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親愛的秦先生:

  你好!轉眼間,你出院已經三個多月了,半年不在家,能重新回家的感覺如何?適應得好嗎?近日早晚天氣開始轉涼,你與太太多加保重啊!

  還記得起初在病房看見你,總是昏昏欲睡的,好不精神的樣子!每次經過只能與你點點頭、打個招呼而已。後來知道你是因為腎病入院,發現你需要定時「洗肚」,心裡才恍然大悟:「難怪你這麼的累!」難得一次看見你做復康運動回來,仍有些精神,就引起我的好奇心,前來向你問安。那次的傾談,你開了我的眼界,認識了你滿有活力的一面,原來年青的你是社交能手,除了活躍於當年的舞場、歌場之外,你還醉心於騎馬!你知道嗎?當你憶述昔日騎馬的情境時,你的眼神是那麼神采飛揚,充滿自信!你太太前來的時候也驚訝地說:「很久沒有看見你跟人聊得這麼興奮了!」能夠喚起你這些動感的回憶,使你重拾活力,給加了油的不只是你,看見你的歡顏,我與你太太也同樣得到鼓舞!

  那次對談,拉近了我們的距離,謝謝你對我的信任,與我分享你面對長期病患的心路歷程。雖然此病是遺傳而來,你感到無奈,但也沒有難阻你對父親的敬重,你欣賞他顧家,給你很大的安全感!令尊風趣、幽默,你把他視為你的偶像崇拜他!並且你也繼承了他這些美德,你的兒女同樣地敬重你,封你為偶像。可恨的是你知道兒子也得了這個遺傳病的消息……通紅了的雙眼難以掩飾你內心的痛苦與自責!對於遺傳病這回事,解釋也不能消除你心中的忿怒,我可以做的,是聆聽你宣洩抑壓內心已久那些複雜的心情,還有肯定你很愛你的兒子,冀盼他健康、快樂!所以你也願意我為你們祝福祈禱,求神的愛擁抱你們,給你們力量!謝謝你給我機會,分擔你內心的痛楚!

  你還記得你遇見神的經歷嗎?這個經歷也給我對「神蹟」有很大的反思!之前你還因為得了此病,懷疑神的愛,非得醫治便不信神!那天晚上你很辛苦,你竟然向你不相信的神質問!我細聽你跟神相遇的過程,雖然神沒有用說話回答你,但你說祂用力把你抱緊,你深深經歷了愛的洗禮,心中的恐懼也被消除!原來生命的更新、改變就是神蹟,當你願意尋求神的那一刻,神蹟就開始了。

  我深信你當日經歷神的愛是真的!謝謝你每一次的分享,每每都在豐富大家的生命,願你與你所愛的家人,繼續常歷主愛!

王院牧

從心出發:一路走來:回顧多年職場與信仰的路

  回想當年,我就讀的中學有不少朋輩都立志讀醫,而且我受到一位很有愛心的老師影響,他希望我們能有一份為別人奉獻自己的心志。他當年所言至今仍在我的腦海中:「你們為他人流的一滴眼淚,會成為多人的祝福和希望。」那時我對世界的未來頗為悲觀,認定世界愈亂愈需要醫生,於是選擇了行醫濟世為個人職志。那年代本港只有一間醫學院,每年只收生一百五十人,那一屆竟然有三十人來自我的母校;回想起來,這母校誠然成了我們獻身行醫的搖籃。

  進醫學院時我仍然沒有宗教信仰,但骨子裡相信,人存在的意義在於服務他人。當時身邊雖然有不少基督徒同學,但不認為基督教是我「那杯茶」。我甚至有一份心靈的驕傲,認為自己比基督徒更「基督徒」呢!但神透過我早年在醫院內科當值時照顧一個病危個案的經歷,使我看清自己表面謙虛,但骨子裏驕傲的本相,因而明白我是個罪人,更需要主耶穌的救贖。猶記得1989年6月中旬一個晚上,透過那個心跳異常的少女由瀕死到穏定下來的臨床經歷,神恍如解開了我對當時國情的心結。最終,我一個人在半夜跪在宿舍的床上決志信主。

  神很快讓我的事業植根在新界西的一間醫院。這兒的病人大多屬於草根階層,普遍比較貧困,不論在心理和社交方面都充滿挑戰。我選擇了投身內科中的腎科,大部分病者同時存在多項醫療、身、心及社交方面的需要,論照顧的難度,可算是特別富挑戰性的。神又透過沙士一役令我看見醫學的極限、人的渺小以及在危難時信靠神的寶貴。當年的同事謝婉雯醫生那份理所當然、擺上自己而最終作出犧牲的情懷,都深深的感動著我。

