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只要曾經愛過

  當我們看著一個親人身心受到折磨,委實令人心痛,但若他真的捨我們而去,我們卻又會萬分的捨不得。故事是這樣的:

  陳先生正值盛年,有妻有兒有女,卻「經歷」了兩次癌病——爸爸和姐姐先後因癌病去世。在家人患病期間,陳先生不離不棄、盡了親人本份,更對有關癌病資料,治療中的苦痛和病後的情況有比較準確的看法,卻同時帶來負面的想法。

  不幸地,最近陳先生自己竟然也確診患上鼻咽癌,因著他陪伴癌病病人的經歷並且帶有悲觀的想法,他覺得自己醫不好,遲早死。

  於是,他每天只睡在床上,不想吃東西,更因為「遲早死」的想法,他沒有積極尋求對病情有紓緩作用的治療,他只是在等 —— 等死。

  但在家人、醫生、護士、心理學家、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等人的努力下,陳先生的情緒才稍有改善,也算為較「積極」的接受治療。在陳先生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在以下五點下了功夫:

一. 同理心

  • 盡可能從陳先生的角度看這個世界(不是以自己的角度出發)。
  • 有時,他的想法甚至是不合邏輯和前後矛盾的,我們也耐性地先給他說出來,然後才處理這些不合情理的想法。
  • 其實,他那些不合理的思維背後,總是有他潛藏的情緒、想法、顧慮……,但他卻無法宣洩出來。當我們能夠幫他一把,解決這些混亂的思緒,他就能向前邁進一步。
  • 運用同理心的對話,至少可以較容易得到他的信任。
  • 還記得第一次見陳先生時,他一開口就對我說:「我今日要挑戰你,無論你怎樣說,我都是冇得救的。 」聽完他說後,我只是輕輕的說:「你說的全是對的,我無話可說……」結果他當場的軟化下來。

二. 治療的手法,要因人而異

  有些人會「受軟不受硬」,有的卻相反;有些人會相信醫生的權威,有些人卻對坊間的說法深信不疑。所以我們要拿捏得準,才能事半功倍。

  對陳先生我們也因應他的態度而施與治療,因為要從他所接受的方法入手,才能有效。

三. 訂定目標

  記得有一位已退休的腫瘤科醫生說得很好,我們一定要為病人在混亂的思緒中悄悄訂下目標,才能可以發現果效。那位謝醫生說:

  1. 如果病情輕微,就要將腫瘤從身體拿走。
  2. 如果沒法完全拿走,就要盡量延長壽命 (就好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樣)。
  3. 如果不能延長壽命,就要盡量令病人不要受到不必要的痛楚和折騰。
  4. 如果病人對瀕臨死亡充滿恐懼,就給他們詳細解說臨死前的醫療安排,好讓他們有所釋懷。

  因為我們定的目標不太高,陳先生雖然認為自己「遲早死」,但一日未死,仍有一日可以做的事。這是轉化他消極態度的方法。

四. 心理支持治療

  很多時候我們會問,究竟病人有甚麼心願未了?有甚麼擔心?有甚麼人想見?

  家人和醫護人員可以做甚麼?他們有甚麼恐懼?死亡、痛苦、寂寞、無所事事、失去家人……

  多一分了解,才能更明白病人的需要。我們不一定要給病人答案、出路,只要了解和表示支持,也能讓病人心裡好過。更多的了解使陳先生更多開放自己。

五. 耐心等候

  很多時候,病人需要時間消化壞消息。我們也只能乖乖地站在一旁,等待適當時機介入。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代表沒有作用,其實病人在這個時候最需要家人陪伴在側。陳先生的家人也學會了以忍耐去面對無奈。因為既然不可以改變疾病,也不可改變病人,能夠明白限制而仍然盡上本份,就無愧於人,也無愧於心。這樣對病人和自己也都好過。

  世事往往出乎意外,有時真的是人力難為。在陳先生的情緒和病情似乎比較穩定的期間,有一天我們收到消息,陳先生竟然自殺身亡了。雖然陳先生採取這樣的方式完結生命,實在令親人感到遺憾和難過。然而,無論陳先生親人或醫護人員都沒有太大的哀傷。或許我們各人都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是人力難以挽回的。既然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即使病人離開了,大家也無愧於心。原來我們盡最大的努力照顧病人,最後也是幫了自己。

解開心結:無藥?可醫!

  濫藥問題近來成為城中熱話,每天翻開報章,各大小新聞中都少不免出現一兩則關於「索K」或驗毒的報導。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濫藥問題其實多年以來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

濫藥的歷史

  翻查歷史,現今毒品中有紀錄的第一種,應該是提煉自罌粟的鴉片。人類早於新石器時代(公元前9400至3500年)便懂得利用它的鎮痛效果。鴉片直至十四世紀才開始被用作非治療性的娛樂性用途,十八世紀更傳遍世界。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鴉片類毒品(包括鴉片煙和海洛英)幾乎是唯一選擇。其他各式各樣的毒品,包括大麻、咳藥水、甲基安非他命(俗稱 “冰”)、安眠藥、氯胺硐等等,一直到九十年代開始才較常被濫用。

  自古至今,被濫用的藥物都有一個共通點,當他們被適當運用時,都是一些可以造福人群的醫療藥物。在濫藥這個問題上,藥物是一個媒介,一種被人利用而達到某些期望中效果的物質。當然很多被濫用的藥物於生理上會造成一系列上癮反應,但濫藥者本身於這個問題中亦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這就是從心理學去研究濫藥問題的出發點。

