虛弱,雙腳無力。探訪你的期間,幾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你告訴我,年青時從故鄉東莞來港,一直辛勤工作,做粗工養活自己,吃過不少苦頭。雖然獨身,但幾位外甥女經常輪流探望,關懷備至,令你感動。有天,你向我展示手腕的五色珠手鍊,據說是一位親友送贈的,你珍而重之帶著。然而你並不清楚這條手鍊的意思,我跟你分享當中意義。知道你從前曾到過一所中學內的敎會聚會,因工作忙碌停止了,彷彿記不起信仰是甚麼,我與你談道,邀請你接受耶穌作救主,你欣然接受並與我一起禱告,願意跟從耶穌。外甥女見你信了耶穌後,內心平靜,主動提出在你精神時為你安排洗禮,你也同意。神真是信實和慈愛!

  洗禮前你特意叫男親友為你刮鬍子,讓自己容貌整潔地接受洗禮。你在眾親友的見證下,以堅定的信心清晰表示自己相信耶穌作你的救主,氣氛溫馨。大家拍照留念,令病房平添一份暖意。洗禮更吸引對面床的院友問我,如何才可以信耶穌和洗禮。感謝神!簡單而隆重的洗禮儀式也成為別人的一個祝福。

  你以單純的信心去回應上帝的救恩,你也十分坦白,笑言喜歡賭馬仔,小賭投注,考驗眼光,中了彩很有成功感和滿足感。我跟你分享,人感到成功和滿足都是美事。信耶穌後,主耶穌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你表示身體許可,想到敎會聚會,認識耶穌更多,讓主滿足你心,猶記得你笑得很開心表示好。

  你身體常感冰凍,一張被單不夠保暖,你不想打擾醫護人員,知道他們工作繁重。你實在體恤別人的處境!看見你的需要,我就多拿一張棉被給你保暖,你頓時感到溫暖;你要食藥,拿不到水杯,我剛在你身旁,幫上一把。看似小小的動作,替你遞上一杯水、一張棉被,卻讓你感到你不是孤單和無助。一杯涼水、一個探望都是主耶穌要對你表達無微不至的愛顧。

  已故美國總統林肯說:「只有平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所有人都是平凡的,有些人因知道這一點而安於成了平凡的人。為平凡的人注入生氣、愛和盼望。  」而不平凡的上帝就在平凡中與我們同在和相遇。能夠成為你人生路上的同行者,是我的榮幸。雖然你的人生樸實而簡單,但能夠成為天父寶貝的兒子就是最大的福氣,並且深信聖經的應許「……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 」    ( 申命記33:25)。願神繼續賜福看顧你!

    L院牧

仁心仁述:愛的傳遞:任卓昇醫生

年青的任卓昇醫生既是專業眼科醫生,又是大學助理教授,家庭和工作都十分美滿,令人羨慕不已。在人眼中,他不只達標,更是夢想成真,可是他認為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自己仍要為一個更遠大的目標繼續努力,就是要成為一位宣教醫生。他這個心志原來是從小開始,並且隨著成長的歲月有增無減。

*************************************************************************

任醫生唸中四那年,有一次病得很辛苦,醫生也找不到原因,只說可能與神經線問題有關。他忽然想到自己會否死去,並思考到人生和死亡的課題。最後他從聖經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死亡只是人生在世的結束,信主的人死後將會進入永恆,與創造人和萬物的上帝一起。那時,他就憑信心相信聖經所說的。當信主後,他感到內心充滿著平安,也不再懼怕黑暗和死亡。

中五時他閱讀《摯愛中華》一書,內容講述英籍戴德生醫生的生命故事。原本從醫的戴德生毅然放棄舒適的生活,遠渡從英國到中國去服侍。他醫治人的身體和心靈,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讓他們認識上帝、得著人生的盼望。這本書不單觸動了任醫生,更讓他明白原來醫生可以透過醫治病人來服侍上帝,於是激勵起這位年輕小子立志成為醫生,更夢想自己成為一位宣教醫生,透過醫病服侍,傳揚那位美善的上帝。