  近十多年,見證了醫療服務急劇的發展。不論是病人的數目,或是公眾和管理層對服務的需求都日益增加。前線員工所經歷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醫療職場彷彿成為了一個壓力鍋,令在當中工作的同事苦不堪言。後來我終於醒覺,在這麼富挑戰性的工作環境中,單靠個人的能力,絕難克勝!唯有扎根於神的話語中,吸取其中的養分,才能在洪流中站穩腳步,靠主得力,活出見證。很感恩我可以有機會以「細水長流」的方式修畢職場神學課程,明白到自己所知的原來是這麼少,要學習、思考和實踐的原來還有更多!更感恩可以在醫院裡認識了不少同行者,透過定期的團契聚會、網上群組與每周恆常的禱告聚會,一起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醫療職場彼此守望。這些年,我也曾經歷職場上的驚濤駭浪,但神的恩典、院內肢體與院牧的支持實在是我今天仍能走下去的原動力。有人說,召命其實就是個人的熱情與世界的需要所交匯之處,感謝主把我放在今天這個崗位上。祝願各位醫護同道努力向下扎根,往上結果,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混亂的世代,一起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關心健康:小兒遺尿

  有些小孩子經常有夜間尿床,令家長非常煩惱,孩子們也很痛苦,他們何嘗不希望自己的遺尿症早日痊癒呢!

  切勿疏忽小童撒夜尿,這種稱為「原發性夜間遺尿」,其中一個原因與環境轉變和精神心理因素有關。研究發現,三歲以內的小兒,因為中樞神經系统發育不成熟,不能控制排尿的動作,這種遺尿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一般來說,三歲以上的小兒,當膀胱內有一定小便量時,其大腦排尿中樞能控制「尿意」,抑制反射性排尿,同時又能在希望小便時就排尿。所以,絕大多數的小孩在三歲以上便有控制排尿的能力。如果三歲以上的小童經常不能在夜間控制自己的小便,這就是遺尿症,俗稱尿床。

  導致遺尿的原因有多種,一部份是由泌尿系統疾病引起,如膀胱炎、龜頭炎等。蟯蟲晚間爬到肛門產卵,引起局部發癢刺激,也可引起遺尿。治好這些疾病,遺尿就會痊癒。又如控制小便系統成熟較慢,膀胱容量較少,控制尿激素分泌節奏紊亂導致夜間排出大量尿液,以及遺傳因素等,均可引起遺尿現象。

  但有許多小兒遺尿,常常找不到明確的原因,有時可能由於父母不注意訓練幼兒小便的習慣,任其自然發展;又或是小兒情緒不穩定,尤以失去父母的關顧,或調換新環境、生活起居失常、過分熟睡、長期疲勞、精神創傷、缺乏教養,又或晚飯後臨睡前飲用大量液體等,亦容易產生遺尿。

  這些遺尿的小孩也容易產生自卑感,注意力分散,心理壓力大。儘管在多數情況下,遺尿可在數年內自行好轉直至痊癒,但及時治療仍有必要。其實,治療遺尿症,父母或家長的參與最為重要。當孩子尿牀時,切忌打罵責備及到處宣揚,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不尿牀時,應予以讚揚。家長宜掌握遺尿時間,在尿床前半小時叫醒小兒,讓其充分清醒去洗手間小便,久而久之可養成每晚自行到洗手間排尿的習慣。此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晚間控制飲水量;最好堅持每天午睡,使其夜間易叫醒;白天不宜太興奮或太疲勞,同時亦要養成睡前小便的習慣。有些小孩由於控制膀胱的神經發育遲緩,短期內難於糾正遺尿,這些孩子如果受到適當的膀胱功能訓練,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醫治療小兒遺尿仍須辨證,嚴重者可請教醫師治理。臨床常見原因多為腎氣不固,不能固攝尿液所致。如症見睡中遺尿,面白神疲,食欲不振,大便泄瀉等。可試用淮山三錢、芡實三錢、白米適量煲粥服,有健脾補腎、縮尿止遺作用。但大便秘結不宜。

關心健康: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ADHD 與 執行功能

  希希是一個高小學生,每天完成功課已是深夜,幾乎沒有玩樂時間。每月首個周日是希希最期待的日子,因為媽媽會帶他去探望外公外婆,他們都很疼愛希希,每次準備很多他喜歡的食物給他吃,而且還有表兄弟姊妹一起玩耍,這都是希希最喜歡的。

  然而,希希每次出門時的表現卻激得媽媽七孔生煙。有一次吃過早餐後,媽媽吩咐希希立刻做三件事:換好外出的衣服、挑選一份玩具去與表兄弟姊妹一起玩、把玩具放進背囊並且背上準備出發。希希一如以往,很真誠且決心的答應媽媽會立刻去完成,便隨即回房準備。

  媽媽洗好碗碟後,走過希希的房間,發現他仍穿著睡衣坐在地上玩玩具,完全不像在準備外出。雖然知道希希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但媽媽仍然按捺不住:「到底是怎樣一回事!難道完成三件事是這樣困難嗎?」媽媽亦不明白,既然希希很渴望到外婆家,為何他在出門前的一刻總是這樣?