心理成癮之路

  濫藥者在未接觸藥物前,由於成長經歷和身邊環境,對藥物所帶來的後果都有一定期望和理解。有些人期望用藥物來逃避負面情緒,有些人則用來提升正面感受,更有些人認為用藥會帶來身邊朋輩的認同。因此藥物被利用成一種能改變經驗和人際關係的工具。研究指出,一旦對藥物產生期望,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這些期望會令用藥者較集中和記得合乎他們期望中的反應,因而塑造了用藥後的主觀經驗。

  當濫藥者接觸過藥物後,而藥物亦帶來合乎期望中的即時效果,由於「經驗影響行為」的道理,濫藥者往後用藥的機會便會增加。更甚是,濫藥若被用來暫時逃避問題和減輕負面感覺,藥物便慢慢成了心理上的倚賴,並利用作為「解決」問題的工具。每遇問題,都會尋求藥物來「解決」,慢慢形成一種習慣。當濫藥行為變成習慣,濫藥者的生活各個層面都會圍繞著這個濫藥問題而改變,令濫藥行為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不少濫藥者起初都是基於「玩玩吓」、「我玩藥」的心態,其後慢慢步上越吸越多、越吸越密的倚賴之路。不止一位濫藥者告訴我,他們濫藥之初大都是周末逢場作興時才「索吓」,後來越「索」越密,到了每天以至每小時皆不能沒「K」的地步,甚至比喝水還頻密。

  當然,長期濫藥會帶來種種不良後果,但何解這些負面後果卻影響不了濫藥的行為呢?原因是當這些因濫藥而起的問題出現時,濫藥者反過來會利用藥物幫助他們即時(雖然只是暫時)「處理」這些問題,結果造成了惡性循環的出現。

心理上的治療和康復

  從行為改變的角度看,要改變一個習慣和拆解其背後種種因素和惡性循環,足夠強的動機以及有效的技巧和支援是必須的,心理治療更可扮演催化改變的角色。當濫藥問題的程度較嚴重或引伸出的問題範圍甚廣時,專業介入就能發揮更針對性的作用。

  當濫藥者尋求臨床心理服務時,臨床心理學家可以:

  • 對其問題作出深入的評估
  • 按著評估中所得的資料,攜手與濫藥者一起訂下改變濫藥道路上的目標
  • 利用心理治療所發揮的功能和提升動機的技巧協助濫藥者釐清內心的矛盾和堅定自己的信念
  • 教導濫藥者管理情緒、思維、心癮和實際問題的技巧,從而提升他們處理高危情況和預防重吸的能力
  • 若果濫藥者出現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人格障礙問題等等),心理學家亦會「對症下藥」,安排適當的心理治療

  除處理濫藥者個人之外,濫藥者身處的環境對他的影響亦需要注意。從現實層面看,和濫藥者接觸得最多的通常都是他們的家人或身邊人。外國就有心理學家致力研究透過這些「關懷且重要的人物」 (Concerned Significant Others; 簡稱CSO),提升他們處理與濫藥者之間關係的技巧,從而令濫藥者的無藥生活比濫藥生活更吸引。從經驗上看,這些「關懷且重要的人物」往往都有很大的動機去幫助濫藥者,而不少濫藥者其實都很重視和他們的關係,甚至會對他們感到內疚。由此可見,重新給予濫藥者和他的家人一個重建關係的機會和方法,對濫藥問題的治療和康復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我一分力

  以上談到有關濫藥問題,都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的層面。要清楚了解和針對濫藥問題,我們需要有更開闊、更全面的角度。濫藥問題牽涉的範疇其實甚廣,沒有人能在這問題上獨善其身。當我們下一次從報章、從其他媒體、又或者從身邊的親友同事聽到一些有關濫藥的事情時,試試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就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同關懷濫藥這個社會現況。

解開心結:「傷」癒有時

  一天,外面下著大雨,還打著雷閃著電,我一邊慶幸自己能及時回到辦公室避過這場大雨,另一邊立刻取出當天早上要會面病人的檔案,以作準備。這是一個新症,半年前遭遇到交通意外後出現睡眠問題及害怕乘車等徵狀。我打開門請病人內進時,見到一個神色驚慌的中年女士,怔怔的看著我,她手緊緊地捉住坐在她旁邊的另一位中年女士。進來後,她十分警覺四周的一切,好像要察覺任何風吹草動,以便作出即時的反應。後來知道那陪著她來醫院的是她姐姐,原來自意外後,她從未試過獨個兒外出。而在她遇到交通意外當日,也是下著大雨,就像當天會面時的天氣一樣,所以她感覺很不安,好像回到意外發生當刻一樣,難怪她表現得那麼驚慌。她告訴我,除了不能安睡和發惡夢,意外的畫面總是揮之不去,不時會出現在她的腦海。不難想像,當天她問得最多的問題是:「我喺咪痴咗線?我喺咪以後都會喺咁㗎喇?咁我點算呀?」

  除此之外,她亦告訴我她不敢坐車、聽到引擎聲會整個人「彈起」,而且發覺自己脾氣愈來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首當其衝的便是接觸最多的家人了。她對自己的「改變」感到十分無奈。慢慢地她開始害怕見人,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也害怕出街,因為怕坐車或聽到車聲。她的活動範圍愈縮愈小,常常困自己在房間,腦海裡滿載了負面的思想及不同的擔心。那些思想包括:「為甚麼會是我?我以前唔係咁呀?咁我將來點算?我可唔可以返到工?返唔到工咁點呀?……」

