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攰過擔泥──健康坐姿小貼士

  許多人都患有腰酸背痛的毛病,有時我們會怪罪於工作操勞,但即使我們在辦公室工作,它一樣像職業病般纏繞著。其實比起許多室外勞動工作,辦公室的工作環境表面上是舒適得多,但實際上卻潛藏著許多令人防不勝防的小陷阱。

  雖然在辦公室不需要經常應付繁重的體力勞動,但埋首在辦公桌前工作半天,也足以令我們感到腰酸背痛。若然座椅較為舒適,情況有機會改善,但不同款式的辦公室座椅價錢相差甚遠,一張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座椅動輒以千元計,老闆未必願意投資。加上香港租金昂貴,辦公桌的大小和款式以至整個工作間的設計有許多環境限制,舒適程度往往不是老闆的首要考慮。既然如此,為著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我們要嘗試從一些小地方和小習慣著眼,免得長期勉強自己的筋骨肌肉。

正確坐姿由雙腳談起

  談到座位我們都懂得關注座椅的設計,尤其是椅背的承托是否舒適,但最健康舒適的座椅也不能保證用者的坐姿正確。坐姿不正確會增加腰背承擔體重的壓力。坐姿包括的不僅是腰背部分,原來雙腿如何擺放也相當關鍵,不妨試試以下一個簡單小實驗,你會有所發現。

  找一個普通的浴室磅,放在座位上然後坐上,放鬆身體,雙腳腳掌平放著地,看看體重多少;然後試試將小腿向內屈曲,可自然地擱在凳腳,再看看磅數;再試試吊腳而坐,又看看磅數。我們會發現,第一個姿勢所錄得的磅數明顯比另外兩個輕,換句話說,第二及第三個常見的坐姿會加重腰背的負荷。

  原來雙腿的擺放姿勢是健康坐姿的要素之一,需要多加注意。我們下肢的姿勢多變,除了是個人習慣外,座椅的高低和辦公桌下的空間也直接影響。有些辦公室因為存放空間不足,連辦公桌下都放滿物件,以致雙腿不得舒展。又有一些枱椅高度不配合用者,致令用者雙腳不能著地(即吊腳),自然就會屈曲擱在凳腳上。這問題不能長期置之不理,若枱椅不能更換,就應該配以腳踏。

要注意雙臂的擺放姿勢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壞姿勢出現於上肢。不少電腦使用者都將鍵盤放在辦公桌面,有時候放得太前,雙臂就自然地跟著伸前。這姿勢可能會讓人誤以為舒適,因為雙臂伸前了,手肘也放在桌面,肩膀感覺輕鬆了,但卻會不知不覺間引致背部肌肉過勞。

  雙臂長期往前伸會為背部肌肉帶來一定壓力,尤其是背部近脊骨位置的一組低層肌肉,它們的主要責任是固定手臂的姿勢,長期處於拉展狀態會使它們過勞。試試請同伴幫忙,沿著頸椎以下緊貼脊骨兩旁用力按下去,如果感到酸痛的話,就要想想是否自己日常也有類似的壞姿勢。

  要紓緩這種肌肉疲勞,按摩膏和藥貼都幫助不大,因為患處在深層,表面的藥力不足以滲透,沖熱水涼也因同樣原因而不會有顯著效果。物理治療常用的熱敷方法比較奏效,但自行敷背部卻頗為不便,加上要施壓讓熱墊緊貼皮膚,需要有人從旁協助。如果想方便鬆一鬆,則可以試試圖4及圖5兩個簡單的舒展運動。第一個運動可幫助鬆弛背部的肌肉,反手緊扣雙手並盡量向前伸展,維持姿勢十五秒然後放鬆。第二個運動可幫助你鬆弛腋下兩旁的肌肉,同樣反手緊扣雙手,然後盡量向上伸展,維持姿勢十五秒然後放鬆。這兩個運動每次可重複三至五下,每天做兩回。