到了大學一年級,正當思考日後要選修的專科時,他又遇上《戰地情》這本書,內容描述香港的眼科醫生陳念聰遠赴戰火四起、動亂不安的阿富汗,去服侍當地的市民及培訓醫生。他體會到原來眼科專業可以成為日後一個很好的宣教服侍的途徑,於是便決定修讀眼科。作為基督徒醫生,他認為除了要有美好的生命見證外,在工作崗位上更要作得稱職和專業。所以他銳意在學術方面進深,在大學裏汲取更多醫療知識、學術科研和專業訓練等,以裝備自己成為更有質素的醫生。

為了實踐夢想,任醫生積極參與由醫療機構及教會籌辦的國內及柬埔寨等醫療短宣。由於服侍的地方偏僻落後,醫療隊都是以戶外流動診所形式服侍當地貧困的村民,所以短宣醫療隊未必每次都用得上專科服侍,反而很多時候只為村民診斷及醫治一般的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是腰酸背痛、疲勞過度等等。上帝透過隊內的人和事去提醒他,要先有服侍上帝的心,而不是在短宣中去表現自己的專業,所以他希望能珍惜每一次服侍的機會,願能懷著謙卑的態度與團隊配合。他不忘一位前輩醫生的教導,醫療短宣是一個「貼心」的服侍,就是要接觸當地人民,觸摸及感受他們內心的需要,讓他們感受到被愛、被關懷、被接納,這就是「愛的傳遞」,而愛就是醫治人心靈傷痛最有效的良藥,在這樣的醫療服侍中他自己也得著很大的鼓勵。

任醫生也藉著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去服侍香港的醫生及醫學生,希望藉此關心由香港差派出去的醫療宣教士。今年,任醫生亦有份參與籌辦首次在香港舉辦的國際基督徒醫療大會東亞區域會議,他感到若能鼓勵更多同道一起學習,多出一分力實在是很值得的。

雖然任醫生工作繁重,既要兼任教學、科研、臨床治病、行政、公共教育等工作,又要經常到境外開會交流,他深信上帝給他的恩典夠用,並且祈求有更多的愛,去成為他服侍的動力。他更感恩神給了一個愛他及無限量支持他的太太,有同一的服侍心志。他們夫婦倆現時仍在港大醫學院帶領查經小組,服侍小師弟妹,就像他倆從前被服侍一樣。

訪問隨想:

有了夢想和使命,生命就會不再一樣,人生的體會也會更深更廣。多行一里,世界更美。那怕只是微小的服侍,只要有愛,就能觸動心靈。但願年輕一代的醫者更懂熱愛生命、抓緊夢想,為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帶來精彩與祝福。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你是誰?

  在卡通動畫《獅子王》(Lion King)裡,有一段情節講述獅王的幼子「辛巴(Simba)」,因為好動貪玩,被野心勃勃的皇叔「刀疤(Scar)」設計,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木法沙(Mufasa)」,奪去皇位。年幼的獅子深感內疚而遠走他鄉。小獅子在異鄉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後來與他青梅竹馬的獅子朋友「娜娜(Nala)」,眼見國家給皇叔弄到一塌糊塗,國不成國,於是前來尋找辛巴回國。當幼獅的朋友遇見辛巴時,問了他一個牽動心弦的問題,就是「你是誰?(Who are you?)」

  自古以來,追求自我瞭解都是人類普遍的現象,有不少報章雜誌以不同的心理測驗作招徠,也有人尋求占卜算命等。與其借著別人的幫助來瞭解自己,我們何不好好花點時間去深入認識自己!