延遲享樂與自我調節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學者曾進行實驗,研究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意慾一致的能力。研究人員安排孩子獨自在一個小房間等待,同時給他們每人選擇一客零食,又告訴他們如果能待一會吃,將得到多一客零食。結果有些孩子忍不住立刻吃掉零食,有孩子能忍耐到底,結果得到雙倍獎賞!自我調節能力低的孩子會常注視那零食,結果很快按捺不住。反之,自我調節能力高的孩子,能夠想辦法幫助自己等待,例如閉目不看那些零食,或以唱歌、玩手玩腳來分散注意。成功的孩子往往有較成熟的執行功能,能運用適當策略去抑制衝動,調節自己的情緒、思想及行為。

執行功能

  近年不同研究指出ADHD孩子的執行功能比一般孩子弱。執行功能是由腦的前額葉皮層負責,透過控制思想及行為,策劃並執行一系列的活動,使我們能依計劃達成目標。一些執行功能包括:

  1. 反應抑制 — 在回應事情上首先啟動的機制,抑制我們未考慮清楚的即時反
    應。例如希希很想到外婆家玩,但他的「反應抑制」沒有好好發揮,忍不住
    先把玩具攤出來玩。
  2. 工作記憶 — 在執行任務時,能夠提取及處理記憶內的相關資料去完成任
    務。希希記住要到外婆家,必須完成媽媽吩咐的三件事。
  3. 展開工作 — 能夠適時、不拖延、有效率地開始新工作。希希外出前要換衣服,但他遲遲未能開始,選玩具亦變成玩玩具。

  給予合適的訓練及教授不同的策略運用,包括調節專注力、情緒及延緩衝動反應,均有助提升孩子的執行功能。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學習樂器或參與音樂、節奏有關的活動(跳舞、打鼓等),從中學習自我監
    察、選擇性專注,運用工作記憶去記著旋律,多練習雙手協調更有助發展執
    行功能。
  2. 玩益智砌圖、填字遊戲及數字遊戲(如數獨),學習把資料先記在腦中再整
    理,有助提升孩子的工作記憶。
  3. 多玩策略性的遊戲,如大富翁、象棋,或團體球類運動,如足球、籃球,學
    習計劃、調整及估計情況等,有助發展執行功能。

  如有疑問,可向職業治療師查詢。

解開心結:長期痛症的療痛步伐

曾聽過「調適步伐」這名詞嗎?

  十八年前,我嘗試將英文名詞Pacing翻譯作「調適步伐」,即是「調節」生活至適合自己的步伐。

  香港人生活節奏又快又急,步伐既要比自己快,又要自己做得比旁人快,生活逼人就變得習以為常。對受長期痛症困擾的人來說,當失去這步伐和節奏時,例如:腰腿乏力、坐立不安、失去工作和收入、需要家人諒解、關係要重建、情緒低落,沒法進行以前喜愛的活動等,便以為自己無能及很頹廢。外國人傾向表達痛症,中國人則會傾向忍受,忍不住才尋找名醫,耗盡積蓄只為重獲失去的原先步伐。有調查發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受長期痛症困擾的受訪者患上情緒抑鬱;百分之七十認為痛症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及工作能力。通常患者的心願是「不再痛」,以為「不再痛」就可尋回那失去的步伐!

長期痛症的神態與真相

  在過去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痛症診所工作這十八年裡。患者被轉介過來的原因甚多,有些是遇上意外、工傷、身體關節退化或長期的炎症;亦可以是找不到任何誘因。若痛楚持續三至六個月以上,都可被界定為患上長期痛症。沒有患過長期痛症的人,很難明白患者的感受—痛楚會持續難耐,時多時少,甚至痛楚位置變移,被折磨得痛不欲生。無論患者如何形容:「冤」、扯、揼、扭、針拮、痺、燒、無力、斷裂……等等,這些無助的感受叫聽到的人也無不心酸。

  傳統醫學雖然某程度可解釋疼痛的由來,亦有止痛藥可助紓緩,但痛楚並非單靠生理機制可解釋,因此不能純粹以藥物治療。很多時候已做了身體檢查、吃過止痛藥卻未見效,關鍵在於痛楚背後的心理與社會因素。有時痛楚不能透過檢查顯示,在外看不到;也不是心理想像出來的病,卻是一個真確、主觀、內在的感覺。痛楚只是一個訊號傳遞的結果,不是需要作出任何回應的警號。它只是一些由腦部隨意發放出來的訊息傳遞,分別送到身體任何的部份。

