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述:不一樣的看見:陳念聰醫生

用 「無悔—生」來形容陳念聰醫生,可算是貼切不過!陳醫生於80年代在大學攻讀醫科, 1986年已成為專業眼科醫生。年輕的他沒有把醫療學識和技術投放於可以令他致富的醫療行業上;他反而放眼世界,並且走進漫天戰火、峰煙四起的阿富汗,在喀布爾當了六年導師,培訓當地的眼科醫生。縱然每天生命受到威脅,他卻從患難中學懂堅毅,從生命中尋得意義。現今他仍然積極投身醫療宣教和扶貧工作上。

*************************************************************************

  陳醫生自幼讀書成績優異,為了順從父母的期望,他選讀醫科並成為醫生。影響他一生的,莫過於他在大學時代有機會接觸基督教,後來更信了主,這改變了他對生命的態度和人生的價值觀。在唸大學期間,他有一個心地善良、孝順父母的中學同學突然離世,這件事令他初嘗苦難的衝擊。才二十出頭的他,儘管看了一大堆哲學和有關苦難的書籍及聖經,仍然不能解讀或理解苦難的由來,但苦難卻又是那麼真實,就像生老病死—樣,無人能夠逃脫。

  當他再看主耶穌的一生,發現祂在世的日子不但親身體會人間的苦難,更親嘗了十架之苦。他明白了信仰不是要我們逃避苦難,而是要與在苦難中的人同行並且幫助他們。主耶穌對世人的愛和犧牲成為了他學習的榜樣,他立志以「燃燒生命,為主所用」的生活態度來活好每一天。

  當年他以醫學生身分參加一個英國舉辦的基督徒醫學生會議,認識到來自非洲和印度的醫學生。看到他們雖然缺乏卻仍樂於參與服侍,不禁令陳醫生反思華人是否只願意幫助華人,還是也可以和其他民族分享財富和知識?那次會議擴闊了陳醫生的視野,並提升了他對跨文化、種族和地區服侍的心志。

  接著於90年代在阿富汗六年的服侍,讓他得到十分寶貴的體會和學習。陳醫生憶述一位在阿富汗的母親,帶同一個殘疾孩子求醫。這孩子被地雷炸傷了眼睛及手臂,因而導致雙目失明及失去雙臂。當他回覆那位母親,她的孩子雙眼已壞死得無法醫治時,那位母親痛哭後並沒有放棄,仍帶著孩子堅強地活下去。這個經歷讓陳醫生深深明白甚麼才是真正的「堅毅」!當人在逆境中必須靠著堅毅和勇氣,才能跨勝苦難,並且看見出路和盼望。

  除了從服侍中看見不一樣的世界之外,陳醫生的太太也改變了他對人的看法。陳太是一位職業治療師,經常接觸弱智小朋友。她認為雖然他們沒有正常的智力,但他們仍可以發揮生命的其他方面,甚至可以比一個正常人活得更精彩。這個「看見」讓他更明白不要以世界的方法來計算及斷定人的價值,亦讓他更領悟聖經所說,不要顧念看得到卻會朽壞的東西;相反要追求那些看不到卻有永恆價值的事物。就好像人只能看到光譜,卻看不到紫外光、紅外綫;說明了有很多真實的東西是人用肉眼看不到的,只有用心靈的眼睛去看,才可以看得更深更遠!

訪問隨想:不少人視生命的價值莫過於賺取金錢、得到名聲、建立權位等。所以大家都被鼓吹「要贏在起跑綫」,事事要快人一步、捷足先登。陳醫生卻用了不一樣的眼光來看自己、別人,甚至那些在世界另一角落的人。他更願意走進苦難之中,肯定別人的價值並給予實際的扶助。行動要由看見開始,我們所看見的又是甚麼?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細味生命的咖啡室

