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兩個夠晒數?——家計60年

  行入便利店,收銀櫃檯前總會當眼地擺著一排排避孕套,儘管會令顧客不甚自在,但經過這麼多年,大家都習以為常。不過,料不到便利店的前身─士多,數十年前已經有避孕用品出售,且是鄉村士多呢!

三十歲媽媽「生成打」

  人口膨脹,是香港人歷久常新的話題。人口上升有許多因素,包括新移民流入、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和壽命延長等等。香港地理環境獨特,本身地方雖然小,但卻因著與中國內地相連,人口流動對本港人口影響巨大。戰前本港人口已超過一百六十萬,其後受戰爭影響跌剩三分一;然而戰後不久,1950年人口又彈升至二百三十多萬。新移民落地生根,接著便開花結果,生兒育女。

  家庭是社會結構的核心單元,今天的年輕家庭面對經濟壓力,絕大部份都只生一至兩名孩子。當年人口突然倍增,面對戰後百廢待興,基層市民生活困苦,但按中國人傳統,大家庭彷彿是福氣的象徵,而且被視為家中的勞動力,是以即使生活艱難,生育率卻依舊高企,年過三十的媽媽有的已經懷孕十數次,然而丈夫每月收入卻僅過百元甚至屬乎赤貧。今天三十餘歲的已婚女性也許還未為人母,仍在籌算所需金錢而不敢生育。

從「優生會」到「家計會」

  大家庭常見於務農社會,但換在城市,要養活一家十口、供書敎學,情況便大有不同。除了個別家庭的生活困難,從宏觀角度推算,人口過剩亦為社會帶來壓力,尤其當這一代孩童成長之後,他們亦會成家立室,若他們也如上一代一樣嚮往大家庭的熱鬧,這個城市的人口上升比例確實叫人擔心。

  早在戰前,香港已經有志願人士看見基層市民的生活困難,他們兒女眾多,卻又無力照顧,於是在1936年成立了「香港優生學會」,致力推廣計劃生育的觀念,及至1941年因戰爭而暫停。九年之後,優生會的志願人士決定再次起步,並易名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至今年剛好慶祝六十周年紀念。

運作超過60間診所的志願機構

  即使你從未使用過他們的服務,今天我們都不會對家計會感到陌生,他們許多經典的電視宣傳廣告都深入民心,「兩個夠晒數」這句口號亦已成為兒女數目的理想指標。可能唯一會令人意外的,是這個深深影響著香港人口發展的機構原來並非政府機關。背後的原因且不深究,然而若非憑藉志願者的熱誠支撐,相信早期亦難以展開工作。由於財力所限,家計會成立初期41位工作人員當中,40位都是義工,只有一位受薪職員。

  家計會最初只有一間診所,後來善款漸漸上升和穩定,加上政府的資助,高峰期共運作超過60間診所。為了方便基層市民使用服務,診所都開設在人口聚集的地區,甚至刻意設在徙置區和木屋區。至於較為偏遠的離島區域,職員會借助政府的醫療船服務,一同乘船前往。

鄉村士多「撐」家計

  可是,越需要「家庭計劃」的人,往往越不容易接受其理論和好處,他們既受傳統思想影響,又終日為生活奔波,工作忙,照顧家務也忙,對節育問題甚抗拒。礙於草根市民敎育水平較低,婦女更普遍文盲,一般文字媒體對他們並不中用,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面對面交談,靠家計會的工作人員和義工主動逐家逐戶探訪,木屋區、徙置區,新界鄉村以至水上艇戶都是他們常到的地方。舟車勞頓還屬其次,面對居民的「過主」式抗拒甚至真的「落閘放狗」才考驗他們的毅力與信念。

  除了家訪,家計會亦把握各種機會推廣計劃生育,例如於工展會設攤位和在母嬰健康院及人民入境事務處進行外展工作。不過最特別的,莫過於70年代和鄉村士多合作售賣避孕用品。當年家計會的工作人員到鄉村進行外展工作,為了方便那兒的婦女購買避孕用品,他們會將一定數量的避孕用品寄售在那裡的士多。初期的外展工作者要面對惡犬,及至70年代家計會竟能在鄉村找到這個難得的合作夥伴,可見市民對計劃生育的認識與接受程度已明顯上升。

  隨著敎育水平提升,社會經濟轉營,今天香港人口結構面對的問題亦有所改變;以往害怕生育太多,近年特首卻祝願新婚夫婦生夠三個。有人大膽推說在香港養大一位小孩要花三百萬,然而三百萬在香港人心中首先聯想到的,恐怕是一個居住單位。香港人由一家十口縮減到一家四口,用上了數十年;如今又想由四變五,你猜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