  讓我再作說明:因為痛,患者怕再受傷而減少了活動。例如休息或卧床超過一、兩天,骨骼及肌肉開始發軟及漸漸僵硬,若再郁動,痛楚就更明顯。當有人告訴他,如果痛就應停止活動。一個惡性循環進程就會這樣產生出來。當體質漸漸走下坡,一不留神失去平衡,常會誤以為是痛楚令他摔倒,但事實上摔倒是與日漸軟弱的肌肉有關。相反地,曾經有位患者行動自如,生活應付得還可以;農曆年前辦年貨時,因提貨太重,痛得要臥床休息兩天。他並非不能勝任,而是超過自己的負荷,屬於過勞。

「調適步伐」的原委和技巧

  痛症治療的目標不一定是務求把痛楚完全消除。很多研究指出,痛症患者常是時好時壞。以背痛為例,九成的患者沒有完全康復,七成以上則在康復一段短時間後便復發,但治療可減輕大部分痛楚,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

  在此提倡「調適步伐」這個重要技巧,讓大家學習把它慢慢滲入日常生活中。這有三個好處:防止過勞、防止過懶、漸進地提升每天活動量而又不損害身體。換句話說,「調適步伐」是為患有痛症人士而設計的一種學習工具,讓他們嘗試找到一個平衡點,使他們的肌肉活動量維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因為太多或太少的活動量,都可能產生不良的後果,「調適步伐」能讓肌肉增加耐力,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痛楚是一種在混亂狀態下發放出來的訊號或感覺,並不應只視作休息的訊號,過分休息只會帶來更多問題。

「調適步伐」應如何開始?

  第一招:坐下、站立或行走是三種基本活動單元,可先量度你可以「站立」的最長時間(以分鐘計算),也記錄你「行」及「坐」所能夠應付的活動量。隨後的數星期,跟著設立了的分鐘交替去轉姿勢(例如由坐轉站立),以免過勞或過休。

  第二招:將一項工作分拆,再加入「行、坐、站立」。做完一部分歇息一下,再繼續做另一部分,如此類推。

  總括來說,「調適步伐」並不在於完全減去痛楚,而是幫助患者在劇痛或小痛的日子裡,能夠繼續正常生活,不被痛楚折騰。若在進行調適步伐的日子,遇到突發的劇痛或起伏不定的痛楚是難避免的。我們首先接受這些反覆的現象,然後設法應對,不要因痛楚而停止這計劃。 很多患者曾使用這技巧都覺得終身受用,劇痛的次數也減少。如欲提升應付長期痛症的能力,鼓勵患者多試多學,慢慢學會不再浪費時間去征服痛楚,而是承認、接受和適應它,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些。過程中遇到困難的話,謹記要尋求痛症科的專業人士幫助。

醫病同心:因信得生

「信心是甚麼?信心不是在你富足時,說你多有信心,能做甚麼。信心就像一個行在鋼索上的人,站在高空上,一不小心就會跌落深淵……當面對前面的黑暗,信心是何其的挑戰。」(Mandy札記)

  Mandy是一位熱愛生命的女兒,她一直專注藝術創作和教育,擅長中西的繪畫。可是在2017年7月,她證實患上了第二期末胃癌。在她對抗病患的半年間,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手術,令她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然而,她找到面對痛苦的方法。除了繪畫能讓她感到平靜及愉悅,她更透過信仰得到安慰和盼望。「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以賽亞書48:10下)縱然Mandy心裡很害怕,甚至不時有很多負面思想浮現,但仍然堅信神與她同在,因為主總會親自安慰她,讓她感到不懼怕,親身經歷神的真實。

「究竟神想我學習甚麼功課?是盼望?是信心?」(Mandy札記)

  Mandy屢次進出醫院,看著自己身體的變化,逐漸明白她要學習面對死亡、珍惜生命。她曾這樣寫著:「我感恩活著的每一天,今天張開眼睛,實在感恩!也許明天要去打針、禁食、抽腹水……一個傷口未復原,又出現另一個……」她深知道生命的長短都不是自己能夠掌握,而是掌握在神的手中。她反問自己:「我真的信任神嗎?還是我介意這樣年輕就要死?」面對病患和痛苦,她沒有埋怨天父,反而學習向祂禱告,讓人看見她身上的美事。多次的手術,就像在生命的海洋中遇上許多風波;然而當安靜下來時,她看清楚海上的燈塔一直在指引方向,那就是她所依靠的神。

活著是靠神的話

  及至患病的後期,Mandy的身體變得愈來愈虛弱。她積極地背誦聖經經文,繼續讓神的話成為自己的幫助。最後半年,她深切體會到聖經不是堆砌道理的文字,而是生命之道,不但給她力量,亦是天父與她同行的確據。

親眼看見祢

  常言道︰「生命不在乎長短!」那麼,生命在乎甚麼呢?相信大家也許知道,生命只在乎活著的意義與價值!感謝神讓Mandy擁有寶貴的三十年,雖看似短暫,但這三十年別具意義。她對藝術創作的堅持,直到生命將盡之時,藉此影響他人;因著在病患中對天父的信靠,使她的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現在,Mandy已經得著安息了。願此分享讓大家看見信仰對生命的影響,鼓勵大家珍惜眼前人,並有力量和勇氣去活出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女兒,願我們在天家重聚。

