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銀髮族的精彩人生

  誰說銀髮一族不可以有精彩人生?問題在於我們用甚麼眼光去看年老,所謂「歲月催人」,變老是事實,但不等於衰老。當我們用「扣分法」來看老年,彷彿生命被扣到無可再扣時,就步入死亡,變老彷彿好悲涼啊!何解人變老會被視為「衰老」?可能因為年老總讓人想到「失去」,如失去活力、行動力、視力、腦力,以及年輕時維繫自尊的事物,還有身邊的親友等。

  失去是事實,一個疾病可以將人的能力或責任帶走,若我們將能力、責任、成就、或所擁有的賴以為生,則會很沮喪。因為隨著年月過去,人的能力會減弱,責任會改變,成就不再重要,擁有的也會失去。要知人本身就有價值,是上主賦予人有價值,祂將管理大地的權柄給人,將榮耀尊貴作為冠冕賜給我們,我們是上主所記念和眷顧的。

  我們可以用「加分法」來看年老,它是一個人趨向成熟的階段。老年人可以將其人生中所學過的知識,以及體會過的經驗加以整合,是一莫大的喜悅。亦是變老才能擁有的「特權」,是一大「得」。另外,回望走過的日子,學習感恩,少惶恐,亦是美事。

  聖經說:「年老的白髮是上主賜予的尊榮。」(箴言16:31)原來活到老不是人人可以做得到,不是人人有機會變老。有人想提早退休與配偶享受生活,怎知到了五十歲,一場大病襲來就離世。有母親希望親見兒女成長,怎知未到四十歲,一場意外就奪去她的生命。有年青人大學畢業五年,壯志未酬就因病告別人間。有男孩要提早慶祝八歲生日,因為癌細胞來勢洶洶。生命從來不由我們擁有,即使你萬般不甘。

  在德國,長者從來不被視為負資產,而是社會的寶藏。他們仍可以有不同的途徑或方式去貢獻社會,其中一項就是做義工。按2014年的統計,他們60至74歲做義工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四十,65歲有一半人口每月做義工八小時,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每月做義工超過24小時。他們由從事太空科技工程到在學校教小朋友做木飛機,亦有超過萬名退休專業人士,出外傳授知識和經驗。因此,我們要跳脫對年紀大的刻板印象,長者仍可以有夢想,做想做的事,做有意義的事。

兩扇心窗:旅行真義

  今天的旅遊形式相當多元化,但我認為是時候還原基本步。為甚麼你想去旅行?是想休息,暫時放下個人的身分角色,忘憂地玩個痛快,然後更有動力去打拼嗎?生活的快樂是所有人都可享受的特權。

  很多時候,筆者所見,人們來到一個景點,鮮有留心聽導遊講解,反而是忙於拍照留念,證明自己到此一遊。有旅行團還標榜你可以跟野生動物拍照,有否想過為甚麼動物會在景點出現,給你抱著拍照?我們很少去深思考究,原來有人將動物捕捉給你拍照。我們甚至沒意識到我們的歡樂是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上。有人提供,因為有市場,要滿足我們喜歡操控炫耀的內心世界。

  動物寶寶不曉得反抗發聲,不代表牠喜歡你抱著牠拍照。筆者記得小姨甥孫一歲時,有一晚他哭著只可媽媽抱,原來當天教會有大旅行,媽媽無暇抱他,人們爭相抱他,他一直強忍著淚水,大家也不察覺。

  有沒有想過為甚麼有國家要限制某些景點每天的參觀人數?難道他們不知道越多人去參觀,他們的收入越可觀?因為保護文物比賺錢重要。導遊提大家去石灘,不可拿走那裡的石頭、貝殼等,但見人們偷偷拿走。因為沒意識到我們此舉是在破壞生態環境,若人人如是,不出五年,這地方就被淘空,後來的人只可望門興嘆。

  一對情侶喜歡問對方,你眼中除了自己還有沒有我?你試過跟一個目空一切的人相處過嗎?不容易呀!聖經說:「只要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小國王,國王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所以「傲慢得起」,放在旅遊一事上,作為消費者的我,就要獲得無與倫比的尊榮,認為所有人都要聽我。一旦事情不合我意,就發脾氣,或以為我是來「帶旺」別國經濟,予對方好處,一副看不起人家的嘴臉。

