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窗:是禍也是福

  羅文有一首金曲《錦繡前程》,其中有一段「小小苦楚等於激勵,等於苦海翻細浪」。坊間也流傳一句話「小病是福」。小小苦楚的確可以作為激勵,甚至可以用作點綴人生;小病也的確是福,因為必然可癒,而且還能提示我們愛惜健康。但若是大劫大難,大病大痛呢?那可能就不是激勵,而是摧毁了。然而,若有人經歷過這樣劫難,又能從中而出的,他雖然不一定有「錦繡前程」,但肯定可以海濶天空,並且將會活出一個更實在的人生。而他所能夠激勵的,更不單只是自己,還有他的親人朋友,甚至那些素未謀面的人。

  最近上映的電影《127小時》,是真人真事的題材。故事的主角 Aron Ralston是一位攀山好手,也是一位冒險家。他狂放不羈、自我中心,行事率性而為,不計後果,亦不理他人感受。因著他有這樣的「天賦和勇敢」,他比一般人享有更多的「自由」 ;然而愛他和關心他的親人,則只有默默的擔憂。

  故事是發生在2003年4月, Aron又一次冒險,他獨自攀登美國的Blue John峽谷,一下失足,連人帶石跌落崖石的狹縫之中,更不幸的,他的手被跌落的石頭壓著,不能拔出,因此無法逃生。經過了幾天的嘗試,所有方法都用盡了,但仍不能將手拉出來,而所帶的糧水亦用完了。在缺水缺糧,自忖必死無疑的時候, Aron心裡泛起的,卻不是死亡的恐懼和對命運的埋怨,而是對自己女朋友和親人的思念和愧疚。他想到自己的不付責任,一直只顧自己的喜歡,卻從來不理會他們的擔心。

  沒料到這些思念和愧疚,卻成了他絕處求生的動力。終於他決定斷臂求生,忍着痛楚把手骨折斷,然後再用小刀把連着的肉和筋慢慢割斷。據報導,電影中這斷手的情節令一些觀眾暈倒,當事人所要承受的痛楚,實在難以想像。但Aron就這樣逃出生天,期間127小時。

  相信我們都會讚嘆他的勇敢,但Aron後來以自傳體小說寫出這段經歷,要和讀者分享的,卻不是自己的勇敢和求生的秘訣,而是他發現了自己的軟弱和親人的重要。因為讓他有意志要斷臂逃生的,正是這一份情,那一份愧疚之情。他分享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那127小時,而是他「重生」之後,學會了對家人的珍惜和關愛。大難不死的Aron今天沒有失去攀山的勇敢,只是他會更加謹慎,並且每一次都會知會家人,成了一個更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

  人生無常,小苦大苦,小病大病,能避開固然是好,但若像Aron一下失足跌落深谷,絕處亦未必不可以逢生。但能讓人有斷臂勇氣的,卻可能並非單靠勇敢,而是我們心中記起,對所愛的人,原來還有要盡的責任。

打開心窗:時間寶箱

  2009年倒數的最後幾天,八歲的A仔忽發奇想:「媽咪,不如我們一起寫下新年的願望,然後放在『時間寶箱』中,明年完結時再拿出來,看看誰的願望成真……」於是, A仔、爸爸和我各自在小紙條寫下了願望,為保持神秘,大家都不准偷看。

  十二月底的某天, A仔提醒我們:「還記得你許下的願望嗎?有沒有成真呢?」我才記起了屬於我們的「時間寶箱」。眨眼間, 2010年都過去了,如往年一樣,發生了很多事,仿如昨日,卻又來不及細味;有些東西失去了,卻也得到了很多。

