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棉花也要循環再用──日治時期的護理見聞

  二戰期間,香港淪陷。在那三年零八個月的日子,我在廣華醫院當學護。當時九龍連新界只有兩所公營醫院,分別是九龍醫院和廣華醫院。日治時期九龍醫院為日軍佔用,只餘廣華醫院照顧貧苦大眾,所以那時在廣華的醫護同事,都見盡不同病症。

  低下階層的生活一向艱苦,打仗時期更慘,不少病人都是因為生活環境惡劣和營養不良而生病進院,例如肺癆和腳氣病人,都是醫院常見的。隨著環境改善,這類病人如今已經難得一見,諷刺的是不少現代人卻因為吃得太「好」而血壓偏高,甚至患上糖尿病。由於當年好些疾病例如肺勞仍是不治之症,加上藥物短缺,病人所得的治療其實有限,我們只能努力提供護理,盡量減輕他們面對發病的痛苦,例如派咳藥水和止痛藥等。雖然有經濟能力的病人,仍可請醫生代為在醫院以外購買較理想但昂貴的藥物,但此等例子少之又少。

  除了藥物,其他院內物資亦不敷,就連棉花也要循環再用。那時候,新的棉花主要留給外科手術使用,大塊的會回收,交由專人以清水沖洗及以沸水消毒,過程雖然頗原始,但「二手」棉花也保證符合衛生要求,會作一般敷料使用。

  甚麼都缺,醫院的膳食也好不到那裡,記憶中就有非常深刻的一幕。當時病人每餐只獲分配白粥一碗,是名副其實的「稀飯」。某天,一位病人從家中帶來了少許鹽,派粥的時候慷慨地主動與鄰床分享,院友非常高興,就好像「加餸」一樣。這情景讓我深受感動,卻也不勝唏噓。至於醫護人員,已相對地算是豐富。當時市民每天獲配給白米六兩四,而我們醫護人員則不論職級高低,從工人至院長一律每人每天獲配一斤。我不算「大食」,每天吃不盡一斤白米,便將餘下的拿到市場變賣,然後買來少許油和鹹魚仔做餸。

  戰爭帶來的困苦實在難以忘記,直接受戰火所傷的固然可憐,一輪轟炸後在醫院門口趕忙接收傷者的場面歷歷在目;但老百姓承受的困難,更叫我害怕。那年頭的廣華醫院,似乎每天仍如常地接收新症和進行手術。但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對病人而言,或許只比倒在路旁多些少尊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