  在探討「自我瞭解」前,必須釐清自我瞭解不等於個人主義,所指的是一種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的個人主義。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世界只有兩種人,與自己相似的就是正常人,與自己不同的就是「畸型人」。這些人常以自己的性格作為拒絕成長的藉口。他們常說:「我就是這副德性」,並對身邊的朋友、家人及同事等常作出批判的態度。這些人自我中心特別強,不安守本分,對家庭、工作與社會都未能作出貢獻。很多時候這些自以為是的行為,都是因為自信心和對自己瞭解不足所造成的。真正的自我瞭解,是當我們明白自己性格的長短後,就更能堅實地將自己改進、完善,並且滿足自己、發揮自己,繼而貢獻社會。這不但讓我們找到人生方向,也能對社會各階層作出貢獻。

  自我認識和瞭解是一個過程,需要我們主動去操練。其實自我認識的途徑,可以由內在反應,或是一些生活反應反映出來。對希望增加自我瞭解的朋友,可以嘗試多留意自己對事物的反應,多留意自己內心對不同事物所產生的漣漪,或從多個角度重新思考不同的事情。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每日「三」省吾身,可以定時以第三者的身分來檢視並回憶當天發生過的事情。看看有沒有甚麼地方做得好,有沒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下次可以怎樣做?

  將自己變成電影的剪接師,模擬出自己期望對不同事情的反應,從而為自己帶來改進。舉例說,當我回想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時,記憶中是帶著疲乏的身軀回到家中,看見女兒在玩耍,心想她一定沒有做好功課,就破口大罵,後來才發現冤枉了她。反思之後,我告訴自己當下次帶著疲乏身軀回家時,期望自己對家人有甚麼反應。於是,我決定把事情改變,幻想自己回到家後,心平氣和地與太太和女兒相處…,久而久之,夢想成真了。透過這樣不斷地在腦海中作出模擬反應,從而改變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行為。這樣,不但加深了自我瞭解、完善自我,又能改善與家人、朋友、同事間的相處。

  所以,當下次被問及:「你是誰?」你大可以回答:「我就是一個願意不斷改進的我。」

關心健康:夏日消暑保健飲品

  古語有云:「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故夏至之後,多感染暑病。中暑是長時間在日光下曝曬,或高溫受熱引起的疾病。主要和氣溫有關,此外,濕度、風速、活動的劇烈程度、曝曬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水鹽供給和健康狀況也有一定的影響。

  研究表明,高溫日數較多的月份,中暑的人數較多,當一日氣溫平均高於攝氏31度時,中暑人數便明顯增多,尤以老年人為甚。

  但其實中暑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避免身體過熱就不會中暑,夏天在戶外活動時要戴帽或撑傘,穿淺色或白色衣服,避免在陽光下長時間曝曬;中午氣溫高時,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遇到高溫天氣時,更要加強室內通風降溫。此外,勤洗澡,多補充水分和鹽分,也是預防中暑的重要措施,適當地喝點冷飲也有解暑作用。

  那麼,哪些食物能清熱解暑呢?細數起來確實不少,如青瓜、冬瓜、苦瓜、絲瓜,以及西瓜、菠蘿、楊梅、草莓等,這些瓜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對身體十分有益,不妨多吃一些。

現在先介紹一些清暑湯水如下:

1 . 冬瓜荷葉鴨肉湯

用量:冬瓜(連皮)一斤、荷葉一塊、鴨半隻(去皮、出水)、陳皮四分之一片、生薑兩片。八碗水煎存四碗。

冬瓜吃法以煲湯為多,其味甘、淡、性平,能解暑熱,止煩渴,利尿消腫,皮能治浮腫。荷葉味苦、澀、性平,能消暑利濕止渴。鴨肉味甘、性寒,有滋養健胃、消水腫、除勞熱骨蒸等作用。三者合用有健脾胃、利濕解暑、生津止渴之功。

