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親愛的黃太:

  兩年多了,你的兒子因意外而入了深切治療部,那天我正走過病房,看見你憂心忡忡的為兒子按摩,當我走近你身邊時,你跟我說:「昨晚睡得不好,二時許就醒了,再也睡不了。  」你表達對兒子的掛心,又跟我談及兒子發生的意外,分享你們相處的種種…當刻我可以做的就是聆聽與陪伴,聽你的無助、無力與及內裡的掙扎。

  之後,我也持續探訪你的兒子,也從你口中知道他的情況極不理想,當時你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還要關心丈夫的心情;幸好,他也願意開放傾談。也許,一切發生得太突然了,能夠透過我這個第三者整理一下發生的事情,疏理一下情緒,彷彿加一點油,之後再去面對現實處景。記得有一次,我們三人一起為你們的兒子和整個家庭祈禱呢!今天寫信給你,經歷深刻得就如昨天發生一樣。

  後來你的兒子由深切治療部轉到普通病房,似乎是好轉了,卻又好像是一樣。每天進出醫院,實在疲乏,然而,你們毫不介意,因你們實在愛他。記得有一天,當我跟你丈夫相約傾談後,他趕緊前往買兒子最愛吃的魚,他說希望把焗熟後的魚讓兒子嗅一嗅,增加他的官感刺激。那段日子,我準備了一個文件夾,得醫護人員的同意放在你兒子的病床桌上,它也成為我們除了見面和電話之外的溝通橋樑。我把每天曾經讀過的禱文和文章放進那裡。有一次你短訊給我:「錢姑娘,非常多謝你的禱文,也感激你為兒子祈禱,我們很喜歡這篇禱文,把我和我先生今晚原本失落的心,增添了無限溫暖,再次感謝你!」我只希望在你們心靈疲乏的日子裡,替你們加點油罷了!

  你們為著兒子將來的復康安排躊躇掛慮,實在非常不容易!我除了把一些復康機構資料提供予你之外,就只能一起祈禱了。那時候,你真的非常焦急、無助與絕望,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後你的兒子竟然甦醒過來,三天之後可以開口說話!那真的不得不讚嘆上帝的奇妙作為!連醫護人員也稱為神蹟呢!有一天,我探望他,臨走時他以一句「保重」回敬我,我也笑逐顏開呢!

  感恩你的兒子可以由療養院搬回家中了,雖然復康的路依然漫長,但我們不約而同的認為,「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了」!人生,是一條路;路,總有出口。一段你我共有的經歷,同樣豐富了我們的生命。

錢院牧

澄心款款:從藝術治療角度看「與畫相會」

  「藝術治療」似乎頗為抽象,其實卻是與我們的生命和生活息息相關。透過藝術的作品,例如用畫來啟發病者,讓他們了解在整個人生中,會遇到不同的人物,發生不同的事情,也會碰到不同的困難,但生命還是有積極和陽光的一面。有些情緒憂鬱的病人,在藝術治療中會改變原有的想法,重拾人生的希望,發揮內在小宇宙的力量。

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

  甚麼是「與畫相會」?在藝術治療中,常常會運用繪畫方式來進行。因為繪畫活動是一種最基本的語言,也是最能夠直接的將訊息傳遞。透過畫作,病者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發揮自己的創意空間,畫出自己心中的「世界」,表達自己對「過去」或「未來」的情感和希望 。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觀看或欣賞別人的「藝術作品」時,我們都可以透過作者自己詮釋作品而明白箇中的含意。但是許多時候,由於種種原因,繪畫者不願意或不能夠用語言作詮釋,那又可以怎樣去理解他的作品,或從他的作品理解他呢?

