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抗逆有法

  韌力(Resilience),又可稱為抗逆力,是指適應壓力的能力。它幫助我們從受壓或逆境(如嚴重病患、身體創傷、災難、人際關係問題、工作、家庭和經濟壓力等)中反彈;就像一個彈簧,回復到之前的正常心理狀態。有時我們更能在逆境中體會到個人成長,令往後的生活更充實和豐盛。

  韌力是每一個人普遍擁有的能力,它會受內在個人(如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和外在環境(如社交支援和鼓勵)因素所影響。它像唱歌、彈琴、跑步、打波的能力一樣,雖然有些人天生能力較高,有些則較低,然而每一個人均有能力去學習和培養面對困境的技巧,例如調節情緒、改變思想及行為等。它好比我們的肌肉,可以透過鍛練變得強壯。心理學研究顯示,韌力較高的人,在面對壓力或逆境時,相對精神健康較佳、較少抑鬱和焦慮情緒,以及較多正面情緒。

  筆者在醫院工作時,有機會陪伴不同病友面對難關,聆聽他們「有血有肉」的故事,體會到在面對逆境時,免不了要經歷難熬的時候。身體上的痛苦,加上擔心、憤怒、氣餒、悲傷、自責等負面情緒,前面好像是條永遠走不完的黑暗隧道。然而,我們與生俱來的韌力,會引領我們從軟弱中一步一步走向光明。透過適當的引導,在困境中我們總能遇強越強,發揮「小宇宙」去克服困境。

  記得曾遇過一位四十多歲做文職患有長期痛症的男病友,因交通意外上半身受傷引致脊骨神經痛,連洗澡、扭毛巾時雙手也難以用力,無論是行、坐或站立也只可維持大約10至15分鐘,便因疼痛難耐要轉換姿勢;在打風下雨等天氣潮濕的日子,痛楚更是劇烈。除了日常生活、興趣活動及工作大受影響外,他亦經驗到一些創傷後遺症的症狀(如發惡夢)及抑鬱症的症狀。初時他難以適應,康復過程經歷多次低谷,還要面對復工後的各種挑戰。後來,透過學習長期痛症的自我管理方法,例如調整日常姿勢、活動及心態,做合適的運動;同時學習管理因痛症而帶來的情緒問題,明白到不受控的負面情緒只會令他感到「痛上加痛」,惟有主動疏理負面情緒,了解其帶出的重要訊息並轉化它,才會感到較平靜自在,容易培養出正面情緒及達到「痛而不苦」。最終他學習到與痛症「並存」,積極面對人生。

  其實每個人在面對逆境時會有不同反應及應對方法,適合阿甲的方法,未必適合阿乙。我們可不時在自己的「韌力百寶錦囊」增添一些「好使好用」的法寶,彈性地在不同境況中,拿出適合的方案來應對。

篇幅有限,未能在此詳盡分享,以下是一些提升個人韌力的重點建議:

  • 對準焦點:在面對壓力和有問題要解決時,把焦點放在可控制、影響的範籌上,學習以開放的態度去面對不可控制的事情。
  • 認清自己的先後次序: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項、目標和價值。
  • 主動與他人聯繫,需要時「搵幫手」:找可信任、熟悉或有經驗的親友傾談、討論或協助(如不同治療方案的好處和風險因素、手術後的照料、住院期間所需用品等)。親友的陪伴、關心、情緒支援和實際幫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亦可向醫護人員了解清楚病況或治療程序等(如手術前後的情況和預備)、接觸為病人提供協助的機構或組織尋求支援、參與社區同路人互助小組和尋求宗教與靈性支援(如找院牧傾談和一起禱告),又或找專業人士如社工或臨床心理學家等去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調適情緒等。
  • 與自己聯繫,聆聽內心真正需要:疏理好負面情緒,容許它們存在,讓自己有空間及冷靜地聆聽內心的情緒感受;確認它們,並了解其背後所反映的需要,嘗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 靜觀負面想法:嘗試以開放、好奇、不批判的態度去覺察腦海中鑽牛角尖的思想,明白它們只是想法而已(特別是心情欠佳時),並不代表現實。
  • 調較期望:無論對自己、他人、病情及治療方法要有實際和合理的期望。
  • 不用勉強:不要強迫自己追求完美,容許及接納自己的限制。
  • 培養正面情緒,更愛自己:提醒自己需要定期經驗正面的情緒(如:平靜、放鬆、盼望),例如:精神許可下看看自己喜愛的書本、喜劇或網上錄像等、做合適自己身體的運動、如果沒有呼吸問題的話可做放鬆呼吸練習、聽自己喜歡及令自己感到舒暢的音樂等,這些都可紓緩負面感覺,為自己「加力」去面對病患或傷痛。

