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蓮子醫療效用

  中國藥材中兼具食用、藥用、觀賞的也佔了不少,其中以蓮最為特殊,因蓮出污泥而不染,別具一種俊逸高雅的氣質,所以獲得許多文人雅士的偏愛。

  蓮,又名荷,為睡蓮科蓮屬植物。以湖南的品質最佳,福建的產量最大。蓮一身都是寶,用途廣泛。凡蓮子、石蓮子、蓮子心、蓮鬚、蓮房、蓮花、荷葉、荷梗、荷蒂、藕、藕節,無一不具醫療效用。

  蓮子是蓮的果實,於秋末冬初割取蓮房、取出曬乾入藥。蓮子性味甘、澀、平,入心、腎、脾經,功效為養心安神、益腎固精、補脾、澀腸。適用於夜寐多夢、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人崩漏帶下等症。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忌服。

  對於腎虛遺精、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者,可用蓮子一両(去心),淮山五錢,芡實五錢、豬肚一個及瘦肉半斤,洗淨切成塊,加水適量,共煮湯食之,有補腎益精、益脾健胃之效。若大便秘結者不宜服用。若睡眠欠佳,可用蓮子百合煲小米粥,有清心安神作用。

  蓮子除了有醫療價值之外,還可製成蓮蓉、糖蓮子、蓮子羹或糖水等。

  蓮子心是蓮成熟種子的綠色胚芽,性寒、味極苦,能清心、祛熱、固精、降壓、安神。適用於治療因高熱引起的煩躁不安、神智不清和夢遺滑精。

  蓮鬚是蓮乾燥的雄蕊,以色白純淨者為佳,故又名白蓮鬚。性味甘、澀、平,入心、腎經。功效為清心、益腎、澀精、止血,適用於夢遺滑泄、吐、衄、崩、帶、瀉痢等症。但是,小便不利者忌用。

  荷葉是蓮的葉,性味苦、澀、平,功效為清暑利濕、升發清陽及止血。適用於暑濕泄瀉、眩暈、水氣浮腫、口渴、小便短赤、及各種出血症等。夏季暑天可用荷葉、冬瓜、赤小豆、扁豆等煎水飲以解暑。

  荷梗是蓮的葉柄,性味與荷葉同,功效為清熱解暑、通氣寬胸。適用於夏季感受暑熱、胸悶不暢、泄瀉等症。

荷蒂是荷葉中央近梗處剪下的葉片。性味苦、平。功能為清暑祛濕、和血安胎。適用於血痢、泄瀉、妊娠胎動不安等症。

藕是蓮肥大的根莖。性味甘、寒,入心、脾、胃經。生用能清熱、涼血、散瘀,適用於熱病煩渴、吐血、衄血、熱淋等症。熟用能健脾、開胃、益血、生肌、止瀉。

藕節是蓮根莖的節部。性味甘、澀、平。功效為止血、散瘀。適用於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等症。

關心健康:高「風」險

秦太太今年60歲,身體肥胖,重70公斤。多年持續「超磅」,愛吃又很少運動;她今天突然感到臉上發紅頭脹,十分擔心,所以來診所檢查血壓。量度後發現她的血壓為190/100,屬於偏高。即使經過30分鐘的休息,讀數仍是高企。她以前已有兩次頗高的血壓讀數,我亦已安排過血液測試,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例如腎功能衰竭。最後我建議她開始服降血壓藥治療。「但醫生,我聽說一旦開始用藥,便不能停下來,我不想永遠依靠藥物。」秦太太面帶猶疑地說。

 六份一的機會

  不少病者都抗拒長期服用降血壓藥,他們認為小小血壓高,身體又沒有甚麼症狀,為甚麼仍要每天服藥?病人拒絕服藥,是因為他們還未認識到,血壓高與中風的密切關係。事實上,高血壓令中風危險性增加六倍,而血壓正常卻可減低中風機會一半。

  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事實:世界上六分一的人會在他們一生中中風。原來每六秒鐘,便有一人死於中風;每六秒鐘,有人會因中風而成為永久傷殘;65%的人中風後,殘疾阻礙了他們的日常活動能力,生命質素將永遠被改變。中風是繼冠狀動脈心臟病之後的第二大殺手和導致殘疾的首要成因。中風引致的死亡人數比乳腺癌、前列腺癌更多。至於中風的男女比例,從醫學研究中推算女性一生中風的危險性為五分一,男性則為六分一。

