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窗:命運的舵擺

  清涼的秋風,吹不散社會的政治熱浪!執筆時,抗爭還是激烈,刋出日,是打開民主之門,還是打破民主的窗?正是此刻的懸念!這次街頭運動,表面上是政制之爭,其實是對「選擇」的堅持。

  選擇!其實並不只是政治的問題,也是關乎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問題。人,一旦有了自主意識,也就是「選擇的能力」;選擇,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祝福、責任和挑戰。因為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高貴,人之所以幸福(或痛苦),都是因為人能選擇,人必需選擇,並且人要為選擇付出代價。

  聖經的創世記,不只啟示了人的始源,還啟示了上帝賦予人有選擇的能力和責任。不幸、災難,甚至死亡,其實是人作出了錯誤選擇的結果。因此,如何選擇,實在關係生死禍福!政治如是,生活如是,生命更如是。

  此時此刻,想起民初時期,五四運動的那大時代。那一代人在新社會舊文化的夾縫中,開拓自己的理想世界,尋找自己的情歸之處。多年前,曾有一套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也就是今日的紅星周迅的成名之作。當時她色演中國第一才女林徽音。

  《人間四月天》表面上是一套愛情劇,其實它在探討時代和生命中最嚴肅的主題:選擇。沒有選擇的選擇,是這電視劇的畫外音,不斷的重複。故事裡的幾個主角,徐志摩、張幼儀、林徽音、陸小曼,個個才情橫溢,願作敢為。徐志摩一生逐情,卻因墮入情網而身不由己。劇中他對原配張幼儀說:「我已經選擇了愛情,因此我沒有選擇!」是堂皇的藉口,還是真實的理由!

  至於張幼儀,她只能在沒有選擇之下「選擇」了離婚、獨立。在簽下離婚協議的時候,她說:「就是這個選擇,也不是自己的選擇。 」至於陸小曼,該是最自由的,她受寵、任性、不羈、濫交、吸毒,敢作敢為。但編劇寫她卻是一個最苦和最不自由的人。她說:「我不想這樣,但我的身體不讓我選擇!」

  回說林徽音,故事寫她深愛徐志摩,他們也可以成為佳偶。但她卻選擇放棄那糾糾纏纏的愛情,而且放棄得肝腸寸斷。劇中,她選擇和梁思成建築自己的人生。在寓意航行和風浪的船上,梁思成問林徽音:「為甚麼你選擇我?」(而不是徐志摩)她回答:「這答案太長,我會用一生來告訴你!」

  選擇,不是剎那的決定,是生命的舵擺,是一生的航向。懂得中國當代史的,都會為梁思成和林徽音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