  This hidden is not different from what is manifest; it is the deeper, more fundamental nature of what immediately appears. 「隱藏的」與「顯明的」基本上沒有分別;它是瞬間出現的較深層和較基本的本質。- by Stephen Levine

  作品如果沒有被作者詮釋,我們可以嘗試用「全人」的感官(視覺、聽覺、感覺)去「閱讀」作者的創作,因應「被」作者的故事啟動,然後才回應作者的「藝術創作」。我們可以透過他們鮮活的藝術創作,讓他們的故事得到「有責任」的回應(也就是愛的回應)中再被經歷一遍。當作者重新在愛的回應下再經驗一次,他們對過去經驗的感受將會改變。

不要馬上詮釋它

  這樣,我們可以停留在一個創作上、美學上、象徵的世界上等等不同的層面,用愛去發掘那圖畫裡的「多重經驗」。多重經驗的意思是,「透過不同的圖畫,讓深層的經驗可以多次重複表達,而每次的表達都可以有新的體驗。」例如可以藉不同的方法表達同一故事,或只是更換人物再重複一遍。當作者或詮釋者(治療者)按照自己的體會,加入新的元素再重複一遍,這些「新的故事」就成了愛的回應。

  現在讓我們看一個事例:有一個病人,他的自我形象很低,總是覺得沒有人關心他。在他的自畫像中,總是把自己畫得很透明,沒有色彩,沒有生氣,讓人感覺是冰冷冰冷的。在他畫作的時候,我們不會馬上給他任何的評語和詮釋,只是和他一同經歷這個創作的過程。後來,他嘗試用其他的物料重新繪畫及拼貼,但作品的輪廓還是不清晰,只是圖畫已經沒有當初那種得冰冷的感覺。如是者,這位病人經過了大概五個月的「藝術治療」,終於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見更豐富的色彩和清晰的輪廓,他的作品也流露出愛,陽光和希望。

  他當初的作品雖然沒有被詮釋,但內裡的「精華」還在,就是流露了他的自我形象。我們不要馬上詮釋它,因為如果被詮釋了,反而會甚麼都不見了。正如容格所說:「一開始詮釋,鳥兒便飛去了。」引導作者自己發現,自己填滿,他就能夠從中得到醫治和成長。

  人之所以為人,人存活有別於其他生物。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中,透過身體的感官(perception)與其他事件相遇,從而產生不同的感覺 (sensation) ,自然而然地就展開連串活動(sequencing)。 藝術治療就是運用這樣的原理改變我們的想法,重塑我們的人格,從而讓我們擁有一個積極及開闊的人生。

心思細想:你來自怎樣的城鎮

  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小鎮,有一位老人,他每天坐在加油站外面的椅子上,向開車經過鎮上的人打招呼。

  這天,他的孫女兒從外地回來探望爺爺,就在他身旁,陪他慢慢地共度光陰。

  他們倆爺孫坐在那裡看著人們經過,一位身材高大看來像個遊客的男人(他們認識鎮上每個人)前來打聽,想要找地方住下來。

  這陌生人向老人問:「這是個怎樣的城鎮?」

  老人慢慢轉過來回答:「你來的城鎮是怎樣的?」

  遊客說:「在我原來住的地方,人人都很喜歡批評別人。鄰居之間常說別人的閒話,總之那地方很不好住。我真高興能夠離開,那不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

  搖椅上的老人對陌生人說:「那我得告訴你,其實這裡也差不多。我想,你還是到別處去吧!」

  又過了一些時間,一輛載著一家人的大車在這裡停下來加油。車子慢慢轉進加油站,停在老先生和他孫女兒坐的地方。母親帶著兩個小孩子下來問哪裡有洗手間?老人指著一扇門,上面有根釘子懸著扭歪了的牌子。