  「不用急,最緊要快!」已經是香港人的口頭禪。

  這是一個關於長期病患的人的真實故事……

  在得病之前他是一個工作狂,一星期工作七天,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最後因為身體過度疲勞而得了怪病。在醫院裡他感覺非常失落,並拒絕自己的身體需要休息,所以仍然不停的工作。有一天他去了醫院的咖啡室提取他的精神食糧—咖啡。誰不知咖啡機壞了,他便好像被困一樣呆呆的等著…在等待途中,他發現原來咖啡室有一幅很大的落地玻璃。從窗外看天空是藍的,山是綠的,河流是清澈的。他才驚訝為甚麼自己從不意識到有這樣美麗的景色,同時他又留意到身邊的醫生、護士和所有人,都不停的忙著和急步的走著,從沒有停下來,看看這美麗的景色。

  就這樣他的生命起了戲劇性的改變。雖然他還是一個病人,但他開始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態度去認識生命。他感到需要放下從事業上得到的成就,轉向學習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出色的心理輔導員,期望出院之後能夠幫助那些像他一樣在生命中曾經迷失過的人,學習慢活。

  香港甚麼都有,就是缺少了一份浪漫而細緻的情操。綜觀香港的咖啡室,細看之下運作模式和賣魚蛋的檔子一樣。客人匆匆的來,下了單後,拿了咖啡便匆匆的去。咖啡室裡本應有上好的咖啡、文化的氣息、親切而不被騷擾的服務。香港,可以慢下來嗎?

  良好的咖啡文化,提醒了我們需要安靜休息的觀念。安靜似乎不一定帶來經濟的利益,卻會帶來另一種生命的原則與態度,至少讓我們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取得安靜的形態,對生命有更多的體悟。

  從香港的高度城市化,咖啡室的魚蛋化,到家庭的快餐化;永無休止的追逐只會帶來失節制的增速。如果不停下來想一想,就會被鎖在自己思想的牢房裡。若不是那個咖啡機壞了,他也不會停下來打開自己的頭腦和心靈。

  現代人真的需要一間讓我們慢下來細味生活的咖啡室。

仁心仁述:與貧苦同行:陳思堂醫生

一位著名的腦外科醫生,醫術精湛,得人尊敬,在事業上絕對可以再創高峰,名利雙收,但選擇了在黃金歲月中去到國內,參與扶貧工作長達十四年之久。在一般人眼中,他放棄了世人所欣羨的,不過對他來說,卻是難能可貴的人生體驗

*************************************************************************

  陳思堂醫生自幼家貧,所以從小努力讀書,希望他日可以脫貧,而他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了香港大學醫學院。在讀大學二年級時,從解剖學中引發了他對生命課題的思考。當他發現人體構造是如此複雜和奇妙,便知道在奧妙的創造中確實有一位設計者,而聖經裡正正提到有一位造物主,於是他便認真地查考聖經,並與身邊的基督徒不斷交流。最後他確信聖經中的上帝就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當他研讀聖經越多,越發認同其中的道理,並且從中明白聖經有一套與世界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包括對人、對金錢、對道德的觀念。他從醫學知識中知道身體的死亡是一個必然的事實,但從聖經中知道原來人可以有永恆的盼望;便領悟到名利和成就不能成為人生終極的滿足,他向上帝祈求,希望不要只為自己而活,而是得著一個更有意義和豐盛的人生。

  行醫初年,陳醫生已開始參與義務工作,去到國內貧困的地區作醫療服侍體驗,只是沒想過有一天上帝要他承擔更大的工作。面對重大的決定,心裡自然有不少掙扎。他認真地思考和祈禱了半年,最後願意回應朋友的邀請,在1996年加入世界宣明會,成為中國辦事處總幹事。能夠完成十四年的服侍,陳醫生認為還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一顆願作的心,而上帝就讓他們的團隊一步一步的把事工發展起來。

  陳醫生深深體會扶貧工作實在不容易,即使該機構的規模和資源也不算少,但當面對著龐大的需要,人力和才力都實在顯得有限。而且幫助別人不是單憑個人的一腔熱誠就可以成事,因為面對別人的困境或苦難時,助人者往往發現原來有很多問題都不是人力能解決的,從中讓他學習要以謙卑的心態,不是以幫助者的位置,而是與苦難者同行,並透過禱告,與他們一起等候和經歷神的工作。從救治病人到與人同行,陳醫生認為這是生命中難得的一課,讓他更明白同理同行的重要。

