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W姊妹:

        妳好嗎?因疫情影響,想到妳不單面對身體軟弱的困擾,更要面對疫情所帶來的不安,願主賜妳十分的平安!

        回想初次在病房探望妳,妳感到雀躍!妳被安排在隔離病房,感到孤單、苦悶,很想有人傾訴。妳跟我分享,因著手術後的感染,需要再接受四次手術,妳感到苦不堪言!我真的佩服妳的耐力,忍受這些痛苦。可是痛苦過後,妳還要面對另一種徬徨,就是日後可能無法行路。雖然考慮到行動不便令你可能無法自我照顧,妳仍堅持獨居家中,因你對老人院實在很抗拒。這令人感到擔憂;我想這也是妳女兒的擔憂。女兒在妳心中一定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妳每天都期待她的出現。當我提起她時,妳常感到落寞,原來她因工作及進修,未能經常來訪;但每次來訪,她都帶備不少妳喜愛的食物,但相信最令妳快慰的不是這些,而是看見女兒,每次妳見過她之後,我察覺到妳的心情是明顯的開朗。

        雖然妳在困苦中,但仍能惦記著受苦和有需要的人。妳在轉院前認識了一些有特別需要的院友,常記掛著她們,致電問候她們,甚至為他們找來合胃口的食物。妳亦很重情義,對於一位有心靈需要的舊同事,即使在病床上,妳也寫信鼓勵安慰她,相信她收到妳的信,必然增添信心及盼望。我欣賞妳在患難中仍關心別人的愛心,我也曾問及妳的愛心是受誰的影響?原來是源於小時候家人的經歷。當年家人經營的農場面對困難,妳看見教會義不容辭的幫助,令你們能度過難關,令妳動容。這個深刻的經歷,塑造了今天的妳。今天妳雖在病患中,卻常想到別人的需要,我真為妳感恩,然而更重要的轉變就是妳因著這次病患,回到神的身邊。

        妳曾經決志信主,後來因工作時間長,沒上教會而遠離神。經歷此次患病,我看見妳誠心的回轉。妳說因為以往有困難解決不到才想起神、沒事就忘記祂而感到內疚;現在認真覺得自己要改變,不想有事才尋找神,希望與祂建立關係。讓我更感受到妳愛主的決心,那次妳坐言起行,主動問我索取每天的靈修資料,我不期然想起一本簡潔易讀的靈修書籍,一直希望送給合適的人,相信正好是神為妳預備的。當妳收到此書後,妳不但認真閱讀,當我再次探訪妳時,妳亦主動詢問我有關內容。加上妳每天隨心地在網上聽的詩歌,亦奇妙地與每天靈修內容不謀而合,令妳感到神向妳表達的心意。感恩妳與神的關係再次建立起來,願妳繼續愛神,並以愛去關心有需要的人!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

葉院牧

從心出發:「已退而未休」的醫生工作

        我現職醫管局婦產科醫生,這是我第二次在這兒分享,上次是分享我在2003年SARS期間照顧受感染產婦的經歷。巧合地,在17年後的新型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寫下我即將完成全職醫生的心聲,不過今次我不再是dirty team的成員了!

        醫管局在五年前推出「特別退休重聘計劃」,讓年屆退休的醫護人員可以再受聘為全職合約員工直至65歲,而我是第一批獲重聘全職工作至65歲的「退休」醫護人員,今年更是這份合約的最後一年了!正式退休前的數年,很多人詢問我會否選擇私人執業?我也反過來向我的前輩討教:為甚麼私家執業的同行沒有退休的問題?他們會在甚麼時候退下來呢?我過往的觀念是:人在完成神給予的工作後和身體敗壞前應該停下來,好好享受神的創造和世間的生活。

        與公營體制比較,私人執業的醫病關係可以建立得更好和更深入,不過這關係要在我退休後短短的十年或更少的時間內就要結束,那種分離的傷痛我已嚐過!當我通知一些認識超過十年的病人即將退休的消息時,雖然他們會送上祝賀,我也感到他們有點失落,我只可以安慰他們,我的團隊會繼續像我一樣用心去照顧他們,不過那種分離的傷感仍在!我對自己說,這感受一次已經超越我所能承受,我不會讓它再出現第二次了!

        另外,在禱告中神清楚指出我的位分是服侍公營醫院的病人。在得知新的退休重聘政策後,我知道是神應允了我的禱告!

        重聘的第一種改變是不需再負責行政工作,只需注重臨床服務;「死缐」這個重擔已靜悄悄地在我的雙肩上卸下了,奇蹟地數年煩擾我的皮膚病不藥而癒!我才明白壓力是患病的元兇,可惜我的接班人也「繼承」了我有的壓力皮膚病,我只能忠告他盡量健康地管理壓力,免得它帶來身體傷害!