  以「舊」迎「新」:試回顧過去曾經成功面對困境及解決問題的經歷,看看有甚麼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可再運用,以調整心態去面對當下的難關。

解開心結:痛而不苦

  中學時唸過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文中一句「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常掛在口邊,但當時並沒有深切體會,只知道是勸勉莘莘學子將來要努力工作的說話。可是,一路走來,這已成為我向長期痛症病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因為面對著「痛」,當中的「苦」確是有著不可分割的心理成份,而病人對這句說話的領悟,能反映他們選擇的生活是「又痛又苦」,還是「痛而不苦」。

痛的故事

  痛楚來襲,除了身體不適,還有心裡不安、恐懼、甚至討厭的感覺。痛楚本應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產物,提醒我們在受傷時本能地準備面對危險,腦部自然產生恐懼和壓力反應,以及把大部份注意力聚焦在痛楚部位。可是,長期痛楚和急性痛楚不同,並沒有提示作用,反而讓身體神經系統變得敏感,以致好像時不時警鐘誤鳴,令「痛」籠罩著生活,感覺整個人被痛楚控制了,擺脫不了。漸漸地,痛楚持續,這種身體的「痛」便演變成心裡的「苦」,讓人做了痛楚的奴隸。

長期痛症對身心影響的惡性循環1 (圖一)

  再者,長期痛症的心路歷程往往是孤單的。無止境地作身體檢查去尋找痛楚原因,不斷嘗試各種醫治方法都徒勞無功,往往在失望和挫敗感中打轉,加上若感覺被誤解,身邊人不明白甚至怪責,結果感覺更無奈無助,影響情緒,苦上加苦。

情緒是「痛」和「苦」之間的一道閘

  臨床研究指出,長期痛症的「痛楚程度」會受很多重要的心理因素影響2,勾起負面思想,引致抑鬱、焦慮、過敏、恐慌、失落、退縮等負面情緒或傾向,進而令人感覺孤單疏離,而這些情緒會令痛楚加劇,使人感覺痛苦。痛症研究的權威學者Ronald Melzack和Patrick Wall,在1965年發表關於痛楚知覺的「閘口控制理論」 (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3,清楚說明情緒是「痛」和「苦」之間的一道閘,當我們的知覺系統受觸碰或傷害,神經線會把知覺信息透過脊椎神經帶進入大腦而產生痛楚感覺,但信息進入大腦前,要先經過一道「閘口」,當「閘口」打開得愈大,痛的感覺就會愈強烈。那「閘口」是在甚麼時候會開得大、甚麼時候開得小呢?關鍵在「情緒」。當人們情緒緊張焦慮時,「閘口」會開得非常大,令痛楚感覺強烈;相反,當情緒能夠放鬆平靜,「閘口」便會開得小,減輕痛楚感覺。根據這個理論,痛楚的程度有很大的主觀成份,亦可受到個人心理情緒因素控制,這解釋了為甚麼不同的人對「痛楚」經驗有不同的理解和反應,亦說明了心理治療能減少肉體上的「痛」和心靈上的「苦」的科學原理。

痛楚控制「閘口」

如何可以「痛而不苦」?

  當了解到「痛」和「苦」的相連不是必然,而是由心理因素作中介,我們便可透過身心的互為關係去實踐「痛而不苦」,善用「痛而不苦四部曲」去處理痛楚,包括:(一)思想重整、(二)穩定情緒、(三)積極行為、(四)身心鬆弛。

「痛而不苦」四部曲

「又痛又苦」

「痛而不苦」
第一部:思想重整 消極思想
  • 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痛楚
  • 將痛楚對生活造成的限制和後果看成極為嚴重
積極思想
  • 認為自己能夠控制痛楚
  • 相信可以「與痛楚並存」,維持某程度的生活質素
第二部:穩定情緒 不穩定情緒
  • 害怕、緊張、擔心
  • 沮喪、無助、抑鬱
穩定情緒
  • 較為放鬆平靜
  • 較為積極愉快
第三部:積極行為 消極行為
  • 減少運動去避免觸及痛處
  • 減少社交活動
  • 過分依靠藥物
積極行為
  • 參加合適運動
  • 參與社交活動
  • 透過適量藥物和各種專業治療,減輕痛楚
第四部:身心鬆弛 不做身心鬆弛練習
  • 不知道或沒有學習身心鬆弛練習
  • 學習過身心鬆弛練習但未有持之以恆
 
