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無啦啦,攪笪𤶸──剿滅天花三十週年

  預防傳染病,除了保持體魄強健和環境衛生,接種疫苗是普遍的方法。簡單來說,它的原理是在受控制的情況下把某種病毒植入人體內,讓身體產生輕微和短暫的反應,產生抗體以抵抗將來感染到相關病毒。類似的醫術原來早在千多年前已在中國出現,源於「天花」病。數千年以來,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逃得過天花蹂躪,此病毒通常經由呼吸傳染,死亡率極高,倖存者往往亦容貌受損,甚至失明,其可怕程度比鼠疫更甚。

  天花約於二千年前傳入中國,由於發現患者只發病一次,若有幸痊癒則終身免疫,這促使唐代的醫師發明「痘衣法」,將發病者的衣服給未得病者穿上,讓他受輕微感染,藉以得著抗體。另一種方法是把病人爛瘡的漿放進未得病的人的鼻孔裏,但這方法非常危險,對抵抗力弱的接種者尤甚。及至明朝,「種痘」的技術已有所進步,醫師會將天花瘡痂磨成粉,或者將爛瘡的漿加水,稍稍減低天花的毒性,才讓接種者由鼻孔吸入。

  接種人痘的方法於清朝時代由中國傳至西方,直至1796年,英國醫生琴納發現牛痘對天花也有抵抗能力,於是研製疫苗,並利用起源於土耳其的接種技術接種至人的手臂上,經過反覆測試及改良,證實對預防天花有效,而且比人痘安全,這方法便取而代之,廣為全球使用。但由於並非強制接種,天花仍然肆虐,1900至1910年間,單在俄國就已經有50萬人死於天花。

  香港一向是東南亞客貨運樞紐,難免也受天花所襲,開埠以來每隔幾年便有天花疫病爆發。早期天花病人須隔離在昂船洲天花醫院治理,由於這安排被華人抗拒,1883年政府曾立例規定市民必須舉報患上天花病的親人,否則罰款100元。由於市民普遍較接受中醫診治,政府允許東華醫院設立天花病房,以中醫藥治理,唯病人必須有親人留院照顧,病房服役的工人也必須已種痘或曾患天花。除了治療,當年政府亦為市民接種牛痘,有趣的是,華人雖然抗拒西方醫術,但卻樂意在東華醫院接種牛痘。當時東華的中醫師每年平均為2,000多個居民接種牛痘,遠多於西醫院。1910年,東華醫院分別在西環和油麻地建立東華痘局,服務市民數十年。

  二十世紀中葉,香港仍然飽受天花影響,1936年的爆發有2,327人染病,當中1,833人死亡,死亡率高達78.7%。而最後一次較嚴重的天花爆發,當數1946至47年的一次,1,998人染病,當中1,306人死亡。疫潮高峰過後,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人接種牛痘,天花漸漸受到控制,1949年香港發現的病例仍有11個,當中7人死亡。

  雖然由1952年開始,香港已再沒有發現新天花病例,但由於其他地區仍有感染個案,香港人口流動又相當頻繁,政府仍然高度防範。六、七十年代,每年年初也推行預防天花運動,大力鼓勵市民免費接受牛痘接種。1962至1965年間,港九新界百多所醫院與診所,連同流動隊伍,每年為超過70萬市民種痘。別以為這個數字令人滿意,相反卻令衛生部門擔心,因為原來牛痘對天花的免疫能力只有三年,按此推算每年應有三份一人口(以1964年計算即125萬人)接種牛痘才算全民免疫。當然,並非所有市民也願意接種牛痘,他們有各自的理由,港府亦沒有強制執行,但對待入境旅客則非常嚴謹。1973年,所有無持有天花免疫證明的旅客仍必須即時種痘,由於牛痘接種後十四天才開始發揮效用,旅客於這段時期內須每天到衛生部門報告,兼且要繳交港幣四百元作為保金。

  自牛痘發明起,全世界經過180年努力,天花終於被圍剿。隨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於1979年宣佈天花已在全球消滅,種牛痘的年代便成為歷史。今天大家若想重溫當年的片段,除了在年過三十的成年人手臂上尋找,還可以到位於中環半山堅巷的醫學博物館一遊。此館建於1906年,原為細菌學檢驗所,戰後改為病理檢驗所,曾經是全港唯一生產牛痘疫苗的地方,現已列為法定古蹟。館內收藏著當年用以製造牛痘的器材,以及一張可固定牛隻的活動木檯,還有牛痘生產過程介紹,非常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