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父母親

  香港跟隨美國所設立的節期, 五月份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 六月份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設立這兩個節日的意義是美好的,讓子女表達對父母親的尊敬,讚頌父母親的愛。近年,聰明的商人把節日重新包裝,父親節蛋糕、母親節大餐、禮物等等消費項目應運而生。溫情的日子過度被商業化的確不當,但這些節日確實製造了家人團聚的機會,給與生活忙碌的現代人短暫的家庭溫馨。

  小學時代老師曾經以「母親的愛」作題目,要學生們以幾百字來敘述母愛的偉大。當時年幼的我一心只想湊足字數,交到作業,便把媽媽為我所作的事情一件一件記錄下來,結尾的感受寫上「母愛真偉大」,以求呼應題目。及至年紀漸長,閱歷漸增,尤其投身社會後,才明白只有父母最能包容我,對我無限忍耐,呵護備至。到了自己成為母親,就更深刻體驗那份刻骨銘心的骨肉親情;孩子的一哭一笑都足以牽動我和丈夫的情緒,小小人兒成為整個家庭的中心。

  最近看了「香港百年蛻變」圖片展覽,從照片上經歷近百年香港的轉變。當中有一幀照片,背景是第一代的出租公共屋邨(俗稱徙置區),一個看來只有七、八歲的女孩在門前的灶頭上炒菜。照片中的情景對現代的父母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怎能讓孩子幹這些操重功夫?據我所知,不少家庭甚至嚴禁孩子進廚房去,生怕會引起家居意外。這也許可以看成是社會在進步中。事實上,現代的父母都可以從書本上、網絡上、育兒課程中,認識所謂「成功父母之道」,學習成為「成功」的父母,因此父母們個個都可以是育兒專家。

  我的爸媽當父母時沒有育兒的課程,他們應該也沒有看過有關育兒與教養的書籍。爸媽沒有高深的學識,在我的成長路上,他們也在學習和成長中與我同行。在我的心中,他們是成功的。我在愛中成長,父母讓我跑,讓我跳,容我犯錯,容我闖禍,有獎賞,有懲罰,與我同喜同憂,給我一個溫暖的家。我深信緊緊連結著父母與孩子的,不單是家族血緣,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愛,包括尊重與包容、忍耐與犧牲。

  幾年前為爸爸辦理後事,挑選棺木時,負責的經理指著一副價錢昂貴的棺木告訴我,一位兒子為了補償他沒有好好照顧在生時的爸爸,不惜重價訂下那棺木。這位兒子固然對父親有愛,然而,珍惜共處的時刻,不是更勝物質的補償嗎?

幾年前在網絡上看過一段動畫,結尾的一句:FAMILY =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好感人的一條對等方程式:一個有父有母有孩子的家庭,還必需有愛在其中。

趕緊給爸爸發個短訊,與媽媽見面時來個擁抱,或者陪伴父母到公園散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