  事實上,我無意貶抑這個「自我」,這個「自我」尊貴無比,若運用得好,可叫人擁有無遠弗屆的想像力,亦叫人有去實現夢想的能力。不過,若由得這個「自我」自我膨脹,是相當可怕的。誰能成為誰的國王?人越大,越體會大海、天空、太陽才是國王,明白自己的界線。大自然有自己的意志,雲、星星、天空都不是我們能夠管轄的範圍。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和規則,我們必須尊重。

  面對大海,你要脫下皇冠,大海還是大海,它必須留在哪裡,魚網不會幫我們捕捉大海,試問有誰家裡能容得下大海?我們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上天賦予我們管理大地的權柄。既然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國王,因此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心。

  有誰想到去旅行會破壞環境,會不環保?因此,當我們有機會去旅行,要感恩,記住不是單單索取,想著自己的益處,有機會也可以付出,例如為環保出一分力。我認識一位朋友,暑假不是去遊玩,而是去幫助日本熊本市的居民,清理災後現場。這樣去旅行不是更有意思嗎?

兩扇心窗:意外與意義

意外,意味著失控、日常的生活可被打亂。若說無軌電車是你每天上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今天車子沒有按規定的線路開行,甚至駛離了街道,當下你或會感到驚慌,繼而憤怒斥責司機。司機試圖安撫你的情緒,並且澄清: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是電車自作主張,完全不聽指揮。原來一切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我們可以有許多計劃,但作為受造之物,我們只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中生活。以色列第三位國王所羅門說得好: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書3:1-8)

原來一切都有個時間,究竟是誰去定奪日子時辰?經文有十四對相當兩極的人生圖畫,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志耀願意花三個月心思去建造愛巢,因為那刻看為重要;怎知兩年後,人要搬走,他只得毫無保留地拆掉一切。這豈不是「白做」一場?既知有一天要拆毀,可能先前簡單一點,一張「碌架床」就夠,真是「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我們如此努力,其實是為了甚麼?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包括健康、財產、所愛的人等,有一天會失去。現實是:努力未必有成果,有成果也存留不到,死了也是歸於塵土。那麼人生有何意義?原來神造我們的時候,將祂才有的特性(永恆)放在我們裡面。(傳道書3:11)然而,現實的東西卻不存到永恆,兩者構成一個落差,使我們感覺「白做」。

雖然如此,當甚麼都有時間,甚麼也有可能。24歲的維多利亞.阿倫(Victoria Alan) 是ESPN體育台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持人,2012年她在特奧會女子100米自由泳取得金牌。年紀輕輕的她,原來曾有四年是植物人。2005年,11歲的她罹患了兩種罕見疾病:橫貫性脊髓炎和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突然間她無法走路及說話,即使她意識完全清楚,卻無法與人溝通,醫生說她即使活下來,餘生也是植物人。她選擇不放棄,向上帝許諾:「如果你給我第二次機會,我會發聲去改變世界,我一刻也不會浪費。」2009年,她奇蹟地甦醒,慢慢康復。她說:「現在我要告訴人們:沒有甚麼事是不可能。」

  現實環境縱使會有意外打亂我們的人生,但每當你細味人生,你往往會發現造物主給你的恩典與美好。正如主創造一年裡有四季,冬去春來,春天是萬象更新的日子,予人盼望與可能,我們可以尋找生機、創造機會。生命本是造物主給予人的禮物,縱然勞碌過活,還是值得的,今天就去做神說的事,尋找與體會生命的意義。

兩扇心窗:放下完美,人生更美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有點英雄主義,他們想的是打一場完美漂亮的勝仗。

        聖經人物以利亞,正是這樣一位英雄主義者。他以為只要他一出手,以色列人就回轉,不再敬拜巴力(巴力是當時迦南地掌管風調雨順的神)。以利亞一整天與450個巴力先知對戰,並且勝了他們,他感覺自己好 “man”,好英雄!但以色列人並沒有因此改變,王后耶洗別還說要追殺他,他感覺很孤單,選擇逃走。昔日他瞧不起那匿藏在洞內的一百個先知,他們沒有勇氣站出來,和他一起向巴力開戰。今天他何嘗不是如此「龜縮」,躲在洞裡,倚靠天使供應糧水。可能我們也會覺得他這樣不濟,若他不退縮就完美。