  父親也下了車,問老人說:「住在這市鎮不錯吧?」

  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又問:「你原來住的地方怎樣?」

  父親看著他說:「我原來住的城鎮每個人都很親切,人人都願幫助鄰居。無論去哪裡,總會有人跟你打招呼,說謝謝。我真捨不得離開!」

  老先生轉過來看著這位父親,臉上露出和藹的微笑,「其實這裡也一樣,真歡迎你們到來。」

  那家人回到車上,說了謝謝,揮手再見,驅車駛進小鎮。

  等到那家人走遠,孩子女兒問祖父:「爺爺,為甚麼你告訴第一個人這裡很可怕,卻告訴第二個人這裡很好呢?」

  祖父慈祥地看著孫女兒美麗湛藍的雙眼說:「不管你搬到哪裡,你都會帶著自己的態度;那地方可怕或可愛,全在乎你自己!」

關心健康:人參不可濫服

  古今中外,大家都知道人參是「大補元氣」、「起死回生」、「延年益壽」的名貴補品,但誤服人參可能引致的問題卻必須小心。現在讓我們理解一下怎樣正確使用 ,及濫用人參的弊處。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有滋補強壯作用,能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有興奮神經系統、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性機能、強心、降血糖、抗過敏、抗利尿、改善消化吸收和代謝功能。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脫症和慢性虛弱病症,例如:氣虛欲脫、肢冷、脈微細等症,脾胃虛弱而致倦怠乏力、食慾不振、胸腹脹滿、以及久瀉脫肛等症,肺腎不足的虛喘、消渴病熱引致的津液耗傷等症,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等神經衰弱病症,以及性機能衰弱等。

  不同種類的人參適合不同體質的人服食。吉林參藥性較高麗參和緩,高麗參振陽之力較猛,用於氣脫亡陽而急需進補者。邊條參、石柱參、 紅參屬吉林參一類,性能效力亦相同,治病後體弱津虧。參尾、參鬚補氣功效不及人參,但性緩而價廉,可依病情選擇使用,若非危重病證及久虛不復者,一般都可用黨參代替。另有一種產於北美洲的西洋參,味苦、甘、性微涼,適用於溫熱病後、體弱津虧、氣陰不足者。

  服食人參進補,一般可選擇燉服、嚼服、磨為細末吞服、泡茶服或浸酒服。使用人參時應注意以下情況:

  1. 陰虛火旺所致的心悸、頭暈、失眠、煩躁等,不宜服食人參,服後會加重症狀。
  2. 濕熱壅滯所致的浮腫,服人參可使浮腫更甚。腎功能不全且尿少者亦應慎用。
  3. 肝腸上亢的高血壓患者,服人參後往往使血壓升高,如果濫用,能引致腦充血,甚至發生腦血管意外。
  4. 感冒發熱、咳嗽、濕阻胸悶、食滯、急性腹瀉等,一般不宜服人參,以免使病 情加重。
  5. 有些患者長期服人參會產生頭痛、失眠、心悸、血壓升高易於激動等症狀,但停藥後症狀可逐漸消失。
  6. 凡屬氣盛、身熱、大小便不利,或燥熱引起咽乾口乾、鼻衄等實熱證,均禁用人參。
  7. 至於嚴重體弱,要人參調補者,可五至七天燉服一次,在秋冬季服用較好,夏 日炎熱,服後易助火,最好不要服用,在衰弱情況改善後亦應停用。
  8. 服人參期間,不宜同時吃蘿蔔、濃茶、螃蟹、綠豆等物,但服後兩三天,便不必忌口了。
  9. 人參忌鐵器,不可用鐵鍋、鋁鍋煎煮。

其實,服食人參,亦需要辨證論治,最好先請教中醫師,以策安全。

關心健康:聞癌識辨!

  王老伯七十多歲,三個月前小便有血,醫生轉介泌尿科進行膀胱內窺鏡檢查,發現有個一公分大的腫瘤。王老伯的兒子想起自己的家庭醫生,希望可以從他得到意見。

  癌症!是健康的主要殺手,令人聞癌色變。由醫生表示有癌症可能,需要再作檢查開始,病人和家人震驚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無論那一樣的癌症,都能令人方寸大亂。不少病者得聞診斷,都會希望聽到的不是事實,甚至需要醫生重複再講。面對癌症,大部份人都不能理性處理,不少人更會感到悲傷失落。人生總有值得留戀的地方,忽然之間有個大限,自然令人震驚不安。

 震驚過後,如何是好?

