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偉媽:

  您好!和您見過幾面,是因為探訪阿偉的時候遇上的,所以彼此可算是朋友了。其中兩年前五月初和您相遇的一次探訪,給我留下深刻而難忘的印象。那次探阿偉的時候,您已比我先到達病房;阿偉從院方為他儲存的社署福利金內,提取一千五百元,在護士面前簽收了款項後,再把這些錢交給您,說是要送給您作母親節買禮物之用。

  這幾年來,每個月我都會探訪阿偉三數次,對阿偉的認識逐漸加深;也從偉媽您和阿偉的口中,瞭解到您作為長期精神病患者家屬所要承擔的,是何等的不簡單!

  阿偉由十六歲病發,住院至今二十多年都未能出院,您要照料家庭,又要經常抽時間到醫院探阿偉;還得為著阿偉對下四個弟妹的成長而費盡心力。而您自己也有長期的足部疾患,要兼顧家庭和自己的足患,可謂百上加斤。況且早十年前,偉爸又患上癌症,照顧丈夫的重責同樣落到您身上,直到偉爸幾年前離世為止。您這二十多年裡所承受的又豈只是含辛茹苦,實在敎人難以想像!

  然而,儘管您長年累月處於這麼不容易的境況裡,偉媽您仍能堅毅地生活著,原來全因基督信仰一直成為您生命力量的來源。這種信仰力量,不僅在您身上體現到,而且更正面影響著阿偉的生命。阿偉的病,有時會相對地穩定,但跟康復的標準來說依然有距離。因此,他經常都有執拗和亂發脾氣的表現,從醫護人員的角度看,這是病人的常態。但是,每當這些「常態」過後,阿偉都會要求我為他祈禱,求主耶穌幫助他止息自己的壞脾氣,又要求我為您的健康和其他家人祈禱。相信他有不少您為他禱告的經驗,所以他知道禱告可以為他帶來正面的幫助。

  從治療的實況來說,阿偉的病在短期內都不會有太大好轉(連他自己也能感受得到),只是您仍會繼續每月奔奔波波的到醫院探訪阿偉。雖然現實沒有多大改變,但您對兒子的愛更是從來沒有改變!相信除了偉大的母愛驅使您產生如此無怨無悔的愛之外,更大的動力是您有著從耶穌基督而來的恩典和盼望,也就是您常常跟別人所分享的。

  也許,在我們的社會裡,偉媽您只是個普通的市民;在敎會生活裡,您亦只是個平凡的信徒。您那偉大母親的形象不但感動了我,相信也成為了眾多病人家屬的鼓勵,並因著您對兒子不離不棄的愛,添加了他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在母親節的日子裡,透過阿偉把這封信轉達到您手上,作為我對您的敬意,又祈求主耶穌賜給您無比的愛和盼望,讓您繼續有力量成為一位看來平凡卻一點也不平凡的母親。

                                                                                                關心和支持您的

鄭院牧

從心出發:蠑螈與再生

  不知不覺,已經行醫七年了。入醫學院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朋友問我當初為甚麼選擇醫科,不禁勾起很多回憶。

  還記得唸高中時,我最喜歡的是生物科。到了大學聯招,我首七個志願都是七間大學的生物系。後來是因為一些師友的勸告,才在最後一刻改報醫科。

  那時我很喜愛在圖書館看生物科技的書籍,因發現這世界充滿奇妙的生命,遠遠超過我們所能理解的。記得我在一本圖文集中看見一隻名叫蠑螈的生物,牠有四肢再生的能力,就算一整隻手被咬斷,牠也能把整隻手再生出來。這能力是其他生物所沒有的。如此神奇的生物,真的是偶然出現的麼?還是有一位奇妙的造物主創造牠?我偏向於相信後者。但為甚麼這位奇妙的造物主只給蠑螈有這種能力,而其他生物卻沒有?這一點我就想不通了。

  入了醫學院以後,在無盡的課業中,我漸漸地忘記了蠑螈。每天都是上課和上病房。在醫學院修讀醫科,考試合格不是必然的事。所以同學們都要很用功,並且要把人體讀得很深入,甚至連一條血管、一條神經的走向也會背得滾瓜爛熟。然而,對於人體以及生命的奇妙卻變得麻木了,更沒有欣賞大自然的閒情。

  直至有一天,在整形外科的課堂上,我又看到了蠑螈。敎授解釋,我們可以複製生物,又可以製造多種藥物改變人體,卻始終想不透蠑螈的再生能力。小小的蠑螈所擁有的奇妙力量,遠超人類所能測度,也許只有造物主才能明白。

  看著小蠑螈的照片,聽著教授的話,我又想起造物主。衪創造了奇妙的世界,但祂的心意也許不是人所能測度的。如何才可以認識祂呢?人類比蠑螈高等多了。如果一條小蠑螈也被給予這奇妙的能力,那麼我們人類又被賦予了甚麼?

