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想快樂的陷阱

  人人都想快樂,小儀也不例外。但在再次追尋快樂生活的過程中,小儀卻不自覺地跌進一個又一個的陷阱,得不到快樂之餘,更換來莫名的痛苦和無奈。

  與丈夫分開多年的小儀,獨自撫養幼小的兒子。她心底最渴望得到的快樂和價值就是能夠投入新的人際關係,好好教養兒子,一起愉快地生活。可惜,縱使小儀明白自己的想望,知道快樂的路徑,但她幾年來都鬱鬱不歡、逃避與人相處,無心工作,更無法與兒子好好相處,並且漸漸變得相當焦慮和抑鬱。

一個自找問題的腦袋

  原來小儀每次想追尋快樂的生活時,腦海就不期然會響起:怎樣面對別人知道自己與丈夫分開的事實?怎樣回應人談論家庭生活的話題?當想到自己的學歷不高,很自然就擔心工作和生活的現實問題。她更恐怕不能好好照顧漸漸長大的兒子,甚至連怎樣處理壞了的燈泡,也成了她的焦慮。當小儀不能自主的與這些思想糾纏時,她整個人就會變得緊張,甚至呼吸變促、心跳加劇、手震、眩暈、惡夢,失眠,心情亦會變得極之低落和沉重。這些身心反應令小儀不敢與人接觸,更令她無法專心照顧家庭和投入工作。

本性善良的焦慮和抑鬱

  人與生俱來就擁有一個本性善良的自我保護機制,它原是為了協助我們偵察、逃避和解決危難。可惜這個機制有時會為求帶我們立即離開不安的人與事而變得「不近人情」,甚至會使我們與渴想的快樂隔絕。

  小儀的問題,是她的自我保護機制啟動後,腦海就會不停的告訴她這裡有問題,那裡有危機,繼而產生令她焦慮的情緒。其實,焦慮和抑鬱是要令「曾經受傷者」盡快逃離危險不安的情境和感覺,目的是提醒當事人要「自我保護」。所以小儀就有告訴別人與丈夫分開的羞愧感,讓人知道單親家庭時的不自在感,照顧兒子成長的孤獨感和挫折感。雖然這些「感覺」是出自保護我們的機制,但卻也同時會成為我們的約束,使我們難以跨出一步。

糾纏於思想境界

  當小儀單單專注腦海中一個又一個負面的想法時,她開始相信這些想法就等於她真實的人生處境,甚至分辨不到這些思想只不過是一些「念頭」,而並非事實。有一段頗長的時間,小儀完全聽從和相信這些念頭和感覺去生活,她一次又一次的逃避,結果使自己與心底最渴望的生活絕緣。因為小儀過度投入這些想法,她多年來都遲疑不決,生活就在自我欺騙的想像中打滾。

容許與行動

  經過幾次的心理治療之後,小儀開始有意識地觀察由保護機制所產生的思想,她開始察覺那些「負面思想」出現的形式。小儀學習不再無止境地掙扎,因為這樣她將會把自己所有的精力花在與負面思想對抗,最後她只會再次失敗。所以小儀最終願意一步一步地學習「容許」這些思想的出現,容許由此而來的「實在」感受,但她卻學習「選擇」繼續做當下有意義的事情。

  小儀知道要過一個「價值導向」的生活,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持久的快樂。因此即使有負面思想和不安的感覺,她仍然與新朋友和新同事一起上茶樓,仍然與兒子參加親子班,仍然料理家務,仍然投入工作以賺取更多的收入,仍然……,這一切都源於她對重建生活的真正渴求。事實上,若要得到快樂,就要學習容許有不如意的經歷和感覺。為了要活出生命的價值,小儀最終學會與不安的念頭、心情和身體反應好好相處。她鼓起勇氣了結多年壓在心頭的疑慮,把家庭的問題坦白地告訴朋友和同事,更定期出席約會,並且享受關係中的滿足。雖然小儀的自我保護機制依然活躍,負面的感覺也經常出現腦海。但她已經明白和學會體諒它們存在的目的,並且持續為自己渴想的快樂生活而勇敢地向前走。

接納與價值導向治療

  在幫助小儀克服自我保護機制的過程中,我們運用了由Hayes等學者主張的接納與價值導向治療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接納與價值導向治療」被稱為第三波的「認知行為理論」,其中的重要內涵就是:樂於接納和活出生命的價值。小儀在心理治療中所體會到的主要包括:

  1. 察覺自己的念頭和感覺而不執著,以「容許」來取代逃避、拒絕和抱怨;
  2. 重視「此時此刻」的生活,完全投入其中;
  3. 尋求「有價值的人生」 ;
  4. 持續採取「與自我價值相符」的有效行動。

  如果我們只顧控制和驅趕「懼怕的念頭和焦慮的感受」是不會使我們快樂的,反而會令我們陷入更深的懼怕與焦慮的感受。唯有當我們追求價值導向的生活,我們才不會將渴想得到的幸福拒於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