創傷後心理壓力反應

  其實意外事故後,包括交通意外、工業意外、高處墮下、受襲等,出現心理壓力反應是很常見的,反應及程度因人而異。這些反應可能包括重複想起意外情景、避免接觸和意外有關的事物、強烈情緒反應、思想負面及精神過敏等。這些反應和我們人類求生的本能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它們往往有助我們意外後的適應。例如意外後初期,我們可能會對四周環境特別敏感,因為身體要準備一旦危險的狀況未過去或再次發生時,好讓我們能更快地察覺到危險及立刻作出適當的反應,這對人類的生存是很重要的。試想想,如果我們遇到意外後,還身在危險環境,但我們一點警惕都沒有,這是多麼的危險呢?這些自然的心理壓力反應通常會隨著時間慢慢減去,所以不要因為在意外初期有這些心理壓力反應而過份擔心。

  在這段時間,亦有一些自助紓緩方法可供參考:

  1. 提醒自己,意外後有短暫的壓力心理反應是很常見的,不要過份擔心。
  2. 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向信任的人表達出來,亦可聽取他們的意見。
  3. 鼓勵自己多參與合適而能夠幫助自己減壓的嗜好或活動,例如放鬆呼吸練習、運動、社交活動、聽音樂等。
  4. 在安全的情況之下,可以按部就班地鼓勵自己面對及克服意外後的恐懼及抗拒。例如在交通意外後,在身體狀況許可及安全的情況下,可讓自己續步面對橫過馬路或乘坐交通工具,減少逃避行為,讓自己慢慢對橫過馬路等重新建立信心。
  5. 留意自己有沒有一些歪曲的負面思想,如:「過馬路很危險呀,十居其九都會發生意外!」如果發覺自己有歪曲的負面思想,可嘗試以較理性的思想去提醒自己,如:「大部分時間,大多數人都能夠安全地橫過馬路。」

  但是,如果這些壓力心理反應過度强烈、意外後久久沒有減退,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與及社交和工作等,便應尋求專業的協助。而現在已有研究證明一些有效治療創傷後壓力症的心理治療方法,例如認知行為治療法及眼動減敏重整治療法等。

創傷後的成長

  很多同事及朋友都曾經問過我:「你們時常接觸意外病人,你們的心情會否受到負面影響?」其實研究顯示,大部分遇到意外的人都能自然復原,所以我們不能小看人類面對逆境時的韌力。反而眼見創傷後壓力症病人在治療中的努力、堅持及成長,更讓我感動。最後讓我以以下節錄的說話作個結尾,它們不時都會從病人口中出現:「與其花時間怨天尤人,不如好好珍措現在擁有的!」「意外教曉我世事難料,我不想只是計劃將來要怎樣孝順父母,我現在便要行動!」「意外後我發現原來家人那麼著緊我,我們關係比以前緊密了,我現在知道甚麼對我才是最重要的!」「出事後很感動,原來世界有咁多好人!」「以前我很性急,每天都衝呀趕呀的,意外讓我停下來,回想起來,不明白以前那麼心急為的是甚麼,車走了,便等下一架吧!現在這樣的生活態度令我輕鬆多了。」

解開心結:防備流感由心做起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

  今年春夏之際,人類豬型流感開始在全球蔓延,感染個案數字不斷上升。面對這個不知何時開始、何時終結的威脅,你有以下的想法或心態嗎?

  1. 香港連SARS一疫都試過了,我們很有經驗處理疫情嘛,不用怕的。
  2. 我總覺得不會是自己或者家人受到感染的。
  3. 要是我真的感染了人類豬型流感,也沒辦法呀,世間上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唯有到時再算。
  4. 傳媒每天都報導有關新聞,內容大概是差不多,開始沒有甚麼好關注的。

  如果你有以上的想法,顯示你並沒有為人類豬型流感的疫情而感到恐慌,甚至到現在仍然滿有信心;不過,這份過高的信心也可能讓你未有充足的心理和實際準備,去面對現在的疫情和將來有機會出現的社區爆發。

  在危機或災難出現時,每個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人的內心好自然會產生一些理解、繼而是一些行動去保護自己。不過,很多時候,這些具自我防衞的理解都潛在著心理陷阱,令有些人變得過度警覺和緊張,而有些人則會顯得自滿而選擇甚麼也不做。上述提及過的想法和反應其實都出現了十分普遍的心理陷阱,例如:不真實的安全感、認為危機的後果完全不能控制、以及過於習慣警告訊息而減低了警覺性、還有「賭徒的判斷」令人低估了風險及高估了個人能力。抱有這些想法是人之常情,但我們確實需要在過份恐慌或疏忽之間取平衡。

  近期城中大熱的電視劇《巾幗梟雄》,女主角「四奶奶」正好示範了怎樣運用愛心和智慧去化解及處理種種危機。有一場劇情提及無錫將會爆發大型蝗災,起初大部分米商和人民都不以為然,想盡量淡化可能會發生的災害,到後來他們亦開始驚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幸得四奶奶當機立斷,勇敢地推動大家作切實準備,在災難爆發前預先收割好只有兩成熟的稻米,又大搞「空心倉」以穩定民心,結果無錫因為早有準備而大大減低了災難帶來的禍害。

  面對這次人類豬型流感,到底我們可以怎樣好好預備呢?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澳洲心理學會、以及美國紅十字會等機構早已強調應付災難的心理準備是十分重要,並且訂立了不同種類的指引以供參考。我們可以用「AIM」三個英文字母去概括介紹:

  1. 預測 (A-Anticipate):我們需要可靠的資訊對危機作如實的預測 (如受感染的威脅性、傳播程度、對健康的影響、有效的治療方法等)。我們亦需要預計流感爆發期的實際情況而去策劃準備功夫(如因很多人同時不適而突然大增的醫療需求、實施社區隔離或學校停課的安排等)。
  2. 辨識(I-Identify):能夠分辨自己獨有的思想謬誤 (如過份悲觀或災難化的想法、逃避或否認問題的存在),認識自己或其他人在高壓情況下可能出現的情緒、想法、行為和身體反應,以及事先明白怎樣去處理這些反應。
  3. 處理 (M-Manage):我們需要先安定自己的心,才能安定周圍的人心,所以要學習有效的方法如鬆弛技巧去處理壓力;確切執行衛生防護措施,用心防堵病毒的擴散;好好照顧自己,調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要培養正面開朗的心態,強化免疫系統,減低病毒入侵的機會;與人保持聯繫,互相支持與分享;訂立個人或家庭應變計劃,以及預先搜尋額外的資源或服務。

  其實防疫工作不單是政府或醫護人員的責任,更是你和我的責任。社會上多一個人受感染,病毒擴散的機會亦加倍提高,醫療系統更會多一分負擔。然而,筆者發現還是有些人過於輕忽、不自律配合防疫。相信你也在公共地方遇過一些打噴嚏或咳嗽不掩口的人吧。所以,請不要以為自己身體強壯,就不會受感染;也不要因為害怕被隔離,而隱瞞病情或接觸史。

  要知道,能夠照顧和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愛自己,也是愛家人和其他人的表現。防備流感,需要「由心做起」,期待你們看到此文章時香港仍然平安,而大家能在處於安穩時繼續用心作好準備,推動衛生觀念及保健之道,發揮同心互愛的力量面對這一次流感的威脅。

有關網頁:
http://www.who.int/zh/index.html
http://www.cdc.gov/h1n1flu/
http://chinese.pandemicflu.gov/pandemicflu/enzh/24/_www_pandemicflu_gov/plan/individual/index.html
http://www.chp.gov.hk/
http://www3.ha.org.hk/oasis/b5_resources.html

解開心結:心力交瘁的照顧者心情

  「自從阿爸上年過身後,阿媽成個人都變晒,以前佢成日講笑,依家經常唔多出聲,成日都鬱鬱寡歡,又無胃口食嘢,後來醫生診斷佢係患上抑鬱症。嗰陣時我放工返屋企,阿媽都會話我同家姐做乜咁遲返,又話我地唔尊重佢,唔陪佢,唔聽佢講野……」

  「以前阿媽煮野食好好食,依家佢都唔太願做家務,叫佢一齊出街食飯,佢成日話唔去,寧願留係屋企,想多啲時間靜吓。之前我同家姐都返工搵食,依家我無工開三個月,咪變咗成日係屋企陪佢。每次出街或者去醫院覆診,阿媽都要花上成個鐘先至肯同我落樓。我已經少咗同朋友見面食飯,一出街就成日擔心阿媽一個人係屋企,有時我嘅心情都唔係幾好,都唔知自己可以頂得幾耐……」

  照顧長期患有精神病或情緒病的患者殊不簡單,情緒的起伏變化有時會隨著患者病情而載浮載沈家屬在患者患病的初期會感到十分困惑和擔心,很難適應患者的情緒的波動,又不知從何渠道得著支援,有時更會難以接受患者患病的事實。

  家屬在早期對患者的康復進展仍會感到積極樂觀,一旦患者的情況未如理想,而患者患上精神病或情緒病又超過數年的話,家屬由當初的樂觀逐漸轉變為悲觀失望、無奈和缺乏動力,部分家屬更可能出現心力交瘁的情況,身心感到十分疲累,情緒低落,甚至經常與患者或家人產生衝突和磨擦。

  根據一份於2007年發表有關香港「精神病患者家屬抑鬱指數調查報告」,結果反映受訪者當中超過七成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困擾,超過三成甚至達到嚴重抑鬱程度,整體抑鬱程度平均達至中度水平,而他們所照顧的親人多數患有精神分裂症或抑鬱症。家屬出現較嚴重的抑鬱一般受到以下因素影響——包括長期與患者同住、獨力照顧患者、經濟需依賴綜援或收入少於一萬元。可見精神病患者家屬若未能得到情緒支援及實質經濟支持,往往出現心力交瘁及抑鬱困擾。

心力交瘁的徵兆:

  1. 身體:長期感到疲累,即使睡眠休息後,體力也似無法恢復。身體出現一些毛病例如腰酸骨痛、胃痛、傷風感冒等。
  2. 思想:變得消極和負面,如經常自責、埋怨他人,容易有沮喪和挫敗感。
  3. 情緒:忽略休息和閒暇時間,經常鬱鬱寡歡,無故哭泣,容易發脾氣。
  4. 人際關係:減少與人接觸,甚至對患者或其他家屬產生消極和敵對的態度。

減壓有方:

  1. 學習知識,處變不驚:透過參與精神病康復者家屬支援服務的活動或精神健康相關的講座,對情緒病或精神病加深認識,了解患者可能出現的情緒及行為反應,學習照顧技巧,以增強照顧者的自信和應變能力。
  2. 擴闊圈子,管理情緒:在照顧患者時,照顧者的情緒難免有所起伏,不妨預留一些時間善待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或活動,如在家中看書或到公園散步。不要對自己太過苛求,並嘗試鼓勵自己:「我已盡力而為,下次再努力,不要氣餒!」。若情緒持續低落,宜尋求專業人士如醫生、臨床心理學家或社工的協助。
  3. 減壓有方,壓力紓緩:避免倚賴藥物(如安眠藥)或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來減輕壓力。照顧者可學習自我鬆弛技巧,如深呼吸或肌肉鬆弛練習,已有助紓緩身心壓力,從而令身體放鬆,以致身心舒暢。此外,照顧者要實踐健康的生活模式,如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均衡飲食、保持適量運動及社交生活,均有助改善健康和紓緩壓力。
  4. 親友支援,互諒互讓:照顧者可主動與信任的家人或朋友透露自己的煩惱、分享自己的感受,以紓解內心的鬱結。當面對沈重的照顧工作時,照顧者可尋求家人的支持,商討分擔照顧患者的工作,從而減輕壓力。照顧者有需要時亦可參加精神病康復者家屬互助小組,建立情緒支援網絡。