  我在醫學院第五年,在整形外科病房裡認識了小B。她是個一歲的小女孩,因被人關在家裡,後遇上火災,她逃不了,被烈火燒傷了四成皮膚。在命懸一線之間,她被消防員救了。敎授替她做了多次手術,把人工皮膚植上。看到她身上到處是植皮,不禁令人心酸。

  我每天探望小B。看著她流淚的臉和滿身的人工植皮,我又想起了蠑螈。為甚麼造物主不把再生能力給予小B?對蠑螈來說,斷手斷腳也是小事。如果小B有再生能力,這點燒傷就算不了甚麼。但她是人,沒有再生能力。我閉上眼睛,就想起她困在家中被烈火燒身的情景。雖然無情的火災發生在她身上,但藉我們的手救了她,把人工皮膚植上,使她重獲新生。

  後來當小B適應了新的皮膚,愈發健康,就常常要爬出床外玩耍。我在畢業前夕,再次回到病房,想看看小B。怎料她的床已經空了!護士對我說,她已經出院了。我發呆良久,但也感到欣慰,因為我知道小B已經像一條康復了的小蠑螈,回到她本來的世界去。

  以後我每次行山涉水,看見蠑螈,都會想起造物主的奇妙。雖然苦難的發生是我們所不能測透的,但造物主卻給予人心裡有愛,又賦予我們各樣能力,使我們可以改變和祝福別人的生命。也許人類社會,就是一隻大蠑螈,在無盡傷痛中,不斷再生。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神由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甚願我們能在忙碌中也懂得停下來,觀察大自然,思想造物的奇妙,努力發揮所學,照顧病人,幫助別人在苦難中重建人生,再現生命中的真善美。

關心健康:貧血與血虛如何分辨?

  臨床發現,有些中醫說「血虛」的病人,雖有頭暈、心悸、失眠、乏力、面色蒼白等不適症狀,但抽血檢查發現血紅素沒有下降;而有些西醫說「貧血」的病人,也不見得有頭暈、心悸、失眠、乏力的表現。究竟,貧血和血虛如何區分?

  貧血是一個症狀,不是具體的疾病,有多種疾病都可伴有貧血。臨床上常見的有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和失血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其他如營養不良、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月經過多、瘧疾、鈎蟲感染等,因少量反覆出血而引起嚴重貧血。各類貧血都有共同的臨床表現,其理化指標都是血紅蛋白減少,血液攜氧能力減低,全身組織和器官都有一系列的缺氧變化等。所以,病人一般以皮膚粘膜變白和面色無華,活動後氣促、心悸心慌、食欲不振、月經失調等症狀為主。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正常人血紅蛋白的含量與紅細胞的數量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血液中紅細胞數量多,則血紅蛋白的含量也相應地高,反之亦然。

  中醫所講的「血虛證」,是指一組症候群,表現有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疲倦乏力、手足發麻、健忘易驚、失眠多夢、脈細弱等症狀。

  中醫認為血的運行要靠氣來推動,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而一切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又要靠血液來滋養,故此,治療血虛證時,雖然一般用補血法,但根據以上理論,補血法又常與補氣法同用。

  綜上所述,「貧血」的臨床表現與「血虛」的症狀頗為類似,但並不完全等同。臨床上發現,當貧血越嚴重,即血紅素降至越低(少於9度以下),則「貧血」與「血虛」兩者的關係會越密切。當身體發生單純而嚴重的貧血時,機體會產生一些代償反應及變化,如心跳增強、心跳次數增加、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臟擴大或有雜音;因而表現出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等中醫所講的「血虛」症狀。

  由此可見,西醫所說的「貧血」並不完全等於中醫的「血虛」,而中醫所述的「血虛」範圍較為廣大,治療「缺鐵性貧血」也在中醫學裡「血虛」的範圍內。

  不論血虛或貧血,也須注意均衡飲食,避免勞累,做適量運動,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調節情緒等。

  以下介紹食療方:杞子南棗煲雞蛋。有補虛勞、益氣血、健脾胃、養肝所的作用。可治療貧血、以及體質虛弱、頭暈眼花、健忘、視力減退的血虛證患者。方法:用杞子三錢、南棗五枚、雞蛋一隻。將材料清洗,用三碗清水煎煮,蛋熟後去殼取蛋再同煎,煎至一碗即成。

關心健康:職業治療—與痛同行

  有很多長期痛症患者,因受痛楚之困,除了應付基本的自理外,大部分時間不是用於休息就是接受治療,忽略了正常的社交及餘暇活動,令生活乏味和情緒低落,甚至患上了抑鬱症。職業治療師會針對患者在「自理」、「工作」和「餘暇」中的問題,教導患者善用與痛同行的生活策略和技巧,例如作活動計劃和調適等。透過學習和活動實踐,使患者從成功經驗中增加自信和功能,重建正常的生活。