2 . 老黃瓜瘦肉湯

用量:老黃瓜半斤、瘦肉半斤、生薑兩片。八碗水煎存四碗。

老黃瓜味甘、性涼,能清熱解暑利尿。瘦肉味甘、性平,能滋陰潤燥、益血、生津。合用能解暑清熱、利尿止渴,是民間常煲之湯水。

3 . 冬瓜解暑糖水

用量:赤小豆五錢、扁豆五錢、薏米五錢、萆薢五錢、荷葉半塊、冬瓜(連皮)一斤、片糖適量。八碗水煎存四碗。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能清熱利水,散血消腫。扁豆味甘、性微溫,能健脾化濕。薏米味甘、澀、性微寒,能利水滲濕、除痺、清肺排膿、健脾止瀉。萆薢味苦、性平,能利濕濁、祛風濕。上藥同用,能消暑解渴、祛疲勞,是民間常用作消暑之糖水。

關心健康:一點改變、復康再現

中風是常見的都市病之一,患者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引致腦組織得不到充分養料和氧氣,以至神經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與現象,而身體受影響的幅度則視乎腦部受損程度而定。患者經過一連串急症治療後,便會步入復康之路。情況許可之下,一般患者都希望出院後可以重返家園。若能在家居設施上作出一些配合和安排,不但有助照顧者,同時有助康復者善用自己的機能,重投日常生活,重拾自信,融入家庭和社區,這正是職業治療的目的。

中風患者在使用輪椅、助行架進出通道,如睡房、客廳、洗手間時,都需要較多空間,因此家俱及雜物的擺放,有需要作出適當安排。很多時由於患者活動能力欠佳,如未能轉身或改變體位,有可能因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致皮下組織缺氧壞死,造成壓瘡,因此適宜每兩至四小時協助患者轉身或改變體位。照顧者亦應學習正確的轉移技巧,減少令患者皮下組織受壓。

以下是一些輔助設施及提示:

1. 減壓床墊:以氣泵將兩組的管條進行交替膨脹收縮,造成波浪循環,用以減低皮膚承受壓力,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壓瘡形成及惡化。

2. 電動床:家居的床一般是固定高度,未必能作調校。電動床是另一選擇,具備的功能會較多。此外,過床過櫈時,兩邊位置的高度宜相若,轉移時便更安全,亦可減少扶抱者腰肢的負荷。

3. 靠背架:可擺放在床上並且可調校背靠角度。

4. 護踭:適合長時間坐臥者,可預防腳踭位置形成壓瘡或惡化。

5. 合適的座椅:一般來說,中風患者不適合坐沙發,應選擇較穩定又不過軟或過硬的座位,亦應考慮合適的座位高度。市面上亦有高背椅或老人椅,可配上餐桌板使用。。

6. 手推式便椅和沐浴椅:方便照顧者替患者進出浴室、沐浴或如廁。

7. 浴缸板:可架於浴缸上,安裝穩妥後,可有助提升患者進出浴缸的安全,亦可在適當地方安裝扶手,有助患者在轉移身體時減低風險。

總括來說,輔助工具及設施有很多種類和選擇,但不要急於購買而忽略實際需要。可先諮詢職業治療師作出評估,了解患者、照顧者,以及環境因素後,選擇最適切的安排或家居改裝,而學習正確使用輔助工具也同樣重要。

解開心結:護「腦」天使—面對腦退化的情緒和行為

  我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紀大不一定會患上認知障礙症,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的機會率確實會上升。據估計,在香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中,每一百人便約有五至八人患有認知障礙症(俗稱:腦退化症/老人痴呆症)。隨著香港人口老化,我們更需要對這症候有正確的認識。

  認知障礙症除了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在某些情況下,若腦退化發生在我們腦袋裡的情緒管理區域,亦會引起一連串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反應。在我的心理治療室內,許多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家屬都會因為需要應付和處理患者的情緒問題而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到來尋求臨床心理學家的建議和輔導。