  年初搬到新居,正式來一個舊生活的「盤點結算」。地方太少,物事太多,不能完全留住,只好打包成回憶,好好存放在腦海的深沈角落。

  年少時像戀物狂,甚麼東西都好像充滿意義,載滿感情,似乎覺得若扔掉了,連附帶的感情也會消失。於是盡可能將一切留住、收藏,企圖為未來充滿可能的自己擴展美麗的版圖。

  很多事情是要到年紀漸長才能有所體悟,時間流沙的經年沖擦之後,真正在意的自是長存心底;忘掉,被忘掉,恐怕是不值留戀 ── 我如是安慰自己,也如此,能對過去寬容。

  年終回望,數算日子,還是感恩的多……

  有些日子不易過,但在軟弱中,更會懂得從生命力量的源頭支取力量,親近天父更多;壞消息會在毫無預兆中忽然臨到,親愛的朋友陸續被癌魔纏上,我們禱告、守望、互相支持,記念各人在生命不同階段中相知相遇的情誼;A仔的學習愈見複雜忙碌,G女轉眼快要參加報考幼稚園的遊戲,忙碌的媽媽在照顧孩子和打點家庭之中幾乎遺忘了自己。孩子的成長高度,見證了時間的刻度,能夠在寶貴生命的培育中有份,我感到深切榮幸……

  今年,或以後的數年、十數年,我們又會將新的願望投進「時間寶箱」。然後數十年後的某天,當爸媽都隨時間流沙前往另一個世界,A仔忽然心血來潮,和他的孩子從舊物堆中找回這個封塵的寶箱,逐一翻開裡面的小紙條,細看那些哪怕是已經成真或尚未實現的願望,我深信,他們必然會為我們曾一起經歷的生命,深深感恩。

打開心窗:四季

  生活在香港,或會覺得春天太潮濕,夏天太熱,冬天又寒凍,最好的就是秋天。按自己的感覺,也認同這樣的說法。但轉念再想,其實這也是成年以後,更可能是步入中年之後才有的感受和想法。

  童年時,好像沒有甚麼季節的感覺,一年四季,不論冬夏春秋,晴雨日夜,都覺得一樣好玩,季節怎樣,天氣如何,從不當一回事,愁的只是沒有伴兒。那些日子住在新界,父母都忙於生計,村中孩子多的是,放學後,三扒兩撥做完功課,就會結伴尋樂。最喜歡玩的叫做「捉依因」,如今想來,也許是“捉伊人” 吧!但是那時童心無邪,男男女女追追逐逐,都不會有人訕笑;或是拍公仔紙、打波子,男孩子更會到山邊捉「豹虎」(其實是一種小蜘蛛,用來作互鬥比賽);也有踢足球,或到山邊溪流玩水……,總之不識天高,只知地厚。不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晴天、雨天,甚至打風天,對於我們都是一樣。

  只是年紀長了,活動形式和空間反而縮小了,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內,而且是有空調的房間。甚至連興趣都變得靜態,即使偶爾行山、運動,也挑剔時節地點。因此對季節的變化才顯得敏感,以為四季之中,只有得秋天才是最好。其實「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聖經 • 傳道書3:11) 因此春夏秋冬理應各有各好。如此一想,才發覺自己不是長大了,而是縮小了,「小」得連小孩子也不如。他們有靈活的適應,可以隨意歡天喜地,不論寒暑雨晴都能享受天父所創造的世界。反而長大了,卻常常埋怨天氣,真是不該,也是不智。

  歲月催人是自然的規律,生活節奏的改變也無法避免。但人老卻可以心不老啊﹗耶穌更指出,我們若不回轉像小孩子,就不能進天國!若小孩子可以不分四季,樂在其中;那麼如今身體雖然「老」了,但若仍有小孩子的心,對人生四季——生、老、病、死;心靈的四重奏——喜、怒、哀、樂,豈不也一樣可以嘗個滋味嗎?如果孩子可以把春夏秋冬當作一季;我們成年人為甚麼不可以把生老病死視為一樣?在其中經歷喜怒哀樂的變奏,從而得著生命的整全與成長?