一、善用與痛同行的技巧

  與痛同行的技巧包括了活動計劃、調適、人體功效學、節省體力原則等。在制訂活動計劃時,痛症患者要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分析每項活動對自己的體能要求,不要把所有需要大量體力的活動安排在一起,而應把輕巧和吃力的活動交替地進行,例如在家務方面,吸塵和拖地都是較吃力的,兩者之間可安排如摺衫這類較輕巧的家務。

  活動時,在痛楚加劇或感到疲乏前,可運用不同的調適方法。調適並不只等於休息或停止,可以是減慢活動速度、改變姿勢、作呼吸鬆弛法和伸展運動等,這樣便可以把活動較從容地完成。活動時更要注意保持正確姿勢,例如在熨衫時要端正地站立,不要彎著腰部。需要時可使用人體功效學的知識,例如把兩腿輪流交替踏著一張四至六吋高的凳子,讓腰背兩旁的肌肉輪流放鬆。

  除此之外,可活用節省體力的原則,利用一些大眾化的輔助工具,如使用手拉購物車和旋轉拖把等,把活動完成。

二、訂立短期和長期目標

  有了目標,才有方向和動力。應訂立多個實質和可達成的短期和長期目標。正所謂一切從簡開始,例如重新學習在「餘暇」中尋找快樂時,可先選擇製作一件較簡單的手織繩作為短期目標,並以一年後可縫製衣服作為長期目標。雖然在製作初期或會有點吃力,肌肉會繃緊且痛楚,可是當看見成果時,便會增加不少自信心和成功感,從而敢於去嘗試製作其他較具挑戰的工藝。透過不斷的堅持,循序漸進地完成所有的短期目標,繼而邁向長期的目標。

三、接受現在的我作為鍛煉的起點

  不要和從前的自己或其他人作比較,從自己實質的狀態和能力作為鍛煉起點。就以拖地為例,有一患者拖地十分鐘後,已經筋疲力盡。他應該將十分鐘的八成,即是八分鐘作鍛煉的起點目標,在拖地了八分鐘後作出休息。然後每天把鍛煉的時間慢慢增加,例如翌日增加至八分鐘十五秒,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活動技巧和能力。在每次活動後,檢討在活動中使用過的技巧和成效,找出可改進的地方,並記錄下來作為日後參考之用。

四、保持積極思想及養成良好習慣

  要培養積極和正面的思想,與痛同行。此外,要養成飲食定時和均衡、早起早睡的習慣,還要依照醫生吩咐定時吃藥和每天作適當的運動,例如八段錦等。

  雖然痛楚還在,但願每位患了長期痛症的人士,都能善用與痛同行的生活策略和技巧,透過活動的整理和計劃,重拾生活中的樂趣。

解開心結:智慧簿—創傷後成長

「在低谷裡真的很痛苦。經過兩年的治療,我認識多了自己。我發現這世界並不只有黑白。我很感恩,心念不同,現在看到擁有的,世界亦不同了。  」(智慧簿)

  在我的診療室內,放有一本神奇的簿子。它的神奇之處是令翻開它來閱讀的朋友每每臉上泛起一絲微笑,為人帶來一份力量。曾有想自殺的朋友告訴我,他捨不得放下這本簿,因為他的心從裡面得到共鳴和安慰,得到盼望。我稱它為「智慧簿」,簿裡不記名地結集了許多生命英雄的智慧。這些生命英雄是來我診療室尋求心理評估和治療的朋友,他們一點一滴地寫下在逆境過後的體會與學習,記錄他們一個個面對苦難、傷害、失去、掙扎等有血有淚突破生命的故事。

  近這20年,心理學家開始用科學方法研究人的潛能,包括在病症和創傷以外的經驗。正向心理學派的研究發現,人不單可從創傷中復原到以往的心理狀態,更有可能經歷「創傷(逆境)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Tedeschi Calhoun, 1996)。這現象不單出現在寫下智慧簿的朋友身上,即使在災難受害人、癌症康復者、曾參與戰爭的士兵當中也不斷被發現及引證。

  近代歷史上最能代表「創傷(逆境)後成長」的是猶太裔弗蘭克醫生(Viktor Emil Frankl),他是猶太大屠殺倖存者。苦難讓他寫下成名作《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1972)。他常引用尼采所說的:「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加堅強。」(“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他覺得在集中營的經歷對他的人生有一重新意義,使他後半生能活得更好。

  「創傷(逆境)後成長」的意思是在經歷人生困境、危機或重大的創傷事件後,人生經驗到以下其中一項(或多於一項)正面轉變:

  1. 感覺人生有新的機會或可能性。例如,開展新興趣;改變舊習慣;展開新的人生方向。
  2. 和他人有更好的關係,而且不只限於和朋友家人,甚至可以和同受苦難的人。例如,感到和別人更親密;更懂表達情緒;對人有更大的憐憫。
  3. 感到處理情緒的力量得以提升。例如,覺得自己比想像中堅強;更有能力接納現況;更能可靠地處理問題。
  4. 對生命有更大的欣賞能力。例如,開始重整生活的優先次序;更珍重自己生命的意義;更能珍惜每一天。
  5. 體驗進深的靈性或信仰上的成長,但並不一定會有信念上重大的轉變。例如,我對信仰有更深刻的了解;我對神有更大信心。