註:本頁插畫及本期中間頁面畫作乃Mandy生前的作品

醫病同心:談神說愛不如實踐愛

  轉眼之間,我已從事護理的工作二十年了,也曾在不同的醫院工作過。護理工作的道路縱然不平坦,但深深感受到神在當中的帶領及幫助。作為醫護人員,在工作上必然承受一定的壓力,因工作量繁重,而且不容許有些微的出錯。如果有人問我,甚麼力量驅使我繼續護理的使命?相信是因為我年少時有許多病痛,時常進出醫院,期間我親身遇見有很多用心服侍的醫護員工,給我無比的愛護及關心。為了要延續這份愛與關懷,我決意投身護士這個行業。

  耶穌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能夠照顧病人是神給我的福氣,神的愛感動我在病房裡為病人多走一步。在醫院裡,與家人溝通院友的病情通常是被動的,即是院友的親屬問及,護士就會解答;而我則會主動地向院友的家人細說病情,也會特別關心照顧者的壓力。若時間許可,我在下班後更會逗留多一會兒,關心及問候一些沒有親人探訪的院友,也會轉介給院牧去關心他們。去年聖誕節,我特意帶同家人,參加醫院報佳音唱詩,在自己工作的病房關心院友及同事,從他們的面容告訴我,他們的內心有種特別的喜悅,特別是我照顧過的院友。

  記得我曾遇見一位患上晚期癌病的老伯伯,他雖然信主已有二十至三十年,但在人生路上營營役役,沒有正式參加教會。每當有機會,我就與他一同祈禱,也與他一起閱讀聖經,使他對主耶穌有更深入的認識,讓他可以帶著平安和永生的盼望離開這個世界,他信主的女兒也深感安慰。另一位沒有信仰的伯伯,因為嚴重中風,在醫院中休養復康而住了很久;他知道自己從死亡的邊緣逃脫出來,生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把握機會與他分享耶穌的愛,他也欣然相信耶穌,接受救恩。

  馬太福音十三章記載耶穌提到撒種的比喻,種子落在好土裡的,就能結出百倍的果子。對我來說,我只是其中一位有份參與撒種的人,人願意聽道而又明白,全是神的工作,藉著主的愛才叫生命發芽成長。我的經驗也告訴我,有效的治療不只是藥物和照顧,更要多加點愛心和關懷。在工作中,雖然不是常常有機會經歷感動人心的故事,但是我很清楚天父給我的使命就是在日常工作環境中,簡單而默默地服侍和付出愛,透過實際的行動,將神的愛帶給所接觸的院友和同事。

兩扇心窗:「添水人」與「耗水人」

  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經濟利益掛帥,有老闆視一位病後復職的員工為「公司的負資產」,要想方設法除之而後快;但有人看一位員工為「公司的福利」,即使她請假不在公司的這段日子,老闆依然會支薪給她。可能你會以為她是老闆的親戚,非也!

  其實,她只是公司一位接待員,原打算請假一星期來陪伴患病的母親,怎知母親病情惡化,她要請更多的假。一個月後,老闆打算叫人事部找人取代她,但她的同事竟告訴老闆說他們不想讓別人取代她,他們願意繼續幫她代班,並會盡一切努力讓公司正常運作。你想不到一位小員工竟可有如此影響力,公司裡的人都疼愛她,同事有困擾會對她說,有開心事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她,只因她能在困境中給人鼓勵,在順境中與人同歡。

  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同樂,與人同情共感,在與人建立美好關係的基礎上,非常重要。所謂「自私生出自私,顧念生出顧念」,有一條黃金定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人際關係的起始點。聖經說得好,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倘若有需要的是你,你想別人如何待你?

  這世上存在著兩種人:「添水人」與「耗水人」。所謂「耗水人」,就是那些對人苛刻,用粗魯負面的話語掏空他人者,他們不僅耗盡別人桶裡的水,自己桶裡的水也在減少。至於「添水人」,則是那些為人加油、打氣,用恩慈言行投注在別人身上者,當他們為人投注心力時,他們的桶子也是滿溢的。可見讓人有影響力的不是其社會地位,而是其心靈素質。我是誰?我是個「添水人」還是「耗水人」?

