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述:生命戰士:黃建明醫生

醫生的職責是醫人治病,但當醫生成為病人時,醫生又怎樣面對呢?這正是黃建明醫生的真實境況。黃醫生於2008年被證實患上大腸癌第三期,擴散到淋巴腺,尋求醫治及經歷三次復發。面對兇惡的疾病,身體受盡折磨,今天他仍是抱著生命的盼望迎接疾病的挑戰;透過專訪,讓我們看見這位每天面對死亡威嚇而不懼死亡的病人,及每天迎接新生命來臨的婦產科醫生的生命故事。

******************************************************************************************************

  昔日黃建明醫生很喜歡病理學,因可以說出病的根源,找出病的真相,故畢業後黃醫生當了兩年法醫,後來轉投婦產科。從昔日在贊育醫學生時代「接仔」的開心日子,到現在見證著小生命誕生的喜悅,這位執業婦產科醫生,行醫至今已接近40年了。

  從醫學院畢業,到結婚建立家庭,工作又一切順利,可說是盡如人意!可惜厄運於2008年臨到他,因他被證實患上癌病,手術後經歷前後三次復發…因病情反覆,治療期間黃醫生更要先後停止工作,休息治病。除了神蹟出現,他深知道康復無望…再者,黃醫生認為求神蹟醫治,乃屬自私的祈禱。他認為神施行神蹟,是給那些要看見神蹟才信的人,他卻不需要神蹟來改變他對神的信心,所以他沒有為自己可以得到神蹟醫治而禱告。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要跟時間競賽的時候,他會作甚麼?黃醫生趁著身體還有力氣,他第一件事就是探訪移民加國已20年未得相見的二哥,手足之情,可想而知!其次,作父親的黃醫生也分別探望身在澳洲及英國讀書的子女,愛子女之切,洋溢無遺!探望自己的親人,固然是人之常情,但黃醫生卻於第三次復發及治療後,前往中國四川北川落鄉授課(為期一周)。「趁著身體還可以,要做一件渴望已久的服侍。」否則他會帶著遺憾離開……

  因癌細胞已擴散,導致肝和腹膜脹大,身體疼痛。疾病折磨已令黃醫生進食有點困難。當時他認為繼續醫治只會增添身體受苦的時間,加上他覺得已完成在世的責任,故他想過停止藥物治療,推掉不試新藥。後來黃醫生祈禱尋求神的心意,發覺這不是神的意思,也得到家人支持及病人的鼓勵,他最後決定繼續接受新藥治療。今天黃醫生常常掛著嘴邊「我會做到死為止」,所以除了回自己診所外,他仍舊到工聯會應診,為要幫助一班低下階層的市民,23年來,風雨不改。黃醫生回望過去的人生,深信是神給他 「醫生」這個身分,所以他繼續堅守崗位,盡心盡力醫人治病。他說要活下去、幹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

  當問及這惡疾帶給他有甚麼影響(或啟發)時,想不到這位抗癌勇士只是淡淡然說出身體上的折磨令生活受到影響;令人驚訝的是他以「因禍得福」來形容箇中經歷,因這個病剎停了他為工作忙得天昏地暗的日子,更想不到這個病,拉近了他和家人的關係,讓他可以安靜下來思想人生問題,與主的關係更親密,從主那裡得著力量。黃醫生更以堅定不移的信心,導出一段感人肺腑的分享:「晴天雨天都是天父所賜,其實你發覺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也會同時發覺神就越在你身邊,與你一起。縱然天父容許這病在我身上,但祂有獨特的計劃,祂不會讓我跌進深淵,我更發現每個禱告祂都垂聽。這些經歷,讓我明白患病不是我最大的痛苦,離開神才是最大最大的痛苦!我縱然在患難當中,天父沒有一刻放棄我,他一直與我同行!」

  問到黃醫生生命中最大的轉捩點是甚麼?還以為答案必定是患病,他卻安然道出他一生唯一的轉捩點,就是信主!有了信仰,不管環境如何,看事情就有了不同的眼光和價值取向。

訪問隨想: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的階段,當人置身其中的時候,又會怎樣面對呢?抗癌七年的黃建明醫生,沒有選擇埋怨和逃避,這位生命戰士反而積極面對治療及好好活出每一天,堅守他做醫生的使命,繼續服侍病人,用生命活出他的信仰。

(編按:上述訪問於2015年6月進行,黃醫生於8月安息主懷。 )

本文按《守護生命的使者》廣播內容編寫,原稿版權屬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重溫廣播內容,請登上:www.cmdf.org.hk/pages/sharing/broadcasting

 

澄心款款:自我認識——由反思開始

我們都是世界的小蟲,但我相信自己是一隻會發光的螢火蟲。   ~ 邱吉爾

  自我認識是一個很多人都會感興趣的題目。因此,我們在報章或雜誌都不難看到一些性格測試的小專欄。記得在教授性格學的課堂(如九型性格,MBTI等)時,同學們最喜歡問的問題是:「博士,請問我是屬於甚麼類型?我是怎樣的……?」這是個相當難答的問題。因為怎能一看便能斷定別人、分析別人呢?所以我只好回答及反問說:「你自己認為呢?其實我和你相識只有數小時,而你認識自己卻已數十年了!」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弔詭的謎語:有一隻人面獅身,背上有一雙翅膀的怪物,站在海邊的懸崖上,每個經過的人都一定要回答牠一條問題,答錯了就會把他吃掉。那條問題是:「世界上有甚麼生物起初是四條腿爬行,慢慢變成兩條腿走路,而最後是三條腿的?」有無數的人因答不出正確的答案而慘被吃掉。到最後有一位巨人天神終於猜中了。答案就是:「人」。然後那怪物就消失了。