解開心結:極度恐慌

  四十多歲的程先生是一名教車師傅,一向身體健康。每天八時多開始工作,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一時多,天天如是。星期六、日更是工作的搏殺時候,找他學車的學生一個接一個;有時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程先生努力工作的目標,為的是全家人有更舒適的生活,為子女日後升學多儲點錢。他可以說是為家人拼了命去工作。

  兩年前的夏天,程先生大清早準備工作,突然感到胸口一陣的緊縮,心臟砰砰亂跳;急促的心跳持續了十多分鐘,而他總覺心跳狂亂得會隨時停止,氣也開始喘不過來。程先生感到自己將會失控,怕會就此死去。起初他以為是天氣太熱,令身體不舒服,但這樣的發作竟一次又一次的突襲。

  程先生為此進了好幾次急症室,抽血、心電圖、胸部X光等檢查全作了,各種檢查結果也是正常的。程先生為此擔心不已,總覺是他的心臟出毛病,只是醫生不夠經驗,查不出來;不然為甚麼他的「發作」仍然不斷?於是在這兩年來,他跑過不少心臟科的醫生,花了不少錢作檢查,但結果也顯示他的心臟沒大問題。程先生情緒逐漸變得不穩,晚上難以入眠,整天擔心會再病發。「要是在教車途中病發暈倒便出大問題了!」越想越擔心,更怕的是自己會突然病發死去,尚在念初中的子女和妻子沒人照顧;也因發作不斷,程先生變得不愛獨自出門,因擔心發作時沒認識的人在旁,自己會失救而死。

  其實程先生出的問題不是他的心臟,而是他的情緒。他患上的是「驚恐症」(Panic Disorder)。「驚恐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必定曾經歷一次或多次的「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在無法預知下,感到極度驚恐,通常在十分鐘內達到嚴重程度;其症狀包括:心跳突然加速、出汗、發抖、呼吸困難、胸口痛、頭暈眼花、喉嚨硬塞、噁心或腹部不適、痳痺、打冷顫或血湧上頭而感到臉龐發熱、害怕自己會死、精神失常...如同時有以上四個或以上病徵,而在一次驚恐發作後一個月內不斷擔心再度出現驚恐;又或者驚恐發作後而導致行為上有明顯改變,那便可判斷為「驚恐症」。

  「驚恐症」並不罕見。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2002年4月以隨機抽樣形式,訪問了3004位年齡介乎15至60歲的人士。調查結果顯示,超過百分之四的受訪者可能患上「驚恐症」;以此比率推算,全港15至60歲的人口中,有十二萬人可能為「驚恐症」患者。約有93%的受訪者,驚恐發作時會感到心跳加快得很厲害,所以他們會誤以為自己患上心臟病。而約有20%患者為此進入急症室。調查亦顯示,每位患者的醫療開支由數百至超過十萬元不等。有些患者會願意花很多錢去做身體檢查,但大部分病人在求診或作身體檢查後,病情也沒有改善,也查不出患病的真相。

  「驚恐症」的成因,包括遺傳、外在壓力、突發事件引致等。而腦部傳遞物質失衡亦是醫學界公認的原因之一。治療「驚恐症」,藥物和「認知行為治療」往往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新一代的血清素令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回復平衡,經過一段療程後,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會有明顯的進步。

  「認知行為治療」亦被很多研究證明,能有效醫治「驚恐症」。由於患者往往把突然出現的生理反應誤當作災難性後果的先兆(例如呼吸急促,心悸等反應會造成心臟病發或猝死)。患者非常擔心災難後果的出現,因心情緊張而致心跳和呼吸加速,繼而加劇緊張的情緒,惡性循環,令身體反應更強烈,更易引發另一次的驚恐發作。臨床心理學家首先會令患者明白形成驚恐發作的惡性循環,幫助他們檢視現有的思考模式,明白後果的嚴重性並非如想像中厲害。患者也會學習利用鬆弛方法(如腹部呼吸法)以紓緩驚恐徵狀。有時患者因怕驚恐突發而逃避一些塲合或活動(例如獨自乘地鐵、升降機或到人多的地區),心理學家會和患者定立恐懼程度表,由淺入深,逐步去克服本來不敢面對的場合。親身的實習能讓患者了解到,他們一直恐懼的情況不會發生,以改變其災難化的思想。

  程先生最終經朋友介紹,求診於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在服用藥物和參與「認知行為治療」後,他的驚恐症病徵明顯減少。更重要的是程先生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模式。現在他不會貢獻所有時間給工作,他會多花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去運動,更重拾遺忘多年的彈結他興趣。畢竟一個令人身心平衡的生活模式便是預防和對抗情緒問題的最佳辦法。

解開心結:停不了的焦慮

  五十多歲的母親阿蓮,年輕時個性已比較敏感,且事事追求完美。十多年前她的丈夫因癌病過世後,阿蓮便要肩負教養四個孩子的重擔。這些年來,她經常覺得疲倦,但晚上又難以入眠,必須依賴安眠藥入睡;也會因肌肉酸痛、頭痛而服止痛藥。她也有長期胃痛、腹痛的困擾。緊張時更易有胸悶、呼吸不暢順的感覺。阿蓮為此看了不少醫生及作了不少檢查,但也找不到特別的問題,症狀時好時壞。