  要紓緩疲勞酸痛還有根本問題,就是手肘的擺放位置。理想自然的姿勢是讓上臂自然垂下,手肘剛好由座椅的把手承托,屈曲前臂,鍵盤的擺放位置剛好讓雙手觸及操控。但正如前文所說,現有的椅桌設計可能不甚理想,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為自己創造健康的工作環境,善待自己,就得動動腦筋。

鳴謝:雷展榮物理治療師

身心健康:「探頭族」的迷思

  每逢做完運動,或者操勞過後,我們都會感受到來自肌肉的疲倦訊號,輕則感到酸痛,重則抽筋,提醒你是時候休息了。收到訊號當然就知所行止,但若然我們察覺不到,那就有可能不知不覺間勞損了肌肉,要避免就唯有靠自己主動多加關心了。

小肌肉大功能

  關節能夠活動,乃是靠一條條的肌肉出力伸展和收縮。我們可能一直以為只有活動才需要肌肉出力,那麼從早到晚最賣力的一定是大件的肌肉了;那些細小又不知蓋在深層甚麼位置的,應該清閒得像個旁觀者吧。這是個大誤會。

  人體筋骨肌肉結構與運作其實非常複雜,若簡單地理解,肌肉整體有兩個主要任務:關節活動的時候固然要出力,但即使不活動時,肌肉也要出力把它鎖定以固定姿勢。長期維持一個姿勢,其實肌肉也需要工作,並沒有得到休息,所以呆坐也會讓你感到疲倦。應付這兩大任務,肌肉也有所分工。一些較大塊的肌肉主要負責大動作,而位於深層比較細小的則常負責固定關節。由於後者疲倦時往往不易被察覺,當我們於日常生活中充斥不良姿勢甚至成為習慣時,卻不知道其實肌肉已疲倦不堪,亦令其欠缺足夠的休息。小肌肉發出的疲勞訊號並不明顯,若收到它發出的訊號仍不加以糾正和紓緩,後果可大可小。

一個常見的不良姿勢

  新近流行一個名詞叫「低頭族」,所指的是今天許多人都只顧低頭望著手機和平板電腦。其實除了望手機,看電腦顯示屏也好,看書報也好,我們即使不一定低著頭,頭頸也會常常處於一個不自然的姿勢,常見的是不知不覺地探前。這個姿勢的後果相信你我都體驗過,頸部的肌肉好像全都繃緊了,即使如何用手按壓也不能紓緩多少。頸部結構非常複雜,如果姿勢長期不正確,會出現肌肉繃緊並阻礙血液流通,有機會因而引致頭痛和影響精神狀態等,再嚴重者,頸椎和神經也會受傷,到時要處理就麻煩得多。

糾正姿勢

  論這個姿勢問題的成因,對於電腦使用者,有機會源於顯示屏擺放不當,例如太遠或高低和角度不合。放得太遠可能是為了在桌前要擺放其他物件,試試可否清走,若行不通就可能要考慮更換一個面積較大的顯示屏。但要留意,新款顯示屏的解像度越出越高,使用者應按自己的視力將字體相對放大,否則屏幕大了,字體卻越來越小,不探頭前看才怪。許多顯示屏都可以調較高低與角度,而且非常方便,卻常被忽略,結果顯示屏往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其實只要將顯示屏的高度稍為調校,以致其頂端的一行與視覺成水平位置,問題就大致解決了。

  可是,即使顯示屏擺放妥當,我們仍會不知不覺間將頭探前。這亦很自然地發生在使用手機和閱讀的時候,環顧地鐵車箱內的手機使用者你就會發現不少例子。這現象不難解釋,高解像技術成就的細小屏幕配以微小字體正是罪魁禍首。不過放心,應付這個問題還有一招,就是每十五分鐘提醒自己動一動身,例如倒杯開水,或四圍望望,做甚麼也好,只要打斷你的「定鏡」姿勢,頭就會自動重新擺放,頸項也可以回復自然。可能數分鐘後又會故態復萌,但能定時重整姿勢已經有很大的幫助。