  這古老的謎語在西方的哲學和文學上一直佔有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這故事讓我們思考到人還沒有在認識自己之前,就好像野獸一樣爬行;認識到自己之後,雙手就可以被解放出來直立行走,然後鼎天立地;到人生晚年時,還可以憑著經驗和智慧繼續前行。「認識自己」可說是終生學習的課題,在人生的歷程中,我們需要在不同的階段,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努力認識自己。

  追求自我認識是人類普遍的現象。當我們愈了解自己就愈能減少錯誤,減少人云亦云,進而更快尋找到合適自己的人生方向。我們在成長路上,不論或早或遲,都會明白別人走的路未必一定合適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尋找合適自己的路向,才能減少走冤枉路。

  認識自己,首先要從反思開始 — 「專注自己心中所想」。但是我們如何專注自己心中所想?那就要開始留意我們自己的內心對話,留意自己最常跟自己說甚麼。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對話會一點一滴的塑造我們的自我形象。從大量研究發現,靜坐是最佳的方法之一。安靜使人能夠提高集中能力,而無論學習與思維,均需要人集中精神。因為集中才能輸入資訊,有足夠的資訊才能進行學習與反思。

  如果當你有空閒的時候(或是自己創造一些空閒時間),大約10分鐘,利用這段時間,把你的眼睛閉上,挑選一幅特別的圖片或身處一個舒適的環境,如瀑布、海邊、大樹下…然後努力全神注視它。如果有其它的事情進來打擾,你要平和的把它們擱置一旁。每天這樣做一、兩次,就可讓你的大腦達到一種放鬆的安靜感覺。當我們有這種放鬆安靜的感覺後,便能將這種安靜的感覺帶到日常生活當中,並在生活中多加留意自己跟自己所說的話(即自我對話),從而更加了解自己心中所感、所想,並達到認識自己的最終目的。清楚了解自己的人,可以在人生的路途上更易發揮自己,減少無謂的虛耗,不但為自己、甚至為別人的生命發光發熱。

澄心款款:同出一舌

很久以前聽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叫舌頭的故事。話說從前有一個國王,他很喜歡新奇的事物。有一天,他召了各大臣前來,命令他們找出天下間最美好同時又最醜惡的東西,並做成一道菜來給他吃。大臣們都十分苦惱。過了幾天,國王將各大臣召到殿中,並問他們想好了沒有?⋯⋯

  有沒有想過,人是怎樣思想的呢?又或是我們的思想過程是怎樣的?我們每天都在思想,同時又希望知道別人如何思想,甚至有些人更希望改變他人的思想。那麼,究竟甚麼是思想呢?

每句語言都有自己的思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語言」。語言往往承載了人的思想,而思想其實是一個「自問自答」的過程。我們會從別人的說話去理解對方的想法。我們如果希望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應留意自己跟自己說甚麼。以下一些例子正好表達了兩種不同的自語(自我對話)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我做不到  我有什麼欠缺的呢
 那麼難,我放棄  還有甚麼需要學習才可解決這個難題
 實在太困難了  我需要更多的心思氣力來把它完成
 我不能做得更好   如果努力嘗試可以做得好
 我不明白  我可以鍛煉我的腦袋
 做錯了   錯誤帶來學習

  不同的說法帶來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帶來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行動最終帶來不同的結果。

換了說法 別有洞天

  如果換了不同的說法,就能帶來不同的想法; 那麼,透過不同的說法, 一方面可以肯定說話者的正面動機, 另一方面又可以幫助對方擴闊及豐富內心世界, 從而把一些限制性的信念或懷疑的態度, 轉化為開放或更有效的信念。

  以下我們看看如何運用不同的說法來改變對方的思想:

「治療過程太辛苦了,好想死,好想放棄!」

  1. 動機—用正面動機回應對方,例如:「你這樣說,其實很關注家人對你的擔心。」
  2. 重新定義— 把句子中一些字眼以新的字眼來取替,例如:「是的,當我們辛苦的時候,很多時都會有一些不顧後果的念頭湧上來,不是嗎?」
  3. 後果— 引導當事人將注意力轉移到正面信念的果效,例如:「當我們有自殺的念頭時,是時候細想一下生命的重要性。」
  4. 比喻/隱喻— 通過比喻/隱喻幫助對方,例如:「聽說你過去都經歷過一些十分辛苦的日子, 但都被你一一跨過。 現在的辛苦你必定能夠跨過,人生有時需要經歷先苦後甜。」
  5. 另一個結果—從信念所指向的目標或意義中跳出來, 轉換成為另一個目標,例如:「辛苦的治療希望可以帶來康復。」
  6. 向下歸類— 將句子的元素分拆為更少部分,例如:「你說得對,治療的過程有部份真的是很辛苦的。」
  7. 向上歸類— 將句子一般向上歸類,成為一個更大的類別,從而產生一個新的角度或充實的理解角度,例如: 「所有治療過程都有辛苦的一面。」