中風的類型

主要有兩種情況阻礙血液流向腦部:

  1. 缺血性中風—血管堵塞
  2. 出血性中風—血管破裂,引起血液洩漏到大腦組織

  「缺血性中風」佔病例87%左右:脂肪沉積於內血管壁發展成為障礙物,導致供血至腦部受到阻塞,稱為動脈粥樣硬化。這些脂肪沉積可引起兩種類型的梗阻:「腦血栓」是指血栓(血凝塊),在血管的堵塞部分再發展。而另一類是「腦栓塞」,通常指血凝塊在另一位置形成,如上胸部、頸部、心臟和大血管;血凝塊的部分破散,進入循環系統,穿過大腦血管,直到達太窄而無法讓它通過的血管,做成堵塞。

  「出血性中風」佔中風病例約13%,起因從破裂血管出血到周圍,血液積聚並壓縮周圍腦組織。出血性中風有兩種,分別為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

  出血性中風通常由一個弱化血管破裂所造成,其中又分為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兩種。動脈瘤是血管氣球化的弱化區域,如果不及時治療,動脈瘤繼續弱化,直到它破裂出血。

如何預防中風?

  任何人都可以採取行動,降低中風的風險: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飲食,足夠水果和蔬菜,任何人都做得到。建議每天攝入量少於5克,即一茶匙鹽。孩子不要吃太多鹽,尤為重要,因為血壓先在童年開始上升。低鹽飲食需要時間來習慣,學習享受低鹽食物的美味。另外,吸煙人士的血管受尼古丁刺激、容易發炎;吸煙令血小板功能改變,中風機會倍增。

  切勿忽略中風警告訊號,大家可學習一項簡單詢問測試:臉、手臂、言語和行動的(FAST)

測試:

  1. 檢查患者的臉(Face)。他們的嘴有向下垂嗎?
  2. 患者能舉起雙臂(Arm)嗎?
  3. 患者講話語音(Speech)含糊不清嗎?
  4. 時間 (Time) — 最重要是分秒必爭。

  如果注意到有一個或多個以上跡象,不要等待,立即打999,把患者送到醫院去!

中風之後

  若身邊不幸有人中風,我們需要作好心理預備,中風患者的康復期可能以年計,所以必需要在復康治療和生活照顧上作出適當的安排和轉介。由於中風之後,至少四分一人會再次中風;而且中風5年之內,再次中風的風險亦會增加40%以上,所以照顧者更需多加留意患者會否有再次中風跡象。

  其次,照顧者亦要認識中風後遺症,如痙攣、身體疼痛、失禁、溝通和認知能力減弱等。這些限制一方面會影響中風康復者與家人的關係,也會為親屬和照顧者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除了專業的醫護人員,還需加上愛心和耐性,陪伴病人過度。

關心健康:中藥的配伍禁忌

  所謂配伍用藥,就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性的不同特點,適當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在一起應用。藥物配伍後,必然會產生複雜的變化,有的能增強藥效,有的能減低藥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也有的能使毒性增加和產生不良反應。

配伍用藥方法分為七種:

  1. 單行
    單用一味藥來治療疾病。對病情比較單純的疾病,可選擇一味針對性較強、療效突出的藥物來治療。如獨參湯,單用人參濃煎,治療因大失血引起元氣虛脫的危重症候。
  1. 相須
    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藥物的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應用後能明顯增強療效。
  1. 相使
    用一種藥物作為主藥,配合其他藥物來提高主藥的功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療效。
  1. 相畏
    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畏」生薑。
  1. 相殺
    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的毒。
  1. 相惡
    兩種藥物配合應用以後,一種藥可以減弱另一種藥物的藥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可減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1. 相反
    兩種藥物配合應用後,可產生毒性反應或劇烈的副作用。如烏頭反半夏。

  為了確保療效,安全用藥,避免毒副作用的發生,在使用中藥治病時,必須注意用藥禁忌,用藥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藥禁忌三個方面。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藥物應避免配合應用,以免降低、破壞藥效,或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前人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記載。

  孕婦生病時,用藥要特別小心,因為有些中藥雖然可以治病,但有損害胎兒的副作用;若隨便用藥,輕則動胎,重則滑胎,或是造成胎兒發育不良和畸形。因此,孕婦用藥,必須謹慎。一般來說,凡有大毒的藥、峻瀉藥、破血逐瘀藥、破氣藥,以及辛熱、芳香走竄等作用強的藥物都屬於妊娠用藥禁忌的範圍。

