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扇心窗:學像孩子

  我家附近有好幾間畫室,每次路過,畫室櫥窗內一幅幅小朋友的畫作總吸引我停步欣賞。我喜歡兒童畫的斑斕色彩,叫人心情特別愉快;他們不依章法的透視與比例,更突顯孩子的真性情:聚焦於所繪畫的人與物,其他法則毫不重要。

  孩子的直率簡單,不懂計算,看近不看遠的特性相當可愛。兒子讀幼稚園時曾寫「身體健康」揮春送給爺爺;一下筆,大大個「身」字已佔了整張紅紙的三分之一,餘下的三個筆劃較多的字,在他筆下只好東歪西倒的安插在揮春的下方。這張充滿童趣的揮春掛在爺爺家的牆上十多年了,為家人帶來不少歡笑。

  現代社會有一種叫“Kidult”的人,Kidult是kid(小孩)+ adult(成人)的合體,形容一個成年人仍然熱衷小朋友所喜愛的事物,心理上好像長不大似的。朋友的丈夫就是典型的Kidult,成長後依然喜愛模型及鐵路火車等玩具,因為已經擁有賺錢的能力,隨時買來大量兒時沒能力買到的玩具,堆得滿櫃滿屋都是。然而,熱衷擁有兒時的物質可能只是心理學上提及的補償機制,未必等同擁有一顆童心。

  童心是清純,沒有機心,不懂謀算的;童心常被形容為一張白紙。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以致他們樂意去探索,基本上每個孩子都是個探險家。然而,孩子絕對屬於弱勢社群,他們毫無獨立能力,需要依附他人才可以生存,所以父母及長輩都是他們相當信任的人。許多年前,我和丈夫結婚不久,好友帶著年幼的兒子來訪,丈夫提議帶小男孩去買雪糕,在孩子媽媽批准下,大手小手便牽著離家去。後來,丈夫告訴我:當小男孩抬頭向他微笑,主動舉起小手扣上他的手時,他的心頭忽然泛起被完全信任的暖意。

  我曾經在「生命小戰士會」當義工,工作地點在醫院兒童腫瘤科旁邊的一個大房間,面對的是年紀輕輕便患上癌症的小朋友。由於要見醫生、抽血檢查、等報告、再見醫生等等的程序,每次覆診都要等上大半天才可回家。父母陪同患病的孩子在等候期間,可以來到這個房間打發時間兼輕鬆一下。佈置像幼稚園課室似的房間有玩具、有卡通片播放,也有義工教導孩子們做小手工。這群在我眼中的「折翼小天使」與普通孩子一樣,易哭易笑,天真活潑。前一刻被抽完血,哭哭啼啼的由父母帶來,下一刻已忘掉痛楚,抹走眼淚,投入玩具世界或製作小手工,有些更被卡通片可笑的情節逗得嘻哈大笑。

  成年人容易因為過去的經驗而執著,困惑不安,又會為不知的未來而諸般籌謀,不敢冒險,甚至憂慮重重。小孩子是我的生命導師。每次無助時,尤其面對生命的難關之際,我會提醒自己學習小孩的單純,全然依靠天父的大能,並相信天父此時此刻的同在;前路雖然看不清,但要確信掌管明天的是天父。讓我學習小男孩的謙卑和信心,抬起頭、舉起手、定睛仰望神,求天父握著我的手,引領我去面對生命的種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