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述:醫愛人生路:周鑑明醫生

昔日被同事背後稱為「黑面神」,今日卻被尊稱「大佬周」 ;而且一直緊守崗位,默默服侍香港低下階層市民。 2003年沙士,周鑑明醫生是第一批醫護團隊為高危沙士病人做手術,從中讓他對生命有更深體會!他自己也曾患過重病,因而學懂了原來醫人重要過醫病!

******************************************************************************************************

  醫生是一個被人尊崇的職業,收入高,有前途,就是這樣吸引了年輕的周醫投身這個行業。由於喜歡小孩子,他後來成為婦產科專科醫生。不過,早年周醫只把醫生當成一份職業,想望一天要從公營醫院跳去私營,成為名醫,賺取更多金錢。正因如此,在公營醫院的繁重工作壓力之下,他的情緒也開始失控,不快時會大力掉下電話洩憤,與同事關係也常有張力,甚至被同事在背後稱為 「黑面周」。周醫坦言當年行醫,病人對他來說,也只是一個CASE (個案)而已!

  因著一個十分愛主的基督徒同事積極向他傳福音,周醫因而認識主耶穌,並且恍然明白原來基督的大愛,有著犧牲和付出,不禁使周醫汗顏;同時神的愛也開始注入他的生命中,使他學習用主耶穌的愛去愛人及醫人。原本硬崩崩的臉孔,漸漸變得寬容起來,信仰使他的生命不斷更新,昔日同事見他避之則吉,今天卻得到不少同事愛戴,以親切的「大佬周」稱呼他。

  一個從醫超過36年的醫生,他最難忘的經歷又是甚麼呢?周醫認為莫過於曾轟動世界的沙士事件。當年周醫任職的瑪嘉烈醫院成為了處理傳染病的醫院,身為婦產科醫生,他就為染上沙士的孕婦剖腹產子,亦是當時為沙士病人做手術的第一批醫護團隊。雖然死亡的威脅如此真實和接近,感恩的是周醫和一班專業醫護團隊只想做好手術和拯救生命,就把自身安危全然放下。無怪乎醫護人員在沙士期間英勇及無私的付出,至今仍贏盡港人的敬佩和掌聲。與此同時,周醫在病房裡看見患上沙士的母親為了所愛的子女,願意付上再多十倍的努力來呼吸一口氣,為的是要活下去;又有一些沙士母親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為要保存腹中骨肉;母愛的偉大實在令人動容,也激勵了周醫要對病人給予多一分愛、多一點堅持。

  經過一塲 「死過翻生」的急性重病,也讓周醫對病患者有更深刻的體會。2013年某天他被送到手術室,手術後更即時轉到深切治療病房(ICU)插喉兩日;當時他的肺功能已不能運作,需要借助儀器恢復功能。雖然在手術室及ICU期間,他內心有說不出來的平安,但是這個重病讓周醫深切體會,當人患病時,那種痛不欲生的感受實在非筆墨可以形容。自身的經歷使他對病人又多了一分同理心,而且和病人有更多的互動。

  雖然周醫年屆退休,他卻願意繼續以合約形式留守公營醫院。信主前他一心要成為名醫,收入豐厚,但信主後有一次參加教會復活節禁食祈禱會,為第三世界被忽視及貧窮者禁食,他內心因而深深被觸動,也立志回應神,願意為弱勢社群獻上微力。堅守公營機構36年,為的是要服侍普羅大眾的市民,幫助經濟能力較弱的病人。同時,周醫希望往後能把自己的醫學經驗傳授下一代,使年輕醫生得到適切的培訓。

訪問隨想:

  醫生得人尊敬,不但因其醫術高明,更是因他對病人有一分醫者的心腸。醫院是一個冰冷還是溫暖的地方,也視乎醫者對病人有多少愛的流露。在行醫路上,醫者若能盡力去醫、用心去愛,必能祝福更多病人和家屬。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