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俾醫生睇──西醫出診話當年

  雖然醫院能夠提供豐富的醫療資源,但毫無疑問,在社區內私人執業的醫生才是市民健康的首個防護網。當身體抱恙,許多人都習慣到就近的私家診所「睇醫生」,說來好像醫生有甚麼需要我們去探望似的,但實情是我們去「俾醫生睇」。這個語法上的有趣謬誤,展示了一般病人求醫所需的主動性,除非已經臥上醫院裏的病床,否則想有醫生臨到床邊為你診治,相信絕大部份市民也從未經歷過。

勉強出診,弊多於利

  雖然一向有私家醫生為病人提供出診服務,惟近數十年經已不甚普遍。不過即使在數十年前,要請醫生到家中診治病人,亦需要若干條件,其中一樣要考慮的是診金。由於醫生需要捨下診所的病人,加上交通需時,即使在病人家中只是逗留短短數分鐘,出診所收取的診金一般要比診所高四至五倍,加上藥費另計,如此高昂的支出只有富有家庭能夠負擔。不過,診金多寡其實並非關鍵,醫生出診與否最重要的考慮,是對求診病人的熟識程度。

  醫生上門出診雖能免病人於勞頓,可是離開診所診症卻為醫生帶來限制,他們只能攜帶一些基本工具,例如聽筒、血壓計、探熱針、舌壓、電筒等,再加上一些應急針藥,例如退燒、止痛、止暈和止嘔藥等。若醫生不熟識病人病歷,而病人要求出診時又未能清楚交代病情,勉強出診對病人反而弊多於利,醫生多數婉拒;即使病人情況緊急而又行動不便,醫生亦只會建議召救護車送病人到醫院治理。符合熟識病人這個首要條件,醫生才會應邀,至於診斷後為病人所開的藥物,仍要靠病人家屬自行到診所領取。

體恤病人,盡力而為

  除了工具和針藥,同行的護士乃醫生出診時另一重要伙伴,除了從旁幫助醫生診治,亦作為在場的第三者,以避免醫生與異性病人間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數十年前的診所運作成本較低,一間由一位醫生獨立經營的診所一般會聘用三名護士,當中一位負責配藥,一位負責登記,另一位則負責從旁協助醫生。所以即使醫生需要出診,仍有兩位護士留守診所,並不需要即時關門,但來求診的病人則要耐心等待了。相比之下,今天的同類醫務所由於運作成本高,護士人手已多數減至兩位,甚至乎一位了,若醫生要出診,恐怕又多一樣考慮。

  除了以上的技術性問題,醫生出診其實還要冒著一點點危險,這也是許多醫生不甚樂意出診的主要原因。雖然老一輩醫生多屬男士,而出診時亦有護士同行,甚至有司機接送,但仍難免成為騙徒賊匪的目標。曾經有醫生在出診時遇劫,所以醫生多數拒絕陌生病人的出診要求。但面對病人因為行動不便而懇求出診,醫生仍會盡力而為。

貼身的工具,貼心的關懷

  由於私人執業的醫生收費比公營診所收費為高,過去一般低收入家庭根本沒有能力光顧,更遑論請醫生出診。但因著香港經濟起飛,加上註冊西醫數目不斷增加,供求情況有所改變,70至80年代來自基層家庭的病人有時也選擇到私家診所求醫,有需要的時候亦會請求醫生出診,醫生亦會因應病人的生活環境,調節診金的附加幅度。隨著公營醫院的發展日趨完善,市民對醫院和救護服務的信賴不斷提升,90年代開始已經少有私家醫生到病人家中出診,但類似服務仍見於老人院舍與及其他康復中心。

  雖然醫療科技發展神速,各種醫療化驗儀器不斷推陳出新,但多年來貼身跟隨醫生的工具,依舊是大家熟識的聽筒和血壓計等等。一個已束之高閣多年的出診皮箱,彷彿告訴我們,病者與醫者間最珍貴的,始終是那份親身臨在的細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