  震驚之後,病人和家人都要冷靜的面對治療癌症和生活的問題。癌症其實是有醫治方法的,但我們該問專科醫生甚麼問題呢?無論如何,希望都是最重要的正能量,因為合理的希望令病人可以有具體享受生命的機會。

  癌症一旦出現,將會陪伴病人和他的家庭一生。年輕患者,生兒育女或教育置業的各種計劃都會受影響。問題的複雜化,不能三言兩語,數小時內可以重新部署。有人將癌症治療過程比喻為打仗,癌症入侵,我們抵抗,這就是抗癌的過程。既然如此,「知己知彼」,治療癌症應由認識自己患的癌症開始。

  1. 要知道自己的癌症:有一些病友患了癌症,甚至已擴散至其他器官,細問之下,卻連自己患甚麼癌,是原發或擴散,嚴重到甚麼地步都不知道。
  2. 照顧自己,照顧至親家人:第一步是把要關心的問題組織起來,找一個文件冊,記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對策。要將文件冊一遍又一遍的看, 重複思考同類問題,方可作出每一次決定。

  香港政府衛生署、醫管局和香港防癌會,都有不少癌症資訊,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癌症,明白治療的過程,知道每一項檢查程序和對日後治療的影響。病者由知識得到參與決定自己治療的能力,才能打一場有把握的仗。

要問自己和醫生

  所謂「知己知彼」,面對癌症,其實最終都是病人自己的問題。我想知道甚麼呢?我想參與決定自己治療嗎?我可以做甚麼呢?我想做甚麼呢?治療的方法有多少呢?是手術、是化療? 是電療?是先手術,後化療;還是先化療,後手術呢?為甚麼醫生和朋友說的不一樣呢?

  治療過程會令我喪失甚麼功能呢?大小便會失禁嗎?要休息多久?可以下床活動嗎?住院的日子多少?需要安排日常照顧嗎?工作如何安排?…

  財政方面,費用多少,是每項收費還是套餐形式?藥費是自費或是資助?有甚麼方法可以申請資助呢?如果是大學醫院,會不會有新藥或新的試驗治療計劃呢?我會不會考慮作為白老鼠呢?我決定後,會後悔嗎?

  見醫生時盡可能要有家人陪同,因病人可能神不守舍,不能集中精神。而且病人可能接受不了治療詳情(例如不想知道生存率是多少)。病人或家人當然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很多時候,重要是比較公營、私營的治療計劃。至於另類療法,病人和親友千萬小心,在心靈脆弱時,往往作出不理智決定,要信任你的家庭醫生,在沒有利益衝突之下,專業意見十分重要。

癌症不是絕症 !

  治療癌症真不容易。可是,最重要的是明白癌症不是絕症!「癌症不是絕症!」這話從何說起?

  事實上有不少病友可以和癌症共存,直至「自然」生命終結,與「常人」無異。癌症的療程以年計,近年有名詞「抗癌勇士」(積極可敬),有癌症倖存者「Cancer Survivor」(似乎消極一點),也有「與癌共舞」(不卑不亢);也有如:「慢性」癌症病人,癌症康復者…,依筆者理解,中文詞匯仍有不足,不足以形容對等的醫療經驗和文化概念。或許較接近的比喻,癌症就如:糖尿、肝炎等慢性病人。因此,癌症不等於絕症。

  癌症是生老病死的人生「流程」之一種,如果可以預防,自是上策。若是不幸遇上,震驚過後,亦可重新整理,迎難而上,活出得來不易的寶貴新章。

 問自己?例如:
我想知道甚麼呢?
我想參與決定自己治療過程嗎?
有新藥或新的試驗治療計劃? 我自己會不會考慮作為白老鼠呢?
我需要安排子女的日常照顧嗎?
我想做甚麼呢?
「抗癌勇士」(積極可敬)
「癌症倖存者」(Cancer Survivor)
「與癌共舞」(不卑不亢)
我會後悔嗎?
問醫生 ? 例如:
診斷過程
癌症種類
治療過程和副作用:
治療過程會令我喪失甚麼功能呢?
休息多久?可以下床活動嗎?
藥物副作用
如何止痛
會不會有新藥或新的試驗治療計劃呢?
治癒機會
收費詳情:
費用多少,是每項收費還是套餐形式?
藥費是自費或是資助?
有甚麼方法可以申請資助呢?
另類療法意見