關心健康:維他命D的迷思

  不知你在小時候給餵食魚油時,會選擇橙味還是原味?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並不富庶,但不少家庭都常備一支腥味濃郁的魚肝油,迫小朋友吞服,以防「軟骨病」。直至現在,小學的常識科也必敎授,維他命D有助促進牙齒及骨骼健康。

維他命D與壽命的關係

  然而,這個連小學生也熟悉的維他命D,近十年間令醫學界像著了魔,投放的研究經費以億萬計。這股浪潮始自十多年前,一些觀察研究發現,血液內維他命D的多寡,和人的壽命扯上關係。簡單地說,若一個人被驗出維他命D水平比一般人低,他會因各種原因比其他人「死快D」,尤其會傾向死於心血管病或各類癌症。

  這一觀察非同小可,因為大部份的維他命D都不是從吃而來,乃從「曬」而得。歐美國家的冬季日短夜長,而現代人又常被困辦公室,足不出戶,這一課題怎不令西方醫學界窮追猛打,以求真相?

  就以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為例,一併刊登了兩篇關於維他命D的報告。第一篇文獻收納了73份觀察報告和22份隨機對照研究。觀察報告涉及85萬不同國籍的人(多為歐洲、北美地區),跟進年期由3個月至長達29年之久。結論是維他命D水平最低、包尾三份一的群組,相對於維他命D水平最高、排頭三份一的另一組別,總死亡率會高出35%,而心血管病致死的機會高出35%,死於各類癌病的機會則高出40%。換句話說,驗出體內維他命D水平低,是一種警號。

  但在此要補充,抽血驗維他命D,在其他國家有痛苦的經驗。以澳洲為例,政府花在資助國民驗維他命D的金額,由2000年的100多萬升至2012年的1億4千萬澳元,所花的錢是否物有所值,尚待實證支持。澳洲家庭醫學(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有文章詳論驗維他命D的重要資料,免得當地前線醫生盲目跟風,濫差使病人驗血及濫開維他命D丸。

不是從維他命丸而來

  既然維他命D不足已被證實和心臟病、癌病有關係,是一種警號,服用維他命D不就可解決問題了嗎?那有「濫用」維他命D補充藥之理?

  要知道「有關係」不代表有「因果關係」。如前所述,絕大部分的維他命D並非由食物攝取,而是靠人體的皮膚,在日光中的UVB照射下,以膽固醇為原料,自行製造出來,供腸道吸收鈣質,及作其他林林總總之用。

  試想一個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的病人,體內的維他命D會是多或少呢?答案當然是少。維他命D處於低水平,可以是身體狀態不佳的指標,是其他如心臟病、中了風或患了癌病之後的後果,而不是因維他命D不足而引起病來。這推論是觀察研究常會「倒果為因」之一例。

  因此,更令人信服的研究,是隨機對照試驗,處方維他命D丸給一組人,另外一個相若的組別則不服藥,或只服安慰劑。上述英國醫學期刊的報告,正綜合了22個試驗,涉及3萬多人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實驗證明,用不用維他命D作補充劑,對兩組人的死亡率沒有分別。

  如此看來,維他命D水平低固然是不好,但解決的辦法不是去藥房,買來一樽樽的維他命丸;而是改變生活習慣,多接觸陽光,好自行製造多點維他命D!

何謂足夠的陽光?

  一星期三次,每次30分鐘,讓臉部和前臂被戶外陽光直接照射,便能讓皮膚吸收足夠UVB,製造維他命D。由窗門側射入的陽光,大打了折扣,可是不算數的。在歐美國家,皮膚癌較普遍,人們都視太陽油為防癌必備用品。然而,越是優質的太陽油,越會把有用的紫外線擋得密不透「光」,因此那30分鐘時段是應該不塗太陽油的。若女士怕臉上長雀斑,可戴帽子並以穿短褲或及膝褲取代臉部被太陽直曬。

  以上的提議並非金科玉律,只是大概提議,一般原則是膚色較白的曬短一點時間已足夠,膚色較深的可在日光下逗留多一會。總的來說,就是別長時間在室內坐著不動,應以平常心多作戶外活動,日光猛時(如正午時分)不超過30分鐘便為合宜。