       第二種改變是離開我所服務的母院——瑪嘉烈醫院。我由實習至出任部門主管,整整36年也在這裡。重聘的第一天到屯門醫院報到時的感覺也很特別,好像回到36年前人生踏入職場的情景!離開我的安舒區也是其中一個心願,讓我重新體驗人事、行事的方式,也讓我的接班人可以在沒有我的影子下開展他的新工作和抱負。我還爭取前往不同醫院幫忙,第一年我的足跡從市區至郊區,這兩三年我則在九龍西和新界西兩個聯網服務。

        另外,我可以專注於我的專長——微創手術和不育科。退休前我負責的其中一個項目是推動婦科微創手術普及化。由於我出現於不同醫院,自然成為一位「推動大使」,協助不同團隊發展微創手術,間接令病人受惠於這些手術帶來的好處:微創、微痛和短時間復原!同時我亦可以發展日間非麻醉的子宮內窺鏡手術,這也算是在「已退而未休」之年的一個新里程!

        近年我不時與年輕醫生合作,指導他們如何優化手術,他們的年紀與我的大女兒相若,甚至碰到我女兒的數位中學同學。在家中教導時,我的女兒總抱怨我太長氣,在解説途中總會離我而去!不過這群年青醫生反而不嫌棄我這位前輩的長氣,願意虛心學習。大部分時間他們在我監督下受訓,這也磨練我的耐性去接受他們的經驗不足,體諒他們的膽怯和壓力,透過鼓勵、幫助和循循善誘幫助他們成長!

        除了知識和技術的傳授,關心和探索病人的內心世界也是年輕醫生要學習的重要一課。現代的教導以知識為主,循規蹈矩地跟著指引行,機械式説明得失,盡量令病人明白及幫助他們作出選擇便可。在臨床指導上,我盡力令年輕醫生明白病人內心的恐懼和疑惑,也講解「全人醫治」的理念,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中令他們理解如何作為一位懂得醫「人」的醫生!

        回首過去幾年,我沒有作轟烈的事蹟,卻非常享受箇中的工作!踏出我的安舒區去體驗新環境、發揮我的專長、無壓力地去教導新一代、推展新的服務和種植「全人醫治」的種子於我所遇上的年靑一群!

        雖然我即將放下全職醫生的身分,不過我希望神可以繼續開拓我的職涯之路,令我繼續去體會和享受神給我的位分!

體現心情:人生艱苦,怎樣好?

人生不免遇上艱苦的時候──

疫症出現
突然病患
遭遇意外
工作壓力
社會轉變
家庭破碎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說是近代其中一段艱苦的時候。

在美國軍隊中,卻有一位與別不同的人,因著其信念,帶來不一樣。

他的名字叫戴斯蒙·T·杜斯(Desmond T. Doss),是美國陸軍軍醫。

因著信仰,他堅持不帶槍、不殺人;

卻成為隊中軍醫,在戰事中英勇地拯救了75位傷兵。

每當拯救了一位傷兵,他就呼求:「上主,請讓我多救一人!」(Lord, help me to get one more!)

他的行動,不但拯救了不少生命,更贏得大家的欣賞,鼓舞了軍隊的士氣。

在艱苦中,我們或許會感到
灰心
沮喪
失望
無助
……

如果,我們能夠持有一些正向的信念,也許有助我們面對艱苦的時候。
你有這樣的信念或信仰嗎?

----------------------------

參考電影:鋼鋸嶺 (Hacksaw Ridg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B%BC%E9%90%B5%E8%8B%B1%E9%9B%84

關心健康:中醫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方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屬於中醫所講的「疫癘」,預防疫症古人早就認識到要「未病先防」「正氣存內」的道理。

        《內經》說:「肺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認為肺對其他臟腑有覆蓋保護的作用,而五臟六腑、經絡之氣的盛衰,都與肺有密切關係。所以我們要好好保養肺臟。

        参考古人防疫經驗,現時預防新冠肺炎有以下方法:

        1. 持之以恆,做適量運動。

        2. 作息定時,避免熬夜及過勞。

        3. 保持心境平和。

        4. 保持大小便暢通。

        5. 注意飲食衛生及均衡,以少肉多菜為主。避免進食冰凍、煎炸、燥熱、辛辣、肥膩及生冷等食物,禁煙酒。每天用鹽水漱口及喉3-4次,並多

    次飲用暖水,以滋潤喉嚨。

        6. 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洗手,避免與人握手。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公用設施。戴口罩,不要用手觸摸眼鼻口面,不要與附近的人同時摘掉口罩。

   咳嗽或噴嚏時要用紙巾掩住口鼻,如廁後要洗手,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共用私人物品和共用飲品,吃飯時使用公筷。家居物品要定期清潔消

   毒。

        7. 注意環境衛生,定期注清水入排水口。如廁後蓋上廁板才沖廁。室內要開窗保持空氣流通,溫度最好調節在攝氏25度左右,濕度在55%左/p>

   右。

        8. 小心穿衣保暖,避免外邪入侵。

        9. 為確診或疑似患者設立隔離病房,阻止疾病傳播。

       10. 避免人多聚集,不要密切接觸,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約5米)。

        以下介紹幾種中醫壯肺方法:

        1. 拍打肺經
            用空拳拍打肺經循行路綫,由中府穴向下至少商穴方向拍打,每邊手拍打十下為一次,左右各五次。有疏通肺經,增强呼吸系統的抵抗力。