  雖然年紀上已青春不再,但心境上卻越來越有還童的傾向,也越來越發現耶穌說要回轉像小孩子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我想,這也許可以作為「重生」另一種的詮釋。因為生命不該是過去式,而是永遠的現在進行式——把握生命的本身與生活的當下。

打開心窗:三字經

  一講三字經,有人立刻會聯想到不文之語。其實三字經是源於古時教化,先賢將人倫哲理、生活智慧、嵌入簡潔的文字之中,方便兒童啷啷上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相信如今老了,仍會記得。因此,三字經其實是金石良言,別把它想歪了。

  由於以三個字組成的詞語,易記易傳;因此三字經以外,亦流行不少三字詞,例如:翻譯上用的「信、雅、達」;攻擊上用的「快、狠、準」;購物上用的「平、靚、正」等等,可見三字詞的確好用易記。但一個三字詞能夠流傳,卻不單是因為順口,而是因為它內蘊了一些重要的哲理或原則。

  認識一位傷健朋友,他雖然行動不便,但亦奮鬥成功,事業有成。這位朋友一生的格言也是三個字 —— 「堅、毅、忍」。他以此自勉,也以此勵人。對於這位朋友的「堅、毅、忍」精神,我是由衷的佩服,但亦給他意見。「堅、毅、忍」雖然可佩,但似乎過於倚賴自己,而且略嫌容易令人感到愁眉苦臉,欠缺開朗陽光。因此我提出聖經中另外三個字 —— 「信、望、愛」。如果說「堅、毅、忍」能承擔生命的壓力;那麼「信、望、愛」應可以開展生命的動力。

  言文說字,其實是在談論生命,因為詞語是由許多的經驗和思想所鑄成。所以詞語不單是表達我們所思所想,亦會引導我們的思維心境,甚至是生命的取向。如果我們以為價值在於「平、靚、正」,那麼,生命亦難以高貴起來;如果我們只懂「堅、毅、忍」,那麼,即使沒有倒下,也難活得開心。因為用甚麼詞彙建築我們的思想,會決定我們心靈所居住的房子是怎樣的模樣。所以我們實在值得檢視一下,自己心裡最重視、最常說、最相信的,是那些詞彙或詞語。有一句格言說:「你就是你所想的;你就是你所說的。」如果我們可以從別人所想所說去了解他,我們也可以從自己所想所說了解自己。

  一詞之別,也可以是一生之別。「堅、毅、忍」與「信、望、愛」,其實是兩個世界、兩種人生。我對朋友說,「堅、毅、忍」建出來的房子,雖然穩固,但不夠開揚;不若改為用「信、望、愛」來建築,這不但會讓心靈住得更舒服,生命也更舒坦,而且親人朋友也會更喜歡進來造訪。

打開心窗:一封給自己打氣的信

親愛的ZOZO,

  親密的朋友都喜歡這樣稱呼你,而我知道你也樂於接受──親切,爽朗,還帶點活潑開朗的特質──雖然你都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那一直是你希望永遠能保持的心境。

  我們相知相識幾十年了,可算是無話不談,心照不宣的密友。只是,我知道近來的你,正在產生一種莫名的變化,無數複雜的情緒和感覺,在你步入中年的生命裡擾攘糾纏。

  那應該是從你收到那個壞消息開始的。你一直是居安思危的人,長期處於幸福平凡的生活中,你久不久就會啟動「預警機制」,提醒自己:一切美好並非理所當然,不幸的事情隨時都會在自己、最親的人身上發生。當然,那只是「預習」……

  直至那天,你收到一個手機短訊:一個朋友咳嗽出血,證實食道及肺部同時出現腫瘤,請大家代禱……你一時間感到疑幻疑真──正值黃金年華的同群,擁有幸福家庭,偶然想像一下孩子的美好將來;死亡,不是與各人還有一段距離嗎?然而,原來在不知不覺間,有些事情已無可避免地在同輩當中發生了。

  前兩天,你去探望另一位剛做完切除乳癌手術的朋友,從港鐵站走出路面,猛烈的陽光迫使你瞇著眼,你稍停腳步環視四周,想起這個十多年前上大學時每天必經之路,卻發現周遭一切竟然如此陌生,忽然感到一陣暈眩感──曾幾何時,那個年輕跳脫的女孩子,不懼烈日不畏風雨,總是帶笑上路,好像總有用之不盡的青春活力,迎接充滿不可知的無限可能。

  我知道,你近來經常數算日子,看著鏡中的自己,臉上印著護膚品都遮掩不了的歲月痕跡,還有愈拔愈多的白髮,漸漸鬆弛的肌肉……你想像自己如果慶幸還有多一個、兩個或是更多個十年,應該怎樣無悔地過,並且積極思考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獨特心意。

