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踢走「反式脂肪」、保障心臟健康

  現今香港都市人聞「高膽固醇」也會臉色一沈,皆因三大都市殺手病的心臟病與中風,均與血液中總膽固醇含量超出標準有關。膽固醇其實是脂肪的一種,分別由肝臟製造及由日常食物中攝取。而體內負責運送膽固醇到身體各部分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若血液中的含量越高,便會使膽固醇積聚於血管內壁;慢慢使血管收窄、栓塞及硬化。

  而近期的研究指出,罪魁禍首並非主要由含有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內臟及海產)而影響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可要當心的是每天攝取的「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及其相關的食物來源。

何謂「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Trans Fat)是植物油經過部分「氫化過程」(Partial Hydrogenation)而產生的。「氫化過程」是指將氫加入植物油裡產生氫化反應,從而提高油份的熔點,味道的穩定性及延長保質期,使其更適合製造烘烤食品。

  天然食物如肉類及奶類,雖亦會含有少量「反式脂肪」,但其實「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隱藏於以部分氫化植物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製造的加工食品或材料,包括一般硬身人造牛油(Hard Margarine)、起酥油(Shortening)、煎炸油(Frying Oil)、部分花生醬及沙律醬、植物奶精(Non-Dairy Creamer)、曲奇、餅乾、烘烤食品(例如:批、撻、蛋糕等)、油炸食物(例如:炸薯條及其他快餐油炸食物)及零食。

「反式脂肪」是最壞的脂肪嗎?

  現時已證實會影響心藏健康的脂肪有兩種,分別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

  「飽和脂肪」多來自動物皮層、肥膏、椰子油、棕櫚油、加工食品如即食麵、薯片等。它會令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增加,以致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

  「反式脂肪」不但增加「壞」膽固醇,還會降低體內「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與飽和脂肪相比,更容易危害血管及心臟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反式脂肪」每日攝取量不應多於總熱量1%。成年人每天約需1,500(女士)至2,000(男士)千卡路里,換言之,每人每日不應攝取多於1.5-2克「反式脂肪」。

踢走「反式脂肪」攻略---購物篇

  大家購買預先包裝食品時,可以按照以下原則,以減少攝取「反式脂肪」:

  1. 留意含「反式脂肪」的材料,如: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人造牛油、植物起酥油、動物起酥油。材料排序越前,「反式脂肪」含量越高。
  2. 部分外國(如加拿大、美國等地)進口包裝食品,其營養標籤會列明每份建議食用份量之「反式脂肪」含量。可以的話,盡量選擇沒有「反式脂肪」的產品。

  若產品含有「反式脂肪」,便應注意進食分量,並在日常飲食避免過量進食其他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如植物牛油、油炸食物等。

香港營養師協會屬非牟利組織,會員全屬註冊營養師,主要從事有關食物及營養的臨床諮詢工作,為有需要的人作營養治療,從而改善健康及達致預防及治療疾病的效果。若有需要聯絡請瀏覽我們的網站 http://www.hkda.com.hk。

關心健康:皮毛不膚淺

  黃先生因傷風求診,順便請醫生檢查他背後已出現多年的肉粒,看看有否切除的需要。醫生診斷肉粒為良性粉瘤,安撫他毋須擔憂,但也可考慮割掉它,此外,還發現其背部患有汗斑,髮邊有紅疹,手臂的皮膚異常乾燥,還有 ……

  上述個案在門診中甚為普遍。一般市民患有皮膚毛病,若非嚴重,多會先使用坊間的皮膚護理產品或過往曾使用而效果不錯的藥膏,觀察塗後反應才決定看不看醫生;也有些市民像黃先生般把問題留待下次生病時才一併求診。這些做法,有利有弊,但站在醫生立場,當然希望病人及早把問題弄清楚,並在確診後才用藥。

常見的皮膚病

  皮膚問題種類繁多,常見的成因包括:一,感染 ─ 細菌(暗瘡、膿瘡)、過濾性病毒(疣、水痘、生蛇、麻疹)、真菌(香港腳、股溝癬、汗斑、灰甲)、寄生蟲(疥瘡、頭蝨)及較罕見的分支桿菌(結核、癩病);二,過敏 ─ 濕疹、風癩、接觸性皮膚炎如主婦手;三,免疫系統失調 ─ 牛皮癬、白蝕、紅斑狼瘡、斑禿(鬼剃頭);四,老化 ─ 色斑、乾燥性皮膚炎;五,細胞病變 ─ 皮膚癌、黑色素瘤,也有部分屬成因不明、與遺傳或其他身體疾病有關。