   (圖1)

   圖1﹕肺經

        2. 按摩穴位
            按合谷、足三里、風池穴位,各揉按三十下。有疏通經絡、健脾鎮痛、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圖2-4)

圖2﹕合谷穴 圖3﹕足三里 圖4﹕風池穴

 

        3. 刮痧
            用刮痧板刮拭皮膚。刮痧上背部兩旁脊肌(拍打或拔罐也可以),可疏通經絡,排走體內濕氣毒素,並促進血液循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圖5)

  圖5﹕刮痧

 

        4. 呼吸操
            呼吸操要站立放鬆做。用鼻子吸氣,吸氣時下腹凸出,忍住10秒鐘以上;呼氣時像吹口哨那樣用嘴慢慢

   將氣呼出去,下腹凹入。建議每天早、晚各鍛鍊5-10分鐘。可增強肺功能。

        5. 主動咳嗽
            每日早晚做主動咳嗽的動作。可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廢物,減少肺部受感染的機會。

        6. 香薰療法
            採用辛溫香燥的中藥,如:檀香、藿香、蒼朮等。有芳香開竅、辟穢化濁和消毒殺蟲的功效。常用方法

   有焚香薰煙及佩帶香囊。研究發現香囊能刺激鼻黏膜上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提高,從而

   提高人體免疫力,起到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但有過敏性體質、哮喘、皮膚過敏人士及孕婦等不宜。

        7. 湯水預防
            一般來說,飲食、二便、睡眠均正常,抵抗力較強人士,不需服藥預防。

            若有以下情況,可參考以下防疫湯,但患有基礎病或症情複雜者,可先請教中醫師診治。

            一. 平素易感冒,怕風,易汗,面色蒼白,大便稀爛。
            湯方:淮山蓮子芡實赤小豆扁豆瘦肉湯

            二. 平素易咽喉不適,口乾作咳,常覺有熱內困,易疲倦,大便易結。
            湯方:雪耳無花果南杏百合紅蘿蔔瘦肉湯

            總括而言,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被飛沫沾染的表面進行傳播。所以預防新冠肺炎主要有三方面:
            1. 避免密切接觸,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約1.5米)
             2. 勤洗手
             3. 戴口罩

如能做到以上這三㸃,被感染的機會就很少。

如有任何不適,請立刻求醫。

解開心結:建立愛護自己的心理質素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香港人可說是疲於奔命,沒有一刻輕鬆下來。公立醫院接收確診或初步確診病人的數目幾乎到頂,港人生活大受影響,連外出運動或用膳也擔心會受到感染,學生提早放暑假,部分人士也要留在家中工作。

        有專家指出,人類現正面對一個新方向—如果病毒繼續蔓延,人類的生活都會重新改寫,換言之我們會轉到一個新常態:人與人之間減少接觸,並要時刻防備病毒的來臨。

        這段期間,究竟我們處於怎樣的心理狀態呢?研究指出,我們很可能處於一種戰鬥狀態,亦即是打或逃(fight or flight)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常作好最壞的打算,隨時肌肉繃緊、心跳加速,為準備戰鬥或逃跑作最快的預備。如果情況繼續變差,有些人會進入一個僵硬的狀態,變得木然及無反應(freeze)。

        我有不少病人,在面對疫症及其他社會事件的衝擊時,他們的情緒變差,病情反覆,更有些承受工作或家庭上的壓力,無論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都大受衝擊。另外,由於減少外出,一家人經常困在家中,如果彼此間的溝通欠佳,更容易令家庭成員產生更大的壓力。有一些照顧者,更因為不能探望病人或院舍中的長者,感到無奈、擔心及憤慨,陷在一個越演越烈的情緒陷阱當中。

        本港最近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肺炎、社會事件及經濟下滑的情況,均打擊市民的心理健康,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有中等程度以上的焦慮或抑鬱,而且每三個人就有一人表示不快樂。這是前所未見的情況,也是全球人類面對的巨大挑戰—在這時間,我們應當怎樣準備自己,好讓我們能繼續走下去?

       在臨床經驗中,我仍然見到一部分病人展現意想不到的心理復原力 (resilience),可以綜合為以下幾點:

作好最壞準備,但仍抱有希望
        有些人雖然經常作好最壞準備,但內心仍然抱有希望,期盼事情仍有轉好的一天。在這心態下,內心仍然存有足夠的盼望。

常常感恩
        有些朋友甚至病人,雖然經常聽到他們有壞事發生,但仍然常常感恩,數算每天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好事情。這幫助他們在逆境之下,仍然保持內心的滿足感。

保持笑容、幽默感
        常常保持笑容或幽默感的人,他們活得比較快樂。儘管被環境影響,產生許多負面情緒,他們仍然能夠停一停、想一想、呼吸一下,在逆境面前想想仍能歡笑的原因,反映他們具備產生正面情緒的能力。

