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痛而不苦

  中學時唸過梁啟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文中一句「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常掛在口邊,但當時並沒有深切體會,只知道是勸勉莘莘學子將來要努力工作的說話。可是,一路走來,這已成為我向長期痛症病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因為面對著「痛」,當中的「苦」確是有著不可分割的心理成份,而病人對這句說話的領悟,能反映他們選擇的生活是「又痛又苦」,還是「痛而不苦」。

痛的故事

  痛楚來襲,除了身體不適,還有心裡不安、恐懼、甚至討厭的感覺。痛楚本應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產物,提醒我們在受傷時本能地準備面對危險,腦部自然產生恐懼和壓力反應,以及把大部份注意力聚焦在痛楚部位。可是,長期痛楚和急性痛楚不同,並沒有提示作用,反而讓身體神經系統變得敏感,以致好像時不時警鐘誤鳴,令「痛」籠罩著生活,感覺整個人被痛楚控制了,擺脫不了。漸漸地,痛楚持續,這種身體的「痛」便演變成心裡的「苦」,讓人做了痛楚的奴隸。

長期痛症對身心影響的惡性循環1 (圖一)

  再者,長期痛症的心路歷程往往是孤單的。無止境地作身體檢查去尋找痛楚原因,不斷嘗試各種醫治方法都徒勞無功,往往在失望和挫敗感中打轉,加上若感覺被誤解,身邊人不明白甚至怪責,結果感覺更無奈無助,影響情緒,苦上加苦。

情緒是「痛」和「苦」之間的一道閘

  臨床研究指出,長期痛症的「痛楚程度」會受很多重要的心理因素影響2,勾起負面思想,引致抑鬱、焦慮、過敏、恐慌、失落、退縮等負面情緒或傾向,進而令人感覺孤單疏離,而這些情緒會令痛楚加劇,使人感覺痛苦。痛症研究的權威學者Ronald Melzack和Patrick Wall,在1965年發表關於痛楚知覺的「閘口控制理論」 (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3,清楚說明情緒是「痛」和「苦」之間的一道閘,當我們的知覺系統受觸碰或傷害,神經線會把知覺信息透過脊椎神經帶進入大腦而產生痛楚感覺,但信息進入大腦前,要先經過一道「閘口」,當「閘口」打開得愈大,痛的感覺就會愈強烈。那「閘口」是在甚麼時候會開得大、甚麼時候開得小呢?關鍵在「情緒」。當人們情緒緊張焦慮時,「閘口」會開得非常大,令痛楚感覺強烈;相反,當情緒能夠放鬆平靜,「閘口」便會開得小,減輕痛楚感覺。根據這個理論,痛楚的程度有很大的主觀成份,亦可受到個人心理情緒因素控制,這解釋了為甚麼不同的人對「痛楚」經驗有不同的理解和反應,亦說明了心理治療能減少肉體上的「痛」和心靈上的「苦」的科學原理。

痛楚控制「閘口」

如何可以「痛而不苦」?

  當了解到「痛」和「苦」的相連不是必然,而是由心理因素作中介,我們便可透過身心的互為關係去實踐「痛而不苦」,善用「痛而不苦四部曲」去處理痛楚,包括:(一)思想重整、(二)穩定情緒、(三)積極行為、(四)身心鬆弛。

「痛而不苦」四部曲

「又痛又苦」

「痛而不苦」
第一部:思想重整 消極思想
  • 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痛楚
  • 將痛楚對生活造成的限制和後果看成極為嚴重
積極思想
  • 認為自己能夠控制痛楚
  • 相信可以「與痛楚並存」,維持某程度的生活質素
第二部:穩定情緒 不穩定情緒
  • 害怕、緊張、擔心
  • 沮喪、無助、抑鬱
穩定情緒
  • 較為放鬆平靜
  • 較為積極愉快
第三部:積極行為 消極行為
  • 減少運動去避免觸及痛處
  • 減少社交活動
  • 過分依靠藥物
積極行為
  • 參加合適運動
  • 參與社交活動
  • 透過適量藥物和各種專業治療,減輕痛楚
第四部:身心鬆弛 不做身心鬆弛練習
  • 不知道或沒有學習身心鬆弛練習
  • 學習過身心鬆弛練習但未有持之以恆
 
常做身心鬆弛練習
  • 學習過身心鬆弛練習,例如調節呼吸法、肌肉鬆弛法、意象鬆弛法等
  • 能持之以恆,舒緩因痛楚所產生的身體及精神緊張,間接減輕痛楚

  近年,本港亦有一些曾受相關專業訓練的臨床心理學家用「靜觀(Mindfulness)」治療的方法去協助長期痛症病人好好管理痛楚。「靜觀」練習讓痛症病人可以慢下來跟自己的身體溝通,如實地觀察身體的痛楚感覺及情緒反應,有空間去感受當下是否痛楚來襲,抑或只是自己對輕微痛楚的過分情緒緊張反應,隨之可以更清晰地選擇怎樣應對,減少因疼痛而變得心煩意亂,安定心神,紓緩痛楚。

學習與痛共處

  由此可見,「痛」的感覺是真實的,但「苦」卻是我們的選擇。要「痛而不苦」,便要改變面對痛楚的反應,用「心」選擇,讓「身」回應。面對痛楚,你會選擇害怕它還是面對它?抗拒它還是適應它?否定它還是接受它?當我們能夠學習與痛共處,便可以掌握心理因素,建立更強的心理資源,減少痛楚持續,能夠控制身體痛楚所帶來的身心影響。這樣,就像你會選擇如何解讀這組密碼般的英文字串了:  

“JOYISNOWHERE”

 (備註:本篇文章只針對一般長期痛症病人的情況作討論和分享,個別痛症病人如有需要,應向相關專業人士求助。)

參考資料:

  1.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08) :「長期痛症知多D」小冊子,聯科綜合痛症治理專責小組。
  2. Linton, S. J., Shaw, W. S. (2011).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the experience of pain. Physical therapy, 91(5), 700-711.
  3. Melzack, R., Wall, P. D. (1967). Pain mechanisms: a new theory. Survey of Anesthesiology, 11(2),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