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菸心何癮──反吸煙歷史回顧

  有人這樣說:「若非在很久很久以前,哥倫布遇上了那位情深義重的西班牙女王,今天我們也沒有『薯仔』吃了。 」一代成功探險家當然不只帶一船馬鈴薯回歐洲,在許多的手信當中,有一樣今天你我都認識,其影響對歐洲以至整個世界都不下於馬鈴薯的,那就是菸草,即今天的煙草。

  原本是土人燃點吸食的菸草,十六世紀便開始於歐洲流行。吸食方法有許多,除了較為人認識的煙斗和雪茄,另外用鼻子吸煙草粉亦是早期方法之一,今天被視為藝術品的鼻煙壺就是承載工具。除了燃點,亦可以咀嚼煙葉以吸取汁液或把煙葉搾汁,現代人對這兩種方法或許比較陌生,但在早期曾經非常流行。至於我們的祖國,大概也在十六世紀後期,由呂宋(菲律賓主要行政區,面積有138309平方公里)傳入菸草,但往後數百年都未至普及。直到二十世紀,利用煙紙捲著煙葉絲來燃點的方法傳入中國,加上生產機械化,吸煙的不良習慣才在我國民間普及起來。

吸煙危害健康

  我們今天之所以普遍認同吸煙是不良習慣,乃源於1950年代英國有研究發現,患上肺癌致死的男士於二十五年間大幅上升,懷疑與吸煙習慣有關。隨後醫學界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吸煙可引致肺癌,雖然一直以來不少持相反意見者質疑這些研究結果,但鼓勵煙民戒煙的號角聲始終吹響了。

  在香港,六七十年代也有類似的發現。 1962年的整體死亡人數為19325人,十年後上升了百分之五至21397人,然而當中死於肺癌的人數竟由329人急升近三倍至955人,這數字若跟1950年代比較更超過二十倍,相比其他癌症死亡數字不足四倍的升幅,實在誇張得很。當年有人按統計數字推算,1973年香港約有90萬煙民,幾乎每五個香港人就有一人吸煙,他們每年合共約花近4億港元買煙,約相當於食米消費的三分之二。

禁煙初期力度有限

  雖然數字看來誇張,但每年955人死於肺癌在90萬煙民眼中可能只是一個小數目,而且煙價亦為大眾所能負擔,煙民一於少理,即使搬出多少個吸煙危害健康的研究報告,大眾還是不難在診所遇上正在抽煙的醫生呢!其實政府在60年代就開始對吸煙問題作出回應,主要是在教育方面著手,並向學校派發宣傳品和教材,教導學生吸煙的害處,以抗衡煙草商每年以千萬元計的糖衣包裝。至於民間方面,亦開始陸續出現一些幫助煙民戒煙的講座、戒煙班以及戒煙電話熱線,雖然主辦單位宣稱反應踴躍,而且成功率高,但戒煙在香港一直不成氣候。

  今天市民都享有無煙的公共空間,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以至娛樂場所都一律禁煙,但原來類似的限制早在60年代已經出現。當時的巴士乘客不准在下層吸煙,渡輪亦同樣劃出了不准吸煙的區域,並張貼相關標語,後來還設有罰則。只不過數十年來也沒有認真執行過,規則形同虛設,市民皆習以為常。政府曾於1972年成立了委員會探討本港的反吸煙前路,並於1974年發表了相關報告,分析了一系列數據和提出建議,然而社會大眾對報告的反應仍然甚為冷淡。

除了煙,還要戒甚麼?

  的確,吸煙對身體的影響一般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或許這就是煙民繼續我行我素的主因。但為了公眾健康,政府唯有加強立法和調高稅率。 1982年政府制定《吸煙(公眾衛生)條例》,內容包括規定公眾場所禁止吸煙,規定煙包上和廣告必須附上健康警告字樣等等。各式各樣苦口婆心的勸告,過去主要針對一手煙民,直至80年代後期,社會開始留意到二手煙的害處,反吸煙的宣傳便出現新路線,市民大眾漸漸明白吸煙並非只是煙民自身的問題,而政府亦有理由更強硬地修訂條例與落實執法。

  經過多年努力,按2008年的統計,每日吸煙的香港人約有68萬,佔15歲及以上人口約一成二,相比數十年前可算下跌了許多,而且還有繼續下調的趨勢。但經歷數十年的反吸煙運動,仍有不少吸煙者堅持吸煙無害,最少是無大害,而且抗議被不公平對待和「權利」受不合理限制。他們對眾多醫學研究的質疑或許勉強,但他們亦提出一些值得大眾反省的觀點。例如,社會對許多形形式式的不良產品和對健康有害的東西不加限制,甚至容許推廣,為何獨獨要針對煙民呢!我們持著危害健康之名而大張旗鼓地反對吸煙達半個世紀之同時,我們有否以同樣積極的態度,戒掉城市人許多其他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鳴謝:「香港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