        其實他打贏那些巴力先知,故事可以在此結束。但聖經不避諱說他在樹下求死,當時全國的先知或失蹤或被殺,他感覺孤立無援,很想放棄。最令我感動的是:上主不是責備他為何不撐下去,而是派天使安慰他,供應他餅和水,讓他好好休息。完美主義者往往是工作狂,不可能讓自己有時間休息放鬆。其實他與巴力先知對戰後,徒步走了很多路,先是在基順河誅殺巴力先知,再跑上迦密山頂跪下禱告,最後又跑到耶斯列和別是巴,再在曠野走了一天。上帝知道他疲倦和飢餓,他最需要的是休息、睡眠和進食。

       完美可以是一個束縛。因為對自己要求太高,以利亞覺得自己一定要成功,必須負責完成所有事情,取得所有成果;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期望。反而失敗叫人醒覺:我們可以不完美。因為完美的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間,就算我們不完美,祂仍然愛我們,這才是完美的愛。完美的上帝願意接納人,正正告訴我們:我們不必完美;面對他人犯錯,我們可以原諒他人,正如上主原諒我們一樣,這樣我們每天可以越來越像上主。

        何謂完美?標準不是由人決定,而是由神決定。神看著祂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但是以利亞卻覺得自己的工作徒然努力,達不到完美的標準。他遭受的壓力不少:長期與朝廷作對,深受三年飢荒之苦,經歷被人接濟……這些苦況正是他所預言會發生的。最後仗著上主供給他的飲食,他走了四十晝夜前往最少在320公里外的何烈山。上帝問他「點解搞成咁?」(為何弄成這個樣子?)他向上主抱怨只剩下他一人。然而,事實不是這樣,除了那一百個先知外,還有七千人與他站在同一陣線,只是他不知道。以利亞抱怨上帝不施援手,所以他又失望又氣憤。無怪乎完美主義者比較容易抑鬱焦慮,有社交焦慮、飲食失調、慢性疲勞綜合症、失眠等症狀,因而有英年早逝的風險。

        當時,神吩咐以利亞走出洞穴,站在他面前,祂會從那裏經過,狂風隨即刮起,之後有地震、烈火,但上主不在其中。以利亞以為神的顯現應該是這麼轟動的,但是神卻讓他知道他可以用另一種很不同的方式做事。

        朋友,讓我們嘗試放下完美,好讓人生更美。

兩扇心窗:新常態下的疫境思維

         過去半年我們經歷彷彿完不了的疫情,很多常規的事情都暫停了。誰會想到一個病毒就可以改變世界,以前的不可能全部變為可能,以前的可能全部變為不可能。以往人際關係講求和諧共融,今日頒令要保持社交距離;以往匪徒戴口罩去打劫搶錢,今日我們帶錢去搶購口罩;以往凡事追求做足100分,現在確診個案持續出現,0宗才是最高目標。

        有人說疫魔作祟,我們可倚仗的不是權力、財力,而是免疫力,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方為上策。但事實上人靠自己的話,甚麼都不能把握,疫情叫我們在工作上的計劃要暫停,等候它的過去才能繼續。衝擊過後,我相信生活一旦改換成新,就難回復舊觀。畢竟人總要向前看,調適改變,人若過於偏執,容易患上情緒病,與其埋怨,不如感恩,接受現實。生命無常,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打擊,人如何確信神的掌管、預備和看顧?

        聖經人物約瑟際遇坎坷,年幼時被兄長出賣,離鄉別井,做人奴隸,辛辛苦苦做到管家高位,又被女主人陷害無辜入獄。許多人遇到同樣的事會心生不忿,埋怨神為何容許這事發生,繼而自暴自棄。但約瑟由始至終堅守本分,做他應做的事,所以聖經說:他無論做甚麼,神都幫助他。(創世記39:2-5, 21-23)他在牢獄中表現出色,替酒政解夢,怎知對方出獄後卻把他忘記得一乾二淨。

        對約瑟來說,他無端被賣,無辜入獄,又無情地被人過橋抽板,如此坎坷的經歷是他無法理解的。身處逆境,人往往看不見整幅圖畫,或圖畫背後的真相。原來這些經歷對約瑟是有幫助的,若非如此,他後來也當不成異地的宰相,不單拯救國家,甚至救活了整個以色列民族。

        兩年後,約瑟為法老王解夢,王喜悅約瑟和他充滿智慧的建議,派他負責埃及全地的事。約瑟作奴隸的時候或在監牢裡,已曉得倚靠神作工,這次他也倚靠神開始他重要的任務。他巡視埃及全國,在各個城市中下令興建大型倉庫以儲存穀物。不久,同樣受到荒旱影響的鄰國人民聽聞埃及有穀物出售,紛紛來到埃及,請求約瑟把穀物賣給他們,約瑟的哥哥也在其中。