解開心結:認識沉溺行為

  「沉溺行為」這概念並不容易清楚界定。例如,酗酒是沉溺行為,經常在宴會中喝至酩酊大醉是否也算是沉溺行為呢?吸食毒品或濫藥是沉溺行為,但受朋友影響下,「偶然」的嚐試軟性毒品,那麼是否沉溺行為呢?就算初次嚐試不算是沉溺行為,為何一次的濫用毒品往往會令人上癮沉溺呢?沉溺行為除了物質的濫用及依賴,如煙、酒、藥物和毒品等,是否還包括一些活動方面的沉溺呢?(如賭博及性刺激)

  要解答上述的問題,我們得先清楚認識沉溺行為的定義。沉溺行為這概念過去在醫學界一直是含糊不清的,直至近年才有較為一致的定義。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沙發教授(Prof. Shaffer)認為所有沉溺行為可以精要地以下列三個的特徵(或稱三個C)作為界定:

沉溺行為的三個特徵

  1. 該行為是由當事人強烈渴望所驅使(craving);
  2. 該行為儘管引致嚴重負面後果,如身體或精神健康、社交或家庭關係、工作或刑事責任等,當事人仍然繼續進行(continued acts);
  3. 當事人發現雖然自己嚐試停止,但卻不能停止該行為,並出現失控感覺(loss of control)。

  沙發教授對沉溺行為的界定十分重要,因此界定泛指與物質相關(substance-related);如煙、酒、藥物和毒品等及活動相關(activity-related);如賭博、性快感、上網、飲食、購物、甚至工作等的沉溺行為。換言之,只要當事人的任何行為若有上述三個的特徵,他/她就是有沉溺行為。例如,若某人喜歡在公園與別人下棋,後來他的下棋興趣越來越強烈,每天甚至會花多個小時在此活動上,不能自拔,最終更因身體及精神變差令工作都失去,那麽這本來健康的嗜好亦可算是沉溺行為了。

  事實上,米納(Miller)指出沉溺行為的問題在人類生活中是頗為普遍的。當人們誤以食物、工作、香煙、或鎮靜劑能夠「鬆弛神經」時,他們不但讓自己沉溺在這些物質或行為中,也逼使自己對生活產生憂慮不安和否認逃避。事實上,過量的鎮靜劑、安眠藥、吸煙、飲食、工作、賭搏、上網、性行為或權力的追求等,都能漸漸地侵蝕人,令「正常」人變得「不正常」。

沉溺行為對當事人直接的影響結果

  美氏(May)在《上癮與恩典》(Addiction and Grace)一書中,描繪了沉溺行為的一些共同特徵,這些特徵亦是沉溺行為對當事人直接的影響結果,現總結如下:

  1. 耐受性(tolerance):為了得到在沉溺行為過程進行中所帶來相同的滿足,當事人的沉溺行為會越來越多及嚴重。例如,一些嚴重性罪犯(如強姦犯)起初可能只是由車廂非禮開始,而一些非禮行為亦可能只是由偷窺開始,但因為輕微的性罪行不能再滿足到個人,所以當事人會尋求更刺激的方法得到滿足。
  2. 戒斷徵狀(withdrawal symptoms):因沉溺者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依賴了某些不健康的行為模式,所以若停止這些沉溺行為時,他們會出現戒斷徵狀。這些徵狀就是身體不適、心情煩燥、失眠、忐忑不安、及有強烈的衝動及渴望。差不多所有的沉溺行為,都會有這些類似而不同程度強弱的戒斷徵狀,而物質相關的戒斷徵狀通常是會較活動相關的為強烈及頻密,如煙、酒、藥物和毒品。
  3. 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沉溺者往往會淡化或否認問題的嚴重性。例如,酗酒者及吸毒者在上癮初期常會自誇能控制酒或毒的濫用,常聽到的「理由」是「我可以隨時戒的,別人不能,我卻能」。但在自知不能自控後,亦會經常找藉口「我不是不能戒,我只是未想」或「我不覺有任何問題」。
  4. 失去自信心(loss of self-efficacy):當清醒時,沉溺者也希望能夠控制甚至擺脫沉溺行為,然而,慣性的沉溺行為及衝動令他們難以抗拒這股內在強烈力量,他們的信心及自我形象也會越來越低。
  5. 扭曲的注意力(distorted attention):沉溺者依賴了沉溺行為帶來的快感,他的心思及注意會經常有意或無意間集中在沉溺行為及刺激上,沉溺者甚至會對成癮的行為產生一種「偶像」崇拜的傾向。

