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愛的解毒

  「令我心痛的是我最愛的兒子,他不但沉淪毒海而且還加入了黑社會。為了他,我和丈夫的關係惡化。每當看到他索K索到昏昏沉沉,我真是心如刀割。我時常問自己:『究竟我做錯了甚麼?是否我很少陪他?為甚麼兒子會吸毒呢?』」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終日以淚洗臉,憂心忡忡。我們兩夫妻好有愛心,特別是對老人家,真不知我做錯甚麼,會敎出這樣的兒子。很多人說我慈母多敗兒,但除了吸毒之外,其實他不壞、不惹事、不打架,只喜歡躲在房中。我只有一個兒子,他開聲說要錢,我便給他,結果寵壞了他,是我累了他!」

  毒品和濫藥的破壞力確實很大,以上兩位家長的無奈和自責,亦不能解決子女的濫藥問題。問題背後牽涉父母如何與子女溝通,管教方法,生活方式等等,如能及早處理,不要到了情況變壞才設法補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樣的說法相信已經過時了,但是絕大部分父母都是愛惜子女的,應該是永恆的真理。但父母不懂表達愛、過分遷就、對子女成癮行為認識不足,卻是問題所在。

為何孩子選擇毒品

  心理學家Gene Heyman曾經表示成癮行為(例如濫藥)是選擇失調(Disorder of Choice) 。他認為成癮行為是自願的選擇,但卻是一個失控的選擇。根據禁毒處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資料,在2012年21歲以下報稱吸毒的首要原因是朋輩影響,其次是好奇,怕悶,情緒低落,抵受不了壓力,希望獲得官能上的滿足等等,因而作出錯誤的選擇。如果父母能明白處於成長困惑的子女的心理狀況,在他們作出偏差選擇前,可以循循善誘,對他們拒絕毒品有重要的幫助。

成為有影響力的父母

  要發揮對子女的影響力,父母必要和他們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係。父母的接納(Acceptance)及讚賞(Appreciation) ,並且得到子女的信任,家庭才能夠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地方。父母必須先瞭解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並且要懂得處理那些負面的經驗和情緒,才能與自己的子女相處得更好,情感連繫得更深。父母要減少將自己的恐懼和期望,過份投射到子女的身上。要讓子女明白,無論他們有怎樣表現,父母都會尊重他們的獨特性,愛他們,不會將他們與別人比較。讚賞他們的努力,子女才學懂接納自己,這樣才不會依賴朋輩的認同。父母經常面對一個情況,希望子女可以做得更好更多;但忘記他們也有限制,若接納到他們的限制,肯定他們的能力,他們便感到安全和足夠,就不需要以向外面尋求認同,更不會落入毒品的陷阱。

子女的人生敎練

  「究竟我做錯甚麼?是我寵壞了他/她嗎?」父母要明白,為子女做得太多,往往會有反效果,子女亦因此不懂如何面對困難。父母要成為子女的人生教練,必須要懂得讓孩子學習面對困難,讓他們學會怎樣面對工作上的難題,拖延或是逃避?當遇上忿怒或傷心時,又會如何處理呢!逃避還是遷怒他人?

  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則是子女的源頭。無論是好是壞,子女會以父母作為鏡子,若果父母不懂得正面處理問題、困難和不足,又怎能期望子女可以做得到?父母必須要讓子女學習負責任(Accountability),讓他們自小學習解難,千萬不要過份保護子女,要讓他們承擔責任,只要從旁協助指導,甚至有時要袖手旁觀。忍心讓子女嚐嚐苦頭,他們才會勇於面對困難,那又何需以毒品來處理負面情緒和逃避現實呢!

  父母要敢於管教,在關愛與約束平衡下,表現為人父母的權威(Authority)。有一個比喻:天橋上的欄杆就是管教,欄杆不是要束縛及限制子女的去路,而是保護他們,免致由高處墮下受傷。提醒家長,切勿因怕破壞與子女關係,而過份遷就他們,更不可有求必應;要敢於管和教,這對子女來說才是最大的保護。

家的愛能療癒傷口

  當然,即使父母每樣都做好,孩子受朋輩影響,仍有可能沾染毒品。這時,父母要花更多的時間和耐性,穩妥自己情緒,不要停留在自責、內疚的漩渦中,並且尋求專業的幫助,以持續的關愛及耐性鼓勵子女踏上康復之路。以下是一些戒毒康復者對家人的感言:

「媽媽為了我會不惜一切,而我卻怪她無知,但原來最錯的是我自己。 」
「爸爸問我,為甚麼我要傷害自己!我問爸爸,為甚麼他仍然不放棄我?」
「父母沒有放棄我,我也不會放棄自己!」
「原來幸福不是必然的,是我不懂珍惜這個家給我的付出和愛!」

  從這些說話中,不但看到父母不捨的愛是子女最好的保護網,更是他們最有效的治療力量。要預防和挽回吸毒子女的父母,他們都成功,就是最好的說明。子女最需要的,是父母不離不棄的愛。最後,願以聖經中的《愛篇》勉勵大家,以恆久不變的愛,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協助他們凡事作出最佳的選擇: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

解開心結:「管」好身心 自主人生

  「我每天也要加班,回家後還要工作,每晚也睡不好,常常胃痛,但不知怎樣改善!」

  「我的工作很悠閒,但做了七年已經習慣了!現在轉工的話,恐怕不能適應。」

  「我和同事關係不好,每天都不開心,不想上班!」

  以上的話,相信不少打工仔也聽過或講過。在我們處理過有關工作壓力的精神問題個案中,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型:

  1. 工作負擔超越個人可承受的水平
  2. 與上司、同輩和下屬的關係欠佳
  3. 對工作失去興趣和動力及事業發展停濟不前

  世上沒有完美的「筍工」,必然有甜有辣,能夠擁有一份「相對稱心」的工作已經是難能可貴。因此,要想工作有滿足感,關鍵在於能應付工作帶來的不同壓力,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以及自我發展。以下的建議可作參考:

「管」好生活目標

  如果工作駕馭了你的人生,令你有「捱騾仔」和「唔做唔得」的感覺,是無奈和痛苦的。其實,你可以嘗試為工作賦予更深層次的人生意義,把工作視為「完善」人生的工具。我們認識一些已完成大學課程的年輕人,畢業後選擇從事一些較 「平凡」的工作,不強於追逐高薪,換來是比較自在的生活。另外一些朋友,畢業後出來工作,十分拼搏,他們雖然辛勞,卻是甘心,因為他們冀求能早日儲得資本,創業或買樓。由此可見,清晰的生活目標,主宰工作背後的意義,這樣才能樂在其中。

  我們也遇到不少生活目標模糊的朋友,他們容易成為工作的奴僕,常感到工作諸事不順,懷才不遇,終日愁眉不展,把自己鎖在困局中,影響精神健康。要突破框框,首先要思量自己的生活目標,並配合性格和興趣來選擇工作,相輔相成,才能享受自主人生,工作壓力亦會相對抵消。

「管」好個人想法

  工作壓力部份來自自己的「思想陷阱」,包括「非黑即白」、「妄下判斷」、「大難臨頭」、「貶低成功經驗」、「以偏概全」、「負起太多工作」、「自我消沉」、「左思右想」及「感情用事」等。因為高估或低估了工作上的問題和困難,而錯誤猜測別人的動機,都會令我們產生負面情緒和行為,一發不可收拾。在工作間,相關的例子頗多,例如常誤認為別人針對自己而感到憤慨 (妄下判斷/以偏概全)、常擔心犯錯而提心吊膽(大難臨頭)或信心不足而影響工作能力(貶低成功經驗/自我消沉)等。

  因此,遇到工作壓力時,可簡單自我反問,從而糾正思想陷阱,更要理性地思考問題,例如:「我的想法,是不是事實的全部呢?」、「我是否過度誇大事情的嚴重性?」、「我是有優點的,在哪方面發揮較合宜呢?」等。有貼近事實的想法,人自然會變得較理性和輕鬆,隨之而來的情緒和行為也會更正面,壓力管理就更得宜。

「管」好個人身心

  不同的減壓方法,例如運動、藝術、朋友聚會和宗教活動等,都能發揮「過濾器」作用,協助排走負面情緒,讓身心處於健康水平,持續提供正能量。相反,缺乏「過濾器」或「過濾器」失效,就可能會弄至身心耗損。要管理好自己的身心狀態,首先要有足夠和有效的「過濾器」,並要時刻留意身心發出的情緒病警號,包括失眠、痛症、怠倦、情緒低落和失去動力等。如情況持續一個月或以上,便需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切忌坐視不理。

  我們的個案中有一位朋友,由於與上司交惡且屢次嘗試調解不果,因而常感到委屈和無助,導致出現抑鬱徵狀如失眠、情緒低落和失控、生理失調和抗拒社交活動等達四個多月。經勸喻後看醫生,開始服用血清素,同時申請內部調職。現在她已在復原當中,抑鬱徵狀亦大大舒緩,雖然新工作環境適應需時,工作亦絕不輕鬆,但人事較以前順利,令壓力源頭得以消除。這個經驗正好說明病向淺中醫的道理。如果問題未能解決或減壓方法失效,切忌「死撐」,應暫時離開壓力源頭,調理身心為先,避免陷進不能辭職或不能轉職的迷思中,加劇惡性循環。請謹記,選擇總在自己手中。

  工作順心與否很在乎個人管理工作之道。管理得宜,自然諸事稱心順利,壓力亦隨之減少。以下是另外一些人的對話,正正展示出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自己主宰人生的成果和欣喜:

「我辭職了!將會到澳洲Working Holiday,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份工已經做了6年,雖然很困身,但不打算轉工了,人工不錯麻!趁後生搏多一會吧!」

「我計劃轉到一些小型公司,人事應會簡單些,少些煩惱,較適合我吧!」

解開心結:想快樂的陷阱

  人人都想快樂,小儀也不例外。但在再次追尋快樂生活的過程中,小儀卻不自覺地跌進一個又一個的陷阱,得不到快樂之餘,更換來莫名的痛苦和無奈。

  與丈夫分開多年的小儀,獨自撫養幼小的兒子。她心底最渴望得到的快樂和價值就是能夠投入新的人際關係,好好教養兒子,一起愉快地生活。可惜,縱使小儀明白自己的想望,知道快樂的路徑,但她幾年來都鬱鬱不歡、逃避與人相處,無心工作,更無法與兒子好好相處,並且漸漸變得相當焦慮和抑鬱。

一個自找問題的腦袋

  原來小儀每次想追尋快樂的生活時,腦海就不期然會響起:怎樣面對別人知道自己與丈夫分開的事實?怎樣回應人談論家庭生活的話題?當想到自己的學歷不高,很自然就擔心工作和生活的現實問題。她更恐怕不能好好照顧漸漸長大的兒子,甚至連怎樣處理壞了的燈泡,也成了她的焦慮。當小儀不能自主的與這些思想糾纏時,她整個人就會變得緊張,甚至呼吸變促、心跳加劇、手震、眩暈、惡夢,失眠,心情亦會變得極之低落和沉重。這些身心反應令小儀不敢與人接觸,更令她無法專心照顧家庭和投入工作。

本性善良的焦慮和抑鬱

  人與生俱來就擁有一個本性善良的自我保護機制,它原是為了協助我們偵察、逃避和解決危難。可惜這個機制有時會為求帶我們立即離開不安的人與事而變得「不近人情」,甚至會使我們與渴想的快樂隔絕。