紓緩方法

  除了糾正姿勢,有一個伸展運動可以幫助紓緩這個壞姿勢所引致的不適。首先,背靠牆壁,然後稍微用力將後尾枕移向牆壁,以致下巴也靠近頸前,擠出一般不受歡迎的雙下巴甚至三下巴就差不多了。這個下巴後收的運動宜每隔十五分鐘做三次,每次維持十五秒。若學懂這個動作,以後就不用找牆壁作輔助了,但切勿誤將頭垂下令下巴貼向頸便可。

  紓緩肌肉疲勞不適,熱敷和按摩是物理治療常用的方法。不過要自行熱敷頸背位置甚具技巧。至於按摩也要小心,若對痛楚根源不清楚,即使你付費按摩也可能越幫越忙。不想動輒就去見專業治療師,處理好姿勢問題是關鍵的第一步。

鳴謝:雷展榮物理治療師

身心健康:「媽媽手」與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是現代人的象徵,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身邊的人皆有使用。這些智能手機大部分都具有觸控功能,方便又時髦,更有攝影,錄影等其他裝置,深得年輕人喜愛,似乎百利而無一害。當中不少人習慣以拇指操控手機,例如打字,玩遊戲等,雖然看似輕而易舉,但原來長期使用會對控制拇指活動的肌腱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發炎,即為狄魁文氏症候群。此病症常見於中年或生產後的婦女,她們於處理日常家務或照顧嬰兒時用力不當,以及準媽媽懷孕末期荷爾蒙的變化皆是罹患此病的成因,因此狄魁文氏症候群又俗稱「媽媽手」。

  「媽媽手」患者不限於媽媽,男性、年輕人亦可能得此病患,主要出現於經常使用拇指的人。原來人的手指只有少許肌肉,手指活動主要依靠連接前臂肌肉的肌腱 (即「筋」),外層有腱鞘包覆,拇指活動主要由「外展拇長肌」 及 「伸拇短肌」兩條肌腱經由手腕突處的腱鞘內滑動來控制。重複性、使用過度或用力不當等不良動作,例如長期使用拇指於手機螢幕上滑動打轉,拇指要作出大幅度的動作,會對肌腱構成壓力並使其增厚而與腱鞘及其他組織反覆摩擦,產生發炎現象。

  那麼「媽媽手」有甚麼病徵呢?若果你手腕近拇指基部持續疼痛,有明顯的腫脹和壓痛點,而拇指用力或伸展時亦會引起痛楚,則很可能患了「媽媽手」。另外有一個可行的測試方法,將拇指向掌心內屈,手握成拳頭狀,其餘四隻手指包緊拇指,然後向下屈曲,若果感到手腕近拇指基部產生痛楚甚至劇烈不適,就有可能得此病症。而嚴重者的痛症更會伸延至手臂,提取物件時感到乏力等。

  若出現以上的病徵及測試時出現痛楚或不適,就要多加注意。若果情況並非十分嚴重,可以自行治療,減輕症狀:

  1. 日常生活而言,必須先減低使用拇指的強度及次數,減輕工作量,例如減少使用手機,以免情況惡化及給予拇指肌腱充分休息。
  2. 冰敷能夠減輕病症以至消炎,可以透過使用冰毯及冰水達至冰敷的效果。若果選擇冰毯,則應先以毛巾包裹冰袋,再放於患處上。冰水方面則是將拇指至手腕部分浸於水中,冰與水的份量至少要1 : 1才能達至治療所需的低溫,期間你會感到冰凍難耐,皮膚甚至會略為轉紅,皆屬正常現象。次數方面,一天敷兩次,每次15至20分鐘。一般而言,大約48至72小時(即敷4至6次)就能夠消炎,若果超過了以上的時間依然感到不適,就應該求醫。