  抑鬱情緒在認知障礙症中是常見的。有很多家屬這樣說:「他好像變了做另一個人!」有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很多情緒變化,對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出現空虛絕望的感覺,害怕接觸人和事物,或睡眠和胃口出現改變。若家屬堅持用客觀的事實去否定他們心中的情緒,例如說:「你不用感到不高興啦!」患者可能會出現更多情緒上的反應。反之,家人可嘗試問清楚他情緒背後的原因從而給予安慰,亦可陪同他看醫生作診斷,因為抑鬱情緒是可以透過藥物和心理治療醫治的。

  除了抑鬱情緒外,某些認知障礙症患者亦會出現焦慮和恐慌的情況,好像「慌失失」一樣。他們可能會坐立不安,重複問問題,或顯得非常依賴。家人可試用3R 的方法去處理這些焦慮反應:1)給予肯定(Reassure):先告訴他你就在他身邊,正在聆聽他的需要。2)回應患者的情緒(Respond to emotions):無論患者擔心的是大事或小事,家人先不要批判事件的嚴重性,反而可幫助患者說出他心中的情緒。例如說:「我看見你坐立不安感到很煩躁呢。」或「我知道你因為今天要見老朋友而感到很慌張。」3)轉移焦點(Refocus attention):將患者的憂慮轉化為一些活動。例如,坐立不安的時候可陪同他到公園散步,或播放熟悉的音樂和影片去冷靜情緒。另外,家人亦可幫助患者提供協助記憶力的工具,如鬧鐘、日曆、筆記或舊相片等,以便減少他們對家人的依賴。

  認知障礙症亦會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很多不便,有時腦退化的情況亦會影響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因此,某些患者可能會顯得脾氣暴躁,嚴重的話亦會作出言語或行為上的傷害。家人可先了解患者是否身體上感到不適,因為身體的疼痛有時亦會令人感到不安,那就要盡快尋求醫生的協助。我們要明白患者脾氣暴躁背後是有原因的,盡量不要將對方言語上的責怪完全加在自己身上。在許可和安全的情況下,倘若家人亦感到自己的情緒有波動,可提醒自己暫時離開現場,如去公園散步十分鐘或到洗手間洗面,然後再返回現場協助患者冷靜。家人亦可嘗試用舒服的音樂、緩慢的運動(如:拉筋)和按摩來替患者放鬆心情,並要避免在言語或行為上直接衝突。

  睡眠質素與認知障礙症是環環相扣的,有部分患者或會遇上失眠或睡眠失調的情況。大家可參考以下的基本睡眠小提示:1)找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不能太熱、太冷或太光;2)定時起床和上床睡覺;3)日間保持適量的運動,有助增加晚上疲倦的感覺;4)避免飲酒,咖啡因或吸煙引至晚上不能入睡,並盡量避免看電視或電話螢光幕,因為光線只會更刺激腦袋和眼睛;5)如晚間不能入睡,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宜離開睡床的範圍,可以在沙發或客廳坐下做些靜態的活動(如:聽音樂、看報紙等),到有睡意時才返回睡床睡覺,我們可透過加強身體感覺和環境的聯繫性,使在床上更容易產生睡意;6)若睡眠問題持續和影響日常生活,患者及家人應及早求醫。

  認知障礙症不單是一種生理上的退化,它亦包括心理和行為上的變化。如你懷疑自己或家人出現病徵,可請教醫生作出診斷;同時,亦可找臨床心理學家做腦神經功能和情緒評估,了解認知障礙症的種類而對症下藥。患上認知障礙症並不如坊間說的那麼災難化,只要及早求醫,在生活和心理上作出調整,便能平安快樂地活下去。

參考資料:

  1. http://www21.ha.org.hk/smartpatient/tc/chronicdiseases_zone/details.html?id=174
  2. http://www.dementiacarecentral.com/caregiverinfo/coping/emotions

醫病同心:夢想與藝術「自」療

  最近,自己的第一本書剛剛出版,我的朋友送了一本給她的上司,對方看到後便馬上問作者是否已死。當我聽到後,實在感到啼笑皆非!究竟是死了的人才應該出書留作紀念?還是患癌就不應該「攪咁多野」?好好做一個病人吧!除了吃藥、治療外,別的東西便不要多想?