常做身心鬆弛練習
  • 學習過身心鬆弛練習,例如調節呼吸法、肌肉鬆弛法、意象鬆弛法等
  • 能持之以恆,舒緩因痛楚所產生的身體及精神緊張,間接減輕痛楚

  近年,本港亦有一些曾受相關專業訓練的臨床心理學家用「靜觀(Mindfulness)」治療的方法去協助長期痛症病人好好管理痛楚。「靜觀」練習讓痛症病人可以慢下來跟自己的身體溝通,如實地觀察身體的痛楚感覺及情緒反應,有空間去感受當下是否痛楚來襲,抑或只是自己對輕微痛楚的過分情緒緊張反應,隨之可以更清晰地選擇怎樣應對,減少因疼痛而變得心煩意亂,安定心神,紓緩痛楚。

學習與痛共處

  由此可見,「痛」的感覺是真實的,但「苦」卻是我們的選擇。要「痛而不苦」,便要改變面對痛楚的反應,用「心」選擇,讓「身」回應。面對痛楚,你會選擇害怕它還是面對它?抗拒它還是適應它?否定它還是接受它?當我們能夠學習與痛共處,便可以掌握心理因素,建立更強的心理資源,減少痛楚持續,能夠控制身體痛楚所帶來的身心影響。這樣,就像你會選擇如何解讀這組密碼般的英文字串了:  

“JOYISNOWHERE”

 (備註:本篇文章只針對一般長期痛症病人的情況作討論和分享,個別痛症病人如有需要,應向相關專業人士求助。)

參考資料:

  1.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08) :「長期痛症知多D」小冊子,聯科綜合痛症治理專責小組。
  2. Linton, S. J., Shaw, W. S. (2011).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the experience of pain. Physical therapy, 91(5), 700-711.
  3. Melzack, R., Wall, P. D. (1967). Pain mechanisms: a new theory. Survey of Anesthesiology, 11(2), 89-90.

解開心結:成為自己的關懷者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階段。很多人並不擔心死亡,卻害怕面對疾病的痛苦,尤其是經歷長期病患,除了身體不適,日常生活也會有不少限制,有時甚至要停止工作,經濟也受牽連;假若治療進度未如理想,就更容易失去希望和心情低落。其實,身邊的照顧者也同樣要面對各種挑戰,例如到醫院探病、陪伴病患者覆診、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等等,身心勞累,更難過的是看著自己的至親受苦,心裡那份傷感與無奈,難以言喻。然而,疾病痛苦並不能奪去我們的生命意義,困難挫折也無法搶走我們對至親的愛,我們會以堅毅面對種種挑戰,讓我們在過程中也多一點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

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就是以關懷的態度對待自己。面對自己的痛苦、失敗、弱點、不幸,不是批評或責怪自己,而是把自己當成是自己的好朋友般善待。1

  在社會裡的確有些人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但相反地,也有不少人只曉得關心別人,卻不懂得以相同的態度關心自己。可能受著傳統中國文化影響,他們都「待人以寬,律己以嚴」,對自己的要求總比別人高,對自己的態度總比別人嚴苛。朋友遭遇失敗,他們會安慰鼓勵;自己經歷挫折,則責怪自己愚蠢、無用。別人犯錯,無傷大雅;自己失誤,卻罪無可恕。遇上疾病意外等不能控制的事情時,發生在別人身上屬於不幸,出現在自己身上就是報應。其實,人人平等,為何我們要持雙重標準呢?

  有些人擔心若對自己過度寬容,自己便會鬆懈,不再進步。然而,事實剛剛相反。當好朋友感到沮喪時,你安慰他,並不會令他放棄,反而他會因為得著你的鼓勵而重新振作。近年不少研究發現多些自我關懷的人,在面對困難時,有較高的抗逆力,較少的負面情緒,較為不怕失敗,勇於再接再厲,積極解決問題;他們懂得體諒別人,在對方有需要時給予支持,甚至寬恕他人的過失。2

三個元素

根據Dr. Kristin Neff的解釋,自我關懷包含三個元素:1, 2, 3

以寬厚仁慈對待自己(self-kindness)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身體病痛、意外不幸及人生挫折等事情無人能夠倖免,我們當然不能否定其中的痛苦,但自怨自艾或批評自己無用,只會令自己更沮喪、更大壓力。相反地,以寬厚仁慈的態度,體諒自己的難處,接受當下的境況,雖然客觀現實不能改變,但內心卻有一份平靜。

