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心箋

親愛的陳先生:

  看見你的流感癥狀好了許多,即將出院,願你身體健康!在尋找工作上,嘗試交託上主,深願你在新工作既能維生,也能發揮專長,並與同事有美好的交流。

  記得初次見面,當你知道我是院牧時,立刻滔滔不絕分享自己的過去:你曾上教會,可是因為看見很多自稱是信徒的人,行事為人卻強差人意而疏遠教會;在工作上,又遇到自稱是信徒的高層不分是非、屈枉他人,以致有人無辜請辭。當你勇於表達事實時,卻遭到排擠,內心憤憤不平,質疑耶穌所傳的可能是歪理。你更慨嘆自己自工作以來,常常遭人欺負。我用心的聽著,既感受到你內心的憤怒和無奈;同時感覺到你期望信仰群體裡人人理應聽取意見、尊重和善待別人、「行公義、好憐憫」。我無意改變你的看法,卻希望你能親自看聖經,從中了解耶穌的行事為人和心意。你表示願意多聽一些,若是合理,你願意改變心中的想法。

  我開始與你分享耶穌的經歷,祂除了關心和醫治貧病,也曾受盡冤屈,祂因義正辭嚴指出當時的宗教領袖假冒為善,勸勉他們悔改,卻引來殺機;最後耶穌經歷被鞭打、被嘲笑,更被當作重犯釘上十字架。耶穌沒有改變惡劣的環境,卻選擇以勇氣、以善勝惡的態度回應定意害祂的人,甚至為他們禱告:「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我們面對危險或挑戰時,通常落入「格鬥」(fight)或「逃避」(flight)的兩極反應,但耶穌的回應讓我們看見,人可以選擇帶著善意表達心中的想法,即使對方不一定接納,至少避免積存苦毒阻止仇恨在心中蔓延。

  我再與你分享約瑟被兄弟出賣和受冤屈坐牢的故事。故事的終局,約瑟向害他的哥哥們表示,雖然他們的原意不好,但上帝的心意卻是要約瑟拯救他的一家。當我們專注看著自己的痛苦,實在難以跳出苦困;既然聖經裡展示了不同人物以及耶穌怎樣回應冤屈、苦困,或許我們嘗試踏出一步,將眼光轉移尋問上帝,求祂指教我們如何回應工作上、身體上的難處。

  聽了約瑟的故事,勾起了你與家人過去一些恩怨的回憶,至今你對他們仍未釋懷。難以想像這些年來,你是怎樣走過來的?雖然我未能繼續與你一起探索內心複雜的感受,但記掛你的情況,並祈求上主眷顧你,讓你在受苦之處,得見祂的恩典和同在;也邀請你將心中積壓的怒氣向上帝分享,上帝的心比人的心廣闊,相信祂會細聽,並會施行拯救。

李院牧

從心出發:與院牧一起以愛服侍病人

  感謝《關心》的團隊再次邀請我分享,連同今次已經是第三次了,回想入行以來都滿有主的恩典和帶領!

  感恩自己雖在一間沒有宗教背景的私立醫院工作,全因老院長是一位基督徒,他容讓院牧服務得以在這裡開展,使我們在護生時代可以在上課時聽院牧的分享及學習生命的課題。感恩我就在這時決志信主了!

院牧影響我有關懷的心

  更感恩的是無論在護生或畢業後的護士生涯裡,院牧與我一起同行,無論工作、人際關係或人生的課題,我可以與院牧和一群基督徒護士分享、分擔,最重要的是上帝一直與我同行。其中一位一直影響我的生命導師就是陳任敏儀院牧,她既是我們的護士師姐,又是我們敬佩的院牧,曾伴我跨過生命中最低谷的時候,她委身服侍神、服侍病人,是活生生的見證。她在我護生時帶著我們一起去病室探訪,培育我對病人有另一種關懷。有時我會覺得自己正職雖然是護士,但副業其實是「兼職院牧」。

  偶爾有朋友或家人轉介到我工作的醫院接受治療時,若時間許可,我都會抽空探望他們,給他們慰問、鼓勵、送上祝福及祈禱!若有同事因生孩子或生病入院,我都盡量去探望、陪伴及祝福他們。記得有一次,因為工作太忙,我未能抽空探望同學的母親,便請院牧代為探訪。後來從院牧口中得知,病人已經決志信主,真的感恩!