  雖然很多皮膚問題都很顯眼,但也有不少皮膚病甚為穩閉,如股溝癬、斑禿、皮膚腫瘤及在遮蓋部位的皮膚病等,若病人沒主動提問,醫生便可能走漏眼。由此可見,皮膚問題的診斷並不容易,需要病人坦誠合作及醫生的詳細評估。

  常見的皮膚病徵包括::表層病變如紅疹、發炎、粗糙化、起水泡、色素改變及變厚等;:痕癢、疼痛;:腫塊、肉粒、潰爛等。這些病徵大多源自皮膚本身的疾病,但也可以是其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的徵狀,如糖尿病、風濕病、癌症甚至愛滋病等,只是其皮膚病徵易被發現,而其他病徵如疲倦、發熱、關節痛及體重下降等則可能被忽略。所以,醫生在評估皮膚問題時,要仔細查問皮膚病徵、病情的演變及其他身體不適,也要了解病人過往健康、心理狀況、工作/家庭/環境因素、家族病史、藥物紀錄、病人對其問題的理解、擔憂、治療期望、曾嘗試過的治療及其反應等等。

  皮膚檢查也要很詳細。患處要仔細評估,有時還要用上放大鏡及紫外光燈等。例如檢查黑痣有否病變,便要留意ABCDE五項 ─ 不對稱Asymmetry,周邊Border,顏色Colour,直徑Diameter及凸出厚度Elevation。醫生按病情分析,也會檢查其他皮膚部位、指/趾甲、毛髮及作相關的器官系統檢查,並根據患病皮膚的分佈,從而作出準確而全面的診斷。例如,真菌很容易經手部接觸由腳部傳播到股溝,醫生遇到香港腳病人時,便應查看有否股溝癬或手癬;評估主婦手時,醫生會檢查其他皮膚部位,若發現手肘前及膝彎後也有炎症,其診斷便可能是濕疹,而非因外在因素刺激手部所引致的接觸性皮膚病。此外,醫生也會按情況進行化驗,如將皮膚碎屑或趾甲樣本作顯微鏡檢查或種菌以確診真菌感染、進行皮膚測試以識別過敏原等。

正確診斷、對症下藥

  只要診斷正確,對症治療,很多皮膚問題經藥物、手術、激光或冷凍治療等均能治癒。抗真菌藥膏或口服藥能有效消滅各種真菌,混合使用類固醇藥膏潤膚劑及抗組織胺能治癒大部分皮膚炎;然而,若糊亂使用藥膏,以類固醇塗於真菌感染的皮膚,非但會助長真菌生長,耽誤病情,更可能引致皮膚變薄、微絲血管增生及萎縮紋等。此外,對於一些慢性或較頑固的皮膚病,如牛皮癬及嚴重濕疹等,則要醫生長期跟進,減少誘發病情惡化的環境因素,並須注意病人的心理狀況及家庭關係,作出全面的治療方案來控制病情。

如何護理皮膚

  除小心用藥外,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珍惜你的皮膚,以下是筆者推介的六項保護皮膚的好習慣:

  1. 防曬 ─ 使用陽光防曬系數SPF15以上的防曬用品,在戶外穿著合適衣物、戴帽、開傘子及避免在正午時分進行戶外活動;
  2. 戒煙 ─ 以免皮膚過早老化、生皺紋;
  3. 請教醫生如何選用合適的潔膚及潤膚用品,不要用過熱的水沖涼或浸浴太久,在沖涼後應立刻塗潤膚劑;
  4. 使用去縐膏、美白皮膚等產品前,宜先請教醫生;
  5. 避免在剃鬚時弄傷皮膚,無論怎麼痕癢,也要制止自己抓癢;
  6. 均衡飲食,戒煙少酒。

  從今天起,珍惜你的皮膚,養成以上的好習慣及不要胡亂用藥吧!

關心健康:消化不良

  各種原因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礙,稱為消化不良。如果因為胃炎、或胃、十二指腸潰痬、膽囊炎、胃擴張、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引起的,屬於器質性消化不良;如果因為暴飲暴食、精神緊張、過度思慮等飲食、情志因素導致的,則屬於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消化不良,總與胃腸道動力不足、消化液分泌失調、或腸內細菌失去平衡等有關。臨床上會出現食欲不振、燒心感、腹脹、腹痛、口臭、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

  器質性消化不良,應針對原發病治療。至於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因為飲食失調引起,特別是暴飲暴食,因此調節飲食尤其重要,飲食以營養豐富而易消化為原則,避免進食生冷、過硬、或易脹氣的食物,切勿過飢過飽、進餐要定時定量、寒温適宜、少吃零食。除此之外,還應注意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早睡早起,保持心情舒暢,不要過度思慮、緊張,經常做適量運動。