  由於扶貧的主要對象是小孩,所以他接觸過很多孤兒院,不少被遺棄的生命更是觸動心靈。棄嬰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政策也不會旦夕可改,但感恩他們也能引入托養和領養的概念,讓更多不幸的小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另外,農村教育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也有所進步,讓陳醫生更體會改變是有可能的,不過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

  回望十四年的服侍,陳醫生認為自己所放下或付出的,還不及他從扶貧中所得著的,包括真實地體驗貧窮、反思人的價值,並生命和苦難的意義等。他重返行醫崗位後,更珍惜醫者與病人的關係,並且要更好實踐上帝所交付作為醫者的使命。不少病人常對他說,將自己的生命都交在他手上。但陳醫生深知盡上己力以外,還需仰望上帝,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從祂而來,更是由祂掌管。

訪問隨想:

  面對苦難,人總會有不同的反應,或是憤慨不平,或會抱怨,或是歸咎制度,又或企圖改變世界。其實苦難不單考驗不幸的人,同時也考驗旁觀者。苦難能否有出路在乎是否有人願意參與其中,在絕望中給生命帶來愛與希望。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http://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金錢以外的憧憬

  在遙遠古老的西方,有一個國王,他的名字叫做萬達斯(Misas),雖然他富甲四方,卻是一點也不快樂,終日愁眉不展。原來他竟然認為自己的錢財不夠,認為自己的王權欠穩固,甚至認為他應有的幸福都遙不可及。

  為甚麼他會這樣想?因他堅信需要擁有無窮的財富,才可以為他帶來安全和快樂。於是他不斷向上帝祈求,給他更多更多的財富,最好就是賜他有點石成金的能力,使他可以將所有的東西都變成黃金。這樣他就一定能夠成為全世界最富有最幸福的人了。最初,上帝並沒有答應他這個無理的要求…。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亦是一個金錢掛帥的地方。在滾滾紅塵的煩囂都市中,很多人都太過目標為本,無論是學習目標或是工作理想,都以經濟效益為導向。如果問一問我們香港人,生活及工作的目標是甚麼?十居其九的答案是「賺錢」。賺錢其實並沒有錯,但如果我們的富足只在於口袋裡,而不在心靈上,是否有所缺欠呢?按史密斯在《國富論》所說:「金錢除了購物以外,就一無是處。」真的嗎?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就必須追求一些金錢以外的東西了。

  金錢以外的東西是甚麼呢?豈不就是我們心靈深處的真正需要?

  我們的心靈需要空間,需要一個可以不被打擾的地方,好讓她可以用悠然寧靜的狀態,顯示她的真正面貌。現在你可以讓自己安靜下來,問一問自己其實想要甚麼?我們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心中究竟想要的,這刻你大可以隨心隨性地去創作一點東西,繪畫也好,手工也好,甚麼都可以。英國諺語有一句這樣說:read the word,read the world。讓我們把它改為read the art,know myself。看看如何從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給我們啟示,從金錢以外去認識自己心中所想。

  創作有很多種類,就拿繪畫為例子,繪畫創作其實是一個選擇的過程,當我們考慮如何創作一幅作品時,我們都會有不同的選擇,例如:顏色材料的選擇、速度的快慢、投入的程度、信心的大小、技巧和能力的高低、還有物料的取捨(某些物料比較易於控制,如木顏色、鉛筆等;某些物料比較難於控制,如油彩、塑膠彩或水彩等)。不同的選擇,反映著背後不同的心境。所以當我們開始創作時,用不著有假設或界定,倒要像開創一次奇幻的歷程,又像打開禮物時的心情,去期待著作品的誕生。透過這種「澄心」的狀態來對待自己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自己心中的最愛。

  還記得那個希望能夠點石成金的國王嗎?最後上帝見他那樣苦苦哀求,終於遂其所願。這個富有的國王便將身邊所有的東西變成了黃金,包括他的妃子、兒子和大臣,就是連吃的、穿的也都變成了黃金。最後這個國王就在金光閃閃的黃金中,孤零零的活活餓死了。