所以我們下次可以嘗試這樣回應:

  「是的,當我們辛苦的時候, 往往會有一些不顧後果的念頭湧上來, 不是嗎?你說得對,有部分的治療過程真是很辛苦的。所有治療過程都有辛苦的一面。 辛苦的治療希望可以帶來康復的。聽說你過去都經歷過一些十分辛苦的日子,但都被你一一跨過。 現在的辛苦你必定能夠跨過,有時人生需要經歷先苦後甜。當我們有自殺的念頭時,是時候讓我們細想一下生命的重要性。你這樣說,其實很關注家人對你的擔心。(然後再安慰對方並解釋康復是個過程,當中出現負面的思想是人之常情。 並讓她看見一些正面的思想和感受。)」

  以上說明了,透過不同的 「說話技巧」 可以讓對方脫離 「問題導向」,而用 「結果導向」 或「回應導向」去重整自身的思想。 換了不同的說法, 慢慢就換了內心的想法。 從「死路一條」換成「別有洞天」。

  正當各大臣「你眼望我眼」的時候,朝中最聰明的大臣,站出來吩咐他府上的廚師,為皇上獻上一味「五香牛舌」。國王看了看, 不明其所以,就問其因由。大臣解釋,皇上要的是天下間最美好同時又最醜惡的東西。所以微臣特意為皇上獻上這一道菜。原因很簡單,舌頭可以說出美麗而動聽的故事,講出安慰人的說話,也可以用來鼓勵人,所以舌頭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國王聽了點點頭,但仍有點不明白,問為何又是最醜惡的東西呢?大臣繼續解釋說, 舌頭可以說謊,捏造是非,謠言惑眾,可以說出惡毒批評的話語,又可以製造爭端與挑釁,所以又是最醜惡的東西 。

讓我們能夠善用舌頭說出安慰和建立別人的說話。

澄心款款:從發問帶來聆聽,從聆聽帶來關心

  現代人講求速度,解決每樣事情都要「速成方案」。所以當我們談話時,往往很快就會幫對方定了案。表面上好像把事情解決了,但實際上卻未能真正針對問題。這是因為我們還未有好好「聆聽」對方的心底話。

  要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就要細嚼他們的說話。真正的「對話」,就是當彼此交流時,留意當下的體驗過程。現代人喜歡刺激和新奇事物,很容易會對平日的家常事顯得毫無感覺。「對話」其實是一分慢慢培養出來的情操,讓我們重拾心靈的敏銳,重拾對生命應有的體驗能力,細嚼彼此話語中的訊息。

  當我們成長了一段時間後,都會在某些知識領域上逐漸豐富起來。故此我們在談論這些話題時會不知不覺有了先入為主的立場,而這種帶有立場的語言往往容易帶來衝突,輕則沒有支持對方,重則可能傷及彼此的關係。

  其實在關心對方之前,必先有足夠的聆聽。「發問」是一個幫助我們聆聽的工具,所以在聆聽過程中需要有適當的發問。

1) 靜靜地聽

  要讓自己先停止發言,讓對方說話,並且靜心地聆聽。要在每次提問後稍作停頓,好讓對方有時間思索。不可連續發問,使對方透不過氣。要靜靜地聽,不單言語之間,也包括身體姿態和表達態度。這樣才會使對方感到安全,安心地繼續說下去。

2) 清潔地聽

  首先是關掉自己的腦袋,不作任何的預想,進入不知道(not knowing)的狀態。然後在接收對方話語的時候,實行六個 「不」政策 :

  1. 不增加
  2. 不減少
  3. 不修飾
  4. 不演繹
  5. 不批判
  6. 不分析

  唯有清清潔潔地聆聽對方,才能在沒有刪減及扭曲下,完完整整的聽到對方想說的話。

3) 專心地聽

  當我們一旦提出問題後 (提問題的方法將於下面探討),就應專注地聽,並完全貫徹地聽。不單要聽對方的表面說話,更要細心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臉部表情、姿勢或含糊字句;而且專注於對方說話時的語氣和態度,從而聽到對方藏於內心的弦外之音。

4) 中立地聽

  我們聆聽時要相信對方所說的話。雖然要做到完全相信對方有時是有難度的,但切勿裝扮相信。若我們不相信對方說話的內容,往往很容易就會作出批判性的反應。如果我們要聽得中立,就必須接受對方說話的內容。其實接受不等於贊同,不管對方的想法與你有多大的不同,也與對方站在相同的觀點,不要因此而作出批判,否則只會使對方引出自我防衛機制,增加溝通困難。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透過開放式和沒有立場的提問,展示你尊重他們的看法。這是說,我們的發問是要沒有立場的,又或是沒有引導性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1. 還有呢?
  2. 還有甚麼可能?
  3. 可以講多一些來聽聽?