  讓我告訴你,二十年後的你仍活得很好,雖然頭上披滿銀絲,肌肉怎樣也再無法鍛煉得結實,但因為廿年前的醒悟,我一直保持恆常運動、飲食健康的良好習慣,並以一顆活潑開朗、常存感恩的心,活在當下,迎接無法掌控的一切順逆。

  我至今還記著我們曾一起讀過Harold S. Kushner的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中的話:

  “...the ability to forgive and the ability to love are the weapons God has given us to enable us to live fully, bravely, and meaningfully in this less-than-perfect world......” (……寬恕與愛的能力,是上帝給我們的武器,讓我們在這個缺乏完美的世界中,得以完全地、勇敢地、有意義地生活下去……)

好好地活,為你打氣!

二十年後的ZOZO
寫於2030年

打開心窗:回到現在

  2010年7月號的《讀者文摘》,以電影《回到未來》的主角米高福克斯(Michael J. Fox) 〈病中的領悟〉作為封面故事。《回到未來》是一套有趣的電影, 1985年第一集播映後,反應奇佳,之後就有第二集和第三集。相信不少看過這套早期科幻電影的觀眾,對片中的故事,人物、情節仍會念念不忘。

  主角米高今年49歲,拍攝《回到未來》那年,他也不過是24歲。因此他可算是與大部分的觀眾一起成長,如今大家也都步入中年,開始人生的黃金歲月。只是米高似乎沒那麼幸運,他在1991年,也就是30,不幸被診斷患上了早發性柏金遜病(Parkinson's Disease)。現實的人生,可不像電影,能夠穿梭過去未來,疾病一來,一切可能都會停在現在。

  一個人能夠把電影裡的角色演得好,已是不簡單;若然他能夠把人生的角色演得好,那就簡直了不起。因著柏金遜病的原故,米高已不能再繼續演戲了,但他卻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沒有放棄家庭和生活,不能演,就寫吧!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享受快樂,就帶著病去尋找快樂吧!米高今年出版他第三本書《回到未來,樂趣無窮:人生的轉折與教訓》 (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uture : Twists and Turns and Lessons Learned),而他上一本書是《永遠向前》 (Always Looking up)。可見疾病不一定可以把人打倒,樂觀而智慧,再加上堅持的人,甚至可以因著疾病,把生命升高,越過苦難的牆,像進入時光穿梭機一樣,到達另一個時空。

  米高知道,回到未來或回到過去,都只是電影的虛構,真實的人生,只能回到現在,也就是活在當下。才30歲就被証實患上了早發性柏金遜病的米高,醫生告訴他,最多只能再工作10年,換言之, 9年之前他就要「報廢」了。米高說,他開始時也拒絕面對現實,不肯向人透露病情,只期待藉藥物可以控制病情,但嘗試過所有辦法之後,他終於接受了現實。

  但接受現實並不等於向現實低頭,米高了解到,除了柏金遜病是他不能控制之外,人生其他的事,他仍然可以繼續把握。於是他決定深入研究柏金遜病,為自己的健康作更大的努力,積極發展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參與義務工作,特別是關心同樣患上柏金遜病的人,結果他不但已過了第一個10年,而第二個10年也快要越過了。米高說他每天都奉行兩個原則:接納與感恩。原來回到現在,就有力量走向未來。

打開心窗:生命大發

  我兩次懷孕,初期的「孕吐」(「孕吐」是懷孕婦女的一般生理)都非常厲害,吐得連水也喝不下,約第十周時,更要入院卧床吊點滴,確保胎兒有足夠營養。無法進食的日子,在床上輾轉反側,想的都是吃。

  胃口不能吃,但精神食糧卻不可少。懷第二胎入院時,我帶了當時剛出版的《幾米故事的開始》,沒想到,他的經歷,成為我當時最大的鼓勵。單是這一小段:「我是那樣一個冥頑不靈的笨蛋,躺在醫院裡,吞嚥困難的時候,還滿腦袋在回味美食的滋味,心裡盤算著離開醫院以後,要立刻去吃遍各大美食名店。 」真是感同身受。