仁心仁述:愛的傳遞:任卓昇醫生

年青的任卓昇醫生既是專業眼科醫生,又是大學助理教授,家庭和工作都十分美滿,令人羨慕不已。在人眼中,他不只達標,更是夢想成真,可是他認為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自己仍要為一個更遠大的目標繼續努力,就是要成為一位宣教醫生。他這個心志原來是從小開始,並且隨著成長的歲月有增無減。

*************************************************************************

任醫生唸中四那年,有一次病得很辛苦,醫生也找不到原因,只說可能與神經線問題有關。他忽然想到自己會否死去,並思考到人生和死亡的課題。最後他從聖經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死亡只是人生在世的結束,信主的人死後將會進入永恆,與創造人和萬物的上帝一起。那時,他就憑信心相信聖經所說的。當信主後,他感到內心充滿著平安,也不再懼怕黑暗和死亡。

中五時他閱讀《摯愛中華》一書,內容講述英籍戴德生醫生的生命故事。原本從醫的戴德生毅然放棄舒適的生活,遠渡從英國到中國去服侍。他醫治人的身體和心靈,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讓他們認識上帝、得著人生的盼望。這本書不單觸動了任醫生,更讓他明白原來醫生可以透過醫治病人來服侍上帝,於是激勵起這位年輕小子立志成為醫生,更夢想自己成為一位宣教醫生,透過醫病服侍,傳揚那位美善的上帝。

到了大學一年級,正當思考日後要選修的專科時,他又遇上《戰地情》這本書,內容描述香港的眼科醫生陳念聰遠赴戰火四起、動亂不安的阿富汗,去服侍當地的市民及培訓醫生。他體會到原來眼科專業可以成為日後一個很好的宣教服侍的途徑,於是便決定修讀眼科。作為基督徒醫生,他認為除了要有美好的生命見證外,在工作崗位上更要作得稱職和專業。所以他銳意在學術方面進深,在大學裏汲取更多醫療知識、學術科研和專業訓練等,以裝備自己成為更有質素的醫生。

為了實踐夢想,任醫生積極參與由醫療機構及教會籌辦的國內及柬埔寨等醫療短宣。由於服侍的地方偏僻落後,醫療隊都是以戶外流動診所形式服侍當地貧困的村民,所以短宣醫療隊未必每次都用得上專科服侍,反而很多時候只為村民診斷及醫治一般的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是腰酸背痛、疲勞過度等等。上帝透過隊內的人和事去提醒他,要先有服侍上帝的心,而不是在短宣中去表現自己的專業,所以他希望能珍惜每一次服侍的機會,願能懷著謙卑的態度與團隊配合。他不忘一位前輩醫生的教導,醫療短宣是一個「貼心」的服侍,就是要接觸當地人民,觸摸及感受他們內心的需要,讓他們感受到被愛、被關懷、被接納,這就是「愛的傳遞」,而愛就是醫治人心靈傷痛最有效的良藥,在這樣的醫療服侍中他自己也得著很大的鼓勵。

任醫生也藉著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去服侍香港的醫生及醫學生,希望藉此關心由香港差派出去的醫療宣教士。今年,任醫生亦有份參與籌辦首次在香港舉辦的國際基督徒醫療大會東亞區域會議,他感到若能鼓勵更多同道一起學習,多出一分力實在是很值得的。

雖然任醫生工作繁重,既要兼任教學、科研、臨床治病、行政、公共教育等工作,又要經常到境外開會交流,他深信上帝給他的恩典夠用,並且祈求有更多的愛,去成為他服侍的動力。他更感恩神給了一個愛他及無限量支持他的太太,有同一的服侍心志。他們夫婦倆現時仍在港大醫學院帶領查經小組,服侍小師弟妹,就像他倆從前被服侍一樣。

訪問隨想:

有了夢想和使命,生命就會不再一樣,人生的體會也會更深更廣。多行一里,世界更美。那怕只是微小的服侍,只要有愛,就能觸動心靈。但願年輕一代的醫者更懂熱愛生命、抓緊夢想,為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帶來精彩與祝福。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你是誰?