  我自小已很喜歡創作,從事商界多年後, 2002年我重投校園,修讀視覺藝術;後來竟然能成功轉行,投身陶藝創作及教育。當工作室漸上軌道,而教務也越來越繁多之際,在2013年我卻被確診患上癌症。也許不少人都會認為患上絕症的人,難以再去尋夢,因為失去了健康,豈不應該實際點嗎,還談甚麽夢想呢?不錯,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人真的不可能為生命鋪排得太多、太遠!有時甚至只能有一天,過一天。可是,對我來說卻是剛好相反,因為我有的可能就只有今天、明天、這個月、又或者這幾個月。生命的盡頭越是逼近,反而令我更懂得好好運用每一天,好好完成我有能力去做、需要去做和想做的事,也就是關乎我的夢想!

  由確診至手術及治療(包括化療,電療,標靶等)期間,因身體比較虛弱,而陶瓷製作又較耗力,所以我選擇了畫畫和文字作為我可以應付的藝術創作模式。因過往修讀的課程,我明白藝術創作可以有治療的果效,但這次我並不是刻意為此經營,我只是投入去幹喜歡幹的事,更沒有刻意舖排怎樣使用自己的創作。結果,我畫了很多畫,越畫越喜樂、越滿足、越有盼望,這也是我第一次透過畫畫來默想和表達聖經經文。畫承載了我很多心情,但又不用分析、不用向人解釋,加上主題充滿正能量,竟然不經意地成就了「自」療的果效!後來,作品更編印在月曆和書本中,為別人帶來祝福。

  有些病友或病人家屬會在確診後經常有負面思想,但在這段心靈較脆弱的時候,我選擇以積極行動和思想填滿自己的腦袋。直至電療結束,身體回復一點後,我便慢慢以文字整理較深層的感受和體會,而書本的框架也慢慢成形了。曾幾何時,我計劃當自己年紀再大一點,體力不繼時,可以轉向文字創作,但想不到,這個願望竟可因病而提早達成!2014年12月我完成了最後一針的標靶治療,書本的初稿也同時完成;事隔一年後,書本亦正式出版了。由陶藝、平面創作,以至文字創作,一個又一個的夢想,就如生命樂章中跳躍的音符,舞動出令人讚嘆的音樂!

  繼續尋夢帶給我向前看的生命動力,讓我可以把難當的治療副作用看作輕煙。生命或許短暫無常,但有夢想卻能把有限的生命拼發光芒!尋夢,可以純粹為個人的滿足感,也可以帶著一份使命。我時常期盼別人在我各樣的創作中看見光明,在繽紛的色彩中看到喜樂、盼望。我相信夢想不一定要很宏大,卻要用心去尋找和經營;在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更看見了上帝。

醫病同心:更完整的使命

  醫者的使命當然是要盡力醫治病人,並且希望他們可以康復和出院。但現實的個案中,醫生面對惡疾和不能治癒的病患卻也為數不少。這些經驗都給我不少反思,到底除了感到無助和無奈外,作為醫者的我,是否還有角色在其中?