  阿蓮總是忍不住擔心生活上每一件事情。當孩子年幼時,她對他們的學業、飲食、生活習慣、說話方式、交友,都時常提醒;弄得家中的氣氛相當緊張。隨著孩子長大出了社會,阿蓮的擔心也沒有減少。若孩子因加班晚歸,她隨即會擔心他們是否遇上意外。於是她會經常致電孩子,確保他們平安。其實阿蓮知道每個孩子都算獨立懂事,但總停不了擔心他們。

  有一次,小兒子遲了兩天才交家用給她。阿蓮便擔心兒子是否最近投資失利,陷入財困;還是他被老闆減薪,飯碗不保?如果兒子被減薪裁員,她的積蓄只可維持三兩個月的家庭開支,以後的生活怎麼辦?難道要拿綜緩?她的親戚朋友會歧視她嗎?最差的是自己年紀大,找份工作也不易,幫不上忙… 想著想著,一個一個的擔心如電影片段播出,沒完沒了,越想越糟,越想越憂心。阿蓮眼睜睜的到半夜三時也睡不著,胃部又隱隱作痛了…

  其實,焦慮是正常的情緒。當我們預計有危險時,我們的身體會出現變化(例如:心跳及血液循環加快、身體會出汗…),其作用是令我們面對危險時,使身體作好準備,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焦慮也會使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威脅上,思想會集中於負面的可能,令我們準備應付的方法。少許的焦慮也可以提升我們的表現:例如面對考試,學生多會擔心成績不合格,這些焦慮會促使他努力溫習。

  但過份或長期的焦慮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2004年的研究,估計在香港15至60歲人口中,約有11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經常焦慮症」。「經常焦慮症」的定義,是指過去半年內曾出現經常擔心許多不同的生活事情(如工作、家人、經濟等)。那些焦慮比一般人強烈,難以自控。患者亦有以下的身體或情緒徵狀:坐立不安、容易疲倦、易怒、肌肉繃緊、難以專注、睡得不好…患者會有一些「焦慮行為」:透過做一些行為(如經常打電話給家人確保他們平安)或逃避某些環境(如避免閱讀傷亡的新聞報導)以求短暫減低焦慮情緒。

  「經常焦慮症」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病。成因除個人性格和環境外,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是重要因素之一。可惜很多患者面對焦慮症的病徵時也以為是工作過勞,情緒少不免緊張;伴隨出現的身體徵狀,往往只以為身體有病,不知病源是來自「心」而不是「身」。「經常焦慮症」是可以治療的。目前醫學界主要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近年醫生多採用新一代的情緒調節劑,因其治療效用已被確認,而長期副作用亦較少。不過,無論服用何種藥物,都不要自行停藥,要和醫生商量配合,而認知行為治療法是透過改變患者的思想謬誤及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紓緩患者困擾。此外,學習一些鬆弛練習(例如肌肉鬆弛法、深呼吸、意象鬆弛法)也能幫助緩和焦慮的情緒。若發現家人或朋友患上焦慮症,應鼓勵他們及早求醫,及向臨床心理學家或輔導員尋求協助。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作息有時、做帶氧運動、安排一些為自己帶來喜悅的活動,避免喝過多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茶或可樂…),亦能使我們生活輕鬆,能更有效地處理焦慮情緒。

解開心結:「勇士」的誕生

  昨天,五十來歲的林女士來到門診,這是我在她出院後在門診的第一次面談。我才步出診症室找她,她便面帶笑容走上來:「黃小姐,唔好意思,上星期我病倒了,要把覆診時間改為今天。」「沒關係,進來吧!」

  這次面談,我打算跟她仔細討論對患上癌病的種種困難和適應。她一坐下便說:

  「我最近心情已經好了一點,因為我開始懂得放低,不再為以前悲傷的經歷而嚎哭大喊了!」

  「是甚麼事情或經歷讓你作出改變嗎?」

  「那天我終於找到機會跟十八歲的兒子傾談,發覺他心智上長大了很多,我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去醫病。而且妹妹也答應幫我好好照顧八十歲的媽媽。」

  「還有自殺或放棄治療的的念頭嗎?」我的記錄上寫着:「她向醫生要求安樂死」。

  沒有了。雖然上個月在住院時心情的確很差,自殺念頭愈來愈多。回家後有天晚上還差點想服下所有藥物……」說著眼淚開始從她眼眶掉下來。「但我後來還是阻止了自己,沒有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是甚麼想法制止了你嗎?」

  「當時我想到我的孩子,我的至親,我捨不得他們啊!」 她抹去眼淚說下去。「而且他們很愛錫我呀,我不想傷害到他們。況且,我才這麼辛苦從虐打我的前夫陰影走出來,不值得死啊!」

  林女士在去年跟丈夫正式離婚、現跟十多歲的兒子同住。今年六月,發現了自己患上第三期乳癌,辭退了工作,手術後便進行化療。約個半月前,她因化療期白血球太低及發燒而進了醫院。腫瘤科醫生察覺她情緒低落,而且亦很焦慮不安,便建議我為她作評估及適當治療。跟她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她相當抗拒和我交談,語氣間帶着不少的怨氣,並指出反正她就是得了絕症,見誰也幫不了甚麼。

  「想到前夫,還有覺得不好的事總發生在自己身上,感到忿忿不平嗎?」

  「唔……不想這些了,最初醫生告訴我得了癌症的時候,我真的覺得上天很不公平,又或是作弄我,為甚麼又是我?我又沒有做過甚麼壞事,生活又健康,卻給我遇上這壞傢伙,好不容易才和子女逃出被虐待的生活,才休息了半年,又得了這病,真是一關比一關難捱啊!」