明白困難是人類共有的經歷(common humanity)

  面對逆境時,若我們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痛苦上,會覺得自己好像是世界上唯一不幸的人。但只要我們打開報章或上網瀏覽,便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古今中外,許多擁有學識、財富、名譽、地位或權力的知名人士,也有各自的苦難、挑戰或缺點。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只是我們未必知道他人的難處而已。

以平常心安靜地觀察自己的思想及感受(mindfulness)

  假若我們忽略別人的痛苦,我們怎能關心對方呢?同樣地,如果我們不理會或否認自己負面的情緒,又怎能關心自己呢?不要只顧尋求治療方案或解決問題的方法,嘗試安靜下來,以開放的心,留意自己的感受,不壓抑但也不放大,沒有嚴厲的批評,只有無條件的接納。

練習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看似簡單,要實踐卻未必容易,大家不妨嘗試以下練習:4

怎樣對待朋友,也怎樣對待自己

  試想想:當你的好朋友遇到你現在的處境時,你會如何對待他?你會對他說甚麼、做甚麼?你會怎樣安慰他、鼓勵他?你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嗎?如果不會,那是甚麼原因?如果你以對待好朋友的方式對待自己,你估計會有甚麼改變?請將你的想法寫下來,並嘗試付諸行動,看看有何效果。

將批評變為鼓勵

  當你對自己不滿時,留意你對自己說甚麼,例如:「我真無用,這麼簡單的事情也做不來!」嘗試改為以正面的方式鼓勵自己,例如:「我希望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不用家人操勞,但欲速不達,慢慢努力吧。」如果你沒有頭緒,可以想想最關心你的朋友會怎樣安慰你。

照顧者也要照顧自己

  照顧者承受不少壓力,有時也會感到吃不消,又或心情煩躁。此時,可嘗試給自己一點支持,告訴自己:「我明白此刻我感到勞累,但我在照顧我所愛的人,是值得的,明天我會讓自己休息多一會,不要令自己心力交瘁。」

結語

  疾病影響患者,也影響照顧者,要面對當中的挑戰,家人及朋友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也可成為自己的關懷者,則無論是夜闌人靜或孤身獨處時,我們也可隨時隨地給自己多一點鼓勵、支持。

 參考資料

  1. Neff, K. D.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 85–101. doi:10.1080/ 15298860390129863
  2. Germer, C. K., Neff, K. D. (2013). Self-compas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9, 856–867. doi:10.1002/jclp.22021
  3. Neff, K. D. (2017). The three elements of self-compassion. Retrieved from https://self-compassion.org/the-three-elements-of-self-compassion-2/#3elements
  4. Neff, K. D. (2017). Self-compassion guided meditations and exercises. Retrieved from https://self-compassion.org/category/exercises/#exercises

解開心結:甘苦與共

「幫助我的丈夫並不是一個負擔。他的硬仗便是我的硬仗;我們是共同進退的。」

   結婚的誓詞常有「無論健康或疾病都會終生對你忠誠」等內容,但與有長期病患或殘疾的伴侶一起生活是怎樣一回事,大部份人都無從想像。面對伴侶的疾病與殘疾會為婚姻關係帶來成長的機會,但同時也是令關係惡化的危機。根據2013年的統計數字,香港有超過116,000名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主要照顧者是他們的配偶。在面對自身疾病所帶來的痛苦、生活上的轉變,或照顧殘疾伴侶帶來的身心壓力,夫婦可以怎樣在逆境中保存和提升他們之間的親密感,共同越過這個對婚姻關係的重大考驗?

面對重大改變的準備

  嚴重的意外或健康問題可為婚姻帶來重大改變,為夫婦關係裡的不同部分,例如溝通方式、家庭責任、分工等帶來嚴重的衝擊。夫婦需停下來並意識到他們的相處模式可能已被完全改變甚至永遠不能回到以前的模樣。若患病的配偶仍然有溝通能力,夫婦應盡早真誠及坦率地討論這些轉變。無論是家務分工、子女照顧、經濟和醫療需要,甚至是預設醫療指示和身後事的安排等,盡早跟另一半達成共識,可減少雙方因期望不一致而出現矛盾和不安的情況。在關係改變的初期培養坦誠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的習慣,可預防負面情緒的抑壓和累積,減低雙方的心理壓力。