  鄭先生是一位五十歲的血癌患者,由於他的骨髓不能正常製造紅血球和血小板,所以常因發燒和大便出血而要頻頻入院。輸血、開抗生素、照內窺鏡等都成了他每周入院的指定動作,可惜各科醫生會診後都對他的病況感到束手無策。我在他生命的最後數個星期擔任他的主診醫生,眼見他的病情每況愈下,而自己也只能開一些紓緩而非治本的處方藥物給他,心裡不期然出現了一份無助和內疚感。

  某天下班前,我如常的去看他和他的太太,見他拒絕探訪,然後氣若柔絲地向我解釋:「醫生,我已無氣力再同人傾談啦……」,我便握著他的手問道:「我幫你祈禱好嗎?」「當然好啦,你是我的主診醫生,我不用再解釋咁多嘛!」餘下的日子,我每天離開醫院前都必定到他的床邊握著他的手,和他太太一同禱告,直到他安息主懷。沒想過除了醫治他的「病」,原來病人對我的信任讓我可以多行一步,多給他一點關心!

  李伯是一位八十歲的老人家,因黃疸病入院。他入院時已陷入半昏迷狀態,並很快確診患上末期膽管癌。雖然醫生已為他植入紓緩性膽管支架,但因肝腎功能衰竭,病情因而急轉直下。李伯有六個子女,大兒子剛從內地趕及返港。那是十年前的事了,但我仍清晰記得第一次跟李伯的一眾子女見面時,被他們包圍著並連番質問的情景:「為甚麼爸爸好地地入院,現在越來越差?」「為甚麼入院一星期才知道病人得了癌症?」「為甚麼病人的床單幾天也不換…?」

  這些問題當中存在不少誤會,但我明白在他們憤怒的背後,乃源於愛父心切,一時無法接受父親病危的事實,特別是大兒子。我回應他們的提問後,馬上請病房護士幫忙,盡量安排李伯的子女可以多些時間陪伴爸爸,也讓他們參與床邊照料。往後數天我每次巡房,都見到病人床邊有一或兩位家人陪伴著李伯,我也每天都向他們更新病人的情況,並坦言我們用的藥物只能紓緩痛楚,好讓他們有心理準備。漸漸地,他們已慢慢接受了父親將要離世的事實。最後李伯是在所有子女伴隨之下安詳離世,我向大兒子宣佈病人死亡時,他握著我的手說:「謝謝你,醫生!」

  否認、憤怒、妥協、沮喪、接受,這是許多臨終病人必經的過程,可是病人家屬也同樣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醫治的部分也同時包括了給家屬足夠時間,讓他們接受事實。回首眾多反魂乏術的生命時,令我想起公元前四百年希波克拉底醫神的格言"Cure sometimes, treat often, comfort always.",中文的意思就是:「痊癒有時、醫治不怠、常常安慰。 」或許這也就是醫者更完整的使命。

兩扇心窗:愛回家

「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天離地何等的高,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東離西有多遠,他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多遠!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聖經.詩篇103篇8-14節)

提到父、母親節,總是教人想起「家」這個地方。說家是地方,似乎並不準確,因為家不等同一個住所(house),而是一群具備獨特關係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的狀態與質素(home)。不妨想想,無論你是當日班抑或夜班,當你忙碌辛勞的完成了工作之後,帶著疲累的身驅,你最想往哪裡去?答案可能是最想回家去。途中無論你在街市、超市、茶餐廳、便利店、商場、食肆、公園、遊樂場、街上或者其他地方留連多久,總有一刻,你只想回家,甚或更準確的說,你要回家。到底你有多想返回自己的家?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問:「你有沒有一個可以歸的家?你有沒有一個想歸的家?」

人生之旅,除了因血緣或婚姻關係而建立的家,還有兩個重要的屬靈的家值得我們深思。一個是地上的教會,另一個是天家。地上的教會乃是遵照主耶穌的吩咐,以祂的愛在地上建立的屬靈群體,歡迎信徒及慕道朋友一起參與,過著有愛的團契生活。在這個家,我們的屬靈生命被建立,一起經歷愛以及感到歸屬。像這樣的屬靈大家庭,不知你已找到了嗎?天家則是主耶穌親自為我們預備了的永恆的家鄉。祂曾說:

「…在我的父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 …」(聖經.約翰福音14 : 2-3)

