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紓緩科醫生,有幸在病人一生中最軟弱時和他們同行,互相陪伴,實在是一種福氣!從中我感到陪伴和被陪伴的重要性。
陪伴人,在我的工作中,我覺得只要是用心、用時間,去聽、去看、去臨在,甚至去感受。這樣「陪」,在忙碌的工作中,實情已難能可貴。如能有敏銳的觀察,能用適當的覆述、言語,讓對方感到你的存在,感到被了解、被重視;就算是一個眼神,一個簡單身體的動作,一兩句短語,大家此時此刻心靈互通,就更有療癒的果效!
陪伴不只是身體的「在」,更是陪伴著對方向我們講述人生的旅程、經歷、價值觀和文化,以及他們的情緒,心靈。此種連繫,互動,很多時為病者帶來不少意義和盼望。正因為此,我們做服侍的,就可以讓自己在病者有限的生命中帶來一點微小的腳印。希望會是一點祝福,一點鹽和光!這就正正是作為紓緩科同工的福氣和榮幸!
其實作為紓緩科的同工,我的身心靈也一直被與我同行多年一個一個的病者陪伴著。他們的故事、性格、背景,讓我明白到人人都是獨特和唯一的。他們讓我眼界大開,更讓我學會接受、明白和尊重他人,學習陪伴別人之餘也陪伴自己,藉此塑造了我的人生觀。
近日有一次,我要和年輕的同事和負責護士處理一個棘手的預設醫療計劃,該同事已進行多次電話會議都未能解決。我本想以一位較資深的醫護人員身分,希望可以說服家人以病人最大利益為依歸而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治療方案。在與家人會面的過程中,尚未入正題,我就被家人要求我離開會議,他只想和年輕同事會面。當時我嘗試再說多一句,他立刻情緒激動地呼喝要我離開。當時我為了平息他的怒氣,我便離開了會議,讓年輕的同事和負責護士向他再陳述各醫療方案的利弊,希望他們得到共識,為病人提供最大利益的醫療方案。
當時,我發現自己的感覺有些丟臉、氣憤,也擔心同事餘下來與病人家屬的溝通。我想起早前學習過一些自我陪伴的訓練,其中包括如何陪伴自己的不是、缺點等負面感受,我嘗試讓這些感覺以不批判的方式陪伴自己,過程中,我感覺到神在安慰我,也讓我想到,當時我可不需離開會議,反而可向該家人說,我不再在會議中發言,讓年輕同事主導會議。這樣一來我不用因我不在場而擔心同事,又能和病人家屬保持良好的關係,將來對家人、病者和團隊都百利而無一害。最差的情況,都是再被家人拒絕,堅持要我離開會議罷了。
這些「陪伴」的經歷,讓我明白到無論陪伴别人,被人、被自己和神陪伴,都可讓自己和他人有著不可言喻,奇妙的成長和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