  有心理學家曾提出以下方法去增加「創傷(逆境)後成長」的機會:

  1. 接受自己必先經歷一些創傷後的壓力。因為在不尋常的處境下,有不尋常情緒反應是正常的,就好比蝴蝶必須經歷掙扎才可破繭而出。嘗試鼓勵自己用不同方法表達感受,可以利用繪畫、藝術創作、寫文章或日記等去整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2. 接受人生已有改變,不強求要完全回復到未有逆境前的狀態。就好像不要求自己要重拾花瓶碎片,把它們變回原有的花瓶。對學習和體驗新事物持開放態度,就好像看到如何利用花瓶碎片創造新的藝術作品。
  3. 嘗試探索靈性或宗教上的成長。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就是聰明。」(箴言9:10-12)。創傷經歷會開啟人體驗一份謙卑,尋求超乎凡人之上的智慧。
  4. 尋求有效的社交支援,主動與信任的人,甚至與專業的輔導人員傾訴。研究發現,如果創傷經歷被接納和聆聽,創傷後成長可以在一份內在安全感下得以支持。

  「智慧簿」裡每一個生命無名英雄,給予我們每一個「逆境後成長」的力量和盼望:「沒有人想要遇到創傷或逆境。只是,人生在世,並不會天色常藍。逆境雖是人生中的必然,逆境後的成長似乎也是神賦予人的潛能,使人能夠衝破障礙,體現全新的智慧,有目標和意義的色彩人生。」(智慧簿)

醫病同心:繼續走上復康之路

  當年我求學時已進修設計,十分勤奮,到出來工作,晚上亦繼續學習電機課程,終於成立了一家小型的工程公司,並且成家立室。回想自己一生努力的工作,生活尚算愜意,但想不到,竟要面對人生一個重大的打擊……

  2012年8月中旬,突然持續發燒了三天,後來在半昏迷的狀態下,被送入急症室。經搶救後,我在深切治療部昏迷了兩個月,之後才逐漸回復意識。可惜當時醫生找不到確實的病因,無法對症下藥。回想經歷每天不斷接受抽血、造口和插胃喉等等不同的檢查,好不容易才度過那些日子。

   當身體的情況穩定後,我被轉往東華東院接受住院復康治療。出院後,再轉介到綜合日間復康中心繼續復康運動。在復康過程中,有一位物理治療師常常指導及陪伴自己,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盡心的使用各種方法來幫助我,讓我的身體慢慢復原過來。他就像神派來幫助我的一位天使,而且藉著他讓我開始接觸到基督敎。

   雖然患病前我也曾聽過有關耶穌的故事,卻沒有人和我詳細分享過福音是甚麼。一直以來,我認為基督敎也只是導人向善的宗教而已。就在治療過程中,那位物理治療師常常和我分享聖經,又給我講解信仰小冊子,更會為我祈禱。這信仰最觸動我的是主耶穌捨身的大愛,祂來到世上原來是要拯救世上的罪人。以往我從未想過要人救,更甚少要人幫。但病患讓我深深體會到肉體和心靈的脆弱,叫我終於明白主耶穌所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

   2017年3月15日,治療師邀請我作認信決志,他知道我內心仍有掙扎,便鼓勵我不要以為必須做到最好才配得救恩,只要我有悔罪的心,把生命交託給主便可以了。還記得那一刻,內心很平靜,並且願意讓耶穌成為我生命的主,帶領我餘下的人生。當時心靈感到很大的安慰、滿足和平安,因為有主成為自己真正的依靠及盼望。

   患病至今已差不多六年,回想最初活像一個死人,後來慢慢好轉,可以靠電動輪椅代步,並且用雙手能夠處理很多日常的活動;到後來雙腳也開始回復力量,慢慢鍛煉到可以用助行架站立起來,並維持約兩分鐘的耐力。現在我已能夠用助行架獨立步行一段很短的距離,也可以自理基本的日常生活和自由活動,這真是神很大的恩典!雖然現時的步行能力仍有限,還要用電動輪椅代步,肌肉有時也會抽筋和麻痺,但我相信神每天都會看顧保守,繼續領我走上復康之路。

醫病同心:感恩神給我行醫的職分

  不知不覺原來我已經行醫了廿年,當中雖然有很多的淚水和汗水,但更多的是滿滿的喜樂與平安。我為著神賜予自己這職分感恩,更常常提醒自己,服侍最小的便是服侍主。

  這許多年間,我曾醫治的有老有幼,輕至傷風咳,重的患上不治之症;也有本來昨天還正常工作,今天卻躺著不能動彈,且要用呼吸機維生的病人。還記得當我剛完成實習訓練不久,病房接收了一個才20歲的少女,診斷發現她的肺部有多個腫瘤,我需要見她的父母和家人,向他們講解這個壞透的消息,結果自己也忍不住眼淚。現在我雖算是年長了,但每當我看到認識多年的病人,因為慢性病的緣故身體越來越差,常常入院,甚至要談及預設醫療指示時,包括商議及決定在危急時是否插管和使用呼吸機,又或當心臟停頓時是否施行心肺復甦等,我都不禁心酸起來,有時真的忍不住也會眼濕濕。過後,當我安靜下來,想到感受和眼淚都是造物主賜人的禮物,真心自然的表達並不會損害我作為醫者的尊嚴和醫術,那又何必強忍!