  除了在自己工作的醫院探訪,我亦會抽空探望敎會弟兄姊妹患病的家人或父母,有需要時也會協助洗傷口,因為上帝給我的使命與恩賜就是成為一位有愛的基督徒護士,我可以藉著我的專業去關心和協助有需要的病人。有次敎會姊妹的母親入了院,伯母很喜歡乾淨,但因為未能及時換片,心情變得消極低沈。因此當我一有空便去探望她,替她進行換片及抹身等個人護理。每次清潔後,伯母都很開心,自己也很滿足。

與院牧一起關心病人

  有一次,我與院牧參加院牧事工步行籌款後,便家訪了我一位護士同學的妹妹。她也是一位護士,卻患上末期癌症,當時萌生尋死的念頭,好不容易才能入屋探訪。自此之後,我和院牧便成為她們一家的同行者。她妹妹最終決志信主,在這段艱難的日子,最感恩和感動的事就是在她清醒時,我和院牧一同見證她在床邊接受洗禮。雖然她曾經好轉,但最後也敵不過癌症,安詳地被天父接回天家了!我為這生命感恩,因為她在病裡遇見上帝。這次經歷讓我更深體會,與院牧合作能造就更多生命!我更體會聖經所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每年由院牧部舉辦的醫院聖誕報佳音,都是與院牧同工合作的好機會,我幾乎從護生時代參加至今都未曾間斷,每次參與我都很感動!不時有病人因著報佳音而決志信主。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位插著胃喉、坐在輪椅上的病人,一邊聽我們報佳音,一邊不停地流淚。之後我們再問候這病人,得悉她患了末期癌症;她聽見我們像天使般報佳音的歌聲,令她感動落淚!作為一位醫護人員,能在醫院裡照顧病人之餘,同時也能送上歌聲給他們打打氣,正是激勵我每年參與醫院報佳音的原因。

  我會繼續善用神給予我的恩賜和愛去服侍人。深願我們作為基督徒護士的一員,能與院牧團隊彼此配搭,在醫院的職場上祝福更多有需要的人!

關心健康:神經衰弱

現代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越來越多人患上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指大腦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導致精神活動能力減弱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徵是精神容易興奮和容易疲勞、睡眠障礙、頭痛並伴有各種軀體不適的症狀。病情遷延,症狀時輕時重,病情波動,常與社會心理因素有關。診斷該病時需排除器質性病變。

神經衰弱大多由於思慮過度勞倦或精神過度緊張,傷及心脾所致。心主血脈,血的生成主要依靠心脾二臟的協調配合。如果精神活動失常,心血過度消耗,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反之,勞倦傷脾,健運失司,不能充分地把水谷精氣輸送到心,也會造成心血不足。這樣就會出現失眠、多夢、健忘、乏力等一系列心脾不足、氣血兩虛的症候。此外,久病或婦女產後失血過多,導致氣血虧耗,亦能引起此病。進一步則引起肝腎陰虚、心肝火旺,出現心煩、急躁易怒、遺精、舌紅、脈數等陰虛火旺的症狀。

神經衰弱一般起病較慢。大多數病人開始夢多易醒,醒後翻來覆去,不易再睡。如不正確治理,逐步失眠嚴重,從僅三、四小時,甚至發展到徹夜不寐。隨著睡眠日漸減少,繼而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如頭暈、頭痛、腦脹、驚悸、耳鳴、目花、健忘、思想不易集中,容易興奮激動、焦慮、煩躁,學習和工作效率降低。除此以外,還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納呆、胃脘脹痛、噯氣泛惡、咽喉如有物哽阻、腹瀉或便秘;生殖系統症狀:如陽痿、早泄、遺精、帶下和月經不調等。在體檢中,或會有皮膚紅潤、手足多汗、心跳加快、感覺過敏、腱反射活躍或亢進。並沒有與症狀相適應的陽性體徵發現。

神經衰弱患者要有持之以衡的適量運動,勞逸結合,避免勞慮過度或過飢過飽,良好的睡眠是治療神經衰弱的關鍵。睡前應避免食用一切具有興奮劑和利尿作用的食品,如咖啡、茶等。使用中醫藥及食物調治神經衰弱效果良好。

以下介紹食療方性質平和,有滋養寧心,安神解鬱作用。適用於神經衰弱,心悸失眠,精神不安,憂愁思慮過度等。

蓮子百合金針花瘦肉湯

材料:蓮子一兩、百合一兩、金針花(乾品)一兩、瘦肉半斤

製法:蓮子、百合洗淨,金針花浸泡洗淨,瘦肉洗淨切片出水,用清水八碗煎存

      四碗,加鹽少許調味即成

用法:溫服,飲湯食渣

關心健康:職業治療 — 社康職業治療

        在香港,有不少剛出院的病人住在偏遠的鄉郊或沒有電梯設備的唐樓平房,他們因健康欠佳和不良於行,難以回到醫院接受復康治療,因此可能影響病情而再度入院。職業治療師無縫地為剛出院的病人提供社康外展復康服務,改善病人的活動及生活自理能力,減少病人不必要的入院次數。除此之外,職業治療師也會到各院舍,為有需要的病人進行治療。

        職業治療師透過家居探訪及評估,實地了解病人在家中和社區生活的能力和需要,按其情況提供合適的家居訓練、建議輔助器具、進行家居環境評估和建議環境改裝,以提升病人的自我照顧能力,融入社區生活。職業治療師也會為照顧者提供照顧技巧訓練,減低他們照顧病人的壓力。

社康職業治療的服務範圍包括:

(一) 家居訓練及照顧者教導

       出院後,有很多病人在自理、家務及餘暇生活面對不少困難。治療師會根據病人的需要和能力,提供合適的訓練,並教導照顧者如何照顧和訓練病人,減低照顧者的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訓練,例如在洗碗時單腳站立,訓練平衡力,減低跌倒的機會。

