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款款:種一棵關心的樹

The more you like and respect yourself, the more you like, and respect others, and the more they like and respect you.   – Brian Tracy

  這專欄以「澄心」為題,澄心,有靜心的意思,晉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

  眇眾慮而為言。」唐王魯复逸句:「清泉繞屋澄心遠,曙月銜山出定遲。」。

  澄心的狀態能給予反思的空間:從而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的需要,也能更瞭解別人的需要。

  先容許我提出一個問題:「關懷/關心是怎麼樣出現的呢?」一般人接受關懷,通常都是以「四步曲」進行。1) 首先,關懷者要察覺(從「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的需要;2) 繼而作出相關的「關懷行為」;3) 然後被關懷者「詮釋」關懷者行為;4) 之後被關懷者感受到「被關懷」(也有可能是別的感受),因而作出回應。

  這並不是一個新的說法,但卻是常常被遺忘的現實。當我們向別人提供關懷時,往往都會從自身的角度或習慣出發,不容易「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的真正需要。關懷者要讓被關懷者感受到關懷,不只是作出一些「關懷行為」就了事,還要「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和瞭解被關懷者如何「詮釋關懷者資訊」。

  現在我們先談談如何「聽到/看到」(關注)被關懷者真正的需要,從而作出「真心的關懷行為」。在關注對方時,關懷者除了「知性」的認知之外,還要加上「感性」的體會。因此,「關注行為」需要在「澄心」的狀態下才可「聽到/看到」被關懷者真正的需要。如果「澄心」的狀態不好,關懷者就難以體會被關懷者的真正感受,被關懷者也就很難「感受」到被關懷。

  尤其是在關懷長期病人的時候,正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日復日,年復年, 在一般的日常關懷中,會令我們對真實的感覺和知覺,甚至連反應都越來越標準化,變得越來越被動,麻木或遲鈍。於是,關心的行動變得自動化和習以為常,長此下去,甚至逐漸失去觀察內心真正需要的能力,缺乏敏銳的洞見。

  「澄心」的任務,就是要我們在習以為常的現實中變得活潑。嘗試以「澄心」觀察現實會是一種新鮮及奇特的經驗,可使我們對身邊的人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這種清新的感覺能使關心者更真實和直接地經驗及觸摸到被關心者真實的內心世界。

  要達到「澄心」的狀態,首先要留意自己當下的狀態(呼吸和身體是否放鬆?),留意是否給予自己及對方有「空間」?然後是用心及不帶有「偏見」地觀察和聆聽被關懷者的表達。 如果關懷者想檢查自己是否在「澄心」的狀態,可留意三個重點 :1) 處境與感受—是否流暢地意識到彼此的處境並真誠地表達內心的感受,並且能夠向對方提出懇切的慰問。2) 保護與相信—面對艱難的時刻,仍然能夠持守信念, 並且相信大家的關係和堅守合一的心。3) 喜樂與平安—關懷的行為必需能讓對方感受到喜樂與平安,而不是因為關懷者能夠付出關懷而滿足。

  在我們關懷別人的時候,我們須留意被關懷者如何「詮釋」我們的行為,因為很多時候關懷者都會理性地分析事情。我們必須知道,「生命」並不是由理論以及一大堆密集和複雜的知識組合而成,而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所組成的。因此,真正的關懷不是從理論發展出來,更不能從理論去瞭解。理論只是我們理解自己/別人行為或狀態的一些工具而已。

  而從每一個個體的經歷和故事中,我們能理解每一個個體的獨特生命。所以關懷者必須透過講述及聆聽一些屬於自己及屬於別人的生命故事來建立生命及滋養生命。在基督教,我們的主耶穌就是個說故事大師,他非常擅長用比喻來關心別人。這種說故事的特點就是不強迫別人接受,若有人聽了而願意接受的,就能夠得著關懷和滋養。

  後現代社會的思想及價值觀(多元而且缺乏標準),對關懷者(特別是要匡正行為的關懷)如何關懷別人帶來一種很大的困擾和衝擊。在現今多元化的社會裡,我們必須給予別人和自己都有更大的空間;因此運用一些生活見證或個人生命的改變,往往比一些理論更能夠觸動人的心靈。當我們要關懷人,聆聽和講故事,遠比告知他一些學說或理論更有意義。因為說故事能給予被關懷者一個極大的空間去「詮釋」關懷者的意思。

  大部份人能夠接受的關懷,都是透過個人經歷、故事和見證而來的。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和留意被關懷者的「心靈土壤」中所有的荊棘和石頭(例如:個人主義、消極、怨恨…)。但無論何時,關懷人的時候必須從被關懷者的角度出發。種一棵關心的樹,是無法快速成長的,我們需要有長遠的佈局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