  很多病人臨終的時候都在醫院裡度過的。作為醫護人員,除了減輕他們身體的不適和痛楚外,照顧他們心靈的需要更加重要。我深深明白醫者父母心,醫者不是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全人照顧,也要體會照顧者的辛勞。感謝神讓我有機會讀醫,畢業後在一間超級繁忙的大醫院學藝,讓我打好基礎,十年前轉到現在的復康醫院裡工作。在這裡我不用應付太多的急症,我所屬的呼吸科只有我一人,也謝謝上司的信任,讓我有很多空間發揮,好好分配時間和安排各項服務,用我的專長去關愛病人;也感恩在工餘還有機會修讀神學,學習把自己的信仰,在行醫的過程中更好的整合應用出來。

  數年前,在我負責的病房裡住了一個末期慢阻肺病的婆婆,我知道她今次有嚴重的肺炎,情況並不樂觀。我認識了她唯一的女兒,並向她解釋了病人的情況,讓她有心理準備。我同時轉介了醫院的院牧和敎會的牧者關懷婆婆,讓她心靈得著安慰並且認識信仰。後來婆婆認真的相信主又在病房裡接受洗禮。當我出席她的安息禮拜時,也有向她的親友分享婆婆離開時是滿有平安的。現在,她的女兒和女婿也信了主,並恆常參加敎會,實在值得感恩。

  另外,我曾經在某年復活節,把我的信仰經歷寫在每一張心意咭上並親手送給我一位同事。沒想到前年收到這位已經離職多年的同事發短訊給我,告訴我她已經信了主,並拍下當年我送給她的那張心意咭給我看!感恩神給我行醫的職分,祂不但使用了我的專業祝福病人,更讓我有機會與更多人分享神的愛。

兩扇心窗:重拾童心

  有人說孩童是從上帝那裡來到人間的「星星童子」 (star children),但亦有人認為他們無知,而我在生活經驗裡,卻驚訝一個幾歲大的孩子,已能提出一些艱深的問題,例如:我要如何度過這一生?我相信甚麼?萬事將如何結束?生命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孩子的問題往往叫人有所反省和學習。更多時候,孩子就是我們的導師。

  耶穌時代,有一次他的門生問老師:「天國裏誰是最大的?」耶穌便叫一個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馬太福音十八章一至四節)耶穌告訴他的學生要回轉成小孩子的樣式,意味著我們成年人必須重新尋回孩童身上的某些特質,其中一樣是謙卑與純真的相信。

  非洲有位醫生名叫羅絲嫵(Helen Roseveare),她很艱難地為一個母親接生,怎知到最後母親死了,遺下一個早產兒和他三歲的姐姐。不幸地,給男嬰作取暖用的暖水袋也破了,這已是最後一個暖水袋!這暖水袋對他非常重要,因為它正好代替媽媽給他溫暖,所以各人都非常慌張,加上非洲日夜溫差大,當晚大家輪流抱著不停哭號的男嬰,直到天亮。

  第二天,羅醫生本來可以找牧師或其他成年人幫忙,但她卻找來其他小孩子為男嬰禱告。當中一個小女孩這樣祈禱,說:「天父,我向你祈求一個暖水袋,最好今天就有,不然嬰兒會凍死。另外,也請為他的家姐預備一個洋娃娃,好讓她知道你愛她。」當下羅醫生心裡驚嘆這孩子的天真,她起初也認為要成就這事,似乎不大可能。想不到當天下午羅醫生就收到一個包裹,內中有暖水袋和洋娃娃,當她看看包裹上的日期,發現早於五個月前,天父已感動她以前聖經班的一個學生寄出這包裹,原來天父早有預備。

  羅醫生在這小孩子身上學到祈禱。另外,你可能會想:通常是人找醫生幫忙,怎麼醫生會找小孩子祈禱?原來在某些情況下,醫生也會感到無能為力。即使你是廚師,要你在沒有原材料供應下,獨力煮一萬人的飯食,談何容易!像這樣的禱告經歷,在物資充裕的環境裡我們已甚少聽到,甚至認為這樣作太傻了!可是,時至今天,在許多條件落後的宣敎地區,我們仍會常常聽聞。

