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款款:情感也能調控

今天我被人罵了…… 我生活不順利…… 朋友都不喜歡我…… 事事都不如意…… 以上種種的說法是否常常從朋友口中聽到呢?又或是自己心中的抱怨呢?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是好呢?

   由於我們經常要處理自己或身邊朋友的情緒,所以我們運用了不少應對技巧。其中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用來改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就是學習和應用次感元。

  那麼,次感元是甚麼呢?原來,我們的大腦是用五種感官(視、聽、嗅、味、觸)來輸入資訊,用其中三種感元來保存資訊,這三種感元分別是:視感元(Visual)、聽感元(Auditory)、觸感元(Kinesthetic)。它們的縮寫是VAK。而科學家發現,雖然我們見到或者想到一個人時,腦海裡會湧出一張面孔或一個聲音,其實這只不過是很多很多微細資料的合成結果,而這些微細的資料,又是由一些更基本的元素構成。這些從感元中再細分下來的基本元素被稱之為次感元,也叫經驗元素,即是組成我們的經驗或記憶的基本元素。次感元,是次級感官元素,也就是每個感元的具體化。例如:

  1. 視感元的次感元有:光亮度、大小、顏色、距離、清晰度、位置、對比、動或靜等。
  2. 聽感元的次感元有:來源方向、距離、速度、音量等。
  3. 觸感元的次感元有:壓力、位置、範圍、強度、溫度等。

  每一項記憶,只涉及有關的基本元素。因此,不同的記憶,便有不同的組合,而構成的元素則基本不變。我們腦裡所儲存的所有記憶,都是由次感元構成。事情發生了,我們不能改變,但事情帶給我們的情緒效應,我們可以憑改變構成記憶的次感元而將之改變,因為只要改變次感元就可以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甚至改變我們對過往的記憶的感受。

  讓我們利用視覺作為例子來經驗一下次感元是甚麼:

  首先回想一件使你憤怒的事情,把當時的情景在腦中重現,注意在腦中這幅景象的一些特質:

  1. 顏色:是黑白抑或彩色
  2. 光暗:光線中的光或暗程度。
  3. 距離:景象中的事物和你之間的距離(遠或近)
  4. 清晰:景象中的事物的清晰度(清晰抑或模糊)
  5. 大小:景象中的事物的大小
  6. 畫面:景象是360度包圍著你,抑或像電視銀幕般有框邊的?
  7. 動靜:景象是靜止抑或是活動(像電影)的?
  8. 位置:景象(像照片)中心的事物,在你腦中的甚麼位置(左、右、正中、上或下)。

  把上述的特質記下,然後想一些其他事,如今天吃了甚麼早餐(打破狀態),再回想一次使你感到愉快的經驗,把當時的情景在腦中重現,注意在腦中這幅景象的一些特質,同時亦把它們記下其次感元。 從以上實驗我們便能發現到我們的內心感覺是由次感元決定的。

  所以有一次當我要幫一個朋友面對一些未來的難關時,就利用這個技巧以不同的「心境」去面對。以下是治療的步驟:

  1. 請他想起一個情景,一個未來的難關,並留意看到甚麼,聽到甚麼和感覺到甚麼;
  2. 請他嘗試分多一個自己出來,站到自己後面;
  3. 請他如旁觀者一樣,看著自己在那情境中,如看電視般;
  4. 請他想像在他分身和真我之間有一道玻璃漸由天花下降,落在他和他自己分身之間漸將玻璃加厚由四吋到六吋並一直加厚到一呎;
  5. 現在讓玻璃裡面的他和那人漸漸往後退,後退,再退到十呎到廿呎以外,在另一方面他也同時讓他自己向後退,後退五呎到十呎,再退到廿呎外;最後他會發現心情有所改善,並能以一個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那個未來的難關。

運用改變次感元來改變我們感受的過程中,讓我們震撼的,不僅是它的 「神效」,而是它所揭露的層面,對人類主觀經驗的本質性和各種可能性提供另類的思考。 它的影響能夠解除限制,帶來更多的選擇和自由。透過經驗內在感官元素的重組,使我們能鬆動固有的觀念,讓人們經驗到他還有別的選擇(由別的經驗組成)──原有的經驗並非絕對和單一的。透過這樣的體驗和覺察,他或許有機會跳脫出來,重新選擇和再決定──生命是可以自由的,因為它本是流動的。只要我們能夠覺察,就會有自由和選擇,就能夠脫離時刻糾纏而又難以控制的情緒或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