  小儀的問題,是她的自我保護機制啟動後,腦海就會不停的告訴她這裡有問題,那裡有危機,繼而產生令她焦慮的情緒。其實,焦慮和抑鬱是要令「曾經受傷者」盡快逃離危險不安的情境和感覺,目的是提醒當事人要「自我保護」。所以小儀就有告訴別人與丈夫分開的羞愧感,讓人知道單親家庭時的不自在感,照顧兒子成長的孤獨感和挫折感。雖然這些「感覺」是出自保護我們的機制,但卻也同時會成為我們的約束,使我們難以跨出一步。

糾纏於思想境界

  當小儀單單專注腦海中一個又一個負面的想法時,她開始相信這些想法就等於她真實的人生處境,甚至分辨不到這些思想只不過是一些「念頭」,而並非事實。有一段頗長的時間,小儀完全聽從和相信這些念頭和感覺去生活,她一次又一次的逃避,結果使自己與心底最渴望的生活絕緣。因為小儀過度投入這些想法,她多年來都遲疑不決,生活就在自我欺騙的想像中打滾。

容許與行動

  經過幾次的心理治療之後,小儀開始有意識地觀察由保護機制所產生的思想,她開始察覺那些「負面思想」出現的形式。小儀學習不再無止境地掙扎,因為這樣她將會把自己所有的精力花在與負面思想對抗,最後她只會再次失敗。所以小儀最終願意一步一步地學習「容許」這些思想的出現,容許由此而來的「實在」感受,但她卻學習「選擇」繼續做當下有意義的事情。

  小儀知道要過一個「價值導向」的生活,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持久的快樂。因此即使有負面思想和不安的感覺,她仍然與新朋友和新同事一起上茶樓,仍然與兒子參加親子班,仍然料理家務,仍然投入工作以賺取更多的收入,仍然……,這一切都源於她對重建生活的真正渴求。事實上,若要得到快樂,就要學習容許有不如意的經歷和感覺。為了要活出生命的價值,小儀最終學會與不安的念頭、心情和身體反應好好相處。她鼓起勇氣了結多年壓在心頭的疑慮,把家庭的問題坦白地告訴朋友和同事,更定期出席約會,並且享受關係中的滿足。雖然小儀的自我保護機制依然活躍,負面的感覺也經常出現腦海。但她已經明白和學會體諒它們存在的目的,並且持續為自己渴想的快樂生活而勇敢地向前走。

接納與價值導向治療

  在幫助小儀克服自我保護機制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由Hayes等學者主張的接納與價值導向治療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接納與價值導向治療」被稱為第三波的「認知行為理論」,其中的重要內涵就是:樂於接納和活出生命的價值。小儀在心理治療中所體會到的主要包括:

  1. 察覺自己的念頭和感覺而不執著,以「容許」來取代逃避、拒絕和抱怨;
  2. 重視「此時此刻」的生活,完全投入其中;
  3. 尋求「有價值的人生」 ;
  4. 持續採取「與自我價值相符」的有效行動。

  如果我們只顧控制和驅趕「懼怕的念頭和焦慮的感受」是不會使我們快樂的,反而會令我們陷入更深的懼怕與焦慮的感受。唯有當我們追求價值導向的生活,我們才不會將渴想得到的幸福拒於門外!

解開心結:正向的心理

  身體健康可以定期檢查,情緒健康又可否定期評估?保持心靈健康有甚麼秘訣?

正向心理學

  有一天,一位住院的病人問我:「身體病了,我找醫生幫忙。病醫好了, 醫生也會提醒我日後要好好保持身體健康,要定期作身體檢查,病向淺中醫。 那情緒呢?我如何得知自己的情緒是否健康呢?我又該怎樣保持心靈健康, 預防情緒病呢?」 對於身體健康的問題,我們自小就聽說:「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那保持心靈健康的蘋果又是甚麼呢?

  以往我們談到心理學,少不免讓人聯想到各種情緒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等等。心理學家也會在不同場合談到各種心理治療的成效,例如:認知行為治療法,敘事治療法等等。如果心靈真的生病了,我們或會知道怎樣尋醫,但預防往往勝於治療,我們怎樣才能保持心情開朗,心靈健康呢!

  談到心靈健康,不得不提到「正向心理學」。當年馬丁.沙利文博士提出,傳統的心理學太著重對「病態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忽略了對一般情緒健康的研究。沙利文博士因此推動「正向心理學」的發展,對快樂人生作多方面的探討,使心理學也朝着「正向」發展。

  要保持心靈健康,培養快樂的情緒,我們可以參考「正向心理學」的理論, 由三個問題著手:

  第一我們對過去感到滿足嗎?對將來有希望嗎?我們有否停下來細味現在種種生活的滋味呢?

  第二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或日常做的事有滿足感嗎?

  第三我們覺得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嗎?

小芬的故事

  如果你對以上三個問題都答「是」。恭喜你,因為你已經在「心靈健康」方面作了好好的準備。如果你還不太清楚自己的答案,不要馬上擔心,請看看以下小芬的故事,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小芬自小很疼她的家人,每個星期天也會和家人茶敘。 小芬也樂於助人, 讀書的時候常常參加義工團到老人院探訪。她成績優異,小時候作文「我的志願」就說要當醫生幫助病人,並且還和幾個好朋友約好了將來要考進醫科。怎料到了大學入學試期間,小芬的爸爸不幸癌病離世。小芬很傷心難過,影響了她的成績,因此考不上醫科而最後只能選上商科。畢業後,當上了會計工作。但小芬對她的工作並不喜歡,覺得一大堆數字很沉悶。當她和大多數的香港人一樣,每天營營役役的超時工作到晚上的時候,幾個好朋友卻都當了醫生,每天在醫院做著他們志願的工作。