  善用這些有意義的提問,可有助理解,澄清和支持。

  切記我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逐字的聽,不要急,出現冷場時也不要感到不安,只是因為對方正在思考而已。由於說話是相當個人化的,即使你和對方說完全相同的話,其意義也絕不一樣。加上說話的意義也是具有時間性的,就算你自己在不同時間發出同一個訊息,也可以代表著不同的含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話方式,你、我、他都有各自的說話方式。如果我們聽得不清楚,對話就很容易不自覺地帶來彼此的抗拒和批評。所以只有先聆聽,才能營造一個沒有批評的談話環境,讓彼此盡訴心中情。

  其實,要追求說話的藝術,往往不是要說得多,而是要聽得多,說得少。最後和大家分享聖經中的語言藝術: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讓我們都能從聆聽中說出關心和祝福的話語。

澄心款款:向高處想 向高處行

「縱使我們搜索枯腸去尋找解決方法,但只用相同的想法去處理,問題還是解決不了的。」
~愛因斯坦

  每人都會面對困難,也有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式。雖然年紀和經驗往往有助解決難題,但有時難免感到束手無策。以下和大家介紹一種處理問題的另類方法 —— 理解層次(Logical Levels)。

何謂理解層次?

  理解層次是由著名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Gregory Bateson發展出來,後由Robert Dilts在1991年整理及發表。

  理解層次是指我們大腦處理事情的一種邏輯推理,故此亦稱為邏輯層次或身分層次。理解層次將問題分成六個不同的層次,由低至高,分別為環境、行為、能力、信念價值、身分及精神層次。六個層次是相互影響的,較高的層次會決定或影響較低的層次。理解層次是一套用以解釋事情的模式,將不同問題放在不同層次裡,從而明白當事人的困擾所在,然後找出解決方法。運用理解層次並非幫助我們做決定,而是幫我們在做決定以後如何去面對和處理各種的困難。

以下是不同層次所包含的範圍

  1. 環境(Environment):所有身外的東西,包括人、財、技、時、地等情況和條件。
  2. 行為(Behavior):能力的實際表達,如:我要做甚麼?沒有做甚麼?在當前環境中,實際做了甚麼?
  3. 能力(Capability):我有多少能力?我有多少選擇?
  4. 信念、價值(Beliefs and Values):為配合上述身分,我需要一套怎樣的價值和信念,用作衡量生活裡的每件事和每個選擇?
  5. 身分(Identity):我是誰?我與別人的關係,我打算以怎樣的身分去實現人生意義?
  6. 精神層次(Spirituality):我活在世上的意義,我的信仰,我與世界的關係,我公司或所屬組織在世上的意義是甚麼?

  由環境到能力的低三層,是我們每天都有意識接觸到的,一般來說都是由意識所主導;而信念、價值到精神的高三層,則是在我們日常活動中,很少留意的領域,所以往往會被忽略了。然而,在我們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由這高三層所主宰。它們是由潛意識所控制,所以很難說得清楚,卻是人生成敗得失之決定因素。

  由此可見,環境至能力的低三層,只不過是高三層的反射或在現實生活中的表徵而已。個人的最高(或者最深的)境界則在身分層次。一般情況下的問題,我們只需用到理解層次中的頭五層就可解決。問題結晶在越低的層次,就越容易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多與環境及行為層次有關,當問題發生在信念或身分層次時,要解決就顯得困難多了。通常一個低層次的難題,容易在更高的層次裡找到解決方法。反過來說,一個高層次的難題,用一個較低層次的解決方法,就難以成效。

  再次強調,理解層次不是用來幫助我們決定事情,而是幫助我們如何獲取更大的力量去面對我們所作的決定。

  例如當一個病人要面對決定去做化療與否的時候,理解層次如何發揮其功效?決定做化療與否是在哪個層次?讓我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定義,這可能是一個環境又或是行為層次的問題。

  病人所遇到的困難,很多時候並非做還是不做,而是身心不一致,又或是家人如何支持他一同去面對所作出的決定。

例子一:治療(病人知道要做但又沒有膽量或能力去面對)

  我們可以在身分層次去思考這個問題,並假設病人知道接受治療是好的,卻又沒有膽量或能力去面對。當思考身分的層次時,由於大部分訊息都是由潛意識層次浮現上來的,未必能用文字或話語來表達。我們可以嘗試幫助病人實現自我的角色和身份,例如他是某人的子女或是某人的父母。當病人想起他的至親或至愛的人時,他會有多點力量面對問題,而這股力量會幫助他更有膽量或能力去跨過難關。

例子二:不治療(家人如何支持他一同去面對所作出的決定)

  讓我們假設家人一般都會鼓勵病人接受治療,但若到最後病人決定終止治療的時候,家人又如何面對呢?家人要面對的首先是自己而不是病人,很多時候家人鼓勵病人接受治療是不希望失去家人,因為失去至親是痛苦的。但可能沒有想到漫長的治療對病人來說更是痛苦。雖然家人理性上知道不治療可能是對病人最好,但感情上卻又捨不得。當思考身分的層次時,或會想到不希望至親受到痛苦,那就尊重她所作出的決定,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樣家人就可以從心底裡支持他一同去面對所作出的決定和將來所安排的一切事情。

  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都相信自己是最厲害的(信念層次),所以大多能夠從這個層次去解決身邊的問題和環境。隨著年紀漸長,我們較多從環境或能力層次去解決問題,反而減弱了解困能力。盼望這套邏輯層次能幫助你更準確瞭解問題的癥結屬哪一層,從而引發較高層次的資源,更奏效地處理問題!