  若果以非手術療法(包括藥物及以上療法等)治療半年以上也沒法改善情形,則有需要以手術解決問題,傷口兩星期便可癒合。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平日保持良好的習慣與姿勢十分重要,例如使用手機時應盡量避免只用拇指單手操作,比較好的方法是一手提機,另外一手負責螢幕上的操作,可使用食指,並且由手臂帶動食指的移動,減少拇指因作出大幅度及重複性動作而造成肌腱與其他組織摩擦。另外,以熱感筆代替手指操作手機也是一種可行的做法。若果你是「手機發燒友」,又酷愛以手指操控手機,那麼最好就每45分鐘小休一次,並且做適當的伸展運動。

鳴謝:雷展榮物理治療師

身心健康:重新生活──職業治療在精神病康復的功能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近年常常從報章看到香港人患上精神病的統計,患病的比例相當高。有病便需要看醫生,但原來貼身參與精神科病人康復過程的,不只醫生護士和社工,還有職業治療師。

恢復職能的治療

  「職業治療」翻譯自英文Occupational Therapy,這香港翻譯令不少人都誤會它是針對職業病的一門治療,台灣則翻譯為「職能治療」。職業治療是一種恢復生活能力的治療,他們的服務主要針對病人的個人自理能力、工作及閒暇三個範疇。簡單來說是協助病人恢復因受疾病影響而失去的某些能力,但並不限於工作技能。例如一位家庭主婦,因為患上某種疾病而影響了她履行煮飯燒菜的責任,職業治療便嘗試幫助她,讓她可以回復這樣的能力。生理上的疾病或受傷固然可能影響病人的能力,其實精神病亦然,故此在青山醫院也可找到職業治療部門。

  醫生可以處方藥物幫助精神病人,而職業治療師則動腦筋為病人提供合適的活動,從中訓練生活技能和評估康復進度。個別的治療活動可於病房進行,但一些群體性的活動則安排在院內特設的工場進行。青山醫院內設有多個職業治療工場,模擬了不同的工作環境,例如小賣部、時裝店、辦公室、設計及印刷工場、洗燙工場和包裝工場等等。每個工場都有既定的上班和下班時間,亦有午膳和小休時段,病人來到這裡就好像上班一樣,更有象徵式的獎勵金,可以在小賣部和時裝店消費。

  這等模擬工作環境,為病人提供一個介乎醫院與真實社區的生活環境,這裡混合了不同年紀和性別的病人,他們除了可以在這裡學得一些工作技能外,或許更重要的是可以練習與人相處。醫院病房的環境安靜穩定,有助紓緩病人的病情,而相對熱鬧的職業治療工場,則可以讓他們重溫一些生活場景和人際社交,治療師亦可以從中觀察他們的適應能力和康復進度。例如有些病人情緒容易受異性刺激,這裡就可以讓他們重新習慣與異性相處,治療師亦可觀察他們的反應;亦會有病人來到工場裡的小廚房,職業治療師會和他一起練習到市場買餸煮飯。有時候在過程中發現病人有認知方面的問題,例如善忘或注意力不集中,這裡特設的認知訓練中心就幫得上忙了。此外,治療師亦會提供不同的小組訓練,讓病人學習自我管理及不同的生活技能,為病人出院作好準備。

講求心思與創意

  或許有人對精神病人的印象,只限於瘋瘋癲癲,或是自言自語。其實有不少精神病都是受環境影響而引發,近年廣為人知的抑鬱症可算其中之一。精神病人不一定要住院,例如某些抑鬱症病人只需要接受門診服務便可。由於每位病人的致病原因都有所不同,即使病人患的同是抑鬱症,治療師也要先用時間了解病人的背景,分析他的需要,才可以進一步決定運用甚麼活動來幫助他,過程頗花心思,亦牽涉不少輔導技巧。

  在青山醫院職業治療部門服務了一段日子的一級職業治療師曾美兒姑娘,近年也接觸不少情緒病人,背景各異:有資深老師因為工作壓力而無法繼續教書,並出現驚恐情緒;有年輕在職母親因為雙職壓力而緊張失眠,甚至失去生活動力而終日躲在家中;亦有售貨員因為工傷影響了活動能力而暫停工作,卻得不到同事和家人的諒解,反而誤會他是懶散,最終不堪壓力而患上情緒病。