今天,當人類還以為世界很文明,社會很進步,經濟很強盛的時候,竟然仍有許多人無家可歸、或者有家歸不得、不想歸。然而或長或短,有一天我們都會走完世上的路。也許在旅途之中我們曾經停留過不少地方,精彩過、跌踫過、強壯過、脆弱過、開心過、傷心過,到最後總有一天我們都要離開地上的家。
聖經清楚的告訴我們,慈愛的神對人的憐憫、恩典與慈愛,大過祂對人的發怒與責備。雖然在一生之中,我們都會有犯錯;但神並沒有按著我們的過犯向我們問責追究,反而為我們常常打開這個家的大門,歡迎我們進去,只因為神對人的憐恤,正如一個愛鍚子女的慈父憐恤自己的兒女一樣。神十分清楚我們的本相,也知道我們的軟弱與限制。但祂沒有嫌棄我們,只要一個人願意認識神,願意歸回神的家,祂必定接納我們,愛護我們。但願你也愛歸回這個家。

兩扇心窗:父母親

  香港跟隨美國所設立的節期, 五月份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 六月份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設立這兩個節日的意義是美好的,讓子女表達對父母親的尊敬,讚頌父母親的愛。近年,聰明的商人把節日重新包裝,父親節蛋糕、母親節大餐、禮物等等消費項目應運而生。溫情的日子過度被商業化的確不當,但這些節日確實製造了家人團聚的機會,給與生活忙碌的現代人短暫的家庭溫馨。

  小學時代老師曾經以「母親的愛」作題目,要學生們以幾百字來敘述母愛的偉大。當時年幼的我一心只想湊足字數,交到作業,便把媽媽為我所作的事情一件一件記錄下來,結尾的感受寫上「母愛真偉大」,以求呼應題目。及至年紀漸長,閱歷漸增,尤其投身社會後,才明白只有父母最能包容我,對我無限忍耐,呵護備至。到了自己成為母親,就更深刻體驗那份刻骨銘心的骨肉親情;孩子的一哭一笑都足以牽動我和丈夫的情緒,小小人兒成為整個家庭的中心。

  最近看了「香港百年蛻變」圖片展覽,從照片上經歷近百年香港的轉變。當中有一幀照片,背景是第一代的出租公共屋邨(俗稱徙置區),一個看來只有七、八歲的女孩在門前的灶頭上炒菜。照片中的情景對現代的父母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怎能讓孩子幹這些操重功夫?據我所知,不少家庭甚至嚴禁孩子進廚房去,生怕會引起家居意外。這也許可以看成是社會在進步中。事實上,現代的父母都可以從書本上、網絡上、育兒課程中,認識所謂「成功父母之道」,學習成為「成功」的父母,因此父母們個個都可以是育兒專家。

  我的爸媽當父母時沒有育兒的課程,他們應該也沒有看過有關育兒與教養的書籍。爸媽沒有高深的學識,在我的成長路上,他們也在學習和成長中與我同行。在我的心中,他們是成功的。我在愛中成長,父母讓我跑,讓我跳,容我犯錯,容我闖禍,有獎賞,有懲罰,與我同喜同憂,給我一個溫暖的家。我深信緊緊連結著父母與孩子的,不單是家族血緣,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愛,包括尊重與包容、忍耐與犧牲。

  幾年前為爸爸辦理後事,挑選棺木時,負責的經理指著一副價錢昂貴的棺木告訴我,一位兒子為了補償他沒有好好照顧在生時的爸爸,不惜重價訂下那棺木。這位兒子固然對父親有愛,然而,珍惜共處的時刻,不是更勝物質的補償嗎?

幾年前在網絡上看過一段動畫,結尾的一句:FAMILY =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好感人的一條對等方程式:一個有父有母有孩子的家庭,還必需有愛在其中。

趕緊給爸爸發個短訊,與媽媽見面時來個擁抱,或者陪伴父母到公園散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