  93年,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幾米正值人生的低潮,茫無方向,某晚迷迷糊糊地走進一間地下命相館,然後得到女相士「指點迷津」 :「1995年將會大發,獨當一面,不費吹灰之力,財源滾滾,平步青雲……」於是,他快樂地幻想美好的未來,默默等候95年的到來。

  沒料到,那年母親節的前夕,幾米被確診得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當時僅餘半點氣力的我半躺在床上,累了就睡,稍有精神就翻開幾米的書,想像虛弱的他獨自躺在單人房,聞著病房獨特的氣味,與世界隔離,寂寞無助地度日如年……相對幾米突如其來的苦難,自己當下的難受其實算不得甚麼,因為我知道,懷胎的辛苦是總會好起來的,而且隨之而來的,更是新生命到臨的喜悅。

  「我感念那一段飽受折磨的傷痛時光,讓我變得感性而敏銳,許多平凡的小事變得重要,而許多非凡的大事又變得無足輕重。」 95年的所謂「大發」之後,幾米終於戰勝癌症,其後的繪本作品滲透著個人對生命的感知和體會,瀰漫著一種獨特的幽默與哀愁,更深得成人讀者的共鳴和喜愛。

  盧雲神父(Henri Nouwen)撰寫的《負傷的療者》(Wounded Healer)提到,想真正去幫助正在負傷、受痛苦煎熬的人,不能單靠冷眼旁觀的建議,而是要以受傷的回憶、復原過程中的力量與喜樂,才能以心貼心,讓他們得著力量與希望。

  在不尋常的苦難中復原之後,幾米重新發現何謂生命的美好:「我常常回想,生命裡這一段驚心動魄的轉折,到底要對我的人生作何提醒……生命的變化太快,太殘酷,來不及準備,也無法預料。所有的美好都在當下。」

  苦難,讓人重新思索生命的真義,或許,也會成為別人的祝福。

打開心窗:甜的吃,苦的也吃

  孩子年幼時,大都嗜甜怕苦,因此不愛吃涼瓜(又稱苦瓜)。但年齡稍長,就能慢慢接受,最後甚至可能愛上這甘苦的味道。我的女兒也是這樣,幼年時不喜吃,稍大了,就勉強接受,到如今長大了,還嫌媽媽買的涼瓜不夠苦,更要求煮的時候不要出水,免得減少了苦味。

  我們的味覺隨著年紀的長大,都能夠吃「苦」,雖然成年人也有喜歡嗜甜的,但大多數隨著年紀長大,吃甜的喜好都會減少。有些即使喜歡,因為知道吃甜太多,會對健康有所影響,所以也克制自己了。

  有人認為,吃,只屬於生理的反應;但我認為,吃,也可以是生命的反映。這不單是從飲食的態度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品格修養,而是「吃」本身就反映出生命的規律與追求。

  先甜後苦,豈不是人生的寫照嗎?有甜有苦,不也是人生的現實嗎?因此,學會如何吃甜也吃苦,甚至是少甜多苦,豈不是我們成長的經驗?

  甜是易入口的,但「苦」卻要慢慢適應過來才能嚐到它的甘味。人生裡的幸福快樂,我們不需要學習適應;相反,苦難不幸,每一個人當初都會抗拒。但吃「苦」有益,所以聰明而有愛心的父母,總會故意哄孩子吃一點,又吃一點,讓他們慢慢學會吃;並且,又會在生活不作過份保護,甚至刻意加上一些難處,讓孩子受到挫折或打擊。這樣,孩子的個性才能堅強,處事才會更加智慧。

  甜的東西是提供能量給我們身體的,所以我們不能缺少糖,然而,若身體的糖多了,就不是好事。幸福快樂,是為我們生命提供能量,因為生活幸福快樂的人,才會積極生活和努力工作。所以幸福快樂不單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我們向前的動力。但只求幸福快樂,我們的人生,不單危險,而且容易變得愚昧。

  苦的東西,往往和有益與治療連在一起,「苦口良藥」更是金石良言。因此,肯吃苦,則表示是可以把不好的(如疾病)變為好的。因為挫折與不幸,雖然會帶來傷害和損失,然而,當人處於挫折和不幸之中時,他必然需要對自己的生活作出調整和反省。因此,挫折與不幸,表面上是帶來不便、損失,甚至痛苦,但正確的處理,卻可以提昇人的智慧和量度,因而改善我們心靈的質素,這好處並不比幸福快樂為小,而且苦後回甘,其味更是深長。