  在卡通動畫《獅子王》(Lion King)裡,有一段情節講述獅王的幼子「辛巴(Simba)」,因為好動貪玩,被野心勃勃的皇叔「刀疤(Scar)」設計,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木法沙(Mufasa)」,奪去皇位。年幼的獅子深感內疚而遠走他鄉。小獅子在異鄉認識了一些新朋友,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後來與他青梅竹馬的獅子朋友「娜娜(Nala)」,眼見國家給皇叔弄到一塌糊塗,國不成國,於是前來尋找辛巴回國。當幼獅的朋友遇見辛巴時,問了他一個牽動心弦的問題,就是「你是誰?(Who are you?)」

  自古以來,追求自我瞭解都是人類普遍的現象,有不少報章雜誌以不同的心理測驗作招徠,也有人尋求占卜算命等。與其借著別人的幫助來瞭解自己,我們何不好好花點時間去深入認識自己!

  在探討「自我瞭解」前,必須釐清自我瞭解不等於個人主義,所指的是一種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的個人主義。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世界只有兩種人,與自己相似的就是正常人,與自己不同的就是「畸型人」。這些人常以自己的性格作為拒絕成長的藉口。他們常說:「我就是這副德性」,並對身邊的朋友、家人及同事等常作出批判的態度。這些人自我中心特別強,不安守本分,對家庭、工作與社會都未能作出貢獻。很多時候這些自以為是的行為,都是因為自信心和對自己瞭解不足所造成的。真正的自我瞭解,是當我們明白自己性格的長短後,就更能堅實地將自己改進、完善,並且滿足自己、發揮自己,繼而貢獻社會。這不但讓我們找到人生方向,也能對社會各階層作出貢獻。

  自我認識和瞭解是一個過程,需要我們主動去操練。其實自我認識的途徑,可以由內在反應,或是一些生活反應反映出來。對希望增加自我瞭解的朋友,可以嘗試多留意自己對事物的反應,多留意自己內心對不同事物所產生的漣漪,或從多個角度重新思考不同的事情。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每日「三」省吾身,可以定時以第三者的身分來檢視並回憶當天發生過的事情。看看有沒有甚麼地方做得好,有沒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下次可以怎樣做?

  將自己變成電影的剪接師,模擬出自己期望對不同事情的反應,從而為自己帶來改進。舉例說,當我回想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時,記憶中是帶著疲乏的身軀回到家中,看見女兒在玩耍,心想她一定沒有做好功課,就破口大罵,後來才發現冤枉了她。反思之後,我告訴自己當下次帶著疲乏身軀回家時,期望自己對家人有甚麼反應。於是,我決定把事情改變,幻想自己回到家後,心平氣和地與太太和女兒相處…,久而久之,夢想成真了。透過這樣不斷地在腦海中作出模擬反應,從而改變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行為。這樣,不但加深了自我瞭解、完善自我,又能改善與家人、朋友、同事間的相處。

  所以,當下次被問及:「你是誰?」你大可以回答:「我就是一個願意不斷改進的我。」

仁心仁述:為父的心:鄒錫權醫生

愛美是人的天性,有人不惜代價去整容,務要追求世界標準下的完美。但這位助人美麗,美化人臉容的整形外科醫生,卻不辭勞苦,走訪國內窮鄉僻壤,為了醫治因兔唇裂顎而被人歧視或遺棄的小朋友。在他眼中甚麼才是真正的美麗?又是甚麼動力使他幫助一班天生缺陷又無助的小朋友?

*****************************************************************************************************

  一直覺得自己被「幸運之神」眷顧的鄒錫權醫生,他考醫學院時成績不如理想,但因那年醫學院多收了30個醫學生,鄒醫生就在「吊車尾」的情況下入了醫學院,成為今天的整形外科醫生。不但如此,就連妻子在加拿大先後生產兩個兒子,他也因著準確計算預產期,兩次都可以從容不迫,親眼目睹兒子出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經歷,他知道並非「幸運」,而是有一位神在賜福和看顧著他。謙卑與認真驅使他去尋求神,最後他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並於1993年認信了耶穌基督。