放過別人,幫助別人
        在當下的情景,許多人都變得冷漠自私、只顧自己,但這沒有令他們快樂。如果能放過別人,甚至主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反而會變得更快樂。我們都會聽過在逆境中仍然有人會互相幫助,帶來一點溫暖。

慈心待己
        有些人在逆境之下,對自己會更加批判、苛刻,陷入抑鬱之中。我們需要幫助自己、明白自己、體諒自己的處境。在困難時刻,放開對自己的不恰當要求,如實地面對自己的遭遇,嘗試自我照顧。

靜觀世事
        靜觀就是對每事、每物都如實觀察,不帶太多的批判。能夠保持冷靜及客觀,對於逆境中的自處很重要。不妨嘗試每日花三五分鐘,靜觀自己的內心感覺及想法。

不忘學習,從困難中找其他方法
        在新常態中,許多過往的方法都不再適用,我們要學習適應新的方法,運用新的生存法則,例如使用網絡吸收資訊,並與人進行網上溝通,千萬不要故步自封、封閉自己。

信靠主
       你可能會覺得沒有方法去解決目前的困難,感到無助甚至無望。面對不能改變的事實,我們可以保持信靠的心,相信主會拯救我們。

        回應之前提及的調查,當中亦發現有些人在創傷事件後得到成長,他們能建立個人的靈性,看到個人的長處,以及與人建立更深的關係。這些創傷後有成長的人,他們的抑鬱及焦慮程度較低,快樂指數亦較高。

        當發生重大事故及經歷時,大部分人都不能逃避。除了留意生活及經濟的影響外,大家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學習以不同的方法關顧自己、協助他人,才能在經歷創傷之後,體驗寶貴的成長。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個慈心待己的練習:先留意呼吸,留意自己的身體,容許自己打開內心。跟自己說:「這是一個困難的時刻,我要更加愛護自己,希望自己充滿愛心,希望自己平靜,接受自己,充滿快樂,為自己仍然生存、仍然有呼吸而感恩。」繼續停留在呼吸中幾分鐘,感受自己身體的感覺及內心的情緒和想法。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因為若不灰心,到了適當的時候就有收成。」(加拉太書6:9,和修版)

病友心語:同行──最美的祝福

        2018年12月底,我因為胃出血入院,沒想到是胃潰瘍,進行胃鏡檢查時更發現癌細胞,很快便確診為末期胃癌,並且已擴散到卵巢及腹腔。

        其後,我在私家醫院開始五輪進取式化療,每次吊藥60小時,再轉到公立醫院加入醫學研究計劃,期間作了卵巢切除手術、三次腹腔化療、長達八小時的全胃及膽切除手術,以及四次補底化療,感恩於2019年12月25日完成治療,而且癌細胞不見了。這種歷程,癌病患者聽了可不陌生,一般人聽罷則會感到可怕。朋友問我﹕「凱恩,你是如何走過的?」這問題,是我作心理輔導時常問受助者的。有趣的是,這次角色倒轉了,我想到是──同行。

主.同行
       確診後,一位牧者送上詩篇91篇給我。我看的是英文版(NLT):"For HE will rescue you from...deadly disease."(神救我離開致命的疾病,詩91:3),我每天清早都會頌讀宣告。在我每次注射化療藥物時,必讀另一節經文:「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若喝了甚麼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馬可福音16:17-18)我接受了12次化療,一次也沒有嘔過,只在後期出現較嚴重的腹瀉,是神的應許保護;在我擔憂時,神提醒我:「我的心哪!你要仍歸安樂,因為耶和華用厚恩待你。」(詩篇116:7)神適時給我很多應許,讓我可以捉緊來度過每個艱難的時刻。我亦定期會向弟兄姊妹發送病況消息,不單自己教會,還有海外的肢體,有二百多人在禱告中記念我。神應允了我們的禱告,禱告的力量叫我在軟弱中剛強。

天使.同行
        在詩篇91篇,神應許無論我往那裡,祂也差派天使保護我。我有三位姊妹是資深護士,她們在我接受診治的醫院工作,是最貼身的照顧和顧問。媽媽和奶奶是湯水和食物的供應天使,爸爸和老爺則是「食物速遞員」。我的主診醫生和醫療團隊是仁心仁術的守護天使。住院期間,有院牧作我的心靈天使,家人不在時,他們是最大的心靈支援。還有最重要,時刻守護在我身旁的丈夫。加上四方八面的代禱天使;感謝神,總有天使在我身旁。

病友.同行
        院牧的聯繫讓我也有朋輩守望天使。這個小故事是關於我和一位相隔10個樓層的胃癌病友Jennifer,院牧把我們連繫起來,我們吊著藥水,雖不能離開病房,但透過手機,我們「隔空」同行了一段不容易的化療日子。在醫院中我也認識了一位曾患癌的院牧,更得她邀請到電台節目分享,與更多病友在大氣電波中同行。

        一年多的癌病路,走過死蔭幽谷,神曾應許:「我必不致死,仍要存活,並要傳揚耶和華的作為。」(詩篇118:17)因為有主同行,生命得著最美的祝福,甚願這祝福得以延續到更多人身上。