不要孤立自己

  遇上健康和生活上的巨大改變時,很多人都會感到孤單,跟家人、朋友、同事等的距離感越來越強。就算自己面對很大的困難,也會因為擔心其他人的拒絕和誤解而不敢跟別人分享自己的需要。不良的健康狀況、照顧及工作的辛勞,也可能會大大減低跟親友見面交際的意欲。長期缺乏適度的社交活動和支援,會增加夫婦關係的壓力,造成更大的孤立和被困感覺。若夫妻可以各自找到信任的人去傾訴自己的困難與挑戰,尤其是對容易被忽略的照顧者來說,這份諒解和接納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支援,有助減少夫婦間積聚怨恨情緒和出現情緒障礙的機會。

別當自己是超人

  任何健康的婚姻關係都要有足夠的空間讓二人都能夠滿足自己的一些需要。但在照顧患病的伴侶時,照顧者可能會因為責任心或內疚感而經常忽略自己的個人需要。照顧者應盡量在身體情況許可下,讓被照顧的伴侶幫忙或擔當一些家中的事務,例如簡單的家務、個人護理、對家庭事務給予意見等。除了可分擔照顧者的工作和壓力外,也可讓被照顧者感到自己對家庭的貢獻,增進夫婦二人同心合力、共同進退的感覺。家人、朋友和社區義工的幫助也是非常重要,讓照顧者可定期得到一些個人喘息的空間,保持身心靈的健康與平衡。

精神上的支持同樣重要

  被照顧者雖然可能在健康和行動上有限制,但在精神狀況許可的情況下,他們仍然是伴侶在精神和心靈上的重要支柱,藉著聆聽、分享和分擔伴侶的喜怒哀樂,被照顧者也可以多點對照顧自己的伴侶表達欣賞和感激,減低他們的身心負擔與壓力,使雙方的關係和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和正面。

盡早處理關係裡的矛盾

  若兩人的相處出現矛盾,應盡快找個特定時間商討問題。討論前先想好甚至寫下表達內容。正式討論時,少用責備性的字句,多著重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例如說:「我想聽到你多啲欣賞我嘅付出同埋鼓勵嘅說話,因為咁樣我會更開心更有心力照顧呢個屋企。」討論的焦點應放在明白對方和幫助對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非只顧嘗試說服對方接納自己的要求或看法。問題未必能夠透過一兩次討論就圓滿解決,但若雙方都能夠盡量從對方的立場去了解對方的想法,這份互相明白可提升婚姻關係的質素,令二人感覺更親密。

保存浪漫感覺

  夫婦一起定期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不但能增加彼此之間的話題和共同經驗,更可讓二人擁有更多正面的回憶,增進感情。在家中亦可預留「浪漫空間」,例如:不要在睡房裡進行任何關於疾病的重要討論。健康狀況對性生活的影響亦不容忽視,需要時應向醫護人員詢問相關資訊,並跟伴侶坦誠溝通自己對性方面的期望和找到共識。肢體上的親密不只限於正常的性生活;擁抱、親吻、拖手、撫摸等的日常身體接觸,同樣是夫妻間表達愛意的重要方式。無論面對怎樣的身體或環境改變,夫婦都可以用他們合適和喜歡的方法,重新定義親密,締造屬於二人獨有的浪漫相處模式。

­  真愛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真愛的培養需要一起經過高低起跌、一起承受痛苦、一起傷痛哭泣、一起開懷歡笑。

解開心結:饒恕父母,放過自己

  不少前去尋求心理輔導的人,都是帶著情緒、性格、關係或工作等問題去求助,但問題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涉及童年期從父母而來的影響。他們有些對父母很痛恨,但更多的是對父母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也有些以為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很好,但當重新回想過去,才知道自己對父母也有不少埋藏在心中的恨怨。

  當然,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中國人相信百行「以孝為先」,我們怎敢怨恨父母呢?而他們當中,有些會選擇原諒父母,但也有些總是不能或不容易放下對父母的怨恨。讓我們嘗試看看以下一些常見的情況。

虐待

  虐待大致上可分為三種,包括性、身體和情感虐待。父母加害於子女的性虐待或性侵犯不用多說,其影響是非常深遠,因父母非但不能作為保護子女的守護者,反而成為子女的加害者,受害的子女要面對父母造成的傷害實在非常困難。但在比例上,更多發生在子女身上的是身體和情感方面的虐待。

  身體虐待方面,因中國人相信「棒下出孝兒」,故體罰一直被視為管教的有效方法。事實上,體罰和身體虐待的界線有時不是很明顯,因父母可以是出於教導子女的動機,但對子女卻可造成很嚴重的身體創傷,有些甚至是永久的甚或會導致死亡。我曾聽過受體罰的人分享,他們的經驗是「身體的創傷總會復元的,但因體罰帶來心靈上的創傷則不容易復元」。