關心健康:大「桔」大利

  柑桔果色豔麗,芳香怡人,古往今來一直贏得人們喜愛,每年歲晚前後,人人都喜歡說吉祥話,放置吉祥的東西。粵語「桔」、「吉」同音,而桔的結果期正在新年前後,所以被譽為喜慶吉祥的象徵。

  本港出售的桔,常見的有比柑略小而皮色金黃的大桔,皮色朱紅的朱砂桔,個子小、但味很甜的所謂「皇帝桔」等。桔屬芸香科植物,含有多種營養素。桔味甘、酸而性涼,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及除煩醒酒之功。民間有用鹽醃製桔子成鹹柑桔,每逢熱氣引致喉痛則取一至二粒冲水飲,頗有功效。

  桔子全身都是寶,它的皮、核、絡、葉等都是中藥,桔加工製成的桔餅,也具藥用價值。

  桔皮是陳皮的一種,陳皮因其入藥以陳久的為好,所以得此名,當中以廣東省的新會柑為最好,所以又叫「廣陳皮」或「新會皮」。

  桔皮的外層紅色薄皮叫「桔紅」,內層的白皮叫「桔白」。桔皮內層的白色網狀筋絡,叫「桔絡」。果核叫「桔核」。未成熟的果皮,因顏色發青叫「青皮」。以下是桔不同部位的性味與藥用功效。

  桔皮性溫、味苦、辛,無毒,入肺、脾二經。功能為健胃祛痰、鎮吐止嘔逆、祛風。適用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噁心、咳嗽痰多、胸膈悶滿等症。若因胃風嘔逆,則可用陳皮煲粥服食,有健胃祛風止嘔之功。

  據現代醫學研究,桔皮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有健胃祛風之效,還可使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增加,有利痰液排出。

  桔紅性味近似一般桔皮,然較桔皮香燥。臨床常用於咳嗽痰多、胸悶腹脹的痰濕症,或外感風寒、咳嗽有痰者。

桔白性味功效與一般桔皮略同,但燥性弱,有和胃氣、化濕濁之功,故常用於補脾胃方中。

青皮又名小青皮。性味苦、辛、溫,入肝、膽二經。功能為疏肝破氣、散積化滯、止痛。適用於肝氣鬱滯、脅肋脹痛、乳房脹痛以及小腸疝氣、食積腹脹等症。

桔核性溫,味苦、辛,入肝、腎二經。能理氣、散結、止痛。適用於小腸疝氣、睾丸腫痛、乳腺發炎等。

桔絡性平,味苦、甘,入肺經。能化痰通絡、理氣消滯。適用於痰滯經絡的咳嗽、胸脅悶痛等症。

桔葉性平,味苦、辛,入肝經。能疏肝行氣,消腫散結。適用於脅肋脹痛、乳房腫痛或乳房結塊等症。可用桔葉一錢沸水焗飲。

桔餅是用新鮮的桔以蜜糖漬製而成,性味甘、溫。功能寬中下氣、化痰止咳。治食滯、氣嗝、咳嗽、瀉痢。

關心健康:醫生,唔加藥得唔得呀?

  不知你在小時候給餵食魚油時,會選擇橙味還是原味?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並不富庶,但不少家庭都常備一支腥味濃郁的魚肝油,迫小朋友吞服,以防「軟骨病」。直至現在,小學的常識科也必敎授,維他命D有助促進牙齒及骨骼健康。

維他命D與壽命的關係

  然而,這個連小學生也熟悉的維他命D,近十年間令醫學界像著了魔,投放的研究經費以億萬計。這股浪潮始自十多年前,一些觀察研究發現,血液內維他命D的多寡,和人的壽命扯上關係。簡單地說,若一個人被驗出維他命D水平比一般人低,他會因各種原因比其他人「死快D」,尤其會傾向死於心血管病或各類癌症。

  這一觀察非同小可,因為大部份的維他命D都不是從吃而來,乃從「曬」而得。歐美國家的冬季日短夜長,而現代人又常被困辦公室,足不出戶,這一課題怎不令西方醫學界窮追猛打,以求真相?