澄心款款:情感也能調控

今天我被人罵了…… 我生活不順利…… 朋友都不喜歡我…… 事事都不如意…… 以上種種的說法是否常常從朋友口中聽到呢?又或是自己心中的抱怨呢?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是好呢?

   由於我們經常要處理自己或身邊朋友的情緒,所以我們運用了不少應對技巧。其中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用來改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就是學習和應用次感元。

  那麼,次感元是甚麼呢?原來,我們的大腦是用五種感官(視、聽、嗅、味、觸)來輸入資訊,用其中三種感元來保存資訊,這三種感元分別是:視感元(Visual)、聽感元(Auditory)、觸感元(Kinesthetic)。它們的縮寫是VAK。而科學家發現,雖然我們見到或者想到一個人時,腦海裡會湧出一張面孔或一個聲音,其實這只不過是很多很多微細資料的合成結果,而這些微細的資料,又是由一些更基本的元素構成。這些從感元中再細分下來的基本元素被稱之為次感元,也叫經驗元素,即是組成我們的經驗或記憶的基本元素。次感元,是次級感官元素,也就是每個感元的具體化。例如:

  1. 視感元的次感元有:光亮度、大小、顏色、距離、清晰度、位置、對比、動或靜等。
  2. 聽感元的次感元有:來源方向、距離、速度、音量等。
  3. 觸感元的次感元有:壓力、位置、範圍、強度、溫度等。

  每一項記憶,只涉及有關的基本元素。因此,不同的記憶,便有不同的組合,而構成的元素則基本不變。我們腦裡所儲存的所有記憶,都是由次感元構成。事情發生了,我們不能改變,但事情帶給我們的情緒效應,我們可以憑改變構成記憶的次感元而將之改變,因為只要改變次感元就可以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甚至改變我們對過往的記憶的感受。

  讓我們利用視覺作為例子來經驗一下次感元是甚麼:

  首先回想一件使你憤怒的事情,把當時的情景在腦中重現,注意在腦中這幅景象的一些特質:

  1. 顏色:是黑白抑或彩色
  2. 光暗:光線中的光或暗程度。
  3. 距離:景象中的事物和你之間的距離(遠或近)
  4. 清晰:景象中的事物的清晰度(清晰抑或模糊)
  5. 大小:景象中的事物的大小
  6. 畫面:景象是360度包圍著你,抑或像電視銀幕般有框邊的?
  7. 動靜:景象是靜止抑或是活動(像電影)的?
  8. 位置:景象(像照片)中心的事物,在你腦中的甚麼位置(左、右、正中、上或下)。

  把上述的特質記下,然後想一些其他事,如今天吃了甚麼早餐(打破狀態),再回想一次使你感到愉快的經驗,把當時的情景在腦中重現,注意在腦中這幅景象的一些特質,同時亦把它們記下其次感元。 從以上實驗我們便能發現到我們的內心感覺是由次感元決定的。

  所以有一次當我要幫一個朋友面對一些未來的難關時,就利用這個技巧以不同的「心境」去面對。以下是治療的步驟:

  1. 請他想起一個情景,一個未來的難關,並留意看到甚麼,聽到甚麼和感覺到甚麼;
  2. 請他嘗試分多一個自己出來,站到自己後面;
  3. 請他如旁觀者一樣,看著自己在那情境中,如看電視般;
  4. 請他想像在他分身和真我之間有一道玻璃漸由天花下降,落在他和他自己分身之間漸將玻璃加厚由四吋到六吋並一直加厚到一呎;
  5. 現在讓玻璃裡面的他和那人漸漸往後退,後退,再退到十呎到廿呎以外,在另一方面他也同時讓他自己向後退,後退五呎到十呎,再退到廿呎外;最後他會發現心情有所改善,並能以一個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那個未來的難關。

運用改變次感元來改變我們感受的過程中,讓我們震撼的,不僅是它的 「神效」,而是它所揭露的層面,對人類主觀經驗的本質性和各種可能性提供另類的思考。 它的影響能夠解除限制,帶來更多的選擇和自由。透過經驗內在感官元素的重組,使我們能鬆動固有的觀念,讓人們經驗到他還有別的選擇(由別的經驗組成)──原有的經驗並非絕對和單一的。透過這樣的體驗和覺察,他或許有機會跳脫出來,重新選擇和再決定──生命是可以自由的,因為它本是流動的。只要我們能夠覺察,就會有自由和選擇,就能夠脫離時刻糾纏而又難以控制的情緒或困擾。

澄心款款:Perception is projection ~ 我們所觀察的世界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世上事物的發展,隱含著不少偶發因素,所以難以百分百肯定其中發生的因果和必然性。雖然有很多不同的理論或經驗告訴我們有甚麼事情將會發生,但這些結論都無法肯定哪是最好的。我們面對世事的不確定性,是怎樣決定事情的呢?