  另一次,有許多群眾來找耶穌,要聽他講道,直到太陽下山,耶穌不忍大家餓著肚子離開,他找來學生,吩咐他們為群眾供應食物。按照當時生活習慣,相信大家多少也有些食物在身上,只是各人認為自己也不夠吃,所以沒有就耶穌的呼籲而拿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最後一個小男孩主動獻上他的食物,就是五個餅二條小魚,放在耶穌手中,經他祝謝後交由門徒分派出去。正因為這小男孩沒有太多計算,他活在此時此地,看見需要就樂意伸出援手,結果叫成千上萬的人吃飽,並有十二籃子零碎剩下。

  看完了這兩個故事,你會否因著小孩子的信心、自動、自發和愛的表達而有所感悟?我們這自由的生命,展示出來的童心,是我們曾經擁有過,但不知何時卻失落了。有人說我們出生後第二年就失去這份赤子之心,很快已被敎導去和別人比較,與人相處不要太誠實,看人看事變得負面等等。但願我們能夠重拾孩提時代的童心和童真,更多享受人生。

兩扇心窗:學像孩子

  我家附近有好幾間畫室,每次路過,畫室櫥窗內一幅幅小朋友的畫作總吸引我停步欣賞。我喜歡兒童畫的斑斕色彩,叫人心情特別愉快;他們不依章法的透視與比例,更突顯孩子的真性情:聚焦於所繪畫的人與物,其他法則毫不重要。

  孩子的直率簡單,不懂計算,看近不看遠的特性相當可愛。兒子讀幼稚園時曾寫「身體健康」揮春送給爺爺;一下筆,大大個「身」字已佔了整張紅紙的三分之一,餘下的三個筆劃較多的字,在他筆下只好東歪西倒的安插在揮春的下方。這張充滿童趣的揮春掛在爺爺家的牆上十多年了,為家人帶來不少歡笑。

  現代社會有一種叫“Kidult”的人,Kidult是kid(小孩)+ adult(成人)的合體,形容一個成年人仍然熱衷小朋友所喜愛的事物,心理上好像長不大似的。朋友的丈夫就是典型的Kidult,成長後依然喜愛模型及鐵路火車等玩具,因為已經擁有賺錢的能力,隨時買來大量兒時沒能力買到的玩具,堆得滿櫃滿屋都是。然而,熱衷擁有兒時的物質可能只是心理學上提及的補償機制,未必等同擁有一顆童心。

  童心是清純,沒有機心,不懂謀算的;童心常被形容為一張白紙。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以致他們樂意去探索,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是個探險家。然而,孩子絕對屬於弱勢社群,他們毫無獨立能力,需要依附他人才可以生存,所以父母及長輩都是他們相當信任的人。許多年前,我和丈夫結婚不久,好友帶著年幼的兒子來訪,丈夫提議帶小男孩去買雪糕,在孩子媽媽批准下,大手小手便牽著離家去。後來,丈夫告訴我:當小男孩抬頭向他微笑,主動舉起小手扣上他的手時,他的心頭忽然泛起被完全信任的暖意。

  我曾經在「生命小戰士會」當義工,工作地點在醫院兒童腫瘤科旁邊的一個大房間,面對的是年紀輕輕便患上癌症的小朋友。由於要見醫生、抽血檢查、等報告、再見醫生等等的程序,每次覆診都要等上大半天才可回家。父母陪同患病的孩子在等候期間,可以來到這個房間打發時間兼輕鬆一下。佈置像幼稚園課室似的房間有玩具、有卡通片播放,也有義工教導孩子們做小手工。這群在我眼中的「折翼小天使」與普通孩子一樣,易哭易笑,天真活潑。前一刻被抽完血,哭哭啼啼的由父母帶來,下一刻已忘掉痛楚,抹走眼淚,投入玩具世界或製作小手工,有些更被卡通片可笑的情節逗得嘻哈大笑。

  成年人容易因為過去的經驗而執著,困惑不安,又會為不知的未來而諸般籌謀,不敢冒險,甚至憂慮重重。小孩子是我的生命導師。每次無助時,尤其面對生命的難關之際,我會提醒自己學習小孩的單純,全然依靠天父的大能,並相信天父此時此刻的同在;前路雖然看不清,但要確信掌管明天的是天父。讓我學習小男孩的謙卑和信心,抬起頭、舉起手、定睛仰望神,求天父握著我的手,引領我去面對生命的種種挑戰。

真心分享:陳永萱

我今年88歲了,外子是一位牧師。很多人都形容我們是「精靈」的老人家,雖然身體退化不少,但腦袋還算可以,實在感恩!很多人都說牧師精於講道,師母就最擅長搬屋。沒錯,數一數我們共搬了十七次家,我倆都說下一站就是永恆的天家。
幸福無憂的童年歲月

  我在1930年5月1日清早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父親和家人要到茶樓慶祝,發覺所有食肆都休息一天,原來是國家新訂定的勞動節,只好回家吃炒飯,母親也嚐不到茶樓帶來的點心了,只有一大碗豬腳薑醋,這是我來到世界第一次嗅到的美味,成為一生最鍾愛的點心呢。父親是一名西醫,是香港大學醫學院第一屆的畢業生,回到廣州行醫,後來更成為廣州光華醫院院長。