  就以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為例,一併刊登了兩篇關於維他命D的報告。第一篇文獻收納了73份觀察報告和22份隨機對照研究。觀察報告涉及85萬不同國籍的人(多為歐洲、北美地區),跟進年期由3個月至長達29年之久。結論是維他命D水平最低、包尾三份一的群組,相對於維他命D水平最高、排頭三份一的另一組別,總死亡率會高出35%,而心血管病致死的機會高出35%,死於各類癌病的機會則高出40%。換句話說,驗出體內維他命D水平低,是一種警號。

  但在此要補充,抽血驗維他命D,在其他國家有痛苦的經驗。以澳洲為例,政府花在資助國民驗維他命D的金額,由2000年的100多萬升至2012年的1億4千萬澳元,所花的錢是否物有所值,尚待實證支持。澳洲家庭醫學(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有文章詳論驗維他命D的重要資料,免得當地前線醫生盲目跟風,濫差使病人驗血及濫開維他命D丸。

不是從維他命丸而來

  既然維他命D不足已被證實和心臟病、癌病有關係,是一種警號,服用維他命D不就可解決問題了嗎?那有「濫用」維他命D補充藥之理?

  要知道「有關係」不代表有「因果關係」。如前所述,絕大部分的維他命D並非由食物攝取,而是靠人體的皮膚,在日光中的UVB照射下,以膽固醇為原料,自行製造出來,供腸道吸收鈣質,及作其他林林總總之用。

  試想一個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甚至長期臥床的病人,體內的維他命D會是多或少呢?答案當然是少。維他命D處於低水平,可以是身體狀態不佳的指標,是其他如心臟病、中了風或患了癌病之後的後果,而不是因維他命D不足而引起病來。這推論是觀察研究常會「倒果為因」之一例。

  因此,更令人信服的研究,是隨機對照試驗,處方維他命D丸給一組人,另外一個相若的組別則不服藥,或只服安慰劑。上述英國醫學期刊的報告,正綜合了22個試驗,涉及3萬多人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實驗證明,用不用維他命D作補充劑,對兩組人的死亡率沒有分別。

  如此看來,維他命D水平低固然是不好,但解決的辦法不是去藥房,買來一樽樽的維他命丸;而是改變生活習慣,多接觸陽光,好自行製造多點維他命D!

何謂足夠的陽光?

  一星期三次,每次30分鐘,讓臉部和前臂被戶外陽光直接照射,便能讓皮膚吸收足夠UVB,製造維他命D。由窗門側射入的陽光,大打了折扣,可是不算數的。在歐美國家,皮膚癌較普遍,人們都視太陽油為防癌必備用品。然而,越是優質的太陽油,越會把有用的紫外線擋得密不透「光」,因此那30分鐘時段是應該不塗太陽油的。若女士怕臉上長雀斑,可戴帽子並以穿短褲或及膝褲取代臉部被太陽直曬。

  以上的提議並非金科玉律,只是大概提議,一般原則是膚色較白的曬短一點時間已足夠,膚色較深的可在日光下逗留多一會。總的來說,就是別長時間在室內坐著不動,應以平常心多作戶外活動,日光猛時(如正午時分)不超過30分鐘便為合宜。

關心健康:人參不可濫服

  古今中外,大家都知道人參是「大補元氣」、「起死回生」、「延年益壽」的名貴補品,但誤服人參可能引致的問題卻必須小心。現在讓我們理解一下怎樣正確使用 ,及濫用人參的弊處。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有滋補強壯作用,能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有興奮神經系統、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性機能、強心、降血糖、抗過敏、抗利尿、改善消化吸收和代謝功能。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脫症和慢性虛弱病症,例如:氣虛欲脫、肢冷、脈微細等症,脾胃虛弱而致倦怠乏力、食慾不振、胸腹脹滿、以及久瀉脫肛等症,肺腎不足的虛喘、消渴病熱引致的津液耗傷等症,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等神經衰弱病症,以及性機能衰弱等。

  不同種類的人參適合不同體質的人服食。吉林參藥性較高麗參和緩,高麗參振陽之力較猛,用於氣脫亡陽而急需進補者。邊條參、石柱參、 紅參屬吉林參一類,性能效力亦相同,治病後體弱津虧。參尾、參鬚補氣功效不及人參,但性緩而價廉,可依病情選擇使用,若非危重病證及久虛不復者,一般都可用黨參代替。另有一種產於北美洲的西洋參,味苦、甘、性微涼,適用於溫熱病後、體弱津虧、氣陰不足者。

  服食人參進補,一般可選擇燉服、嚼服、磨為細末吞服、泡茶服或浸酒服。使用人參時應注意以下情況:

  1. 陰虛火旺所致的心悸、頭暈、失眠、煩躁等,不宜服食人參,服後會加重症狀。
  2. 濕熱壅滯所致的浮腫,服人參可使浮腫更甚。腎功能不全且尿少者亦應慎用。
  3. 肝腸上亢的高血壓患者,服人參後往往使血壓升高,如果濫用,能引致腦充血,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4. 感冒發熱、咳嗽、濕阻胸悶、食滯、急性腹瀉等,一般不宜服人參,以免使病 情加重。
  5. 有些患者長期服人參會產生頭痛、失眠、心悸、血壓升高易於激動等症狀,但停藥後症狀可逐漸消失。
  6. 凡屬氣盛、身熱、大小便不利,或燥熱引起咽乾口乾、鼻衄等實熱證,均禁用人參。
  7. 至於嚴重體弱,要人參調補者,可五至七天燉服一次,在秋冬季服用較好,夏 日炎熱,服後易助火,最好不要服用,在衰弱情況改善後亦應停用。
  8. 服人參期間,不宜同時吃蘿蔔、濃茶、螃蟹、綠豆等物,但服後兩三天,便不必忌口了。
  9. 人參忌鐵器,不可用鐵鍋、鋁鍋煎煮。

其實,服食人參,亦需要辨證論治,最好先請教中醫師,以策安全。

關心健康:聞癌識辨!

  王老伯七十多歲,三個月前小便有血,醫生轉介泌尿科進行膀胱內窺鏡檢查,發現有個一公分大的腫瘤。王老伯的兒子想起自己的家庭醫生,希望可以從他得到意見。

  癌症!是健康的主要殺手,令人聞癌色變。由醫生表示有癌症可能,需要再作檢查開始,病人和家人震驚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無論那一樣的癌症,都能令人方寸大亂。不少病者得聞診斷,都會希望聽到的不是事實,甚至需要醫生重複再講。面對癌症,大部份人都不能理性處理,不少人更會感到悲傷失落。人生總有值得留戀的地方,忽然之間有個大限,自然令人震驚不安。

 震驚過後,如何是好?

  震驚之後,病人和家人都要冷靜的面對治療癌症和生活的問題。癌症其實是有醫治方法的,但我們該問專科醫生甚麼問題呢?無論如何,希望都是最重要的正能量,因為合理的希望令病人可以有具體享受生命的機會。

  癌症一旦出現,將會陪伴病人和他的家庭一生。年輕患者,生兒育女或教育置業的各種計劃都會受影響。問題的複雜化,不能三言兩語,數小時內可以重新部署。有人將癌症治療過程比喻為打仗,癌症入侵,我們抵抗,這就是抗癌的過程。既然如此,「知己知彼」,治療癌症應由認識自己患的癌症開始。

  1. 要知道自己的癌症:有一些病友患了癌症,甚至已擴散至其他器官,細問之下,卻連自己患甚麼癌,是原發或擴散,嚴重到甚麼地步都不知道。
  2. 照顧自己,照顧至親家人:第一步是把要關心的問題組織起來,找一個文件冊,記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對策。要將文件冊一遍又一遍的看, 重複思考同類問題,方可作出每一次決定。

  香港政府衛生署、醫管局和香港防癌會,都有不少癌症資訊,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癌症,明白治療的過程,知道每一項檢查程序和對日後治療的影響。病者由知識得到參與決定自己治療的能力,才能打一場有把握的仗。

要問自己和醫生

  所謂「知己知彼」,面對癌症,其實最終都是病人自己的問題。我想知道甚麼呢?我想參與決定自己治療嗎?我可以做甚麼呢?我想做甚麼呢?治療的方法有多少呢?是手術、是化療? 是電療?是先手術,後化療;還是先化療,後手術呢?為甚麼醫生和朋友說的不一樣呢?

  治療過程會令我喪失甚麼功能呢?大小便會失禁嗎?要休息多久?可以下床活動嗎?住院的日子多少?需要安排日常照顧嗎?工作如何安排?…

  財政方面,費用多少,是每項收費還是套餐形式?藥費是自費或是資助?有甚麼方法可以申請資助呢?如果是大學醫院,會不會有新藥或新的試驗治療計劃呢?我會不會考慮作為白老鼠呢?我決定後,會後悔嗎?

  見醫生時盡可能要有家人陪同,因病人可能神不守舍,不能集中精神。而且病人可能接受不了治療詳情(例如不想知道生存率是多少)。病人或家人當然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很多時候,重要是比較公營、私營的治療計劃。至於另類療法,病人和親友千萬小心,在心靈脆弱時,往往作出不理智決定,要信任你的家庭醫生,在沒有利益衝突之下,專業意見十分重要。

癌症不是絕症 !