  如果你是小芬,你會覺得不好意思,漸漸的減少了和這些朋友見面嗎?你會抱怨過去的不幸讓自己當不了醫生嗎?你還能對將來有期盼嗎?你能夠從煩厭的工作中找到滿足感嗎?你會覺得你的人生有意義嗎?相信這正是許許多多的「小芬」所面對的問題。

發現讓我們感恩的人和事

  對於爸爸在她入大學前離世,小芬沒有抱怨。她感恩那段時間自己能每天陪伴爸爸和媽媽,也感恩她的爸爸走得安詳。對於將來,她依然滿肚子大計。她沒有忘記自己希望幫助病人的志願,但她知道自己當不了醫生。但小芬卻經常跟當了醫生的朋友聯絡,並和她們計劃籌辦義工團到落後地區探訪。她知道自己的工作壓力大,所以每天花上30分鐘練習在公司課程學到的腹腔式呼吸,好讓自己停一停,鬆一鬆。

  雖然小芬的工作沒有給她帶來滿足感,但她喜歡幫助他人,所以她在工作中,仍然常常教導後來的同事,從扶助他人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工餘的時間,小芬更會運用她的專業知識替她的義工團籌務經費。由始至終,小芬都沒有放棄她幫助病人的理想。她運用自己樂於助人的性格,加上她商科的專業知識,從另一個途徑向著自己的理想出發。你說她的人生有意義嗎?

  如果你曾經對過去抱怨,對將來感到不安;如果你覺得你的工作沒有滿足感,人生也沒甚意義,你不妨細心再想想小芬的故事。如果你對自己的現況很滿意,也請你定期從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細心想一想以上的三個問題,替自己的心靈健康作好預備。

  最後,請你試試每晚睡覺前,記下至少一件讓你感恩的事情。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讓我們感恩的人和事,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

解開心結:提早退休,快樂無憂?

  「過往我一直希望工作至退休年紀,想不到現在要想想是否需要提早退休!」

  只有52歲的何老師,在小學任教接近30年,現時正為是否應該提早退休而感到煩惱。何老師眼見近年的教育改革令到不少同事心力交瘁,亦因為不少相熟的同事相繼離職或提早退休,令他也不期然的想及個人去留問題。

  「每天工作的時間往往超過12小時,除了教學和評估學生的表現之外,又要兼顧校內和校外的活動和比賽、還有家長教師會的參與和個人的持續進修。最近兩年,更要預備教育局的視學評估和學校35周年校慶的統籌,單是課堂後開會已是一個接一個,不少預備工作都要在假日回學校處理。每當我坐在電腦前不停打字,想起放棄了與太太和子女的家庭生活,不禁問自己營營役役地工作是否值得!我們做教師的,有時甚至取笑自己的工作時薪可能和最低工資差不多!」

  何老師像訴苦似的把心裡的抑壓一下子都說出來。今年年初,他因為感到暈眩和左邊手腳乏力而入院,經醫生診斷為輕微中風,令他想到必需轉變生活模式的迫切性,因此就更加慎重和認真地考慮是否應該提早退休。

  「自己過往十分投入工作,甚少顧及個人的健康,也沒有發展任何喜好。自從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太太不斷鼓勵我要注重健康生活,逐步放輕工作,改變生活作息習慣。」

  何老師責人之後又感到自責。一直患有高血壓及膽固醇問題的他,過往只靠藥物控制而甚少做運動和控制飲食,在住院期間更持續出現失眠和情緒低落的情況,後來經醫生轉介,來到我這裡接受臨床心理服務。這次是出院後與我談及中風後的適應,亦學習了一些減壓技巧。雖然是他主動討論是否提早退休的事,但他亦坦言對提早退休有不少顧慮。

  「我曾經問過一些提早退休的舊同事,當中有位女同事特別修讀不少插花課程,更前往台灣考獲證書,退休後就開班授徒。有些舊同事勸我要三思,他們深知我是個『工作狂』,一下子沒有工作在身未必能夠適應,況且我沒有嗜好,短期就十分過癮,但長時間無所事事,每一天怎樣過?所以我可能考慮轉為半職或代課老師。不過,校長正落力游說我多做幾年,但一想到自己的健康問題和家人的擔心就不知如何是好。」

  何老師的顧慮與不知如何決定的忐忑,正反映了不少提早退休人士的情況。若然你提早在50歲左右時退休,以目前香港人均壽命計算,將會有30至35年的「悠長假期」!我們不禁要問:「即使生活上的需要,如居住、醫療,一日三餐都不成問題,但如何打發這段時間呢?」過往西方研究指出一個人考慮是否提早退休是受到「推送與拉取」 (Push and Pull factors) 的因素所影響1。「推送因素」 (Push factors)是指一些負面因素的考慮,例如健康問題、欠缺工作滿足感和承受巨大工作壓力等;至於「拉取因素」 (Pull factors) 則是一些積極的考慮因素,例如發展個人興趣或是為了增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近年有研究提出九個提早退休的決定性因素,包括 1)健康惡化, 2)單身, 3)工作體力需求大, 4)工作壓力大, 5)工作滿足感低, 6)輪班工作,  7)同事支援不足, 8)缺乏上司讚賞和9)欠缺餘暇運動。2

  即使我們決定要提早退休,但如果退休生活沒有好好計劃,也有機會令人感到抑鬱和焦慮。美國心理治療師亞倫.伯氏登(Alan Bernstein)及財務策劃師約翰.積夫(John Trauth)撰寫了一本準備退休的書籍 (“Your Retirement, Your Way: Why It Takes More Than Money to Live Your Dream”)3, 他們指出工作給予人三項重要因素:包括生活規律 (Structure),社交圈子 (Community)和方向目標 (Purpose),即使是退休人士,生活中仍然需要建立上述三項因素,才能增加退休生活的快樂和滿足感。書中提及一些思考問題和建議,或許有助我們作好準備,無論是否提早退休,也能夠有更好的生活質素:

  1. 認識個人需要過往所注重的是甚麼?需要與甚麼人一起生活呢?有哪些需要得到滿足呢?
  2. 計劃未來遠景有哪些夢想尚未實現?希望會到哪裡旅遊?會做哪些運動?會花多少時間與親友一起?
  3. 與人分享未來可以與哪些親友分享退休大計?
  4. 穩健收入支持財政儲備能支持往後數十年的生活嗎?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完全滿足以上的條件,也不是必需要有了所有的條件才能退休,因為生活有無數的可能。但能夠多點準備一定比沒有準備會更好。


1  Shultz KS, Morton KR, Weckerle JR. (1998). The influence of push and pull factors on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early retirees’ retirement decision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3, 45–57.

2  Berg, TIK, Elders, LAM, Burdorf, A (2010). Influence of health and work on early retire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55(6), 576-583. 

3  Bernstein, A Trauth, J (2007). Your Retirement, Your Way: Why It Takes More Than Money to Live Your Dream. New York City: McGraw Hill.

解開心結:好好活下去!

  當一位媽媽得悉自己患上癌症,因害怕成為兒女的負擔,決定放棄所有治療,希望早日離世,不用忍受病痛的折磨,更不用成為別人的包袱。一位中年男士,因脊椎神經嚴重損害,下身癱瘓。 他一生從未遇過挫折,當知道餘生要靠輪椅代步時,感到絕望難過,不能承受這種「折磨」,便萌生自殺的念頭。

  在患病(尤指長期或晚期)過程中,部分的病者會出現較強烈的負面思想和情緒,甚至產生輕生的想法或行為。

唔想「累人累己」?

  若以為一死了之,便不用再負累家人,這是大錯特錯的! 病者的輕生,留給家人的不只是雙倍的哀痛,更是揮之不去的自責和內疚。 只要你是家庭成員,你的存在本身便能給予家人整整齊齊、穩妥的感覺。 不要輕易放棄能夠見證及陪伴兒女成長、結婚生子,與他們經歷同悲同喜的機會。研究調查指出,若有家人因自殺離世,他們會較一般人容易自尋短見。 為了愛自己的人,病者應肯定自己曾對家庭、社會所作出的貢獻,然後用坦然和感恩的心接受別人的幫助和關懷。

唔想成為「廢人」?

  不要讓病患成為你的全部,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病患,縱使生活受到一定的限制,嘗試有彈性地作出合理的調整,盡量讓自己做回能力範圍可完成的事情(如:進食、更衣)。不要放棄外出散步、品嘗美食、閱讀、看電視、與親友共聚、參與教會聚會等機會。

  盡量把握時間,實踐未完的心願,探望遠方的親友、旅行、把自己寶貴的技能或人生經驗傳給下一代,甚至花點心思製作禮物(如心意咭、相簿、錄影帶等),留給家人作為紀念。如體力許可,更可參與義務工作,化悲為喜成為生命鬥士!

  部分病者更在患病時反思人生,從而再次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生活反變得充實有意義。

作為病者,當你想放棄時…

  • 有自殺的念頭不等於你真的想死,極有可能只是一剎那的衝動,代表你當時感到極度痛苦或絕望而已!
  • 給自己一些空間及更多的時間,您想結束自己的生命不等於需要立刻行動,請把自殺的「念頭」與「行動」留些距離,先讓自己的心情穩定下來、並冷靜地分析利害。
  • 您此刻可能感到很沮喪或絕望,但請相信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如:積極尋求病痛的緣由和接受治療、學習如何處理病患引起的不適、等待有效的治療。
  • 要知道世上仍有關心您的人(家人、親友、教會、社會服務機構、醫護人員),願意聆聽和了解你、幫助你面對困難。

想盡快擺脫尋死的念頭,你可以:

  • 先讓自己遠離所有可以傷害自己的物件、利器或地點。
  • 把自己有尋死的想法告訴家人或信任的人,或打自殺求助熱線,緊急時立即打999或到急症室求助。
  • 想一些曾令你愉快的人、物、事情,細細回想那些良好的感覺,令自己的情緒平穩下來。
  • 不斷為自己打氣,注入正面思想,如:「我要努力活下去」,「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可以尋求幫助」,「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作為家屬,如何幫助病者…

  • 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照顧病者的責任,以減低病者的內疚感和被照顧的壓力。
  • 多留意病者的情緒,如病者有不尋常的行為舉動 (如:將心愛物件轉送他人,預備自殺工具)或說話(如:表達希望死去,與親友道別),家人應直接查問病者是否有自殺的念頭,鼓勵病者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向病者表達愛和關心,認定病者的存在價值,願意與病者一起面對困難,使病者感到被了解、尊重和關懷。 同時,家人應格外謹慎,避免讓病者接觸自殺工具,與及盡量不讓他獨處。

專業的介入

如若病者有自殺傾向,病者或其家屬應主動向醫護人員透露,按個別情況,安排社工、院牧、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為病者提供情緒支援、心理輔導或藥物治療。

解開心結:潔癖都是病?!