  幫助這些病人,曾姑娘嘗試透過不同活動助他們走出陰霾,例如安排小組活動,一同作畫、栽花,讓他們在細節過程中感受到生命有其意義;亦試過幫病人重組生活時間表,騰出時間給自己享受,紓緩了病人的情緒,亦緩和了與家人的緊張關係。經驗告知曾姑娘,家屬的理解與鼓勵對病人康復非常重要,曾經有病人連上街散步都緊張得要暈倒,但因為得到丈夫及子女的支持,才得以踏出家門一步;亦有病人眼見兄長為自己勞心勞力,才放棄輕生的念頭,並願意主動接受精神科治療。

  曾姑娘當年在理工大學半途轉修職業治療,是因為認識到可以透過這些治療協助病人恢復過往的生活職能。因為服務精神科病人需要別具心思與創意,吸引了她畢業後決定加入青山醫院工作。工作多年後,曾姑娘覺得今天社會大眾對精神病的認識仍甚片面,對精神病的病徵一知半解,以致往往產生誤會;又或是以偏概全,總以為他們有暴力傾向。其實精神病種類繁多,若我們身邊有人患上精神病,我們一定要對他所患上的病種有正確的了解,才能明白和體諒他,進而支持他接受治療。或許經過治療也不可能完全康復,即使康復了也許又會再病發,但本著職業治療的信念:「每個人都有權選擇過其有意義的生活」,曾姑娘一直悉力以赴,亦希望病人也愛惜自己,不自我放棄。

鳴謝:青山醫院職業治療部

身心健康:治療無需藥

  大家都試過病痛的經歷,那怕只是最輕微的喉嚨不適,都會令人渾身不自在,心中只想身體可以盡快恢復原狀。許多疾病經過治療都會康復,有些甚至不藥而癒,然而在某些情況下,被折磨過的身體卻不一定可以百份百回復原狀。

藥物以外的治療

  除了醫生和護士之外,醫護界中還有許多專職治療師,例如物理治療師就是較為人熟識的其中之一。物理治療是利用藥物以外的方法來治理病人,透過訓練身體,讓病人回復身體機能。人手按摩推拿、器械運動、電療、水療、冷敷熱敷都是物理治療常用的方法,個別治療師還會使用針灸。

  需要接受物理治療的病人,種類其實非常廣泛,由剛出生的嬰孩到臨終的病人都有,並不限於治療筋肌勞損和創傷。例如早產嬰兒因為肺部發育未健全,物理治療師便會替嬰兒進行胸肺物理治療,助他呼吸和抽痰。有時臨終病人也有需要接受物理治療,例如有些末期癌症病者手腳會發腫,物理治療師便可幫助他們紓緩症狀。

  在香港,理工大學是唯一提供物理治療師培訓的地方。二十多年前,葉瑞芳姑娘就是在這裡接受訓練。像醫生護士一樣,受訓過程包括在醫院實習,畢業後便正式受聘進入醫院服務。雖然已事隔超過二十年,但當年作為新丁的體會仍十分深刻,因為在有限資源下要同時服務眾多病人,實在是艱鉅的任務。工作了一段日子,葉姑娘選擇專注服侍中風病人,於是開始朝這方向進修,還學習針灸,為自己多添一份治理病人的裝備。

現實有時難以接受

  比起一般骨科病人,中風病人的治療期多數較長,視乎個別病人的復原進展而定。病發初期,病人會留院接受治療,離院後仍會有一段時間繼續定期覆診和進行物理治療。由於每位病人都是獨特的,面對的困難也不相同,物理治療師為病人提供治療,當然希望他們能夠恢復以往的活力,但大家也明白這只是一個理想的目標,實際上病人的活動能力可能只會復原至某個程度,到時治療就會停止。這是個不容易接受的現實,但身為治療師,葉姑娘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向病人坦白,並鼓勵病人積極面對和生活下去。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病人情緒難免低落,若患者正值壯年,甚至是家庭支柱就更憂心頽喪。由於身體失去部分活動能力,他們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埋怨自己,甚至自覺是家庭的負累。因此鬥志對於病人康復非常重要,尤其是物理治療是非常需要病人努力配合的。雖然葉姑娘不是專業的輔導員,但身為同行者,她也會想法子鼓勵病人,例如引導他們將目光從自己的困難轉移到身邊愛護自己的人身上,這往往會較容易令病人重拾動力。身為基督徒,若病人願意,葉姑娘更樂意為他們祈禱,有時候還會介紹院牧給他們認識。

