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醫:不想要的「幅」

  放射治療部隸屬臨床腫瘤科,在這裏工作,我所接觸的大都是癌症病人,他們都帶著軟弱的身體來到,期望著治療後的曙光。

  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其中一種常用方法,原理是利用高能量輻射殺死癌細胞,可分為體外放射及體內放射兩類。體外放射是比較常用的方法,病人來到治療室,經過小心確定癌腫位置,放射儀器就會對準病灶位置,按計劃從不同角度釋放高能量輻射。治療過程對病人來說並不複雜,亦無特別感覺,全個過程短則十數分鐘,長者亦有超過四十五分鐘。另有一種療法稱為X光刀,以較精密的形式把癌腫一次過清除,達致外科手術的效果,由於此療法的使用只局限於治療某些腫瘤,相對地比較少用。至於體內放射治療,做法是將放射性物質放入體內需要治療之位置進行照射,此療法常用於婦科癌症及食道癌。

  放射治療的過程雖然簡單,但任何一種治療方式都有它的風險,放射治療亦不例外。釋放了的輻射是不能收回,要避免對病人造成傷害,我們全組同事須依足程序,所有步驟需反覆核實,才可施行治療。另外我們亦要為自己做足保護,放射治療室有特別的設計,包括一條特別長的走廊、加厚的牆身等,以確保我們員工不受輻射影響。

  雖然病人每次接受治療的時間不算長,但要完成一個療程,需要有極大的恆心,連續每天接受治療。次數多寡則取決於哪一種腫瘤,例如鼻咽癌病人一般要做三十多次治療,乳癌病人也需要二十多次。其間,我們往往也能跟病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們不僅是病人的治療師,亦成為支持他們的同行者。

  癌症病人的身體固然軟弱,然而心靈上的軟弱更令他們疲憊不堪。病人要承受惡疾帶來的身心壓力,加上放射治療帶來的短期副作用,例如皮膚變得非常乾燥、甚至脫落,使他們的情緒大受影響。看到一些病人流著眼淚來接受治療,我亦為他們感到傷心。幸好經常傳來病人康復的好消息,其中一位癌症康復者將自己的經歷出版成書,字裏行間也有我的份兒。這件事常常提醒著我,自己並非是治療室內的一部儀器,每天只懂機械式地工作,要用心去服務,才可發揮我專業的價值,幫助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