  治療癌症真不容易。可是,最重要的是明白癌症不是絕症!「癌症不是絕症!」這話從何說起?

  事實上有不少病友可以和癌症共存,直至「自然」生命終結,與「常人」無異。癌症的療程以年計,近年有名詞「抗癌勇士」(積極可敬),有癌症倖存者「Cancer Survivor」(似乎消極一點),也有「與癌共舞」(不卑不亢);也有如:「慢性」癌症病人,癌症康復者…,依筆者理解,中文詞匯仍有不足,不足以形容對等的醫療經驗和文化概念。或許較接近的比喻,癌症就如:糖尿、肝炎等慢性病人。因此,癌症不等於絕症。

  癌症是生老病死的人生「流程」之一種,如果可以預防,自是上策。若是不幸遇上,震驚過後,亦可重新整理,迎難而上,活出得來不易的寶貴新章。

 問自己?例如:
我想知道甚麼呢?
我想參與決定自己治療過程嗎?
有新藥或新的試驗治療計劃? 我自己會不會考慮作為白老鼠呢?
我需要安排子女的日常照顧嗎?
我想做甚麼呢?
「抗癌勇士」(積極可敬)
「癌症倖存者」(Cancer Survivor)
「與癌共舞」(不卑不亢)
我會後悔嗎?
問醫生 ? 例如:
診斷過程
癌症種類
治療過程和副作用:
治療過程會令我喪失甚麼功能呢?
休息多久?可以下床活動嗎?
藥物副作用
如何止痛
會不會有新藥或新的試驗治療計劃呢?
治癒機會
收費詳情:
費用多少,是每項收費還是套餐形式?
藥費是自費或是資助?
有甚麼方法可以申請資助呢?
另類療法意見

關心健康:山楂—祛脂清瘀妙品

  山楂,又名山裡紅、紅果。為薔薇科植物山楂的果實,主產於我國北方,它不僅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也是常用的中藥,其果實、根、莖、葉、核均可入藥。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化瘀、收斂止痢的功效。它含有多種維他命,尤以維他命C含量最豐富,每百克有多達八十多毫克,亦含胡蘿蔔素零點八二毫克,果酸含量也極豐富,主要有酒石酸、檸檬酸、山楂酸。此外,尚含醣類、內脂、甙類、蛋白質、黄酮類和鈣、鐵等礦物質。

山楂臨床應用有以下數種:

1. 消肉積

  山楂是重要的消導藥,對消除油膩、化解肉積有獨特的療效,能緩解因進食油脂過多而引起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滿等症狀。故此,山楂是喜愛肉食者的「救星」。山楂也可用於胃酸缺乏症,對治療小兒消化不良、食慾缺乏,效果也好。

2. 治腹瀉

  焦山楂及生山楂,均能抑制痢疾桿菌和大腸桿菌的生長。對於治療急性腸炎、急性菌痢及小兒腹瀉均有一定效果。

3. 治瘀痛

  山楂是一種很好的活血化瘀藥〔能夠擴張血管而解除鬱血狀態〕。較常用於因瘀血鬱滯而引起之經痛及產後下腹疼痛,有止痛作用。

4. 治血壓高,降膽固醇

  山楂含有的三萜類和黃酮類等成分,可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大心室心房運動振幅及冠脈血流量,還能降低血清膽固醇,促進脂肪類食品的消化,降低血壓。山楂對於心臟活動功能障礙、血管性神經官能症、顫動性心律失常等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所以,山楂有心血管病良藥之稱。

5. 治疝氣痛

  山楂核用於疝氣(即小腸氣)偏墜脹痛,能消脹而散結。

  山楂雖然功效多,但亦有禁忌,凡脾胃虛弱、無積滯、氣虛便溏、胃酸過多、胃炎、胃潰瘍、食管炎、血脂過低、孕婦及血壓低者均應慎用。

單方介紹如下:

1. 治消化不良

  • 山楂、炒麥芽各三錢,水煎服。

2.治產後腹痛

  • 山楂五錢、紅糖適量,水煎服。

3. 治血瘀經閉

  • 山楂五錢,紅糖適量,水煎服。

4. 治高血壓

  • 山楂五錢,水煎服。

5. 治高血壓

  • 山楂、杭菊花各三錢、決明子四錢,稍煎。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其實,使用山楂也需對症下藥,飲用前請教中醫師最為妥善。