  至於情感虐待方面,是指對兒童的情緒發展和自我價值產生傷害,可包括對兒童作出不合理、過高甚至具侵略性的要求或期望,超過兒童所能承擔的;或在言語上經常對兒童作出取笑、輕蔑、羞辱或排斥等。當兒童長期或嚴重的受到情感虐待時,將會即時或長遠損害他們的行為、認知、情感或生理的表現和發展(譚日新,2004)。從這可見,管教和情感虐待的界線可能比身體虐待更加模糊,因責罵怎樣才算過分,有時真的不容易定義,何況父母並非完全不可用責罵來教導子女,故有些人覺得他們所受的傷害是很難向別人道出,因此他們心中對父母的這根刺總是不能拔出來。

疏忽照顧

  兒童在身體或心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去茁壯成長,形成日後在身體的發展,或心靈、性格和情感的發展出現很大的問題。又或有些人因父母疏忽而經歷兄弟姊妹或別人侵犯或虐待,故形成心中對父母不易磨滅的憤恨。

偏愛

  有些人在童年的經驗中,看到父母絕對是有能力照顧兄弟姊妹,但偏偏因著不同原因,包括重男輕女等的觀念,沒有好好善待自己,特別在一些中壯年人士身上,他們大多是大女兒或大兒子,往往要被犧牲,很早便輟學出來工作,而家中排行最小的弟妹才有機會接受更多教育,他們日後在工作、經濟情況和發展往往都相對上比弟妹艱難較多,故他們心中很難放下父母對自己不公平的怨恨。

自戀

  自戀(Narcissism)在心理學上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傾向,如果父母有自戀傾向,其子女會有以下的經歷:

  • 常感到自己的存在,只是父母或家族的延伸;
  • 往往不能做真正的自己,自覺好像為了滿足父母未了的心願而存在;
  • 從小到大,經常覺得被父母控制,沒有自由;
  • 無論客觀上別人覺得自己怎樣好、怎樣有成就,自覺仍未完全達到父母的期望和標準,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和內疚感,有些甚至因而想放棄學業或事業之發展;
  • 有部分最終也可能形成自戀的傾向,只以成為某某家族的成員或兒女為傲(譚日新,2016)。

  在這樣的情況下,子女好像被自戀的父母利用為一件工具,去完成自己的願望,子女往往不能感到真正被愛,心中對父母的怨恨是非常隱藏或很難向別人道出來。

饒恕的好處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不饒恕與身體和心理情緒等問題有很大的關聯(例如Toussaint, Shields, Dorn Slavich, 2016),故不少心理治療師也會鼓勵受導者,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選擇饒恕。事實上,饒恕可幫助我們從創傷中復元,不再以受害者身分而活,故饒恕可幫助人展開新的一頁,不再活在過去父母陰影底下。另外,不少人在自己作父母後才能體會昔日父母的辛勞,慢慢放下對他們的怨恨。當然,有人不能饒恕,往往是因為仍要與加害者繼續相處,而在相處上需要有智慧、界線和增加支援網絡,才可免被對方傷害。故如在此刻未能饒恕,有宗教信仰人士如基督徒,可將審判的主權交給神(上天),相信神(上天)可以在今世或死後作出適切的審判,為自己伸冤。

總結

  當然我們明白以上所提出的處境,作為子女是絕對不容易放下的,而饒恕也不是一個輕易簡單的選擇,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氣、堅實的信念和價值觀才能達到。假如你過去很少想及原諒父母,我邀請你思考這個課題,至於怎樣做才可以饒恕?相信有不少書本或網上資訊可幫到你,假如情況比較複雜,建議你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參考書目:

  1. Toussaint, L., Shields, G. S., Dorn, G. Slavich, G. M. (2016). Effects of lifetime stress exposure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 young adulthood: How stress degrades and forgiveness protects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6, 1004-1014. doi: 10.1177/1359105314544132
  2. 譚日新。 (2004)。《情感虐待初探(一)》。誠信綜合治療中心第二期通訊。檢自http://allianceholistic.com.hk/ni/0902-122329_Newsletter%20issue%202.pdf
  3. 譚日新。 (2016)。《「王子與公主」的煉成 — 淺談家庭中的自戀》。誠信綜合治療中心第二十三期通訊。檢自http://allianceholistic.com.hk/ni/0105-200104_ahcc23Online.pdf