(二) 輔助器具評估及訓練

出院後,因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大不如前,治療師會使用輔助器具,幫助提升病者的獨立自理能力。


在浴缸上安裝沖涼板,病人可獨自安全地轉移在浴缸內洗澡,減低病人跌倒的風險。

(三) 家居安全環境評估及環境改裝

根據研究,有57%長者跌倒是因為環境風險因素,尤其是在洗手間濕滑的環境內。職業治療師實地評估家居環境,建議家居環境改裝。


在洗手間內安裝扶手,可防止病人在如廁時跌倒。

(四) 家居認知訓練

有些患有認知障礙的病人,會對陌生的環境產生恐懼和不安,所以在熟識的環境(例如在家中)進行訓練可以事半功倍。家居認知訓練可以減低病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速度,延長他們自我照顧的時間,從而減少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治療師亦教導照顧者如何在家中訓練病人,例如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家居認知訓練。

(五) 社康紓緩治療

為了改善接受紓緩服務的病人的生活質素,讓他們的人生最後一段路過得有尊嚴、安適及平靜,職業治療師會建議使用合適的輔助器具以紓緩痛楚,如使用氣墊床和減壓坐墊,減輕肉身痛苦的煎熬。加上合適的餘暇活動訓練,增強病人的疲憊管理能力(Fatigue Management),減低情緒的困擾。


利用合適的遊戲,增強病人的活動耐力。

(六)  社區生活技能訓練

不少病人在康復後對外出缺乏信心,會選擇困在家中。職業治療師會與病人外出作實地評估和訓練,減低跌倒的風險和提升他們的社區生活技能,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融入社會。


社區外出訓練,例如到街市買餸。

解開心結:保健之道—從壓得力

  心理學家今次的面談對象是面前健碩的朋友,他叫自己做「大隻仔」。

  「我從來感覺不到自己有壓力,但精神科醫生說我有身心症,是因為壓力爆煲,我不明白為何會這樣呢?」「大隻仔」問。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很多人像「大隻仔」一樣對壓力有誤解,以為壓力只等於有情緒,忽略了長期而多方面的壓力先兆和壓力管理方法,增加了患情緒病或身心疾病的風險。其實,我們的精神健康跟我們的腦部運作息息相關。當我們覺得面對的人或事有威脅而感到力有不逮時,腦部會發出連串指令,啟動身體面對壓力的反應,當中包括逃走、打仗、定格等機制(flight or fight or freeze response)。當身體長期啟動面對壓力機制,腦部和身體長期損耗及不能休息,就會影響睡眠、集中力及記憶力,思維更加悲觀、無助和被困,而心血管循環系統、消化和內分泌系統等身體功能亦會出現變化。

  身心互為影響,精神健康像身體一樣,亦會出現勞損情況,需要我們時常保養和關注,讓壓力管理成為日常的習慣。以下是一些壓力管理的小知識和習慣:

  1. 正眼看壓力。近代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對壓力的看法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壓力反應。如果你認為壓力是不好的,身心就會有壓力反應。然而,壓力對身體是有其功用的。著名的壓力與效率倒「U」曲線現象(McGrath,1976)(圖一)表明,人需要適度的壓力才能運作得宜:太多或長期壓力固然令人身心耗損,因此我們要留意自己身心壓力的反應及先兆,懂得保養自己避免長期受壓,或壓力太少而令身心得不到舒展。看來造物主創造人的身體和腦筋均需要活動,心靈要願意工作和面對挑戰才能得益。接納壓力和情緒有其正面作用是壓力管理的重要一步。
  2. 耳聽八方社交支。社交支援是預防情緒病的良方。有研究發現,社交支援對情緒病的幫助甚至比抗抑鬱藥的效果更持久。社交圈子可以是多層次的,例如不同的職業、性格、年齡層的交流,或有特定的群體如團契、自助/興趣小組、親友群組等,這些圈子能在同一件事件上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圖二:同一圖畫,不同人看到不同面貌);有些是屬於個體之間有深度的分享,能提供安全的聆聽空間和情緒支援。能夠耳聽八方,參考不同角度可令自己不容易鑽牛角尖。
  3. 口福之食不厭精。取自《論語》「食不厭精」的概念,現代科研亦已證實身心連結的現象,保養情緒的健康也提倡飲食之道。飲食之精不在於吃得名貴或吃得多,而在於均衡和適時。均衡之道包括:
  • 避免令自己血糖過低,不要節食或短時間內吸取大量糖份,引致焦慮和頭痛等症狀;
  • 減少進食鹽份,避免加重血壓負擔;
  • 平常多吃含維他命B雜(尤其是含葉酸、B6和B12)的食物,包括殼類、豆類、奶類、蛋類、綠葉蔬菜、肝臟和魚類,增強身體調節壓力的能力;壓力大時減少吃糖,因會消耗維他命B;
  • 維他命C有助合成處理壓力的神經遞質血清素,但當身體處於壓力時,會大量消耗維他命C,平日我們可多攝取含豐富維他命C的橘類果實、蕃茄、白菜、馬鈴薯,增強面對壓力的能力;
  • 有研究發現,保持腸道健康對大腦的行為、情感和認知功能關係密切,可適度攝取益生菌。
  1. 睡得香甜小習。睡眠和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腦部會在睡覺時進行記憶重組及處理腦部廢物等重要工作,良好的睡眠質素有助鞏固記憶及調節情緒。我們可以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
  • 尊重造物主為身體而設的生理時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懂得分配時間工作、遊戲和休息;
  • 接觸適當的陽光,有助調節生理時鐘;
  • 不要有太長的午睡或太晚才睡覺,以免阻礙褪黑激素分泌而減低睡意;
  • 不要太晚進食、運動或攝取咖啡因;
  • 晚上保持睡房漆黑,避免接觸電子產品的藍光;
  • 不要過度努力要求自己入睡,反而睡前做一些令自己身心可以放鬆和放空的事情,例如睡前寫感恩日記和祈禱。