沉溺行為的類別

  按上述對沉溺行為的定義及特徵,理論上每種活動或物質都有機會令人成癮,但現時較社會大眾所關注的有以下幾類:

  1. 毒品/ 藥物沉溺
  2. 賭博沉溺
  3. 酒沉溺
  4. 性沉溺
  5. 上網沉溺
  6. 煙(或尼古丁)沉溺

  這些沉溺行為較為被關注是因為這些問題影響的人比較多,亦較明顯及嚴重。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大部份人在上癮初期都不承認自己是沉溺者,他們還以為自己是「自由人」,但到發現自己不能掙脫沉溺行為,沉溺者最經常的自我描述是「奴隸」及「囚犯」,他們很多時都不能自我控制,被沉溺衝動及行為驅使,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有些更因為傷害人而入獄,例如,有些毒沉溺者會藥後駕駛,有些性沉溺者會犯上風化案,有些酗酒者會在酒醉後傷人。因此,我們必需正視沉溺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為己為人,不能掉以輕心。

病癒隨心:癌症也是恩典

  2009年6月下旬,我確診患上了第三期鼻咽癌。由於本身有家族病歷(家父於97年因鼻咽癌離世),見識過鼻咽癌電療副作用的厲害。因此當家庭醫生表示有此懷疑時,心中已即時湧現前所未有的恐懼——害怕癌病!害怕治療!害怕死亡!

  感恩有基督信仰,靠著祈禱,並得著家人、教會弟兄姊妹和朋友的愛和支持,讓我戰勝了對治療的恐懼,熬過了6 星期的療程,共接受了36次電療和6次化療。記得在最後一星期的電療時,治療員對我說:「你是很少數做了超過30次電療後仍然有笑容的病人!」我知道這不是我的力量,而是有主的恩典與我同在,真實經歷了聖經所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林後12:9)

  人生總有順逆,我慶幸在順境時認識耶穌,更感恩在逆境中經歷到上帝的真實。癌症病人面對着沉重的身心靈壓力 — 從懷疑期的擔憂到確診後的懼怕,還有治療期間出現的各種身體不適和情緒困擾;完成療程後仍要面對各種後遺症、身體機能下降,以及復發的陰霾。若不是親身經歷,很難明白當中的複雜感受。然而,患病的經歷卻讓我體會到上帝是苦難人生的真正出路。雖然環境沒有改變,療程依然艱苦,但我確實經歷了主所應許出人意外的平安。現在翻看治療期間自己所寫的代禱信,每篇都是在數算主恩,誠如約伯所言:「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感恩可以在一間基督教醫院接受治療,這也是上帝的恩典。期間我認識了兩位院牧,她們每次的探望和禱告,都讓我在患病中得著安慰和鼓勵,深刻體會到心靈關懷對病人是何等重要和有價值。其後,院牧邀請我參加鼻咽癌同路人心靈關顧小組,認識了一班同路人和家屬。因著「癌病相連」,我們成了抗癌路上的親密戰友。在小組內也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新症病人,透過我們這些「過來人」的經驗,給他們在面對療程時送上一點支持和祝福。期間也曾遇到院友不幸復發、轉移,甚至離世,雖然內心感到哀傷難過,但也讓我學習面對生命的功課,「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實在是聖經寶貴的教導。