        且看約瑟與兄弟相認的一番說話: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而憂傷,對自己生氣,因為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性命。(創世記45:5,和修版)約瑟重新詮釋自己的生命,過去由於人為錯失而加在他身上的種種痛苦,如今都變成從神而來的祝福。他清楚知道不是自己的兄弟把他弄成這樣,而是神一路帶領,一直預備、保守及賜福。約瑟沒有把負面經歷看為壞事,或莫大的遺憾,反而慢慢轉化,領悟到它們原來都是恩典。

        一個人的人生縱然坎坷,但只要他站立得穩,仍可以一無所懼。怎樣的人生路,不由人選擇,我們可以怨天尤人,消極放棄;亦可以緊緊抓著神,安然度過一切危難。逆境中,學習靠神作出合適的改變,努力活出美好的見證,要知道神對人的生命自有安排,困難中仍有神的眷顧。

兩扇心窗:走進生命花園

  花園,給人美麗、休閒舒適的印象。如果人生是一個小花園,內中植物一旦遇上狂風暴雨,黑暗無光的日子,是否就不能生長?可能我們會說:要看它是甚麼植物或是由誰栽種。聖經哥林多前書三章6至7節指出:生命成長的原理是出於神的設計,惟有神叫他生長。栽種的人本身不能將生命賦予種子,他只能將種子置於土裡,種子需要被灌溉,但成長的奧秘是存在於種子本身。

  有小孩記得出生前的事,即所謂「胎內記憶」。原來胎兒在母腹中已有學習和記憶能力。曾聽過一個傳說:寶寶出生前,住在粉紅色、軟綿綿的雲上,和親切的天神及其他寶寶一起生活。有一天,天神叫寶寶來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媽媽,以及選一份禮物,帶到媽媽身邊。寶寶選了會讓自己生病的禮物,因此出生時可能會有先天性疾病,這個決定看似為父母帶來負面影響,但當一個家庭迎來一個有先天疾病的寶寶,也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團結,也更懂得關心彼此。曾認識一個患上先天性成骨不全的寶寶,父母依然看這個寶寶是珍貴的禮物,大家沒有看為不幸,還慶幸寶寶生在他們家中。他們視孩子到來,會為大家帶來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

  有人說:生病本身是痛苦的事,為甚麼要美化它?且聽玲玲如何解讀生病對她的影響。「首先,生病是我人生的加速器,我再沒有時間去考慮其他出路。剛生病的幾個午夜夢回,我常想到很多夢想還沒有實現。生病讓我懂得專注在自己想要,而非別人想要的事情上。化療那年,我做了很多獨自體驗人生的事情:學油畫、寫作出書都是我人生清單中一直想做但沒有做的。之後,我去過土耳其坐熱氣球,在印度學瑜珈呼吸法,又學潛水。我學會找到可以一個人做的事。獨處是人人必學的重要功課,最終人們要素面以對的,只有那個心底的自己。我因病而經營的網站創立至今兩年,發表的無數文章也累積了七萬粉絲。生病更是修復關係的好時機,是重新替關係『斷捨離』的時候;和家人的關係要怎樣修復,都是考驗。因此,生病是上天給我的禮物。」

  人人有一個內在的生命花園,它是隱藏在人心裡的密室。在那裡我們可以和內在的自己相遇,認識自己更多,甚至是尋索自我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重要地方;那裡更是我們與上主相遇之所,叫我們覓得人生召命的地方。

  話說孩子在母腹中看見這個世界,感受現實的殘酷凶險:戰爭、飢荒、憂傷、權貴欺人、海洋垃圾、人的功利短視,甚至人生種種困境和眼淚,但是他仍決定出生。他認定縱使世界不是全然美好,生命依然有它生存的方式和能力,並且他已經準備好面對生命和社會議題,就是用一種關懷的心情去對待。

  你的人生有過不去的時候嗎?倘若讓你重回母腹,你會決定出生嗎?你會猶豫嗎?畢竟人面對世界不幸的事情太多,慢慢就會變得麻木。當我們曉得與人分享,就知道自己是豐足的。學習每天轉化心情。不要怕接觸到人生的陰暗面,只有了解生命的不美好,才會珍惜所擁有,並且對世界持有寬容的心。

兩扇心窗:人生地圖

  講到地圖,有人喜歡看,用它來搜索他要去的目的地,但亦有人選擇「盲中中」,隨心隨意,去到那裡就住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