  有一次,我到朋友家中,見他的客廳內放了一缸魚,閒話家常談起他養魚的始末,原來他是因為不忍生命給蹧蹋而養起魚來。事緣他一位同事一時興起買來魚缸養魚,怎知數天之內魚兒死得七七八八,他不服氣再買新的來養,但魚兒仍是養不活,如是者他買了三、四次,情況並沒有多大改善,於是他任由魚兒自生自滅,最後在意興闌珊的情況下,決定將魚缸丟掉,但我朋友見內中仍有幾條活魚,畢竟魚兒也是生命,所以他便接手養魚。

  以上事件令我想到上帝無條件的大愛。本來面對人類犯罪作惡,上帝可以像那位同事般放棄人類;但因為愛,祂不單沒有放棄我們,反而還差派耶穌來,為人伸出援手,拉我們一把,無論我們的過去是如何邪惡不堪,祂仍願意拯救我們。上帝救我們不是因為我們「乖」,就是每次我們做得不好,祂仍幫助我們。還有上帝不是專門來定人的罪,而是來愛人,並且使人變得更好。既是這樣,愛上帝與愛人如己,是我們的不二選擇。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若你想作個添水人,你先要有上帝滿滿的愛才行。

兩扇心窗:雪中送炭

  近日認識了年輕的盈,她是一位癌症患者。患病初期她未能接受自己患癌的事實,因此隨後又得了抑鬱症。感謝神差遣很多天使在她身邊陪伴及鼓勵,她的癌腫雖然始終未能根除,但好不容易兩方面的病情都穩定下來。當她因著生計重回工作崗位時,上司竟然勸她離職申領綜援。更令她驚訝的是公司在她放病假時,單方面更改她原來文員的職責範圍,加增了一些搬運的工作。仍然在治療中的盈,根本沒有能力應付體力勞動的工作。如此,公司既可以讓她知難而退,又可以因她未達工作要求為理由辭退她。

  盈的例子在香港並不罕見,不少公司或機構看重成本效益,資源增值是他們最樂於看見的,而貢獻不大的長期病患員工,自然成為他們的負資產,要想盡辦法除去。然而,若以員工病患為原因解僱員工,則會抵觸《殘疾歧視條例》,公司於是唯有想方設法去為難員工,直至員工離職。以為這等以經濟利益為先的思維只會出現於講求利益的商業機構,事實上,幾年前一位任職老師的朋友也曾告訴我類似的故事。

  朋友校內有一位患嚴重眼疾的同事,長時間需要接受治療。不幸地,經治療後她的視力已無法回復正常標準,但亦足夠應付日常生活甚至一般工作。可是校長卻不太滿意老師的工作能力,但又不敢因此辭退她,唯有吩咐我那已晉升行政主任的朋友私下向老師勸退。朋友覺得不公義,馬上當面拒絕校長的要求。朋友向我慨嘆:怎可開口說出這些涼薄的話呢?人家若不是經濟需要,都情願在家休息,誰會願意病後馬上投入辛勞的工作呢?

  我明白無論公司或學校都需要稱職,甚至能幹的員工,有利機構更大的發展;然而,只看到自身所求而漠視人家所缺,難道不是太自私自利嗎?人的價值是否只建基於他的可使用程度?顧念別人的需要,彼此協調遷就是否一個可行的途徑,以達致雙贏的效果?

  時值寒冬,以上兩事不禁令我想起「雪中送炭」這四字成語。這句成語相信人人都讀過,比喻在別人有困難時給予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但你能在生活或工作環境中實踐起來嗎?

  主耶穌曾教導門徒:「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10:42)小子通常是指一些毫無重要地位的人,就如社會上的弱勢社群。一杯涼水則看似簡單的施予,卻蘊含愛心與體貼。試想像你在炎炎夏日暴曬後、極渴之時的那一口涼水,能給你多大的力量與感動?

  無論是寒冬天送上的溫暖,抑或暑熱天遞來的涼水,施予者的善良和體恤對受助者來說都是適時的幫助,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頭。讓我們在新的一年,緊記主耶穌的教導,多一分敏感去關顧弱勢社群的需要,盡心盡力給予別人適切的幫助,將溫馨的愛意傳遞人間。

真心分享:蔡廉明

對蔡廉明來說,每一天也是恩典。他由從事科網到投身青年工作,及至成為媒體工作者,每一段路都非他所預計得到,從他的故事,你會發現彷彿有雙無形的手在牽引他,領他翱翔在藍天之上。他從沒想到上帝竟會這樣用他,透過他的工作喚起年青人獨立思考、關心社會。究竟他是如何成長,並走到今天這地步?
快樂而有空間的童年

  我有個快樂的童年,我和弟弟不單有父母滿滿的愛,他們還給予我們成長的空間,讓我們決定自己要走的路。兒時家住沙田,外面有球場。每逢考試,母親會叫我們去踏單車、踢足球,玩夠了才溫習。有一次,母親對我說:「太陽快下山了,還不快快去踢波?」自小父母沒有逼我們讀書,反而鼓勵我們去玩,因此我們有很多時間玩耍,但我們亦很自覺,成績算是中規中矩。