  由信主到現在,他都是帶著感恩的心出外服侍有缺陷的小朋友;更感謝上帝在他和妻子沒有計劃生育孩子時卻賜給他兩個兒子,讓他體會為人父親的心情,明白及學懂何謂「父愛」,敎曉他無條件的付出和愛自己的兒子;且進一步給他機會學習以上帝的愛、為父的胸懷去愛和醫治每個患病的人。他明白了愛是超越知識和學問,因為知識雖然能改善人的生活,但愛卻能改變人的生命。

  鄒醫生雖然工作忙碌,但他仍很樂意擺上時間和金錢去籌備醫療服侍,特別是遠赴國內貧窮落後的地區鄉村。他明白國內推行一孩政策,若初生嬰孩生下來有先天缺陷的,例如兔唇,顎裂等,就容易遭到遺棄。於是他和醫療服侍團隊為這班無助的嬰兒動手術,改善小孩子的臉容,並醫治了他們的心靈。不但孩子的生命,就連他們的家庭也因而得以改變。

  鄒醫生最難忘的經歷,是有一次在國內醫治一個斜頸症病人,就是頸部有一條肌肉收緊了,令他的脖子歪掉,整個頭歪倒一邊。醫療隊中有一位隊員幫他鬆解收緊肌肉,手術後發現病人傷口流出口水,懷疑可能手術出了問題,以致弄破食道。由於鄒醫生是醫療隊中唯一一個受過普通外科訓練的醫生,故為這病人進行修補食道破損的重任就落在他的身上。鄒醫生也認為手術並不複雜,修補洞口便應可以了。怎料手術後病人在傷口處仍流口水,情況完全沒有改善,又因醫療隊快要回港,所以決定要立即為病人再做一次手術,同樣由鄒醫生操刀。

  鄒醫生因不明白第一次手術失敗的原因,所以手術前仍未能掌握成功的關鍵,心裡不但焦急,而且出現莫名的恐懼,他便跑到洗手間去,放聲大哭並迫切的祈禱。不料哭了數分鐘後, 聽到神對他說: 「不用擔心,我會和你一起做這個手術。」那一刻,他知道是主耶穌聽了祂的禱告,他內心平靜下來,重拾了信心為病人動手術,並且整個過程中都用禱告和謹慎的心進行,最後手術成功了。這個深刻的經歷再次讓鄒醫生體會人的有限,提醒他要常常與上帝同工,做好每個服侍。

訪問隨想:

  甚麼才是美?也許有愛才有美。有云:「醫者父母心」,能夠有著為父為母的心,病人再不會只是「個案」,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現代醫學講求「全人醫治」,病人的身心社靈都需要得到全面和適切的照顧。身體得到醫治固然重要,但心靈的平安更是可貴。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思考盲點

  愛因斯坦說得好,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去觀看四周,試問我們怎能完全客觀的去理解這個世界呢?

為何會有思考盲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模式,正因如此,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思考盲點。假如我們想避免思考盲點,首先就要知道甚麼是思考。思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思考其實是一個自問自答的過程, 想知道如何思考,就必須瞭解如何「自言自語」。從瞭解說話的局限,就可以瞭解思考的局限。思考的局限就是我們的盲點。

  由於我們說話有局限和缺欠, 所以我們說話的內容往往都不盡不實。局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可能因為資料太多,不能如實描述。 又可能因為意識空間有限,不能同時處理太多資料;又有可能我們的思想受到情緒影響等等不同的因素而形成局限。而語言缺欠又可分為三類,包括:扭曲事實、以偏蓋全和掛一漏萬。現在就讓我們去探討一下不同類型的例子和拆解方法。