  「醫生,我唔明白我有甚麽問題,我覺得我只是比較注重清潔而已!為甚麽其他人總覺得我唔正常,有病的是他們呢!」聽着我面前的求診者帶點激動的對我說。於是我平靜的問他,「是嗎?容許我詳細問你的生活習慣嗎?你每次洗手用多少時間?」他的反應並不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嘩!這個問題有些難… 我會留在洗手盆洗到我覺得乾淨為止,其實我也不知道多久,每一次不知不覺就過了差不多半小時了!我都想快些,但總是覺得不夠清潔,要洗多幾遍我才覺得舒服。 」

  聽到這裡,其實我的心裡已經有個底,「那你除了洗手以外,沖涼又用多少時間呢?」「沖涼當然要更多的時間,但我為了不用花太多時間冲涼,唯有幾日才冲一次涼!」他似乎也有點察覺自己的情況有點過份。我當然要追問下去,「那麽每次用上多少時間呢?」他開始有點緊張了,「嗯,每次我想最少都要兩小時…」到這裡,我試圖讓他面對自己的問題,「一般人冲涼通常只花上15至20分,而你需要上兩小時,你是否有甚麼擔心呢?」最終我們摸到問題了,「就是害怕污漕呢!我總是覺得周圍都好污漕,好像你張枱,我覺得有好多病人觸摸過,不知道有沒有留下些細菌、病毒!我就是怕這些東西,所以我就要徹底清潔才可以安心。 」

  其實這個病人並不只是潔癖這麼簡單,他花在洗手、清潔的時間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他已經患上了「強迫思想症」。患上這病症的人,大多數都並不認同自己有病,就像以上個案的患者,他只覺得自已「比較注重清潔」,一定要洗、洗、洗,才令自己安樂而已。

並不只是潔癖這麼簡單

  「強迫思想症」通常分幾類:清潔類、檢查類、重複類、整齊類、收集類。以上的幾類主要明顯的行為表徵,是會花上比一般人多好幾倍的時間重重複複去做同一件事情,以減低自己的恐懼和擔心。而不同類別的「強迫思想症」有不同的恐懼和行為病徵。清潔類的患者,會擔心被物件或環境被「污染」,因此恐懼細菌、身體排泄物、病毒、化學物品……簡單來說,就是害怕「污漕」。因此他們會盡量避免接觸「污漕」的物件,或是用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清潔的功夫,以減少這些污染對他們的影響。嚴重的病患者甚至可能關閉自己在室內,封上所有的門窗以防止污染,又或花上每天多個小時去清潔環境和身體。

  檢查類的病人則會花上長時間重複檢查一些可以發生「大災難」的物件。檢查的東西通常是門鎖、窗、爐頭、或是自己的工作等等。他們會覺得如果不檢查多幾遍,就可能會發生火警、爆竊等不幸事件。但他們越是檢查,就越疑惑自己沒有檢查好,所以只好再來一遍,又再多一遍、一遍又一遍……於是他們又會花上大量的時間去重複檢查和肯定自己有沒有檢查好,檢查類的病患者甚至往往要花上數小時才可離開家門上街去。

  重複類的病者就是不斷重複做一些動作,這些動作可能是寫字、穿衣,數算數字。通常他們都會因為一些突然其來的恐怖思想而恐懼,例如死亡或褻瀆神明的思想。為了消除這些思想,他們會重複去做一些事情,直到那些恐怖思想停止。但是他們的奇怪思想和他們的重複行為可能並沒有甚麼邏輯關係。屬於整齊類的病者,則會著重每一樣物件都要安放或佈置在一個固定、對稱的位置,並且不可改。例如銀包、碗碟放在那個位,衣服要怎樣摺,怎樣放,都有一套規矩。要是稍微有一些偏離「標準」,他們便會花很多的時間去再放好那些東西。至於收集類的病患者,他們會收集一些沒有價值的東西,而且很難掉棄它們。那些收集的東西通常是報紙、膠袋、膠樽,甚至是廁紙。但這些雜物在收集類病患者眼中會被視為很重要的,他們總覺得有一天一定會有用的,所以不能丟掉它,以免將來有用時便沒有了。這些病患者通常會將他們的房子全堆滿這些雜物,以至連人行的地方都淹沒了。

盡早尋求專業治療

  「強迫思想症」不單影響病者本身的日常生活,亦會令病患者感到無助和困擾,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也會受因此而困擾和影響。若有類似的情況,最好盡早尋求專業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治療。治療「強迫思想症」主要分為藥物及心理治療,若是同時接受兩方面的治療,通常可以達到更好的成效。

  藥物治療一般以血清素再攝抑制劑或三環抗抑鬱素為主,而心理治療方面,認知行為治療是證實有療效的治療。心理學家會利用行為治療去幫助病患者接觸或面對令他們恐懼或擔心的東西,而同時減少和制止他們的重複和强迫性行為。至於思想方面,心理學家會幫助病者理解自已的恐懼和過份的擔心,從而使病者更有效和合理地處理焦慮。在治療「強迫思想症」的過程中,家人的參與和支持其實最重要,因為家人對病者的理解和在療程中的監察,對病程的進展擔起重要的協助作用。

解開心結:長痛不如短痛

  一次工業意外,讓王先生失去自信,終日留在家中發呆;一次交通意外,讓阿儀失去左腳踝,不想穿最愛的短裙,不能蹦跳追車,原來的生活姿采也漸漸褪色;一場午夜火災,讓明仔如驚弓之鳥,常擔心睡後的安全,以致難以入睡,偶爾淺睡卻惡夢連連。誰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創傷事件包括交通意外、工傷意外、軍事戰鬥、暴力襲擊、虐待及天災等。它們的特色都是對人的身體或生命造成重大威脅,亦可能引發一些心理反應及困擾。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心理反應:

1. 重複想起創傷事件的影像

  創傷事件的片段重複地在腦海中重現,這些片段可能包括事件的經過、救護的情況、有關人仕或自己的傷勢及住院經歷等。

2. 產生負面思想

  創傷事件可帶來教人感到不安的負面思想,例如:出外不安全、入睡後會很危險或自己不能平安地橫過馬路。

3. 避免接觸與創傷事件有關的事物

  例如交通意外後避免乘坐車輛或橫過馬路、工傷後避免回到出事地點,亦有些人會迴避有關或類似的新聞報導或涉及傷亡的消息等。

4. 表現強烈的情緒反應

  每個人的情緒反應都各有不同,常見的有驚慌、無助、悲傷、忿怒、暴躁或麻木抽離的感覺,這些不同的情緒反應,足以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或使人失去生活的樂趣。若果創傷事件涉及其他人仕傷亡,內疚自責的感覺亦可能出現。