  小時候,要是誰生日,我們會舉行「生日盃」,邀請朋友在家門前的草地比賽,贏了真的會有獎盃。小時候父親在醫院工作,一星期有幾天不在家吃飯;但我明白他無論做甚麼事都是完全投入,在家也不例外,他會花時間陪伴我們成長,無論他有多忙,他一定會陪伴我們參加崇拜,講聖經故事給我們聽,參與每星期一次的家庭聚會,還有的是帶我們走遍全港的公園和海灘。除了游泳,我們會去政府大球場「睇波踢波」,到我們長大一點,父親當起球證來,因此我們的成長是充滿歡樂的。

  可能你會驚訝父母對我的絕對信任。有一次,我們一家去澳門,到了碼頭,母親才發現沒有帶我的護照,我主動提議自行回家取證件,之後再跟他們在澳門會合。當時我只得十一、二歲,回家拿了證件去碼頭,才發現船票已售罄,正徬徨之際,見到有人在炒「黃牛票」,我便過去問價,並買了船票,對方見我手上所有金錢已「進貢」了給他,他倒很有「良心」地退回二十元給我,好讓我過去澳門,可乘計程車找父母。事後母親說她因為未有陪我回家取證件,她很後悔,但我卻非常感激父母對我的信任。

  小時候,我們有段時間隨父親一同前往加拿大的溫尼伯(Winnipeg),它是世上最冷的大城市之一,每年十一月中至翌年三月,平均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晚上氣溫可低至攝氏負四十度。父親在此進修輔導及神學,這是他屬靈成長的地方,畢業後他回港辦雜誌,我們又隨他回來。

跨越三代的親情

  弟弟感覺父親的要求較嚴格,對他管束較多,但我感受到的父親形象卻不是這樣,可能因為我們兩兄弟的性格不同。在我十三歲之後,父親就與我訂立了一個協議:從今以後,他不會打我,就是打手掌也不會,因為猶太人十三歲就進入成人禮,十三歲正代表孩子進入青春期成長的階段。我敬重父親,支持他,因他不用強權管治我們。因此當我成為父親,兒子十三歲時,我也是這樣與他協議。

  我們中學畢業後,父親「半刻意」安排我們到溫尼伯讀大學,因那裡有我們熟悉的教會朋友。所以溫尼伯不僅成為父親屬靈成長的地方,也成為我學會怎樣去經歷神的地方,對我的成長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選科方面,父親放手讓我們自己決定,這很不容易,到我做了父親,發覺要忍住不多干預孩子的意見,原來很困難。

  我的兒子今年十八歲,明年升讀大學,我們對他無限支持。至於我,卻是後來才知在我出國讀書的日子,父母立志每天為我們祈禱,我很感動,原來他們天天在背後守護著我們。但當時我正值青春期,卻覺得母親很煩。其實,我的母親很懂得關心人。她為了具體鼓勵孫兒多讀中文書,竟對孫兒說:「你用心看書,每看完一本中文書,我就給你五十元。」今天母親已回天家,有時我會很想念她。從來沒有人教你怎樣作父親,而我主要是從父母身上學習得來的。

  我們一家人關係非常密切,父親跟三個孫兒的關係非常好,兒子小時候,爺爺會蹲在地上和他玩;兒子生日,他總能夠找到兒子喜歡的「心頭好」送給他,那時父親跟人家說他最忙的是湊孫,彷彿孫兒是他的心肝寶貝,無其他事比與孫兒玩來得重要。兒子十歲時,就道出誰最遷就他:「爺爺嫲嫲乜都得,阿爸有時得有時唔得,阿媽就乜都唔得。」

第一個十年:投身網絡媒體

  中學畢業後,我計劃先讀生物學,之後再報讀醫科,因為加拿大規定要讀完第一個學位才可讀醫,弟弟則選讀輔導。有誰料到,結果我沒有讀醫科,而是轉了讀電影;讀完我又不是立即加入電影業,而是轉了去做網絡媒體行業,並且一做就十年。

  為何會有這個人生轉向呢?有一年暑假,我從加拿大回港,有機會在突破影音中心做暑期實習,令我對媒體、電視及電影製作大開眼界,發現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很大,於是我決定主修電影。記得當時我問父親意見,他叫我祈禱,最終我去了美國一所基督教大學(Regent University)主修電視電影製作。1995年,我碩士畢業,但我沒有入行,而是去了從事當時新興的網絡媒體行業。事後我跟父親說笑,說他行醫五年才轉行,但我卻未讀醫已轉讀媒體。只是我也從沒想到,十年工作之後,我的生命出現重大的變化,帶來人生第二個轉向。