  壓力是我們身心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不分好壞。是壓還是力,與我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以上分享簡單基本的小習慣,希望大家從身心勞損中重回造物主創造的美好狀態:「我們是上帝的傑作,是在基督耶穌裡創造的,為要叫我們做祂預先安排給我們的美善之事。」(以弗所書2:10,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

參考資料:

  • McGrath, J. E. (1976). Stress and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In M. D.
  • Dunnette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圖一 壓力與效率倒「U」曲線現象 (McGrath, 1976)

圖二 你看見這是甚麼動物?  (Fliegende Blätter, Oct. 23, 1892, p. 147).

答:可以是免子或鴨子

醫病同心:神的大能是不可思議的!

  剛移民新西蘭的時候,感到事事稱心滿意。那兒地大物博、人傑地靈、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我能夠在這「世外桃源」的國家建立事業與家庭,實在是神的恩典。我在這完成大學課程,又取得專業會計師資格,加上在香港累積的工作經驗,不愁沒工作。

  好景不常,在2011年一次身體檢查中,發現我患上癌症,我簡直難以相信。我不煙不酒、不嫖不賭,自問是一個好人;每天下班後,馬上回家與孩子共享天倫……為何這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記得那天我得悉噩耗後,便跑到醫院內的小教堂抱頭痛哭,我問神:「這是懲罰?還是試煉?」其間,有一個老婦人在我背部輕拍了三次,然後靜悄悄地離開。我並沒有看到她的面容,但就能給我一份撫慰,我心想:她是神差派來安慰我的嗎?

  冷靜過後,我便要面對治療的考驗,但我堅信神會帶我走出黑暗的幽谷!仔細考慮後,我決定回港,請專科醫生為我再作檢查,結果和之前的診斷差不多,這意味著我要開始進行治療。為了不讓我的孩子看到我在治療期間的痛苦,我決定留在香港接受治療。治療完畢,我便回新西蘭與家人團聚,只可惜婚姻出現問題,有幾年時間,我只能在那裡每天靠服用藥物獨自過正常的生活。

  每年聖誕節,我都會回港探望家人,但2017年的聖誕卻很不一樣,讓我學會更加依靠神!那年聖誕我回港後不久,就遇到病毒感染而入院。當時,我的神智非常紊亂,甚至不知自己身在何處。過了幾個月,精神總算回復正常,家人才告訴我,其實我之前的情況是相當危險。感謝神,祂又帶領我度過難關。但自此之後,我不能如常走路,每天都要做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這對一個病人來說,是非常辛苦和疲累的。

  住院其間,每天躺在病牀上不能走動,感到非常苦惱、無奈。幸好有院牧來訪,這是我每天都很期待及珍惜的時刻。院牧的出現就像天使一般,每次都帶給我一份平安及喜樂。我和院牧都會傾談很多事情,甚至談到我已破碎的家庭。她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每次當我遇上不愉快的事情,她都會很有耐性地聽我發牢騷。

  我也認識另一位院牧,他很年輕,並且非常有禮貌。每次跟他談論聖經,總會帶來一種說不出的甘甜感覺。沒想到在住院期間,仍有機會對神有更深入的認識。

  現在,我的病情穩定下來;回顧這段日子,神差遣祂的使者來照顧我、關心我,每天伴我同行,賜我信心和勇氣,祂的恩典真的足夠我用,感謝天父!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這是我的座右銘!