  由於父親年輕時在香港接受西方敎育,可謂見多識廣,所以我們小時候有機會上西餐廳,品嚐美食;聽聽西洋音樂、西方童話、學會西方禮儀;因為好些醫科同學留在香港,爸爸常被請到香港會診,回來帶給我們香港美食,最叫我們興奮的,是帶給我們兄弟姊妹的西式時裝、帽子、玩具;敎我最難忘的是他給我七條手帕,一個禮拜七天,每天用一條, Monday, Tuesday,…… 我五歲已經懂得七天的英文名稱了。童年歲月,多姿多彩、生活和物質所需固然不缺,家中還有僕人轎夫,實在是幸福無憂。不過當我六、七歲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安穩的生活頓時起了變化。

從西樵鄉到香港

  眼見日軍兵臨城下,父親意識到戰事將會一觸即發,他便扶老攜幼,一家大小匆忙逃往鄉下南海的西樵縣避難。從豐裕的大城市,走到簡樸的小鄉鎮,整整花了超過三天來趕路,沿途穿山過嶺,好不容易才安全抵步,父親才不禁鬆一口氣說:「一行十八人,沒遇上賊匪、意外,沒有人病倒、受傷……,真的要感謝上帝!」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上帝」這個名稱,當時我想,祂大概是另一位受人膜拜的菩薩。無論如何,一家逃難,平安無恙,才是父親最珍惜的,所以他表達了由衷的感恩。

  西樵鄉沒有敵機來轟炸的警報聲,不必上學,也不必做功課;每天公雞啼叫就起來,太陽下山趕雞入籠就回家;沒有汽車路、只有石路、阡陌、和小溪;可以撲蝴蝶、挖蚯蚓、抓螳螂;跟著姐姐們放牛談天、車水灌田;看叔叔們乾魚塘、嬸嬸們簸穀米;公公婆婆們抽水煙、顧小孩、烹美味……自由自在的生活,我的世外桃源!可是,由於戰況持續轉壞,一家人又逃到香港去。

 母親給我們的品格培育

  母親來自大戶人家,幼承庭訓,畢業於師範學校,婚後卻在家中相夫敎子,照顧和陪伴我們八兄弟姊妹成長。品格培育是母親所秉持的,而且要貫徹到生活層面去。所以從小她要求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絕對不可以欺負傭人。母親待人從沒半點偏私,還記得當時香港在淪陷的日治時期,糧食需要配給,家裡傭人與我們獲發的分量完全一樣。她更讓我們自小就曉得生命是平等的,所以每星期必抽出時間,敎導賣身的僕婢讀書識字。

  她也告訴我們職業無分貴賤,還記得有次兩個女兒跟我談起往事,我告訴她們外祖母的敎訓,當年碰上滿身汗臭幹粗活的工人,我總是禁不住掩鼻走過,她說我這個反應會令人難堪,況且工人可以長時間在污穢不堪的惡劣環境下工作,難道其他人路過一刻都不能忍受嗎?長大後才明白能夠體諒和幫助別人,先要有一顆同理心,當我成為基督徒後更明白同理別人的重要。

家族得著寶貴的禮物

  二姐是我家第一位基督徒,她在日治時期的那打素護士學校認識信仰。她當年為甚麼會學護理?話說她中學畢業時正值香港淪陷,專上敎育可謂全面停頓,只有護士培訓仍然繼續。原先她是一心想學醫的,碰巧那打素醫院招聘護士學生,於是她就報讀了,打算畢業後再考慮讀醫。淪陷期間,她完成了三年護士及一年產科課程,她不但毅力過人,且對護理工作熱忱有加,曾任兩間基督敎醫院的總護士長。最感恩的是她在學護時期認識福音,讓我們全家歸主,一切確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最初信主的是我們幾姊妹,那時父親還未認信,但他是個思想開通的人,也尊重子女信仰的自由,更難得是他心存謙卑,花了半年時間研讀《約翰福音》,又跟牧師理性討論,最終他明白神創造的美意和救恩的寶貴,也就願意成為基督徒。二姐不但把福音帶給家人,她更經常利用假期往返廣州,向親友傳福音。她在家族中被稱為「送禮物的人」,因為無論處身何地,她都不忘與別人分享「救恩」這份禮物。她是我十分敬重和深感佩服的人物,她的愛心和信心,把基督信仰的力量活活呈現出來。無獨有偶,二姐、我和五妹都分別嫁了給三位牧師,數一數三代人共有十二位傳道牧者,是何等奇妙的恩典和福氣。