  以下介紹兩個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一、穀芽麥芽鴨肫瘦肉湯

材料:穀芽三錢、麥芽三錢、陳鴨肫一個、瘦肉四両。
製法:穀芽、麥芽用清水沖洗,陳鴨肫用清水浸軟切片,瘦肉洗淨切片出水,將所有材料用清水四碗煎存兩碗即成。
用法:温服。
功效:健脾開胃、消食和中。
主治:胃口欠佳、飲食積滯、腸胃脹滯、消化不良。
性質:平和。
注意:痛風患者不宜。

二、蘿蔔瘦肉粥

材料:白蘿蔔一斤、白米三両、豬展六両、水適量。
製法:白蘿蔔洗淨榨汁,白米洗淨,豬展洗淨切片,用豉油、糖、豆粉醃製備用。將白米、白蘿蔔汁及水煲粥至七成熟,加入豬展再煎煑片刻即成。
用法:温服。
功效:消食導滯、和胃寬中。
主治:食積飽脹、胸膈滿悶、胃口欠佳、消化不良。
性質:平。
注意:服人蔘後不宜服食此粥。

關心健康:最怕肥「高」

  典型的都市生活令人傾向攝取更多熱量,加上多數使用交通工具代步,缺少運動,以致更容易產生肥胖和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等都市病。近年研究顯示這些都市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上一代五六十歲發病,這一代三四十歲開始,下一代二十歲可能就已有問題,情況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這些難治的都市病,如何治療?如何預防?今天就由認識開始。

肥胖

  肥胖是由於過多的能量在人體內以脂肪形式貯存,身體能量攝取多於消耗的結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屬於肥胖,首先要懂得如何計算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

  體重指數(BMI) = 體重 (公斤) / 身高(米) 的平方

  例如﹕你的身高是1.75米,而體重則是70公斤,你的BMI便是22.9 《70 / (1.75 x 1.75)》。

  亞洲人的體重指數(BMI)介乎23-24.9表示過重,25或以上代表肥胖。肥胖的成因複雜,包括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因素,如都市化的生活型態及飲食行為,進食過量及缺乏運動。長期肥胖會增加三高的發病率,它與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有密切關係。

高血壓

  高血壓通常與遺傳及肥胖有關。成年人正常血壓應低於140/90mmHg,糖尿病或腎病患者要求更高,正常血壓應低於130/80mmHg。根據流行病學研究, 近年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好可能與都市化的生活型態及飲食行為,肥胖和缺乏運動有關。高血壓患者一般不會感覺不適,通常在身體檢查時才發現,因此容易被忽略。如果得不到適當跟進和治療,高血壓會損壞血管,增加患上腎衰竭,冠心病及中風的機會。

  想及早預防高血壓,飲食方面應減少吃鹽、高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保持適當運動,有充分睡眠及避免煙酒。肥胖亦是造成高血壓的因素之一,因此維持理想體重對預防高血壓很重要。藥物治療雖能有效控制高血壓,但需長期服用。

糖尿病

  全港每十個人便有一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嚴重性實在不容忽視。糖尿病屬於內分泌失調的疾病,是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或兩種現象同時出現而導致血糖過高。原因與遺傳、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有關。大部分患者更沒有明顯徵狀,以致延誤至併發症出現,才發現患上糖尿病。高危人士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平常缺乏運動,肥胖等。成年人應照醫生建議,按個別風險定時驗血檢查,及早處理引至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的併發症包括引起心肌梗塞、中風、糖尿眼、糖尿性神經病變和糖尿性腎病。作為一個糖尿病患者,究竟應該如何自保,才可避免出現各種併發症呢?有研究顯示,糖尿病人血糖和血壓控制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病者日後出現血管病變的機會。當血糖長期不受控制,血管和神經系統就會在數年甚至數月內受到損壞,引致各種併發症。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於2007年起建議當診斷得了糖尿病,應及早同時採用生活飲食控制(lifestyle intervention)和口服降血糖藥。若飲食控制、運動甚至加上口服藥物仍無法控制血糖值,就需要胰島素來幫助控制。

  由於糖尿病治療需要長期食藥,不想與糖尿病一世為伴,及早預防十分重要,必須保持均衡飲食,定時定量,多餐少食,烹調宜清淡,採取三低一高飲食習慣,即低糖、低鹽、低脂肪和多進食高纖食物如蔬菜,瓜類。配合每周保持三次運動如30分鐘的帶氧運動,緩步跑、游泳、踏單車等, 並保持理想體重,都有助防治糖尿病。

高膽固醇

  膽固醇是一種在血液及細胞內的脂肪,其中大約25%可從食物中吸取,75%則由身體製造。我們需要膽固醇來幫助身體運作正常,若自動調節機能失效,身體便會製造過多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內。就算體內膽固醇過高,大多數人也沒有症狀,因此定期檢查是非常重要的。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動脈硬化,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等。