醫病同心:學習聆聽

  正在接受紓緩治療服務的晚期病人,除了身體上的痛苦,很多時候他們的心靈也會因為病患而飽受煎熬。 雖然醫生可以從病理方面去嘗試紓緩病情以至病徵,但是心靈的苦楚卻絕不容易化解。能夠對苦澀的心靈說出安慰的說話固然是美好的,不過即使不能及時說出安慰的話,只要能夠讓病人感覺到真切地被聆聽、被明白,這也能讓病人及其家人都感受到支持和安慰。

  我在紓緩治療服務了十多年,現在仍然學習怎様聆聽。記得最初自己在紓緩醫學受訓的時候,因為要學習掌握病人的需要,所以在聆聽病人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打斷別人說話,並且提出很多問題以釐清其意思,結果反而窒礙病人表達心中感到重要的事情。我也試過當病人在心理上仍未預備好的時候,提問及透露一些較沈重或敏感的內容,令病人感到難受,而我卻不自知,需要有資深的護士提醒我,自己也覺得後悔和歉疚。

  我曾經在門診看過一位老伯和他的兩位女兒,讓我體會到聆聽帶來的幫助。老伯一向不多說話,他確診晚期癌症後更是沈默寡言,看門診時往往要女兒代為發聲。我和老伯討論過一些病況和不適後,在幾次覆診中,我也順帶問問他面對疾病的期望和需要。老伯初時只簡單回應一兩句,後來他漸漸和我分享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對餘生的期望和對家人的牽掛,過程中我只是默默地聆聽,偶然回應一下他的看法。後來老伯離世了,她的女兒送了一張感謝卡給我,告訴我他父親生前每一次看完門診都會感受到被關懷和支持,心情也輕鬆了。

  聆聽不是一件被動的事,我體會到好的聆聽是需要主動、用心和理解。有時候病人的心靈在很大的痛苦和悲傷中,自己未必能夠清楚表達出來,但是遇到能夠信任和陪伴的人,他們往往可以一點一點地透露自己混亂的思緒和矛盾的心情。若有善於聆聽的醫護人員,他們甚至可以在聆聽的過程中,幫助病人疏理自己的思緒和表達內心的需要。

  能與病人在他們生命的晚期同行,聆聽他們的人生故事,分擔他們的痛苦和掙扎,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能夠參與其中,我也深感榮幸。

兩扇心窗:記憶的力量

  記憶是人類最貴重的珍寶,但其重要性卻容易被人遺忘。一個人若無記性,就連其日常生活都不能好好運作。例如:我剛用過的手提電話在哪?我下周約了誰吃飯?剛才上司吩咐我回覆客人,客人的電話號碼是甚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被埋葬的記憶》,講述古英格蘭大陸的人們離奇染上了失憶的症狀,在日復一日的遺忘下,一對夫婦憑藉微弱的記憶線索,展開一段尋找兒子的奇異旅程。在模糊的記憶邊緣,他們相互提醒記得走過的路,以及他們在尋找甚麼。

  現實中,為何我們會記得某些事?有些事卻忘記了?是不想記起、拒絕記住或是往事不堪回首?故事中的老婦人說:「我們願意記起不愉快的回憶,即使會讓我們流淚或氣得發抖。」為甚麼?當彼此失去共同回憶,是否代表「愛」不再存在?如果你和丈夫不記得彼此共同擁有的過去,又如何證明你們曾經相愛?

  記憶是神賜的禮物,我們記得的事,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有人說記憶型塑一個人的自我認知,以及他如何看待和回應這個世界的方式,甚至成為個人行事法則,所謂「前車可鑑」,就是這個意思。昔日以色列人面對迦南地的巨人及其堅固的城牆,他們就害怕起來,忘記神可以幫助他們,於是開始埋怨:「我們會死在這裡,不如選個領袖帶我們回埃及去!」只有迦勒和約書亞二人鼓勵說:「不要怕!神愛我們,祂會帶領我們進入那地!」但他們不肯聽,還要拿石頭打二人,神立刻制止,對他們說:「你們看見我行的一切神蹟,但仍不信我,所以我不許你們進去迦南地,這一代的人要在沙漠飄流四十年,只有迦勒和約書亞二人可以進去,因為他們專一跟從我。」可見忘記神恩非同小可。

  人生在世,偶有過不去的人、事、物,迴盪在心。有人說他已忘記了或原諒了,我相信他也許是不想重提,未必真是忘記了。約瑟可以說是世上最倒楣的人,他無端被兄長賣到埃及,無辜被主母陷害入獄,又無情地被人遺忘,如此坎坷的處境叫人無法理解。但他卻認出神的恩典,在困苦中逐步帶領他成為埃及宰相,因此人生每一步原來都是有用意的。我們不是姑息罪惡,否定人的過犯;而是能從神的角度看整件事,體會神利用人的過失,成就極重要的事情。約瑟向他兄長重申一切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

  約瑟為長子改名「瑪拿西」,意思是神使他忘掉一切困苦,他要以恩典替代過去痛苦的經歷。當他認出神的恩典,他給次子改名「以法蓮」,意思是神不單以恩典取代了他的苦,而是以恩典壓倒了他的苦。今天,即使你落到糟透的地步,嘗試像約瑟那樣,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審視過去。說不定也能看見神仍然能夠將原來的壞事變為好事,神的恩惠實在奇妙!

兩扇心窗:記憶

  與朋友閒聊,她提起幾年前與我吃的一頓飯,點菜時我選了鹽燒雞皮,她勸我少吃此類無益食物,我馬上大聲反對;從此之後,她不敢再在飲食上向我建議。聽後,我有點疑惑,這事曾發生過嗎?腦袋裡竟然完全沒有印象呢!