  有一次筆者和太太及岳父岳母一家人上大陸旅遊時,看見對面街有一間買台灣米線的小店,我岳父一看,就笑說 「你們看,是珂士(痾屎)麵線…。」太太跟著說 「才不是呢,是阿士麵線…。」他們就是爭拗不休。一方說「我食鹽多過你食米」,另一方則說「你是否需要帶老花眼鏡!」試想一下,我太太認為誰是對的呢?當然是她自己;而我岳父又認為誰是對的呢?當然也是他自己。以過往經驗來說,他們最少會爭拗一星期。所以我和岳母商討後,決定花少許時間,走到那店舖前把事情弄明白。最後發現原來上面寫著「阿土麵線」。誰對誰錯?兩個都錯!但最重要的不是對與錯,而是從中發現我們都不夠客觀。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內心世界來決定事情。

  那麼我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首先,我們的大腦透過五官接收外在的事件(每秒約2百萬位元),然後,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對這些所接收的數據(事件)進行處理。因為我們在同一時間需處理5-9組事件(約每秒134位元),在這個處理的過程中會自動的進行刪減、扭曲和一般化。

第一部分:刪減

  甚麼是刪減呢?我們的大腦在每秒鐘會接收到超過兩百萬的資訊流,這些資訊數據太過龐大,因此我們的大腦需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刪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眼大睇過龍」。

第二部分:扭曲

  扭曲就是我們對於外面的資訊進行處理的時候,讓這個資訊變成為符合自己的觀點與角度。上述亞土麵線就是一例。

第三部分:一般化

  我們的大腦在處理數據的時候,還會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功能,就是一般化(或稱歸納法)。例如一竹竿打一船人。

  從上述的模型來看,我們可以從同一的事情(物)上,看到、聽到和感覺到不同的東西或意義出來。所以在互相溝通的時候,我們的詮釋不一定是對方心中所想的。所以當我們下一次要判斷對方對或錯的時候,不妨給對方更多空間去解釋。因為當大家討論問題時,很容易跌入二分思維,就是非黑即白,不是你錯就是我錯。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討論問題(discussion)時,可以是兩個都對又或是兩個都錯。所以如果想有真正的對話(dialogue),我們就必須走出「我的」狹隘思維。因為討論是有立場的,有可能帶來爭論;而對話則是沒有立場的,是透過聆聽從而帶來理解。討論常指出對方的錯誤,希望改變對方;對話則以問題的澄清來支持對方。多點對話,少點討論,可以增加彼此瞭解。

  關係本來就是植根於信任,信任的基石就是澄心對話。每當我們打開心窗(澄心)對話時,對方的說話就如迎面送來的清涼空氣,不再是爭拗。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人生的事情是多變的,沒有人能夠預計何人何時會有甚麼際遇,或說出怎樣的話。人人不同,各人所說的都有各人認為的道理。在我們生命旅程中有很多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包括我們的家人、伴侶、朋友、同事、師長、同學,甚至乎不相識的陌生人。因有他們同行,我們在生命旅程中才不至感到孤單寂寞。所以當我們與各人相遇的時候,就是一分相遇、相知、相識的情緣,足以為我們每段人生旅程留下美好的回憶。

澄心款款:種一棵關心的樹

The more you like and respect yourself, the more you like, and respect others, and the more they like and respect you.   – Brian Tracy

  這專欄以「澄心」為題,澄心,有靜心的意思,晉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

  眇眾慮而為言。」唐王魯复逸句:「清泉繞屋澄心遠,曙月銜山出定遲。」。

  澄心的狀態能給予反思的空間:從而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的需要,也能更瞭解別人的需要。

  先容許我提出一個問題:「關懷/關心是怎麼樣出現的呢?」一般人接受關懷,通常都是以「四步曲」進行。1) 首先,關懷者要察覺(從「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的需要;2) 繼而作出相關的「關懷行為」;3) 然後被關懷者「詮釋」關懷者行為;4) 之後被關懷者感受到「被關懷」(也有可能是別的感受),因而作出回應。

  這並不是一個新的說法,但卻是常常被遺忘的現實。當我們向別人提供關懷時,往往都會從自身的角度或習慣出發,不容易「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的真正需要。關懷者要讓被關懷者感受到關懷,不只是作出一些「關懷行為」就了事,還要「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和瞭解被關懷者如何「詮釋關懷者資訊」。

  現在我們先談談如何「聽到/看到」(關注)被關懷者真正的需要,從而作出「真心的關懷行為」。在關注對方時,關懷者除了「知性」的認知之外,還要加上「感性」的體會。因此,「關注行為」需要在「澄心」的狀態下才可「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真正的需要。如果「澄心」的狀態不好,關懷者就難以體會被關懷者的真正感受,被關懷者也就很難「感受」到被關懷。

  尤其是在關懷長期病人的時候,正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日復日,年復年, 在一般的日常關懷中,會令我們對真實的感覺和知覺,甚至連反應都越來越標準化,變得越來越被動,麻木或遲鈍。於是,關心的行動變得自動化和習以為常,長此下去,甚至逐漸失去觀察內心真正需要的能力,缺乏敏銳的洞見。

  「澄心」的任務,就是要我們在習以為常的現實中變得活潑。嘗試以「澄心」觀察現實會是一種新鮮及奇特的經驗,可使我們對身邊的人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這種清新的感覺能使關心者更真實和直接地經驗及觸摸到被關心者真實的內心世界。