  經歷重病讓我真正學會以感恩的心活好每一天。我深信自己與鼻咽癌的「相遇」當中有上帝美好的旨意,盼望未來可繼續透過關顧院友來祝福有需要的人。

醫心直說:只要用心同行

  「劉姑娘,快來看一看!」一位同事叫著我,我立即走到電腦前,看見一位病人的臨床記錄,但是他的名字背後卻托著黑色,表示這位病人已經死亡。同事的驚訝是因為這位病人在一星期前才參加了全日的糖尿病講座。他是一位中年男士,當日身穿筆挺的西裝,因為下午還要上班,在午膳的時候便怱怱離開了,離開前還約好了下次補課的日期,然後禮貌地道別。

  我在護士診所與這位病人會面過兩次,他患上了糖尿病十多年,近日被轉介到這裡,他一直很努力控制病情,無奈十多年來血糖長期偏高,並已出現了早期的併發症徵狀。現在他積極參加糖尿病講座,又開始改變生活方式,只是始料不到心臟併發症突襲而來!

  當天晚上,我確實睡得不好,想起這位病人,內心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速。並且腦海中又浮現了另一個面孔,一位相識多年的病人,他也是發病後多年才轉到醫院求診。幾年來,他雖然努力投入糖尿病的治療,但血管的併發症卻相繼出現,現時仍臥病在床,飽受疾病的煎熬。我反覆思想自己十多年來從事糖尿病工作的意義,雖然每天都努力勸導病人遵守治療原則,亦見醫療科技和藥物不斷進步,服務水平得以提升。可惜的是,部份病人卻因為工作、生活和性格的緣故,往往未能在生活中實踐治療的方法,致令病情每況愈下。我不禁懷疑自己工作的果效,心情也不期然沉重起來。

  雖然我信主多年,並且一直勉勵自己要帶著使命感進入病房,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但原來單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夠的,所以我也有乏力的時候。感恩的是,神透過聖經的說話給了我鼓勵。「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經文就像一支提神劑,打進我的內心,神彷彿在我的身旁為我打氣說:「努力,加油,不要放棄!」

  當我被提醒之後,腦海裡多了正向的思想,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細想一下,現時糖尿病人急劇增加,我實在要加把勁,努力面前的工作。而且在我身邊,每天與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們,豈不都是盡忠職守,互相合作,為的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幫助病人,讓市民重過健康的生活嗎?

  後來遇到一位年青人,原來他大部份家人都患有糖尿病,因此他不貪食,而且熱愛打羽毛球,因此血糖一直都能達到理想指標。靈機一觸,我向他提出了一個請求,邀請他協助「勿糖組」(糖尿病人的自助小組)做羽毛球教練。經過了一天的考慮,這位年青人答應成為了我們的義務教練!

  雖然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而這位年青義工後來也因為工作忙碌請辭了。但如今我仍然不斷鼓勵病友自己組合練波,並且留意其他可行的運動幫助病友。我深信神把我放在護理的崗位上,是要我盡心盡力的獻上每一天,只要用心和病友同行;不足的,神會為我填補。

打開心窗:人生的下半部

  接二連三的飛機墜落事件,大樹倒塌等無常的意外,都使我們感到生命多麼的脆弱。每個人能夠活到今天,活到這刻,是沒有理所當然的。沒有人能預測自己能活到多久,也不知道將來是從哪一個方式離開世界,到底,是否有需要深入想想,餘下的人生如何計劃呢?

  我不是教大家要杞人憂天的帶著恐懼面對將來,而是希望大家思想,如何活在當下,想想生命的價值,把人生的圖畫畫得更美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朋友發問一個問題︰「假如你剩下三個月的生命,會怎樣過?」或許我們都聽過不只一次了,但曾經細心思考又有多少次呢?這是一個似近還遠的問題,所以,一般是較難想像箇中的情景和心情。從前,筆者對於死亡,總是感覺實在太遙遠,也抱著死亡並不可怕的態度與別人談論。