  一般高膽固醇患者先經三至六個月飲食療法處理,如膽固醇仍高才考慮並以藥物治療。日常飲食宜選吃瘦肉類,包括魚、瘦肉、去皮家禽,一周不宜吃多過2至3只蛋黃,少吃飽和脂肪食物如牛油、動物脂肪、魷魚和墨魚。植物油(如芝麻油,橄欖油)、莢豆類、蔬果屬於植物固醇。它能抑制腸道膽固醇的吸收,從而減低血膽固醇的水平。水溶性纖維如麥片,糙米、全麥麵和蔬果,亦有助減低膽固醇。

  我們認為積極推行健康生活文化,足以減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都市病的發病率,改善全民的健康狀況,對社會及民生均有所 得益。如何透過教育、醫療及輔助醫療界的努力,來減少這些都市病為社會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正是當務之急!

關心健康:攝取卡路里的平衡要訣

卡路里(Calorie) 是熱量的計算單位,每個人都需要熱量來維持身體機能及日常活動。每天熱量需要會因應年齡、性別、高度、活動量等而有所不同。

卡路里何處來?

食物中的三大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可為身體提供熱量:

1克碳水化合物 = 4卡路里

1克蛋白質 = 4卡路里

1克脂肪 = 9卡路里

除此之外,酒精亦可提供能量。1克酒精相等於 7 卡路里。 每克脂肪所產生的熱量較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高出兩倍以上。身體會把以上三種營養素轉化為熱量,當身體額外攝取3500卡路里熱量,便會轉化為1磅的脂肪貯存在體內。換言之,當熱量攝取過剩時,身體貯存的脂肪日多,引致肥胖。相反,進食不足則會使身體消耗儲備導致消瘦。因此我們必須注意熱量攝取的平衡。

每天卡路里分配

一般中等身型成年男士及女士每天的熱量需要約分別為2,000及1,500卡路里。建議碳水化合物應佔總熱量攝取一半或以上,而蛋白質應佔總熱量攝取之1-2成,而脂肪則佔少於3成。

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日常要達到營養均衡而避免過份攝取熱量,可參考以下四大原則:

1. 選熱量較低的食物

每天應跟隨健康飲食金字塔選擇所有食物類別的食物。五穀類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應吃最多。魚、肉、蛋類則含蛋白質、應吃適量。而每類食物均選擇低脂肪種類。

熱量較低 熱量較高
五穀類 飯、麵條、烏冬、麵、米粉、方包、全麥餅 炒飯、即食麵、油麵、甜麵包、夾心餅、蛋糕
肉類 新鮮肉類(豬、牛、羊、雞、魚)、雞蛋、豆腐 肥肉、午餐肉、香腸、排骨、雞皮
奶品類 低脂及脫脂奶 全脂奶、花奶、煉奶
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新鮮蔬菜和水果 炒菜、糖水罐頭浸水果
2.選低脂烹調方法

多採用蒸、煮、灼、焗、烤、炆的低脂烹調法,避免油炸,多採用微波爐和易潔鑊來煮食,可減低用油的份量。

3.少吃糖份高食物

糖份高食物如糖水、汽水、糖果、朱古力、盒裝及樽裝甜飲品熱量高,應減少進食。

4.日常運動不可少

運動可令身體消耗多餘的熱量,令新陳代謝加速。當你知道今天所攝取熱量過多,建議大家不妨做些簡單的輕量運動如步行、踏單車去消耗多餘的卡路里。

香港營養師協會屬非牟利組織,會員全屬註冊營養師,主要從事有關食物及營養的臨床諮詢工作,為有需要的人作營養治療,從而 改善健康及逹致預防及治療疾病的效果。若有需要聯絡,請瀏覽網站h ttp ://www.hkda.com. hk 。

關心健康:「適」用抗生素

個案一:

  病人黃先生感到喉嚨痛已三天,還有流鼻水、肌肉痛的徵狀。他到診所求診前,已經在藥房配了兩天的「特效抗生素」,徵狀還未痊癒,便到陳醫生的診所求診,要求「更強」的抗生素。

個案二:

  李女士已有四天感到尿頻和小便赤痛。陳醫生用試紙作測試,發現小便內有大量的白血球及亞硝酸鹽(Nitrite) (細菌的代謝產物),建議服用抗生素Ciprofloxacin三天。黃女士聽到十分懷疑和擔心,「又話唔好亂食抗生素,而且聽說抗生素的療程是五至七天,三天怎夠!」

