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大健:   聽到你明天要出院的消息,我實在為你感到萬分雀躍和感恩!在你住院這42天的難忘歷程,既是危…

繼續閱讀

關心健康:高血壓病

  高血壓早期會有精神緊張,每當勞累後出現輕度而暫時性血壓升高,去除原因或休息後便可恢復。有的患者可…

繼續閱讀

真心分享:陳家儀

我內向、害羞、怕事、缺乏自信,害怕成為焦點,也因要站在人前而恐懼、不安,總想瑟縮在一角,不被人看見,那麼,我就感到最自在了。但心底裏,我卻羨慕那些外向、活潑、主動、果敢的人。我畫了小半,活出我心底裏所羨慕的性格,而這角色成了我的祝福,相信也成了別人的祝福。

沒人看見我,我就感到最自在

  出生後,我是被帶回鄉間由外婆照顧的,很多事的印象都很模糊。較清晰的印象是發生在我回港後到幼稚園上學的第一天,那恐懼、不安的情境歷歷在目,不是因為別人,只是因為我的性格。成長的日子,都是一樣,每當面對人群、面對要回答老師的提問,甚至是展開社交的圈子,心中不時出現惶恐不安的感覺,不知如何自處。所以,我盡量採取不作聲、不主動的應對方法,瑟縮於自己的安全圈中,沒有一絲表現自己的想法,也沒求學要問的學習態度,只想不要被看見,我就感到最自在了。

  課堂裡,我不敢分神,努力做個乖學生,好讓老師不留意我、不叫我答問題,而這往往都十分湊效,因為在急速的課堂時間、在數十名學生的課室裏,只有特別出眾的學生才被老師留意到。所以,我絕少被老師發現、叫我名字,要我在眾目睽睽下成為焦點;不但如此,我也不會主動向老師發問,甚或有任何的要求。不過,這可換來一個難忘的經歷,那就是我曾因不敢在上課時間要求上廁所而尿褲子。縱是如此,我仍選擇不作聲、不主動,靜靜的存在,難怪曾有同學誤以為我是啞巴呢。課堂的時間,我可不作聲、不主動、不要求,那麼,老師們就看不見我,同學們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自己的不自在。可是小息的時候,縱然沒有人看見我、留意我,我還是看到自己的不自在,十分不安,相信因為不主動、不埋堆,就會變成異類,就會變得突出而被人注意到。

  小學的日子,我就是這樣「靜靜」地度過了。直到中學,學習要求多了,不可能只聽而不說話,甚麼學習匯報、兩分鐘短講、小組討論,都是鼓勵要主動、要有意見的學習模式,卻是令我透不過氣的學習要求。結果,就算我準備得多好,也逃不過成為焦點,數十對眼睛望著我而產生的恐懼、不安,無法把預備好的話表達出來之餘,更是瞠目結舌,手揗腳震,腦子一片空白;就算評分準則是看個人表達的表現,也不能鞭策我主動出擊,發表意見,以致凡與意見表達有關的學科,評分都是甚低的。大學選科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興趣,我毫無頭緒,於是用上了剔除法,避過了所有要分組做專題、匯報分享,需要能言善辯的科目,最後選了對錯分明,講求邏輯理性的數學科。

  成長的歲月裏,我都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平凡乖學生,一個似有還無的存在,老師不會覺得我有成長的問題,不視我為問題學生,每次操行都是中上分數,每次的品德評語都是文靜、勤奮好學。在這樣成長的氛圍下,因內向、害羞、沒自信的性格建立了不作聲、不主動的對應方法,成了我人生的盲公竹,帶著我走前路,若有差池,就提醒我轉向,不要再向前。人生就是逃避,不要被人看見,也不要面對挑戰,要做簡單、不出錯的事,要避免接觸人的目光,那我就不用看見自己的恐懼、不安。

活在性格的限制中,期望轉變

  雖然我選擇了不作聲、不主動來面對外面的世界,但我在家中卻不是如此。較之在外,處身家中,我可以用「嘈吵」來描述自己,我有很多要說的事,我也會不停的去說要說的事,其實,那感覺是很好的。所以,我內心很羨慕那些活潑、自信、說話因很有信心而大聲,願意以說話來表達自己的人,我羨慕他們能在群眾中口若懸河、怡然自得,不會像我那麼恐懼、那麼不安。雖然我是平平穩穩的成長,讀完書,進入社會工作,繼續持著那盲公竹走路,但我一直都很奇怪:為何自己那麼內向、害羞、怕事、沒自信?我更看到我的性格如何影響我做的決定,如何令我損失了很多的機會,如何令我時刻遭遇失敗……我不時都有一個想法,我可以轉身嗎?我可以不用這盲公竹、滿有自信的走人生路嗎?我可不是一個甘於平凡的人,我也想有好表現、也想出人頭地啊!