醫護心語:愛在疫情蔓延時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感恩醫院管理層具先見眼光,預先制定一系列防護措施,例如:專人派發口罩給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士、加強醫院宣傳。及至疫情轉趨嚴峻時,立即限制探訪時間及人數等等,以確保員工、病人及家屬的安全。然而,這些防護措施對院內病人及家屬或多或少做成不便,猶幸得到他們的諒解,不滿投訴也只是零星個案。

        疫情肆虐,在產科部門,平日容許丈夫陪產迎接嬰兒誕生這重要時刻也得取消,只得產婦們單打獨鬥面對臨盆一刻,幸好產房同事十分用心鼔勵這些母親,她們大大聲的為產婦加油打氣,遠在育嬰室也聽到呢!有時經過產後室,從產婦和同事們朋友式的對話,可見她們已建立了良好關係。

        至於育嬰室,平日鬧烘烘的走廊,也變得寧靜,連父母親一起抱初生嬰兒的「親子時光」也要取消。在這安靜的時候,育嬰室同事更能專心、貼心照顧及解決母親母乳餵哺等等問題,加強母親照顧嬰兒的信心。曾經有一位母親,因為面對餵哺母乳、照顧嬰兒等問題,引致情緒低落;經過同事一段時間電話跟進及鼓勵,使母親重拾信心!

        就在這崩緊的氛圍中,竟然陸續收到產婦們的心意咭!這些心意咭比平日來得珍貴及感動,其中一封心意咭起首一句:「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好多謝!」即時換來育嬰室一片笑聲,帶給我們無比鼔勵,充滿正能量。原來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想起早前情人節在網上平台流行的一句說話:「N95能夠阻擋飛沬、細菌及病毒,卻阻隔不了我對你的愛!」又想起聖經記載説:「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10:24)原來我們用心的工作、真心的關懷、對病者的愛護,病人和家屬是會體會得到的;而他們將那份感激之情,化作文字回應,雖則片言隻字,卻帶給我們無比的鼓勵,再疲累的身軀,猶如注入一鼓清泉,霎時抖擻精神,重新得力投入工作!

        最後一提,對於全港醫護,特別是在公立醫院Dirty team工作的醫護人員,致以千萬敬意,對你們無私的、專業的工作,衷心說聲:「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多謝好多謝!」

兩扇心窗:新常態下的疫境思維

         過去半年我們經歷彷彿完不了的疫情,很多常規的事情都暫停了。誰會想到一個病毒就可以改變世界,以前的不可能全部變為可能,以前的可能全部變為不可能。以往人際關係講求和諧共融,今日頒令要保持社交距離;以往匪徒戴口罩去打劫搶錢,今日我們帶錢去搶購口罩;以往凡事追求做足100分,現在確診個案持續出現,0宗才是最高目標。

        有人說疫魔作祟,我們可倚仗的不是權力、財力,而是免疫力,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方為上策。但事實上人靠自己的話,甚麼都不能把握,疫情叫我們在工作上的計劃要暫停,等候它的過去才能繼續。衝擊過後,我相信生活一旦改換成新,就難回復舊觀。畢竟人總要向前看,調適改變,人若過於偏執,容易患上情緒病,與其埋怨,不如感恩,接受現實。生命無常,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打擊,人如何確信神的掌管、預備和看顧?

        聖經人物約瑟際遇坎坷,年幼時被兄長出賣,離鄉別井,做人奴隸,辛辛苦苦做到管家高位,又被女主人陷害無辜入獄。許多人遇到同樣的事會心生不忿,埋怨神為何容許這事發生,繼而自暴自棄。但約瑟由始至終堅守本分,做他應做的事,所以聖經說:他無論做甚麼,神都幫助他。(創世記39:2-5, 21-23)他在牢獄中表現出色,替酒政解夢,怎知對方出獄後卻把他忘記得一乾二淨。

        對約瑟來說,他無端被賣,無辜入獄,又無情地被人過橋抽板,如此坎坷的經歷是他無法理解的。身處逆境,人往往看不見整幅圖畫,或圖畫背後的真相。原來這些經歷對約瑟是有幫助的,若非如此,他後來也當不成異地的宰相,不單拯救國家,甚至救活了整個以色列民族。

        兩年後,約瑟為法老王解夢,王喜悅約瑟和他充滿智慧的建議,派他負責埃及全地的事。約瑟作奴隸的時候或在監牢裡,已曉得倚靠神作工,這次他也倚靠神開始他重要的任務。他巡視埃及全國,在各個城市中下令興建大型倉庫以儲存穀物。不久,同樣受到荒旱影響的鄰國人民聽聞埃及有穀物出售,紛紛來到埃及,請求約瑟把穀物賣給他們,約瑟的哥哥也在其中。

        且看約瑟與兄弟相認的一番說話: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而憂傷,對自己生氣,因為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性命。(創世記45:5,和修版)約瑟重新詮釋自己的生命,過去由於人為錯失而加在他身上的種種痛苦,如今都變成從神而來的祝福。他清楚知道不是自己的兄弟把他弄成這樣,而是神一路帶領,一直預備、保守及賜福。約瑟沒有把負面經歷看為壞事,或莫大的遺憾,反而慢慢轉化,領悟到它們原來都是恩典。