找到有志氣的另一半

  我和丈夫麥希真是在敎會認識的,時年十四歲,很快就被他的敢作敢為所吸引;正確來說,是他經常把我「想做而不敢做」的都實現出來!記得有次我們上主日學,他不動聲色,把前面女同學的兩條辮子牢牢捆在椅子上,到她想站起來,才發現無法動彈。少年的他充滿陽光創意,卻又異常頑皮搗蛋,起初,我只感到他膽色過人,後來才發現原來我欣賞的是他的志氣。年少時父親敎導我們在選擇配偶時,首要考慮「志氣」,財富和學問反而是其次;當年聽了似懂非懂,卻是潛移默化了。

  那些年我家在灣仔,他家在銅鑼灣,每個主日,他必定先步行到我家,然後和我們姊弟結伴同行,到堅道香港浸信敎會守禮拜。回想這段往返敎會的路途,在戰雲密佈的氛圍下,沒想到共同面對艱難的歲月,分享越見坦誠深入。直到盟軍反攻,多次空襲維港一帶,平民經常被流彈炸傷炸死。當灣仔被炸後,家長便禁止我們外出。

  他見我們家住的樓房較寬敞,竟然想到借用它來辦「家庭主日學」。他原來很有繪畫天分,把一幅幅聖經故事畫好後,就讓我寫金句,很快招聚了十幾個街童來上課。後來又試過舉辦街頭佈道會,記得他神學剛畢業,便辦了十場晚上露天佈道會。創意和勇氣之外,更是他那傳揚福音的心志,令我認定他要成為我的另一半。

容不下累贅的行裝

  師範畢業後,當了三年敎師,我和麥希真結婚,踏上人生另一階段的學習。婚後的八年,我們都在星加坡生活,因為負責當地敎會的西敎士即將退休,希望丈夫能夠接棒。在開荒植堂的日子,我們雖有房子住,但只有主人房是私有的,其他房間都要隨時開放給敎會使用。早已習慣了家當輕省,搬屋就不覺困難。聖經豈不形容我們在世只是客旅,真正的客旅實在容不下累贅的行裝。

  當我們在星加坡和馬來西亞建立粵語敎會後,丈夫感悟培育的重要,希望能進入神學院造就更多青年人,便和我分享回港進修的想法。這時候,兩個女兒已經出生,是個四口之家了。經過禱告,我們決定舉家回港。

  留港的四年間,我重回曾經任敎的小學,沒想過獲委以校長的重任。雖得信任但也感自信不足,主動要求由敎務主任做起,但畢竟是自己喜愛的工作,漸漸就如魚得水,樂在其中。不過,丈夫則正好相反,他絕對是個離開校園多年的超齡學生,要天天面對考試功課,追趕死線的種種壓力;而且以往他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現在卻由妻子負起養家的責任。可知道,五、六十年代仍是個男性主導經濟的社會,對他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完成四年進修後,他接受了檳城浸信會神學院的敎學崗位,我們都滿懷期盼的到新工場去。他當然學以致用,全情投入敎學工作。由於我在檳城的身分是僱員家屬,不是公民,不能做任何受薪工作,更遑論敎學!那段日子,我便做個不折不扣的主婦,專心照顧家庭。人在異鄉才明白甚麼叫英雄無用武之地。由於敎會的通用語言是福建語,我完全不懂,其他的常用語是國語或英語,但我最靈光的只有廣東話。謙卑的功課,真是一生的學習。神要我明白自己的有限,回想結婚初期,我常對丈夫說:「這個我不懂,那個我不能……」,丈夫總鼓勵我說:「不要說『我不能!』要說『讓我試試看。』」這句話成了我們人生和事奉的金句。

真的是越搬越輕省

  丈夫個性樂觀,凡事持開放態度,不怕迎難而上。我雖然內心充滿激情和夢想,卻缺乏勇氣和動力;丈夫讓我更認識自己,更有勇氣去發揮個人的潛能,我對他是由衷的佩服。聖經敎導妻子應當順服丈夫,讓他作自己的頭;但丈夫也得愛妻子,甚至到捨己的地步。就是說彼此也要學習為對方付出,不斷操練愛的功課。當我們年紀越大,就越體會互補不足,互相扶持的重要。丈夫因多年糖尿病影響,現在已完全失去視力,他甚麼也不能閱讀,我便成了他的「眼睛」,有時我會聽得不清楚,他就成了我的「耳朵」。院舍的老友記常說我們秤不離砣,心裡一再感恩我們仍然能夠彼此照顧。

  我們在星馬事奉廿九年,退休後,從熱烘烘的東南亞搬到冷冰冰的多倫多,因為幼女移居加國多年,很想和我們一起生活。我倆明白女兒的孝順和心意,倒更想給他們自主和空間,最終因當地老人院舍的安排未能配合我倆彼此照顧的需要,我們決定離開,又再回歸香港老家。最後一次,是一人一個行李箱,真的是越搬越輕省!

  我們入住頤養院這幾年,院舍生活都適應得很好,再次體會到神所預備的總是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與老友記們一起生活,更明白長者需要學懂與後輩的相處之道,便把自己的觀察和一點心得寫成一本小書,希望與別人分享,也帶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