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窗:尋常、不尋常

  上一期《關心》選點在尖沙咀的九龍公園,為彭家麗拍攝封面照片。作為編輯,要隨攝影師到場協助取景。當一切安排妥當,閒來無事,正好欣賞這石屎森林中的紅花綠葉。偶然間,看見公園的小道旁豎了一幅標語,卻不是宣傳甚麼活動,只是寫着「尋常、不尋常」,這標語吸引我,令我駐足沉思。

  「尋常、不尋常」,公園豎這標語,想是提醒遊人,不要忽略這裏的風景。花草樹木,小亭流水,一切豈不尋常?但在尖沙咀這個繁華鬧市,尺金寸土,卻竟用來閒置這個公園,又豈是尋常?

  尋常,可說是普通、平凡的同義詞;而不尋常,卻正是珍貴和罕有的代名詞。因此,我們只會尋珍、尋貴、尋稀、尋罕,不會尋常。結果,「常」就失落了,必需要再「尋」才能得回來。公園裏這幅標語,正是提醒我們,「尋常」,其實「不尋常」。因為「常」,雖然普通、平凡,但依然彌足珍惜;一切如常,豈不是幸福的寫照?

  《關心》是一份在醫院裏送給病人的「心靈關顧」雙月刊。所以最多機會讀到這些文章的,正是病人。而當一個人病了,那無論曾經多麼富有、顯赫、尊貴,這時的願望也會變得簡單──只要健康如常。因此,醫院豈不是一個「尋常」的地方?

  很多時,我們以為「尋常」是不好,最少是不夠好。所以就要把「尋常」改變。將樹木斬去,讓土地蓋建高樓;將閒暇減少,把時間換取金錢。只是當我們發現城巿已太擠逼,空氣也太混濁,那我們才驚覺,原來樹木花草是如此可貴,我們的閒暇和健康是如斯重要。

  「尋常」與「不尋常」,既是互相顛倒,也是互相交替。甚麼時候,當我們能夠發現「尋常」,也是「不尋常」;「不尋常」,其實也是「尋常」。也許我們就能夠由鬧巿走入公園,從纏累回歸灑脫。