        一個人的人生縱然坎坷,但只要他站立得穩,仍可以一無所懼。怎樣的人生路,不由人選擇,我們可以怨天尤人,消極放棄;亦可以緊緊抓著神,安然度過一切危難。逆境中,學習靠神作出合適的改變,努力活出美好的見證,要知道神對人的生命自有安排,困難中仍有神的眷顧。

兩扇心窗:新常態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超過半年。在疫情下,為了減少互相傳染,很多生活習慣被迫改變了,新的生活常態逐漸形成,例如在家工作、在公眾地方戴上口罩、與人保持社交距離等等……

        根據維基百科的闡釋,新常態(New Normal)一詞源自商業與經濟範疇,曾經用來形容金融海嘯以及全球經濟大衰退後的經濟狀態。經濟上的新常態可以是波浪式的急劇改變,也可以是螺旋式的演變;二者的結果都是一樣,新的經濟模式取代了舊的。那麼,生活上的新常態又如何?當衝擊過去,生活狀況會改換成新的抑或回復舊觀?

        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都無奈地作出生活上各種的協調。在群體接觸方面,以往大班朋友、整個家族的聚會,現在可免則免;不論大學以致中、小學改為網上授課;購物也透過網上進行,減少外出。對我而言,在疫情初期,最難接受減少社交的接觸;平日喜歡與朋友樂聚聊天的我,一下子天天足不出戶,像與世隔絕似的,日子變得漫長難捱。然而三兩個月過去,當我掌握了如何重新分配作息時間,如何透過電子媒介與家人朋友聯繫,發掘居家的各樣活動,如手作、追劇、炮製美食等等,現在竟然相當享受留家的悠閒。

        要改變舊有的習慣其實不容易,尤其這種改變並非來自自身的需要,而是外來的壞因素逼使人作出妥協。不過,與其懷著抗拒的心態,不斷回顧以往的美好,感懷不平,怨天尤人,不如面對現實,接受改變,重新適應,或會在新常態中發掘另類的趣味。

        炎炎夏日汗流浹背,外出要戴上口罩確是苦事。然而,想到小小一片口罩卻能保障自己,保護家人,雖是苦差卻饒有意義。別以為戴個口罩是平常容易的改變,看美國的疫情久未減退,其中一點正是不少外國人不願犧牲個人的舒適與自由,抗拒約束,拒絕口罩。如此看來,一樣的衝擊與威脅,基於個人的觀點與選擇不同,未必會出現一樣的新常態。

        除了經濟和疫病,人生也會遇上突然其來的打擊。Kitty在乳癌手術後,手部時常出現水腫,可是她從不埋怨,還多做運動紓緩情況。她視水腫是生活的新常態,願意接受身體的限制,更努力改善不適。阿儀的髖關節受損,但因為要接受癌症治療,未能進行髖關節手術,暫時她要用兩支手杖幫助步行。關節痛楚、行動不便是她的新常態,她雖然每天要吃止痛藥減輕痛楚,但依然平安喜樂;之前宗教聚會限制放寬後的崇拜,她每次都面帶笑容,撐著手杖一拐一拐的來參與。身體的限制沒有叫她放棄,反而積極作出協調,期盼有天手術後會有改善。芬芬經歷切除卵巢手術後,因為荷爾蒙的影響而經常失眠。她看了不同的醫生,希望能回復以往一覺安睡的日子,但一年以來毫無改善。她的不甘心和偏執,更讓她患上情緒病。

        世事變幻莫測,誰也不能避免轉變。聖經提醒我們:「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10)願大家面對生命的無常之時,依然確信神的掌管與預備,能懷信心存盼望,探索生命的無限可能。

真心分享:有了重病,人生仍可豐盛

當人生遇上兩個一生緊隨的重病,又因重病帶來的種種障礙、失去,若要怨天尤人,誰可批評你的不是?若說做人應要勇敢向前,排除萬難,不要被困難所克服,又談何容易?若說做人要樂觀、積極,從好處去想,這又豈是一個容易的轉念?當感到被可憐、自專心受挫;當沒人理會、感到不被重視時,人可如何自處?世間很多做人的道理、哲學,甚至不同的宗教信仰都為面對重病、苦難的人作出解釋,也提供面對的方法。至於我,這數十個寒暑卻在經歷中有所發現。

先天病患帶來身心的傷痛

     從小,我就面對分離,一家三口總不能齊齊整整的住在同一屋簷下。

    由於患了先天外胚層發育不良症,出生時的我,除了指甲不明顯之外,本是一切如常的。可是,三歲那年,眼角膜開始混濁,視力也漸漸模糊,這情況一直惡化;兩年後,中國政府才批准祖母帶我來港就醫,縱然可以與父親團聚,但就要與母親分離。被確診永久失明之後,我被安排入讀寄宿盲校,雖與父親相聚,可惜仍是要分離。每年暑假,我可回鄉與母親團聚,卻每次都要經歷離別母親的情景:我在車上聲嘶力竭地哭,汽車卻在無情地前進,雙目失明的我,深感母親是呆站路旁,默然垂淚,目送汽車把我帶走,內心充滿的是難過、無能為力及自責。此情此景,刻骨銘心。