  人的記憶很奇怪,共同經歷的事情,有人會記得,有人會忘記,這固然與當事人的感受、事情的重要性、個人經歷和背景等等有關。中學時代,我是家中最早出門的。每天晚飯後,媽媽會把垃圾桶拿到門外的後樓梯,以便清潔工人收集垃圾。她每晚總吩咐我翌日早上出門,先把垃圾桶從外面拿回家中,才去上學。可是,每朝匆匆忙忙,一陣風的離家出門,總沒有完成媽媽的吩咐。爸爸有次聽完媽媽責罵我後,對我說:「妳的學業成績不差,可見記性不弱,只是對媽媽的吩咐不上心,所以沒有把事情牢記。」爸爸的分析很正確,考試成績是我著緊的,我當然想方設法把書本知識塞滿腦袋中;垃圾桶嘛,我根本毫不在乎,自然也不會放在心頭。

  想起《射鵰英雄傳》中黃藥師不懂武功的妻子,她從周伯通手上騙來《九陰真經》下卷後,即席細閱,竟能記下全部內容,回家後憑記憶抄錄一本。年輕時,我非常希望能夠擁有如此過目不忘的本領,以應付學習和考試的需要。可惜,天生不善記憶,考試一完便把唸過的課文通通忘記得一乾二淨。在職時,因為工作又多又急,工作枱四周和電腦螢幕四方總貼滿一張又一張記事貼,寫上重要的工作或「死線」(deadline),以提醒自己每天要完成的事情。除了記事貼,我也愛用手提電話的提示功能,提醒開會、赴約、覆診、吃藥等等事情。令人唏噓的是,記事提醒工具愈來愈多,但記憶力卻似在倒退,變得愈來愈善忘。年輕時,儘管我的記性不算出眾,倒還記得不少親友們的電話號碼,但現在只能倚靠手機通訊錄,絕對無法記得人家的電話號碼。

  人的記憶有時不盡可信,以文章開首提及之事為例,我雖然已遺忘了整件事情,但我一向不愛吃脂肪肥膏類食物,沒有可能因鹽燒雞皮與朋友起衝突,所以朋友所說的應該也不是事實的全部。此外,有一回我與丈夫往教堂參加朋友的婚禮後,丈夫情深款款的對我說他對婚姻誓詞的堅定。我瞪大眼看他,然後提醒他我們在婚姻註冊署行禮,宣讀的是法律上非常簡單的一套結婚誓詞,但他連連反對,堅稱自己讀的與剛才新郎讀的誓詞一模一樣。最後,我們翻箱倒籠,找出當年結婚的記錄影片,重看一回,他才不得已承認事實。記憶會被個人的感受所影響,丈夫記錯所讀的誓詞,因為他在婚姻中的確實踐了「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我將永遠愛著你、珍惜你,對你忠實,直到永永遠遠」的盟約,而不單是法律上一夫一妻的規條。

記憶是人類最寶貴的天賦,可以成為美好的寶庫,也可以變成痛苦的根源,視乎你選擇把哪類型的事情放入記憶中。自問記憶力有限,我的選擇必然是把快樂又美好,特別是有關我所愛的家人與朋友的事情優先放在腦袋內。

真心分享:伍桂麟

後現代是個多變的年代,同時也是個否定一切的年代!
想起惹人爭議的作家David Shields的名句:「關於人生,就是每個人都必死無疑!」看似廢話,但的確道出了人生無法否定的真相。

  中國人相信人傑地靈,或說天時地利,都是指出人和環境的關係密切。我來自一個小康之家,成長於擁有非常豐富視覺元素的中環舊區,日夕浸淫在新舊交替、華洋薈萃的文化氛圍中,加上天生多愁善感,寡言內斂,從小享受安靜獨處,長於觀察聆聽,自然而然就對藝術情有獨鍾。在求學年代,繪畫是我的榮譽和自信來源,慢慢地,許多人把藝術視為我的一個標誌,而它甚至已成為我一種個人形象,有點像一個「藝文青」似的。

  在設計學院畢業後,順理成章地加入設計行業,仿似走進預想好的工作,既能學以致用又能大顯身手,但應該沒有人會想到,我竟然另闢蹊徑,轉入一條常人看為神秘陰暗的小巷。緣於有親友從事殯儀行業的,因利乘便,我亦以兼職的形式參與處理遺體的工作,為期長達五年多之久。一邊從事喜愛的藝術工作,即使收入有限,但另一邊廂的殯儀工作剛巧有可觀收入,我算是平衡了生活所需和興趣之間的需要。

  殯儀是一個很保守和黑箱作業的行業,自己眼見多有不公和「發死人財」之事,希望自己趁年輕時嘗試改變這種生態,可惜個人能力有限,所以尋求在既有事業基礎上作出突破,而我在2010年之時,剛巧遇到香港中文大學聘請遺體防腐師,於是在這年全職進入中大醫學院的解剖室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但對我來說,卻是有跡可循,回望過去十多年的光景,重新審視個人的成長和經歷,帶著生死教育的使命,選擇今天的工作,就如拼圖能最終拼砌成畫,堪稱恰如其分。