盲點的成因及其拆解方式

語言的局限
成因 例子 反問及拆解方法
情緒影響: 責任全歸咎於自己身上 個仔身體唔好,全部都係我的責任。 是否一定與我有關?其他人沒有責任?是否沒有我就不能成事?
資料太多: 把事情的嚴重程度擴大,推至「災難化」的地步。 個胃唔舒服,唔通係胃癌?大件事啦!今次死梗! 除了胃癌,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事情是否真的如我想像般那麼嚴重?
意識空間有限: 左思右想,內容是互相矛盾。 做運動對身體有幫助,不過沒有用啦,沒有時間,沒有心情。 基於甚麼原因,我又推翻自己的想法呢?我是否想得太多,阻礙自己把事情付諸行動呢?
語言缺欠
成因 例子 反問及拆解方法
曲解 / 扭曲— 妄下判斷   1.   你不喜歡我。 2.   醫生同護士細細聲講,我一定有很大的問題。 你怎麼知道? 尋出資訊的來源。例如:誰發佈這個訊息或甚麼事情令你有這種想法
曲解 / 扭曲 - 複合等同: 把兩個不同的經歷看成等同。 「她向我發脾氣」= 「她不喜歡我」 「她向你發脾氣」怎會等同她不喜歡你?」「你有沒有對過你喜歡的人發脾氣?」
 以偏蓋全 – 一般化 所有人都不喜歡我。 「所有人」是每一個人嗎? 所有人,他們是誰?

假如你發現自己心裡說「我的人生真痛苦」時,你大可以問一下自己,「我的人生」指的時限是由出生到現在嗎?還是最近這幾個月?

「真」痛苦的那個痛苦有多真?還有沒有其他的詮釋呢?

思考盲點越少,事情就越清晰,我們就越容易選擇快樂與否。既然選擇權放在自己的手裡,下次如有不開心,不妨多問一句…。

仁心仁述:醫愛人生路:周鑑明醫生

昔日被同事背後稱為「黑面神」,今日卻被尊稱「大佬周」 ;而且一直緊守崗位,默默服侍香港低下階層市民。 2003年沙士,周鑑明醫生是第一批醫護團隊為高危沙士病人做手術,從中讓他對生命有更深體會!他自己也曾患過重病,因而學懂了原來醫人重要過醫病!

******************************************************************************************************

  醫生是一個被人尊崇的職業,收入高,有前途,就是這樣吸引了年輕的周醫投身這個行業。由於喜歡小孩子,他後來成為婦產科專科醫生。不過,早年周醫只把醫生當成一份職業,想望一天要從公營醫院跳去私營,成為名醫,賺取更多金錢。正因如此,在公營醫院的繁重工作壓力之下,他的情緒也開始失控,不快時會大力掉下電話洩憤,與同事關係也常有張力,甚至被同事在背後稱為 「黑面周」。周醫坦言當年行醫,病人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個CASE (個案)而已!

  因著一個十分愛主的基督徒同事積極向他傳福音,周醫因而認識主耶穌,並且恍然明白原來基督的大愛,有著犧牲和付出,不禁使周醫汗顏;同時神的愛也開始注入他的生命中,使他學習用主耶穌的愛去愛人及醫人。原本硬崩崩的臉孔,漸漸變得寬容起來,信仰使他的生命不斷更新,昔日同事見他避之則吉,今天卻得到不少同事愛戴,以親切的「大佬周」稱呼他。

  一個從醫超過36年的醫生,他最難忘的經歷又是甚麼呢?周醫認為莫過於曾轟動世界的沙士事件。當年周醫任職的瑪嘉烈醫院成為了處理傳染病的醫院,身為婦產科醫生,他就為染上沙士的孕婦剖腹產子,亦是當時為沙士病人做手術的第一批醫護團隊。雖然死亡的威脅如此真實和接近,感恩的是周醫和一班專業醫護團隊只想做好手術和拯救生命,就把自身安危全然放下。無怪乎醫護人員在沙士期間英勇及無私的付出,至今仍贏盡港人的敬佩和掌聲。與此同時,周醫在病房裡看見患上沙士的母親為了所愛的子女,願意付上再多十倍的努力來呼吸一口氣,為的是要活下去;又有一些沙士母親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為要保存腹中骨肉;母愛的偉大實在令人動容,也激勵了周醫要對病人給予多一分愛、多一點堅持。

  經過一塲 「死過翻生」的急性重病,也讓周醫對病患者有更深刻的體會。2013年某天他被送到手術室,手術後更即時轉到深切治療病房(ICU)插喉兩日;當時他的肺功能已不能運作,需要借助儀器恢復功能。雖然在手術室及ICU期間,他內心有說不出來的平安,但是這個重病讓周醫深切體會,當人患病時,那種痛不欲生的感受實在非筆墨可以形容。自身的經歷使他對病人又多了一分同理心,而且和病人有更多的互動。