5. 出現精神過敏的身心反應

  這些反應包括容易感到驚嚇、提心吊膽、處處提防、不能安睡、心跳、頭痛及胸口不適等。

6. 憂鬱的情緒反應

  除了感到不快外,亦可能會對以前喜歡做的事失去興趣、失眠、疲倦、沒有動力、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及無法集中精神等。

  經歷以上的心理反應,有些人會感到很不安、無助,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已經精神失常。原來大部分經歷創傷事件的人,都可能會出現這些反應,因為它們都是一般人面對危難時的正常反應。情形就好像割傷手指會流血一樣,流血的情形會令我們不安,但流血卻是割傷時常見及應有的反應。

  其實,要明白如何調節心理,我們亦可一窺生理創傷的復原過程。不小心割傷手指,要如何讓它復原呢﹖ 是否需要很努力的處理傷呢﹖似乎不是。患處會啟動一種自我修復的機制,自然愈合。心理的傷患,其實亦有自然復原的機制。

  一般來說,上述的心理反應大都是暫時性的,通常約維持一個月,隨著時間流逝或/及在適當處理後便會平伏過來。

  可是有一少部分人,像文章開首的三位主角,在創傷事件後的數周或數月內,會經歷嚴重的心理反應,這些反應可能會揮之不去及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這時他們便應尋求專業治療。很不幸地,很多創傷故事的主人翁,都因不願再面對及回憶相關的經歷而逃避求助。但是,我們應留意,常見於創傷事件後的創傷後壓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往往對醫療系統以致社會資源構成沉重的負擔。作為患者的親友或醫護人員,你可積極把握機會鼓勵他們求助,以便及早識別及治療,讓他們盡早重回正軌。

  面對如斯逆境,選擇面對,循序漸進的減少逃避,便是克勝心理創傷的竅門。在臨床的個案中,我遇過不少受助者,願意藉逐步面對創傷,將傷痛的時間縮短,且發掘到一種生命的新意義,亦為他們的生活注入新力量 —

  「我發覺原來我一直忽略了家人對我的關心,以後我要努力生活,報答他們。」

  「原來我比我想像中堅強。」

  「這生命是我失而復得的,我要再好好規劃我的生命,重訂各事物的優先次序。」

  「我看到自己的弱點,這使我更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

  其實越是逃避,相關的情緒徵狀就可能會越發增強及延續,亦令自己陷入長期的煎熬中。即使重回昔日光境是困難,展開新一頁亦不容易。但一步一步學習接受當下的自己、面對創傷經歷,長痛不如短痛,轉禍為福,我們是可以選擇的。

解開心結:少小抑鬱、輕視不得

  不少青少年踏入青春期都會有些時候表現得情緒化、脾氣暴躁、投閒置散,有時家長都會誤以為是一般的情緒低落及青春期的反叛行為。然而,如果孩子長時間都表現得情緒很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經常投訴身體不適卻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患上抑鬱症。抑鬱症的病人有一種扭曲了的負面想法:容易掉進一個負面情緒、想法及行為的惡性循環。如果青少年有傷害自己或自殺的傾向以及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響,就必需尋求專業意見。

  青少年抑鬱症的表徵跟成年人相近,家長可在以下多方面去留意子女有否出現情緒困擾,如感到抑鬱、無緣無故鬧情緒、沮喪、表現過份擔憂;在思維上充滿負面的想法,如感到前路很絕望、覺得自己成為別人的包袱、失去自信、感到不公平、覺得自己很不受歡迎、被排斥、自己一無是處,所有做的事都是錯的、生命沒有意義或價值、不合理的內疚和自責及自殺的念頭;行為上表現得不能集中精神或冷靜思考、對事物和活動提不起勁、做事急躁、行動緩慢、沒有朝氣、自我隔離及逃避社交活動;在身體方面,食慾突然增加或減少、睡得過多或失眠、早醒卻不能再入睡、容易感到疲勞乏力、以及找不到原由的身體痛楚如頭痛、肚痛、心口不適等。

  除了以上徵狀,抑鬱的青少年亦可能同時出現其他問題,包括焦慮、行為問題、進食失調或濫用藥物等。

成因

  抑鬱症的成因相當複雜,一般涉及先天遺傳、生理、心理、環境因素及生活壓力。我們無法改變先天的因素,但我們可以盡量改善其他的因素以減低患抑鬱症的機會,例如學習處理生活上的壓力。然而,也有些情況,抑鬱症的出現並無明顯原因。

青少年的壓力來源

  1. 突發事件:人生各種打擊及不幸遭遇,如失去至親、好友、永久的身體創傷、診斷有絕症或嚴重疾病等,令青少年人剎時間不能適應及接受而帶來情緒困擾。
  2. 家庭關係:香港有不少雙職的父母,由於工作的關係,很多時都把孩子交到外傭或其他親戚朋友照顧。有些甚至在幼兒期長時間在別人的家中託管,令致與父母關係疏離,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而近年離婚個案不斷上升,製造了不少破碎家庭,令孩子感到不安,缺乏安全感或感到被遺棄。
  3. 人際關係:青少年期是建立社交關係的重要階段,一般都很著重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形象及地位。他們心理上需要朋友的接納和認同。當他們感到不被朋輩接受,往往會感到不快和沮喪。
  4. 學業:本港家長一般對孩子的學業成績非常注重,很多初小的孩子已經天天「進補」,放學後再返補習社,空閒及休息的時間不多。再加上連綿不絕的功課、課外活動、其他學習經歷與考試都令學生普遍感到沉重的壓力。
  5. 發展階段的轉變:青春期心理及生理轉變的適應,由一個事事可以依賴父母照顧的孩子漸漸要變成一個獨立思考的年青人,要為自己的將來努力和打算,尋找自己的方向。他們亦開始探索人生意義,確立自我的形象和價值觀,在這過程中可能會感到迷失。