拼圖一:一顆同理心

  中區彈丸之地,沿山建城,小時候我們幾兄弟和父母住在一幢舊唐樓中,當生活條件稍有改善,即順山勢往上遷移,就算一街之隔,階級已涇渭分明,街道所在的位置,儼然代表社經階層的高低:荷里活道是一個階層,堅道是另一個,羅便臣道又是另一回事……。生於斯,長於斯,幼小的我,也能看得分明 —— 我的學業平凡,心思都放到藝術上去了,肯定不會成為社會上受人重視的主流精英,不會在這條階梯上參與競逐、拾級而上。

  或者是同病相憐吧,對於貧苦和弱勢,我總是常存一份憐憫之心!因為自小酷愛繪畫,但偏偏對顏料的化學成分產生過敏,雙手為此吃盡苦頭,除了痕癢痛楚,還得忍受旁人奇異的目光、同輩的嘲笑和歧視;其實,只要放棄繪畫,所謂皮膚病就迅速不藥而癒。幸好我的性格雖則帶點憂鬱,卻不是負面,亦絕非懦弱退縮之輩,一向處事冷靜平和,感性而不會蓋過理性,相信這是訓練得來的。試想一下,創作之路豈會一帆風順?必須尋尋覓覓,跌跌碰碰,一路摸索走來,讓我學會了堅持、學會不放棄,同時體會有人扶一把的重要。

  憑著這份對弱勢的同理心,內向和沈默都無阻我的正義感,自中學年代開始,就持續參與義工行列,尤其關注無依無靠的獨居老人,看到他們生活拮据,晚景淒涼;然而經常記掛關注的,卻是死後蕭條,殯葬無著落。這份對死亡的不安,不斷蠺蝕他們的生趣。每次面對一張張佈滿皺紋的臉,直視他們茫然無奈的眼神,心底總希望能為他們盡點綿力,做點甚麼……。

拼圖二:「死亡」只是商機?

  外行人視殯儀行業冷僻而詭異,退避三舍,但實際上「殯儀」在香港原來是一種相當高消費而低競爭的商業活動,最難得是全民會主動直接或間接參與;更由於資訊在行內異常封閉,無需廣告或宣傳,顧客仍是源源不絕,形成供求一面倒的現象,因此單就職業本身的穩定性和帶來的可觀收入,非常吸引。記得當初入行,就算是兼職,我竟然除了賺取足夠生活費外,仍可以騰出時間和空間,放下原先全職的設計工作,不必再聽命於客戶,而能以自僱形式,自由選擇個人喜好的設計項目,發展創意和進修,並能參與服事教會的青少年,可見這個行業絕對有利可圖。

  在兼職殯儀工作期間,我是專責防腐和修復遺體的,完全不用涉及生意營銷。但依我所見,大部分逝者離世前與家屬就後事安排溝通不足,可能因為華人社會,對死亡的忌諱根深蒂固,沒有足夠的生前規劃,也沒有周詳的死後安排。家屬在至親離世後,有感死亡已奪去他們最親愛的,以為錢財只是身外物,似乎沒想到正在展開一連串高消費項目,一不留神,便被勸說購買了不相關或價值不對等的用品或服務,殯儀商早已完全掌握消費者的心態;傷痛也削弱了人的判斷力,有些原先精明的消費者,無論是在殯儀商的鼓動下,或是親友們的壓力下,均以殯儀商所謂「以先人的安穩和後人的福蔭」為前提,此情此景,鮮有見到討價還價或再向業內格價的。何況大家一致認為,這是為死者做的最後一件事,何必斤斤計較,更遑論消費者權益?

  當年我才二十多歲,正是思考人生意義和方向的黃金時期,我的信念是:生命神聖、獨特和尊貴,死亡雖然是生命的終點,但要是純粹視「死亡」為商機,已經動搖了人價值的根本!所以,我雖然是半個行內人,卻總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冷眼旁觀。一個有體面的喪禮,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來,何況弱勢社群如獨居老人?

拼圖三:觸碰死亡是「契機」

  處理遺體初期,對我是有點震撼的,但很快就克服過來,工作本身需要一定知識、專注和技巧,想不到十多年設計的專業訓練和藝術修養,對修復遺體竟然大有裨益,猶如給了我一塊跳板,助我把修復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加上一直以來對美和卓越有份固執的追求,讓我情緒穩定,不會過分投入或抽離,很快我就自信在同業中做得不錯。除了上述的優勢,我同時把一顆同理心投放到工作上去,堅信人對真善美的渴求,其實不分生死!那怕是蓋棺前一刻,家屬都希望摯愛能給他們留下最祥和美好的印象,遺體能復修至最接近生前模樣。我慢慢從家屬的讚許和認同聲中,肯定了工作的意義,知道能帶給家屬一點安慰,就有動力做得越來越好。