  我們會為人生的上半場刻畫很多目標和夢想,希望能為未來作好預備,也許目標和夢想難以估計成功率,但在財產上的準備,例如購買人壽保險和基金、置業投資等等,卻有滿滿的把握。因此, 對很多人而言,身外的財產保障是人生的首位,至於心靈的財產反而會被忽視了。例如︰人際關係、個人情感,深化生命的意義等等,由於這些沒有受時間的約束,也就沒有具體的推動。

  直到筆者知道身體上的變化,切切實實地去面對生命的時限,才真的感到非常難過和迷茫。自此之後,不敢再說死亡並不害怕,因發現自己是極度的害怕。那不是害怕身體的痛苦,而是內心對身邊每一個人和眼前所擁有的事情懷著無比的不捨。由那一刻開始我問自己︰「我可以為誰多做一點呢?怎樣才可以活得更喜樂?到底有甚麼未了的事情?」頓然之間,喚醒了人生的動力。生命加速的同時,也啟動了人生下半場的步伐。

  雖然筆者不知道自己最後能做到多少,但明白了生命在倒數之時,應該找緊每個時刻和機會。因為壽數是無法預算,即使在沒有病沒有痛的情況下,人生也可以隨時落幕。因此,每天能張開眼睛,能面向著太陽,一個簡單到也不以為意的畫面,已經是多麼的珍貴了。光陰似箭,歲月流逝,我們應學習多感恩、少抱怨,多預留一點空間,好好思想人生的下一步!

打開心窗:命運的舵擺

  清涼的秋風,吹不散社會的政治熱浪!執筆時,抗爭還是激烈,刋出日,是打開民主之門,還是打破民主的窗?正是此刻的懸念!這次街頭運動,表面上是政制之爭,其實是對「選擇」的堅持。

  選擇!其實並不只是政治的問題,也是關乎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問題。人,一旦有了自主意識,也就是「選擇的能力」;選擇,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祝福、責任和挑戰。因為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高貴,人之所以幸福(或痛苦),都是因為人能選擇,人必需選擇,並且人要為選擇付出代價。

  聖經的創世記,不只啟示了人的始源,還啟示了上帝賦予人有選擇的能力和責任。不幸、災難,甚至死亡,其實是人作出了錯誤選擇的結果。因此,如何選擇,實在關係生死禍福!政治如是,生活如是,生命更如是。

  此時此刻,想起民初時期,五四運動的那大時代。那一代人在新社會舊文化的夾縫中,開拓自己的理想世界,尋找自己的情歸之處。多年前,曾有一套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也就是今日的紅星周迅的成名之作。當時她色演中國第一才女林徽音。

  《人間四月天》表面上是一套愛情劇,其實它在探討時代和生命中最嚴肅的主題:選擇。沒有選擇的選擇,是這電視劇的畫外音,不斷的重複。故事裡的幾個主角,徐志摩、張幼儀、林徽音、陸小曼,個個才情橫溢,願作敢為。徐志摩一生逐情,卻因墮入情網而身不由己。劇中他對原配張幼儀說:「我已經選擇了愛情,因此我沒有選擇!」是堂皇的藉口,還是真實的理由!

  至於張幼儀,她只能在沒有選擇之下「選擇」了離婚、獨立。在簽下離婚協議的時候,她說:「就是這個選擇,也不是自己的選擇。 」至於陸小曼,該是最自由的,她受寵、任性、不羈、濫交、吸毒,敢作敢為。但編劇寫她卻是一個最苦和最不自由的人。她說:「我不想這樣,但我的身體不讓我選擇!」

  回說林徽音,故事寫她深愛徐志摩,他們也可以成為佳偶。但她卻選擇放棄那糾糾纏纏的愛情,而且放棄得肝腸寸斷。劇中,她選擇和梁思成建築自己的人生。在寓意航行和風浪的船上,梁思成問林徽音:「為甚麼你選擇我?」(而不是徐志摩)她回答:「這答案太長,我會用一生來告訴你!」

  選擇,不是剎那的決定,是生命的舵擺,是一生的航向。懂得中國當代史的,都會為梁思成和林徽音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