  接著,我繼續和她談論對自己患癌的看法:

  「現在想有關病源問題也沒有甚麼意思。而且也沒有甚麼可加證實的答案。想這些太多會令自己很辛苦的。反正也是病了,將來有多久還是由上天作主吧!」言語間透露的一點無奈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那你覺得有甚麼是自己可以作主呢?」

  她想了一下,「我知道我還是要好好愛惜自己,要讓自己心情好一點,希望生活質素好一些,否則便白費了在化療期間所受的苦。」

  「擔心將來腫瘤惡化或擴散嗎?擔心子女嗎?」

  「不想將來了,想不了那麼多呢!總之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配合醫生給予的治療,有足夠精神的日子便出外走動一下。」

  我仔細聽着她的話,並觀察她的神態,真的感到她那份自若及釋懷,亦相信她的確從核心價值中作出了改變。

* * * * * * * * * * * *

  癌症是香港人的「頭號殺手」,是大家不願提及的名詞。以往,它被視為「死刑」、「痛苦」、「喪失」的同義詞。無論是病情本身、或是治療過程,都為病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身體痛楚、外表破壞,甚或是意志消磨。然而,能夠像林女士一樣的人:從無法相信、震驚,到憤怒、和上天討價還價,再經歷憂傷、至今豁然接受,繼續努力生存等心路歷程,其實佔上我接觸的癌病患者一大部份。當然,有人需要用較長的時間、亦有人要尋求心理支援及干預去協助對患病的適應。

  在這過程中,是甚麼因素決定患者能否成功適應?近年的心理研究顯示:個人性格、處理問題技巧、對健康的態度、社交的支持,及其他生活壓力等,都會影響癌症康復者的心理適應。患者對病程及治療保持適當信心,在治療後盡量提高對日常生活參與,都會有助康復。曾經有一位癌症病患者很感激我鼓勵她完成化療後重返教會,因為這讓她慢慢遠離「廿四小時」的病者生涯;現在她已不用再進行心理治療,回到她「平常」的生活中。

  相反,若採取過分迴避的生活態度,對生活刻意作出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如臨大敵,終日憂心復發擴散,因怕見親友而避世,都會減慢心理上的適應。有另一位病者以往很愛吃東西,但病後按親友不同的意見,每餐只吃蒸豬肉和灼菜。對他來說,生活失卻了很多樂趣,治療後生活質素大大降低,心情因而很差。後來他決定偶爾吃一點牛肉和最愛的甜品,不再單以「癌病」為生活中心,反而心情和精神都好了起來。

  當患上大病後,我們在不同方面作出改變是很正常和合理的。然而生活上的改變必須以本身想法改變互相配合和平衡,當中主導概念以生活 (Living) 而非患病,才容易作出適應。要接受患病的現實,我們或會重整生命的價值觀,因癌病會令我們更體會到人身的限制及生命的無常,但隨後可選擇作出正面改變,投入實際生活,例如較以往更注重健康和愛護自己,為爭取和珍惜家庭時間作出行動,而非單單誠惶誠恐「避免病發」。

解開心結:駕馭壓力

  談到壓力與精神健康,我會想到一位年輕且能幹的病人。這位病人每天也非常準時上班,在公司總是忙過不停地工作。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每逢犯了小小錯誤,都會將已完成的部份拋棄,從頭再開始做,直至做到完美為止。所以她往往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去完成一項工作。她亦常常怪責自己把工作做得不夠完美,不斷的自我批評,令她時常感到沮喪和自卑。由於只顧着要完美地完成所有工作,她很少與同事來往,社交圈子狹窄。平日沒有娛樂,缺乏運動更令她經常病倒。另外,無論上司要求她接手處理甚麽工作,她都會一口答應,從不懂得向上司說「不」。於是,她的工作已累積到一個令她不能負荷的地步,令她每天也受負面思想和情緒的困擾。最後,她患上了抑鬱症,需要接受治療。

  以上的個案反映了壓力與精神健康的關係。其實,適當程度的壓力能夠成為一股推動力,提升個人的工作效率和質素。若我們未能有效地處理壓力,或長期處於壓力當中,對於個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

壓力是甚麽?

  專家將壓力定義為:任何透過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經驗,引致正面或負面的心理或生理反應。簡單而言,壓力的來源可以很廣泛,包括身體、家庭、工作、社會等等。不論是面對日常事務或重大事件,我們都需要就事情作出調節,壓力的大小就視乎要作出調節的程度。例如,一個人要面對離婚所需要作出的調節比搬遷要大,要承擔的壓力大得多。所以,當我們感受到負面情緒或壓力時,就需要了解導致這些反應的壓力源,然後作出相應的紓解壓力方法去減低壓力所做成的負面影響。

  就以上的個案,當事人的完美主義性格令她在面對繁重的工作時感到很大的壓力,造成情緒和生理上一些負面的影響。但要注意的就是,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壓力源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心理學家Richard S. Lazarus提出個人怎樣去評估壓力(Appraisal)對於所產生的壓力反應有很大影響。例如員工甲視上司的意見為指責或批評,就會覺得很擔心和沮喪,想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而感到面對着無形的壓力。相反,員工乙將同一件事評估為上司善意的指點,不但沒有感受到負面情緒,反而更積極地去面對壓力。另外, Lazarus 亦提到個人怎樣去評估自己應付壓力的能力(Reappraisal)也會影響其壓力反應。就以上的個案,當事人對自己苛刻的批評令她漸漸感到無法面對工作壓力,亦開始懷疑自己的辦事能力,於是感到沮喪和自卑。