  長年累月陪伴病人對抗逆境,物理治療師也會有疲憊失望的時候。葉姑娘不只一次遇過有病人辛苦鍛煉了一段時間,眼見進展良好勝利在望之際,卻再次中風,又或是染上其他惡疾。這些例子彷彿提示我們人的能力實在有限,然而,每當見到年邁的公公婆婆遵照指示,努力不懈地做鍛煉運動時,並且有所進展,葉姑娘又會一再被鼓勵,深信自己和病人的努力都並非徒然。

心思和創意

  在醫院服侍病人多年之後,數年前葉姑娘決定另謀發展,嘗試以私人執業形式上門替病人治療。除了公立醫院,其實坊間還有許多私營的物理治療診所,但葉姑娘卻獨愛親自上門,讓病人免於舟車勞頓。雖然葉姑娘熟練的手法和針灸仍舊大派用場,可是病人家中絕對不會有治療中心提供的大型器械和電子儀器。因此葉姑娘要花心思搞創意,按病人家居環境就地取材,結果一樣可以幫到病人。例如在床頭安裝一個簡單的小滑輪加上繩索,病人就可以在自己的睡床做運動了(圖1)。在治療室常用來作負重練習的沙包,在家中以裝滿輔幣的布袋就可以代替。還有從超市買回來的袋裝急凍雜菜,從冰箱取出來再輕輕敲散它,就成了用來冷敷的冰粒袋了。

  雖然沒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但每次能專心地治療一位病人,卻為葉姑娘帶來更大的滿足感,加上工作時間自由,讓她不時可以到國內和海外參與醫療義工服務。然而在窮鄉僻壤進行物理治療,就更考驗創意了。但只要醫護人員用心,加上病人的信任和努力,遇上的不會只是健康問題,也必然有燦爛的笑容

身心健康:踏出家門上學去—兒童中風後的復康、成長與適應

  1994年的一個晚上,詠然與家人慶祝完她的八歲生日,正當各人安然就寢,詠然突然尖叫一聲,隨即昏迷過去,醒來的時候,已是八歲半。

  腦中風的詠然,當晚命懸一線,甚至連呼吸和心跳也曾停止,尤幸及時搶救成功。半年後醒來,一切胡裡胡塗,只知自己躺在病床上,全身動彈不得,視力、聽覺、語言能力也受損,還失去了大部份記憶,連爸爸媽媽也認不出來。

上學去

  中風患者以成年人居多,詠然年幼中風而且情況嚴重,實屬罕見。中風病人因腦細胞受損而失去控制身體的能力,能否甦醒,甦醒後又能否復原,因人而異,視乎他腦部自我復原的程度,再配以適切的治療與訓練。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高,進展會較年長者理想。

  詠然在瑪麗醫院住了一年,之後轉到麥理浩復康院接受復康治療,逐漸恢復活動能力,也重新學習說話。奮鬥目標對於病人非常重要,不少成年的中風病人都因著重返工作崗位和養活家庭的決心,而有動力排除萬難,詠然也有一個急於達成的心願 —— 上學去。

  見到小朋友渴望重投正常生活,醫生也表示鼓勵。經過治療和訓練,詠然雖已恢復部份聽寫能力,但按她當時的狀況,醫生建議她選擇特殊學校。不過由於該學校離詠然家甚遠,經過衡量,最後詠然媽媽決定嘗試在區內尋找主流學校。這其實也相當不容易,因為詠然要坐輪椅,當時的自理能力仍非常有限,而跟其他小朋友相比,學習能力也有很大差距,學校有所顧慮亦無可厚非。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詠然終於得嘗所願,重踏小學校園。