一個腫瘤帶來的改變

  2004年底,我突然暴瘦,最初以為是源於甲狀腺問題而要服藥控制,及後驗血才發現是荷爾蒙異常所致。我看的內分泌專科醫生奇妙地發現我左眼出現盲點,原來腦下垂體有個像乒乓球般大的良性腫瘤,壓著視覺神經,要立即動手術,我得聞噩耗,很擔心,因為我一直都很健康,從未進過醫院。幸有好友及家人為我祈禱,當時我結婚不久,兒子才兩、三歲。第二晚我約了教會牧師來家吃飯,本是洽談青少年事工,他得悉我的情況後,便為我的病祈禱,我立時感受到出人意外的平安。

  想不到由我知道腦內有腫瘤到做手術,只是短短一個星期。父親很緊張,手術前他領我祈禱,我深深感受到他對我的愛。入手術室,父親再一次為我祈禱。及後我從母親口中知道,父親寧願做手術的是他自己,因他不想我受苦。聽說他邀請了很多人為我祈禱。其實,人家沒義務要為我祈禱,只因父親對人關懷,遇上服侍的機構有同事的父母入院,他定必前往探望,並為他們祈禱,所以現在他的兒子有需要,大家也樂意代禱。

  這次是在鼻的位置進行的微創手術,不用開腦,做了八小時,父親在外等候得心急如焚,久久未見我出來,他幾乎要衝入手術室找我。之後進行磁力共振檢查,醫生說腫瘤未完全清除,要再做一次。我知道手術有難度,腫瘤貼近血管,醫生說手術最多只可做三次,但我的內心很平安,並決定立刻做。我只知將手術交給主,然後和太太祈禱:賞賜由主,收取由主,求主讓我有平安的心度過難關。結果第二次手術又做了八小時,醫生事後複述:做的時候,腫瘤跌下來,就清除了。手術後,我留醫一個月,休養三個月,並加上二十多次電療,只是左眼的視力始終未能回復當初。及後每半年驗血一次,定期看內分泌專科醫生,每日吃荷爾蒙補充劑,每年定期照磁力共振,監察身體的狀況。

面對腫瘤復發的打擊

  兩年前醫生對我說:你腦內腫瘤的殘餘部分有增大跡象,如果增大至某程度就要做手術。我突然覺得時間倒流至最初知道有腫瘤時,擔心自己最終會失明。記得有一次在夫婦營的活動中,我們夫婦二人輪流蒙眼,到我蒙眼時,我很害怕。當晚太太為我祈禱,不是求主醫好我的病,只是將我的生命交給主,求主給我生命去服侍,過去我經歷了十三年的恩典,神若許可,可否多給我幾個十三年去服侍主?按醫學常識,這病會復發;即使面對不好的事,我仍要學習信靠神,相信神在我身上的工作和供應,這是個信心的考驗。面對患難不斷,我怎樣繼續走下去才是重點。當人經歷第一次病患得癒,還未來得及消化;有誰想到十多年後,正當你每天如常生活,有一天舊病卻復發,其打擊當然比之前更大。

  然而當我讀聖經,看見以色列人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患難,但神繼續賜恩典,神的信實和同在是可以肯定的。以色列人經歷被擄在外七十年,國破家亡,聖殿沒有了,但他們終能復國,在人看來是不可能的。因此縱然有困難,只要相信神仍同在,祂的百姓仍可經歷神滿滿的恩典。

第二個十年:以媒體實踐信仰

  病患是人生另一種恩典,它令我更清楚聽到神的呼召。我因病辭去做了十年的工作而去讀神學,思考如何整合大學所學到的和數碼媒體的工作經驗,好能為上帝做事。

  2008年神學畢業,碰上四川地震,我有兩年時間在四川跟學生進行災後輔導。後因有同工離職,我便加入突破從事媒體工作,自神學畢業後,轉眼又另一個十年。除了希望透過工作服侍年青人外,也希望跟父親學習,我看見他處事認真,對神的敏感和對人的關懷,還有跑到各地方服侍的全情投入,都令我非常佩服。我感恩可以透過媒體接觸年青人及社會,原來我用了兩個十年尋找個人的召命,接著的十年是用以實踐神的呼召:以媒體實踐信仰,服侍年青人。

  數年前,我從十五歲的兒子身上見到這一代年青人追求公平公義,這是每個年代年青人的特質,他們需要社會給予信任、關心和發聲的機會。我希望培育年青人有自己的信仰價值去改變世界。其後我構思拍攝電影,導演是「八十後」和「九十後」的年青人,期望透過電影探討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未來。年青人有判斷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他們覺得我們的信仰不夠落地,未能回應他們的真實處境,因此我們要思考怎樣提高他們的興趣去探求信仰。從前我以培訓青年領袖和僕人領袖為主,今天我希望年青人擁抱夢想,活出生命的熱情,找到個人的召命。當年青人問我:我可以為社會做些甚麼?我會說:你要作黑暗中的光,求真又求善,帶著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精神去做。我們不是單講好聽的話,而是要講真實的事。電影作為一個媒體,不是要提供答案或方案,而是要適切地描述社會實況,讓人有反思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