  以上兩位病人都是診所常見的兩種極端,有些人視抗生素為靈丹妙藥,有些人則視為洪水猛獸。

抗生素的「抗生」與由來

  抗生素的名稱比較嚇人,是因為它可以透過不同的機制影響細菌細胞,從而抑制或殺死細菌。由於細菌細胞與人體細胞的構造不同,所以抗生素可以針對細菌,而對人體細胞影響極少。

  正如很多早期的藥物,抗生素的發現是一連串的巧合。英國的佛萊明醫生 (Dr. Alexander Fleming) 於1928年秋天,在實驗室裡發現細菌培養基被一種綠色的黴菌污染了,而在黴菌的四周並沒有任何細菌生長。後來他發現這種黴菌的黴汁中含有一種可以殺死細菌、又對動物沒有毒性的物質,他命名為「青黴素」(penicillin,也稱為盤尼西林)。經過不斷的改良培養提煉的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藥廠開始大規模生產青黴素,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種抗生素。由於青黴素挽救了無數受傷軍民的生命,佛萊明於1945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其後科學家在其他的植物上提煉、人工合成或半合成製造了很多不同的抗生素,以對付不同的細菌。

抗生素的應用與療程

  要了解抗生素的應用,就先要了解微生物的分類。微生物就是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包括細菌(Bacteria)、真菌(Fungus)、病毒(Virus)、朊毒體(Prion)、藻類(Algae)和原生蟲(Protozoa),而病原(Pathogen)就是致病的微生物。常見的傷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是不同的病毒,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對病毒並無作用,故不能加速感冒的痊癒,這亦是很多人誤解而濫用抗生素的原因;但是有些時候,持久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繼發性的細菌感染(例如中耳炎、流感後肺炎),而鏈球菌喉炎亦需要抗生素治療,這些就要依賴醫生的診斷,切忌藥石亂投。而一般的尿道炎是由細菌(例如大腸桿菌)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清除病菌,故不是亂用。

  由於廣泛宣傳,很多人也知道服用抗生素是要完成整個療程的。這是因為抗生素未必能一下子完全殲滅所有病菌,存活的細菌便得以喘息,並以基因構造突變產生有抗藥性的變種,所以要完成整個療程以根治病菌。但是,不同的抗生素、份量和針對不同的病,療程的長短都不同:治療一般尿道炎,Ciprofloxacin 三天就已足夠,但用來治療肺炎的話就可能要五天以上。所以療程的長短應該由醫生考慮多樣因素而決定。

抗生素的壞處

  當跟其他藥物一樣,抗生素可以引致不同的副作用,較常見的是腸胃不適,作嘔或腹瀉。有些是由於抗生素把腸內的益菌也殺掉,剩下一些殺不掉的細菌便大量繁殖;同樣,念珠菌亦會在陰部大量繁殖而引起發炎。另外,抗生素也可以引致藥物過敏(Drug Allergy),而青黴素就是最常引起過敏的藥物之一。藥物過敏的症狀包括紅腫、搔癢、發疹,嚴重者可以引致呼吸困難、血壓降低、過敏性休克等,不過極為罕見。另外,有些抗生素對其他藥物(如避孕藥)會產生相互作用,而有些抗生素則不適合小童、孕婦或餵餔母乳之婦女。因此,抗生素必須由醫生處方使用。

  濫用抗生素也帶來抗藥性的問題。青黴素在1940年代出現後,到了1950年代醫院已出現抗藥性的葡萄球菌;而到現在,超過八成的社區葡萄球菌感染已對青黴素有抗藥性。重複使用某種抗生素,細菌會慢慢學習改造自己以產生抗藥性,就像適應環境一樣。

總結──抗生素要用得其所

  如前所述,抗生素是兩面刃,一方面它醫治了細菌引起的疾病,救回無數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可以帶來不同的副作用,也帶來抗藥性的問題。故此,需要使用抗生素與否和療程的長短,應與家庭醫生商量,切忌胡亂服用,像黃先生一樣,可能幫不了病情,還有副作用的風險。一些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況,透過病人與家庭醫生的良好溝通,李女士的擔心也可以迎刃而解。

關心健康:鼻敏感

  在乍暖還寒的氣候環境下,體質虛弱的人士最容易發作鼻敏感。鼻敏感分為季節性和常年性兩種,季節性發作的又稱為花粉症,多發作在春夏兩季;另一種是全年性都會發作,但並非每天都同樣嚴重,部分患者在天氣轉變或出入冷氣間發作較頻密。

  鼻敏感的發作與過敏體質、遺傳因素、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由於鼻腔粘膜有特殊敏感反應,當外界各種致敏原,如冷熱刺激、氣候變化、濕度不調、光線刺激、化學氣體、刺激性氣味、塵埃、花粉、動物毛髮或空氣中的霉菌等刺激鼻粘膜以致本病發生。總之,引起本病發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每次發作原因也不一定相同。

