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款款:回應?反應?

話說當年愛因斯坦第一天在普林斯頓大學上班時,他的敎務長問他需要甚麼?愛因斯坦回答說:「不需要太複雜的儀器,只需要一個大黑板和足夠的粉筆。」敎務長一口答應。愛因斯坦跟著說:「還有一件……我是十分需要的……」那究竟是甚麼呢?

  常言道:開心與否都是一種選擇。你同意嗎?面對不同的事情我們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們會因為某些事情讓我們感到開心,也會因著某些事情讓我們感到心煩。在種類繁多及變化萬千的後現代文化生活中,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三失」現象,也就是失「焦點」,失「中間」和失「控制」,叫我們茫然而不知所措。

  失「焦點」— 反映著我們對事情本質思考的能力。觀察現今社會,理性思考與對話空間不斷萎縮,「求真」被「求其」取而代之。一旦問題來了,我們就急不及待地作出即時反應,根本沒有思考事情的本質與意義,我們活像一個「扯線公仔」般的被操控著。

  失「中間」—意味著我們的思考立場變得兩極化,思考事情非黑即白。這就使中間路線及溫和派的思想「失去」了。正正因為這個世代的變化實在太快太多,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給我們作回應,對事情的反應就只有簡單的兩極化了。

  失了「控制」— 當我們失了「焦點」及「中間」時,我們就變得無力控制生命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最後就是對自己的掌控權(回應外在發生事情的選擇)都失掉了。

  因此,當大家下一次遇到不如意或感到痛苦的事情時,我們不妨嘗試停一停,想一想,讓我們用回應取代反應。

  首先我們可以考慮以下的問題,再作回應:

  1. 究竟是甚麼原因讓這件事情出現?
  2. 除了目前看到的壞處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好處呢?
  3. 如果只有壞處,我可以做些甚麼來避免事件重演?

  回應是經過思考,反應是即時的。當我們對事情的反應是持「開放原碼」(open source)時,我們可以開放地對事情作多種解讀。由於「反應」與「回應」之間有著很大的鴻溝,所以如果我們不知道當中的分野,也不懂控制的話,很自然地就會被他人或社會所操控。當然,我們並非對事情視而不見,又或是使現實合理化;而是謙遜地再三思考而後行,因為沒有經過思考的反應,很可能有所偏差。「去而學之」(unlearn),才能重新「復而學之」(re-learn)。這樣,才能對每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有更深的認知與應用。

  愛因斯坦究竟還需要甚麼呢?他跟著說:「我還需要一個很大很大的垃圾桶,越大越好,我要把我所有思想的垃圾掉進去。」

  沒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思想垃圾桶,好讓我們在這變化多端、高速發展的世代中多一點過濾和思考空間,也可把不愉快的事情倒進去。想開心就先要學會與「理性」和「感性」做朋友,每當遇到因不同事情而引起情緒到訪時,學習利用反思回想來調整自我身心。希望大家能把這個操練變成一個新的習慣!

  開心與否都是一種選擇,你選擇回應還是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