    因這重病,我來港就醫並被確診失明,除此以外,指甲、指頭、關節和手掌的皮膚會隨著年紀,逐漸變質扭曲,令不知情的人以為我這是傳染病,不敢觸摸我或是與我握手。為了接受教育及照顧,我經常與母親聚而又散,這些童年之痛,相比失明,也做成很大的痛苦。這些經年累月的分離,一直影響著我的性格和成長,例如當宿營曲終人散時,我就會不期然地泣不成聲,直至長大,我才意識到原來是把和母親分離之痛,投射到其他相類似的處境上,抒發內心的傷痛。同時,由於自小和母親的分離都是不由自己掌控,以致對一切關係既想千方百計地操控,卻又會表現得滿不在乎,終日活在矛盾和不安中。

        母親在內地、父親在港已有新的家庭,我就住宿盲人學校,不但缺乏安全感,在缺乏家庭溫暖、母愛和教養的情況下,內心充滿憤怒,形成了無理、霸道、不友善的性格。雖然身處盲人學校,大家都是同一遭遇,同聲同氣,根本就不知道世界艱難,只是在學習如何不受限制的生活,可沒被歧視或感到不便;但當轉到主流學校升讀中三時,由於所有設施都是為健視人士而設,那時我才開始體會到世界之大,日子之難!例如看不到黑板抄筆記,點字參考書欠奉,天天需要倚靠義工翻譯點字功課,運動課和生物課也無緣問津等,心生比較,不禁悲從中來;而每天往返家、校途中,也多了聽到街坊叫我「盲妹」或者「死盲鬼」。自卑心作祟,我變得自我、我行我素、任意妄為,只懂及時行樂,不顧別人感受,男同學稱我「發電機」,女同學則叫我「辣椒仔」,為了一時之快,我會作弊、說謊,甚至偷同學的零用錢去買好吃的。由於心底充滿苦毒,只要一點不順意,我就會把同學們罵得狗血淋頭。記得有一位師姐,為了息事寧人,竟然當眾跪在我面前求我停止咒罵別人,這令我更加有恃無恐,更加目中無人。

帶著重病面對人生不同階段

        無論是甚麼人,都會經歷成長、讀書、工作、戀愛、家庭、生活等階段,就算我有重病,也不例外,都要一一經過。在成長路上,我的人生是否就要受著因重病形成的負面性格支配,成為一個經常把自己的傷痛、自卑發洩在別人身上的「惡人」?

        世事難料,記得在一個宿營頒獎會中,義工們竟然給我頒發了一個「最受歡迎獎」,這實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相信在場的師生們一時都瞠目結舌,如墮五里霧中!另有一次在一個聯歡會中,我被抽中領獎,當時,司儀向著全場宣布,得獎者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想不到司儀的一句話,竟然令我這個一向不懂自重自愛的野少女,立時重拾了自信。這兩次的經歷,給了我肯定和接納,讓我知道自己原來是可愛的,是有人在乎和欣賞的;那隱藏的自卑原來從沒離開過我,它只是用我行我素、不考慮別人的包裝來表達自己。自此以後,我對自己有新的評價:我是好的。

        由於盲校的中學課程不是完整的七年,若要完成整個中學課程,除非轉到主流學校,否則,就沒機會讀下去了。前路茫茫之際,一間知名中學的校長竟然願意取錄我升讀中三,沒有盲人設備的主流名校竟然讓我入讀,實在不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完成中學後,還可繼續讀書嗎?就算有理想的學業成績,也不是易事,我也明白自己的重病將會是學校考慮的因素,因為那個年代,大學的傷殘設備實在不足。所以,縱然我有機會修讀行政秘書課程,卻遇到種種技術限制,學成的機會微乎其微。沒想到、也非順理成章的是盲人輔導會的一位牧師知道我的情況後,竟然資助我到英國進修。想到那個年代要能出國進修,可不是易事,就算學業成績、學習能力、適應能力、語言能力都可配合,經濟卻是一個能否成功出國的重要決定因素,沒想到一位與我非親非故的牧師竟然那麼慷慨。

        完成學業,回港求職,我是一位盲人,如何勝任秘書呢?就算我自信能夠,就算僱主看到我的履歷後感到滿意,只要一知道我是失明人士,就卻步了。經歷了七個月的申請、面試、考核、不斷被拒,營營役役,挫敗、無奈,真是欲哭無淚。尋找工作真不易,處處碰壁,但卻再次遇上非順理成章、非必然的事。一位醫院主管再找秘書不獲的多個月後,竟然決定聘用我;上工當日,同事們都說這職位一直懸空,像是留給我的。是的,我也有這感覺。

        工作多年,我也如普通人一般曾經談戀愛,但也像很多人一樣,沒有結婚,沒有新的家庭。雖然我沒有結婚生子,但是我卻有機會陪伴一對侄兒女們成長,也陪伴了一些破碎家庭,也與已婚人士同行。重病像要扭曲我的人生,但我經歷的卻不是這樣,似乎默默地有著許多並非順理成章的恩典。

看不到,還要走不動?