  鼻敏感的症狀變化較大,這與病者接受刺激物多少、時間長短、以及當時病者的反應狀況有關,病情每次也不盡一樣,可輕可重,時間有長有短。鼻敏感的典型症狀有:突然發作的鼻癢、連續噴嚏、鼻塞、流涕質清量多及分泌物倒流,甚者出現兩眼發癢、流淚、畏光等。檢查時可見鼻粘膜潮濕、蒼白、水腫。患者通常在早晚時間發作特別嚴重,如果在休息不足、壓力大的情況下,鼻敏感的症狀又會較嚴重。

  中醫稱鼻敏感為鼻鼽,認為其根本原因與正氣不足有關,尤以肺脾腎虛損為主,故治療時需辨症用藥。

  預防鼻敏感,應注意氣溫變化和寒溫濕度的調節,尤其頭部溫度與防護更為重要。避免接觸致敏原,並根據具體情況,可佩戴口罩,堅持做適量運動,以增強體質。經常用手做鼻部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強鼻部的抗病能力,亦可用熱水氣蒸鼻或用熱毛巾濕敷鼻部。注意鼻腔清潔衛生,可用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保持心情舒暢。飲食宜清淡富營養,避免生冷、油膩、以及已知能致敏的食物。多吃蔬果以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

  鼻敏感患者如有鼻塞、噴嚏、流清鼻涕,可試用以下食療方:淮山辛夷花瘦肉湯

  材料:淮山3錢、辛夷花3錢、瘦肉4兩、蜜棗2粒
  功效:健脾益腎、壯肺通竅
  製法:將以上材料用4碗水煎成1碗
  服法:飲湯食淮山瘦肉,溫服 (每星期飲2-3次,如大便秘結者,則不宜飲服。)
  性質:平和
  備註:淮山有補脾胃、益肺腎的作用。辛夷花有袪風寒通鼻竅的功效。

關心健康:捱夜後遺症

  活在香港,「捱夜」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無論是為了工作、學習還是消遣娛樂,我們的睡眠休息時間總是越推越遲。或許我們還認為這就是生活在大都會的應有方式,或是無可避免的現實。然而,人體的生理時鐘是否真的能夠如此被扭曲?

睡眠的恆定機制

  眠是生存的本能,一個人不能長期不睡眠。長時間沒睡眠,便會十分渴睡。相反,睡得足夠之後,自自然然就會醒過來,很難再次入睡——這就是睡眠的恆定機制。

  控制我們作息時間的,就是腦部中的丘腦下部(亦即腦下垂體),它會分泌出黑激素等荷爾蒙,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清醒或渴睡。外國曾有一項研究,將丘腦下部正常和受損的猴子作比較,發覺前者的作息時間有一定規律,後者則是完全雜亂無章。

  大家都知道,一般人每日大概需要睡八小時。然而,不少人誤以為只要日間睡足八小時,就可日夜顛倒而不影響健康,事實卻不然。人的身體很聰明,會知何時是日間,何時是夜晚,進而決定分泌甚麼激素,而消息來源就是陽光。就我們身體受陽光照射的時間,丘腦下部會知道日夜的分別。外國曾有一項實驗,將被測試者放在一所密閉房間內,檢查他的作息時間。被測試者的身體由於受不到陽光照射,結果生理時鐘被混淆了,作息時間開始後移。原來,生理時鐘會有後移的傾向,這源於它一天有25小時左右。這一小時的誤差,可讓我們調節作息時間而不損健康,但也會令傾向「捱夜」的人,自自然然地愈來愈遲睡。

荷爾蒙有話說

  即使我們的作息時間改變了,身體的荷爾蒙分泌卻不會完全調整過來,即是我們所說的荷爾蒙失調。晚上工作或玩樂時,荷爾蒙會令身體變得疲倦,精神狀況變得較差,難以集中精神,思考能力減弱。反過來說,日間睡覺時,荷爾蒙則會令身體變得清醒,導致難眠、常常「扎醒」,影響睡眠質素。

  這些荷爾蒙對消化系統、體溫、免疫能力都有影響,例如夜晚時身體溫度會較低。另外,長時間荷爾蒙失調,亦會引發不少病痛,如感冒、發燒等。而且,工作時不夠精神的話,不但會影響工作,更會較易發生意外。

  由於有部分荷爾蒙會因應作息時間的不同而稍作調整,為了盡量令荷爾蒙分泌不致太混亂,可以的話,最好能有固定的上班時間。長期上夜班工作,總好過一時日班、一時夜班;即使是一星期夜班、一星期日班,也會比較好。