  要達到「澄心」的狀態,首先要留意自己當下的狀態(呼吸和身體是否放鬆?),留意是否給予自己及對方有「空間」?然後是用心及不帶有「偏見」地觀察和聆聽被關懷者的表達。 如果關懷者想檢查自己是否在「澄心」的狀態,可留意三個重點 :1) 處境與感受—是否流暢地意識到彼此的處境並真誠地表達內心的感受,並且能夠向對方提出懇切的慰問。2) 保護與相信—面對艱難的時刻,仍然能夠持守信念, 並且相信大家的關係和堅守合一的心。3) 喜樂與平安—關懷的行為必需能讓對方感受到喜樂與平安,而不是因為關懷者能夠付出關懷而滿足。

  在我們關懷別人的時候,我們須留意被關懷者如何「詮釋」我們的行為,因為很多時候關懷者都會理性地分析事情。我們必須知道,「生命」並不是由理論以及一大堆密集和複雜的知識組合而成,而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所組成的。因此,真正的關懷不是從理論發展出來,更不能從理論去瞭解。理論只是我們理解自己/別人行為或狀態的一些工具而已。

  而從每一個個體的經歷和故事中,我們能理解每一個個體的獨特生命。所以關懷者必須透過講述及聆聽一些屬於自己及屬於別人的生命故事來建立生命及滋養生命。在基督教,我們的主耶穌就是個說故事大師,他非常擅長用比喻來關心別人。這種說故事的特點就是不強迫別人接受,若有人聽了而願意接受的,就能夠得著關懷和滋養。

  後現代社會的思想及價值觀(多元而且缺乏標準),對關懷者(特別是要匡正行為的關懷)如何關懷別人帶來一種很大的困擾和衝擊。在現今多元化的社會裡,我們必須給予別人和自己都有更大的空間;因此運用一些生活見證或個人生命的改變,往往比一些理論更能夠觸動人的心靈。當我們要關懷人,聆聽和講故事,遠比告知他一些學說或理論更有意義。因為說故事能給予被關懷者一個極大的空間去「詮釋」關懷者的意思。

  大部份人能夠接受的關懷,都是透過個人經歷、故事和見證而來的。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和留意被關懷者的「心靈土壤」中所有的荊棘和石頭(例如:個人主義、消極、怨恨…)。但無論何時,關懷人的時候必須從被關懷者的角度出發。種一棵關心的樹,是無法快速成長的,我們需要有長遠的佈局和眼光。

澄心款款:從藝術治療角度看「與畫相會」

  「藝術治療」似乎頗為抽象,其實卻是與我們的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透過藝術的作品,例如用畫來啟發病者,讓他們了解在整個人生中,會遇到不同的人物,發生不同的事情,也會碰到不同的困難,但生命還是有積極和陽光的一面。有些情緒憂鬱的病人,在藝術治療中會改變原有的想法,重拾人生的希望,發揮內在小宇宙的力量。

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

  甚麼是「與畫相會」?在藝術治療中,常常會運用繪畫方式來進行。因為繪畫活動是一種最基本的語言,也是最能夠直接的將訊息傳遞。透過畫作,病者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發揮自己的創意空間,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表達自己對「過去」或「未來」的情感和希望 。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觀看或欣賞別人的「藝術作品」時,我們都可以透過作者自己詮釋作品而明白箇中的含意。但是許多時候,由於種種原因,繪畫者不願意或不能夠用語言作詮釋,那又可以怎樣去理解他的作品,或從他的作品理解他呢?

  This hidden is not different from what is manifest; it is the deeper, more fundamental nature of what immediately appears. 「隱藏的」與「顯明的」基本上沒有分別;它是瞬間出現的較深層和較基本的本質。- by Stephen Levine

  作品如果沒有被作者詮釋,我們可以嘗試用「全人」的感官(視覺、聽覺、感覺)去「閱讀」作者的創作,因應「被」作者的故事啟動,然後才回應作者的「藝術創作」。我們可以透過他們鮮活的藝術創作,讓他們的故事得到「有責任」的回應(也就是愛的回應)中再被經歷一遍。當作者重新在愛的回應下再經驗一次,他們對過去經驗的感受將會改變。

不要馬上詮釋它

  這樣,我們可以停留在一個創作上、美學上、象徵的世界上等等不同的層面,用愛去發掘那圖畫裡的「多重經驗」。多重經驗的意思是,「透過不同的圖畫,讓深層的經驗可以多次重複表達,而每次的表達都可以有新的體驗。」例如可以藉不同的方法表達同一故事,或只是更換人物再重複一遍。當作者或詮釋者(治療者)按照自己的體會,加入新的元素再重複一遍,這些「新的故事」就成了愛的回應。

  現在讓我們看一個事例:有一個病人,他的自我形象很低,總是覺得沒有人關心他。在他的自畫像中,總是把自己畫得很透明,沒有色彩,沒有生氣,讓人感覺是冰冷冰冷的。在他畫作的時候,我們不會馬上給他任何的評語和詮釋,只是和他一同經歷這個創作的過程。後來,他嘗試用其他的物料重新繪畫及拼貼,但作品的輪廓還是不清晰,只是圖畫已經沒有當初那種得冰冷的感覺。如是者,這位病人經過了大概五個月的「藝術治療」,終於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見更豐富的色彩和清晰的輪廓,他的作品也流露出愛,陽光和希望。