解開心結:不枉此生-—直面死前五憾事

  臨近農曆新年,本來按照中國人傳統和兒時家教,「死」這個字是不應提及的。但存在心理治療大師Irvin Yalom (1980)告訴我們,真實面對死亡這個意念才可令我們學懂怎樣活得更好。以下是一位澳洲護士Bronnie Ware (2012),在她的書The Top Five Sec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提及在照顧一些還剩下三個月命的臨終病人,所觀察到五種最遺憾之事:

(1) 我希望「有勇氣可以過自己喜歡而不是別人期望的生活」

  俗語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少人也是過著社會或家人期望的生活,人生藍圖好像一早已被定下,稍有偏差就好像偏離了唯一正確的航道。特別是在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賺錢、賺錢、再賺錢!」好像是人生唯一的目標,成績不好、不能擁有自己的物業便被定為沒出息。我們應檢視一下,現在過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最喜歡的,還是活在被定型下的人生。否則,當一天曲終人散,我們會否後悔,沒有讓自己過一個喜歡的人生。另外,我們亦可思考自己是否只得一個「江」、一個「湖」。

(2) 我希望「以往工作沒那麼忙碌」

  我們工作的目的到底是甚麼?一般可分為幾個常見目標:糊口、養家、滿足感、追求人生理想和使命。不同的人因著不同的考慮、狀況和人生階段而有所分別。或許我們工作的目標不單是為了金錢這麼市儈,而是為了使命感或崇高理想。記得美國最偉大的佈道家葛培理博士,年老時在自傳中提到一些憾事。他說如果年輕時能減少外出做大型福音佈道的工作就好了,這樣他便可以多點時間陪伴家人,因為他的兒子曾一度學壞。或許我們一天最少花上八小時,歷時可達數十載的工作,很值得我們花時間坐下來,好好重新思考和定位,而不單單是營營役役地繼續而不知所為何事。

(3) 我希望「有勇氣可以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存在」是一首在國內很流行的歌曲,副歌發出了這樣的呼喊:「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為何物?是否找個借口繼續苟活,或是展翅高飛,保持憤怒,我該如何存在?」不少時候,我們好像不大了解自己,也不大容易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歌曲真的可幫助我們表達和抒發感受。而我們與自己最親的人,亦本應無所不談,暢所欲言。但對某些人來說,並非如此,與人總好像隔著一道不易打破的籓籬。試想想,我們是否有一些感受想向所愛的人表達?需知道,縱使一天我們不在,我們曾說的話,仍可留在他們心中,為了他們,這絕對值得我們鼓起勇氣,把自己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

(4) 我希望「以往可以多與朋友相聚」

  另一首近年流行的金曲「愛得太遲」,道出了對家人、戀人及至朋友的愛。如果要愛也要及時,否則,當對方不在或自己不在時,就沒有機會再愛或接受愛了。如果我們將朋友按深入程度分等級,可分為「生死之交」、「摯友」、「普通朋友」和「點頭之交」。我們可以點算一下,自己在不同等級有多少朋友?我們可以做到「朋友無事常相見」嗎?有否「赴湯蹈火的朋友」和能講出「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嗎?

(5) 我希望「以往可以活得更快樂」

  還記得年輕時的一首清新民歌「快樂」。「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快樂是流水美妙的音韻,快樂其實分分鐘把您等,只要您識得點去搵」。不同的人對快樂有不同的定義和尋找方法,我們可以檢視一下,現在過得快樂嗎?有沒有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的方法呢?這不一定要很花錢和時間,「只要您識得點去搵」。如果沒有,有甚麼阻礙我們呢?這些障礙能否挪去?還是要接受人生的一些限制,才可更快樂?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否找人幫忙?

  筆者曾在腫瘤科病房為末期癌症病人做心理治療,看到病人呈現不同的感受。正如死亡學大師Elizabeth Kubler-Ross (1969) 提及的:否認、麻木、討價還價、憤怒、抑鬱和接納,也是普遍存在的。亦發現一些較年輕的病人,在面對死亡時,有不少憾事,總捨不得離去。希望這篇文章,能啟發我們思考死亡這課題,無論我們的生命還有多久,也能把握和珍惜現在,學懂怎樣活下去,減少遺憾。

參考資料

  1. Kubler-Ross, E. (1969). On Death and Dying: What the Dying Have to Teach Doctors, Nurses, Clergy and Their Own Families. New York: Scribner.
  2. Ware, B. (2012). 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 Australia: Hay House Australia Pty, Ltd.
  3. Yalom, I.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解開心結:老當益壯