  要調節精神狀態,有兩個方法可以考慮,其一是淺睡, 15至30分鐘的淺睡,對精神和健康可以稍作補救。但要注意時間不能太長(如45分鐘以上),否則身體可能會進入熟睡狀態,醒來後精神反而更不濟。另一方面,我們也可利用丘腦下部對陽光的反應,對身體作出提示。例如早上醒來後曬一曬太陽,可「告訴」身體要提早清醒;相反,在傍晚時分曬太陽,則可延遲渴睡的時間。

調理捱夜後遺症

  當我們睡眠不足,身體便會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來令我們清醒。腎上腺素是我們身體用來防禦的內分泌,當我們遇到打鬥或是逃走等危急情況時,便會分泌出腎上腺素,它的功效包括增加心跳、增加血液中血糖的水平、增高血壓、加促新陳代謝和抑制免疫系統等。而捱夜整體帶來的後遺症則包括:眼乾症、皮膚乾燥、黑眼圈、口乾口臭、腸胃欠佳、頭痛和沒精打采等。若你經常捱夜,看看以下有關飲食營養的介紹,相信對你會有所幫助。

  1. 眼睛乾澀、皮膚乾燥都是缺乏維他命A的表現,捱夜後或是熬夜期間可多吃含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如紅蘿蔔、蕃茄、豬肝等等。維他命A更有助控制油脂分泌,減少暗瘡的出現。
  2. 維他命C有強化血管壁的作用,能改善眼部表靜脈的循環,並有助減少黑色素的浮現,從而改善黑眼圈。含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有奇異果、橙、西柚等等。
  3. 一天應飲8杯水,水份充足才可以保持大便濕潤以助排泄。口乾時會出現口臭,所以要多飲開水。此外,腸胃欠佳時也會出現口臭,所以要根治口臭,便要好好地調整腸胃。
  4. 維他命B雜有助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解決因捱夜而引致的頭痛症狀。含豐富維他命B雜的食物有瘦肉、雞肉、豆類(如紅豆、綠豆、紅腰豆等)和穀類(全麥包、麥片等)。
  5. 碳水化合物能增添能量,以應付一天的工作。不過要注意它亦同時加重腸胃的負擔,血液供應給腸胃增多,腦部供血便相對減少,更會加重疲倦的感覺。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粥、粉、麵、飯等。
  6. 喝綠茶以代替咖啡,因綠茶含有兒茶素,既有提神作用,又可消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

  但最重要的,還是盡量保持充足睡眠,和避免捱夜。

關心健康:一日三餐的健康要訣

  香港人工作繁忙,往往因不夠時間,連一日三餐吃甚麼都不太注重。根據香港衛生處的資料顯示,香港人有經常(即一星期5天或以上)出外進食的習慣,尤其是出外吃早餐和午餐。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每一餐都是同等的重要,而最好的飲食習慣就是「少食多餐、定時定量」,並配合均衡的營養,這樣才可以保持身體健康。

1. 不可不吃的早餐

  多項科學研究指出吃早餐對健康有莫大的益處,例如增加集中能力,提高新陳代謝率和有助減肥。吃早餐可有助減肥主要是因為可減少午餐時吃過多的情況。根據美國National Weight Control Registry 指出, 98%成功減肥人士都有吃早餐的習慣,而早餐主要以五穀類和水果為主。近年更有科學研究指出在早餐加入適量蛋白質如雞蛋、吞拿魚、瘦肉、牛奶、豆漿等,能減慢食物消化的速度,令早上的飽感更持久,有助控制其他餐飲時的食量。

2.一頓均衡的午餐

  一頓均衡午餐的分量可跟隨香港衛生處建議的3-2-1比例,即是把一個餐盒容量平均分為六格,五穀類應佔三格,蔬菜佔兩格,而肉類佔一格。而出外進食要選較低脂的餸菜,盡量以多菜少肉、適量的五穀類、少獻汁和少煎炸為原則,同時必需控制份量,不要「有幾多、吃幾多」。

3. 太遲吃的晚餐

  太晚吃飯會致肥這傳聞暫時還未有被科學研究證實,但太遲吃晚飯會較易致肥也可被解釋。第一,可能是從吃午餐到晚餐的時間相隔太長,餓得太久至晚餐時忍不住吃多了;第二,可能因為出外進食而多選了高脂的快餐;第三是因為太晚吃飯的同時亦無暇做運動,所以才致肥,與時間沒直接關係。解決方法可在每日午餐和晚餐之間吃一份低脂小食如麥包、麥餅、水果、脫脂奶或豆漿等,這樣便可減少餓感而避免晚餐時忍不住吃過多。而晚餐吃太少其實是不必要的,若晚餐吃不夠只弄巧反拙,令你更想吃消夜或飯後吃零食。