  他當初的作品雖然沒有被詮釋,但內裡的「精華」還在,就是流露了他的自我形象。我們不要馬上詮釋它,因為如果被詮釋了,反而會甚麼都不見了。正如容格所說:「一開始詮釋,鳥兒便飛去了。」引導作者自己發現,自己填滿,他就能夠從中得到醫治和成長。

  人之所以為人,人存活有別於其他生物。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中,透過身體的感官(perception)與其他事件相遇,從而產生不同的感覺 (sensation) ,自然而然地就展開連串活動(sequencing)。 藝術治療就是運用這樣的原理改變我們的想法,重塑我們的人格,從而讓我們擁有一個積極及開闊的人生。

澄心款款:處理衝突的5種模式

  在我們的生活中,衝突是一種司空見慣的「正常」現象。人與人之間,由於不同的觀點或不同的意見,常常會發生衝突。長期沒有衝突的關係很難發現,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我們甚至會在不受外界的干擾下,也要面對來自自己內心深處的衝突。

  凡是人們共同活動的領域,總會產生不同意見,不同需求和不同利益的碰撞。雖然,一般人都不喜歡衝突,但從積極方面去看,衝突也可以帶來很大的的轉機和改進。關鍵就在於如何去面對它,如何去處理它,才能讓我們在應對衝突的過程中能彼此學習,並取得正面成果。

  所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現在就讓我們去全面探索一下關於應對衝突的5種工具,也就是我們面對衝突的五種模式:1.競爭 2.迴避3.退讓 4.妥協 5. 協作。

  這5種處理衝突的方式就是著名的衝突管理的“湯瑪斯—基爾曼”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 (TKI)模型。我們先來看看這5種競爭方式各有甚麼特點:

  首先讓我用一個檸檬的故事簡單解釋一下這5種解決衝突的模式的區別。

  如果現在有一個檸檬,你想要,我也想要。若然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檸檬搶到手,只滿足自己而不理會對方,這就是「競爭」;如果我考慮到你更需要這個檸檬,並且把檸檬讓給你,滿足對方而不理會自己的,這就是「退讓」或「禮讓」; 如果我不想在這檸檬的事情上有所爭吵,因此顧左右而言他,俗語所謂打岔,這是「迴避」;如果我建議把檸檬掰開,一人一半,這就是「妥協」;如果我們能坐下來共同探討怎樣分配這個檸檬,也許會是我要吃檸檬肉,你要的是檸檬皮做糕點,這樣我們兩個人的需求都得到滿足。這種方式就是「協作」或「協商」。

  以下再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1. 「競爭」往往發生於那些既重要又緊迫的事情上。每當一提起競爭,我們都會想到一勝一負,或是兩敗俱傷的結局,因此會認為「競爭」是不好的,不可取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一些情況下,在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正確的前題下,「競爭」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小朋友要玩火,你就要立刻採取「競爭」策略去阻止他。
  1. 「迴避」一般是對那些不太緊迫的問題,不要以為「迴避」就是不負責任,其實在生活或工作中,有時候採取「迴避」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在以下情況我們會建議採取迴避的策略,例如:1) 引起衝突的事件不重要也不緊急;2) 當時還不是解決問題的時機,收集資訊或判斷形勢,比立刻做決定更重要;3) 衝突雙方都在非理性的情緒中;4)處理這個衝突會可能引發一個更大的衝突。這時「迴避」的方法,可以是上洗手間或去喝杯水來冷靜一下。
  1. 「退讓」適合於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緊迫的事情,而選擇「退讓」並不代表自己軟弱。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指這種處理衝突的方法。採用這方法有時更需要智慧和寬容心。在以下的情況,我們可以嘗試選擇退讓,例如:1) 當別人帶給你的麻煩,是你可以承受的。2) 為了維護融洽的關係,如夫妻間的衝突。很多時候為了保持家庭穩定,夫妻都會用「退讓」的方式來處理,因為對錯往往並不重要,良好的關係才是最重要。最常見的衝突如去甚麼地方旅行或吃甚麼菜。換句話說,選擇「退讓」,只是為了愛護對方。
  1. 「妥協」是針對緊迫的問題而採用的策略。在下面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嘗試選擇「妥協」,例如:1) 發覺過於堅持己見可能會造成更壞的後果;2) 當對方承諾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時。3)當時間十分緊迫需要採取其中一個方案時。4) 當為了一個複雜問題達成暫時的和解時,例如病人不願意吃藥,我們可以跟他談一些條件,或是給予一些獎勵。這策略叫「妥協」。
  1. 「協作」需要在雙方意願下才能成為有效的方式。協作需要花時間溝通並深入了解問題,達成共識,從而滿足彼此的期望。達成協作的關鍵在於雙方不再站在衝突的對立面上,而是攜手站在同一戰線上,共同面對所遇到的問題。在這個前提下方能進一步溝通,通過積極聆聽、提問、回饋這些溝通技巧,找出衝突的根本原因,明白對方真實的需求並努力尋找共同的利益,尋找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既然衝突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都是要面對的。當我們認識了5種處理衝突的方式,就更能掌握哪一種模式是自己處理衝突的首選;甚麼時候採用甚麼模式才可取得上好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要嘗試應用一些不是您慣用的模式來處理人際關係上的衝突。當我們再次面對衝突時,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現在要處理的衝突是甚麼樣的衝突,處理方式還有別的更好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