  完成學業,踏足社會,以我的性格來看,當然多次觸礁,不要說有否機會見工,就算見工了,也多被拒,不予錄用。終於得到錄用,是一份顧客服務的工作,要接聽電話,解答客人的疑問,出外見客戶,為客戶做簡介會;可是,我工作了兩年,自覺仍未能達到工作要求,眼看只做了兩個月的新人卻充滿自信及有表現,我問自己:我是否仍要被自己的性格框著,是否就是這樣生活下去,人生就是逃避、再逃避嗎?

  迷惘的日子,我轉換了工作,工作性質從比較對外轉換成比較向內,與此同時,我重拾兒時繪畫的興趣,公餘時報讀一些短期繪畫課程,並在從中找到了自己;在新的工作中,上司建議我以繪圖為公司做一些電子卡、單張、小冊子的設計,甚至給我資源,資助我進修,鼓勵我做好這工作。進修加上上司給予的機會,製成品一一出爐,看著自己的製作,我很興奮。而這經歷也讓我發現自己是多麼喜歡做一些較有創意的工作,我可以做設計工作、成為設計師嗎?

我期望不讓性格成為我的框子,我想轉變,我也開始在轉變。

我看見了自己,我也被看見

  回想求學階段,較令我感到被鼓勵,又很有成功感的,就是美術科的作品被貼堂,這也是唯一可以展示於人前而不會令我不安的事。雖然如此,我並沒因此朝向藝術學習之路,還是追隨潮流,選擇那些可以令自己不用站在人前的學科,好像是損失了一個可以「翻身」和發展自己所長的機會。不過,有誰知這真是損失?還是一個過度?

  從工作中得了鼓勵、支持,在眾多的繪畫門路中,我選擇了專心學習插畫。學習插畫的課程到了一個段落,是時候安排畢業畫展,老師鼓勵我們創作一個插畫角色作為畫展的作品。我人生閱歷有限,見識又少,若從市場需求看,我更完全不了解市場的需要,又沒獨特的見解,如何塑造這插畫角色呢?那是甚麼人物?有成就的,或是有突出表現的?是甚麼主題?旅遊、飲食、時下流行文化……腦海一片空白。得到老師提醒,原來不甚成功、不可愛、有缺陷、不完美的人物都可以成為插畫角色。而我最熟識的人物就是自己,最熟識的主題就是害羞、沒自信。作品要公之於世,必須要有正面的信息;綜合這些,我創作的插畫角色小半就誕生了,她不但是我的創作初生兒,更是我自己。

  在畢業展中,插畫角色公之於世了,很多人對我的創作表示欣賞,令我感到十分鼓舞。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參加者的意見,她說我這害羞的主題很有意思,叮囑我要繼續畫下去,那會成為很多人的祝福;又有一位7歲的小女孩,隨父母來看畫展,被媽媽描述為也是很害羞時,小女孩淚如泉湧,那個情境觸動了我,看見小女孩就像看見自己一樣。我連忙送上插畫角色的項鍊給她,鼓勵她要勇敢一點,不要錯失成長中的快樂事和可以發揮自己的機會。就是因為那種身同感受,我說出了一番可能我心底極需要的鼓勵語。還有一位基督徒,在畫展的尾聲出現,她看著我的畫作,很是興奮,十分雀躍,並表示欣賞,還說要為我祈禱,求上帝賜我力量,讓我有自己的繪本和產品,可以祝福更多人。我當刻很是感動,這位我不認識的基督徒為何會知道我心底所想的呢?

  畫展所發生的人與事,令我很被鼓舞,但回到平日的生活,內心卻很失落,掙扎於理想與現實的拉扯中,到底我應否放棄工作,專心發展我的插畫角色?我選擇了兩者兼得,繼續工作,工餘繼續繪畫,並於有關的平台作交流,避免作出太大的轉變。畫展之後過了半年,我進入人生的轉捩點,得老師的安排,認識了一位基督徒禮品商。雖然當時我不是基督徒,但他們願意探討是否可以以我的插畫角色設計產品。那時,我開始認識基督教,體會到我的性格是獨特的,我就是我。原來,在過去的人生路,上帝看見我、尋找我,是祂引領我用不完美的插畫角色去鼓勵別人。我的性格沒變,仍是那麼害羞、怕事,沒自信,但我不再因站在人前或人群中目瞪口呆,因為用插畫角色來鼓勵別人的熱誠及想望在我內心是十分肯定的。人生的確有限,能為理想努力的時間也不多,不能既工作又兼顧插畫的理想;既然我願意相信上帝,並相信祂是我的供應者,我選擇放棄高收入、穩定、有前途的工作,勇敢地從抉擇的掙扎中走出來,成為全職的插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