忘了乘數表

  相比復康院和自己的家,校園環境明顯障礙重重,單單在沒有電梯的校園內上落,就已經是詠然和媽媽每天的考驗。基於詠然的需要,學校特准媽媽於校內照顧女兒。但無論詠然如何用心,首年成績欠佳是必須面對的事實。因為聽力受損,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其實只能勉強接收部份,惟有靠努力自修惡補;由於失去了部份記憶,過去所背的乘數表都忘記得一乾二淨,算術頓時變得艱深;雖然一直接受復康訓練,但雙手的靈活度仍大不如前,雖然能夠執筆,但中文字的每筆每劃都變得十分複雜。

  面對書寫困難,詠然做家課要比同學費時,每逢測驗考試就更需要加時作答,曾有同學質疑不公平,實在有苦自己知。默書對於一般學生可算等閒,但詠然聆聽老師所讀已覺困難,在有限時間內默寫出來更是不可能,故老師每讀下一句時,詠然都只默了半句,唯有先漏空格,跟著老師所讀繼續默下去,結果當同學停筆時,她的默書簿必定滿佈空格。幸而體恤她的老師總會額外給她時間完成,並請同學代為再讀一次。

沒有體育課

  升上中學,由於該校不許媽媽在校內陪伴,詠然要學懂照顧自己,幸好中學有電梯,轉堂換課室也方便很多。經過小學階段,詠然的成績已經趕上,亦能融入校園生活,例外的,就是體育課。中風對詠然的活動能力影響深遠,雖然經年的訓練讓她可以扶著物件站起來,以至步行一段短距離,但身體的支撐能力仍然有限,所以大部份時間都需要坐椅支撐背部,難以跟同學們一起跑跑跳跳。於是體育課變成英文補習課,由教育署特殊教育組派來的老師負責。

  中學階段最緊張的關口,莫過於參加公開考試。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考評局會提供協助,詠然就獲准加長作答時間。如考生因健康理由不能到試場應考,考評局也會另作安排,例如讓考生在醫院內應考。曾有考生因背部問題不能長時間坐下,考評局便於試場預備房間設施讓他有需要時站著應考。兩次公開考試沒有難到詠然,她還取得不俗的成績,升讀理工大學副學士課程,主修會計及金融。

  十年過去,小妮子已長大成人,掌握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生活方法,也懂得面對別人的目光。小學和中學都找到就近的學校入讀,減輕了行動不便引來的問題,但如今要升讀理工了,詠然只有兩個選擇:每天靠著輪椅來回港島與九龍,或入住大學宿舍。明知住宿舍要面對的挑戰大很多,但她依然選擇了後者。

在乎適應

  離開安全熟識的家居環境,這是重要但艱難的一步,日常生活許多小節都要自己應付,雖然理工大學的校園設計方便輪椅使用者,但起居安全仍叫詠然憂慮,其中一樣最害怕的是跌倒,結果,她真的跌過一交。當時她在宿舍房內,一不小心從床上跌了落地,還碰損了頭,房間內又只有她一人,她非常驚慌,急急致電宿舍保安求援,幸好只是皮外傷,沒有大礙。

  這次不愉快的經驗,沒有嚇退詠然,也沒有使她後悔住宿舍的決定。自從詠然出院,體貼的父母就在家中的牆壁安裝了扶手,洗手間的地板也特別防滑,這是校園和宿舍都欠奉的,問她當時是否覺得處處不方便,詠然說:「其實當然不方便,但沒有扶手的地方豈止學校,若是必如此考慮,恐怕我連家門也踏不出了。我要盡力適應。」

  畢業後的詠然今天仍要以輪椅代步,她努力尋找工作,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她是其中一個迎難而上、竭力適應環境的康復者,他們難免要面對別人無情的比較,但卻不會自卑。相信這個七百萬人的社會,必有適合他們的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