  撇除收入和工作滿足感,在無聲無息的冰冷房間觸碰死亡,最寶貴是提供心靈空間,讓人能冷靜思考。接觸過的遺體中,生前有來自貧富兩極的,有地位權力高低參差的,還有壽數、死因和生命歷程各異的;身故後,悲喜跌宕已變得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曾經好好活過,我有幸能在終站給他們一點點服務,為此,我的自我感覺是良好的。但當時年輕的我,對死亡仍懷著許多迷思、深思和反思,特別在每次探訪獨居老人後。

  期間我報讀好些相關課程,如生死學、哀傷輔導等等,原本是為了增值,期望把死亡事業做得更出眾,也開始參與生死教育的義工活動,直到我要面對一具因墮樓而支離破碎的遺體 —— 它屬於一位我自少年時就認識的友伴,我才慢慢離開殯儀行業,投身到生死教育去。

拼圖四:從死看生的醒悟

  死者與我同齡,中學時代已經相識,我們上同一間教會,可說是一起成長的同伴。在出事前夕,知道他為了一些個人問題耿耿於懷,心情壞透,卻沒有用言語表白宣泄,選擇把鬱結掩埋。那天晚上,我曾因記掛不安,打算給他撥個電話問候,但想到大家都是二十來歲的男生,不曉得「心事」應從何說起,自忖也可能幫不上忙,就打消了念頭,希望讓他靜靜思考,過些日子再聯絡。豈料一念成永訣,一通沒有撥出的電話,給自己內心畫下一道深刻的傷痕,生死一線間,事件成為我從死亡反思生命的轉捩點。

  事已至此,我唯一可以為這位弟兄做的,是親手修復他的遺體,墮樓對整個軀體構成極大創傷,修復絕非易事。我花上比平常很多倍的時間和工夫,比往日任何一次所做的更努力和用心,效果算是令人滿意的。事後也得到家屬的衷心感謝,卻仍難掩我的遺憾:縱然修復遺體的創傷可稍微舒緩他們的哀傷,但至親自殺帶來的複雜負面情緒,有些甚至攙雜內疚和憤怒,將深藏於家屬內心,久久難以撫平,我切切實實感受到他們的絕望和悲痛。

  當時我對情緒病或抑鬱症一無所知,只知道生命稍縱即逝,關心和愛必須及時,否則死亡一旦來到,一切已經太遲!一個修復得再完美的遺體,對愛他的人來說,其實沒有多大意義。所謂生死教育,應遠超過消極地防止自殺或阻止悲劇發生,或只限於把後事妥善安排;而是要把生命活好,死時能對人對己無憾。

拼圖五:生死教育從解剖室開始

  九年前我來到中大醫學院解剖室工作,記得第一件讓我錯愕和困惑的事情,並非來自工作本身,而是得知用作解剖教學的遺體來源,一直是依賴「無人認領遺體」的供應,換句話說,那些我經常在義工服務中接觸的獨居長者,很可能是在生前非自願和沒有預設、卻在死後無法反對的情況下,「貢獻」出遺體來作教學用途。身為醫學院解剖室的遺體防腐師,有處理過千具遺體的經驗,當然明白和認同,就遺體的處理方式,沒有比用作醫學教學這用途更具意義了……倘若,這是死者生前的意願!因為我堅定相信,生命本質神聖,就算止了氣息,亦無礙應得的尊嚴和尊重,人類透過各種各式的殯葬儀節,正是要肯定和守護這個理念。既然醫療在文明社會是個基本的人道政策,又豈能反過來罔顧死者尊嚴,奪去他們的意願?經過十多年跟死亡打交道,我有種責無旁貸的使命感:除了防腐,我的任務是要利用解剖室這個場景,解決遺體來源造成的矛盾,在此展開第一堂生死教育,並透過向公眾推廣,讓每一個未來的「死亡消費者」,反思怎樣能活得好,又死得好,而遺體捐贈,是其中一個美好的選擇。或者,能藉此為獨居的公公婆婆「做點甚麼」,也未可知!

  在解剖室工作的第二年,便籌備推行遺體捐贈計劃,初期確實遇到不少阻力。身為一名「八十後」,致力推廣生死教育,許多人認為我沒有足夠的說服力;我也不以為單憑個人能力,可以移風易俗,但教育不限於知識,也在於態度的改變,或是眼界的擴闊,或是框框的突破。

  「無言老師」是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稱他們為老師,是不忘他們曾經是個有血有肉、有尊嚴有靈魂的活人,自從每次醫科生解剖下刀前一起靜默,感念死者無私的奉獻,我見證到學生比之前更認真仔細,下課時都主動收拾用具器材,跟往日明顯不同。若對死者無言之教尚且心存感激,相信對活著的病人,自當加倍用心。

  死亡是一個點,生命卻是一條線。在這條線上,遺體捐贈者選擇在離世後成為「無言老師」,延續生命的意義,帶領我們從死看生,活好當下。

  在人生路上,其實我是一面參與、一面在接受「生死教育」,對死亡認識越深,對生命自會越加珍惜。要是人能選擇扎根永恆,知道死亡不是終站,就能無畏懼地直視死亡,這是我多年來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