治療

  1. 藥物:對於情況嚴重的個案,必須尋求精神科醫生的醫治,醫生會因應青少年的病情而決定是否需要藥物治療。
  2. 心理治療:對於青少年及較輕微抑鬱症 ,現時一線的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這治療方法幫助青少年改變導致抑鬱情緒的想法和行為。除此之外,人際關係治療和家庭治療都是經常採用的治療方法。

預防

  其實,預防勝於治療,自小應養成積極人生觀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定時的作息時間、運動的習慣、有益身心的消閒活動和興趣。參與社團服務、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掌握解決困難及社交技巧等,都可令青少年身心健康、生活充實、變得有自信及增強抗逆能力,並可減低患抑鬱症的機會。

  面對青少年抑鬱情緒,父母要多點耐性去聆聽孩子的心聲和觀察他們的需要,不要誤以為他們懶散、詐病、玩對抗、逃避現實、無心向學;反而要多花時間去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想法。

解開心結:「迫」得及待

  當上診所護士的明心,每次派藥時,便會如臨大敵。明心每次想到派錯藥的後果時,就心緒不寧,不能肯定自己有否把藥物錯配給其他病人。藥名對了又對,藥物數目數了又數,病人身份看了又看,派藥過程回想又回想,這把短短幾分鐘的工作拖長了不少。同事的白眼,病人的不耐煩,明心通通看在眼裡。可惜明心越心急,就越怕自己會出錯,覆查的迫切感也越大—明心的心也更疑惑了。最近看見報章上藥物出錯以致病人死亡的報導後,明心每天下班後更禁不住重複回想每次派藥過程才能安心入睡。

  寶儀是一個全職媽媽,每天全心全意照顧她那對兩歲多的孖仔。這對寶貝踏入兩歲後,自主性大了,稍稍不合心意便大發脾氣,令到寶儀心力交瘁。有一天,當寶儀在切水果時,兩個寶貝又在大叫大嚷。寶儀的腦海閃過一個血淋淋的畫面,她頓時把手上的水果刀放下,生怕自己會失控傷害自己的孩子。漸漸,寶儀不能接觸任何利器,避免閱讀有關小童受傷的新聞, 以吉利的字句去蓋過不祥的想法。最近,她更開始避開任何與「死」有關或相同發音的東西。例如寶儀不會在星期四外出,或者她不會買四個橙。

  阿忠為了能準時上班,每天早上要提早兩個小時起床。因為要順利離開家門,他必須要過五關斬六將。無論電制、插頭、水龍頭、灶頭、窗戶、櫃門、大門、鐵閘,他一概不能放過,都要一絲不苟地檢查。曾經有一次,阿忠檢查大門的狼狽相給鄰居看見,他為免尷尬只好立即離開。結果心中的不安難纏得令他要折返再重新檢查,因此上班更加「遲大到」。

  以上幾個個案,雖然表癥各異,但同樣都受強迫症困擾。強迫症屬於焦慮症候群中的一種,每一百個人便約有一至二人患有此病。患者持續被厭惡的思想或念頭纏繞或已建立一些重複的習慣去抗衡,並影響正常生活的運作。患者當中,尤以檢查癖和潔癖者佔大多數。患者往往被自己的念頭痛苦折磨,亦由於非理性的強迫行為而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瘋了。

  其實厭惡的思想或念頭本身不是病態,任何人腦海中都時有出現。不過強迫症患者傾向過度演繹這些念頭的含意(例如:寶儀相信自己是一個品性殘暴的母親,會失控傷害孩子)和危險性(例如:阿忠認為如果沒有鎖好窗戶,一旦火種從隙縫中攝入家中,必掀起火災,生靈塗炭,自己便是殺人兇手。 )。一旦產生如此危險的推斷,患者為免心緒不寧,必然盡量對這些想法避之則吉,甚至加以抑制。避無可避,便以不同的方法去「化解」(例如:寶儀想到用數目字三,取其諧音「生」來蓋過四字的不祥。 )可惜,强迫思想就如放高利貸的惡霸,患者的屈服或強迫行為只會令「它」益發得意、貪得無厭。抑制思想可以帶來短期的安寧,卻會導致強迫念頭的長期滋長。強迫的行為可以帶來即時的紓緩,卻造成誤解,認為強迫行為是保平安的不二法門。如此一來,患者的無助只有與日俱增,直到強迫行為加劇,霸佔所有生活空間。

  要奪回生活的主權,不讓強迫思想肆虐,就必須在認知與行為範籌雙管齊下。許多患者以為只要明白強迫症的底蘊和修正思想的偏差便會痊癒。只停滯於認知的矯正,治療只會流於空談,出現「我明白,不過仲係驚」的現象。認知矯正只是第一步,必須配合行為實驗才會達到治療果效。行為實驗是因應患者的認知偏差而設計的個人化經歷驗證。患者與臨床心理學家針對個別認知偏差而一同驗證其真確性。例如患者認為她必須要重複確定水龍頭關好才入睡,否則全家會被水浸沒,一無所有。可行的行為實驗包括減少或甚至禁止患者檢查水龍頭去驗證其擔憂之真確性。因此,行為實驗要求患者真正赤手空拳(即放棄所有逃避或化解的方法)去面對所畏懼的思想或情況,才能真正體會和確認認知的偏差,打通「任篤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