  雖然周醫年屆退休,他卻願意繼續以合約形式留守公營醫院。信主前他一心要成為名醫,收入豐厚,但信主後有一次參加教會復活節禁食祈禱會,為第三世界被忽視及貧窮者禁食,他內心因而深深被觸動,也立志回應神,願意為弱勢社群獻上微力。堅守公營機構36年,為的是要服侍普羅大眾的市民,幫助經濟能力較弱的病人。同時,周醫希望往後能把自己的醫學經驗傳授下一代,使年輕醫生得到適切的培訓。

訪問隨想:

  醫生得人尊敬,不但因其醫術高明,更是因他對病人有一分醫者的心腸。醫院是一個冰冷還是溫暖的地方,也視乎醫者對病人有多少愛的流露。在行醫路上,醫者若能盡力去醫、用心去愛,必能祝福更多病人和家屬。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回應?反應?

話說當年愛因斯坦第一天在普林斯頓大學上班時,他的敎務長問他需要甚麼?愛因斯坦回答說:「不需要太複雜的儀器,只需要一個大黑板和足夠的粉筆。」敎務長一口答應。愛因斯坦跟著說:「還有一件……我是十分需要的……」那究竟是甚麼呢?

  常言道:開心與否都是一種選擇。你同意嗎?面對不同的事情我們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們會因為某些事情讓我們感到開心,也會因著某些事情讓我們感到心煩。在種類繁多及變化萬千的後現代文化生活中,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三失」現象,也就是失「焦點」,失「中間」和失「控制」,叫我們茫然而不知所措。

  失「焦點」— 反映著我們對事情本質思考的能力。觀察現今社會,理性思考與對話空間不斷萎縮,「求真」被「求其」取而代之。一旦問題來了,我們就急不及待地作出即時反應,根本沒有思考事情的本質與意義,我們活像一個「扯線公仔」般的被操控著。

  失「中間」—意味著我們的思考立場變得兩極化,思考事情非黑即白。這就使中間路線及溫和派的思想「失去」了。正正因為這個世代的變化實在太快太多,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給我們作回應,對事情的反應就只有簡單的兩極化了。

  失了「控制」— 當我們失了「焦點」及「中間」時,我們就變得無力控制生命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最後就是對自己的掌控權(回應外在發生事情的選擇)都失掉了。

  因此,當大家下一次遇到不如意或感到痛苦的事情時,我們不妨嘗試停一停,想一想,讓我們用回應取代反應。

  首先我們可以考慮以下的問題,再作回應:

  1. 究竟是甚麼原因讓這件事情出現?
  2. 除了目前看到的壞處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好處呢?
  3. 如果只有壞處,我可以做些甚麼來避免事件重演?

  回應是經過思考,反應是即時的。當我們對事情的反應是持「開放原碼」(open source)時,我們可以開放地對事情作多種解讀。由於「反應」與「回應」之間有著很大的鴻溝,所以如果我們不知道當中的分野,也不懂控制的話,很自然地就會被他人或社會所操控。當然,我們並非對事情視而不見,又或是使現實合理化;而是謙遜地再三思考而後行,因為沒有經過思考的反應,很可能有所偏差。「去而學之」(unlearn),才能重新「復而學之」(re-learn)。這樣,才能對每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有更深的認知與應用。

  愛因斯坦究竟還需要甚麼呢?他跟著說:「我還需要一個很大很大的垃圾桶,越大越好,我要把我所有思想的垃圾掉進去。」

  沒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思想垃圾桶,好讓我們在這變化多端、高速發展的世代中多一點過濾和思考空間,也可把不愉快的事情倒進去。想開心就先要學會與「理性」和「感性」做朋友,每當遇到因不同事情而引起情緒到訪時,學習利用反思回想來調整自我身心。希望大家能把這個操練變成一個新的習慣!

  開心與否都是一種選擇,你選擇回應還是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