從心態和行為着手處理壓力

  若我們能夠掌握調較心態和改變行為的方法,在受壓時就能更有效地處理壓力。從心態方面着手,當面對壓力時我們應以積極和正面的態度去處理要解決的事情。要保持這種心態,就要留意自己的態度有沒有被一些思想謬誤(Cognitive Distortions)所影響。例如,一位員工在沒有證據支持下推論自己可能沒有能力去應付正面對的壓力,這種非透過客觀事實而推斷出來的論點會影響他的心態和情緒,降低他面對壓力的能力。另外,我們有時會傾向把事情災難化或估計將會有負面後果發生,這樣也很容易低估自己的抗壓能力,帶來負面的情緒和心理反應。

  行為方面,我們可以透過身心鬆弛練習去減低壓力帶來的緊張和其他負面情緒。常見的鬆弛練習包括﹕腹腔式呼吸法、肌肉鬆弛法及意象鬆弛法。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生活方式和身體狀況的鬆弛法,配合恆常練習去達致放鬆。除此之外,我們亦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減少壓力源。學習良好的時間管理技巧,以工作的重要性安排好先後次序,把較次要的工作分配給下屬,在適當的時候拒絕上司或同事的額外要求,就能減少工作過量的壓力源頭。最後,我們亦要注意作息、運動和娛樂的配合,盡量過着平衡的生活。

解開心結:情能解、意能平

  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每一位病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個人都背負著一生的情意結來見輔導員,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聆聽他們人生中最不開心的事情。但我卻常為此感到開心(當然不是幸災落禍),因為我有幸可以聽到看到人生最真實並且是最真心的一面,而且還可以參與這改變人的偉大工程。

丈夫有了外遇

  有一位婆婆,一早就知丈夫有了外遇。令她困擾的不是丈夫的婚外情,而是丈夫對她不離不棄。她百思不得其解,以致不知如何日夕相對。她問我:「如果佢喜歡我,就唔會有外遇;如果佢唔喜歡我,又為甚麼對我那麼好?」我對她說:「世界上從來不會有人告訴妳,一個男人只會愛一個女人,是不是?至於他『做不做出來』就是他個人是否守承諾的問題。至於妳『要不要他』,則是你個人的選擇問題。 」

  婆婆聽完我這番「有違」道德倫理的說話,似乎有所釋然,也開始明白到自己的困擾不在於丈夫的婚外情,而是不解為甚麼丈夫仍要對她那麼好。其實認識婆婆也有一段日子,知道她如果想離婚的話,絕不會等到今時今日,我只是將她心裏的結稍稍解開,以助她解脫心理上的枷鎖罷了,反而一起在旁聽的學生很驚訝我是如斯的開放。其實,我只是實話實說。

  原來不論是如何聰明的人,遇上了感情問題時,連一些清楚不過的問題也會被「蒙蔽」起來。這位婆婆和很多有情緒病的人一樣,一方面受制於傳統道德思想,另一方面亦很愛自己的丈夫,所以一些顯而易見,千載不變的人間定律也看不見了。我們的工作,首先是明白病人所處困局的核心思想,指出這些思想上的「謬誤」,從而為他們解開心結。

  一夫一妻制是行之已久的道德規範,但男人(女人也是)會喜歡多過一個人,卻也是古今常見。以上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會說那個丈夫不對,但其實婆婆一早就知道丈夫有外遇,但她為甚麼不一早計劃自己的將來呢?那總有她的原因。但是她卻也不能接受自己竟然可以把丈夫分給別人罷了。我不是在這裏推廣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而是要清楚指出,人是有選擇權的。當婆婆發覺自己有選擇權,並且能作出個人的選擇之後,她就釋懷了。

兒子霸佔了家

  另有一位婆婆,夫妻倆一生勞碌,為的都是三餐一宿和養育子女,但得到的卻是住了幾十年的家,給剛已結婚的兒子霸佔了。失了家又失了兒子,逼不得已要住女兒家中。每次見婆婆,她總是滿心怨艾,數算自己一生的不幸。就算丈夫和女兒整天陪伴在側,女婿和孫兒也服侍得相當體貼,婆婆還是只著眼失去了的東西。無論我如何費盡唇舌也未能打動婆婆,於是我嘗試把婆婆轉介到我們的「老友天地」。

  起初婆婆總是諸多推卻,不願接受新的環境。但在半推半逼之下,婆婆總算落腳在「老友天地」,並且和一班「老友」盡訴心中情,而我也樂得完成使命。相信婆婆在「老友天地」裏找到的不只是新的東西,更是她學會了珍惜已有的好東西,所謂「唔怕貨比貨,最怕唔識貨」 —— 好老公,好女兒,好女婿,好孫兒,其實她都擁有,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罷了!原來一個人不開心,不單是因為有令她不開心的事情,亦可以是她忽略了令自己開心的事情。

  這位婆婆,她訴說的不幸,是千真萬確的,是有事實根據的。很多想幫助她的人都會叫她「唔開心的事唔好想」。試問如果說不想就可以不想,世界上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人不開心。這位婆婆,在認知層面上的負面思想並不容易改變,所以倒不如在行為層面上動動腦筋。「老友天地」為她製造了愉快的環境,讓她有機會笑一笑,打開了抑鬱情緒的缺口。有了這種愉快的感覺後,思想也可以鬆一鬆。又或是她已覺察到原來有些人的景況比她更惡劣,因而慶幸自己仍得到其他子女的愛護。其實這道理不難明白,如果戀愛中的男女需要羅曼蒂克的環境製造氣氛,抑鬱的公公婆婆更需要開開心心的環境,才能紓緩綁得緊緊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