        縱使先天外胚層發育不良症引致失明,但醫生沒有放棄我,一直為我尋求不受這病影響而可恢復視力的方法,所以,我也曾有機會接受視網膜移植手術,先是左眼,繼而是右眼。每次手術後,我都可以逐漸恢復視力,看到眼前的事物,甚是興奮,但同時間排斥也逐步出現,最後還是看不到,左眼情況如是,以為右眼情況不會,沒想到也是如是,由充滿希望到看見了,之後重回看不見的情境,由得到失、再得再失,那心情著實難以言喻。醫療機構沒放棄我,醫生為我進行最好的手術,我抓緊每一個機會,嘗試、失敗、再嘗試,結果,仍是失明。傷心過後,深思細想,這事臨到我,總有其意思,我慢慢接受下來,繼續我的人生路。是的,經歷很痛,但這經歷卻又令我存了一份心同感受的明白,更能體會那些眼力健全卻之後失明的人的心情。

       先天的病症除了影響視力,及至最終失明,它也令我手腳掌的皮膚隨著年紀而逐漸變得乾硬和脆弱。在2010年底,右腳腳跟皮膚破裂後無法癒合,還長出一個輪狀細胞皮膚腫瘤來。醫生替我切除了腫瘤和做皮瓣手術後,一年多也不能癒合,甚至導致痛不欲生的骨髓炎,重劑量抗生素和中西結合治療,甚至七次刮骨也是徒勞無功,最終因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腹股溝的淋巴核,無可奈何唯有破釜沉舟切除小腿,期盼穿上義肢便可重新行走自如。誰知過了幾年,左腳不勝負荷,腳跟皮膚破裂,同樣長出腫瘤來,為免重蹈癌細胞轉移的覆轍,只好忍痛,在2015年中接受截肢,把唯一的左小腿也切除了。

        從2010年出現病徵,到2015年再次接受截肢的六年間,由於經常進出醫院,家人和我都疲於奔命,崩潰、抑鬱一觸即發。那段日子,親友們關懷、探訪,還有發來訊息安慰鼓勵,陪我外出聚會用餐,讓我得以散心。他們還顧及到我那位孤單的母親,並且透過電話和造訪,讓她抒發情緒,以解及時之困,她們的愛心,令我住院也稍覺安心。我再一次經歷:重病可以傷人的身體,卻不能害人的心靈;只是,失去了兩小腿,我還可以站起來嗎?想到我已失明,但心靈仍是健壯,可以排除萬難,出入自如、工作、照顧自己,我就嘗試用義肢,希望仍可維持之前的生活方式。沒想到我居然那麼堅持,滿有毅力,在過程中,能克服一切疼痛,排除萬難,終於穿上一雙義肢,繼續過去的生活方式、上班,還可四處旅遊,真有彷如隔世之感。

心靈眼睛沒有盲、心靈雙腳仍在走

        多年來,重病引致失明、皮膚變得乾硬和脆弱,之後因癌病切去兩隻小腿,近年更在偶然情況下確診心臟主動脈心瓣鈣化,導至血液倒流,上下壓距離很大,有時會心跳加速影響呼吸,曾經幾度短暫窒息。危險訊號響了,生命備受身體的狀況威脅,其實可以在一剎那間就撒手人寰。

        旁人或會認為重病與重病帶來失去、傷痛,似是不可能正常生活,一生都要倚靠旁人照顧,但事實又不盡是如此,也非一般人的想法──重病又重病,身體因此殘缺,真慘啊!我雖有重病,但我也有很多美好的經歷。昔日,我被欣賞,建立自信、積極的性格;在當日傷殘設備不普及的社會,入讀主流學校,且是數一數二的名校;出國留學已不易,且有經濟支持;就算處處碰壁,也找到稱心的工作;以致買樓、供養母親、與親友重建關係、出入自如、出外旅遊,這些都不因身體殘障而失去;最寶貴的,是我也可以去醫院探訪病人、經濟資助有需要的人、分享人生、鼓勵身陷困境的人,這些可不是沒病的人的專利,重病的我也可以一一經歷。

       耶穌曾說:太陽不但照好人,也照歹人;我會說:太陽不但照健全的人,也照重病的人。聖經裡也有這樣一句說話:「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詩篇23:1),對我來說,身體或有缺欠,生活所需卻從不缺乏,心靈的需要也是滿滿的。

        誰能使瞎子看見?我盲了,但心靈之窗沒有盲,仍能看見前路,仍能看見身邊很多好人好事,仍能看到源源不絕的供應。誰能使瘸子行走?我跛了,心靈雙腳仍在行動,仍可好好的生活、做有意義的事。

        經歷之前,或會迷茫,經歷再經歷,就成為印證,在有了重病的人生路上,仍能看見上主賜予豐盛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