關心健康:如何減慢腦退化

  有一次,為一位八十多歲的病人打流感針。由於這位老婆婆已經是二十多年的病人,所以每次診症後我們都會閒聊一會。在離開病房前,她突然轉頭問我:「醫生,你幫我打左針未?」老天!當時我呆了一呆,病歷記錄上明明寫著打了流感針,但實際上已經在病人身上落了針嗎?自己卻不敢百分百肯定。猶疑之下,惟有捲起她的衣袖,看到左臂上的小圓點膠布,我們才相視一笑。她露出老頑童本色取笑我:「醫生,小心你比我更快有老人痴呆症喔!」

  老人痴呆症,或新名字叫腦退化症,是令人十分無奈的人生結局。British Medical Journal 的微博doc2doc,常就有趣的問題叫網友投票。曾有一期的熱門問題是:「作為醫生,你是否擔心患上腦退化症?」。答「是」的醫生竟然有近八成!世界各國的醫生在網上互訴心聲,因為親自目睹熟悉病人如何走下波,醫生的感受同病人或其家人一樣無奈。

腦退化症普遍嗎?

  本地的統計數字是,七十五歲以上的,十個有一個患腦退化症;八十五歲以上的,差不多三個當中便有一個會有腦退化的症狀:輕則健忘,尤其是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繼而在處理需要思考的事上有困難。例如打麻雀時章法大亂,甚至性格改變,或有幻覺,常見的例子是投訴物件被工人偷了。更嚴重的會影響自我照顧的能力,而最令人難過的是不能辨認家人。按以上的統計,即是只要活得夠老,每個人的命中率有近三分之一。當社會愈來愈多老人,你會發覺身邊患腦退化症的人愈來愈多,近乎是「梗有一個係左近」。

  這個連醫生自己也擔心的病,有預防的方法嗎?中文大學對此曾經作研究,以三年時間追蹤十四間老人院,四百名老人的飲食習慣,發現日食兩份水果的長者,腦退化的情況明顯較少。甚麼生果不重要,因為任何生果都有抗氧化功效。研究中,長者最常食的生果,也是大家都會常常吃的—橙。日食兩個橙,就收到減慢腦退化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除了注意飲食,能夠令腦退化慢一點再有些新發現,這發現對新中年尤為重要。研究發現,若在幼年開始,有機會在母語之外,再學多一種語言的人,相對於只懂一種語言的人,腦退化會平均遲四年才出現。因此,退了休的人,亦不妨參加興趣班,學學日文、韓文、法文,剌激刺激自己的腦袋,減慢退化。

腦力的最佳鍛練

  另外又有研究發現,管理階層的腦部跟其他人略有不同。做管理的人,左海馬體(left hippocampus)在腦掃描中是特別發達的。在阿爾茨海默氏症中,海馬體是大腦受到損害的第一個地區之一。管理階層並非指那些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高級職員,只要你的工作涉及人事,而有人的地方便會有衝突,有大量說話的機會,互動的機會,管理人的必須隨機應變,靈活走位,見招拆招。這些勞苦,原來是腦力的最佳鍛練;日常訓練有素,連海馬體也會練得「大隻咗」,可以有抗腦退化的功效。因此,退了休的人,應保持健康的社交,即使有拗頸、有爭執,也是一種「腦袋掌上壓」,保持活躍最重要。

  網上有一套免費Apps, 名為「健康塑身」(Brainyapps) 可往www.brainyapp.com.au 下載到智能電話。這玩意的功用是預防腦退化之餘,把心臟健康也一併兼顧,提醒使用的人不吸煙、做運動、飲食均衡、控制血壓,因為心腦健康是相連的。這Apps的主菜當然是一些刺激腦袋的電腦遊戲。雖然未有英文版本,但一些串字遊戲都是簡單易玩的,另一個遊戲是不用文字,只跟隨紅色波波行走的方向取分。不過,對於會打麻雀的老人家,可能會覺得這些遊戲幼稚呢!話說回來,若懂得打麻雀,只要玩得有節制(即不會久坐不動或不顧正餐地沉迷),是非常好的「腦健身」!

  以上的預防新概念,大部分都已有實證支持,枝節或仍會進一步研究。大體方向都是一些常理,希望研究預防的步伐和增加適切服務的步伐,可追得上本港人口老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