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力(Resilience),又可稱為抗逆力,是指適應壓力的能力。它幫助我們從受壓或逆境(如嚴重病患、身體創傷、災難、人際關係問題、工作、家庭和經濟壓力等)中反彈;就像一個彈簧,回復到之前的正常心理狀態。有時我們更能在逆境中體會到個人成長,令往後的生活更充實和豐盛。
韌力是每一個人普遍擁有的能力,它會受內在個人(如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和外在環境(如社交支援和鼓勵)因素所影響。它像唱歌、彈琴、跑步、打波的能力一樣,雖然有些人天生能力較高,有些則較低,然而每一個人均有能力去學習和培養面對困境的技巧,例如調節情緒、改變思想及行為等。它好比我們的肌肉,可以透過鍛練變得強壯。心理學研究顯示,韌力較高的人,在面對壓力或逆境時,相對精神健康較佳、較少抑鬱和焦慮情緒,以及較多正面情緒。
筆者在醫院工作時,有機會陪伴不同病友面對難關,聆聽他們「有血有肉」的故事,體會到在面對逆境時,免不了要經歷難熬的時候。身體上的痛苦,加上擔心、憤怒、氣餒、悲傷、自責等負面情緒,前面好像是條永遠走不完的黑暗隧道。然而,我們與生俱來的韌力,會引領我們從軟弱中一步一步走向光明。透過適當的引導,在困境中我們總能遇強越強,發揮「小宇宙」去克服困境。
記得曾遇過一位四十多歲做文職患有長期痛症的男病友,因交通意外上半身受傷引致脊骨神經痛,連洗澡、扭毛巾時雙手也難以用力,無論是行、坐或站立也只可維持大約10至15分鐘,便因疼痛難耐要轉換姿勢;在打風下雨等天氣潮濕的日子,痛楚更是劇烈。除了日常生活、興趣活動及工作大受影響外,他亦經驗到一些創傷後遺症的症狀(如發惡夢)及抑鬱症的症狀。初時他難以適應,康復過程經歷多次低谷,還要面對復工後的各種挑戰。後來,透過學習長期痛症的自我管理方法,例如調整日常姿勢、活動及心態,做合適的運動;同時學習管理因痛症而帶來的情緒問題,明白到不受控的負面情緒只會令他感到「痛上加痛」,惟有主動疏理負面情緒,了解其帶出的重要訊息並轉化它,才會感到較平靜自在,容易培養出正面情緒及達到「痛而不苦」。最終他學習到與痛症「並存」,積極面對人生。
其實每個人在面對逆境時會有不同反應及應對方法,適合阿甲的方法,未必適合阿乙。我們可不時在自己的「韌力百寶錦囊」增添一些「好使好用」的法寶,彈性地在不同境況中,拿出適合的方案來應對。
篇幅有限,未能在此詳盡分享,以下是一些提升個人韌力的重點建議:
- 對準焦點:在面對壓力和有問題要解決時,把焦點放在可控制、影響的範籌上,學習以開放的態度去面對不可控制的事情。
- 認清自己的先後次序: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項、目標和價值。
- 主動與他人聯繫,需要時「搵幫手」:找可信任、熟悉或有經驗的親友傾談、討論或協助(如不同治療方案的好處和風險因素、手術後的照料、住院期間所需用品等)。親友的陪伴、關心、情緒支援和實際幫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亦可向醫護人員了解清楚病況或治療程序等(如手術前後的情況和預備)、接觸為病人提供協助的機構或組織尋求支援、參與社區同路人互助小組和尋求宗教與靈性支援(如找院牧傾談和一起禱告),又或找專業人士如社工或臨床心理學家等去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調適情緒等。
- 與自己聯繫,聆聽內心真正需要:疏理好負面情緒,容許它們存在,讓自己有空間及冷靜地聆聽內心的情緒感受;確認它們,並了解其背後所反映的需要,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 靜觀負面想法:嘗試以開放、好奇、不批判的態度去覺察腦海中鑽牛角尖的思想,明白它們只是想法而已(特別是心情欠佳時),並不代表現實。
- 調較期望:無論對自己、他人、病情及治療方法要有實際和合理的期望。
- 不用勉強:不要強迫自己追求完美,容許及接納自己的限制。
- 培養正面情緒,更愛自己:提醒自己需要定期經驗正面的情緒(如:平靜、放鬆、盼望),例如:精神許可下看看自己喜愛的書本、喜劇或網上錄像等、做合適自己身體的運動、如果沒有呼吸問題的話可做放鬆呼吸練習、聽自己喜歡及令自己感到舒暢的音樂等,這些都可紓緩負面感覺,為自己「加力」去面對病患或傷痛。
以「舊」迎「新」:試回顧過去曾經成功面對困境及解決問題的經歷,看看有甚麼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可再運用,以調整心態去面對當下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