  陳先生現年60歲剛退休,退休前為一間銀行分行經理,一直刻苦工作接近三十餘年。他從最初入職當一名櫃台小職員,透過不斷進修和累積工作經驗,逐漸晉升至經理的職位,他在工作上的傑出表現一直獲得上司和同事的肯定。

  他剛退休時,認為自己辛苦了一輩子應該好好享受人生,所以與太太去了兩次長途旅行,可是接下來面對度日如年的生活卻使他十分苦惱。首先,他失去了工作的角色,突然由經理變為退休人士,自我形象急劇下降,甚至覺得自己一無事處。每當想起以往管理著十多名下屬所擁有的權威,比較現在在家經常被太太指指點點,便倍感失落,有時甚至向太太亂發脾氣或以冷戰來表達不滿。另外,他性格較內向,不喜歡社交生活,缺乏朋友及親友支援,終日待在家中,既不運動,又不注意飲食,漸漸出現失眠及高血壓等症狀。

  人口老化這個問題在香港存在已久,根據香港政府在2014年的統計數據,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人口14.7%(即是約每7位港人便有一位是長者),按香港人口推算,到2064年長者人口將上升至36% (即是約每3位港人便有一位是長者)。另外,世界衛生組織預期,到2050年,本港將在全球佔最大長者百分比的城市中排第五位。可見香港未來的長者服務需求將有增無減,面對持續的人口老化,我們有否作好準備呢?

  「老化」一般給人負面的感覺,有些長者口邊經常掛著一些負面想法,例如「老咗就無用」、「等死」等,可見大部分人對「老化」都帶著一些心理恐懼,害怕失去年輕時曾擁有的,包括美貌、活力、健康、工作、賺錢能力、自理能力、朋友、家人,最終害怕失去生命。歸根究底,我們害怕失去自主權及控制感,很多長者不是畏懼死亡,而是害怕痛楚及連累家人。其實「老化」是一個過程,筆者盼望與大家分享如何以正面的角度來面對老化,並及早計劃晚年生活,積極邁向豐盛的
晚年。

一. 實踐健康生活模式

  若將人體比喻為一部機器,那麼我們最重要的三大燃料便是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恆常運動。可惜有75%長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影響日常生活、健康、情緒及人際關係。實踐良好的睡眠衛生包括:(1)待有睡意時才上床、(2)定時起床及避免午睡、(3)適當的日間活動及接觸陽光、(4)睡前放鬆心情,如聽音樂、減低環境刺激等、(5)盡量避免依賴安眠藥、吸煙及飲酒、(6)盡量避免在午後喝咖啡或茶。論到第二大燃料,均衡飲食就是三餐必須定時定量,並按照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建議進食。至於第三大燃料,恆常運動的好處真是數之不盡,除了可強健肌肉及骨骼、促進新陳代謝、增進心肺功能和增強抵抗力之外,還可以使腦部分泌天然的鎮痛制「安多芬」,使人有愉悅的感覺。

二. 休閒生活、持續學習

  休閒生活是保持心理社交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有部分長者覺得參與休閒活動是浪費時間和金錢,甚至覺得享樂是不應該的,賺錢才是應該的。但事實上,休閒生活能擴闊社交圈子,提升生活質素,以及預防腦功能退化。長者可視乎個人喜好、時間和能力,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態,也不必太介懷自己的表現。休閒活動是多元化的,可選擇以個人或群體進行:

  • 知識學習方面:閱讀、寫作、書法、語言、電腦
  • 文化藝術方面:聽音樂、看電影、畫畫、攝影、唱歌
  • 社交方面:社交舞、結伴旅遊、茶聚、探訪親友
  • 康體方面:行山、游泳、球類活動、瑜伽
  • 義工方面:探訪長者或病人、參與義工服務
  • 宗教活動:團契、查經班、讀經計劃、讚美操

三. 退而不休

  熱愛工作的長者要跳出繼續從事受薪職業的狹窄視野,才能走進不同形式的新領域工作。長者退休後仍可與後輩分享知識、見解和經驗,甚至繼續以兼職或擔當顧問的身分,善用自己的時間、體力、學識及經驗,鼓勵年輕一輩,甚至幫助有需要的長者;也可投身社會公益事務,在志願團體擔任義工及委員,推動社區發展;更可參與學術研究或藝術創作等,繼續成為社會的寶貴資源。

  其實我們應該平衡一點來看年邁,記得聖經形容「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其價值和意義,只要樂中就能活得
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