  我們會吃甜,也要吃苦;要幸福快樂,也接受挫折不幸,因為我們需要生活的能量,也需要生命的智慧。

打開心窗:忍耐

  姑母最近跌倒入院,她年事已高,步履不穩,跌倒受傷令頭和眼都腫得厲害,入院時護士因恐怕她再跌倒,給她穿上緊束上身的病人服,令她動彈不得。

  平日喜歡到處去的她,連續個多星期被困在床上,移動不得,大小便也得在床上解決,令好動和愛整潔的她痛苦不堪。她既要忍受身體痛楚、行動不便,也要忍受身體狀況的劇變 —— 由「行得走得」變成只可整天困在床上,心情自然十分難受。

  病人難受,病人的家屬也十分難受,眼看她受痛苦而幫不上忙,身為病人家屬的我們亦很難過。加上不能移動的她脾氣變得十分暴躁,整天怨天尤人,稍有不順心,甚至會向身邊的人叱喝或出詛咒之言。當然我們都知道她這樣是病情使然,被呼喝、咒罵了也只好默默忍耐。

  其實忍耐的不只姑母和我們,還有照顧她的護士和她身旁的病人。因為她幾乎每個晚上也大吵大嚷要下床、要出院回家,令她鄰床的病人幾乎晚晚不得好睡。難得他們也肯忍耐、包容,體諒老人家的一時情緒暴躁,沒有向院方投訴。

  這次姑母住院,我們學習到的是忍耐、包容,病人和家屬都要忍耐,病人與家屬及其他病人也要互相包容,這其實是很好的學習。

  哥林多前書「愛篇」的第一句是:「愛是恆久忍耐」,因為愛,我們要忍耐,而且要恆久地忍耐,忍耐生老練,互相諒解包容,互相支持忍耐下去,那就是愛的最佳體現。

打開心窗:尋常、不尋常

  上一期《關心》選點在尖沙咀的九龍公園,為彭家麗拍攝封面照片。作為編輯,要隨攝影師到場協助取景。當一切安排妥當,閒來無事,正好欣賞這石屎森林中的紅花綠葉。偶然間,看見公園的小道旁豎了一幅標語,卻不是宣傳甚麼活動,只是寫着「尋常、不尋常」,這標語吸引我,令我駐足沈思。

  「尋常、不尋常」,公園豎這標語,想是提醒遊人,不要忽略這裡的風景。花草樹木,小亭流水,一切豈不尋常?但在尖沙咀這個繁華鬧市,尺金寸土,卻竟用來閒置這個公園,又豈是尋常?

  尋常,可說是普通、平凡的同義詞;而不尋常,卻正是珍貴和罕有的代名詞。因此,我們只會尋珍、尋貴、尋稀、尋罕,不會尋常。結果,「常」就失落了,必需要再「尋」才能得回來。公園裡這幅標語,正是提醒我們,「尋常」,其實「不尋常」。因為「常」,雖然普通、平凡,但依然彌足珍惜;一切如常,豈不是幸福的寫照?

  《關心》是一份在醫院裡送給病人的「心靈關顧」雙月刊。所以最多機會讀到這些文章的,正是病人。而當一個人病了,那無論曾經多麼富有、顯赫、尊貴,這時的願望也會變得簡單──只要健康如常。因此,醫院豈不是一個「尋常」的地方?

  很多時,我們以為「尋常」是不好,最少是不夠好。所以就要把「尋常」改變。將樹木斬去,讓土地蓋建高樓;將閒暇減少,把時間換取金錢。只是當我們發現城巿已太擠逼,空氣也太混濁,那我們才驚覺,原來樹木花草是如此可貴,我們的閒暇和健康是如斯重要。

  「尋常」與「不尋常」,既是互相顛倒,也是互相交替。甚麼時候,當我們能夠發現「尋常」,也是「不尋常」;「不尋常」,其實也是「尋常」。也許我們就能夠由鬧巿走入公園,從纏累回歸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