  若以每天攝取 1500 卡路里為例,3 餐加 1 份小食的熱量最佳分配應為:

  • 早餐:400卡路里
  • 午餐:500卡路里
  • 小食:100卡路里
  • 晚餐:500卡路里

  其實只要每日的總熱量攝取不超過熱量消耗,無論甚麼時間吃飯都可達至體重控制的效果。

關心健康:該打不該打?— 疫苗

  「預防疫苗,有很多副作用,最少發燒幾天。 」「現在甚麼年代?還有痲疹?打疫苗多此一舉﹗」「聽說這種疫苗會導致自閉症,不打為妙﹗」

  每個人由出生至成人,甚至死亡,或多或少都注射過不同種類的疫苗,然而巿面的疫苗種類繁多,流言及傳聞更多,究竟哪些疫苗「該打」?哪些「不該打」?認識疫苗多一點,就讓你能精明選擇,「打」救健康。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其實就像敵人未曾出現前,建好城牆堡壘,將它們隔絕在門外,那總比在敵人入侵後,才想辦法將它趕走容易,所以在適當的地方建一道穩固的「城牆」,就是疫苗的主要功用。

疫苗的種類

  疫苗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之為「必打」類,例如衞生署建議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內的疫苗,所有兒童都應該遵照指引接受注射,因為那些病都是經專家審定,發病率較高,或者會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那些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而且能保護抵抗力較弱的幼兒,預防嚴重的疾病,更重要的是,疫苗能減低由這些疾病所引起而影響終生的一些後遺症。

  而另一類,則屬於「選打」類,只是個別高風險人士,才需要接受的疫苗注射。以流感疫苗為例,幼童、長者患流感後出現併發症風險較高,就應該接受注射;而醫護人員或照顧幼童長者的人士,為預防感染流感而傳染病人親友,亦應該接受注射,其他人士則可向醫生查詢風險。又例如要到衞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旅遊,衞生署或世衞亦有指引,建議出發前應接受那類防疫注射。

疫苗的作用

  要知道疫苗如何在身體內發揮作用,就要先明白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運作的。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像一隊士兵,他們負責守護我們的身體,如遇外敵入侵,就會群起而攻之,而這些士兵更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凡入侵過的敵人,就會「見一次打一次」。

  而疫苗的作用,就是先將一些「類似」厲害疾病的「外敵」,或「減低武裝」的「外敵」先注入身體,讓免疫系統先「認識」它們,當一旦患上這些疾病,即真正「強敵」進攻時,我們的身體就因為有了「抗敵演習」,就能成功「打贏」疾病。所以,注射預防疫苗,只能對抗某些疾病,並不代表身體就因此健康起來。

錯誤的疫苗說法

  不過,近年坊間流傳一些關於疫苗的錯誤資料,以致部分人非常抗拒疫苗注射,尤其是西方國家,某些人認為那些嚴重的疾病(如痲疹),在發達國家已幾近絕跡,實在沒必要再注射疫苗,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

  但事實上,這種「疾病絕跡」的錯覺,其實是因為過去的疫苗覆蓋率做得好,並不代表疾病已消失,如疫苗覆蓋率減低的話,疾病會隨時再次爆發,情形就像搶救一隻漏水的船,當我們加快將水舀出去,船底乾了,我們以為船不再漏水,其實只要我們一停手舀水,船又會再次入水,甚至沈掉。

  另一個流傳甚廣的疫苗說法,有指預防痲疹、德國痲疹及耳後腮腺炎三合一疫苗(MMR)中的痲疹疫苗,會引發自閉症。但由於該說法的醫學上證據薄弱,而且近年更嚴緊的研究亦推翻了該說法的可能性,現時各國醫學權威組織皆支持繼續使用痲疹疫苗,所以家長們可不用為此擔心。

  最近亦常有一誤解流傳於市民當中,指流感疫苗「打開就要年年打」。這也難怪有如此誤解,因為有需要接受注射的人士,的確要每年於秋季接受新一年度的疫苗。原因並非因為身體「依賴了疫苗」或是「轉弱了」,而是因應流感病毒的基因變異,而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力亦會隨時間降低,我們便需要每年接種新的疫苗。

  雖然每種疫苗確實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大部分都非常輕微,較嚴重的如藥物敏感或其他後遺症,其實非常罕見,若相對因沒有打針而患上的疾病的後果及損害而言,兩害取其輕,疫苗仍是值得注射的。

  一般來說,香港的疫苗覆蓋率已非常理想,巿民在公營或私營的醫療機構,都可接受不同的疫苗注射,而在香港接種的疫苗,都需經註冊,其質素已有一定保證;但我們仍建議,在接受疫苗注射前,先諮詢家庭醫生的意見,以了解當中的好處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